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墨好大夫医生故事的故事

讲讲贴吧老司机老前辈的故事吧_即墨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189,770贴子:
讲讲贴吧老司机老前辈的故事吧收藏
你们想听谁的?@出来我给你们讲
诚心交友你要的、我给;
我波大点有错吗,每个人都盯我看-
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
准备好马扎子了 开始吧
登录百度帐号推荐应用
为兴趣而生,贴吧更懂你。或当前位置:&>& > 正文
最近,安康副市长李建民出差病亡,在其曾经任职的彬县,老百姓自发进行吊唁。使我想起即墨大夫的故事。网上找来一段古文,大家一起学一学:  阿大夫·即墨大夫故事  齐威王在位之初,朝中人无不极口称阿大夫之贤,而贬即墨大夫。威王暗中派人调查二邑治状,从实回报,降旨招二大夫入朝。对即墨大夫说:“自子之官即墨,毁言日至。吾使人视即墨,田野开辟,人民富饶,官无留事,东方以宁。子专意治邑,不肯媚吾左右,故蒙毁耳。子诚贤令!”乃加封万户之邑。对阿大夫说:“子自守阿,誉言日至。吾使人视阿,田野荒芜,人民冻馁,但以厚币精金,贿吾左右,以求美誉,守之不肖,无过于汝!”火猛汤沸,缚阿大夫投鼎中。复招左右常赞誉阿大夫毁即墨大夫的人斥责曰:“汝在寡人左右,寡人以耳目寄汝,乃私受贿赂,颠倒是非,以欺寡人,有臣如此,要他何用!”次第烹之。众皆股栗。  不得不说,我们现在的考核制度非常全面,从普通官员的年终总结,到地方主管的每年考核,还有离任审计。但为何这么多省部级高官却是贪腐巨虎呢?  我们总觉得制度决定一切,不停的制定制度。但最后这些高大上、假大空的制度,只不过成了:贪官的背书,好官的枷锁?  其实问题很简答,考核地方官员好不好,为何不直接问问老百姓呢?即墨大夫被齐威王“封之万家”从此即墨一鸣惊人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即墨”二字在史书上第一次出现不是因为地名,而是源于四个字即墨大夫。大夫是古代的一种官职,相当于现在的地方行政长官。即墨历史上曾经出过三位著名的大夫:被齐威王“封之万家”的即墨大夫;燕军围攻即墨时,出城战死的即墨大夫;劝谏齐王田建不要降秦的即墨大夫。连大史学家司马迁都对他们大力褒扬,将他们的故事收入到《史记》中。遗憾的是,史书中并没有留下他们的真实姓名,只是代称为即墨大夫。人们为了怀念这三位无名英雄对即墨的贡献,将他们并称为即墨三大夫,位列即墨九贤之首。本期《发现青岛》就让我们去寻找这三位传奇的即墨大夫
原标题:即墨大夫被齐威王“封之万家”从此即墨一鸣惊人
“即墨”二字在史书上第一次出现不是因为地名,而是源于四个字即墨大夫。大夫是古代的一种官职,相当于现在的地方行政长官。即墨历史上曾经出过三位著名的大夫:被齐威王“封之万家”的即墨大夫;燕军围攻即墨时,出城战死的即墨大夫;劝谏齐王田建不要降秦的即墨大夫。连大史学家司马迁都对他们大力褒扬,将他们的故事收入到《史记》中。遗憾的是,史书中并没有留下他们的真实姓名,只是代称为即墨大夫。人们为了怀念这三位无名英雄对即墨的贡献,将他们并称为即墨三大夫,位列即墨九贤之首。本期《发现》就让我们去寻找这三位传奇的即墨大夫,看看被司马迁夸奖的这三个人身上究竟发生了什么故事。齐威王从不务正业到纳谏如流简单梳理一下当时的时代背景:姜子牙协助周文王和周武王建立周朝,立下了汗马功劳,被分封齐地,姜子牙成为齐国的始祖。春秋时期,姜子牙后代齐桓公姜小白拜管仲为相,在管仲的治理下,齐国利用渔盐之利,重工商流通,成为强国。春秋末期,经过几代不作为的君王后,齐国逐渐衰落,被田氏夺取了政权。