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810如何尼康d810使用技巧hdr

>【百人试用】实战过硬,尼康D810体验 |尝试+5ev拉了一下D810的RAW文件_单反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1,051,942贴子:
尝试+5ev拉了一下D810的RAW文件收藏
不拉不知道 一拉突然觉得宽容度真不是盖的原片截图原片暗部细节+5EV之后的暗部(同样位置)+5EV之后的原片后期了一下之后总结 : D810不愧是一代风光神机,+5EV之后暗部早点控制很棒,没有明显彩噪,画面依然比较纯净。有这样的宽容度很多场景下不用HDR去堆叠了,单RAW文件都可以应付很多HDR需求了。底真给力。
风光利器不是说着玩的
省滤镜钱了
135宽容度之最
看来750确实不能买
就问你怕不怕
就问你怕不怕
索尼大法好
不是索尼的底嗎----------------你是從什麽時候開始產生你有妹妹這種幻覺的!
这图和那个教学视频的好像
突然想到那句话
欠曝五档说明你技术有问题还好意思拉回来
佳能粉说 欠爆5档还拍个屁啊
楼主lr有hdr功能么?没找到啊?
拍的不错 很棒 后期水平也不错
我去,都想好了要买750了,你这一搅和又心痒了
终于见到传说中的欠曝5档拉回来了
然而成片也不过拉了3ev都未必到到,
还有ISO64,堪比中画幅的纯净度
想要无损hdr还是包围曝光好,好吧,我很酸
让我水一下,眼看就要六级了,十五字。
登录百度帐号推荐应用
为兴趣而生,贴吧更懂你。或手机签到经验翻倍!快来扫一扫!
关于D810照片宽容度、高动态实例(一张废片的复活过程)
8494浏览 / 37回复
正品行货无忧退换顺丰包邮
Nikon D810(单机)尼康 D810(单机)尼康签约经销商,产品更有保障
ZOL商城价:¥14400
& & &&宽容度是一个非常广大的概念。即包括从黑到白的全部亮度等级,还包涵所有色彩,目前偶没有看到统一的、确切的宽容度定义,但有一点是共同的,那就是能把欠曝、过暴多少的片子调成正常照片的能力,具体的说能把丢失的高光或暗调细节从死白或死黑中找回来。偶的实践中发现宽容度低的相机,拍出照片不仅无法找回高光和暗调丢失的细节,调整照片时还会出现色彩分离的现象,如天空中出现过渡不自然的、阶梯状的色彩或亮度。& & &D810的NEF格式,其照片的宽容度和高动态范围强大看得见。&&&& 偶因匆忙偷拍了一张人像照(相机上设置多等级高动态D-LIGHTING选择,阳光很柔和时还是别开好,用了反差太小照片不亮丽),就是下面第一张照片。这张照片人物的脸部显示过曝,在上看人脸局部过曝较严重,高光区域出现细节丢失,属一张废片。&&&& 下图一张废片:&器材:&[]&&镜头:&[]时间: 14:39:11.48&&快门:1/800&&光圈:F/2.8&&焦距:42毫米&&感光度:64&&&&&& 一张废片复活的过程(应用随机赠送的ViewNX 2):&&&& 第一步偶NEF格式降低曝光补偿,亮部细节调节标尺还没动脸部高光区丢失的细节全部神奇的找回了,这是JPG格式文件无法做到的,只是感觉暗部区稍低了一点,器材:&[]&&镜头:&[]时间: 14:39:11.48&&快门:1/800&&光圈:F/2.8&&焦距:42毫米&&感光度:64&&&& 下一步偶提高暗部细节,把标尺向右拉,看好暗部别太亮,又要防止高光部分重新过曝,自己感觉高低细节兼顾了,顺眼了就行。暗部细节标尺影响高光很小,但D-LIGHTING标尺的移动会同时改变高光与暗调的反差,开始位置移动一点时反而暗部更暗,各人视要情况改变它。器材:&[]&&镜头:&[]时间: 14:39:11.48&&快门:1/800&&光圈:F/2.8&&焦距:42毫米&&感光度:64&&&&& 最后一步给照片提高一点锐度和追加一点颜色饱和度,这里需要指出的是提高锐度会增强照片整体亮度(临界过曝区,加色也会使其过曝),所以一定要用暗部细节标尺配合高动态D-LIGHTING标尺反复调整(选择最佳组合)。器材:&[]&&镜头:&[]时间: 14:39:11.48&&快门:1/800&&光圈:F/2.8&&焦距:42毫米&&感光度:64&&&&& 照片基本恢复正常,可转JPG格式输出了。再后面的图片创作的事可由PS自由发挥,根据各人自己的PS水平,利用PS的图层、蒙板、通道等功能对照片进行创作处理,如磨皮、美眉、美眼、美唇、美齿等等美容,想朴素点、想华丽点、想蒙胧一点、想粉粉一点都可以,只要你有时间和精力,怎么折腾她都行。&&& 现给大家看一张很欠曝的照片的恢复结果。&&& 今天拍风景在一个美女身后偷拍了一张,效果如下:&器材:&[]&&镜头:&[]时间: 15:27:01.29&&快门:1/500&&光圈:F/3.2&&焦距:70毫米&&感光度:100&&&&& 简单地在NEF增加点曝光补偿,再拉高暗部细节标尺,结果暗部细节全部找回,效果也不错。器材:&[]&&镜头:&[]时间: 15:27:01.29&&快门:1/500&&光圈:F/3.2&&焦距:70毫米&&感光度:100&&&&&&& 偶设置格式的位深度,无损压缩,经过近段时间的实际使用感觉很满意。也难怪国际专业机构测试感传器等综合性能创全球画幅单反相机有史以来的最好成绩(97分)。
热门排名: 第3名
拍得精彩漂亮,欣赏支持好友
欢迎加入D810D800E摄影交流QQ群: !
