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社姑娘出嫁彩礼用什么词请战友

聚少离多———八年杳无音信,他们走过了人生最艰难的岁月
1925年下半年,国民政府在广州成立。次年7月,国民革命军誓师北伐。由于张云逸英勇善战,被任命为著名的第四军(即铁军)少将参谋长。1926年他加入中共,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留在二十五师做党的秘密工作。他利用该师驻防江西九江市的机会,策划和掩护输送该师大部分人参加了八一南昌起义,自己则听从党的安排留在第四军,跟张发奎移师返回广州。这时他又与妻小有了短暂的家庭团聚。革命受挫后,秘密工作又十分紧张,他疲倦的身心从妻小那里得到了很多慰藉。
1928年上半年,党中央派他和一批共产党员到苏联学习。于是,张云逸又告别妻小,离开温馨的家,取道香港转赴上海找党中央报到去了。后来,由于国内形势突变,党中央又命他返回广州。这时韩碧又给他生了一个儿子,已好几个月了。他回家后,给儿子取名为张远之。不久,张云逸就奉命去广西组织百色起义。就这样,一别8年,张云逸都未与妻儿见过面。韩碧和张云逸的结发妻子王氏则带着儿女,冒着被“格杀勿论”的危险,隐蔽在广州以理发为业,等待张云逸的消息。丈夫长期在外,对于韩碧和王氏两个女人说来,既没有经济来源,又带着两个孩子,日子过得十分艰难。韩碧每日早出晚归,加班加点地在西濠口理发店打工。好在这一带是广州的繁华地带,人来人往,十分热闹,顾客盈门,理发生意非常红火。后来,女儿张琼长大,也出去打零工为家里增加些收入。19岁那年,张琼便出嫁了。这样,王氏那颗善良的心就全用在了儿子远之身上。韩碧早出晚归地外出打工,张远之的衣食住行乃至伤风感冒、头疼脑热一类事,就全包在王氏身上,以至孩童时代的张远之,觉得最亲最爱的倒不是韩碧而是王氏。不幸的是,七七事变后,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在一次日军飞机轰炸广州时,王氏在逃难中不幸被炸死。就这样,韩碧独自一人挑起家庭的担子。
1937年上半年,时任红一方面军副总参谋长的张云逸奉党中央之命,到香港开展华南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工作。在亲友的多方帮助下,1937年年底,张云逸才找到他们母子俩,而且知道自己的结发妻子死于战火,他含泪把妻儿接到香港,韩碧则协助他做党的秘密工作。
那时,他们住在一间不到15平方米的阁楼上,狭窄、低矮、闷热,既是寝室又是办公室。室内放着一张硬板床,一张桌子,一把藤椅,还有木凳,拥挤不堪。虽然条件简陋,工作繁重,然而母子却感到十分满足,这总是个家呀!儿子受到父亲的抚爱,夫妻团圆和睦。对韩碧来说,这也是人生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她参加了革命,成了的革命伴侣,并开始艰难地学文化。嫁给张云逸十几年了,她才头一次有这么长时间的相对稳定的夫妻团聚生活。
可半年之后,张云逸奉命离开香港返回延安,韩碧本坚持也要跟他同去,但张云逸耐心地劝道:“咱们一起走目标太大,等我回去把一切安排妥了再派人来接你们母子俩,这样比较安全些。”韩碧只好含着泪点头。就这样,这对恩爱的夫妻又离别了。韩碧重操旧业,以理发养活自己和儿子。
1939年7月,韩碧和张远之奉命离开香港,到新四军张云逸身边工作。一行人到桂林之后,叶挺军长接见了韩碧母子。在桂林稍作调整,他们继续上路,直到9月份才到新四军军部。一到军部韩碧和张远之就穿上了军装,算是正式参军了。韩碧和张远之编在军部教导队,母子参军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学习文化,接受抗日教育。他们一人一个背包,课堂就设在山坡上,除了上文化课,他们也常演戏学唱歌。这使中年的韩碧也觉得自己变得年轻了,视野开阔了,知道的新鲜事越来越多了。
因为张云逸在江北指挥部,所以韩碧母子于1940年2月离开军部,出发到江北去与张云逸团聚。1940年3月,韩碧带着长子远之和新四军干部以及护送的战士25人,行至安徽无为县刘家渡时,遭到国民党武装部队的包围,并被无理扣押,送到无为县襄安镇的保安第八团。当他们得知韩碧和张远之是新四军高级将领张云逸的妻儿,便急速将韩碧一行25人被扣详情电告蒋介石,想邀功请赏。国民政府立即回电:“秘密扣押,当作人质。”
消息传来,张云逸立即发电强烈要求国民政府下令释放妻儿及被扣押官兵。电文说:“炮火余生,不罹于暴寇(指日寇)之后,反被国家军队横加捕押,妻子何辜?遭此荼毒。况职(指张云逸自己)弃家抗战,家属从未受优待,亦不得以侮辱。”张云逸在电文中强烈要求国民政府下令释放妻儿及官兵,归还我新四军枪支、军械和军款等,但国民党方面不予理睬。
这时,在重庆的周恩来出面,亲自过问此事,向蒋介石等反复申明大义,要以国家民族为重,尽快释放新四军官兵家属以利抗战。直到1940年9月,国民党反共顽固派才释放了被扣押7个月之久的韩碧和10多岁的儿子远之。
韩碧从血泊中走出来了,10多岁的张远之也经历了一次严峻的考验!他们辗转来到新四军江北指挥部驻地淮南。韩碧见到了丈夫,热泪忍不住扑簌簌掉了下来。张云逸深知妻儿受苦了,扶着他俩坐下来。张远之劝道:“娘,你别哭,见到爹爹咱们应该高兴呀!”张云逸也劝慰说:“儿子说得好,我们全家团聚了,应该高兴呀!”
