桡骨远折端向背侧移位,对位酯约1/2,请问这种情况对孩子以后恢复有没有

桡骨下端骨折
医学百科提醒您不要相信网上药品邮购信息!
目录1 拼音ráo gǔ xià duān gǔ shé 2 英文参考fracture of lower end of radius3 疾病别名
4 疾病分类
5 疾病概述
极为常见,约占平时的1/10。多见于老年妇女、及青年。骨折在桡骨远端2~3cm范围内。常伴桡腕及下关节的损坏。
临床表现:腕部肿胀、压痛明显,手和腕部。伸直型骨折有典型的餐叉状和枪刺样,尺桡骨茎突在同一平面,直尺试验阳性。屈曲型骨折畸形与伸直型。正中有无。
辅助:X片可清楚显示骨折及其类型。伸直型者桡骨骨折远端向背移位,掌侧及倾斜角度变小、消失、甚至反向倾斜。桡骨远骨折端与近侧相嵌插,有的合并尺骨茎突骨折及下尺桡关节。屈曲型骨折桡骨远端向掌侧移位。对轻微外力致伤的老年, 应作骨密度检查, 以了解骨折疏松情况。
诊断:腕部后,不敢。Х线片可确定骨折部位及移位情况。
治疗措施:1、无移位的骨折 2、有移位的伸直型骨折或屈曲型骨折& 3、粉碎性骨折 4、合并症的处理 5、锻炼
6 疾病描述
桡骨下端骨折 是指距桡骨下端关节面3cm以内的骨折,这个部位是松质骨与密质骨的交界处,为薄弱处,一旦遭受外力,容易骨折。桡骨下端关节面呈由背侧向掌侧,由桡侧向尺侧的凹面,分别形成掌倾角(10度—15度)和尺倾角(20度—25度)桡骨茎突尺侧与尺骨小头桡侧构成尺桡关节,与尺桡节一起,构成前臂旋转活动的基础,桡骨茎突位于尺骨茎突平面以远1—1.5cm,尺、桡骨下端共同语近侧列形成腕关节。
7 症状体征
多为间接暴力引起,时,手部着地,暴力向上,发生桡骨下端骨折,根据受伤的机制不同,可发生伸直型骨折,屈曲型骨折,关节面骨折伴腕关节。
一、伸直型骨折 伤后局部,肿胀,可出新典型畸形,即侧面看呈“银叉”畸形,正面看呈“枪刺样”畸形,检查局部压痛明显,腕关节活动障碍。拍片可见骨折远端向桡、背侧移位,近端掌侧移位,因此表现出典型的畸形体征,可通知伴有下尺桡关节脱位。
二、屈曲型骨折 受伤后,腕部下垂,局部肿胀,腕背侧皮下淤斑,腕部活动受限,检查局部有明显压痛。X线拍片可发现典型移位,近折吨向背,远折端向掌侧、桡侧移位,与伸直型骨折移位方向相反,成为反Colles骨折或Smith骨折。
叁、桡骨远端关节面骨折伴腕关节脱位 临床上表现为与Colles骨折的“银叉”畸形及相应的体征。X线拍片可发现典型的移位,当跌倒时,腕关节屈曲着地受伤,可发生与手术相反的桡骨下端掌侧关节面骨折及腕骨向掌侧移位。这些骨折较少见,临床上常漏诊或错断为腕关节脱位,只要仔细阅读X线片诊断并不困难。
8 疾病病因
多为间接暴力引起,跌倒时,手部着地,暴力向上传导,发生桡骨下端骨折。
9 病理生理
多为间接暴力引起,跌倒时,手部着地,暴力向上传导,发生桡骨下端骨折,根据受伤的机制不同,可发生伸直型骨折,屈曲型骨折,关节面骨折伴腕关节脱位。
一、伸直型骨折 伸直型骨折多为腕关节处于背伸位,手掌着地,前臂旋前时受伤。
二、屈曲型骨折 屈曲型骨折常由于跌倒时,腕关节屈曲手背着地受伤引起,也可由腕背着受到直接暴力打击发生,较伸直型骨折少见。
叁、桡骨远端关节面骨折伴腕关节脱位 这是桡骨远端骨折的一种特殊类型。在腕背伸、前臂旋前位跌倒,手掌着地,暴力投入腕骨传导,撞击桡骨关节背侧发生骨折,腕关节也随之而向背侧移位。
10 诊断检查
一、伸直型骨折 伤后局部疼痛,肿胀,可出新典型畸形姿势,即侧面看呈“银叉”畸形,正面看呈“枪刺样”畸形,检查局部压痛明显,腕关节活动障碍。X线拍片可见骨折远端向桡、背侧移位,近端掌侧移位,因此表现出典型的畸形体征,可通知伴有下尺桡关节脱位。
二、屈曲型骨折 受伤后,腕部下垂,局部肿胀,腕背侧皮下淤斑,腕部活动受限,检查局部有明显压痛。X线拍片可发现典型移位,近折吨向背侧位,远折端向掌侧、桡侧移位,与伸直型骨折移位方向相反,成为反Colles骨折或Smith骨折。
叁、桡骨远端关节面骨折伴腕关节脱位 临床上表现为与Colles骨折相似的“银叉”畸形及相应的体征。X线拍片可发现典型的移位,当跌倒时,腕关节屈曲手背着地受伤,可发生与手术相反的桡骨下端掌侧关节面骨折及腕骨向掌侧移位。这些骨折较少见,临床上长漏斩或错误诊断为腕关节脱位,只要仔细阅读X线片诊断并不困难。
11 治疗方案
多为间接暴力引起,跌倒时,手部着地,暴力向上传导,发生桡骨下端骨折,根据受伤的机制不同,可发生伸直型骨折,屈曲型骨折,关节面骨折伴腕关节脱位。
一、伸直型骨折 治疗 以复位外固定治疗为主,很少手术治疗。
(一)手法复位外固定
2、 仰卧。
3、牵引 肩外展90度,助手一手握住,另一手握住其余手指,沿前臂纵轴,向远端牵引,另一助手握住肘上房作反牵引。
4、复位 充分前因后,术者双手握住腕部,拇指压住骨折远端向远侧推挤,2—5指顶住骨折近吨加大屈腕角度,纠正成角,向尺侧挤压,缓慢放松牵引,在屈腕尺偏位检查骨折对位对线情况及情况。
5、用超腕关节小固定或夹板固定2周,后,在腕关节中继续用小夹板或改用前臂管型石膏固定。
(二)内固定