拍摄的精彩、漂亮,欣赏支持好友佳作!
拍摄精彩漂亮。欣赏师友佳作!
内拍HDR图的画质十分苍老,后期不好纠正,还不如照成包围曝光(3张),后期用“好照片”程序来制作的好。不知楼主对此说法愤怒不???
冷水泡茶3 发表于
相机内拍HDR图的画质十分苍老,后期不好纠正,还不如照成包围曝光(3张),后期用“好照片”程序来制作的好...
&&& 呵呵,当然很愤怒!但因为你积极参与偶发起的讨论,所以偶就忍了。&&& 你说“内拍图的画质十分苍老,后期不好纠正,还不如照成包围曝光(张),后期用好照片程序来制作的好。”的话说得太初级了。&&&&为什么说你初级呢?是因为无法记录()图像。格式文件是的绝密武器,玩单反的人不用格式就等于没玩单反,
j9zseu5123 发表于
拍得精彩漂亮,欣赏支持好友
谢谢兄弟的支持!
瀚澤永逸 发表于
欢迎加入尼康D810D800E摄影交流QQ群: !
谢谢兄弟的支持!
文佳lwjxdok 发表于
拍摄的精彩、漂亮,欣赏支持好友佳作!
谢谢兄弟的支持!
风之翼 发表于
拍摄精彩漂亮。欣赏师友佳作!
谢谢兄弟的支持!
学习了。见贤思齐。
方圆685 发表于
呵呵,当然很愤怒!但因为你积极参与偶发起的讨论,所以偶就忍了。 你说“相机内拍HDR图的画质十分苍老,...
“RAW格式文件是的绝密武器,玩单反的人不用RAW格式就等于没玩单反”,反对此话。基本功不扎实的、对自己没信心的、喜欢折腾后期的人才用RAW格式文件。
hanty48891 发表于
“RAW格式文件是单反相机的绝密武器,玩单反的人不用RAW格式就等于没玩单反”,反对此话。基本功不扎实的、...
&&&&& 呵呵,非常欢迎兄弟参与讨论。&&&&& 偶能理解你的观点,只是你对NEF格式的文件不了解,应用尼康ViewNX 2软件只是为了还原真相,不象PS那样无中生有。偶一直认为技术不等于摄影技术,既然是摄影就应掌握摄影技术。当然偶不反对创作,但偶反对在摄影上依赖,在创作上用太过度、太失真、太脱离现实。&&&&&&论坛、论坛就是给人谈论的地方,就应该有不同的观点和看法。偶支持你保持自己的观点,但偶保持与你在某些方面的不同的观点。例如你说的:“基本功不扎实的、对自己没信心的、喜欢折腾后期的人才用格式文件”。因为格式的文件只有单反机才有,是一种未经任何处理的灰度数字影像文件。它只是把当时的场景转换成数据打成包,是无损的压缩,是的电子底片,处理它要求更专业,主要是为专业摄影师设计的、准备的终极晚宴。而格式很多方面已经代替处理完了,如白平衡、曝光度等,格式也是单反区别于卡片机的主要地方,其优势相当明显,主要表现以下几点:、一次保存永久性反复使用,普通格式是一种有损压缩,调整不可逆。、普通格式只能捕获最多级光圈的动态范围;采用格式可捕获至级的光圈的动态范围,动态范围越宽意味着暗部到高光的层次越丰富。3、普通格式记录色彩只有万种,而格式记录的色彩是一亿左右种。有些色彩不管你如何调整白平衡格式都无法准确还原,因为格式根本就无法记录那些特定的色彩,而采用格式可轻而易举还原那些格式都无法准确还原的色彩。4、格式文件的宽容度大,在后期处理时一般不会出现色彩分离和噪点增多,而格式调整时最易出现色彩分离,形成阶梯状条纹。&&&&& 另外,有报道微软已计划年后推出新的图片格式取代目前网上常用的格式图片,新格式比现在的格式更好。&
断刀客_10 发表于
学习了。见贤思齐。
兄弟客气了,希望大家共同交流、共同探讨、共同提高。
画质清晰,拍摄漂亮
支持方圆兄。有些人动不动对人说“我是JPEG直出,没有经过任何后期,是我摄影基本功的体现”,是无知的表现。直出就是无后期?是相机替你做了后期。
摄影就是按下快门就完成了吗?按下快门只完成了输入,没有输出谁能看得到?不明白为什么这些人不去科普一下最最基本的数码常识,无知起来还这么振振有词。
色彩自然,光影唯美。学习好友精美佳作!
都不快跑 发表于
画质清晰,拍摄漂亮
谢谢兄弟的赞赏,祝兄弟摄影快乐!器材:&[]&&镜头:&[]时间: 15:33:20.09&&快门:1/100&&光圈:F/5.0&&焦距:70毫米&&感光度:200&&
视语 发表于
支持方圆兄。有些人动不动对人说“我是JPEG直出,没有经过任何后期,是我摄影基本功的体现”,是无知的表现...
谢谢兄弟的支持,祝兄弟摄影快乐!
tianjinhangu 发表于
色彩自然,光影唯美。学习好友精美佳作!
谢谢兄弟的赞赏,祝兄弟摄影快乐!
