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观测SSD盘内部扩张状态观测器原理

SSD硬盘及使用方法
00:25& 出处:pconline
作者:James[专栏]&&
责任编辑:chenzhangwu&
  SSD固态硬盘是这些年在存储技术上重大进步,它带来了电脑主存储颠覆性地改变。升级SSD不仅是性能上的小幅度提升,SSD将利用具有革命性的随机访问速度、卓越的多任务处理能力、杰出的耐久度及可靠性来改变您的电脑使用体验。毫无疑问,SSD将是未来存储的主角。
最基本的SSD组成主要部件:主控芯片、NAND闪存芯片及固件算法。
SSD速度上远抛开机械硬盘:
  传统的机械硬盘(HDD)运行主要是靠机械驱动头,包括马达、盘片、磁头摇臂等必需的机械部件,它必须在快速旋转的磁盘上移动至访问位置,至少95%的时间都消耗在机械部件的动作上。
  SSD却不同机械构造,无需移动的部件,主要由主控与闪存芯片组成的SSD可以以更快速度和准确性访问驱动器到任何位置。传统机械硬盘必须得依靠主轴主机、磁头和磁头臂来找到位置,而SSD用集成的电路代替了物理旋转磁盘,访问数据的时间及延迟远远超过了机械硬盘。SSD有如此的“神速”,完全得益于内部的组成部件:主控--闪存--固件算法。
主控、闪存及固件算法三者的关系:
  SSD最重要的三个组件就是NAND闪存,控制器及固件。NAND闪存负责重要的存储任务,控制器和固件需要协作来完成复杂且同样重要的任务,即管理数据存储、维护SSD性能和使用寿命等。
  控制器是一种嵌入式微芯片(如电脑中CPU),其功能就像命令中心,发出SSD的所有操作请求----从实际读取和写入数据到执行垃圾回收和耗损均衡算法等,以保证SSD的速度及整洁度,可以说主控是SSD的大脑中枢。
  目前主流的控制器有Marvell、SandForce、Samsung、Indilinx四家:
  Marvell是性能速度强悍,各方面都很强劲,代表型号为Marvell
88SS9187主控,运用在浦科特、闪迪、英睿达等品牌的SSD上。
  SandForce的性能也不错,它的特点是支持压缩数据,比如一个10M的可压缩数据可能被他压成5M的写入硬盘,但还是占用10M的空间,可以提高点速度,最大的特点是会延长SSD的寿命,但是CPU占用会高点而且速度会随着硬盘的使用逐渐小幅度降低。代表型号为SF-2281,运用在包括Intel、金士顿、威刚等品牌的SSD上。
  Samsung主控一般只有自家的SSD上使用,性能上也是很强悍的,不会比Marvell差多少。目前三星主控已经发展到第五代MEX,主要运用在三星840EVO上。
  Indilinx被OCZ收购后,主要运用在OCZ的SSD上,拥有不错的综合读写性能,代表型号为Barefoot 3。
固件算法:
  SSD的固件是确保SSD性能的最重要组件,用于驱动控制器。主控将使用SSD中固件算法中的控制程序,去执行自动信号处理,耗损平衡,错误校正码(ECC),坏块管理、垃圾回收算法、与主机设备(如电脑)通信,以及执行数据加密等任务。由于固件冗余存储至NAND闪存中,因此当SSD制造商发布一个更新时,需要手动更新固件来改进和扩大SSD的功能。
  开发高品质的固件不仅需要精密的工程技术,而且需要在NAND闪存、控制器和其他SSD组件间实现完美整合。此外,还必须掌握NADN特征、半导体工艺和控制器特征等领域的最先进的技术。固件的品质越好,整个SSD就越精确,越高效,目前具备独立固件研发的SSD厂商并不多,仅有Intel/英睿达/浦科特/OCZ/三星等厂商。
NAND闪存:
  SSD用户的数据全部存储于NAND闪存里,它是SSD的存储媒介。SSD最主要的成本就集中在NAND闪存上。NAND闪存不仅决定了SSD的使用寿命,而且对SSD的性能影响也非常大。NAND闪存颗粒结构及工作原理都很复杂,接下来我们会继续推出系列文章来重点介绍闪存,这里主要来了解一下大家平常选购SSD经常接触到的SLC、MLC及TLC闪存。
SLC/MLC/TLC闪存:
三种闪存状态
  这几年NAND闪存的技术发展迅猛同,从企业级标准的SLC闪存到被广泛运用在消费级SSD上的MLC闪存再到目前正在兴起的TLC闪存,短短时间里,我们看到NAND技术显著进步。对SLC、MLC及TLC闪存怎么理解呢?简单来说,NAND闪存中存储的数据是以电荷的方式存储在每个NAND存储单元内的,SLC、MLC及TLC就是存储的位数不同。
  单层存储与多层存储的区别在于每个NAND存储单元一次所能存储的“位元数”。SLC(Single-Level
Cell)单层式存储每个存储单元仅能储存1bit数据,同样,MLC(Multi-Level