组织上考虑到韩碧忠诚老实,为人可靠,而文化水平比较低,就安排她到供给部做出纳员。出纳员就是管钱,工作单纯,但责任重大。韩碧非常珍惜这个工作,每天都非常认真,并且夜间抓紧时间学习,提高自己的文化水平。1941年3月,由于表现突出,她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这时,一家人虽然团圆了,但三人分在三处,根本没有办法待在一起:张云逸经常在一线指挥,韩碧在供给部工作,远之送到学校学习去了。直到1942年,张云逸与她们母子俩才真正住到一起,因为这时他不兼任师长而回到军部专任副军长了。从此,韩碧就跟着张云逸走南闯北,迎来了新中国的解放。
全国解放后,张云逸受命来到广西筹建领导机构。韩碧则被任命为广西保育院第一任院长。在丈夫的鼓励下,韩碧逐渐进入角色,把保育工作搞得有声有色。但两年后,张云逸却病倒了。为了丈夫的身体健康,韩碧辞去保育院院长一职,无微不至地照顾张云逸的衣食住行。一直到1953年底,他们都幸福地生活在一起。
不离不弃———韩碧突发精神分裂症,张云逸铁心“糟糠之妻不下堂”
1953年底,眼看50岁的韩碧进入妇女更年期,她的生理和心理突然间出现明显变化,对人对事常常感到烦躁不安,情绪波动特别大,这本是正常现象。只是韩碧受过关押折磨和战友惨死的精神刺激,解放战争期间1岁的女儿的死又几乎使她精神失常,这些历史因素使她更年期现象显得格外突出。偏偏此时,她又收到文昌老家同胞弟弟的来信,他在土改中被定为地主成分。这一消息让她惊呆了:不错,她祖上确实是大户人家,但到他父亲一辈已经没落潦倒,如若不是这样,她也不会浪迹广州去打工求生了。她接受不了这个现实,实在想不通,但又不想告诉丈夫,怕加重丈夫的病情。沉重的精神负担折磨着韩碧,久而久之终于爆发了。
一天晚上,楼下正在举行舞会,她疯也似地从楼上奔跑下去,冲着正在跳舞的人大声嚷叫:“别跳了,我受不了啦!”说完,就冲出楼外,向海滩跑去,边跑边在寒风中脱去衣服,跳进大海,向远处游去……等大家把她从海里拉上来,送到医院检查后,确诊为精神分裂症,原因是妇女更年期综合症加上过去的精神刺激所致。在医院吃药静养时,组织上又专门从上海请来名医,经过一段时间治疗后,她就回家了。
然而,她的病时好时坏,有一次请战友来吃饭时,她先还好好地在饭桌旁作陪,大家边吃边聊,谈笑风生。谁知她突然间莫名其妙地变脸了,愤怒地一把将饭桌掀翻,饭菜盘碟撒满一地,她却若无其事地转身上了楼。狼狈、尴尬、难堪,张云逸一动不动、一声不响地坐在那里发呆,秘书慌忙陪着笑脸送走客人。
这件事发生之后,张云逸身边的工作人员都一致主张把韩碧送到精神病院去,理由是:一可以抓紧治疗彻底治好韩碧的病,二免得刺激影响到张云逸,保证他的身体健康。
为此,张云逸也犹豫不决,老也拿不定主意。他在海边沙滩散步,他坐在办公室里独自沉思,他走进卧室静静地凝视着韩碧……最后,他毅然决定把韩碧留在家里。
他对工作人员说:“送到医院,陌生的环境、陌生的人,她会感到孤独,情绪恐怕会更坏。这种病,光靠药物,我看不顶用。韩碧同志跟了我几十年,实在不容易啊!她跟我长期分别,受苦受累受折磨,没有过上几天安稳舒心的日子,总是艰难曲折悲欢离合。她是个农民,后来当了理发工人,后来又参加了新四军,但到底没有多少文化,为人忠诚厚道,可处事又十分认真。眼下如果送她去精神病院,离开我,离开儿子孙子,离开你们这些熟悉热情的工作人员,她会失去亲人的温暖,失去更多的关心和体贴,不仅不能治好病反而还会加重她的病。”
就这样,韩碧就留了下来。张云逸每天陪着韩碧去海边散步,陪着她说话,带着小儿子和大孙子陪着她玩耍。与此同时,医生经常来家里给韩碧看病检查,吃药治疗。渐渐地,韩碧犯病的间隙期越来越长了,情绪也相对稳定多了。
1954年,张云逸接到中央指示,带着一家人调到了北京。
也许是伟大的爱情力量在起作用,在张云逸的精心照料下,两年后,韩碧的病竟奇迹般地好转了。到了1956年韩碧又重新穿起军装,被分配到总参管理局工作,后来一直担任张云逸的生活秘书。从此,他们一直和睦恩爱地生活在一起。
1957年长子张远之和妻子调到北京后,张云逸告诉他们:“五月初九是你们母亲的生日,你们应该有所表示,让她高兴高兴。”张远之和妻子给她买了一套绣花绿绸衣服,韩碧非常喜欢,这套衣服她一直保留着。从那以后,每逢韩碧的生日,儿孙们都会记起张云逸的嘱咐,送一件韩碧最喜欢的东西作为生日礼物。
日,传奇将军张云逸走完了戎马生涯的最后征程。10年后,韩碧也走完了自己的人生。临终前,她轻轻呼喊着张云逸的名字,她那份真情、痴心让守候在床边的所有人为之落泪。(《世纪风采》)来源: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林彪为何敢在庐山会议为彭德怀作证