支持键盘翻页 ( 左右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可能感兴趣的板块:
用户名/注册邮箱/注册手机号
其他第三方号登录AD按钮 若在自定义设定 f8(指定 BKT按 钮;0 352)中选择了HDR(高 动态范围),您可按下D按钮并 同时旋转主指令拨盘选择HDR模 式,按下D按钮并同时旋转副 指令拨盘选择 尼康 数码单反相机 D810使用说明书 /manual/
若在自定义设定 f8(指定 BKT按
钮;0 352)中选择了HDR(高
动态范围),您可按下D按钮并
同时旋转主指令拨盘选择HDR模
式,按下D按钮并同时旋转副
指令拨盘选择:尼康 数码单反相机 D810使用说明书 第219页
AD按钮 若在自定义设定 f8(指定 BKT按 钮;0 352)中选择了HDR(高 动态范围),您可按下D按钮并 同时旋转主指令拨盘选择HDR模 式,按下D按钮并同时旋转副 指令拨盘选择曝光差异。模式和 曝光差异显示在控制面板中:选 择了开启(一系列)时出现y和 F,选择了开启(单张照片)时 出现y;若HDR关闭,则不显示 任何图标。 A间隔拍摄 若在间隔拍摄开始之前将HDR模式选为开启(一系 列),照相机将持续以所选间隔时间拍摄HDR照片 (若选择了开启(单张照片),则间隔拍摄将会在拍 摄完单张照片后结束)。 A拍摄菜单库 您可为每个库分别调整HDR设定(0 291),但是在 多重曝光(0 212)或间隔拍摄(0 219)期间切换 至HDR处于有效状态的库将禁用HDR。若切换至图像 品质选为NEF(RAW)选项的库,也将禁用HDR。 189
若在自定义设定
同时旋转主指令拨盘选择
钮并同时旋转副
指令拨盘选择曝光差异。模式和
曝光差异显示在控制面板中
选择了开启
任何图标。
若在间隔拍摄开始之前将
模式选为开启
照相机将持续以所选间隔时间拍摄
若选择了开启
则间隔拍摄将会在拍
摄完单张照片后结束
拍摄菜单库
您可为每个库分别调整
或间隔拍摄
处于有效状态的库将禁用
。若切换至图像
匿名用户上传于:
&2016 蟹腿&&&&粤ICP备号-2Nikon D810 ?动静态全面革新 成就高划素王者
在全片幅相机逐渐迈向普及之时,也代表大家对影像的要求也越来越严苛,为了满足专业摄影师与职业玩家的需求,Nikon其实花了不少心思在新产品身上,从去年推出的复古外型“Df”身上即可看出一些端倪,因为它下放了当时机皇D4所拥有的感光元件,重点是体积却是FX机身中最小的一款。而今年三月推出的D4S,型号乍看之下似乎只是D4的小改款,但其实包括感光元件及录影规格都完全大跃进,就连对焦系统也加入新功能;这些改变都与本篇的主角“Nikon D810”有许多相似的地方,但是D810所做的革新项目更丰富,且有部分功能更是首次出现在Nikon的数码单眼相机身上,包括原生感光度最低来到ISO 64、新增扁平调控档以及清晰度的调整选项、新增电子前帘快门选项、录影时支援电动光圈调整...等等,看到这里是不是已经初步了解了D810与D800系列的不同之处呢?其实D810也被原厂视为全新的机种而非D800系列的延续,在D810开卖后D800/D800E还是会持续在线上销售,毕竟推出已两年多的时间了,在价格上还是多了些优势,只不过消费者都有尝鲜的心态,加上D810的进化幅度确实不小,愿意买单的摄影师及玩家肯定还是不少。
☆ Nikon D810?拍摄样本 Part I(机身直出无后制)
(NX-D微调) (JPG直出)
(NX-D微调) (JPG直出)
(NX-D微调) (JPG直出)
(NX-D微调) (JPG直出)
☆ Nikon D810?外观暨功能介绍
其实我压根都没想到D810推出的速度会那么快,虽然它承袭D8XX的型号,不过原厂却不把它视为D800/D800E的后继机,就跟当初D5200推出时,原厂也一直跟我强调它是全新的机种,并非D5100的后继机,但D5300都出来了...从规格、定位、售价来看,D5200不是D5100的接班人吗?不用自己骗自己啦!所以不论原厂再怎么强调,相信不仅对我来说就算对其他相机玩家来说,D810的出现的的确确就是为了取代D800/D800E,只不过D800/D800E尚有价格上的优势,贸然退场势必会冲击到自家影像产品的整体销量,加上世界各地都还有不少库存,自然还需要一段时间才有办法完全消化,所以才会给这种说法。
我们先从D810的外观看起,如果你是N家的老用户,那么对D810的外型设计肯定不陌生,包括D300、D700身上都看得到传统底片机F100的影子,不走轻巧路线而是以坚固耐用为优先考量,D810维持镁合金机身设计,兼具防尘、防滴的特性;在机身尺寸方面D810与D800系列同为146×123×81.5(mm),让我意外的是重量居然比D800系列要少了20公克,净重为880公克加上记忆卡与电池后的总重量来到980公克;另外机身表面所复盖的橡胶蒙皮应该就不需另外介绍了,目的就是提升握感及质感。
眼尖的朋友是否有发现D810在自动对焦辅助灯的右边多了一处收音孔,另一处收音孔则维持在机身的左前方,也就是说D810支援立体声收音,这规格在N家可说是相当罕见,毕竟连三月推出的D4s都只有单声道收音,可说是有备而来啊。如果各位已经拿到D810的话,那么对它的快门声一定感到很好奇,怎么会那么轻、那么小声?那因为D810透过马达来驱动反光镜的升降,加入新开发反光镜平衡器、并且降低快门电机的转速,借此降低齿轮的驱动声,让D810的一般快门声就像是D800的静音快门声。
★ PV键及FN键支援功能自订,亦可设为电动光圈
只要是Nikon准专业等级以上的机型,不论是FX或DX格式在机身正面都备有这两颗按钮,PV默认功能为景深预览键、Fn自定义键则可以依照自己需求来设定,不过这两颗按键在D810身上被赋予了更重要的任务,那就是作为“电动光圈”的调整钮,等会儿介绍到录影章节时会有更详细的说明。
由于D810是采用传统光学观景窗的设计,不像微单眼相机可以将电子水平仪显示在电子观景窗内,所以我便将“景深预览键”的功能设为“观景窗虚拟水平仪”,让我在用光学观景窗取景时一样可以精准的掌握画面水平,在构图时相当有帮助。至于Fn键的功能我则是设为“选择影像区域”,方便我快速切换到DX格式拍摄远处的画面,同时还可以将连拍速度提升到每秒七张(加电池手把)。
D810拿在女孩子手上也很有架势唷!