虽然之后的齐国还叫齐国,但历史上为了区分这两个时期,称之为姜齐和田齐。第一位即墨大夫的故事,便发生在田齐的齐威王统治时期。齐威王是齐桓公田午的儿子,名叫田因齐,公元前356年即位。当时的齐威王二十几岁,即位之初他并没有像其他新上任的君王一样,雷厉风行实行新政,迅速树立国威,而是整天沉迷酒色、把所有事情都交给下属,这样执政导致的直接后果是:吏治腐败、土地荒芜、国防松弛、屡遭侵扰。齐国的有识之士对国家非常担忧,学者淳于髡有一次在面见齐威王时,很隐晦地问了个问题:“国中有大鸟,止王之庭,三年不飞又不鸣,王知此鸟何也?”聪明人一听就明白,这只“大鸟”隐喻齐威王,齐威王自然也明白,听完这个问题后,齐威王一本正经地回答:“此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这就是成语一鸣惊人的典故,当然原创者应该是楚国的楚庄王。不管“一鸣惊人”究竟是谁发明的,此后的齐威王像是变了个人一样,开始了整顿朝政的一系列措施。齐威王非常重视人才,只要是正确的建议他都能听得进去,这里有一则邹忌讽齐王纳谏的故事。邹忌,齐国的相国。除了才能卓著,还是位远近闻名的美男子。他问妻子:“我与城北徐公相比,谁更美?”妻子回答:“您美极了,徐公哪能比得上您呢?”邹忌不相信,又问妾,妾也是同样回答。第二天有客人前来拜访,他又提出了同一个问题,客人赞赏:“徐公比不上您美。”听了这么多人的答案,邹忌笑了。可真正见到徐公,邹忌才明白,自己根本没法跟徐公比,只是“妻子偏爱我、妾怕我,客人又有求于我,才说我美。”他将这件事讲给齐威王后,劝谏他:“宫里的王后嫔妃和亲信侍从,没有谁不偏爱大王;满朝的大臣,没有谁不害怕大王;全国范围内的人,没有谁不有求于大王。由此看来,大王所受的蒙蔽太严重了。”齐威王觉得邹忌说得对,立即下了道命令:“所有的大臣、官吏和百姓,能够当面指责寡人过错的,得上等奖赏;上书劝诫寡人的,得中等奖励;能够在公共场所议论指责寡人,让我听到的,得下等奖励。”被“封之万家”的即墨大夫鼓励纳谏的金口一开,齐威王确实收到了很多中肯意见,但也听到了一些不好的声音。比如有人告状称:即墨大夫不作为,百姓生活困苦。相反,齐国西部有阿邑(今山东东阿),负责那里的阿大夫却被很多人称赞。先跟大家解释一下“大夫”,这是古代的一种官职,西周以后的先秦诸侯国中,在国君之下有卿、大夫、士三级。大夫世袭,有封地。即墨大夫就是即墨的地方行政长官。齐威王并没有被这些声音左右,在作出最终判断之前,他先派心腹之人实地去了解情况,结果恰恰相反。到即墨看到的情况是:绿油油的庄稼丰收在望,百姓安居乐业,整个社会秩序井井有条。提到这位即墨大夫,百姓感激涕零地说,他上任以后组织农民开垦土地,让原本荒芜的土地大变样,粮食收获得多了,百姓日子好过了,赋税也交得多了。那为何还有那么多人说即墨大夫的坏话呢?原因很简单,他忠于职守、为人正直,从来不会去阿谀奉承别人,更别提去讨好齐威王身边的人为自己说好话了。正因为如此,才得罪了那些小人,为自己招来麻烦。考察完了即墨后,齐威王的人又去了阿邑,这个被近臣称赞的行政长官掌管的地方究竟怎么样呢?结果到那儿一看,人们全明白了:整个地方毫无生气,不仅田地荒芜、仓库空虚,百姓生活困苦,敢怒不敢言。更过分的是,阿大夫竟然大肆压榨民财,以此行贿,达到升官发财的目的。齐威王不动声色地做完调查后,有一天把朝中大臣和地方官员全部召集到一起,命人在大堂中摆着一口锅,里面盛着滚烫的热水。针对这次会议的议题,齐威王发话了:“诸县令长七十二人,赏一人,诛一人”(《史记·滑稽列传》)。赏一人、诛一人?正当大家面面相觑时,齐威王把即墨大夫叫了出来。即墨大夫知道自己在朝中得罪了不少人,这次又被第一个点名,恐怕凶多吉少。齐威王反而笑着说:“自子居即墨也,毁言日至。然吾使人视即墨,田野辟,民人给,官无留事,东方以宁。