日,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节,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议继续进行。
会议由毛泽东主持,出席会议的仍然是原来的一些人。彭真让李锐作记录。会议从上午10点开到下午5点,有多一半的时间是毛泽东讲话,他谈的内容很广泛:从井冈山到庐山,从军事到哲学,从马克思主义到斯大林,从党的历史上几次路线斗争,到苏联的教训等等。他的讲话是漫谈式的,但观点是很鲜明的,批评彭德怀。
在毛泽东讲话的间隙,刘少奇、周恩来、朱德、彭真等都有一些插话,大都是向彭德怀提一两个具体问题或对前面的发言作点补充和说明。
一直沉默的林彪则说彭德怀这回是招兵买马来的,是野心家、阴谋家、伪君子……
林彪是7月29日上山的,他在北京就知道庐山“出了事”。他的发言,加重了火药气味,给问题升了格,也给彭德怀定了性。林彪批评彭德怀说:你要抛掉个人的过分自信,抛掉个人英雄主义。“只有毛主席能当大英雄,别人谁也不要想当英雄,你我离得远的很,不要打这个主意。”
林彪说完,毛泽东再次讲话,从哲学问题谈起,说彭德怀是资产阶级世界观,不是无产阶级世界观,方法论是经验主义的,不是辩证唯物主义的。说彭德怀这个人有两面性,有革命的一面,也有反革命的一面。在民主革命阶段他是积极的,但革命的方法也有错误;进入社会主义革命阶段就有了变化。他对社会主义也有模模糊糊的认识,要群众又害怕群众。9000万人上山炼铁的革命热情,他看成是小资产阶级的狂热性。毛泽东还说,彭德怀这次对时局估计错了,对自己威信估计高了,对党内同志政治水平估计低了。……
随后,毛泽东又谈到党的历史,批评彭德怀曾在1935年长征中鼓动林彪要求毛泽东交出军事指挥权。这时,林彪插话说,长征他给中央写信要毛泽东、朱德、周恩来离开军事指挥岗位,由彭德怀来指挥红军作战,这事他并未和彭德怀商量,是他自己决定写这封信的。
就为林彪写的这封信,当年,在中共中央于四川会理城外举行的紧急会议上,毛泽东曾严厉批评过彭德怀。彭德怀发言申明他在会前并不知道林彪写这封信。过后,毛泽东曾屡次提及,彭德怀总持“事久自然明”的态度。不想毛泽东在今大庐山这一历史时刻,旧话重提,使彭德怀既惊讶又伤心。
之后,彭德怀在他于1962年写给毛泽东和中共中央的一封长信中叙及此事,说:“林彪同志庄严申明了,那封信与彭德怀同志无关,他写信彭不知道。”从语气看,彭德怀对林彪挺身而出洗雪了他这一段冤情颇为感动。
也可能这个原因,当林彪事件发生后,办案人员要彭德怀揭发林彪的罪行,但彭德怀始终不说,坚持要周恩来、董必武来直接审问,才肯回答。所以至死都没有什么揭发材料。
那么,林彪何以缄口25年,这时才出来说明真象,这恐怕是一个历史之迷,但又是一个案。
可以想像,1935年的那次会议上,其实毛泽东已经知道写信人是林彪,而且也不会有指使人。
毛泽东批评林彪是“娃娃”,是啊,娃娃嘴上没毛,说话不牢,随意性就很大。因为林彪早前曾说过“红旗能够打多久?”
如果这样,那是毛泽东的故意?
那么,这次庐山会议林彪的主动证明,写信是自己的主意,与彭德怀无关,是他的良心发现吗?
从林彪的性格脾气来分析,林彪原本性格耿直。他不擅交际,喜欢独处。
聂荣臻说过:元帅中只有林彪、彭德怀两人敢于顶撞毛泽东。
实际上林彪一半是白脸,一半是红脸;他是“两面派”。
林彪反对“大跃进”,私下里说毛泽东“凭空想胡来”,“说绝了,做绝了,绝则错”,并说彭德怀的“万言书”是正确的,就是急了点。
还是在庐山会议上,林彪对彭德怀说:“只有毛主席能当大英雄,你我离得远得很,不要打这个主意,我有暮气,……缺点是有暮气。”毛泽东批评了林彪的暮气,要他继续革命。世界经理人文摘[]从此,林彪才决定大干一场。
林彪公开里讲:“文化大革命的成绩最大最大最大”,背地里却说:“刘少奇、邓小平是好同志,拿掉刘没道理。”他还说:“刘少奇在理论上比毛主席讲得透。”刘少奇的《论共产党员的修养》一文林彪最爱读。
林彪为什么要为彭德怀作证,我们只能从林彪的性格来分析,很大可能是他两面性起了作用。但究竟真实的思想,只有林彪自己最清楚。
林彪以其独异的思想、怪僻的个性、韬光养晦的手法、极端的吹捧语言,为后人留下了一个永远的谜团、无尽的思索空间。
毛泽东为什么不喜欢萧克
&&& 萧克如果按资历其上将的军衔实际上是被人为压低。
萧克的功绩主要是在土地革命时期,其与林彪一样是黄埔4期,十六岁就加入了国民革命军并参加了北伐,后在叶挺部效力,并于一九二七年入党,参加南昌起义,在南昌起义失败后一路败退上了井岗山并在整编后的红四军任职,凭战功于24岁当上了红八军的军长(林彪24岁当上军团长比其高一级)。
在五次反围剿失败后,萧克受命担任红六军团的军团长做为中央红军长征的先遣队西征寻求和贺龙部会师。从此萧克作为贺龙的副手开始了和贺龙长达十年的不算太愉快的合作。说起来萧克和贺龙的第一次误会还是因为某次战斗中萧克,王震所部擅自撤退,使贺龙部受到了很大损失。