型号名称旁的就是另一具收音孔,再来一旁还有闪光灯同步端子以及十针外接端子,可用来外接GPS设备,至于“BKT包围曝光键”被“测光键”取代后移到这里。
在机身的正面的左下方可以看到“对焦模式选择器”,按压后再搭配前指令转盘就可以从多种自动对焦模式内进行切换,例如:单次对焦、连续对焦,或是AF区域模式(单点AF、动态区域AF、3D追踪、群组区域AF、自动区域AF),而那拨杆可以在自动对焦或手动对焦中进行切换,顺道一提那拨杆的按钮新增了止滑颗粒,增加操作时的手感。
★ 51点自动对焦系统、新增群组区域AF
D810的自动对焦系统与D4S同样为Multi-CAM 3500FX,拥有51颗自动对焦点(工作范围从-2~+19EV),中央15颗为十字感应器、其余36颗为一字型感应器,乍看之下似乎跟D800系列没啥差异,但并不是如此唷!D810与D4S同样都新增了“群组区域AF”这功能,同时支援AF-S单次对焦与AF-C连续对焦这两种对焦模式。
“群组区域AF”的好处在哪呢?试想一下当你面对快速移动的目标,但背景画面又过于复杂时,不论试用动态区域 AF、3D追踪、自动区域AF,都有合焦到背景的可能,就算用动态区域 AF(9点)也有风险;但是“群组区域AF”将对焦点减少至5点,不论是拍摄静物或动态时都可以派上用场,且成功率绝对比“动态区域AF”要来得高,尤其是占画面比例较小的被摄物。
左图(单次自动对焦):支援单点AF、群组区域AF、自动区域AF。右图(连续自动对焦):支援单点AF、动态区域AF(9点、21点、51点)、3D追踪、群组区域AF、自动区域AF。从上面的图示各位可以看清楚了解各种AF区域模式的差异,另外使用动态区域AF时,对焦点依然可以在51颗自动对焦点上面移动。
★ 有效划素3635万、移除低通滤镜、影像处理引擎EXPEED 4
D810最重要的革新项目绝对是这块FX格式的CMOS感光元件,有效划素维持在3635万且采用“无低通滤镜”设计,对画质有绝对的帮助;原生感光度从ISO 64~12800,可扩展为ISO 32~51200,而ISO 64正是D810的最大优势,这规格在Nikon也是首见,原厂表示在ISO 64时可以得到更多的光线讯号。影像处理引擎从EXPEED 3进化至EXPEED 4、整体效能比过去提升了30%、每秒连拍张数也从过去的四张进步到五张、高感光度的噪声抑制能力更出色、与D4S同样可录制p的高画质影片、续航力方面有着更节能的表现。以下先提供一组实拍范例给各位参考,请尽可能将目光放在截图的部分。
这次因为测试的时间有限,未能跟D800E一起比较,还请见谅。拍摄当时所搭配的镜头为AF-S NIKKOR 70-200mm f/2.8G ED VR II,各位可以先看到中央的裁切区域,建筑身上即便是再细小的线条也能清楚辨识,那个锐利度实在很恐怖,另外两旁就算接近影像边缘画质也不错,实在很难想像这是影像尺寸的截图(240x720),而人家说高划素也得配上高阶镜头才显得出优势,在D810身上也是如此,至少也要来个f/2.8变焦大三元。
★ 新增电子前帘快门设计
两年前小编在测试D800时嚐了不少苦头,因为高划素让“微震”无所遁形,在D800开卖后原厂也接获不少用户的抱怨,认为D800不仅划素高且没有对应机制来减少微震的发生,仅能提高快门速度来避免,这对非棚内拍摄的用户来说,无疑是一大困扰,毕竟当环境光线不够又想要手持拍摄的话,就只能以高ISO、大光圈来提高进光量,这样除了噪声会产生之外,可运用的景深也会受限,当时我在阴天拍摄测试照时就曾遇到这问题,实在很不能适应。
原厂对高划素容易产生的“微震”除了调整反光镜结构之外,重点就是加入“电子前帘快门”的选项,一般在释放快门时,首先“反光镜会先升起→前帘快门打开→感光元件进行感光→后帘快门进行遮蔽→反光镜下降”快门释放结束,我们用肉眼仅能察觉反光镜的升降,而无法看清楚前后帘快门的工作情形。“电子前帘快门”的目的就是用来取代实体前帘快门,减少机械震动的产生,经过原厂实测,就算是上脚架拍摄,“电子前帘快门”开启所得到的影像还是会比关闭时要来的清晰,重点是“电子前帘快门”的使用并不会有任何后遗症,所以我在拿到D810之后都是处于开启状态。
业界与D810同样有36MP的机种就属Sony A7R,但A7R却无法像A7拥有“电子前帘快门”的选项,据说是因为36MP的资料量过大,处理器负荷不来所以只能维持机械前后帘快门;像是前阵子推出的A7S划素只有A7R的1/3,所以它可以完全舍弃机械快门,全部改用电子快门来拍照,也可以达到完全的静音拍摄,因为微单眼并没有反光镜结构。
