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楼房暖气管道安装图中的暖气用水做介质,是利用了水的比热容大的特性么

北方楼房中的暖气用水做介质,是利用了水的比热容大的特性么?_百度知道单元练习: |
月考、期中、期末试卷: |
各科辅导 |
单元练习: |
月考、期中、期末试卷: |
各科辅导 |
单元练习: |
月考、期中、期末试卷: |
各科知识点 |
初中英语: |
中学生必看书目:
您当前所在位置:
九年级物理热和能练习题2013最新人教版
成功不是将来才有的,而是从决定去做的那一刻起,持续累积而成。小编给大家准备了九年级物理热和能练习题2013最新人教版,欢迎参考!
1、南通市 下列现象中,利用内能做功的是(&&& )
A、冬天在户外时两手相搓一会儿就暖和
B、刀在砂轮的高速摩擦之下溅出火花
C、在烈日之下柏油路面被晒熔化了
D、火箭在&熊熊烈火&的喷射中冲天而起
2.海淀区 下列事列中,用做功的方法使物体内能增加的是(&&& )
A、热水淋浴后全身感到暖和
B、冬天,对手&哈气&,手感到暖和
C、冬天,两手互相摩擦,手感到暖和
D、冬天,在房间内用暖气取暖,全身感到暖和
3、乐山市 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有两种,饮料放进冰箱后温度降低,是用______的方式减少饮料的内能;在汽油机的压缩冲程中,是通过______ 的方式增加燃料混合物的内能.
4、山西省太原市 飞机在万米高空飞行时,舱外大气压比舱内气压低.要使舱内获得新鲜空气,必须使用压缩机把空气从舱外压进舱内.在这个过程中,压缩机对空气做功,空气的
A.温度升高 内能增加  B.温度降低 内能减少
C.沮度升高 内能减少  D.温度降低 内能增加
5.北京市下列现象中,属于用热传递的方式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A.菜刀在砂轮上磨得发烫&&&&&&&&& B.用打气筒打气时筒壁发热
C.两手互相摩擦时手发热&&&&&&&&& D.在炉子上烧开水
6.通常把萝卜腌成咸菜需要较长时间。而把萝卜炒成熟菜,使之具有相同的咸味,仅需几分钟,造成这种差别的原因是( )
A.盐分子减小了,很容易进入萝卜中
B.盐分子有相互作用的引力
C.萝卜分子间有间隙,易扩散
D.炒菜时温度高,分子热运动加快
7.下列现象不能表明分子热运动的是( )
A.&SARS&病毒可以通过&飞沫&传染
B.向一杯水中滴一滴红墨水,过一会儿整杯水都红了.
C.把磨得很光滑的铅板和金箔长久紧压在一起,金箔中渗有铅
D.配制过氧乙酸消毒液时,能闻到刺鼻的气味
8.两块光滑、干燥的玻璃,紧贴在一起不能结合成一块,原因是 [&& ]
A.两块玻璃分子间距离太大,作用力太小了
B.两块玻璃分子间距离太小,斥力起主要作用了
C.两块玻璃分子间不存在作用力
D.两块玻璃中的分子运动太慢了
9.物质处于哪种状态决定于(&&& ).
A.物质的温度&&&&B.物体内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剧烈程度
C.物质的分子结构&&&D.物质内部分子作用力的大小
10.&破镜&不能&重圆&的原因是(&&& )
A.分子间的作用力因玻璃被打碎而消失
B.玻璃表面太光滑
C.玻璃的分子间只有斥力没有引力
D.玻璃碎片间的距离太大,大于分子间发生相互吸引的距离
11.下列现象中,不能用分子间存在引力作用来解释的是
A.要橡皮绳拉长,必须施加拉力的作用
B.擦黑板时,粉笔灰纷纷落下
C.用胶水很容易将两张纸粘合在一起
D.折断一根铁丝需很大的力
12.下列关于分子间的作用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一根铁棒很难被拉断,这说明铁棒的分子间只存在引力
B.液体非常容易流动,这说明液体分子间主要是斥力
C.气体很容易被压缩的原因是因为气体分子间没有作用力
D.分子间的距离减小,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都增大
13.一张纸从边缘稍一用力就可将它撕开,可是若用两只手向相反方向拉纸,却要用较大的力气,你知道这是什么道理吗?