1、手术指征
(1)严重粉碎骨折移位明显,桡骨下端关节面破坏。
(2)手法复位失败或复位成功,外固定不能维持复位。
2、 经腕背若侧暴露骨折端,在直直下复位,松钉或钢针固定,若骨折期碎裂,塌陷,有骨缺损,经牵引复位后,分别于桡骨及第2穿针,用外固定支架维持复位,取可骼骨植制,充填缺损,用螺钉或钢针固定,6—8周后可取消外固定支架。
(叁)术后处理 无论手法复位或切开复位,术后均应早期进行手指屈伸活动,4—6周后可去除外固定,逐渐开始腕关节活动,骨折愈合后,桡骨下端因骨痂,或由于骨折对位不良,使桡骨背侧面变得不平滑,拇长伸在不平滑的骨面反复摩擦,导致慢性损伤,可发生自发性肌腱断裂,可作。若骨折短缩畸形未能纠正,使尺骨长度相对增加,尺、桡下端关节面不,常是腕及旋转障碍的原因,可作尺骨短缩术。
二、屈曲型骨折 治疗 主要采用手法复位,夹板或石膏固定,与伸直型骨折相反,基本原则相同。复位后若极不稳定,外固定不能维持复位者,行切开复位,钢板或钢针内固定。
叁、桡骨远端关节面骨折伴腕关节脱位 这是桡骨远端骨折的一种特殊类型。无论是掌侧或背侧桡骨远端的关节面骨折,均首先采用手法复位,夹板或石膏固定治疗,复位后很不稳定者可切开复位,钢针内固定。
12 预后及预防
13 特别提示
14 相关出处
学第五版相关文献
参与评价: ()
欢迎您对桡骨下端骨折进行讨论。您发表的观点可以包括咨询、探讨、质疑、材料补充等学术性的内容。我们不欢迎的内容包括政治话题、广告、垃圾链接等。请您参与讨论时遵守中国相关法律法规。
昵称(必填)
电子邮箱(我们会为您保密) (必填)
特别提示:本文内容为开放式编辑模式,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
本页最后修订于 日 星期四 13:24:43 (GMT+08:00)
关于医学百科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链接及网站事务请与Email:联系
编辑QQ群:8511895 (不接受疾病咨询)骨科医生来,追加分_百度知道中医骨伤科学
2013考试总结
中医骨伤科学
2013考试总结
中医骨伤科学
2013考试总结
1、练功又称功能锻炼,古称导引,它是通过自身运动防治疾病、增进健康、促进肢体功能恢复的一种疗法。
1成人肌力较2、骨牵引适应症:○
2不稳定性骨折、强部位的骨折○
3骨盆骨折、髋臼骨开放性骨折○
4学龄儿童股折髋关节中心脱位○
5颈椎骨折与脱骨不稳定性骨折○
6无法实施皮肤牵引的短小管位○
7手术前准备,如人工状骨骨折○
8关节挛缩畸形者股骨头置换术○
9其他需要牵引治疗而又不适于○
皮肤牵引者
3、外固定器的适应证:1肢体严重的开放性骨折伴广泛的软组织损伤,需行血管、神经、皮肤修复者;或需维持肢体的长度,控制骨感染的二期值骨者,如小腿开放性骨折等。2各种不可稳定性新鲜骨折,如股骨、胫骨、髌骨、肱骨尺桡骨等3软组织损伤、肿胀严重的骨折4多发性骨折以及骨折后需要多次搬动的患者5长管骨骨折畸形愈合、延迟愈合或不愈合,手术后亦可使用外固定器6关节融合术、畸形矫正术均可用外固定器加压固定7下肢短缩需要延长者。4、筋膜间隔区综合征又称为骨筋膜室综合征、筋膜间室综合征等。因各种原因造成筋膜间隔区内组织压升高致使血管受压,血循环障碍,肌肉和神经组织血供不足,甚至缺血坏死,最后产生一系列症状、体征,统称筋膜间隔区综合征。
挤压综合征是指四肢或躯干肌肉丰厚部位,遭受重物长时间挤压,解除压迫后,出现的肢体肿胀、肌红蛋白血症、肌红蛋白尿、高血钾、急性肾功能衰竭和低血容量性休克等症候群。
5、裂缝骨折:或称骨裂,骨折间隙呈裂缝或线状,形似瓷器上的裂纹,常见于颅骨、肩胛骨等处。骨骺分离:发生在骨骺板部位,使骨骺与骨干分离,骨骺的断面可带有数量不等的骨组织,故骨骺分离亦属骨折的一种。见于儿童和青少年。6、桡骨骨盆下端骨折的固定方法:伸直性骨折先在骨折远端背侧和近端掌侧分别放置一平垫,然后放上夹板,夹板上端达前臂中、上1/3桡、背侧夹板下端应超过腕关节,限制手腕的桡偏,和背伸活动;屈曲型骨折则在远端的掌侧和近端的背侧各放一平垫,桡、掌侧夹板下端应超过腕关节,限制桡偏和掌屈活动。扎上3条布袋,最后将前臂悬挂胸前,保存固定4~5周。7、股骨干骨折手术治疗的适应证:股骨干骨折经过非手术治疗,一般都能获得满意的效果。但有以下情况者,可考虑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1严重开放性骨折早期就诊者2合并有神经血管损伤,需手术探查及修复者3多发性损伤,为了减少治疗中的矛盾,便于治疗者4骨折断端间嵌夹有软组织者。
8、中心性脱位:1髋部肿胀、畸形多不明显,但疼痛显著,下肢功能障碍2脱位严重者,患肢可有短缩,大转子不宜扪及,阔筋膜张肌及髂胫束松弛3骨盆分离及挤压试验时疼痛,有轴向叩击痛4若骨盆骨折血肿形成,患侧下腹部有压痛,肛门指检常在伤侧有触痛5X线检查可显示髋臼底部骨折及突向盆腔的肱骨头6CT检查可明确髋骨骨折的具体情况。9、腰突症体征;1腰部畸形2腰部压痛和叩痛3腰部活动受限4皮肤感觉障碍5肌力减退或肌萎缩6腱反射减弱或消失