以上是Nikon D810 + AF-S NIKKOR 50mm f/1.4G的合体照,大光圈加上轻巧的镜身,应该是许多人一机一镜的选择。
过去D800位于机身左侧的橡胶保护盖为单片式设计,现在D810改为三片式设计,且插槽的位置有针对属性重新排列过。
由左至右为麦克风与耳机孔插槽、USB 3.0传输埠、HDMI输出埠(支援无压缩HDMI输出),其中USB 3.0是D800就有的设计,这在DSLR身上算是相当罕见,因为这传输速度才能应付D800的高划素,若是手边没有USB 3.0读卡机的话,可以直接用机身接上随机附赠的USB 3.0传输线来传档,这样会比较有效率。
过去D800的橡胶蒙皮只有复盖到握把的部分,而D810则是延伸到记忆卡盖的外侧,这样在握持D810时等于是整个掌心都能接触到蒙皮,对手感有所帮助、机身侧面看起来也更有质感。
D810的机顶乍看之下似乎没什么不同,但还是做了些小改变。
★ 测光模式旋钮移至机顶、新增静音连拍模式
BKT包围曝光的位置被“测光模式”取而代之,其它像是画质、白平衡、感光度的按钮则是维持不变,另外D810也新增了静音连拍(QC)的选项,透过新开发的反光镜平衡器,实现了低震动、低噪音的静音拍摄。
▲各种快门释放方式的示范影片,在影片中可能听不出来,实际D810的快门声真的很轻,至于在静音连拍模式下同样有反光镜升降的动作,只是透过马达驱动来控制,所以声响较小。
机顶左方的组合键都必须恒压再配合前后指令转盘才可以改变参数,至于快门释放模式就必须恒压UNLOCK钮才可以进行切换,目的都是为了避免误触发生。
★ 内建闪光灯,支援TTL无线触发原厂闪灯
D810同样内建闪光灯,同时还能保有可靠的防尘、防滴特性,这点希望Canon可以学习一下,因为C家的全幅机皆没有内闪;另外D810的内闪除了补光之外还可以进行TTL无线触发原厂闪光灯。
左图的选单可以看到D810的内闪亦有TTL、手动出力、频闪以及无线触发原厂闪光灯的功能。右图的BKT键也有自订功能,若你跟我一样不常用到包围曝光的话,那我建议可以将它设为“多重曝光”或“HDR”。
机顶视窗可显示的资讯十分完整,与D800应该是同一片,其它像是曝光模式、快门键、录影键、曝光补偿钮的位置皆不变。
直接将电源开关向右拨便能点亮机顶视窗,这是我非常欣赏的设计,反观C家就没有那么直觉。
★ 萤幕规格提升、观景窗资讯以OLED显示、机背加入“i键”
机背的改变幅度虽然不大,但对我来说却很实用,包括“i”键的加入、测光钮位置改变、液晶萤幕规格跃进、观景窗内改用OLED显示。
D810观景窗的视野率为100%,放大倍率为0.7倍,原厂另外强调他们采用了更明亮、更清晰的棱镜涂层,借此增强透光率及颜色。观景窗首次使用OLED来显示拍摄参数,在背光拍摄时依然清晰可见。
黑底白字的OLED显示器,与过去的显示器相比真的有差。
内建接目镜快门杆,能避免光线从后方进入感光元件,这是非常贴心的设计。
★ “i键”在各种作业环境下所支援的功能,包括“双区缩放”、“高光显示”
机背这三颗按键各司其职且各位都有机会用到,小编先介绍“i键”在各种环境下所支援的功能吧!
用观景窗取景时按下“i键”可以唤出左图选单,但这些选项不支援功能自订,实在是有些可惜。播放模式下按“i键”,会出现右图的选单,可借此进行影像的后制或基本编修。
Live View模式(拍照)下取景按下“i键”,可以利用新增的“双区缩放”功能来校对建筑的水平,重点是可以将两个点放大检视且自订位置,另一个目的就是确认焦平面与主体是否有平行。
Live View模式(录影)下取景按下“i键”,可以找到“高光显示”这个功能,目的就是避免录影时过曝出现的范围过大。
左图:曝光模拟前、右图:曝光模拟后。这是我无意间发现的功能,可能过去的机种就曾出现过,在Live View模式(拍照)下取景时,萤幕亮度并非所见即所得,也就是说萤幕亮度是一回事,快门按下后得到的照片又是另外一回事;这只时只要按下机背的OK键,萤幕便会模拟曝光参数应有的亮度,可以省去预拍的步骤。
★ 机背萤幕可自订色彩平衡
D810采用的液晶萤幕为3.2吋122.9万点,这样的分辨率可说是非常的惊人,显色方式也从过去的RGB改为RGBW,亮度甚至超越D7100。
液晶萤幕在亮度方面有五级的调整空间,除此之外还可以设定萤幕色彩平衡,完全不必担心照片与萤幕会有色差,因为可以依照自己的需求来调校萤幕的色彩,并免校色时可能出现的误差,对于影像工作者来说这是非常重要的新功能。
★ 支援双插卡设计
紧接着是储存媒体的介绍!