是子不事吾左右以求誉也。”翻译成白话文的意思是,自从你治理即墨,天天有人说你的坏话。可是我派人去即墨视察后却发现,荒野变成了良田,百姓丰衣足食,各种事务都处理得很及时,东部地区民富国安。那为什么没人为你说好话呢?是因为你没有贿赂我身边的人。为了奖励即墨大夫的功绩,齐威王当即“封之万家”(把一万户的租税作为即墨大夫的俸禄)。赏一人的议题说完了。随后,齐威王把阿大夫叫了出来,严厉斥责:“自子之守阿,誉言日闻。然使使视阿,田野不辟,民贫苦。昔日赵攻甄(甄,一作鄄邑,在今鄄城北),子弗能救,卫取薛陵(在今阳谷东北),子弗知。是子以币厚吾左右以求誉也。”不用多解释大家也能看得懂是什么意思了,阿大夫的所作所为最终被揭穿。齐威王当场下令将阿大夫烹死,同时将那些收受他贿赂、不辨是非乱说话的近臣也一块煮了。这便是即墨大夫的故事。此事之后,即墨大夫便成为齐威王成就霸业的关键人物,即墨这个地方也一鸣惊人。齐国震惧,人人不敢饰非,务尽其诚,齐国大治。有人推断他叫田种首可惜的是,这么多年来,人们一直查不到即墨大夫的真实姓名,一度认为他的名字要湮没在历史长河中了。但平度市博物馆原副馆长高瑞吾查众多史料发现,他的名字应该叫田种首。答案出自西汉刘向编纂的一部历史故事集《说苑》中,这本书共二十卷,分君道、臣术、建本等二十门类,记录着从春秋战国到汉有关国家兴亡和政治成败之遗闻轶事。田种首其名其事便收录在《臣术》中。据《说苑·臣术》记载,相国邹忌在向齐威王夸耀自己的功绩时说:“忌举田居子为西河而秦梁弱;忌举田解子为南城而楚人抱罗绮而朝;忌举黔涿子为冥州而燕人给牲、赵人给盛;忌举田种首子为即墨而于齐足究……”高瑞吾介绍:“这里所说的‘田种首子为即墨而于齐足究’,不仅明确点明了邹忌举荐为即墨大夫的人名叫‘田种首’,而且还充分肯定了他的功绩。‘子’是对古代男子的美称。”之后,田种首成为齐威王的重要辅臣,甚至成为齐威王手上的宝。这事还得看《史记·田敬仲完世家》及《资治通鉴·周纪二》中记载的齐威王与魏惠王相互夸宝的故事。那是公元前333年,齐威王与魏惠王一同打猎,魏惠王向齐威王夸宝,说魏国“有径寸之珠,照车前后各十二乘者十枚”,齐威王则以人才当宝向魏王夸耀说:“我有大臣檀子守南城,楚人不敢靠近;我有大臣朌 子守高唐,赵人不敢靠近;我有大臣黔夫守徐州,又保障了这边的安全。另外,我还有一名叫种首的大臣,他负责维持社会治安,打击盗窃犯罪,致使盗贼闻风丧胆,道不拾遗,人民安居。他们的‘光辉’能照耀千里,岂止是仅仅照亮十二辆车子的距离而已!”此时的田种首已经不是即墨大夫,而是成为主掌刑狱、诘盗的齐国五官(五官,即司徒、司马、司空、司士、司寇)之一的司寇了。他还是即墨最高军事长官值得一提的是,在即墨任职时,他不仅是位政绩卓著的地方最高行政长官,还是即墨的最高军事长官。关于这一点,从高瑞吾查到的史料也能看得出来。战国时期,各国为谋求霸业,纷纷改革,以秦国为代表的其他各国都实行郡县制,唯独齐国实行的是都县制。那时齐国设有五都七十二县,“都”其实就相当于其他各国的“郡”,而即墨就是齐国的五都之一。高瑞吾说:“当时五都都设有自己的常备军,是齐国的主要军事力量,又称‘五都之兵’或‘五家之兵’。所以,田种首这个即墨大夫不仅是即墨的最高行政长官,还是最高军事长官。他修整武备,忠于职守,很快将即墨建设发展成为齐国东部的政治、经济和军事中心,使其成为齐国名副其实的五都之一。”这一点在公元前284年,燕国攻齐时便显露出来,那时燕国迅速拿下了很多地方,唯独即墨迟迟攻打不下。即墨成为齐国的军事重地,这跟当年田种首加强军事建设,打下的坚实基础是分不开的。种种迹象表明,即墨历史上的第一位即墨大夫是位难得的父母官,他不仅让即墨一鸣惊人,也给即墨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在他的影响下,即墨之后又相继出现了两位优秀的大夫。城市信报记者 宫岩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凤凰新闻客户端