扩展阅读:中医骨伤科学试题及名解总结
一、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10分)
1、骨折成角移位:2、固定:3、骨折:4、复位:5、稳定型骨折
二、填空题(每个空格0.5分,共20分)1、胫腓骨骨折的治疗原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治疗重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股骨颈和股骨干之间形成一个夹角,称___________,正常值为___________。3、股骨颈骨折按解剖部位分、
4、锁骨中外1/3骨折,骨折端因受肌肉的牵拉及上肢重力的影响,骨折近端常向_________________移位,远端向_________________移位,并向内侧重叠移位。
5、正常人桡骨远端与腕骨形成关节面,其掌倾角为_____________,尺偏角为_____________。
6、骨折的急救包括、、、。7、桡骨下端骨折是指,临床上可分
、、四种类型。
8、Colles骨折可出现典型畸形,即侧面看呈畸形,正面看呈畸形。
9、脱位的特有体征有、、。10、骨折常见的致伤暴力为以下形式、、、。
11、骨折常见的5种移位是、、
12、直接暴力引起的骨折多为骨折或。三、单项选择题(请选择一个最佳答案,每题1分,共20分1、餐叉样畸形改变常见于_____________骨折。
A、桡骨下端骨折B、肱骨干骨折C、尺骨下端骨折D、肩关节脱位2、下列哪项不属于稳定骨折:()
A、裂缝骨折B、螺旋骨折C、横断骨折D、嵌插骨折3、下列哪种情况可排除骨折的或能性:()
A、受伤部位无畸形B、无骨擦音C、局部肿胀与瘀斑D、以上均不能排除
4、肱骨干骨折最常见的并发症是()
A、肱动静脉损伤B、桡神经损伤C、正中神经损伤D、尺神经损伤5、股骨颈骨折晚期最常见的并发症是:()A、创伤性髋关节炎B、髋关节僵硬
C、褥疮及泌尿系感染D、股骨头缺血性坏死6、下列哪项不是锁骨骨折固定的方法()
A、"8"字绷带固定B、双圈固定C、夹板D、克氏针内固定7、下列哪项不是骨折特有体征()
A、畸形B、骨擦音C、异常活动D、功能障碍8、陈旧性骨折是指()
A、骨折损伤后立即来就诊者;B、骨折损伤后2-3周内就诊者;C、骨折损伤后2-3月内就诊者;D、骨折损伤后任何时间内就诊者;9、骨折畸形愈合是指()
A、骨折愈合缓慢;B、关节功能受明显影响;C、陈旧性骨折的愈合;D、骨折发生重叠、旋转;成角而愈合
10、骨折部位骨碎裂成三块以上骨折,称为()。A、完全骨折B、压缩骨折C、复杂骨折D、粉碎性骨折
11、小夹板外固定的适应症是四肢闭合性骨折、()和陈旧性四肢骨折适合于手法复位者。
A、粉碎性骨折;B、四肢开放性骨折创面小或经处理后创口已愈合;C、颈椎骨折;D、髌骨骨折
12、.粘膝征阳性是()的特有体征
A膝关节半月板损伤B髋关节前脱位C髋关节后脱位D膝关节脱位四、多项选择题(请选择2个或2个以上的正确答案,每题1分,共10分)1、骨折的治疗方法有()
A手法复位B夹板固定C中药辨证用药D功能锻炼
2、骨折诊断中有确诊价值的体征是()
A畸形B反常活动C骨擦音D局部肿痛及功能障碍3、外伤性脱位,下面哪些是正确的()A肩关节脱位可形成习惯性脱位B髋关节脱位以后脱位常见C髋关节脱位可引起股骨头坏死D肘关节脱位多为前脱位4、致伤外力分为:()
A、直接暴力;B、间接暴力;C、肌肉强力收缩;D、持续劳损5、外伤分为:()A、
骨折;B、脱位;C、伤筋;D、伤经络
6、肱骨髁上骨折常见的类型有:()A、伸直型;B、屈曲型;C、粉碎型;D、嵌插型
7、肱骨髁上骨折可引起的并发症有:()A、
桡神经损伤;B、正中神经损伤;C、尺神经损伤;D、肱动脉损伤
8、骨折线的形式分类有:()
A螺旋形骨折B横形骨折C斜形骨折D粉碎骨折1、股骨头的血运来源于:()
A圆韧带动脉B动脉C关节囊的小动脉D骨干滋养小动脉
五、是非题(在你认为正确的句子后的括号中打√,认为错的则打×,每题1分,共10分)
1、肘关节前脱位,肘部呈靴样畸形。()
2、骨折合并脱位时治疗一般先整复脱位后整复骨折。()3、髌骨骨折局部摸到凹陷呈沟状骨折端。()
4、桡骨下端伸直型骨折,骨折远端向掌侧和桡侧移位?()5、牵引主要是矫正患肢的重叠移位?()
6、锁骨骨折不必强求解剖复位,稍有移位对上肢功能影响不大。()7、
肱骨干中下1/3骨折易损伤尺神经,且易产生骨延迟愈合。()
8、肱骨髁上骨折早期易致神经血管损伤及前臂缺血性挛缩,后期易造成肘内翻等并发症。()
9、肱骨干骨折易发生分离移位,复位避免过度牵引。()10、股骨颈基底型骨折易出现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六、问答题(每题4分,共20分)1、叙述断骨未续证型的中医辨证要点?2、叙述关节脱位的早期并发症?