14.日常生活中用乳胶粘木制家具时,要让乳胶变干后,才能粘的牢,试用分子运动的知识加以解释。
15.把一块铅切成两段,然后在原处合上,加以一定的压力,两段铅又能合在一起,而打碎的玻璃也在原处合上,也加以一定的压力,为什么不能合在一起呢?
16.长期堆放煤的墙角,墙壁的内部也会变黑.说明其原因.
17.把1升酒精倒入容器中,再把2升水也倒入这个容器中并进行充分混合,发现混合后的总体积小于3升,请解释这个现象。
例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一杯煤油用去一半,它的比热减为原来的二分之一
B、吸收热量多的物体比热一定大
C、高温物体放出的热量一定多
D、质量相同的水和煤油吸收了相同的热量,煤油升高的温度大于水升长高的温度
例2:把质量为500克,温度为40&C的铝块加热到100&C,铝块吸收了多少热量?如果这些热量用来给水加热,能使多少20&C的水升高到40&C?
例3:质量不同,初温相等的大、小两个铁块,吸收了相等热量后将它们接触,则大、小铁块之间有没有热传递,为什么?
1、人们在生活中用热水取暖,生产上常用水作为冷却剂,这因为水的(& )
A、比热大&&&&& B、吸收的热量多&& C、放出的热量多&&& D、密度较大
2、甲、乙两种物体质量相同比热不同,当它们升高相同温度时,一定是(& )
A、比热小的吸收热量多&&&&&&&&&&&&&&& B、比热大的吸收热量多
C、甲、乙吸收的热量一样多&&&&&&&&&&& D、因初温不知道无法判定
3、初温相同,质量也相同的水和铜块,吸收相等的热量后,再将铜块投入水中,则会出现 (& )
A、铜块放热,水吸热&&&&&&&&&&&&&&&&& B、铜块吸热,水放热
C、铜块与水之间不发生热传递&&&&&&&&& D、水的内能传递到铜块上
4、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分子总是在做无规则运动,所以分子具有动能
B、当物体被举高时,其分子势能随之增加
C、当物体运动速度增大时,其分子动能随之增加
D、 以下时,物体分子既不具有动能也不具有势能
5、下面有关内能和机械能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具有内能时,就一定具有机械能
B、物体具有机械能时,同时也具有内能
C、物体不具有机械能时,但它具有内能
D、以上说法都正确
6、关于温度、热传递和热量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温度高的物体具有的热量多
B 、热量总是从温度高的物体传递到温度低的物体
C 、度的的物体含有的热量少
D 、热量总是从热量多的物体传递到热量少的物体
7.关于内能,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
A.跟物体的温度有关,物体温度降低,放出内能
B.内能是指每个分子做无规则运动具有的能
C.内能是指物体中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时所具有的能
D.0℃的物体具有的内能为零
8.关于热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0℃时,分子的热运动停止了 B.物体吸收热量,分子运动必然要加速
C.气体分子热运动最剧烈,固体分子没有热运动
D.物体温度越高,热运动越剧烈
9.在0℃的房间里,静止在地面上的铅球[&& ]
A.具有机械能&&&&&& B.没有机械能&& C.具有内能&&&&&&&& D.没有内能