贴心的双插卡设计,同时支援CF(UDMA7)与SD(SDHC、SDXC),这对超高划素的D810来说有相当实质的帮助,毕竟3635万划素,一张RAW最高可达到74.4MB,有双卡支援作业的话,心理负担应该也会比较小。
可分别设为主/副插槽,然后将RAW与JPG分别储存,分开储存在播放时会分批显示两张,而且删除时也须删除两次,RAW+JPG储存的速度会比记录在同一槽慢一些。另外录制影片前,可进入短片设定内,选择储存的目的地,看是要储存在CF还是SD。
D810最大的遗憾就是产地由原先的日本换成泰国,对于产地有所坚持的消费者来说,免不了要抱怨一下的。
使用的锂电池依然是EN-EL15,但电力控制比过去要出色,充饱电单颗电池约可拍摄1200张的静态照片,若是关闭闪光灯的话最多可拍摄3860张静态照片,这数据实在很夸张。但我自己试用时一颗电池差不多就是拍1000多张,3860张这数据除了内闪关闭之外,我想应该是全程开连拍且重播关闭才有可能达成吧!
☆ Nikon D810?拍摄样本 Part II(机身直出无后制)
(NX-D微调) (JPG直出)
(NX-D微调) (JPG直出)
(NX-D微调) (JPG直出)
(NX-D微调) (JPG直出)
(NX-D微调) (JPG直出)
★ 新增S RAW选项,约9百万划素
如果你用过Canon中阶以上的机身,那么你对RAW、M RAW、S RAW这些选项一定有印象,这代表使用者可以依照自己需求选择RAW档的大小,例如我跑记者会需要即时出图,或是为了减轻电脑负荷就可以选用S RAW储存,但过去D800一张RAW档动辄3-40MB,不仅对记忆卡的负担大,传档的效率也不够;好在从D4S开始多了“S RAW”的选项,在D810身上S RAW的划素仅有900万,约是原始档案的1/4,原厂还强调S RAW与JPEG S拥有相同的影像品质与噪声水准。
★ 影像区域
利用全片幅的优势,可在这块CMOS上额外进行三种区域的裁切,且不会破坏画质,构图时会出以黑线提醒。FX格式也就是全幅的影像区域、1.2X的影像区域类似APS-H片幅、APS-C的影像区域,如果手边的镜头不够长,不妨可以利用这功能取得特写、5:4是类似方形构图的影像区域。
附加压缩档: (登入後即可下載檔案)
以上是四种影像区域之间的差异。
▲录影时也支援影像区域的切换,可利用DX影像区域让望远端增加1.5倍,这是非常实用的设计,因为录影只会用到的区域,对影片画质根本不会构成影响,也无须担心用DX格式录出来的影片品质较差。
D810采用了全新感光元件及EXPEED 4影像处理引擎,原厂表示D810的自动白平衡在侦测时将会更精准,而我自己对于D810在诠释黄昏场景时觉得太过保守,暖色调给得不够多,要手动选择阴天或阴影白平衡才接近肉眼所见,至于人像肤色方面我觉得白平衡的影响还不小,机身侦测的现场色温都过高,导致肤色容易偏黄,建议若采自然光拍摄的话,可以先自订色温,或是拍RAW事后再用NX-D微调。
★ Picture Control 新增扁平调控档、加入清晰度选项
印象从我开始当相机编辑开始,N家的Picture Control功能就一直没变过,调控档也一直都是那几个,同样的功能少说介绍了20次以上,但D810总算来个不一样的!除了新增“FL扁平”调控档之外还多了“清晰度”的选项,各细项的数值可采0.25级调整,亮度部分从原本的±1.0扩大为±1.5。
附加压缩档: (登入後即可下載檔案)
这次在拍摄麻豆时,我有花时间测试一下D810的调控档表现,我试了“标准、人像、中性、扁平”这几项,发现人像调控档还是最适合用来拍人像,但还是需要微调一些参数,印象是人像调控档“清晰度-2、对比度+1、饱和度+1”各位在文末可以看到以这调控档设定所拍摄的人像照,以上的调控档比较皆是原始值,并未进行任何调整,拍摄麻豆的那天太阳非常大,所以我选择吃自然光(穿透白色压克力帷幕的日光),也因为如此肤色看起来比较健康,其实就跟肉眼所见一样。至于在风景拍摄上,我都是选择套用“鲜豔调控档”,若是有后制需求讲究细节的话,那可以试试新增的“扁平调控档”,亮部及暗部所保留的细节真的很丰富。
附加压缩档: (登入後即可下載檔案)
上面两张图几乎是在同一时间拍下的,曝光参数完全相同,唯一不同的就是调控档,左图使用的是鲜豔调控档,右图使用的是扁平调控档,左图看起来就像是剪影一般,但扁平调控档却可以还原夜鹭的原貌,实在是太猛了!
