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产儿发生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的百分率是多少?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症治愈率是多少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症治愈率是多少
基本信息:男&&1岁
发病时间:不清楚
病情描述及疑问:宝宝才出生一天,有明显的呼吸困难,医生说是什么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请问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症治愈率是多少?
您输入的回答少于20个中文字,请补充输入。
擅长:全科
网友满意:
回答速度: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全科
建议:呼吸窘迫综合征(RDS)几乎都发生在37孕周前出生的新生儿,胎龄越小,发生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机会越大.糖尿病母亲的新生儿可发生,但在任何胎龄的宫内发育迟缓儿或妊毒血症或高血压母亲所分娩的新生儿中少见,延迟破膜似乎对防止呼吸窘迫综合征起某些作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症治愈率是多少.肺表面活性物质是一个混合磷脂和三个表面活性物质蛋白的物质,由Ⅱ型肺泡上皮细胞所分泌.如果缺乏肺表面活性物质,肺泡气液交界面水分子层的渗出造成巨大的表面张力,将导致肺泡塌陷,使肺顺应性下降,僵硬的肺扩张所作的功增加,这对早产儿将更为困难,因为他们的肋骨很容易变形(顺应性),呼吸的用力将造成深度胸骨内陷,但进入的空气很少,除非肋骨能很好适应肺的需求,这就造成弥漫性肺不张。患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早产儿脑室内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症治愈率是多少出血和新生儿期死亡的危险性很大.颅内病变(由于缺血和脑室内出血引起)与低氧血症,高碳酸血症,低血压,动脉血压波动和低脑血流灌注(产伤中的颅内出血 出血性休克和脑病综合征)有关.张力性气胸是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另一个并发症。
擅长:全科
网友满意:
回答速度: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全科
建议:诊断≥37周新生儿为呼吸窘迫综合征是不常有的,此时要怀疑母亲可能患有糖尿病而未被发现,或这个诊断是不正确的.诊断是基于病史(如早产,母亲糖尿病及对胎儿肺成熟度的估计),体检(如呼吸窘迫,发绀)和实验室检查.动脉血气显示不同程度的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胸部X线显示的弥漫性肺不张(根据支气管充气症的分级进行描述)和临床上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严重程度相一致呼吸窘迫综合征必须与早期的B组链球菌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症治愈率是多少肺炎和败血症相鉴别,后者显示相似的放射学和临床表现.B组链球菌肺炎是难以控制的,因而抗生素通常应在获得细菌培养结果之前开始使用。通过评估胎儿肺成熟度来决定最佳出生时间,能大大降低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发生率.对从羊膜腔穿刺或从阴道收集的(如已发生羊膜早破)羊水测定肺表面活性物质,胎儿肺成熟的指征为卵磷脂/鞘磷脂的比率>2,以及有磷酸甘油的存在.对于必须分娩的早产儿,在产前24小时给予地塞米松,诱导胎儿肺表面活性物质产生,可减少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危险程度或降低其严重程度。
有关的更多问题,
有关的健康经验
有关的更多经验,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内科_内分泌科
副主任医师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内科_内分泌科
孙逸仙纪念医院&&&内科_内分泌科
为保障患者权益,我们仅接受有资质的医学专业人士的回答,请您先认证为医生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正文快照】: 目的观察布地耐德、牛肺表面活性剂气管内滴人防治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Os)的效果。方法选择2006年9月至2012年3月本院及附近医院产科分娩的胎龄在28一35周,生后Zh内转入我科的早产儿80例。
基于3个网页-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
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并发呼吸机相关肺炎的对照研究
ome premature risk factor
近年来,随着新生儿重症监护水平的不断提高,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RDS)的成活率也越来越高。然而在机械通气治疗过程中常出现多种并发症,其中危害最大之一为呼吸机相关肺炎(Ve
基于2个网页-
neonatal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
产前应用地塞米松的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分析 - 药学科学 - 论文摘要 论文摘要怎么写,论文摘要范文,毕业论文摘要,摘要范文 - Powered by Discuz!