10.下列关于物体的内能和温度关系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物体的内能跟温度有关,物体的内能越大,温度越高
B.物体的内能跟温度有关,物体的温度升高内能增大
C.物体的内能只和温度有关,所以温度高的物体,内能一定大
D.物体的内能只和温度有关,内能大的物体温度一定高
11.下面四句话中都有一个&热&字,其中哪一句话中的&热&字表示温度 [&&& ]
A.热传递&&&&&&&& B.物体吸热温度升高
C.摩擦生热&&&&&& D.今天天气很热
12.物体从粗糙的斜面上滑下来,则 [&& ]
A.机械能不变,内能不变&&&&&& B.机械能增加,内能不变
C.机械能减小,内能减少&&&&&& D.机械能减小,内能增加
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一切物体都具有内能&&&&&&&&&&&&& B.一定质量的物体,温度越高,内能越小
C.物体的内能增加,温度一定升高&& D.物体的速度增加,内能一定增加
14.下列关于内能的概念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任何物体都具有内能&&&&&&&&&& B.0℃冰不具有内能
C.一个物体的温度发生变化,它的内能也变化&& D.内能和机械能的单位都是焦耳
15、小明在烈日当空的海边玩耍,发现沙子烫脚,而海水却很凉。同样,太阳光照射,为什么会出现不同的结果呢?小明想:是不是沙子和海水吸热升温快慢不同呢?于是他从海边取一些沙子和海水带回家进行探究。
小明在两个相同的玻璃杯中分别装上了相同质量的海水和沙子,用一个100W的白炽灯同时照射它们,并用温度计测出它们不同时刻的温度值。记录的数据如下表所示。
照射时间/min&0&2&4&6&8&10&12
温度/℃&海水&31.0&31.6&32.1&32.5&32.8&33.0&33.1
沙子&31.0&32.5&33.8&34.8&35.8&36&36.3
(1)小明探究的物理问题是什么?
(2)分析小明探究中收集到的数据,你可以得出什么探究结论?
(3)小明发现&夏天海边的沙子烫脚而海水却很凉&,请你用简单的语言从日常生活中或自然中举出一个类似的现象
16、把500克的水加热到100&C,吸收了1.68&105焦的热量,则它的初温是多少?
17、铝的比热是0. 88&103焦 / (千克&℃),水的比热是4.2&103焦 / (千克&℃) .质量为0.3千克的铝锅中放有2千克的水,把它们从20℃加热到80℃时,
(1)铝锅需要吸收多少热量
(2)水需要吸收多少热量
(3)一共需要吸收多少热量
例1:汽油机是由四个冲程不断循环而工作的,图2中表示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冲程是(& )
例2:莱芜市下列四种现象中,只发生能的转移而不发生能的转化的过程是(&&&& )
A、烧水时,水蒸气顶起壶盖
B、闭合开关后,灯泡发光
C、冬天,用手摸户外的金属杆时手感觉到冷
D、给电动自行车的蓄电池充电
1、用铝壶烧开水,壶中的水蒸气将壶盖顶起来,这是消耗水蒸气的&&&&& 能对外做功,将水蒸气的&&&&& 能转化成壶盖的&&&&& 能。
2、下列事例中,能表示能量转化或转移具有&方向性&的事例是
A.电能可以转化为机械能,机械能也可以转化为电能
B.热量可以自发地从高温物体传递给低温物体,但却不能自发地从低温物体传递到高温物体
C.动能可以和重力势能相互转化
D.电能可以转化为内能,内能也可以部分地转化为电能
3、、内燃机的一个工作循环的四个冲程,图中表示的是其中的________冲程;它将______能转化成_______能.
4、某学校每天需要将1000kg、20℃的水烧开供师生饮用。
(1)请计算学校每天烧开水所需要的热量时多少?