在西征会师后,萧克贺龙联军所部一路损失巨大,仅萧克一部就从出发时的近万人减员到了不足四千。而这时萧克所部真正的救命草却是当时在川康黔大出风头的张国焘。张国焘当年手下全胜时有八万之众,别看张国焘看别人都从上向下看,对贺龙横竖不顺眼,可对萧克就挺客气,从萧克的回忆录来看,萧克对红四方面军很有好感,对张国焘本人也没甚么微词,而张国焘本人在回忆录中也对萧克表示赞赏。萧克并对一方面军突然离开四方面军北上表示了不解,据萧克称这也代表了当时红二方面军大多数将士的态度。等张国焘另立中央后,萧还在张国焘手下做了军长,而这时贺龙,萧的政委王震都是支持毛主席的,以后,毛主席对萧克有些成见也就不奇怪了。另外还有萧克在红六军团时的后台老板任弼时,当年在苏区也曾激烈的反对过毛主席,毛主席对这支由弼时,萧克统带的队伍有所偏见也就在所难免了。
等到张国焘彻底失败后,萧克也回到延安,进了军政大学。抗战时期再次和贺龙搭档做了120师的副师长,萧克这个人说起来还是挺戈的,给贺龙当副手时还向中央告了贺龙一状,说贺在120师搞土匪作风,提拔乡族亲信,这事报到毛主席处中央又给打回到贺龙手里了,和萧克一起告贺龙的王震马上做了检查过了关,当然贺龙那时还打不倒萧克,不过以后贺龙对萧克这个120师的二把手也就没了好脸色。抗战后期萧克还当过晋察冀军区副司令,冀热辽军区司令员。萧克在晚年写了本小说浴血罗霄,还得了矛盾文学奖,书中人物一个个鲜活鲜活得,说的就是这段时光的事。
等到解放战争打响,贺龙是晋绥军区的司令员,萧克就当了个军政大学的副校长,仗仗挂个名,可临阵指挥决策却没了份,有点可有可无。到了1949年萧克算是终于解放被分配到四野当了个参谋长,可这时全国都解放的差不多了,连刘亚楼都从参谋长转到兵团司令了去过打仗的瘾了。萧克不过是烧了个冷灶。虽然赶上了衡宝等战役,但命令都是林彪亲自下的,萧克能独挡一面的机会怕是微乎其微。
一晃时光到了开国后,萧克这个土地革命时期的军团长,抗日战争时期的副师长,革命半辈子到头来就混了个上将第一名,看看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的三个主力师,师长都是元帅,旅长里当大将的有两个,副师长里聂荣臻是元帅,红一方面军其它的几个军团长级干部除了死了的和转民职的剩下的则都是元帅,就算是在解放战争时期,萧克的职位也高于黄克诚,罗瑞卿等,更别提解放初才是省军区副司令的许光达了。说到底就是用许光达把萧克的位子硬给挤下去了。真不知道萧克这个叱姹风云曾和贺龙聂荣臻平起平坐的红六军团军团长120师的副师长当初戴上这上将肩章时是甚么滋味。
萧克之所以只被评为上将主要是其在井岗山和红军长征时期反对毛泽东或关键时刻与毛泽东的对立派站在一起有关(主要是其当时看不起毛泽东是土包子),因此在抗日和解放战争中没有给萧克独当一面的机会,因此给人感觉萧克在开国的大战中没有什么功绩可陈
参考文献:军衔被人为压低 毛主席不喜欢的上将萧克
萧克原名武毅,字子敬,乳名克忠,身于日。湖南省嘉禾县泮头乡小街田村人.萧克将军虽然排名在上将的头一名,其实以萧克的资历和职位来讲,这个安排还是有点委曲了。虽然在大将评衔时林彪曾致信毛泽东希望突出井岗山在我军历史上的地位,而从最终的结果来看也确实有四位大将(粟裕,黄克诚,谭政,罗瑞卿)是从井岗山上下来的,可大将里面原有的分配给红二方面军的名额却没给最有代表性的上过井岗山的红六军团的军团长萧克而给了临时突击提拔的许光达。许光达让帅时也曾提了两个人名,一个是萧克,二是王震,可都没被通过,授衔时明着看军功,资历,职位,暗着看以往的政治表现,军功,资历,职位上萧克都没问题,由此可见萧克是在最后一点上吃亏了。同理,很多四方面军出身的将领也因为张国焘的原因军衔被人为的压低了。萧克上将是个老革命,和林彪一样出身于黄埔四期。萧上将十六岁就加入了国民革命军并参加了北伐,后在叶挺部效力,并于一九二七年入党,在南昌起义失败后一路败退上了井岗山并在整编后的红四军任职。从这点看按说萧克该算是主席的井岗嫡系了,可从萧克个人的回忆录来看,萧克对毛主席一直是有保留的支持的,在朱德,和毛泽东在关于前委和军委的争论中,萧克也倾向于朱德一边,而正是在这场争论中,林彪捞到了政治上的第一桶金。不过萧克还是凭战功于24岁当上了红八军的军长,虽然比不上林彪的24岁军团长,也算是当时有代表性的年轻将领之一了。
当然单单支持了朱德这还不是主席不喜欢萧克的主要原因。在五次反围剿失败后,萧克受命担任红六军团的军团长做为中央红军长征的先遣队西征寻求和贺龙部会师。从此萧克作为贺龙的副手开始了和贺龙长达十年的不算太愉快的合作。说起来萧克和贺龙的第一次误会还是因为某次战斗中萧克,王震所部擅自撤退,使贺龙部受到了很大损失。