3、骨折的临床愈合标准及骨性愈合标准是什么?4、简述骨折的的特征?(答案)5、简述股骨干骨折的移位特点。七、病历分析(10分)
患者陈某,男,23岁,半小时前不慎发生车祸,当时无昏迷,自觉臀部及少腹部疼痛,不能行走,翻身时疼痛甚,并出现血尿。检查患者呈平卧位,血压/50mmHg,心率110次/分,痛苦面容,烦躁,询问患者可作出简单反应,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为3mm,对光反射灵敏,双下肢远端活动、血运、感觉尚好,并未触及骨擦音,骨盆挤压征阳性,无腹膜刺激征。根据以上资料,
1、最可能的诊断是什么?
2、为确诊你应做哪些最主要检查?3、简述急救处理、治疗原则。
答案:一、
1、骨折成角移位:两骨折段的轴线交叉成角,以角顶的方向称为向前、向后、向外或向内成角。(P129)
固定是治疗的一种重要手段,复位后,固定起到主导作用和决定作用。已复位的骨折必须持续地固定在良好的位置,防止再移位,直到骨折愈合为止。目前常用的固定方法分为外固定和内固定两类。(P141)3、骨折:
(答案)骨的完整性或连续性中断时称为骨折。(P128)4、复位:
(答案)复位是将移位的骨折段恢复正常或接近正常的解剖关系,重建骨骼的支架作用。(P140)5、稳定型骨折
(答案)复位后经适当外固定不易发生再移位者,如裂纹骨折、青枝骨折、嵌插骨折信横形骨折等。(P130)
二、填空题1、(答案)主要恢复小腿的长度和负重功能、处理胫骨骨折2、(答案)颈干角、110°~~140°3、(答案)头下型、颈中型、基底部型4、(答案)后上方、前下方5、(答案)10°~~15°20°~~25°
6、(答案)救治危及及生命的并发伤、包扎止血、固定、转运
7、(答案)桡骨下端骨折是指桡骨远侧端3cm范围内的骨折、伸直型、屈曲型、背侧缘劈裂骨折、掌侧缘劈裂骨折8、(答案)餐叉样、枪上剌刀样
9、(答案)关节畸形、关节盂空虚、弹性固定
10、(答案)成角畸形、侧方移位、缩短移位、分离移位、旋转移位11、(答案)成角畸形、侧方移位、缩短移位、分离移位、旋转移位12、(答案)横形骨折、粉碎性骨折
三、1A;2B、3D、4B、5D、6C、7D、8C、9D、10D、11B、12B
四、1、ABCD、2ABC、3ABC、4ABCD、5AB、6ABC、7CD、8ABCD、9ACD五、1√、2、3√、4√、5、6√、7√、8√、9√、10六、1、(答案)骨断中期,骨位已正,尚有瘀血未去,筋骨连接未坚,局部肿瘀未消尽,疼痛压痛固定,功能活动障碍,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缓。2、(答案)早期并发症有①骨折,多发生在关节邻近的骨端或关节边缘;②血管损伤,一般多因压迫牵拉伤所致;③神经损伤,多为脱位的骨端压迫或牵拉所致;④感染,开放性脱位如不及时清创或清创不彻底,可引起关节与创面化按月性感染或发生特异性感染。3、(答案)骨折的临床愈合标准:(一)局部无压痛,无纵向叩击痛;(二)局部无异常活动;(三)X线照片显示骨折线模糊,有连续性骨痂通过骨折线;(四)功能测定在解除外固定情况下,上肢能平举1Kg达一分钟,下肢能连续徒手步行三分钟,并不少于30步;(五)连续观察两周骨折处不变形,则观察的第一天即为临床愈合日期。骨折的骨性愈合标准:(一)具备临床愈合标准的条件;(二)X线照片显示骨小梁通过骨折线。4、(一)畸形:骨折时常因暴力作用、肌肉或韧带牵拉、肢体重量、搬运不当等可使断端发生不同程度的移位,出现肢体形状改变面发生畸形;(二)骨擦音:由于骨折断端相互触碰或摩擦而产生,一般在局部检查时用手触膜骨折处才可感觉到;(三)异常活动骨干部无嵌插的完全性骨折,可出现好似关节一样的可动性,被称之为假关节现象。是因为骨的连续性丧失后所呈现的异常活动。5、(答案)(一)上1/3骨折时,骨折近端受髂腰肌、臀中肌、臀小肌和髋关节外旋肌的牵拉而产生屈曲、外展、外旋移位;远折端受内收肌群的牵位而向上、向内、向后移位,造成向外成角和缩短;(二)中1/3骨折时,两断端除重叠外,移位无一定规律,其畸形往往是按受力方向而相应成角。大多数近端呈外旋、屈曲倾向,远端则因受内收肌的牵拉而向内、向上方移位,使两折端向前外成角;(三)下1/3骨折时,远断端受膝后方关节囊及腓肠肌牵拉而向后倾倒,锐利的骨折端可压迫或剌伤动、静脉以及胫神经、腓总神经。七、(答案)
1、最可能的诊断为:A、骨盆骨折;B、尿道损伤;C、休克
2、检查为:A骨盆平片、B腹部平片、C肛门指诊、D尿道检查、肝胆
腹腔双肾B超检查;
3、急救处理、治疗原则为:
A、完善各项检查。B、补充血容量、积极治疗创伤性休克。C、严密监测生命征。D、抗感染、支持等对症处理。E、插尿管并留置及接袋,记尿量、观察有无血性尿。F、临时外固定骨盆。
《中医伤科学》试题一.1.2.3.4.5.二.1.2.
名词解释(10分,每题2分)骨折髋内翻骨擦感缺血性肌挛缩弹性固定
填空(20分,每空1分)
骨折特有的体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肱骨外科颈骨折临床上常分为五个类型,它们是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4.5.