(2)如果煤气的热值为3.9&107J/m3,燃烧煤气放出的热量只有60%被水吸收,学校每天烧水需要多少m3的煤气?(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5、如图8所示,其中能量转化形式相同的是(&&& )
A.甲和乙&&& B.乙和丙&&&&& C.甲和丙&&&&&& D.乙和丁
6、关于比热容,下列说法中正确(& )
A、物体的比热容与物体吸收和放出的热量有关
B、物体的比热容与物体的温度有关
C、物体的比热容与物体的质量有关
D、物体的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与温度、质量都没有关系
7、下列事例中不是利用水的比热容这一特性的是(& )
A、在河流上建水电站,用水发电&&&&&& B、汽车发动机用循环水冷却
C、让流动的热水流过散热器取暖&&&&&& D、晚上向秧苗田里放水,以防冻坏秧苗
8、冰在熔化过程中,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内能不变,比热容不变&&&&&&&&&&&&& B、吸收热量,温度不变
C、比热容、内能、温度不变&&&&&&&&&&& D、比热容变大,内能增加,温度升高
9、甲物体的质量是乙物体的4倍,当甲的温度从20升高到70,乙的温度从40升高到60时,甲、乙物体吸收的热量之比为5:1,则甲的比热容与乙的比热容之比是(&& )
A、1:2&&&&&&&&&&& B、2:3&&&&&&&&&& C、2:1&&&&&&&&&&&&&& D、1:5
10、(2010年菏泽)1千克20的水吸收4.2&105焦热量后,它的温度在下列给出的四个温度中,最多有几个可能温度(& )
(1)80&&&& (2)100&& (3)120&& (4)130
A、1&&&&&&&&&&&&&&&& B、2&&&&&&&&&&&&&&& C、3&&&&&&&&&&&&&&&&&& D、4
11、(福州中考)由 可得, ,关于同一种物质的比热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吸收的热量增大一倍,则比热容增大一倍
B、若质量增大一倍,则比热容减至一半
C、若加热前后的温度差增大一倍,则比热容增大一倍
D、无论质量多大,比热容都一样
12、小明和小华同学在做&探究:比较水与煤油吸收热量时温度升高的快慢&的实验时, 使用了如图所示的装置。设计实验方案时,他们确定以下需控制的变量,其中多余的是(&& )
A、采用完全相同的加热方式&&&&&&&&&&&&& B、酒精灯里所加的酒精量相同
C、取相同质量的水和煤油&&&&&&&&&&&&&&& D、盛放水和煤油的容器相同
13、(2009年兰州)由于水的比热容比沙石或干泥土的比热容大,所以在沿海地区陆地表面的气温比海面气温昼夜变化显著。因此(&& )
A、白天的海风多是从陆地吹向海面,夜晚的海风多是从海面吹向陆地
B、白天的海风多是从海面吹向陆地,夜晚的海风多是从陆地吹向海面
C、白天和夜晚的海风多是从陆地吹向海面
D、白天和夜晚的海风多是从海面吹向陆地
14、质量相等的水和铁块,初始温度相同,吸收相等的热量后,相互接触,则(& )
A、接触后无热传递&&&&&&&&&&&&&& B、接触后铁块的温度降低,水的温度升高
C、温度由铁块传到水&&&&&&&&&&&& D、热量由水传到铁块
15、用两个酒精灯分别给质量相等的甲、乙两物体加热,若在相等的时间内,它们吸收的热量相等,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乙两物体的比热容一定相等&&&&&&& B、甲、乙两物体的温度变化一定相等
C、温度变化大的物体比热容大&&&&&&&&&&& D、温度变化大的物体比热容小
16、(2010年烟台)两个相同的容器分别装满了质量相同的甲、乙两种液体.用同一热源分别加热,液体温度与加热时间关系如图所示(&&& )
A、甲液体的比热容大于乙液体的比热容
B、如果升高相同的温度,两液体吸收的热量相同
C、加热相同的时间,甲液体吸收的热量大于乙液体吸收的热量
D、加热相同的时间,甲液体温度升高的比乙液体温度升高的多
17、(2009年河北)根据表中几种物质的比热容,判断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 )
A、制作体温计常用水银做介质,原因之一是水银的比热容小
B、北方楼房中的暖气用水做介质,利用了水的比热容大的特性
C、由于水比沙石的比热容大,所以内陆地区的昼夜温差比沿海地区大
D、由于水比冰的比热容大,所以冷却食品时0℃的水比0℃的冰效果
二、填空题
1、中石油集团日分布新闻稿称,截至3月24日,旗下塔里木油田已累计向我国东部地区输送天然气超过800亿立方米。已知天然气的热值为4&107J/m3,完全燃烧0.05m3天然气可以放出&&&&&&&& J的热量,这些热量若是只有42%被水吸收,则可以使常温下5kg的水温度上升&&&&&&&&&& 。[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
2、(2009湛江)湛江市正在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推开窗门,满目清翠,走出家门,街道宽敞整洁,车水马龙,热闹非凡.小明家住市中心,他担心奶奶寂寞,想奶奶与他同住,但奶奶嫌城市夏天太热而不愿住,这激发了小明探究城乡温差原因的兴趣.暑假的某一天,他请学校兴趣小组的同学分别到选定地点,于中午同一时刻测出测试点的气温,如下表.