▲各位可以看到扁平调控档在面对明暗反差如此大的场景之下,暗部细节还是可以完成被呈现出来。
附加压缩档: (登入後即可下載檔案)
调控档之中的“清晰度”跟“锐化”就字面上的含意来看似乎很接近,但实际上却是完全不同,“清晰度”是针对影像的边缘做处理,有点像是边缘锐利化的效果,效果调太强的话照片会变成假假的,且对比也会提高,看起来也不够讨喜;但微调得宜的话,“清晰度”其实是很好用的,不论是拍摄人像或风景建议±2就好,这是我自己的经验,拍摄人像时-2可以获得类似柔肤的效果,照片比较耐看,拍摄风景的话就看人使用了,±各有不同的感觉。
★ 主动式D-Lighting与HDR的比较
D-Lighting其实就属于数码补光的一种,能缓和高光或过暗的场景,在D810选单内有五级程度可以选择,我习惯将它设为“低”或是“标准”。HDR好处就是不必事后再以软件后制,直接用机身就可以处理完成,建议使用HDR时可以将平滑化开启,不过要使用HDR的话,被限制只能在JPG储存格式下才可启用,且只会保留合成的该张照片,原有的素材照并不会留存唷。
附加压缩档: (登入後即可下載檔案)
以上是D-Lighting关闭、D-Lighting开启(四级)外加HDR曝光差异 3 EV的范例。
★ 各级感光度的比较,原生感光度 ISO 64-12800
前面已经提过D810在低感光度这方面的优势,向下延伸还可支援到ISO 32,在户外阳光太大,又想使用大光圈拍摄时,低ISO的好处就出现了,因为真正遇到烈日当头时,1/8000s你还是觉得不够用,但ISO 32的亮度至少比ISO 100少了两格,也为曝光铁三角(光圈、快门、感光度)争取到更有弹性的调整空间,等于是内建数码减光镜,且同时支援录影。D810的高ISO也比D800多了一级,最多可延伸至ISO 51200(Hi2),至于AUTO ISO时,我顶多就是把最高感光度设为ISO 12800,但安全快门我会设在1/200s,因为这次用到的最长焦段就是200mm,以下是各级感光度的比较。
附加压缩档: (登入後即可下載檔案) (登入後即可下載檔案)
▲测试环境:微光室内、光圈先决、手动对焦、Picture Control:标准、高感光度消除噪声:标准、长时间曝光噪声消除:关闭、上脚架、倒数计时拍摄。
看完上图我想你我都知道高感光度并不是D810的强项,以裁切后的原图标准来看,D810的可用工作值顶多到ISO 1600,堪用值则是从ISO ,这表现与当年D800似乎相差无几,看来EXPEED 4对于高ISO的噪声抑制能力并没有想像中优秀,我想有机会的话还是得跟D800、D800E比较才能看出差异。
★ 多重曝光与影像重叠
其实多重曝光与影像重叠这两种功能对我来说是一样的东西,重点就是要将不同画面叠在同一张照片上,使用多重曝光有个不方便的地方,那就是因为重曝有时效性,你不可能白天曝第一张、晚上曝第二张吧?所以素材会受到限制。不过“影像重叠”就没有这种困扰,我只要拍摄RAW档,事后就可以从大量的RAW档照片中找到喜欢的影像进行叠图的动作,虽然叠图上限为两张,但这种方式比较有弹性,成果相对也会比较精采。
上图是利用两张RAW档进行影像重叠后的结果。
★ 微时摄影与间隔定时拍摄
间隔拍摄其实没啥好稀奇的,因为很多非DSLR的相机也都支援,过去摄影人所玩的缩时摄影较常见的就是利用高阶的电子快门线,设定拍摄每张照片拍摄的时间差,以及欲拍摄的张数,最后再将大量的照片集结起来,透过软件来完成一部影片。D810的概念类似,但聪明的是它会自动将这些照片自动转为影片档,而影片大小或是每秒张数可从短片设定内去做选择;也就是说将相机架好脚架,设定完成后,时间到等着去验收成果即可,非常的方便!微时摄影若拍到一半中途想要终止的话,按下OK键便会自动产生影片档,不一定要依照预定时间结束。
不论是“间隔定时拍摄”或“微时摄影”都新增“曝光平滑化”的选项,目的就是减少照片跟照片之间的亮度差异,尽可能的将亮度差异调到最小,这样影片在播放时才不会呼现忽明忽暗的情形。D810因为有高划素的优势,若是记忆卡容量够大的话建议用“间隔定时拍摄”来拍,因为如此一来你还可以从的影像中任意撷取的范围制作缩时影片,等于是一张照片你可以撷取至少三处非重复的区域来制作缩时影片,这样的弹性比“微时摄影”要来的高。
▲大屯山+阳明山+社子岛的缩时影片,花了三天去拍当然也越晒越黑了;微时摄影前我都将影片品质设为p,若是设为p的话,影片长度至少可以多一倍,但我想让画面看起来比较细腻,所以还是选用每秒60格来表现。
★ 录影途中支援全手动曝光、采双声道收音
原厂对媒体及经销商都不断强调D810在录影方面的进化,且将它视为N家可录影DSLR的第一把交椅,因为它不仅影片品质提升至p(Mov格式、H.264/MPEG-4 AVC编码)、更是自家首部内建立体声收音的机种,可选择大范围收音或是以人声为主。过去Nikon的DSLR在录影时都不支援手动曝光,必须在Rec键按下前调整好所有的曝光参数,但D810总算做出了改变,不仅录影时可自订曝光参数,就连感光度也可以设为自动,且同样有“最高感光度”可以默认,避免噪声过高的情形出现。
▲位于社子大桥上手持拍摄,平常日的社子大桥有时候连一台汽车都遇不到,应该是台北市使用率最低的桥梁吧!但上面的自行车步道居然比机车专用道还要宽,真是自行车族的福音。
▲拍摄时间约晚间七点多,刚拍完微时摄影太阳也下山了,赶紧再补一下正常影片,看得出来有噪声出现。
▲这天从巴拉卡公路起点就开始起雾,越接近雷达站云雾就越多,没想到一抵达雷达站就只有这一块放晴且能见度还不错,真让小编又惊又喜总算没有白跑一趟,赶紧上脚架拍了微时摄影及影片!