全球华人第一移动资讯平台日,4.2.0全新版本即将上线,敬请期待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6:49
04/21 11:28
03/09 16:46
02/24 09:56
03/09 16:45
03/09 16:45
02/27 16:10
03/13 08:17
03/12 08:43
03/12 07:22
03/12 07:57
03/20 09:48
09/07 09:38
09/07 09:38
09/07 09:39
09/07 09:39
09/07 09:39
04/26 09:49
04/23 08:47
04/23 08:57
04/23 09:14
04/23 09:22
凤凰新闻官方微信
播放数:124531
播放数:211435
播放数:104787
播放数:229996
48小时点击排行廉洁奉公 即墨大夫(图)
  提起即墨历史上的贤才名士,首先提到的就是“即墨大夫”。春秋战国时期,即墨为齐国第二大都市,治所设在今平度大朱毛村。而当时的“即墨市长”则被称为“即墨大夫”。历史上名气较大的即墨大夫有三位,分别为齐威王时人、齐湣王时人、齐王建时人,他们虽然没有留下具体的姓名,却因清正贤能 、舍身为国和义气高洁而流传后世,并让即墨这个城市在历史中留下深深的印记。
  缘由:齐国第二大城的“市长”
  即墨地处黄海之滨,183公里长的海岸线,是一座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的名城,现在的即墨拥有“国家环保模范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省级文明城市”等多个头衔 ,让即墨人引以为豪的即墨服装市场每天人来人往,漫步在即墨大街,一座座高耸林立的高楼大厦,散发着浓浓的现代都市气息,如今的即墨成为黄海之滨一座名城。这座历史名城之所以闻名天下和即墨大夫有一些关系。
  “当年燕国军队围困即墨三年,即墨城依然坚挺,单从这点就能看出即墨城的大小。”青岛文史专家鲁海告诉记者,即墨当年的范围包括今天的平度、即墨、莱西和青岛市区,占地十分广阔,而且因为即墨大夫治理有方,民生富足。当时即墨(今平度大朱毛村)因临近墨水河而得名,是齐国的第二大城池,地位举足轻重,史称“齐有即墨之饶,而联袂挥汗与临淄并夸殷盛”。市场上车水马龙,摩肩接踵,人们举起衣袖像云彩,挥洒汗水像天上下雨。而最能印证这种繁荣的当属即墨刀币了。这种制作于春秋战国时期、铸有“節(即)墨法化”、“節(即)墨之法化”等各种面文的刀币,不仅在即墨境内频频出土,而且在济南、莒南一带,甚至在河北省境内也被人们发掘出来,这说明即墨刀币已经成为“国际货币”了。司马迁用“田野辟,民人给”六个字描绘了即墨大夫执政之时即墨地区的富庶景象。而即墨大夫是战国时期即墨的最高军政长官,换句话说即墨大夫就是这样一座大城的“市长”。“齐国当年共70多个邑,其中最大的是临淄,第二大的就是即墨。”鲁海介绍称,即墨大夫其实是一种官职,并不是特指一个人。
  介绍:历史上三位著名的即墨大夫
  平度市档案局文史专家陶瑞法在《史海一粟》中提出,战国时期的即墨已发展成为胶东半岛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即墨大夫即为当时即墨城的地方守臣,对此即墨博物馆张馆长表示:“当时的即墨大夫是通过类似科举制的一种方式选拔,同时要注重被选拔者的德行等多方面因素,要德才兼备,绝不是简单靠名气或写文章。”而根据《 史记》和《资治通鉴》中记载的较为知名的即墨大夫有三位,第一位最为著名,以治理即墨有方、刚正不阿而著称,后被齐威王加封“万户”。另一位在燕国围困即墨的时候出城死战,第三位在秦始皇横扫六合的时候劝说齐王不要投降,可惜这三人在历史上都没有准确的名字记载,平度市档案局文史专家陶瑞法说,虽然几位即墨大夫所处的时期不同,但他们都有一颗报国之心,为国为民奉献了自己的全部精力。