脊柱骨折脱位中,损伤在_____________之下出现高位截瘫。在肩关节脱位后,肩部外观会出现_____________畸形改变。
测量肢体长度的方法,上肢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下肢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7.8.
发生部位于_____________处的肱骨干骨折,易并发桡神经损伤。腰椎间盘突出症好发于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节段。检查膝部损伤的患者,若抽屉试验阳性则说明_____________,若侧向试
验阳性则说明_____________。9.
3岁以下儿童股骨干骨折牵引治疗采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正常人桡骨远端与腕骨形成关节面,其掌倾角为_____________,尺偏角为_____________。三.1.
单项选择(20分,每题1分)
餐叉样畸形改变常见于_____________骨折。
A、桡骨下端骨折B、肱骨干骨折C、尺骨下端骨折D、肩关节脱位2.
如不能及时复位,晚期出现关节外翻,引起牵拉性尺神经麻痹,此
种骨折是_____________。
A、肱骨外科颈骨折B、桡骨头骨折C、肱骨外髁骨折D、肱骨干骨折3.
三度踝部骨折脱位是指_____________。
A、三踝骨折B、三踝骨折合并距骨脱位C、三踝骨折合并距骨骨折D、双踝骨折合并距骨骨折4.A、5.
复元活血汤主要用于骨折治疗_____________期。
早B、中C、晚D、急救
现存最早的骨伤科专著为_____________。
A、《肘后救急方》B、《仙授理伤续断秘方》C、《刘涓子鬼遗方》D、《诸病源候论》6.
跟距关节形成结节关节角,正常为_____________。
A、10-20B、20-55C、30-45D、20-357.A、8.
_____________型肱骨髁上骨折易于合并血管神经损伤。伸直型B、屈曲型C、粉碎型D、尺偏型
有移位的尺骨鹰嘴骨折经手法复位后,用夹板固定于肘关节屈曲
_____________。
A、90B、90-120C、150-180D、30-609.A、
反常呼吸见于_____________。
多根单处胁骨骨折B、多根双处肋骨骨折C、单根单处胁骨骨
折D、单根多处胁骨骨折10.A、
双踝悬吊复位法主要用于整复_____________脊柱骨折脱位。
屈曲型脊柱骨折B、伸直型脊柱骨折C、稳定性脊柱骨折D、
不稳定性脊柱骨折11.
外伤性截瘫与中医传统的_____________脉密切相关。
A、督B、任C、冲D、带12.
骨折经手法复位固定后,骨折愈合进入_____________。A、骨痂改
造期B、原始骨痂期C、血肿机化期D、骨膜化骨期锁骨骨折骨折后,外侧段易于向_____________移位。A、后上B、前下C、后下D、前上13.A、
尺骨上1/3骨折合并桡骨头脱位整复,原则上_____________。
先整复桡骨头,后整复尺骨骨折。B、先整复尺骨骨折,后整复
桡骨头。C、尺桡骨同时整复。D、根据骨折类型而定。14.
锤状指畸形多见于_____________。A、指骨干骨折15.
指骨颈骨折B、近节指骨骨折C、末节指骨基底背侧骨折D、
丁字鞋固定方法用于_____________。
A、股骨颈骨折B、胫腓骨骨折C、跟骨骨折D、髌骨骨折16.
颈椎损伤易伤及脊髓,_____________以上完全横断伤多引起呼吸困
难,导致患者迅速死亡。
A、颈6B、颈5C、颈4D、颈317.
中医认为颞颌关节习惯性脱位与以下脏腑密切相关。
A、肝肾B、脾胃C、心肺D、心胆18.
由于颈椎_____________的关节活动度较大,颈椎病发病率较其余颈
椎关节更高。A、
颈5、6和颈6、7B、颈4、5和颈5、6C、颈3、4和颈4、5
D、颈2、3和颈3、419.
腕管综合征主要是由于腕管中的_____________受压而引起。
A、桡神经B、尺神经C、肌皮神经D、正中神经20.A、四.1.
膝关节活动时出现交锁征,应考虑为_____________。
关节增生B、髌上滑囊炎C、交叉韧带损伤D、半月板损伤
多项选择(10分,每题1分)
以下骨折哪种属于不稳定骨折。()
A、斜形骨折B、粉碎性骨折C、青枝骨折D、螺旋形骨折2.
骨折的临床愈合标准有。()
A、局部无压痛B、局部无异常活动C、X线片示有骨小梁通过骨折线。D、无纵向叩击痛3.
伤科内治的早期可用以下方法。()
A、行气活血B、补养脾胃C、接骨续筋D、攻下逐瘀4.
中医骨伤治疗原则遵循以下原则。()
A、动静结合B、筋骨并重C、内外兼治D、医患合作5.
马尾神经损伤出现以下症状。()
A、尿失禁B、痉挛性瘫痪C、损伤平面以下感觉消失D、损伤平面以下反射消失6.
伤血病机主要包括有。()
A、血瘀B、血虚C、血热D、血寒7.
按照骨折的部位,股骨颈骨折可分为。()A、头下型B、中央型C、
基底部型D、顺转子型8.
影响骨折愈合的因素有。()
A、断端血供B、损伤程度C、感染D、年龄9.
伸直型桡骨下端骨折骨折远端移位方向是。()
A、掌侧B、背侧C、尺侧D、桡侧
10.锁骨骨折骨折后,外侧段易于移位方向是。()A、后B、前C、下D、上五.1.2.
是非题(10分,每题1分)
弹性固定是骨折和脱位特有的体征之一。()
股骨颈骨折线越高,越易破坏头颈部血液供应,骨折不愈合、股
骨头缺血坏死和创伤性关节炎的发生率就越高。()3.4.5.6.7.8.9.10.