Cell)可储存2bit数据,TLC(Trinary-Level)可储存3bit数据。一个存储单元上,一次存储的位数越多,该单元拥有的容量就越大,这样能节约闪存的成本,提高NAND的生产量。但随之而来的是,向每个单元存储单元中加入更多的数据会使得状态难以辨别,并且可靠性、耐用性和性能都会降低。
  闪存的类型各自有优缺点,如何在保证SSD的性能,耐久度,寿命的前提下,提高存储密度,增大SSD的容量,降低SSD的制造成本,这才有可能迎来下一个个人存储革命的开端。
  总结:SSD带来极速体验的前提是拥有着非常复杂的技术在支撑,并不同机械硬盘通电即使用,SSD需要正确地使用方法及后期更多的维护,而这些的基础是您对SSD有足够的了解。
影响SSD性能主要因素,装好系统后选择适合的驱动,最后检查SSD已正常工作
影响SSD性能主要因素:
AHCI模式:
  SSD不同于机械硬盘,SSD一定用运行在AHCI模式下。AHCI,全称Advanced Host Controller
Interface,即高级主机控制器接口,相比老旧的“IDE“ 虚拟模式更适合SSD
SATA存储设备通信协议。主板BIOS中开启AHCI后,SSD支持NCQ(NativeCommandQueuing,原生命令队列),当队列深度(QD)增大,性能也会以几何级别上升,而IDE则是不支持NCQ,队列深度增大性能也不会有太大的变化。NCQ可以优化用户发送指令的顺序,从而降低设备负荷,提升设备性能。
  空盘装系统之前,我们先进入主板BIOS设置SATA模式。主板BIOS一直按着“Del键”可进入。SATA接口模式设置的项目一般都在Advanced(高级)内。SATA模式有IDE、AHCI、RAID三种,选择AHCI模式。IDE模式不适合SSD使用,而RAID模式则是为需要组建磁盘阵列的用户准备的。
  Windows7/8系统都已经内置通用版AHCI驱动,一般开机后就能直接使用。但大部分版本的XP系统仅支持IDE模式,这对SSD来说又是一大致命之处。
选择分区时一定记得勾选“对齐到下列扇区数的整数倍”,也就是我们常说的SSD
4K分区对齐。那什么是4K对齐?为什么SSD要4K对齐呢?
  随着硬盘容量不断扩展,为了提高容错能力和读写速度,将原来的每个扇区512字节改为每个扇区4096个字节,也就是现在常说的“4K扇区”,那“4K对齐”就是符合“4K扇区”定义格式化过的硬盘,并且按照4K的规则写入数据。
  SSD读写的最小单位叫“页”(常见尺寸为4KB,实际视具体颗粒而定),闪存颗粒不允许像机械硬盘一样覆盖写入。因此在有数据的地方要写入新数据,就需要先进行擦除操作,而擦除的最小单位是块(每个块都由很多个页组成)。
  传统的分区偏移尺寸一直是从磁盘的第63个扇区(63X512B=31.5KB)开始,因此第一个用户数据的前4KB,都肯定是存放在系统"逻辑扇区"的31.5KB~35.5KB之间,在SSD上,这样就会导致所有数据都横跨在2个页之间,从上面SSD的特性可以知道,这种情况必然导致SSD的性能受严重影响(特别是随机性能),因为每次的写入操作在SSD上都变成了读-擦-写操作。所以我们在装不同的操作系统时,必须要保证4K对齐。
  如果SSD
4K不对齐,写入的数据写入点正好会介于两个4K扇区的之间,也就是说即使是写入最小量的数据,也会使用到两个4K扇区,这样会造成跨区读写,读写次数放大,从而影响读写速度。另外由于固态硬盘写入次数有限,如果4K不对齐,寿命也会缩短。使用SSD必须要进行4K对齐。
Trim指令:
  简单来说,Trim是一则ATA协议指令,由操作系统发出“该文件已删除”的命令到SSD,再由SSD内部定位并标记该闪存(NAND)块数据位置为无效,最后就由GC垃圾回收处理掉。
  提到了GC垃圾回收的操作,就是把一个闪存块里的'有效'页数据复制到一个'空白'块里,然后把这个块完全擦除。GC是SSD里的一个非常关键的操作,其效率对性能有决定性影响。闪存块里'有效'页的数量对GC效率有决定性的影响,因数量越少,需要复制的页就越少,花费的时间也越少,效率就高了。&
TRIM的支持需要以下三要素:
能够发送TRIM ATA指令的操作系统(Windows 7及以上系统)
能够传输ATA指令的驱动(截止目前位置,AMD驱动、intel RST驱动、微软默认驱动均可)
能够执行ATA指令的主控及固件(当前主流的全部支持)&
  我们看到Win XP系统是不支持TRIM指令的,意味着SSD的GC垃圾回收基本报废。
SSD如果没有运行在AHCI模式,操作系统不支持Trim指令,对SSD来说是致命的。从SSD在各项测试中看,XP系统下SSD均不能发挥出正常水平,尤其是高队列纵深下,性能下降严重,实际应用体验也不如Win7与Win8操作系统。