在西征会师后,萧克贺龙联军所部一路损失巨大,仅萧克一部就从出发时的近万人减员到了不足四千。贺龙,而这时萧克所部真正的救命草却是当时在川康黔大出风头的张国焘。张国焘当年手下全胜时有八万之众,别看张国焘看别人都从上向下看,对贺龙横竖不顺眼,可对萧克就挺客气,从萧克的回忆录来看,萧克对红四方面军很有好感,对张国焘本人也没甚么微词,而张国焘本人在回忆录中也对萧克表示赞赏。萧克并对一方面军突然离开四方面军北上表示了不解,据萧克称这也代表了当时红二方面军大多数将士的态度。等张国焘另立中央后,萧还在张国焘手下做了军长,而这时贺龙,萧的政委王震都是支持毛泽东的,以后,毛泽东对萧克有些成见也就不奇怪了。另外还有萧克在红六军团时的后台老板任弼时,当年在苏区也曾激烈的反对过毛泽东,毛泽东对这支由弼时,萧克统带的队伍有所偏见也就在所难免了。
等到张国焘彻底失败后,萧克也回到延安,进了军政大学。抗战时期再次和贺龙搭档做了120师的副师长,萧克这个人说起来还是挺戈的,给贺龙当副手时还向中央告了贺龙一状,说贺在120师搞土匪作风,提拔乡族亲信,这事报到毛主席处中央又给打回到贺龙手里了,和萧克一起告贺龙的王震马上做了检查过了关,当然贺龙那时还打不倒萧克,不过以后贺龙对萧克这个120师的二把手也就没了好脸色。抗战后期萧克还当过晋察冀军区副司令,冀热辽军区司令员。萧克在晚年写了本小说浴血罗霄,还得了矛盾文学奖,书中人物一个个鲜活鲜活得,说的就是这段时光的事。
等到解放战争打响,贺龙是晋绥军区的司令员,萧克就当了个军政大学的副校长,仗仗挂个名,可临阵指挥决策却没了份,有点可有可无。到了1949年萧克算是终于解放被分配到四野当了个参谋长,可这时全国都解放的差不多了,连刘亚楼都从参谋长转到兵团司令了去过打仗的瘾了。萧克不过是烧了个冷灶。虽然赶上了衡宝等战役,但命令都是林彪亲自下的,萧克能独挡一面的机会怕是微乎其微。
一晃时光到了开国后,萧克这个土地革命时期的军团长,抗日战争时期的副师长,革命半辈子到头来就混了个上将中的状元,看看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的三个主力师,师长都是元帅,旅长里当大将的有两个,副师长里聂荣臻是元帅,红一方面军其它的几个军团长级干部除了死了的和转民职的剩下的则都是元帅,就算是在解放战争时期,萧克的职位也高于黄克诚,罗瑞卿等,更别提解放初才是省军区副司令的许光达了。说到底就是用许光达把萧克的位子硬给挤下去了。真不知道萧克这个叱姹风云曾和贺龙聂荣臻平起平坐的红六军团军团长120师的副师长当初戴上这上将肩章时是甚么滋味。
授衔以后,在担任作训部副部长和国防部副部长的日子里,萧克又因军事条例正规化的问题和上司彭德怀顶上了,萧克本人曾给国防部彭德怀写了封信,为军事科学院喊冤,又说学习苏联条例坚持正规化是必要的。萧克然后又在作训部开会批判彭总的亲信张宗逊上将,结果萧克的这些举动就被主席点名了,一句话;“萧克这个人在历史上一贯不正派。”这之后就轮到黄克诚代表彭总整萧克了。萧克这人还挺硬气,整他他也不服软,气的黄克诚就说:“要多开几个会,深入讨论下”。批判完毕,萧克下放被迫离开军队到农垦部当副部长,属于有待遇有车有房就是没权的闲差一类。
过了一年,彭总也倒了,据说挺后悔整萧克的,叫人递话过去让萧克别放在心上,萧克晚年在回忆录里对整张宗逊也表示了悔意。这不整来整去谁也没捞到好。
等到文革开始,本来就靠边站的萧上将又靠的更边了,估计将来萧上将死后悼词里不会有甚么和林彪四人帮一伙进行坚决斗争类的词,因为萧上将这个台下的早,那时候怎么也轮不到他和林彪,四人帮去火线斗争,其实,萧上将在回忆录里也提到自己在1959年后曾觉的林彪的一些提法不妥,可自己没勇气去说,以萧克对毛主席一贯的态度来看,这大约还是可信的。
文革后,萧克再次出山,72年做了军政大学校长,之后是一届军事科学院的院长,谁都知道这些地方就是给高干的养老院。算是荣誉退休。回头看看萧克的老政委搭子王震,同是上将,这风光就不能同日而语了,王震文革时都没倒掉,中央委员照做,文革后凭着和小平的关系,不但政治局进去了,还担任了一届国家副主席,后又去人大当了阵副委员长,以后到中顾委做了副主任,这立场可不是一般的正确。比起来,萧上将虽然没有以上的光圈,最后还戴了顶个中央顾问委员会常委的荣誉虚衔,总也算是聊胜于无了。
萧克将军退休后喜欢写传记文学,和军史研究。以后还但任了八路军系列从书的编辑工作,萧克的名言:“历史就是历史,不能人为地歪曲事实。真理只有一个,是不能以某种‘政治上的需要’来改变的。有些同志喜欢锦上添花,或落井下石,甚至制造材料,歪曲事实。这不是唯物主义的态度”,研究历史要“不唯上,不唯亲,不唯权势。”
当然萧上将还有比别的位都高明的地方那就是能活,这显然是和他乐观霍达的人生态度显然分不开。到现在,能称的上是红军时期我军高级将领的就剩下97岁的萧上将一个了,仅从这点上讲,萧上将已经跨过了所有同时代的人。
争论不休的话题:粟裕是否应该位列元帅