  近年来有学者指出,第一位即墨大夫可能名叫“田种首”,他为官清正廉,治理即墨有方,却因为没有向齐王身边的权臣行贿而受到诬陷。一日,齐威王召见这位即墨大夫对他说:“自从您治理即墨,毁谤您的言论每天都有。可是我派人到即墨视察,田野得到开发,百姓生活富足,官府没有积压公事,齐国的东方因而得到安宁。这是由于您不会逢迎我的左右以求得赞扬啊!”于是,封给他一万户食邑。紧接着,齐威王又召见了另一位阿城大夫对他说:“自从你治理阿城,赞扬你的话每天都能听到。可是我派人到阿城视察,田野荒废,百姓贫苦。从前赵军进攻甄城,你未能援救。卫国夺取薛陵,你也不闻不问。但我身边的人却每天说你忠勇能干,这都是你花钱贿赂来的吧!”随后,齐王烹杀了阿城大夫,并把左右曾经吹捧过他的人也都一起烹杀了。消息传出后,齐国全国震惊,都不敢再文过饰非。不久,齐王发兵往西边进攻赵、卫,并围困了魏惠王,使得齐国称霸中原二十多年。还有学者指出,田种首后来被齐威王任命为司寇,成为齐国五大高官(司徒、司马、司空、司寇、司士)专门负责治安、监狱和纠察等。齐国在田种首的治理下,老百姓安居乐业,夜不闭户,从此以后,做出了不凡的业绩,受到后世的歌颂。
  影响:“九贤祠”中的即墨精神
  古人十分重视对先贤的弘扬,如要建县学(亦称庙学)必建文庙,尊奉孔子,而对地方本土名人,人们的崇敬也是不遗余力。元朝时,即墨在修建庙学的同时,专门为地方先贤建立了“九贤祠”,以供后人瞻仰,四时奉祀。九贤祠中的九贤分别是:即墨三大夫、田单、田横、王成、王吉、王骏、童恢。九贤中的前五位是司马迁在《史记》中记载并大力褒扬的著名历史人物。其中田单苦守即墨,并以火牛阵大破燕军一举收复齐国失地。秦末楚汉相争时的齐王田横带领五百义士败退田横岛,刘邦一统天下,对其招降,田横及其徒属威武不屈,杀身成仁,浩气长存。《汉书》中分别记有王成和王吉、王骏父子的事迹。汉初设胶东国,以即墨为都;汉宣帝时,胶东相王成招抚流民八万安居乐业,受到皇帝褒奖,被列入循吏传。王吉、王骏父子二人,世名清廉,刚正直谏,其中王吉官至博士谏议大夫,其子官至丞相。九贤中的最后一位是县令童恢,东汉末年童恢出任不其令,他爱民如子,忠孝廉平,公正执法,为民除害,童恢训虎的故事在青岛地区流传很广。相比之下,即墨三大夫虽然没有留下名字,却一直被后人尊为“九贤之首”。
  青岛文史专家鲁海告诉记者,即墨大夫的精神很有现实意义 ,他们的故事对于现在社会当中那些弄虚作假和投机钻营的人是非常好的警示,宣扬即墨大夫的精神就是弘扬正气,“即墨大夫的精神值得我们现在再拿出来看一看,让这样的故事多流传出来,弘扬正气并值得我们后辈继承下去。”虽然,九贤祠因为战乱,而掩埋在了历史的长河之中。但即墨大夫的事迹却一直流传至今。
  文/记者 徐杰 刘鑫 徐新东 实习生 王怀馨(来源: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本文来源:半岛都市报
关键词阅读:
不做嘴炮 只管约到
跟贴热词:
文明上网,登录发贴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易立场。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即墨大夫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