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分析
探讨产前应用地塞米松(dexamethasone,Dex)的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eonatal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NRDS)患儿的临床特点及Dex预防NRDS可能的影响因素。
收集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基于2个网页-
premature infants with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
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基于1个网页-
目的:探讨氨溴索对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预防和治疗作用。
Objective:To evaluate the effect of ambroxol in preventing and treating neonatal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NRDS).
目的探讨肺泡表面活性物质制剂固尔苏预防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疗效。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pulmonary surfactant Curosurf in preventing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 of prematures.
目的:观察肺表面活性物质(PS)早期应用预防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的疗效。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curative effect of early application of lung surfactant (PS) to prevent preterm infant from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 (RDS).
$firstVoiceSent
- 来自原声例句
请问您想要如何调整此模块?
感谢您的反馈,我们会尽快进行适当修改!
请问您想要如何调整此模块?
感谢您的反馈,我们会尽快进行适当修改!用于早产儿呼吸窘迫症的表面活性剂有哪些?--《中国药理学通报》1991年01期
用于早产儿呼吸窘迫症的表面活性剂有哪些?
【摘要】:正 Exosurf和Survanta是可用于防治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的表面活性剂。正常肺表面是含有磷脂和载脂蛋白A、B、C的脂蛋白混合物。磷脂可降低肺表面张力,载脂蛋白则促进表面活性剂的吸附、散布和再循环。早产儿肺表面因缺乏表面活性剂,故常发生RDS,重者还并发支气管、肺发育不全,临床试验表明,用低于预防性的剂量无治疗作用。在一项早产儿应用预防性人表面活性剂治疗的随机对照试验中,治疗组的RDS发生较少,死亡率较低,支气管、肺发育不全和气胸发生率也较低。如一次大剂量通气后用药,迅即加强了氧合和通气,死亡率和气胸发生率更见降低.
【关键词】:
【正文快照】:
ExoslIrf和SnfvaⅡta是可用于防治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的表面活性剂。正常肺表面是含有磷脂和载脂蛋白A、B.C的脂蛋白混合物。磷脂可降低肺表面张力,载脂蛋白则促进表面活性剂的吸附、散布和再循环。早产儿肺表面因缺乏表面活性剂,故常发生RDS,雨者还并发支气管、肺发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Hughes J.L.;McCall E.;Alderdice F.;Jenkins J.;刘莉;;[J];世界核心医学期刊文摘(儿科学分册);2006年08期
马丽亚;陈睿;肖善秋;李月凤;陈丽芝;;[J];中国新生儿科杂志;2008年04期
Cooke R.W.I.;韩浩;;[J];世界核心医学期刊文摘(儿科学分册);2006年12期
鲜于舒铭;;[J];中国热带医学;2006年07期
汪静君;;[J];内蒙古中医药;2010年14期