正方:  1955年军衔的元帅人选,想必各位都知道,原为13人( 毛不算在内,拟为大元帅,与斯大林平级)。除了后来的十位元帅外,另三人是:刘少奇,周恩来,邓小平。后因为众多因素改为10人。元帅的评定,基本在1952 年就确定,54年新的军委成员组成实际已经等于公布了元帅名单。如果高岗不出问题,1954 年新军委中,很可能有高岗。  从元帅的组成来看,资力和渊源是第一位的,如朱德,贺龙,陈毅,叶剑英等,战功是第二位的,如彭德怀,林彪,刘伯承,罗荣桓,徐向前,聂荣臻等。资力相当,再加战功,就涉及到名次先后的问题,如林彪。当然,确定元帅的另一个看不见的因素乃是路线和立场。中国军队成立于1927年。政权建立于1949年。在长达22年的历程中,中国保证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这是中国军队与前苏队最大的区别。列宁则是先有十月革命,先有托洛茨基带着一批不愿打仗的沙皇水兵在彼得堡暴动,隔年2月才有托洛茨基建立的红军和红海军。可后来,在喀琅施塔得造反的恰恰就是十月革命的暴动官兵。因此,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是中国的最大特点。由此,对党的忠诚 (主要是对路线的忠诚 ),对党内领导人的忠诚,对军衔高低起着的至关重要得因素。军队中高级领导人( 元帅级 ) 的个人好恶及感情因素也对下级将领定衔的高低产生了重要影响。  粟裕,红军时期的师长,和7军团参谋长(1934年7月),与罗荣桓同级。抗战因战场不同 ,粟裕先后为支队长,师长。理论上讲,组建新四军。但南方八省健儿东一块儿,西一快儿,真要形成有效的战斗力谈何容易。 据说高敬亭被枪毙之前大骂项英,叶挺无耻。加上延安与长江局王明,项英之争,不用说粟裕了,就是叶挺的话,也只能在皖南的新四军军部传达传达,还要看项英,袁国平,周子昆高兴不高兴。 上不了台面,粟大将如何展示才华?皖南事变后,新四军重组,八路军部分南下部队归属新四军,粟裕的一师也方开始有了进一步的发展。从新四军组建时的约一万人,到抗战后期约十五万人,看似好像新四军有了很大的发展,实际并非如此。在这15万人中,大部分是八路军后来划归新四军系统的。真正的南方八省新四军基本在皖南被消灭。剩余的只有粟裕部 ( 苏中 )。其主要将领是叶飞,王必成,陶勇等。而且陶勇本身还是鄂豫皖出来的,与许世友是同乡。  1946年以后是粟裕才华横溢的年代。因为历史的原因,华东的部队开始实际由四部分组成:苏中,淮南,鲁中和胶东。粟裕能够调动的只有苏中部队。即便后来中央指定陈,粟统一指挥华东全军时,也多次遭到临沂方面的陈士渠,唐亮 ( 八路军系统 ),胶东方面的许世友,谭震林( 八路军系统)的抵制。以至于陈毅对叶飞说:一纵(叶飞)要是再打不好仗,恐怕在山东连饭都没的吃了。一纵打不好,一则是陈毅瞎指挥;二则,叶飞向黎玉等人 (山东省委)和陈,唐(山东八路兼新四军部)要钱没钱,要粮没粮。这点在46年6月至47年初表现的极为突出。整个华东战场初期,真正打得漂亮的只有粟裕从四明山带到华中的部队(王必成陶勇部)和后组建的张震纵队。这期间,叶飞一纵归山东军区负责,几乎捞不到仗打,又受到山东军区的白眼,纵队上下纷纷要求去东北。而陈毅则奔波与临沂和淮南之间。才能有限,指挥又不灵,陈毅的心情可想而知。  粟裕在整个华野的威望首建于打掉马励武的整编26师和第一快速纵队。这在1947年1月是个非常了不起的胜利。也是我军首次基本歼灭国军一个整编师。华东地区,包括山东无疑是老区,也是抗战结束时,中国力量最强大的地方。抗战结束后,中国曾一度想把中国中央从延安迁到淮阴。后由于争夺东北,原由115师发展的山东主力6万部队开到东北,苏北三师黄克城部3万5千亦去东北。( 叶飞部原计划也是去东北,后山东军区要求中央将此部留下)。国共在华东争夺的初期,华中部队起了关键作用,这与粟裕的功绩是密不可分的。当然,后来胶东兵团也成了华东的主力。但这是在莱芜战役以后的事。  粟裕在华东的威望是一步一步打出来的。鲁南战役,莱芜战役,孟良崮战役无不惊心动魄。粟裕杰作首推1948年的豫东战役。诚然,粟裕指挥的华东部队也打过几个败仗。尤以南麻战役为代表。但纵观整个解放战争,真正纵横捭阖的大军统帅首当林,粟二人。  范院校粟裕没有列为元帅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人说因为粟裕在淮海后期坚持让陈毅担任华野一把手 ,自己只当代司令,所以没能当上元帅。这可能是一个原因。但我们再看上将中,新四军的比例是如此之少,恐怕原因就不是那么简单了。粟裕的苏中主力部队中,只有叶飞一人是上将。寻淮洲,粟裕的七军团与方志敏的部队会合后,没能完成任务。方志敏长期是被中央苏区视为流寇式的游击。以后,领导新四军的又是项英。粟裕自1934年至1948年,这14年间与中央领导没有见过一次。可以说粟裕与任何一位中央高级人物都没有密切的关系。