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身测量有基准线测量点和参考点,参考点有什么作用?

数控机床中 ,第一参考点 第二参考点 第三参考点 第四参考点的作用分别是什么?_百度知道叙述机床坐标系原点参考点测量基准间的关系_百度知道测量基准点 - 搜狗百科
测量基准点
该词条缺少基本信息栏、词条分类,补充相关内容帮助词条更加完善!
&&&&& 测量工程测量时作为标准的原点称为测量基准点。按照用途分类,有高程基准点、重力基准点、地磁基准点等。按照基准点在测量体系中所处的位置可分为相对基准点和绝对基准点。 高程基准点是规定地球表面的标高的测量原点。
  工程测量时作为标准的原点称为测量基准点。按照用途分类,有高程基准点、重力基准点、地磁基准点等。按照基准点在测量体系中所处的位置可分为相对基准点和绝对基准点。
  是规定地球表面的标高的测量原点。我国使用的是,即以海平面的平均高度作为标高0,并在青岛建立了标高为绝对0的测量原点,称为中国黄海基本。另外,为了方便测量,我国在全国各地均设置了一定数量的相对水准点,其标高各不相同。对标高要求严格的工程测量,为避免误差过大,必须以这些相对水准点甚至以绝对水准点为起点进行测量。   对高程数据的采信和误差修正,按照一般水准服从相对水准,相对水准服从绝对水准的原则处理。国家测绘行政管理部门每年都要对上述技术基准进行维护和校准。   重力基准点和地磁基准点与高程基准点的含义相似,不同的是用途,重力基准点用于测量地球表面的重力变化(地球不同表面的重力有差异),而磁力基准点用于测量地磁的变化
人体形状比较复杂,要进行规范性测量就需要在人体表面上确定一些点和线,然后将这些点和线按一定的愿则固定下来作为专业通用的测量和基准线。这样便于建立统一的测量方法,测量出的数据也才能有可比性,从长远看更有利于专业的规范发展。 基准点和基准线的确定是根据人体测量的需要,同时也考虑到这些点和线应具有明显性、固定性、易测性和代表性的特点。测量基准点和基准线无论在谁身上都是固有的,不因时间、生理的变化而改变。因此一般多选在骨骼的端点、突起点和肌肉的沟槽等部位,如图8—3所示。
(一)、基准点
头顶点:头顶部最高之点,位于人体中心线上,第七颈椎点:颈后第七颈椎点,如图所示。肩颈点:也叫颈侧点,是位于颈侧面根部与肩线的相交处,肩端点:也叫肩侧点,是指肩部的两端顶点。它是确定衣袖袖山的基准位置,也是测量肩宽和袖长的基准点,5:前腋点:当人体左右手臂下垂时,位于臂根与胸的交接处的点,是测量胸宽的基准点,指尖点:中指的最顶端,上肢在下垂时的最低点,肘点:上肢肘关节向外最突出点,也就是上肢弯曲时最突出点,如图所示。乳峰点:也叫胸高点(BP点),它是测量胸围的基准点,也是确定胸省的长度和大小的参考点,脐点:肚脐的中心,腹部前凸点:腹部中心线上最向前凸出的点,后腋点:当人体左右手臂下垂时,位于臂根与背的交接处的点,是测量背宽的基准点,臀部后凸点:臀部向后突出的点,是测量臀围的基准点,外踝点:踝关节向外侧突出的点,是测量裤长的基准点膝盖点:膝盖骨的中心点,大转子点:大腿股骨上端向外突出的点,是测量臀围的基准点,
(二)、基准线
背中线:经颈椎点、后腰中点的人体纵向左右分界线,是服装后中线的定位依据,大腿根围线:大腿根部的水平围线,颈围线:经前颈点、颈侧点、后颈椎点围绕量一周胸围线:在胸部最丰满处的水平围线,腰围线:在腰部最细处的水平围线,臀围线:在臀部最丰满处的水平围线,肘围线:经过肘关节一周的线,腕围线:经过腕关节一周的线,膝围线:经过膝关节的水平围线,
三、人体测量项目
人体测量项目是由测量目的所决定的,测量目的不同,所需要测量的项目也有所不同,例如,为制作上衣和要制作裤子时所需要测量的项目就有所不同。但是根据服装结构设计的常规现象,进行人体测量的主要项目一般有:总体高、体高、头长、手臂长、头围、颈围、胸围、腰围、臀围、、膝围、腕围、肩宽、前胸宽、后背宽、前腰节、后腰节、股上长(立裆)等,如图所示。 被测者穿好合适的内衣,然后正确测量所需部位。根据服装品种类别和季节要求适当加入放松量,服装的放松量可根据实际需要增减。被测者要自然立正站好,双臂下垂,姿态自然,不得前倾后仰或侧斜。皮尺不要过紧和过松。测量者要注意观察被测者的体型特征,并做好记录。在测量时要注意测量部位的准确度。测量者要注意具体的测量目的。在测量腰围时要注意根据具体款式合理设定放松量。在测量时要区分成衣与单件服装的不同资料协调方法。在测量完毕后要进行资料综合分析。