  更要指出的是,XP系统由于不支持Trim指示,不仅会制约SSD的性能,而且SSD使用久后,没有及时进行GC垃圾回收,将使得SSD掉速严重,消耗SSD
P/E数更快,从而影响到SSD的寿命,老旧的XP系统显然不再适应SSD。
  Win8下的磁盘性能表现稍稍逊于Win7,但实际上两者数据差距很微小,相信随着Win
8不断优化,这微弱的差距会进一步缩小,甚至可以认为新旧系统下的磁盘性能相当。
  另一方面,新一代的Win8系统对磁盘进行了安装速度与启动速度优化,可以看到,SSD在Win8系统下开机比Win7快出不少,其他方面应用差别不大。
分好区后,点击Windows安装,弹出 WinNTSetup V2.3.3窗口,选择install.wim文件的位置。
重要提示:安装完成后要拔掉U盘,将自动重启电脑。
检查SSD工作是否正常:
  装好系统及驱动后,如何知道SSD是否已经处在正常工作状态呢?最简单的方法用一款叫AS SSD
Benchmark软件来检测一下。
  看到上面AS SSD
Benchmark软件截图,左上角显示了SSD的型号,固件算法,iaStor是Intel磁盘驱动的名称,AMD的AHCI驱动会显示为amd_sata,系统默认驱动则是msahci。后面绿色的OK字样,只有较新版的软件才会显示,这样表示系统已经正确开启AHCI模式并且驱动正常。若显示为BAD,则代表未有正确开启AHCI模式或驱动异常。
  然后还有分区对齐数字,此处只要显示OK即代表SSD已经对齐。具体数字一般不需要关心。有些读者会问:有些人在这里的数字是1024,但有的如上图的,这是为什么?这数字其实就是0,即1M加90G的WIN7引导启动分区,只要是用WIN7自行分区安装系统,数字就会是,这里无需在意。
  通过以上几点确认SSD使用设置没有问题,跑过测试后成绩也跟同类平台大致相若后,即可肯定SSD已经正常工作,然后我们就当它是传统HDD一样使用即可。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SSD内部结构是怎样的? - 推酷
SSD内部结构是怎样的?
SSD固态硬盘是这些年在存储技术上重大进步,它带来了电脑主存储颠覆性地改变。升级SSD不仅是性能上的小幅度提升,SSD将利用具有革命性的随机访问速度、卓越的多任务处理能力、杰出的耐久度及可靠性来改变您的电脑使用体验。毫无疑问,SSD将是未来存储的主角。这一期的SSD故事会,就带大家了解最基本的SSD组成主要部件,主控芯片、NAND闪存芯片及固件算法!
SSD速度上远抛开机械硬盘:
传统的机械硬盘(HDD)运行主要是靠机械驱动头,包括马达、盘片、磁头摇臂等必需的机械部件,它必须在快速旋转的磁盘上移动至访问位置,至少95%的时间都消耗在机械部件的动作上。
SSD却不同机械构造,无需移动的部件,主要由主控与闪存芯片组成的SSD可以以更快速度和准确性访问驱动器到任何位置。传统机械硬盘必须得依靠主轴主机、磁头和磁头臂来找到位置,而SSD用集成的电路代替了物理旋转磁盘,访问数据的时间及延迟远远超过了机械硬盘。SSD有如此的“神速”,完全得益于内部的组成部件:主控--闪存--固件算法。
主控、闪存及固件算法三者的关系:
SSD最重要的三个组件就是NAND闪存,控制器及固件。NAND闪存负责重要的存储任务,控制器和固件需要协作来完成复杂且同样重要的任务,即管理数据存储、维护SSD性能和使用寿命等。
控制器是一种嵌入式微芯片(如电脑中CPU),其功能就像命令中心,发出SSD的所有操作请求----从实际读取和写入数据到执行垃圾回收和耗损均衡算法等,以保证SSD的速度及整洁度,可以说主控是SSD的大脑中枢。目前主流的控制器有Marvell、SandForce、Samsung、Indilinx等。像Marvell各方面都很强劲,代表型号为Marvell 88SS主控,运用在浦科特、闪迪、英睿达等品牌的SSD上。
SandForce的性能也不错,它的特点是支持压缩数据,比如一个10M的可压缩数据可能被他压成5M的写入硬盘,但还是占用10M的空间,可以提高点速度,最大的特点是会延长SSD的寿命,但是CPU占用会高点而且速度会随着硬盘的使用逐渐小幅度降低。代表型号为SF-2281,运用在包括Intel、金士顿、威刚等品牌的SSD上。
Samsung主控一般只有自家的SSD上使用,性能上也是很强悍的,不会比Marvell差多少。目前三星主控已经发展到第五代MEX,主要运用在三星850EVO、850PRO上。
固件算法:
SSD的固件是确保SSD性能的最重要组件,用于驱动控制器。主控将使用SSD中固件算法中的控制程序,去执行自动信号处理,耗损平衡,错误校正码(ECC),坏块管理、垃圾回收算法、与主机设备(如电脑)通信,以及执行数据加密等任务。由于固件冗余存储至NAND闪存中,因此当SSD制造商发布一个更新时,需要手动更新固件来改进和扩大SSD的功能。
开发高品质的固件不仅需要精密的工程技术,而且需要在NAND闪存、控制器和其他SSD组件间实现完美整合。此外,还必须掌握NADN特征、半导体工艺和控制器特征等领域的最先进的技术。固件的品质越好,整个SSD就越精确,越高效,目前具备独立固件研发的SSD厂商并不多,仅有Intel/英睿达/浦科特/OCZ/三星等厂商。
NAND闪存:
SSD用户的数据全部存储于NAND闪存里,它是SSD的存储媒介。SSD最主要的成本就集中在NAND闪存上。NAND闪存不仅决定了SSD的使用寿命,而且对SSD的性能影响也非常大。NAND闪存颗粒结构及工作原理都很复杂,接下来我们会继续推出系列文章来重点介绍闪存,这里主要来了解一下大家平常选购SSD经常接触到的SLC、MLC及TLC闪存。
SLC/MLC/TLC闪存:
三种闪存状态(图片来自网络)
这几年NAND闪存的技术发展迅猛同,从企业级标准的SLC闪存到被广泛运用在消费级SSD上的MLC闪存再到目前正在兴起的TLC闪存,短短时间里,我们看到NAND技术显著进步。对SLC、MLC及TLC闪存怎么理解呢?简单来说,NAND闪存中存储的数据是以电荷的方式存储在每个NAND存储单元内的,SLC、MLC及TLC就是存储的位数不同。
单层存储与多层存储的区别在于每个NAND存储单元一次所能存储的“位元数”。SLC(Single-Level Cell)单层式存储每个存储单元仅能储存1bit数据,同样,MLC(Multi-Level Cell)可储存2bit数据,TLC(Trinary-Level)可储存3bit数据。一个存储单元上,一次存储的位数越多,该单元拥有的容量就越大,这样能节约闪存的成本,提高NAND的生产量。但随之而来的是,向每个单元存储单元中加入更多的数据会使得状态难以辨别,并且可靠性、耐用性和性能都 会降低。
闪存的类型各自有优缺点,如何在保证SSD的性能,耐久度,寿命的前提下,提高存储密度,增大SSD的容量,降低SSD的制造成本,这才有可能迎来下一个个人存储革命的开端。
总结:SSD带来极速体验的前提是拥有着非常复杂的技术在支撑,并不同机械硬盘通电即使用,SSD需要正确地使用方法及后期更多的维护,而这些的基础是您对SSD有足够的了解,这也是我们推荐小白系列讲堂的目的,下一期我们将继续探讨神秘的SSD技术。
已发表评论数()
请填写推刊名
描述不能大于100个字符!
权限设置: 公开
仅自己可见
正文不准确
标题不准确
排版有问题
主题不准确
没有分页内容
图片无法显示
视频无法显示
与原文不一致查看: 2227|回复: 20
SSD并不可怕 设置不当掉速毁盘才可怕
下载分23087 分
威望603 点
原创币122 点
下载次数490 次
上传次数3779 次
主题帖子积分
会员等级:
<img src="source/plugin/newLevelGroup/zj.gif" / title="维修专家" alt="维修专家" onmouseover="MyshowTip(this)" tip="等级 维修专家下一级 还需要800威望" data-bd-imgshare-binded="1" id="tip_651602" initialized="true">
1 SSD读写狂飙 如何设置不掉速
  SSD固态硬盘如今成为装机配置中的必选产品,动辄500-600MB/秒的读写速度,可能因为主板、SSD设置不对,SSD的性能没有真正发挥出来。硬盘掉速问题最早来源于机械硬盘,性能多达5倍于机械硬盘的SSD进一步放大这些问题。
ChMkJ1X3ymOIQiCpAATTrkukHesAACpZwFZLzkABNPG659.jpg (96.07 KB, 下载次数: 0)
09:17 上传
SSD并不可怕&&设置不当掉速毁盘才可怕  机械硬盘的掉速问题从“4K没有对齐”开始,当时率先采用4K格式化的机械硬盘掉速严重,它的读写速度表现如同过山车,此起彼伏。其速度频繁掉到0MB/秒,几乎接近停滞状态。
ChMkJ1X4jvaID0boAAHzDmOW5yUAACq1AE1A00AAfMm281.jpg (95.76 KB, 下载次数: 0)
09:17 上传
机械硬盘掉速问题
& & 如果说机械硬盘有这个问题,那么到读写速度500-600MB/秒的SSD,可就不是少10-20MB/s,并且SSD还衍生出新的掉速问题,让网友们防不胜防。