这与其军衔的制定和58年遭批而中央无人出头说话也是有关的。  58年军委批判粟裕的问题  第一: 聂荣臻代理总参谋长期间,对粟裕误解极深。这对55年军衔评定和58年批粟裕有重要影响。  第二:彭德怀本身不喜欢粟裕。彭德怀52年回京主持军委后,第一件事,就是把老部下黄克城调来北京,任副总长兼总后部长。以后在54年,黄克城以第三副总长和总后部长身份兼军委秘书长,协助彭总工作,足见彭德怀对粟裕不信任。50年代,军委有四总部:总参,总政,总监和总后。实际上按当时级别,总后比其他三个部低半级。聂荣臻的态度对彭德怀是否有影响,不得而知,但彭德怀不喜欢甚至讨厌粟裕却是事实。58年批粟裕时,彭德怀连什么 “你很阴险”诸如此类的话都当着粟裕的面说出来了。  第三:58年批军队教条主义。原本是在军委内部,后变成了扩大会议。军委实际负责此事的彭德怀不用说了,还有谭政,黄克城。向林彪汇报会议内容的是黄克城。林彪看到军委主要负责人的意见后,才转。实际上,批粟与林无关。  第四:文革结束后,军队的冤案都已平反。但唯独58年错批粟裕长期不能平反。为何?批判粟裕的中央小组负责人是邓小平。直到90年代初,张震等粟裕原先的老部下主持军委后,而邓大人此时已淡出政界,聂荣臻,黄克城,谭政都已离世,蒙冤多年的粟裕才得到最终平反。此时粟裕已离开人世10年了。粟裕没能看到这一天。  第五:陈毅在批判粟裕时并未替粟裕说公道话。他是在先确定粟裕有错误的前提下,才说粟裕的认错态度较好。这与他对刘伯承的态度有很大区别。  军队大多高级将领都有个“山头”,唯独粟裕没有。  大致说来,将领可分为三大类型:野战型,参谋型,和野战参谋型。这在中外军史上都有突出的代表。 以此来看,林彪,彭德怀,粟裕属于野战型。当然,三人中,客观讲,林,粟更强些。刘伯承,左权当属参谋型。至于说到野战参谋型,大将以上( 包括大将 )中没有。上将和中将级中有突出代表:刘亚楼上将,李作鹏中将和张震中将。一个优秀的野战型将领未必是个优秀的参谋型将领,反之亦然。说起二战苏军名将,朱可夫,科涅夫,罗科索夫斯基,瓦杜丁等无人不知,他们都是野战型将领。华西列夫斯基则可称为野战参谋型将领。而苏军最优秀的总参谋长却是人们不常提到的安东诺夫大将。此人是典型的参谋将领。  1927年至1949年的22年间( 除了战死疆场的将领外 ),军事战术技术有了飞跃的发展。大浪淘沙,一些20年代,30年代的军队领导除了菜刀,梭镖外依然拿不出新东西,就只能让位与晚辈。这也是很正常的。林彪,粟裕恰恰是大浪淘出的金子。  刘亚楼的才能在于将其在苏联所学到的大兵团作战技能完美无缺地用在了辽沈,平津战役。当年东北的一些将领,在林,罗,刘三人中最怕刘亚楼。打不好仗,今天要枪毙这个,明天要处罚那个。进关后,刘亚楼担心以后没有机会独立指挥大兵团作战,主动向林彪请战。深知刘亚楼的林彪给了他这个机会。天津战役,完美结束。从此,刘亚楼告别陆军。  李作鹏在出任四野六纵16师师长前,一直担任参谋工作。一个连也没指挥过。六纵的16师是四野最能打的头等主力师之一,也是最难带的部队。辽西会战,李作鹏 ( 时任六纵副司令兼 16师师长 ),抓住瞬息战机,带领16师和18师堵住廖耀湘兵团。为全歼廖耀湘兵团立下汗马功劳。成为16师历任最受部下拥戴和敬畏的师长。  在红军和抗战时期,粟裕的确没有机会施展其才华。但就解放战争来看,林彪可用“稳,狠”来形容,粟裕可用“险”字来表达。粟裕任何一次辉煌的战役都可用“虎口拔牙”来形容。非雄才大略者不敢为也。  以战绩而言,粟裕理当列位元帅。  粟裕不是元帅,但却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一座丰碑。  中立  关于粟裕二让司令,似乎没有太多的异议。我来谈谈关于粟当元帅的问题。  一、粟迷常为粟不是元帅而不平。我看,粟这个元帅,就是他自己“二让司令”给让掉了。  华中军区是1945年10月成立的,1947年1月北撤山东地区后,与山东军区合并。  可以说,华中军区司令这个职务,是抗日战争时期的一个标志性职务。1955年授衔时,衡量标准是红军时期职务、抗战时期职务、解放战争时期职务,职务当然以战争结束时算。  如果粟1945年接受了华中军区司令员职,他抗战胜利时就是军区司令。但他不接受,只当副司令。华中军区还有一个副司令是张爱萍,换言之,粟裕此时的级别和张爱萍同等。  张爱萍因1945年11月破袭津浦路时脑部负重伤,去大连、苏联疗伤,没能参加解放战争。1955年授衔时,有原新四军高级干部向上反映,说张不能授上将,因为没参加解放战争。上面回答:张1945年就是军区副司令了。于是照授上将。可见这个职务很重要。  但粟让掉了。  1948年5月,陈毅去中原,毛要粟任司令,粟又让掉了。这样,解放战争结束时,粟仍是一名副司令。  如此,他的职务就根本不够元帅了。看看陈毅、刘伯承、林彪、彭德怀,哪个不是正职?  