(1)气温最低的区域是&&&&&&&&&& ;解析该区域气温低的主要原因&&&&&&&&&&&&&&& ;
(2)质量为10kg的水在太阳光的照射下,温度升高了5℃,水吸收的热量是_______J,这是通过&&&&&&&&&&&&&&& 方式改变水的内能.[水的比热容为c=4.2&103J/(kg&℃)]
(3)请你为湛江市&创模&献计献策,提出两种降低市中心环境气温的办法:
①&&&&&&&&&&&&&&&&&&&&&&&&&&&&&&&&&&&&&&&&&&&&&&&&& ;
②&&&&&&&&&&&&&&&&&&&&&&&&&&&&&&&&&&&&&&&&&&&&&&&&& .
4、(2010厦门)上海世博园采用了一种不用电,而是用水来调节温度的江水源空调。江水源空调系统用水泵抽取黄埔江的水,利用江水与世博园室内空气的温差实现制冷制热,从而达到冬暖夏凉的效果。
(1)用江水来调节温度主要是利用了水的哪一种特性?
(2)从热传递的角度解释江水源空调为什么能达到冬暖夏凉的效果?
三、综合题
1、随着&西气东输&,天然气进入扬州市民家庭,小明家已经开始使用了天然气。小明进行了如下实验并收集有关数据:
小明在水壶里放入℃的水,记录了当时的气量表示数是134.731m3;随后点火并将火调至最大烧水,开始同步计时;当水烧至沸腾时,气量表示数为134.789m3,需时24min,小明查到天然气天然气的热值约为8.0&107J/m3,单价2.2元/m3。烧开这壶水,水需吸收多少热量?小明家天然气炉具的效率是多少?[1标准大气压,c水=4.2&&103J/(kg&℃)]
2、家庭中使用的液化石油气储存在钢罐里,罐顶部有一个阀门开关,罐内气压大于大气压。石油气泄漏时易发生中毒、爆炸和火灾事故。已知石油气热值为3.5&107J/kg,烧水时,设石油气燃烧放出的热量只有60%被水吸收。问:
(1)将质量为5kg、初温为20℃的水加热到100℃,需完全燃烧液化石油气多少克?
(2)当发现家中钢罐内的液化石油气泄漏时,为防止事故的发生你应采取哪些措施?
3、(2010苏州)上海世博会的主题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为了倡导低碳生活,太阳能热水器被广泛应用于现代生活。
下表提供的是一装满水的太阳能热水器在太阳照射下的相关信息:
太阳照射时间/h&太阳能转换为水的内能的效率&热水器最大水容量/L
10&50%&100
水升高的温度/℃&水的比热容/[J&(kg&℃)-1]&水的密度/(kg&m-3)
60&4.2&103&1.0&103
注:1L=10-3m3
请根据上表信息,通过计算回答问题。
(1)热水器中水的质量为&&&&&&&&&&&&&&&&&
(2)热水器中的水需吸收的热量为&&&&&&&&&& J;
(3)热水器平均1h所接收的太阳能约为&&&&&&&&&& J;
4、沿海地区,中午时风经常由海面吹响陆地,到了晚间又常常由陆地吹响海洋,试解释其中的道理。
5、早春育秧苗时,常在晚上把水放进去,白天排出来,这是为什么?