陈睿;马丽亚;肖善秋;李月凤;陈丽芝;;[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08年04期
叶毅桦;陈志凤;李锐钦;张素芬;黄莹;;[J];广东医学;2009年02期
党保华;;[J];中国妇幼保健;2011年13期
Van Meurs K.P.;Wright L.L.;Ehrenkranz R.A. ;李开;;[J];世界核心医学期刊文摘.儿科学分册;2005年12期
唐柳平;王琼;李敏;谢丽冰;;[J];实用医学杂志;2010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朱云霞;徐人燕;;[A];第六届江浙沪儿科学术会议暨儿科学基础与临床研究进展学术班论文汇编[C];2009年
田桂湘;李智贤;钟丹妮;马燕;丁雪明;;[A];中国超声医学工程学会第八届全国腹部超声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杨华姿;黄东明;朱建萍;高建慧;张志培;杨冰岩;陈新权;龙晓玲;伍淑雯;李文英;刘玉玲;冯敏之;王维琼;刘秀琴;韩玉昆;;[A];新世纪全国首届小儿综合研究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1年
倪兴红;;[A];全国儿科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3年
闫旭;;[A];河南省第十二次妇产科、第十一次儿科护理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5年
李卓蓉;吴新萍;王晓霞;;[A];第二十届航天医学年会暨第三届航天护理年会论文汇编[C];2004年
彭小利;;[A];西北五省(区)第六届儿科学术交流大会论文汇编[C];2008年
丁红;刘富菁;;[A];中华护理学会全国儿科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步军;孙建华;朱建幸;;[A];第六届江浙沪儿科学术会议暨儿科学基础与临床研究进展学术班论文汇编[C];2009年
朱丹;陈超;;[A];全国围产医学专题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陆铁琳;[N];健康报;2004年
宗筠 冯静 路璐 记者
方芳;[N];北京日报;2011年
风信;[N];医药经济报;2002年
记者 谭允 通讯员 肖爱萍;[N];广东科技报;2008年
美国南佛罗里达大学医学院儿科博士 Jane Dickinson Carver 王生祥译;[N];健康报;2009年
黄国章 通讯员
张清涌;[N];健康报;2010年
李卫芹;[N];中国消费者报;2004年
庞芳;[N];健康时报;2007年
健康时报记者
戴志悦;[N];健康时报;2007年
崔博;[N];农村医药报(汉);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袁淑军;[D];南京理工大学;2004年
蒋炳英;[D];四川大学;2004年
陈玉成;[D];武汉大学;2005年
李敏;[D];四川大学;2004年
陈洪;[D];西南石油学院;2004年
范金石;[D];青岛海洋大学;2002年
谭本祝;[D];华南理工大学;2002年
李曙光;[D];西南石油学院;2005年
赵丰;[D];苏州大学;2005年
齐伟;[D];吉林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李鹤虹;[D];暨南大学;2005年
吴苔;[D];浙江大学;2006年
王欣宁;[D];重庆医科大学;2010年
耿琳琳;[D];郑州大学;2003年
龚元杰;[D];重庆医科大学;2011年
刘春丽;[D];中国医科大学;2010年
赵子艳;[D];中南大学;2010年
袁海琳;[D];新疆医科大学;2005年
廖承琳;[D];安徽医科大学;2010年
李神美;[D];广西医科大学;2011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大众知识服务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010--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5号百度拇指医生
&&&普通咨询
您的网络环境存在异常,
请输入验证码
验证码输入错误,请重新输入已注册用户直接登录
一月免登录
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和湿肺的临床对照研究
来源: 儿科空间|作者:刘少君 童笑梅