锅炉高压安装
本安装工艺适用于热电及电力锅炉高压给水泵的安装,对应的产品主要有GDL立式多级管道泵,GC锅炉给水泵,DG卧式给水泵,TWSA,DL立式多级泵等。
2.1《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汽轮机机组篇DL5011-92。 2.2《火电施工质量检验及评定标准》汽轮机机组篇(1998年版)。 2.3《建筑安装工人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2.4《机械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通用规范》GB50231-98。
3.1设备开箱检查、验收 3.1.1设备丌箱时,应在建设单位和制造单位有关人员参加下,按下列项目进行检查,并应作记录。 3.1.2设备的名称、型号和规格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3.1.3应按设备装箱单清点泵的零件、部件和配套件,并应齐全。 3.1.4应核对设备的主要安装尺寸,并应与设计相符。 3.1.5泵体上应有表明转动方向的标志。 3.1.6设备主要部件应无锈蚀,砂眼、漏焊、碰伤、变形等缺陷。 3.2主要施工机具主要施工机具:吊车 倒链 框式水平 水准仪 电焊机 百分表 3.3施工作业必须具备的条件 3.3.1施工现场必须达到“三通一甲&的具体要求。 3.3.2施工图纸,主要工艺设备、材料等应满足安装要求。 3.3.3设备基础经验收合格
4安装施工工艺
4.1施工工艺流程 施工准备开箱检查一设备基础复检、放线一设备就位找正、调-平一二次灌浆一二次找正一分部试运4.2安装施工工艺 4.2.1开箱检查详见本工艺3.1 4.2.1.1水泵如解体时,对其固定部分各部件的检查应符合下列要求: (1)壳体各结合面应甲整、光洁、无径向沟痕,用涂色法检查,网周方向接触痕迹应无间断,施工中严防碰撞结合面; (2)检查泵壳各个中段的结合面的不-平行度,允许值一般应小于0.04mm; (3)相邻中段之间的定心止口的配合间隙,一般为0.00~0.0 5mm,各段结合面问垫应经退火处理; (4)导叶衬套与导叶的配合间隙,一般为0.00~0.0 3mm,装好后应加装骑缝螺丝或点焊,且不应有凸起现象; (5)密封环与中段的配合径向总间隙,一般应为0.03~0.05mm (6)导叶衬套处的动静配合的径向总间隙,一般为0.40~-0.60mm,密封环与叶轮的径向配合间隙应符合图纸规定,一般总间隙为0.45~0.6 5mm(较大直径采用较大数值); (7)第一级为双级叶轮时,前段护套与挡套的径向总间隙,一般为0.40~0.60mm, (8)静-平衡盘的套筒部分与水段泵壳的配合,廊为过渡配合,无间隙并不得松旷,静-平衡盘端面与壳体经涂色检查应接触密实无间隙。 4.2.1.2水泵解体时,对其转子各部件的检查应符合下列要求: (1)轴颈的椭圆度和不柱度廊小于0.02mm; (2)轴的径向晃度应小于0.0 3mm,轴的弯曲值应不大于0.02mm; (3)叶轮和挡套等套装件的内径与轴的配合问隙,一般为0.03~0.05mm,最好在0.03mm以内,热套装的紧力应符合制造厂的要求; (4)在总装前必须进行转子的预组装,校核各级叶轮出口流道中心位置以及轴套螺母的紧度位置,并作山标志和记录以利于总装; (5)转子预组装后测量叶轮密封环、挡套、轴套(调整套)甲衡盘外圆等处的径向晃度,均应不大于0.05mm,套装在轴上的各部什轴向应无间隙; (6)平衡盘的端面瓢偏一般不大于0.02mm,表面应光洁; (7)静甲衡盘套筒与其相对应的轴套(或调整套)总间隙一般为0.50~0.60mm; (8)平衡鼓的表面应光洁无损伤,螺纹槽应畅通无毛刺,其与平衡套筒的径向间隙每侧一般为0.2 5~0.3 5mm。 4.2.1.3给水泵解体后的整体组装应符合下列要求:
(1)组装前应在轴上涂擦干粉涂料。 (2)认真调整各叶轮问的轴向距离,确保叶轮…口位于导叶进口宽度范围以内。 (3)逐级组装水泵各部件,并逐级测量叶轮的窜动量,组装后转子的相对轴向位置应与转子预组装时的标记基本相符,否贝U应查明原因。 (4)紧固大穿杠螺栓时应对称进行,各螺栓的紧固程度廊一致,上下左右误差一般不大于0.05mm,大型水泵宜用热紧法。 (5)组装完毕应测量转子的轴向总窜动量并调整平衡盘位置,使工作轴窜比总窜动量的二分之一小0.25~0.50mm或相等。 (6)测量组装后的动静甲衡盘的相对不甲行度,应不大于0.02mm,可用压保险丝法测量。 (7)抬轴试验应两端同时抬起,不得用力过猛,放入下瓦后转子的上抬值应根据转子的静挠度大小决定,一般为总抬起量的1/2左右,当转子静挠度在0.20mm以上时,上抬值为总抬起量的45%。在调整上下中心的同时,应兼顾转子在水甲方向的中心位置,以保证转子对静子的几何中心位置正确。 4.2.2设备基础复检、放线应以厂房建筑基准线或锅炉、汽机纵横中心线为依据,其标高及纵、横中心线等的允许偏差如下表1。 4.2.3设备就位找正、调平。 4.2.3.1设备安装前,基础上表面应凿好毛面和清除杂物污垢;在施工中不得使基础表面沾染油污。 4.2.3.2放置垫铁处的混凝上面必须凿平,纵横水平,垫铁与混凝上的接触面应均匀,垫铁放上后无翘动现象。 4.2.3.3垫铁安装应满足下列要求: (1)垫铁应安放在地脚螺栓的两侧和底座承力处,底座内、外侧应各放一组,底座在地脚螺栓拧紧后不得变形; (2)每迭垫铁一般不应超过3块,特殊情况下个另|J允许达5块,其中允许用一对斜垫铁; (3)垫铁应比底座边宽出l0~20mm; (4)垫铁各承力面应接触密实,一般用0.3~0.5k9手锤轻敲,应坚实无松动,装好后应在接缝处点焊牢固; (5)底座与基础表面的距离应不小于50mm; (6)底座埋入二次浇灌混凝土的部位,应将浮锈、油污及油漆清除干净。 4.2.3.4安装地脚螺栓时应符合下列要求:(1)地脚螺栓上的油脂、污垢应清理干净;(2)地脚螺栓铅垂度的误差应小于1/1 00;(3)地脚螺栓与其孔壁四周应有间隙;(4)地脚螺栓末端庶不碰孔底;(5)地脚螺栓上一般应配一个螺母和一个垫圈,螺母与垫圈、垫圈与底座应接触良好。表1
设备基础尺寸和位置的允许偏差 项
目 允许偏差(mm)
坐标位置(纵、横轴线)
不同平面的标高
甲面外形尺寸
凸台上甲面外形尺寸
+20 平面上的水平度(包括地坪上需安装
设备的部分)
垂直度 全长
标高(顶端)
预埋地脚螺栓中心距(在根音区)
预埋地脚螺栓孔
孔肇铅垂度每米
预埋活动地脚螺栓锚板
水平度(带槽的锚板)每米
5 水平度(带螺纹孔的锚板)每米
4.2.3.5泵就位后以泵的出口为基准调整泵底座的水甲度。 4.2.3.6泵与电动机联轴器安装找正前对泵的轴承进行拆检。轴瓦项部间隙为0.10mm,轴瓦每侧间隙为0.06mm,测量时塞尺塞进阻油边的长度为1 0~1 5mm.轴承的轴瓦钨金与轴颈沿下瓦全长的接触面应达7 5%以上并均匀分布无偏斜,对于个别硬接触点可进行不影响型线的局部修刮,接触不良的轴瓦间隙不符要求需大量修刮者,应通知制造厂研究处理。 4.2.3.7泵与电动机联轴器的安装找正廊以泵半联轴器为基准,通过用百分表测量电动机半联轴器的圆周及靠近电机的端面来调整两半联轴器的同轴度及甲行度。联轴器安装找正时应检查转子的轴向总窜动量并作出适当调整。联轴器找中心允许偏差值见表2 表2
联轴器找中心允许偏差值(对而读数差最大值)
允许偏差值(mm)
转 速n(r/mi n)
3 000&n≥1 5 00
1 5 00&F1≥7 5 0
7 5 0&r&1≥500