股骨髁间骨折为近关节骨折,不必要求良好复位效果。()胫腓骨骨折治疗重点在于处理胫骨。()髋关节前脱位时,可查有粘膝征阳性。()
疼痛弧是指被动外展60-120时,肩部疼痛或疼痛加剧。()肱骨外上髁炎多因劳损而发病,又称为网球肘。()腓骨上端骨折常常合并有腓总神经损伤。()腰椎间盘突出症好发于20-50岁青壮年。()
暴力引起损伤,导致机体气血、脏腑、经络功能紊乱者,称为损
伤内证。()
六.简答题(20分,每题5分)1.2.3.4.
简述导致骨折的的暴力因素,并以骨折为例说明。简述浮髌试验的操作,并说明其阳性意义。简述股骨干骨折的移位特点。
简述伸直型桡骨下端骨折的手法整复方法。六.病例分析(10分)
患者李某某,男性,78岁,因摔伤致右髋部肿痛1天入院。患者1天前因行走时不慎摔伤右髋部,臀部着地,当时即致右髋部剧烈疼痛,但尚可自行站立行走,自回家中休息,自擦药酒于局部,后觉疼痛加剧,放射到膝关节处,出现局部瘀斑,并不能自行站立及行走,由家人扶送到我院门诊。伤后大便未解,小便正常。查:生命征平稳,心肺功能良好,专科检查:右腹股沟中点压痛,右下肢叩击痛,局部肿胀,有瘀斑,右下肢外旋缩短畸形,右髋关节活动受限,右膝部活动尚好。足部神经感觉良好。
请问初步诊断考虑什么疾病?需要做什么检查确诊?请制定初步的治疗计划并判断其预后情况。
伤筋:各种暴力或慢性劳损等造成筋的损伤,统称为伤筋。
解剖对位:是最理想的复位标准,是使骨折移位完全纠正,恢复骨的正常解剖关系,对位和对线完全良好。
中立位零度法:每个关节由中立位(即0°)到关节运动所达到的最大角度称之为关节活动度。
肘三角:肱骨内、外上髁和尺骨鹰嘴三者关系,在伸肘位呈一直线,在屈肘90°位构成一等腰三角形,又称为肘后三角。
股骨颈干角:股骨颈的长轴与股骨干纵轴之间形成的角度称为颈干角或内倾角,正常值在110-140°之间。
骨化性肌炎:关节内或关节附近骨折脱位后,因血肿扩散或出血,渗入被破坏的肌纤维之间,血肿机化后,逐渐变为软骨,然后再钙化、骨化、导致关节活动功能障碍。
血胸:小量积血无明显失血症状,大量积血表现为失血性休克,并由于积血压迫肺和纵膈出现呼吸困难及紫绀,患侧肋间隙饱满,气管移向健侧,叩诊呈浊音,呼吸音及语颤减低,胸腔穿刺可明确诊断。餐叉样畸形:伸直型桡骨下端骨折受伤时手腕处于背伸位,桡骨远端向背侧移位或向掌侧成角时,可见此畸形。
搭肩试验:患者坐位或站立位,肘关节取屈曲位,将手搭于对侧肩部,且肘部能贴近胸壁为正常,如果能搭于对侧肩部,但肘部不能贴近胸壁,或肘部能贴近胸壁,但手不能搭于对侧肩部,均为阳性,提示可能有肩关节脱位。
放射痛:由神经干、神经根或中枢神经系统内的感觉传导受到肿瘤、炎症、骨刺及椎间盘突出等造成的刺激或压迫可使疼痛沿着神经向末梢方向传导,以致在远离病变的受累神经分布区内出现疼痛。
习惯性脱位:年老体衰,肝肾亏损,肌筋松弛,或因脱位后引起关节结构的变异造成的复位后在轻微力的作用下再次或多次发生的脱位。
缺血性肌挛缩:肢体肌群因缺血坏死,逐渐挛缩而形成的畸形,可造成严重的残废,是骨筋膜室综合征的严重后果。
张力性气胸:表现为进行性呼吸困难,发绀、休克,可见伤侧胸部饱满,肋间隙增宽,呼吸幅度减低,可有皮下气肿。胸部X线检查显示胸膜腔大量积气,肺可完全萎陷,气管和心影偏移至健侧,胸膜腔穿刺有高压空气向外冲出。反常呼吸:在吸气时胸壁凹陷,呼气时反而凸出。
骨折迟缓愈合:超过骨折正常愈合时间较多,患处仍疼痛、压痛、纵轴叩击痛、异常活动现象,x线片显示骨折端尚未连接,骨痂较少,骨折线不消失。携带角:前臂完全旋后,肘关节伸直时,上臂与前臂纵轴呈10°~15°的携带角。弹性固定:由于关节周围的肌肉痉挛和关节囊与韧带的迂曲,使患肢保持在某一位置上,被动活动时会感到弹性阻力,去除外力后,关节又回复到特殊的位置上。靴状畸形:脱位后肢体的轴线发生改变,与健侧对比不相称,畸形明显,肘关节脱位时呈靴型畸形。迟发性畸形:少儿骨骺损伤,影响该骨关节的生长发育,数年后可出现肢体畸形。抱膝圈:以竹片作圈,较膝盖稍大,再用竹片四根,以麻线紧缚圈上,作四足之形,将白布条缠于竹圈及四足之上,用于膝盖,虽拘制而不致痛苦。直接暴力:多见为压砸、冲撞、打击致伤,骨折线为横断或粉碎型。
间接暴力:骨折发生在远离暴力接触的部位,暴力通过传导、杠杆或扭转力量在着力点的远方折断。脱位:指组成关节的各骨的关节面失去正常的对应关系,以致使关节丧失其正常活动功能者。
青枝骨折:仅有部分骨质和骨膜被拉长、皱褶或破裂,常有成角、弯曲畸形,如青嫩的树枝被折断状的一类骨折,多见于儿童。
脊髓震荡:脊髓本身无器质性损害,仅在功能上暂时性传导中断,伤后损伤平面以下运动、感觉功能不完全障碍,1-3周后可完全恢复,不留后遗症。