早产儿(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RDS)和(又称暂时性呼吸困难,transient tachypnea of newborn,TTN)均可引起严重呼吸困难,表现为生后早期出现呻吟、吐沫、口周青紫,临床有时难以区分。治疗上,RDS主要应用肺表面活性物质(pulmonary surfactant,PS)替代治疗和机械通气,TTN症状较轻的可自行缓解,严重者也需应用辅助通气治疗。以往主要关注于早产儿RDS的诊疗,鲜有对早产儿TTN的发生、发展及预后进行分析研究。本研究通过回顾性分析单中心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因生后24 h内出现呼吸困难的住院早产儿的临床资料,总结早产儿RDS和TTN的特点,为临床鉴别早产儿RDS和TTN提供依据。
对象和方法
对象为日至12月31日因生后24 h内出现呼吸困难就诊于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儿科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的早产儿。入组标准:符合早产儿RDS或早产儿TTN的诊断。
早产儿RDS诊断标准[]:(1)胎龄&37周,生后出现呼吸急促,60次/min以上,呼气性呻吟,吸气时三凹征,病情呈进行性加重,呼吸不规则、呼吸暂停、青紫、呼吸衰竭,呼吸困难持续24 h不能缓解;(2)体格检查两肺呼吸音减弱;(3)血气分析提示氧分压(PaO2)下降,二氧化碳分压(PaCO2)上升,碱剩余(BE)负值增加;(4)肺部X线表现:双肺野透亮度显著降低,可见肺泡萎陷和细支气管过度充气,支气管充气征,甚至出现心缘、膈缘模糊、白肺等;(5)肺成熟度检查:胃液泡沫试验阴性。
早产儿TTN诊断标准[]:(1)胎龄&37周,生后出现呼吸困难,表现为呼吸急促,呻吟、吐沫,严重者可发生青紫;(2)体格检查肺部呼吸音减低或出现粗湿啰音;(3)血气分析可在正常范围,也可出现呼吸性酸中毒、代谢性酸中毒、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4)胸部X线片呈现肺泡积液或间质积液或叶间胸膜积液征象,无肺泡萎陷导致的双肺透过度下降;(5)胃液泡沫试验++或+++。其中,TTN的诊断必须符合第(1)条和第(4)条。
排除标准:(1)生后出现呼吸困难,但程度轻、血气正常,无需辅助通气,生后24 h内呼吸困难可缓解;(2)生后出现呼吸困难,临床诊断&早产儿肺炎&或&吸入综合征&;(3)存在严重的先天畸形和遗传代谢病;(4)病历缺失或主要数据不完整。本研究中所涉及的疾病诊断、定义与分级均参照《实用新生儿学》第4版。
为回顾性、描述性研究。比较两组间围生期危险因素,呼吸治疗及效果、并发症和预后。主要指标包括:(1)围生期危险因素包括胎龄、出生体重、男性、秋冬季节出生、1 min Apgar评分≤7分、多胎、母亲年龄≥35岁,产前足量地塞米松应用、剖宫产、子痫前期、胎膜早破;(2)生后36 h内呼吸治疗方式,呼吸机参数,血气分析;(3)并发症和预后。
三、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 19.0软件进行分析,分类变量采用构成比(%)表示,分类变量的均衡性检验采用χ2检验,不符合χ2检验条件的采用Fisher′s精确概率法;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符合正态分布的数值变量以&s表示,数值变量的均衡性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检验水准单侧为0.05。
一、一般情况
2013年全年住院早产儿共393例,其中,TTN 69例(17.6%),RDS 30例(7.6%),呼吸建立过程13例(3.3%),吸入综合征12例(3.1%),新生儿肺炎10例(2.5%)。
入组符合TTN和RDS诊断的99例早产儿胎龄24~36周,平均(31.9&2.2)周;出生体重630~3 050 g,平均(1 661&501)g;男婴54例;围生期窒息13例(轻度窒息11例、重度窒息2例)。应用PS治疗42例,有创机械通气25例,无创机械通气49例,鼻导管吸氧25例。肺出血5例,动脉导管未闭28例,呼吸机相关肺炎18例,3度或4度脑室内出血11例,早产儿视网膜病4例,支气管肺发育不良17例。呼吸机应用时间(12&10)d,持续吸氧时间(15&10)d,住院时间(16&8)d,住院病死8例。
二、围生期因素比较