▲台风袭台的前一天,不少人都来社子岛等大景!这几年觉得社子岛可拍摄的题材比大稻埕码头要丰富多了。
★ 新增电动光圈功能
刚开始我对D810创新的“电动光圈”感到疑惑,不就是原本是用“指令转盘”调整后来改成用机身正面的“PV键及Fn键”调整光圈值吗?但我完全错了!我根本没搞清楚“电动光圈”这四个字,他光圈的工作方式就是模拟电影镜头的无段光圈,减少光圈缩放时出现的机械音还有忽明忽暗的情形,它的效果可能不及真正的电影镜头或是C家专为录影推出的STM镜头,但表现已经很不错了,重点只要是支援自动光圈的镜头接上D810就能以“电动光圈”模拟无段光圈的工作方式,有入手的朋友建议一定要玩玩。
▲电动光圈操作示范,按压机身前方的PV及Fn键来缩放光圈。。
▲当时搭配的是f/2.8镜头,虽然电动光圈的表现还算流畅,但那个作动声响也太大声了吧!
☆ Nikon D810?整体感受与使用心得
D810试用的时间约一周,但说真的光拍照跟测试就花了我九成以上的时间,剩下不到一天的时间要整理照片、排版、上传外加撰稿只能说是自讨苦吃啊!没办法...谁叫D810改款的项目比你我想的都还多,光是扁平调控档的测试就花了不少时间在题材的选择上,好险在麦德姆台风侵台的前一天把该拍、该测的项目都解决了。
D810的外型跟D800/D800E虽然很难看出差异,但这正是各位男子汉偷天换日的好机会啊,从D800升级到D810应该不容易被另一半发现;过去位在机背上的测光模式旋钮整合进机顶左方的独立键,这种操作方式我比较习惯,不常用的BKT键就放到正面;液晶萤幕的分辨率大跃进还加入色彩平衡的选项,这点实在很贴心,因为机背萤幕总是跟电脑萤幕有段差距,如果可以将两块萤幕的颜色调成一样的话,基本上就可以不必担心萤幕色偏的问题,也不必为了担心失误而拼命多拍。机背多的那颗“i键”,我原本以为没啥特别的说,没想到在不同作业环境下各有对应的功能,而且像是双区缩放、高光显示这两项新功能都需透过“i键”才能唤出,在MENU内是找不到相关选项的。
原生感光度最低来到ISO 64,这对风景摄影师来说有极大的吸引力,因为他们习惯用慢快门来取得细腻的影像,在最小光圈有限的情况下,过去时常也可以看到减光镜的应用,D810的ISO 64(可延伸至ISO 32),等于是自备ND8的数码减光镜,对棚拍摄影师而言,能用更低的ISO来作业绝对是利大于弊,因为他们可以用人造光源进行补光,例如持续灯或是闪光灯。高感光度这部分大概ISO 6400就要不行了,ISO 12800更是难被接受,以近期的数码全片幅机种来看,这的确是D810最需要加强的项目。
新增的p的影片格式算是有搔到痒处,因为60p可以透过后制改用每秒30格或每秒24播放来营造慢动作的感觉。新增的“电动光圈”功能也是D810的一大亮点,除了使操作音变小之外,模拟电影镜头的光圈无段缩放方式,在景深变化的同时亦无须担心忽明忽亮的情形出现。整体来说D810的功能已相当成熟,3635万划素每秒连拍从四张进步到五张,我想这也已经是研发部门的极限了,毕竟划素越高对处理器的负担越重,就连没有反光镜结构的Sony A7R每秒连拍最多也只有四张,若不是追求连拍速度的话,D810应该会比D4S更符合一般用户的需求。
值得赞赏的部份:
◎ 最低感光度ISO 64可延伸至ISO 32,等同内建数码减光镜,有利于在光线充足的环境下使用大光圈作业。
◎ 提供电子前帘快门的选项,加上新开发的反光镜平衡器、改良过的快门齿轮,让D810在释放快门时震动及声响皆更低。
◎ 加入S RAW的影像格式,划素约900万。
◎ 机背液晶萤幕分辨率跃升为3.2吋122.9万点,且可以自订色彩平衡。
◎ 观景窗内的资讯改由OLED显示,强光下检视依旧不受影响。
◎ 拥有51颗自动对焦点,新增“群组区域AF”的自动对焦模式。
◎ 录影画质来到p,内建双声道收音孔。
◎ “电动光圈”功能让一般镜头能模拟出无段光圈的工作方式。
◎ 内建双插卡设计,分别支援CF与SD格式。
◎ 每秒连拍速度从四张进步至五张,搭配电池把手并用DX格式拍摄,每秒最多可来到七张。
◎ 调控档新增扁平选项,另外还有清晰度可以微调。
◎ 同样搭载EN-EL15锂电池,官方公告的续航力从过去的900张进步至1200张,关闭闪光灯还可拍3860张静态影像...有够夸张。
可以改进的部份:
◎ 高感光度可接受的数值只到ISO 6400。
◎ 以电动光圈在缩放光圈时的噪音过大,收音非常明显。
◎ 拍亚洲人时机身直出的肤色还是差强人意,建议拍摄前可自订色温或是拍RAW事后用NX-D微调。
☆ Nikon D810?拍摄样本 Part III(机身直出无后制)
(NX-D微调) (JPG直出)
(NX-D微调) (JPG直出)
(NX-D微调) (JPG直出)
(NX-D微调) (JPG直出)
☆ 小恶魔回文赠奖活动
这次的奖品为 Tamrac 5788 x Nikon 的联名摄影后背包(市价约九千元),这次提供两个名额给大家,只要符合抽奖办法即可参加!
1.抽奖办法:请回答D810你最喜欢的三项新功能。
2.回复截止日时间:即刻起至 AM10:00
3.抽奖日期:
得奖名单:
抽奖名单:(登入後即可下載檔案)
抽奖实况:
Nikon单眼相机相关新闻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尼康d810相机使用技巧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