间歇性跛行:指患者从开始走路,或走了一段路程以后,出现单侧或双侧腰酸腿痛,下肢麻木无力,以至跛行,但稍许蹲下或坐下休息片刻后,症状可以很快缓解或消失,病人仍可继续行走,再走一段时间后,上述症状再度出现。腕管综合症:是正中神经在腕管内受压而引起的手指麻木等症状。
骨擦音:无嵌插的完全性骨折,当摆动或触摸骨折的肢体使,两断端互相摩擦可发生响音或摩擦感。
骨质疏松症:以慢性腰背疼痛,甚则畸形、骨折为主要表现的一种全身性骨量减少性疾病。
粘膝症:髋关节后脱位后,患侧下肢呈屈曲、内收、内旋畸形,膝关节靠在健侧大腿上,为粘膝征阳性,髋关节前脱位,患肢呈外展外旋屈曲畸形,为粘膝征阴性。
骨折:骨的完整性或连续性受到破坏所引起的,以疼痛、肿胀、青紫、功能障碍、畸形及骨擦音等为主要表现的疾病。
正骨八法:摸、接、端、提、按、摩、推、拿八法。
筋膜间隔区综合征:肌间隔内压力增高而造成间隔内血循环、肌肉、神经等重要组织结构的功能障碍,组织坏死的综合征。
回旋挤压试验:检查内侧半月板时,检查者一手握膝部,以稳定大腿及注意膝关节内的感觉,另一手握足部使小腿在充分外旋、外展位伸直膝关节,在伸直过程中,股骨髁经过半月板损伤部位时,因产生摩擦,可感触到或听到弹响声,同时患者感觉膝关节内侧有弹响和疼痛。检查外侧半月板时,使小腿充分内收、内旋位伸直膝关节时,出现膝关节外侧有弹响和疼痛。检查膝关节半月板有无裂伤。病理性脱位:关节结构被病变破坏而导致的脱位,临床上常见的有关节结核、化脓性关节炎等疾病使关节破坏,导致病理性完全脱位或半脱位。
浮髌试验:患腿膝关节伸直,放松股四头肌,检查者一手挤压髌上囊,使关节液积聚于髌骨后方,另一手食指轻压髌骨,如有浮动感觉,能感到髌骨碰撞股骨髁的碰击声;松压则髌骨又浮起,则为阳性。
开放性骨折:凡骨折时,合并有覆盖骨折部位的皮肤及皮下软组织损伤破裂,使骨折断端和外界相通者,称为开放性骨折。颈椎病是如何分型的。
神经根型颈椎病:为与脊神经根分布区相一致的感觉、运动障碍及反射变化;脊髓型颈椎病:以慢性进行性四肢瘫痪为特征;椎动脉型颈椎病:为脑供血不足,产生头晕头痛等症状;交感神经型颈椎病:颈椎间盘退变本身及其继发性改变,刺激交感神经而引起相关症候群者
试述股骨颈骨折和股骨粗隆间骨折的区别。
股骨粗隆间骨折:血运丰富,肿胀明显,有广泛瘀斑;压痛点多在大转子处;预后良好。股骨颈骨折:骨折瘀肿较轻;压痛点在腹股沟中点;囊内骨折难以愈合肩关节前脱位的诊断要点如何。
肩部疼痛、肿胀、功能障碍。息肩失去圆形膨隆外形,肩峰显著突出,肩峰下部空虚,形成平坦成角的方肩畸形,在喙突下、腋窝内或锁骨下可触及肱骨头,盂下脱位时患肢较健侧长,搭肩试验阳性,x线检查可确定诊断并证实有无骨折,若合并肱骨大结节撕脱者,局部肿胀明显,可有淤斑及骨擦音肩周炎的诊断要点有哪些。
多见于中老年人,多数患者呈慢性发病,少数有外伤史,有肩部疼痛、肩关节活动受限、局部压痛、查x线等排除骨性病变小夹板固定的注意事项,石膏固定的注意事项。
小夹板固定:抬高患肢、观察血循环、防止压迫溃疡、注意夹板松紧度、定期查x线、指导病人练功、适时解除夹板固定;石膏固定:上石膏前,石膏带必须浸水,包上石膏后必须等它晾干(通常需要24~48小时)才可以支撑重量;必须保持石膏的干燥与干净;创伤本身会导致肢体出血与肿胀,加之石膏的压迫,应用下列方法缓解患肢肿胀:1.抬高患肢,增加静脉血回流。2.初期24小时内用冰枕装入冰块于患处旁冷敷。3.依照护士教导的方式运动患处肌肉,可帮助患处的静脉回流;患者应注意观察患肢肢端的血液循环情况,若患肢肢端皮肤温度突然变凉,颜色变青紫,或感觉麻木;则表示患肢可能血液循环不良,应立即到医院诊治;石膏包久了,可能会觉得石膏内的皮肤很痒,千万不可将异物伸到石膏内抓痒或将内衬棉花取走,更不可在石膏内藏东西;如果是下肢包石膏,可以遵照医生指导在一定时间里开始让患肢着地负担部分或全部体重,甚至也可经由医护人员指导,学习以拐杖行走。
创伤骨科三期用药的原则是什么。
早期活血化瘀与理气止痛兼顾、中期和营生新与接骨续损、后期补气养血、补益肝肾、补养脾胃、舒筋活络脱位的诊断要点是什么。
一般症状:疼痛肿胀、关节活动功能障碍。还有3种:畸形-脱位后肢体的轴线发生改变,与健侧对比不相称;关节盂空虚-关节完全脱位后,由于杵骨头与关节盂分离,在原关节部能摸到有一异常凹陷;弹性固定-由于关节周围的肌肉痉挛和关节囊与韧带的迂曲,使患肢保持在某一位置上,被动活动时会感到弹性阻力,去除外力后,关节又回复到特殊的位置上。腰椎间盘突出症如何诊治。
症状:腰痛和放射性腿痛,大便、咳嗽时可加剧,休息时减轻;体征:脊柱侧弯,腰椎前突消失,直腿抬高试验阳性,伴有下肢神经系统症状;x线片:脊柱侧弯,腰椎前突消失,左右不对称;治疗:以手法治疗为主,配合牵引、药物、卧床及练功疗法,必要时行手术治疗。骨性关节炎如何治疗。