6、(2010哈尔滨)同学们在做&比较水和沙子的吸热能力&实验的场景如图所示,他们说该实验有两种探究方法。
(1)实验方法一的设计如图中所示:
①在实验中,加热相同的时间目的是&&&&&&&&&&&& ;
②请你指出该同学的设计思路和实验装置中的错误和不足。
(2)请你设计出第二种实验方法:
①写出该实验方法所需要的测量仪器&&&&&&&& ;
②请写出设计思路:两个相同的金属盒,加入&&&&&&&&&&& 相同的沙子和水,用酒精灯加热,使其&&&&&&&&&&&&&& ,比较&&&&&&&&&&&&&&&&& ,就能比较它们的吸热能力。
四、计算题
1、(2010盐城)用煤气灶把1kg、初温为20的水烧到70,消耗了10g煤气[已知水的比热容是4.2&103J/(kg*,煤气的热值为4.2&107J/kg],则
(1)水吸收的热量是多少?
(2)煤气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是多少J
(3)煤气灶烧水的效率为多少?
2、某中学为学生供应开水,用锅炉将200kg的水从25℃加热到100℃,燃烧了6kg的无烟煤。[c水=4.2&103J/(kg&℃)、q无烟煤=3.4&107J/kg]
试求:(1)锅炉内200Kg的水吸收的热量是多少?
(2)6kg无烟煤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是多少?
(3)此锅炉的效率是多少?
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九年级物理热和能练习题2013最新人教版就先到这里,希望大家学习的时候每天都有进步。九年级物理全册13.3+比热容导学案1+新人教版&&人教版
下载地址::()
资料下载说明::
1、本网站完全免费,后即可以下载。每天登陆还送下载点数哦^_^
2、资料一般为压缩文件,请下载后解压使用。建议使用IE浏览器或者搜狗浏览器浏览本站,不建议使用傲游浏览器。
3、有任何下载问题,请。视频及打包资料为收费会员专用(20元包年,超值!),网站大概需要6万/年维护费。
文件简介::
比热容【学习目标】1.知道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不同。2.知道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属性。3.理解比热容的概念。4.记住水的比热容。5.了解生活中利用水的比热容大的实例。6.会进行简单的热量计算。【自主学习】一、阅读课本11页第一段。问题:对于不同的物质,例如一种是水,一种是沙子,如果它们的质量相同,升高的温度的度数也相同,那么它们吸收的热量是否相同?想想其中的原因。二、探究实验: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1.如果水和食用油的质量相同,吸收的热量也相同,那么它们升高的温度哪个多()A.水B.沙子C.一样多探究: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猜想:_______(填“水”或“食用油”)的吸热能力较强.需要的器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前需考虑的问题:(1)怎样得到质量相等的水和食用油?是不是还需要其它的器材?(2)怎样保证水和食用油吸收相同的热量?(3)测量温度时应注意些什么?结论:不同物质,在质量相等,温度升高的度数相同时,吸收的热量是___的,也就是说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是________的.(填“相同”或“不同”)2.为了表示不同物质在吸热能力上的差别,物理学里引入了_________这个物理量.⑴比热容的定义:____________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_______所吸收的热量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用符号_____表示。⑵它的单位是_________________,符号是_______.⑶水的比热容是_________,它的物理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练习1:我国北方楼房中都装有“暖气”,用水做介质,把热量带到房中取暖,用水做介质有什么好处?生活和生产中,还有没有用水来加热或散热的情况?试举例.三、试计算下列物质吸收的热量.已知质量为1kg的水,温度升高1℃所吸收的热量是4.2×103J,那么1.质量是5kg的水,温度升高1℃所吸收的热量是多少?.2.