0.1 5 4.2.4二次灌浆4.2.4.1二次灌浆前应具备以下条件1)设备找正固定完毕。2)基础表面和地脚螺栓孔内应清洁无杂物。3)用手锤检查垫铁,应无松动现象。4)底座浇入混凝土的部分和地脚螺栓应清洁,无油垢和浮锈。4.2.4.2灌浆宜采用细碎石混凝上,其强度应比基础的混凝上强度高一级,灌浆时应捣实,并不应使地脚螺栓倾斜和影响设备的安装精度。 1)二次浇灌时对地脚螺栓四周及底座中的空间廊认真捣固,并不得触动垫铁; 2)混凝土在底座内侧应比外侧表面高,并不得有可能积水的凹坑,底座外侧的混凝土应比底座表面低,但不低于底座高度的1/2; 3)对于无底座的大型设备就位后地脚螺栓无法紧固者,应先浇灌基础的螺栓孔,待其混凝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7004后,才能紧固地脚螺栓。 4.2.5二次找正 在二次灌浆层强度等级达到设计强度等级的7004以上时,方可进行联轴器的二次找正工作。找正固定完毕后将垫铁接缝处点焊牢固。 4.2.6分部试运 4.2.6.1泵的分部试运必须在该设备安装结束,有完整的安装记录,并经验收合格后方能进行。4.2.6.2泵分部试运前应具备1)设备混凝上已达到设计强度等级,二次灌浆混凝上的强度等级已达到础混凝上的设计强度等级。 2)设备周围的垃圾杂物已清除干净。 3)有关通道甲整通畅,照明充足并有必要的通信及消防设施。 4.2.6.3分部试运前应进行下列检查 1) 检查泵及管路各结合处有无松动现象,用手转动泵,试看泵是否灵活。 2)地脚螺栓和连接螺栓等不得有松动现象。 3)联轴器应加防护罩。 4)检查泵各部分的间隙尺寸,转动部分与固定部分有无碰撞及磨擦现象。 5)检查轴承润滑油的油位是否在最高与最低油1立之间。 6) 检查电气线路及仪表是否正确。 7) 检查冷却部分是否正确。 8) 电动机通风系统应无杂物,封闭完好。 4.2.6.4泵试运前电动机应先单独试运转不少于2h,转动方向正确,事故按钮工作正常可靠,合格后方可带机械试运,运转过程中每隔30分钟测量一次电流、电压、温升等各项指标应符合要求。 4.2.6.5泵的试运 1)起动前,接好联轴器,转动泵的转子应轻滑均匀。 2)关闭.出水阀门,打开进水阀门及再循环阀向泵内注引水要保证注满。 3)第一次启动时,先点动电机,试看电机转向是否正确并观察轴承和传动部分,确认无磨擦和其他异状后方可正式启动。 4)泵正常运转后,打开.出口压力表和进口真空表,视其显示】出适当压力后,逐渐打开出口闸阀,同时检查电机运转情况,严格控制电流不得超过额定值并应经常检查轴承温度是否正常,轴承温升不得超过环境温度3 5℃,最高温度不得超过8 0℃。轴承振动值不大于0.04mm。 5)泵连续试运行时间不少于8小时。 4.2.6.6下列情况下必须紧急停车: 1)发觉泵有异常声音。 2)轴承的温度剧烈上升。 4.2.6.7分部试运结束后,应办理分部试运签证。
5质量检验及评定
依据《火电施工质量检验及评定标准》机组篇
6.1每个参于加本工程施工人员,必须加强对安全生产重要意义的认识,坚持预防为主,文明施工。 6.2进入施工现场,必须戴好安全帽,系好帽带。 6.3二米以上高空作业,必须系好安全带,扣好保险钩。 6.4吊装、搬运设备时,必须有统一的指挥协调动作。 6.5与其他施工人员有交叉作业时,如发现有安全隐患,应立即停止工作,排除隐患后方可继续施工。 6.6不许随便乱动各电动丌关,按钮等与白己施工无关的物件。其它末尽事宜,参照《建筑安装工人安全技术操作规程》执行。
7.1设备开箱检查记录; 7.2基础复查记录; 7.3机械设备安装检查记录; 7.4单机试运转记录。
词条标签:
合作编辑者:
搜狗百科词条内容由用户共同创建和维护,不代表搜狗百科立场。如果您需要医学、法律、投资理财等专业领域的建议,我们强烈建议您独自对内容的可信性进行评估,并咨询相关专业人士。
点击编辑词条,进入编辑页面回参考点有什么意义_百度知道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测量工作的基准线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