药物熏洗:选用活血通络、消肿止痛中药予以熏洗;针灸:针刺可通络活血,强筋骨,利关节的穴位;手法:局部按摩可舒筋活络,利关节,止疼痛;功能锻炼:适当的关节运动,增强肌力,改善关节的稳定性;内治:肝肾亏虚型-补益肝肾,通经活络。血瘀气滞型-活血理气,通络止痛;病人如有持续性疼痛或进行性畸形,考虑手术疗法。
试述股骨髁上骨牵引的操作技术及其临床适应症。
对青枝骨折或无移位的骨折,应将膝关节内的积血抽吸干净,然后用夹板固定,前侧板下端至髌骨上缘,后侧板的下端至窝中部,两侧板以带轴活动夹板超膝关节固定,小腿部的固定方法与小腿骨折相同,膝上以4根布带固定,膝下亦以4根布带固定,有移位的屈曲型骨折,可采用股骨髁部冰钳或克氏针牵引,伸直型骨折则采用胫骨结节牵引。简述骨折的愈合过程。
是一个连续的发展过程,就是瘀去、新生、骨合。为血肿机化期,原始骨痂形成期,骨痂改造塑形期。试述骨折的临床愈合标准。
局部无压痛;局部无异常活动;x线照片显示骨折线模糊,有连续性骨痂通过骨折线;在解除外固定的情况下,上肢能平举1kg达1分钟,下肢能连续徒手步行3分钟,并不少于30步;连续观察两周骨折处不变形,观察第一天为临床愈合日期。
骨折的晚期并发症有哪些。
骨折后引发的机体病理性反应称之。分早期和晚期。早期:创伤性休克、感染、脂肪或血管栓塞、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多脏器衰竭等。晚期:褥疮、坠积性肺炎、尿路感染、骨化性肌炎、创伤性关节炎、缺血性骨坏死、迟发性畸形和关节僵硬等。
骨折诊断要点。受伤史:了解暴力的大小、性质、形式及其作用部位,从而判断伤势的轻重程度。全身情况:轻微骨折无全身症状,一般骨折,因瘀血停聚,积瘀化热,常有发热、口渴、口苦、心烦、尿赤便秘、夜寐不安等症状,脉浮数或弦紧,舌质红,苔黄厚腻。
局部情况:一般情况-疼痛、肿胀、活动功能障碍;
骨折特征-畸形;骨擦音;异常活动,三种特征出现其中一种,即可初步诊断为骨折。X线检查:确定骨折的部位、类型和骨折移位情况,进一步了解骨折发生的原因、过程和性质,以便决定处理方法,也可验证复位效果。半月板损伤的诊治。
诊断要点:多有膝关节扭伤或长期下蹲工作史。
症状:膝关节肿胀,疼痛及功能障碍,可伴弹响,活动痛,交锁,打软腿等。关节间隙压痛,股四头肌萎缩,肌力减退,回旋挤压试验阳性及研磨试验阳性。辅助检查:膝关节碘和空气造影,MRI检查和关节镜检查有阳性发现。腰椎管狭窄症的诊断。
诊断要点:有慢性腰腿痛病史。间歇性跛行和腰后伸受限为特征性症状,可伴有腿痛或下肢无力,大小便困难,阳痿甚至两下肢不全瘫痪等症状。腰过伸试验阳性,重症患者下肢肌肉萎缩无力,皮肤感觉减退,跟腱反射减弱或消失。直腿抬高试验阳性。
X线显示腰椎退变。脊髓造影,CT和MRI检查可显示硬膜囊呈“蜂腰状”充盈缺损,神经根袖受压及节段性狭窄,甚至全部受阻。股骨粗隆间骨折的诊治
诊断要点:患者有明显外伤史;老年人跌倒后诉髋部疼痛,髋部任何方向的活动均可以引起疼痛加重,有时疼痛沿大腿内侧向膝部放射;局部可见肿胀和瘀斑。伤后髋部功能丧失,不能站立行走。患肢大粗隆有明显压痛,叩击足跟部常引起大粗隆处剧烈疼痛,患肢明显缩短、外旋畸形,无移位的嵌插骨折或移位较少的稳定骨折,上述症状比较轻微。治疗:骨牵引或穿丁字鞋制动。外固定:胫骨结节骨牵引,适用于所有类型的粗隆间骨折。锁骨骨折的治疗。
整复方法:有移位者,用膝顶牵引法整复,或仰卧按压整复法;固定方法:幼儿无移位骨折或青枝骨折可用三角巾悬吊患侧上肢,轻度移位者用背侧∞字绷带固定法或双圈固定法骨折功能复位的标准。1.骨折部位的旋转移位、分离移位必须完全矫正;2.缩短移位在成人下肢骨折不超过1cm;儿童若无骨骺损伤,下肢缩短在2cm以内,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可自行矫正;3.成角移位:下肢骨折轻微地向前或向后成角,与关节活动方向一致,日后可在骨痂改造期内自行矫正。向侧方成角移位,与关节活动方向垂直,日后不能矫正,必须完全复位。否则关节内、外侧负重不平衡,易引起创伤性关节炎。上肢骨折要求也不一致,肱骨干稍有畸形,对功能影响不大;前臂双骨折则要求对位、对线均好,否则影响前臂旋转功能;4.长骨干横形骨折,骨折端对位至少达l/3左右,干骺端骨折至少对位3/4左右。友情提示:本文中关于《中医骨伤科学
2013考试总结》给出的范例仅供您参考拓展思维使用,中医骨伤科学
2013考试总结:该篇文章建议您自主创作。
中医骨伤科学
2013考试总结的相关范文
您可能感兴趣的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上肢桡骨茎突移位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