  ■影响SSD性能发挥的主要几个点:
  1、AHCI模式,即串行ATA高级主控接口,是在Intel的指导下,由多家公司联合研发的接口标准。支持NCQ技术和热插拔。硬盘在接到读写指令后,会根据指令对访问地址进行重新排序,大大减少了读取时间,使数据传输更为高效,同时也有效地延长了硬盘的使用寿命。
  2、4K对齐对SSD性能的影响大,但是Win7及以上的操作系统分区都是自动4K对齐的,这里就不讲了。
  3、SATA2.0和SATA3.0接口的速率相差一倍,用户没有分清两种接口,将SATA3.0 SSD接入SATA2.0接口,白白浪费SSD的性能。
  4、节能(CPU节能和电源节能管理)关闭节能的话,CPU会保持默认的主频不变维持高性能,而开启节能的话,CPU会自动降频从而影响SSD性能。
2 使用不当一:SSD运行IDE模式
  ■使用不当一:SSD运行IDE模式
  随着SATA接口的发展,硬盘的读写速度飞跃提升,传统的IDE模式已经无法满足SSD固态硬盘的性能要求。AHCI(Serial ATA Advanced Host Controller Interface)应运而生,又名串行ATA高级主控接口/高级主机控制器接口。AHCI通过包含一个PCI BAR(基址寄存器),来实现原生SATA功能,因此它主要是给SATA接口硬盘使用。
▋IDE:无法发挥SATA硬盘性能 却不能淘汰
ChMkJlX3xzqIbrJnAAF8MqddNM8AACpXwCVyjUAAXxK638.jpg (72.64 KB, 下载次数: 0)
09:17 上传
IDE接口可以淘汰,IDE模式却顽强生存
  IDE的英文全称为“Integrated Drive Electronics”,即“电子集成驱动器”,它的本意是指把“硬盘控制器”与“盘体”集成在一起的硬盘驱动器。老旧的IDE接口如今淘汰,兼容性良好的IDE模式却保留至今。
  ▋AHCI:除RAID之外 最能发挥SATA硬盘性能
ChMkJlX3xaeIEEF8AAGIEClr53wAACpWwLW83gAAYgo767.jpg (72.47 KB, 下载次数: 0)
09:17 上传
AHCI为SATA接口而生
  AHCI允许存储驱动程序启用高级串行ATA功能,如本机命令队列和热插拔,因此理论上它能最大能提高SATA硬盘约30%的速度。AHCI是现有的SATA硬盘主控接口中,除了复杂的磁盘阵列模式之外,最能发挥SATA硬盘性能。
  下面我们实测的三星850 EVO 250GB SSD在IDE和AHCI两种模式下,使用AS SSD软件所测试的读写速度。
ChMkJlX4cm-IFAR0AAEZE2DEuOQAACqwwIhDhsAARkr044.jpg (56.21 KB, 下载次数: 0)
09:17 上传
IDE模式成绩
ChMkJ1X4cm-IQ-2MAAEVDrLIxX8AACqwwIf-PUAARUm078.jpg (55.35 KB, 下载次数: 0)
09:17 上传
AHCI模式成绩
  我们对比三星850 EVO 250GB SSD的AHCI和IDE模式成绩,两者的性能差距悬殊,它的性能衰减远远大于“4K不对齐”。
3 使用不当一:4K没有对齐& & 所谓4K对齐,实际指的是4K高级格式化,要求硬盘扇区4K对齐。4K高级格式化标准规定,硬盘扇区大小从当前的512字节迁移至4096字节(或4K)。这项更改会提高格式化效率,从而有助于硬盘行业提供更高的容量,同时提供改进的错误纠正功能。&&
ceHEG6wa8HWm.jpg (25.4 KB, 下载次数: 0)
09:17 上传
4K高级格式化说明& & 当然,这些是在4K对齐之下的好处,要是SSD没有4K对齐,会是什么样一个结果呢?& &▌SSD 4K不对齐会是啥性能?& && &我们使用AS SSD软件,进行4K对齐实验。笔者使用分区精灵软件,选择32K字节,然后手动将“单元大小”调整为31K,这款SSD随即4K无法对齐。
ChMkJ1X4b-WISR3tAAFoXBP-RTIAACqwgCZXVgAAWh0905.jpg (71.76 KB, 下载次数: 0)
09:17 上传
注意左上角容量上方的“31K - BAD”为4K未对齐
ChMkJlX4cFSIQFxtAAFqGLXZK60AACqwgEblLwAAWow962.jpg (71.87 KB, 下载次数: 0)
09:17 上传
注意左上角容量上方的“132096K - OK”为4K对齐
  我们对比4K不对齐和对齐的三星850 EVO 250GB SSD,最后的AS SSD项目得分(669分 VS 1205分)相差近一倍。其中差别最大的当属4K-64Thrd成绩对比,即4K字节-64队列深度模式下,4K不对齐的三星850 EVO 250GB SSD的成绩惨不忍睹。