质量为1kg的水,温度升高10℃所吸收的热量是多少?3.质量为5kg的水,温度升高10℃所吸收的热量是多少?小结:如果用Q代表物体吸收的热量,c代表物质的比热容,m代表物体的质量,t0和t分别是加热前后物体的温度,通过以上计算,可以总结出一个计算热量的公式:Q=_______________如果要计算物体降温时放出的热量,那么公式又应是Q=_____________.课堂检测1、关于物质的比热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一物体切去一半后,剩下部分的比热容减为原来的一半B.吸收热量多的物质,比热容一定大C.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吸收相同热量后,温度高的物质比热容大D.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通过测定比热容可以鉴别物质2.对一桶水来说()A.温度高时,比热容大B.倒掉一半后,比热容减为原来的一半C.结成冰后,比热容与水还是一样大D.液态水的比热容是一个确定值,是水的基本特征之一3.关于比热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比热容是物质的属性之一,它的物理意义是反映物质吸热或放热本领的大小B.只要温度升高相同,比热容小的物体一定比比热容大的物体吸收的热量小C.温度高的物体比温度低的物体的比热容大D.比热容跟物体的质量有关,质量大的物体的比热容大4.“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这句话反映了我国新疆的某些地区夏季昼夜气温变化显著,其主要原因是砂石比水具有较小的()A.热量B.密度C.比热容D.内能5.水的比热容较大的性质,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下列事例中哪个不是应用这一性质()A.北方冬天,用热水循环来供暖B.初春傍晚在秧田里灌水可防止秧苗冻坏C.用水冷却汽车的发动机D.夏天给教室洒水,感觉凉爽6.把质量为2kg,温度为30℃的铝块加热到100℃,铝块吸收的热量是多少?(已知铝的比热容是0.88×103J/(kg?℃))7.质量为500g的某中物质,温度从20℃降到30℃,吸收了2.1×104J的热量,则这种物质的比热容是多少?它可能是什么物质?8.为了测定某种液体的比热,把质量是100g的铜块从沸腾的水中取出(标准大气压),迅速投入到质量是100g温度为10℃的待测液体中,混合后的共同温度是25℃,若不计热损失,求这种液体的比热容是多少?(已知C铜=0.4×103J/(kg?℃)
亲!请或新用户?
栏目导航(搜索资料请进)
版权声明:1、本站资料大部分为网络收集整理、购买、会员上传。如有侵权,请本着友好方式发邮件给我们,我们均无条件删除。无共享精神者,也请勿使用本站资料!2、部分资料为收费会员下载,目的促进资源共享,您可以通过提供原创或自编资料获取。如有任何因为资料搞事者或者勒索本站者,本站将坚决奉陪。
CopyRight&书利华教育网
------E-mail:(#改为@即可) QQ:
旺旺:lisi355&&问题详情
物理:在我国北方的楼房中都装有暖气,这种用水作为介质的暖气片,一般都安装在窗户的_____? 请解释一下
最好也把这种暖气片的有关知识说下
您的回答过短,请将答案描述得更清楚一些
回答被采纳后将获得系统奖励20
一般都安装在窗户的的下方,这样窗外的冷空气进入房间前被加热,更重要的是室内空间的空气遇到玻璃会变冷,被窗户的的下方的经过加热的空气加热,上升至天花板,这个过程不停地重复,使得室内的空气产生循环,整个室内空间可以保持一个稳定的温度。
手机动态登录
请输入用户名/邮箱/手机号码!
请输入密码!
Copyright &
Shang Hai Jing Rong Xin Xi Ke Ji You Xian Gong Si
上海旌荣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 400-850-8888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10- 举报邮箱:分析:水的比热容较大,也就是说水吸入的热量和放出的热量比较多,利用其吸热较多可以降温,利用其放热较多可以取暖.解答:解:水的比热容大在生活中的应用很多,如:汽车发动机的冷却循环系统常用水做工作物质,北方冬天暖气供热设备用水做工作物质,北方春天的晚上,农民往稻田里灌水以防止秧苗冻坏.而炎热的夏天经常在教室的地面上洒水会变干是水的蒸发现象.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水的比热容大的特点在生活中的应用的了解和掌握,是一道基础题.