RDS组与TTN组出生胎龄和出生体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29.5&2.5)和(32.0&3.2)周,(1 115&415)和(1 660&531)g,t=6.046、5.916,&P=0.002、0.001]。RDS组和TTN组1 min Apgar评分≤7分者分别有9例和4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RDS组和TTN组剖宫产娩出例数分别有14例和55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5)。两组不同出生胎龄和出生体重比较见。
早产儿生后36 h RDS和TTN出生胎龄、出生体重比较[例数(%)]
两组围生期其他危险因素,包括性别、秋冬季节出生、多胎、母亲年龄≥35岁,产前足量地塞米松应用、子痫前期、胎膜早破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
三、治疗经过和呼吸指标变化
1.一般情况:
RDS组和TTN组应用PS的例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0例(100%)比12例(17.4%),P=0.000]。RDS组和TTN组首剂应用时间分别是(6.0&2.9)和(3.1&1.9)h,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72);首剂应用剂量分别是(174&28)和(150&38)mg/kg(P=0.025),应用剂次分别是(1.3&0.3)剂和1.0剂(P=0.303)。比较两组呼吸机应用,RDS组和TTN组应用有创机械通气分别是25例(83.3%)和0例(P=0.001),无创机械通气分别是5例(16.7%)和44例(63.8%)(P=0.002),鼻导管吸氧分别是0例和25例(36.2%)(P=0.005),呼吸机应用天数分别是(20.1&18.2)和(8.1&5.3)d(P=0.002),持续吸氧时间分别是(25.1&22.4)和(10.2&4.7)d(P=0.003)。
2.生后36 h内呼吸指标比较:
RDS组30例均应用呼吸机辅助通气,TTN组44例(63.8%)应用呼吸机辅助通气。在0~2 h内,两组吸入氧浓度(FiO2)均达到0.4,随着呼吸困难逐渐缓解,FiO2逐渐下降,24 h后只需低浓度氧可缓解呼吸困难。两组FiO2的平均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0~2 h,两组均存在酸中毒、低氧血症、高碳酸血症。RDS组酸中毒程度重于TTN组,但TTN组低氧血症更明显()。在2~36 h,两组血气分析的各项指标均呈好转趋势,血气分析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早产儿生后36 h RDS和TTN组呼吸参数和血气分析比较(&s)
3.并发症和预后比较:RDS组各种并发症比例均高于TTN组,其中呼吸机相关肺炎、动脉导管未闭、3度或4度脑室内出血、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的比例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RDS组平均住院天数明显长于TTN组,住院病死率高于TTN组(P均&0.05,)。
RDS组和TTN组并发症和预后[例数(%)]
引起早产儿生后早期呼吸困难的常见疾病有RDS、吸入综合征、TTN、宫内感染性肺炎等[]。
欧洲Altman等[]对瑞典年新生儿呼吸疾病的回顾性研究的数据显示,胎龄30~36+6周TTN的发生率是14.3%,RDS的发生率是4.9%,国内陈文[]统计中国重庆地区年胎龄28~36+6周住院早产儿TTN发生率11.1%,RDS发生率4.9%,分列引起早产儿呼吸困难疾病的第一、二位。本研究中,在早产儿生后早期发生呼吸困难的疾病中TTN和RDS也分列第一、二位,同国内外研究一致。
2013年欧洲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管理指南指出因预防性应用PS及早期应用持续正压通气(CPAP),RDS诊断存在困难[]。关于早产儿TTN的研究较少,缺乏针对超未成熟儿TTN危险因素和病程演变的研究。本研究发现,RDS和TTN在发病危险因素、临床表现、治疗、预后上存在相似性,表现为胎龄、出生体重均偏小,两组在男婴、多胎、母亲高龄产妇、产前足量地塞米松应用、母亲合并症的构成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血气分析均存在酸中毒和呼吸衰竭;均可应用PS治疗;均存在多种并发症。对于TTN组患儿应用PS治疗,尚存在争议。这12例应用PS的患儿胸X线片未表现出因双肺萎陷而导致的透过度下降,而表现为可见叶间积液线或肺泡积液。但这些患儿平均胎龄29.4周,生后早期出现呻吟、吐沫等表现,临床不能除外RDS,因此予预防性应用PS,应用PS后,呼吸困难可很快缓解。回顾其呼吸困难的发生和缓解特点,诊断TTN。鉴于RDS早期诊断困难和TTN认识不足,且这两种疾病在危险因素、临床演变有相似之处,早产儿RDS和TTN的临床鉴别诊断存在困难。