4 使用不当三:SSD插在SATA2接口
  稍微老一些的主板,比如B85/Z77/H77主板仅部分具备SATA3.0接口,剩下全为SATA2.0接口。SATA2.0接口速率只有300MB/s;SATA3.0接口速率提高一倍。用户一旦接错接口,SATA3.0 SSD的读写速度下降程度同样可以多达一倍。
ChMkJlX4iWCIGjOsAAGIpjPoXj0AACqzwEoEScAAYi-883.jpg (76.06 KB, 下载次数: 0)
09:17 上传
SATA2.0/3.0接口
  我们用一块三星850 EVO 250GB SSD进行实验,分别在SATA2.0和3.0两种接口,使用CDM软件进行测速。
ChMkJ1X4iFmIfHhYAAEVDrLIxX8AACqzgO47BcAARUm113.jpg (55.35 KB, 下载次数: 0)
09:17 上传
实测SATA3.0接口速率
ChMkJ1X4iE2IDy9sAAEcjlioR8wAACqzgO2VR8AARym234.jpg (56.95 KB, 下载次数: 0)
09:17 上传
实测SATA2.0接口速率
  三星850 EVO 250GB SSD在SATA3.0和SATA2.0接口的速度,其中Seq读写速度相差近一倍。这和AHCI/IDE模式的性能下降程度有得一拼。
5使 用不当四:CPU节能开启■CPU节能选项开启 影响SSD的性能 & & CPU开启节能选项之后,除了可能降低CPU频率,同时可能降低外部总线接口单元的运行速度。而CPU正是通过主板BIOS的节能选项来影响SSD的性能:
ChMkJ1X4jM6IAh1aAASOjkgH8IQAACq0gBa0C8ABI6m285.jpg (103.3 KB, 下载次数: 0)
09:17 上传
CPU节能选项/开启(Auto)
 &&笔者使用的Z87主板BIOS,提供CPU Enhanced Halt(C1E)(系统闲置状态时的CPU节能功能)、C3/C6/C7 State Support(比C1E更深层的省电模式)、CPU EIST Function(Intel CPU节能技术)等四个节能选项。
ChMkJlX4jMyIDt63AASZXF7zPQoAACq0gBT9bgABJl0258.jpg (103.97 KB, 下载次数: 0)
09:17 上传
CPU节能选项/关闭(Disabled)
& & 这些CPU节能选项默认为“Auto”,即开启节能状态;当用户选择“Disabled”,即为关闭节能状态。下面我们将三星850 EVO 250GB SSD在开启与关闭节能模式下运行,SSD测试的成绩差距有多大?● AS SSD Benchmark & & 随机读写性能是固态硬盘的关键指标,其单位为IOPS,即每秒进行读写(I/O接口)操作的次数。它对应整个系统的总线带宽。当我们开启CPU节能选项,CPU的频率降下来,发送指令随之变慢,I/0接口处理的操作次数减少,因此IOPS的影响最深。
ChMkJ1X4nDaICP9WAAFnrP_RMG8AACq4AFDQGQAAWfE329.jpg (71.34 KB, 下载次数: 0)
09:17 上传
CPU节能选项/开启状态
ChMkJlX4nVWIWwGaAAFzoWz2easAACq4QC9LBAAAXO5572.jpg (73.26 KB, 下载次数: 0)
09:17 上传
CPU节能选项/关闭状态
& & 差距较大的读写IOPS项目,增益部分涵盖4K读取/写入IOPS、512B读取IOPS(蓝色方框);减弱部分涵盖4K-64 Thrd写入IOPS、512B写入IOPS(红色方框)。AS SSD总分也反应出节能前后的性能,差距11分。6 需要注意什么 SSD掉速解决办法
  我们通过实际例子分析4种硬盘/SSD的掉速现象,其中4K没有对齐问题,对于机械硬盘来说,如果长久保持这种状态,返修率大幅攀升,用户的硬盘将面临送修的危险。无论机械硬盘或者SSD,这些问题可由用户发挥主观能动性解决:
  1、怎么让SSD工作在AHCI模式
ChMkJlX4oJKIGr0WAAIW4I0TRu4AACq5gMwwEsAAhb4761.jpg (96.13 KB, 下载次数: 0)
09:17 上传
Z87 BIOS内 硬盘模式的选择界面 包括IDE、AHCI及RAID  AHCI模式可以显著增强硬盘性能,它适用于台式机/笔记本电脑。网友可在高级阶段选项的“SATA设置”中找到选择界面,一般它具有“IDE”、“AHCI”、“RAID”三种模式。
  2、SSD如何4K对齐?