请在这里输入关键词:
科目:初中物理
(2010?哈尔滨模拟)冰雪为北国装饰成一幅壮丽的塞外风光,这也是大自然向我们讲述物态变化的美妙.如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细小的水滴,造就了变化莫测的山间云海;水蒸气在树枝上凝华成冰晶,把树林变成了银色的童话世界.(选填物态的变化)
科目:初中物理
(2010?哈尔滨模拟)同学们在“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时,有两位同学的实验过程同学们有异议,请你帮助分析和解决.(1)一位同学的实验操作步骤如下:①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物重G;②组装好实验器材,如图甲所示,拉动弹簧测力计使物体匀速上升;③用刻度尺分别测出物体上升的高度h和绳端移动的距离s;④在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时,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⑤根据公式算出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同学们进行交流之后-致认为该同学的实验步骤存在不合理,请你指出该操作步骤④(只写出该步骤的序号);并说明不合理的原因及改进的方法.(2)另一位同学利用图甲所示滑轮组匀速提升重物,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乙所示,他记录了如下数据:
物体上升的高度h/m
测力计示数F/N
测力计移动的距离s/m
0.3①同学们对该同学的实验记录进行分析,发现他的实验结果是不符合物理规律的,其表现在:数据中的有用功是O.2J,大于总功O.12J.②分析他的实验过程,会发现导致实验结果不符合物理规律的原因是测力计的示数读错了,应改为O.8N.
科目:初中物理
(2010?哈尔滨模拟)在《刻舟求剑》这则成语故事中,刻舟之人最终也没能找到遗失的剑,这是因为在他从“刻舟”到“求剑”的过程中,船相对于岸是运动的.(选填“运动”或“静止”)
科目:初中物理
(2010?哈尔滨模拟)同学们在做电学实验时需要用一个4Ω的电阻,但手边只有四种规格的电阻,它们的代号和阻值分别是Rl=1Ω、R2=3Ω、R3=6Ω、R4=12Ω.(1)请你设计两种连接方式,能得到阻值为“4Ω”的等效电阻.(要求在答题卡相对应题号的线框内,画出连接方式的电路图,并标出电阻的代号,无须做任何说明)(2)请你对两种连接方式在使用中,对电阻规格上的要求进行说明.(3)若将得到的阻值为“4Ω”的等效电阻接到电压为6V的电源两端,分别计算出连接方式中阻值较小的那只电阻消耗的电功率.
科目:初中物理
(2010?哈尔滨模拟)同学们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时,将蜡烛、凸透镜、光屏、刻度尺放在水平桌面上,下面是他们探究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请你分析和解决这些问题.(问题一):一位同学点燃蜡烛后,使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在同一高度上,然后移动烛焰和光屏,光屏上却找不到烛焰的像.你认为产生这种现象的可能原因是什么?(写出两种可能的原因)(问题二):另-位同学用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做实验,测得了多组数据,其中一组数据如下表:
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cm
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cm
光屏上的像
放大或缩小
倒立或正立
承接不到,但眼睛能看到像
正立请分析该组的实验数据,总结凸透镜成像的规律.(问题三):由同学们的实验记录可知,在实验过程中有的时候光屏上能承接到的烛焰的像,有的时候光屏上承接不到烛焰的像.请你从能量的角度去解释该现象,并用实验来验证你的解释(或讲述你的实验经历来证明你的观点).
精英家教网新版app上线啦!用app只需扫描书本条形码就能找到作业,家长给孩子检查作业更省心,同学们作业对答案更方便,扫描上方二维码立刻安装!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楼房暖气安装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