早产儿RDS和TTN围生期危险因素存在差异。欧洲2010年EuroNeoNet数据显示,RDS在胎龄30周以下的早产儿中的发病率超过70%,且随胎龄减小而增加。美国儿童健康和人类健康研究中心数据显示超低出生体重儿中RDS的发生率是93%[]。南美Fehlmann等[]统计极低出生体重儿中RDS的发生率是74%。中东地区Bar-Lev等[]统计出生体重1 750 g以下早产儿RDS的发生率是48.4%。上述国外大样本调查显示,RDS多见于胎龄&29周、超低出生体重或极低出生体重儿。本研究中RDS胎龄集中在30周以下,以超低出生体重儿和极低出生体重儿居多,同国外研究一致。
关于TTN和胎龄的相关研究较少。Altman等[]报道瑞典近年来TTN的发病率在出生胎龄30~32周为17.9%,33~34周11.5%,35~36周3.5%。国内报道认为早产儿TTN好发胎龄是34~36周[,,]。本研究发现TTN的好发出生胎龄主要集中在30~34周,同国外研究一致,小于国内报道。原因可能为TTN组产前同样应用了足量地塞米松,促进胎肺成熟,避免了RDS的发生。
中东地区Derbent等[]报道58例早产儿TTN中,剖宫产构成比为87.9%。Altman等[]报道瑞典年出生胎龄30~34周的630例TTN中,剖宫产构成比为57.8%。本研究是79.7%,同国外报道一致,说明剖宫产是早产儿发生TTN的因素之一。TTN组剖宫产率高的原因可能与北京大学第三医院为危重产妇转诊中心,妊娠合并症多有关。统计发现TTN组剖宫产产妇均存在不同的妊娠合并症,包括子痫前期重度、产前出血、妊娠期高血压、甲状腺功能减低等。在这些并发症中,产前出血是剖宫产的绝对适应证,考虑到产妇存在其他妊娠合并症,结合产科临床实践,可适当放宽剖宫产指征。
虽然2013版欧洲指南推荐Insure策略,但本研究中RDS组患儿多数仍联合有创通气治疗,原因是其血气PaCO2&60~70 mmHg伴pH值&7.25,符合我国2004年新生儿学组制定的常频机械通气常规[]。RDS组FiO2标准差大于TTN组,表示RDS在各个时间段FiO2波动显著,进一步说明生后36 h内,RDS组病情稳定程度差于TTN组。
早产儿RDS生后2 h内酸中毒程度重,而TTN低氧血症程度重。美国Santin等[]记录RDS早产儿生后1 h内血气为pH 7.26~7.28,PaO2&49~50 mmHg。欧洲Dani等[]记录胎龄&30周的RDS早产儿应用PS前PaCO2&43.6~44.4 mmHg,氧指数(OI)126~188 mmHg。本研究中,RDS组生后数小时内pH、PaO2、OI值与国外研究数据一致。RDS组酸中毒程度重可能与组中围生期窒息比例高有关。Helve等[]分析早产儿TTN低氧血症程度重可能原因是其生后1~5 h内肺泡表面上皮阿米洛利敏感的钠通道(ENaC)-α、β、γ表达下调,阻碍肺液排出,降低肺通气和肺换气功能,加重呼吸困难,甚至出现呼吸衰竭。
瑞典EXPRESS小组[]和Altman等[]对早产儿并发症的发生率进行大规模流行病学调查认为随着胎龄增大,早产儿并发症的发病率显著降低。肺出血、动脉导管未闭、脑室内出血、支气管肺发育不良同属早产儿生后常见并发症,同胎龄密切相关,因此RDS组早产儿并发症的发生率高于TTN组。
综上所述,早产儿RDS和TTN是早产儿生后早期呼吸困难的主要病因,两者临床鉴别诊断存在困难。RDS多见于胎龄30周以下的超低出生体重儿或极低出生体重儿,生后早期酸中毒程度重,有创机械通气应用比例高,FiO2波动大。TTN多见于胎龄30~34周的低出生体重儿,剖宫产的构成比高,生后早期低氧血症程度重,无创机械通气比例高。
(参考文献:略)
(本网站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为“掌上医讯”,版权均归掌上医讯所有,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凡是本网站注明来源为其他媒体的内容为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仅作分享,文章观点不作为掌上医讯观点,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联系电话:400-1199330)
共有0人参与讨论
联系我们:400-1199330 或 7
青岛掌上医讯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C)&&&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