ChMkJlX4oW2ISk6rAAK03Xf-oOgAACq5wKgP34AArT1908.jpg (64.24 KB, 下载次数: 0)
09:17 上传
Win7/8/10磁盘管理器是最快捷的4K对齐工具  在Win7/Win8/Win10系统下,如果你的硬盘在使用windows磁盘管理器进行操作前,没有进行过分区操作,那么系统磁盘管理器进行第一次分区时会自动帮你进行对齐。
  不过Win7/8/10操作系统下分区限制较多,扩展性能较差,我们更多的是借助第三方软件进行4K格式化并进去分区。
  3、怎么选择SATA3.0接口
  我们需要解决SATA3.0接口插对的问题,部分主板在接口附近标注SATA3.0或者SATA 6Gbps字样;其次是SATA3.0接口和SATA2.0接口颜色不一样,数量少的同色接口一般为SATA3.0。目前中高端的Z87/97/170主板、AMD主流主板实现全部SATA3.0接口化。
  4、CPU节能是否提高SSD性能
  CPU节能关闭对SSD的性能有一定影响,对于高端配备大功率显卡的PC主机来说,用户需要在节能和高性能之间做选择。笔记本用户可开启CPU节能,毕竟电池继航力更为重要。
(37.5 KB, 下载次数: 6)
09:17 上传
下载分872 分
原创币1 点
下载次数307 次
上传次数114 次
主题帖子积分
会员等级:
银牌维客, 积分 234, 距离下一级还需 166 积分
<img src="source/plugin/newLevelGroup/xt1.gif" / title="一星学徒" alt="一星学徒" onmouseover="MyshowTip(this)" tip="等级 一星学徒下一级 还需要5威望" data-bd-imgshare-binded="1" id="tip_299096" initialized="true">
冷不丁的换个头像看着不习惯了
对换个头像 确实的点不习惯了&
天下乌鸦都是黑的& &只是深与浅的区别
下载分322 分
原创币0 点
下载次数70 次
上传次数28 次
主题帖子积分
会员等级:
<img src="source/plugin/newLevelGroup/xt1.gif" / title="一星学徒" alt="一星学徒" onmouseover="MyshowTip(this)" tip="等级 一星学徒下一级 还需要5威望" data-bd-imgshare-binded="1" id="tip_706334" initialized="true">
冷不丁的换个头像看着不习惯了
对换个头像 确实的点不习惯了
下载分608 分
原创币0 点
下载次数1 次
上传次数0 次
主题帖子积分
会员等级:
铜牌维客, 积分 136, 距离下一级还需 64 积分
<img src="source/plugin/newLevelGroup/xt1.gif" / title="一星学徒" alt="一星学徒" onmouseover="MyshowTip(this)" tip="等级 一星学徒下一级 还需要5威望" data-bd-imgshare-binded="1" id="tip_180169" initialized="true">
好文章, 学习了!!
下载分8 分
原创币0 点
下载次数658 次
上传次数40 次
主题帖子积分
会员等级:
<img src="source/plugin/newLevelGroup/gcs1.gif" / title="助理工程师" alt="助理工程师" onmouseover="MyshowTip(this)" tip="等级 助理工程师下一级 还需要20威望" data-bd-imgshare-binded="1" id="tip_386079" initialized="true">
SSD还有这么多的讲究呀
下载分114 分
原创币0 点
下载次数26 次
上传次数0 次
主题帖子积分
会员等级:
初学乍练, 积分 16, 距离下一级还需 14 积分
<img src="source/plugin/newLevelGroup/xt1.gif" / title="一星学徒" alt="一星学徒" onmouseover="MyshowTip(this)" tip="等级 一星学徒下一级 还需要5威望" data-bd-imgshare-binded="1" id="tip_773110" initialized="true">
原来4K对齐是这么回事
下载分6 分
原创币1 点
下载次数843 次
上传次数15 次
主题帖子积分
会员等级:
正式维客, 积分 78, 距离下一级还需 42 积分
<img src="source/plugin/newLevelGroup/jsy2.gif" / title="中级技术员" alt="中级技术员" onmouseover="MyshowTip(this)" tip="等级 中级技术员下一级 还需要10威望" data-bd-imgshare-binded="1" id="tip_529358" initialized="true">
SSD有好有不好,一旦损坏了,数据很难恢复!
下载分92 分
原创币0 点
下载次数472 次
上传次数59 次
主题帖子积分
会员等级:
正式维客, 积分 82, 距离下一级还需 38 积分
<img src="source/plugin/newLevelGroup/xt1.gif" / title="一星学徒" alt="一星学徒" onmouseover="MyshowTip(this)" tip="等级 一星学徒下一级 还需要5威望" data-bd-imgshare-binded="1" id="tip_227881" initialized="true">
我的Z77主板,6个原生SATA3.0的接口把4块机械盘组成raid0,然后SSD只能接在ASMedia SATA3接口上了。
SSD接原生SATA3接口会显示在IDE模式。
下载分4955 分
原创币1 点
下载次数95 次
上传次数78 次
主题帖子积分
会员等级:
<img src="source/plugin/newLevelGroup/xt1.gif" / title="一星学徒" alt="一星学徒" onmouseover="MyshowTip(this)" tip="等级 一星学徒下一级 还需要5威望" data-bd-imgshare-binded="1" id="tip_397" initialized="true">
用SSD启动就是快。
下载分13 分
原创币1 点
下载次数792 次
上传次数23 次
主题帖子积分
会员等级:
<img src="source/plugin/newLevelGroup/xt1.gif" / title="一星学徒" alt="一星学徒" onmouseover="MyshowTip(this)" tip="等级 一星学徒下一级 还需要5威望" data-bd-imgshare-binded="1" id="tip_552566" initialized="true">
4K也会导致硬盘降速?
下载分347 分
原创币0 点
下载次数22 次
上传次数0 次
主题帖子积分
会员等级:
见习维客, 积分 35, 距离下一级还需 35 积分
<img src="source/plugin/newLevelGroup/xt1.gif" / title="一星学徒" alt="一星学徒" onmouseover="MyshowTip(this)" tip="等级 一星学徒下一级 还需要5威望" data-bd-imgshare-binded="1" id="tip_161129" initialized="true">
非常好的文章
下载分592 分
原创币0 点
下载次数4 次
上传次数30 次
主题帖子积分
会员等级:
银牌维客, 积分 337, 距离下一级还需 63 积分
<img src="source/plugin/newLevelGroup/xt1.gif" / title="一星学徒" alt="一星学徒" onmouseover="MyshowTip(this)" tip="等级 一星学徒下一级 还需要5威望" data-bd-imgshare-binded="1" id="tip_913332" initialized="true">
原来还有这么多需要注意的啊,得多看看这样的文章,长知识
下载分5 分
原创币0 点
下载次数215 次
上传次数4 次
主题帖子积分
会员等级:
正式维客, 积分 76, 距离下一级还需 44 积分
<img src="source/plugin/newLevelGroup/xt1.gif" / title="一星学徒" alt="一星学徒" onmouseover="MyshowTip(this)" tip="等级 一星学徒下一级 还需要5威望" data-bd-imgshare-binded="1" id="tip_841738" initialized="true">
非常好的文章
下载分672 分
原创币0 点
下载次数36 次
上传次数25 次
主题帖子积分
会员等级:
正式维客, 积分 102, 距离下一级还需 18 积分
<img src="source/plugin/newLevelGroup/xt1.gif" / title="一星学徒" alt="一星学徒" onmouseover="MyshowTip(this)" tip="等级 一星学徒下一级 还需要5威望" data-bd-imgshare-binded="1" id="tip_862026" initialized="true">
买SSD,不要买TLC闪存芯片的,写入次数寿命短,什么时候坏都不知,毫无预警。SLC芯片最长寿,但价格高,其次是MLC芯片了。
下载分21 分
原创币0 点
下载次数146 次
上传次数3 次
主题帖子积分
会员等级:
见习维客, 积分 37, 距离下一级还需 33 积分
<img src="source/plugin/newLevelGroup/xt1.gif" / title="一星学徒" alt="一星学徒" onmouseover="MyshowTip(this)" tip="等级 一星学徒下一级 还需要5威望" data-bd-imgshare-binded="1" id="tip_256531" initialized="true">
谢谢楼主分享&&学习到了
下载分291 分
原创币0 点
下载次数7 次
上传次数0 次
主题帖子积分
会员等级:
初学乍练, 积分 24, 距离下一级还需 6 积分
<img src="source/plugin/newLevelGroup/xt1.gif" / title="一星学徒" alt="一星学徒" onmouseover="MyshowTip(this)" tip="等级 一星学徒下一级 还需要5威望" data-bd-imgshare-binded="1" id="tip_30157" initialized="true">
学习了,长见识!!!
下载分7 分
原创币0 点
下载次数6 次
上传次数0 次
主题帖子积分
会员等级:
小小白, 积分 1, 距离下一级还需 9 积分
<img src="source/plugin/newLevelGroup/xt1.gif" / title="一星学徒" alt="一星学徒" onmouseover="MyshowTip(this)" tip="等级 一星学徒下一级 还需要5威望" data-bd-imgshare-binded="1" id="tip_120766" initialized="true">
又学习了,多长了一点见识。
下载分578 分
原创币1 点
下载次数4 次
上传次数40 次
主题帖子积分
会员等级:
铜牌维客, 积分 129, 距离下一级还需 71 积分
<img src="source/plugin/newLevelGroup/xt1.gif" / title="一星学徒" alt="一星学徒" onmouseover="MyshowTip(this)" tip="等级 一星学徒下一级 还需要5威望" data-bd-imgshare-binded="1" id="tip_703382" initialized="true">
SSD坏了首先是不是刷固件啊。
我怎么感觉ssd坏了买新的&
下载分5 分
原创币0 点
下载次数896 次
上传次数64 次
主题帖子积分
会员等级:
正式维客, 积分 72, 距离下一级还需 48 积分
<img src="source/plugin/newLevelGroup/xt1.gif" / title="一星学徒" alt="一星学徒" onmouseover="MyshowTip(this)" tip="等级 一星学徒下一级 还需要5威望" data-bd-imgshare-binded="1" id="tip_736403" initialized="true">
SSD的硬盘感觉没用多久就会减速了
下载分79 分
原创币0 点
下载次数6 次
上传次数3 次
主题帖子积分
会员等级:
小小白, 积分 9, 距离下一级还需 1 积分
<img src="source/plugin/newLevelGroup/xt1.gif" / title="一星学徒" alt="一星学徒" onmouseover="MyshowTip(this)" tip="等级 一星学徒下一级 还需要5威望" data-bd-imgshare-binded="1" id="tip_929187" initialized="true">
SSD坏了首先是不是刷固件啊。
我怎么感觉ssd坏了买新的
远程培训学员
实地培训学员
Powered by Discuz! X3.2 -wLicensed
& 2016 Comsenz Inc.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状态观测器的作用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