如果没有“二让司令”,粟就不一样了。抗战胜利时,他是华中军区司令,解放战争胜利时,他是华东军区司令(有个陈毅怎么摆,再叙),那么,四野有两个元帅,三野也完全可以要求有两个元帅:陈粟。但现在不行了。淮海这么关键性的大战,你华野司令不过是中野副司令,比人家低半级,你有什么话讲?  二、粟这“二让司令”,“一让”有文字证据,有粟的电报为证。但二让则只是粟与毛的谈话,并未见任何文字性证据。这里就有一个疑问:毛当时是真的要粟当华野司令,还是看看粟的表态再说?因为陈毅到中原是副司令,明着把陈毅华野司令撤了去中原当副司令,太过分了吧?再说看看当时电报,陈这个中野副司令,在军委电报中一直享受正司令待遇,排在邓政委之前,可见在华东,毛打仗想靠粟,但真正安排职务,还是很费心思。正好粟谦让,解决了毛的一个难题,毛正好让他当“代司令”。但结果粟又丢了一个本钱。  如果粟当时说:“蒙主席信任,我一定好好干华野司令政委。”毛还真犯难了呢。但很能毛估计粟会谦让,故和他谈话,等他谦让。  三、粟为什么总是谦让?战争年代,谁有本事谁上。上级变下级没什么奇怪。他是因为具有谦虚的美德?还是因为心里无底?觉得自己当正职甩不开?这个我吃不准。但他太谦让了,我真不知是应该赞美还是应该批评才好。  反方  没有陈毅,哪来粟裕  陈毅能坐上司令的位置, 必有其独到之处。没有陈,就没有粟  1.黄桥决战,没得陈毅坐在那里唱空城计稳住韩德勤的各路诸候,别说一个粟裕,十个粟裕,不,十个神仙来也没法打那个仗!用韩德勤的话来说,“他们就是天兵天将,我这么多豆腐渣也把他们撑死了!”换了粟裕作主帅,未必就有这个魄力决定由新四军独立在黄桥打这个仗!其实黄桥决战决胜的重要前提是分化和孤立对手分清主次,战役的具体部署相较而言要退而居其次。而这一点,陈毅的战略眼光、谋略和统战手段是应居主要位置,否则战役具体部署高明与否无从谈起。这种悬殊的力量对比和如此狭窄的战场空间,任何一个军事家都会很为难。可以这么说,没有陈毅,黄桥决战就不成其为黄桥决战,而没有粟裕,这类战役计划还有很多人能够作出来,至少在当时,经历过战役指挥检验的主官能排在粟前面的在新四军就有很多人。而粟独立担当一次战役的军事主官,这是第一次。  2.华野解放战争中的好几个大仗是陈毅和作战处的参谋共同策划,尤其是南征北战,是陈最先提出的。打张灵埔是陈粟的共同心愿,粟得到敌情(张冒进)报告陈, 陈下的决心,然后和参谋部的人, 各纵队首长共同部署的。 这些可以见最新出的陈传以及王德(华野作战处副处长, 张震是处长)的阵中笔记和和一些老战士回忆录。  3。陈是仓促到的山东,手中能够调动的是建制不全的八师, 当时陈的想法是集中新四军和山东的部队,集中指挥,但是粟裕的新四军不想到山东, 怕吃苦,怕吃面。山东的陈士榘,许世友等不想走。 一直到淮阴陷落,战局转化,陈毅才实现了自己的想法。这期间粟裕苏中七战,陈认为是战役胜利,战略不利。  4。孟良崮战役陈毅当时身为华东军区司令员、华东野战军司令员兼政委和党的前委书记,发动孟良崮战役的时候他是出差去了还是养病去了?看看正史上是怎么写的吧:&#年3月,蒋介石调集45万兵力,组成三个机动兵团对山东解放区发动重点进攻。5月11日陈毅获悉国民党军整编第74师行动突出,遂决定以6个纵队主攻,4个纵队围歼74师。”陈毅还对各主攻纵队司令员说过这句话:“我们打74师是虎口拔牙,好似百万军中取上将首级。”孟良崮战役的主帅始终都是陈毅,首功也是算在陈毅头上的,这是官方一贯的说法,粟裕具体的工作是做得比较多,但也不能贪天功为己功(这仅是某些人的说法,粟裕将军可从来没这么看),说孟良崮战役跟陈毅没有关系吧?  5. 打济南, 许不听指挥, 还要毛下命令给许。打74师, 粟在战役最紧张的时候, 竟然指挥不动部下! 需要压阵指挥的陈在后方下命令, 斥责不听话的战地司令, 最后在战争的紧要关头, 陈亲上前线。 按照叶, 王的回忆,这一仗的胜利和陈能够即使鼓舞士气,大气魄有很大的关系。 这说明粟是个好参谋, 但没有威信,不是统帅人才。  6.粟裕打过一些胜仗,但也打过不少败仗,涟水之战胜了吗?南麻,临朐等大败仗是谁指挥的?月埔,金门之战胜了吗?  7.陈出题目, 放手让粟作战役指挥, 叶飞回忆说, 陈放手并不是不管, 黄桥决战打了两次,陈本来计划一战见分晓, 因为粟叶不听陈的战役安排,错过良机, 战后陈大发雷霆。鲁南战役的地址选择是陈确定的,这样国民党的机械化部队在泥泞中没法发挥,陈是从地名推测当地历史上是湖泊;南征北战,陈作诗教南线阻击部队传唱以迷惑敌人。 .  8。 战争年代面临生死考验, 并非处处按资排辈, 陈能坐上司令的位置, 必有其独到之处。没有陈,就没有粟。军事指挥员的成长有个过程,粟裕在解放战争有过具有眼光的建议,但也有过短视的时候. 比如华中与山东在战略重点问题的争议上,他在战略设计上就很明显地表现出不如陈毅。军事指挥才能并不是单指能够具体策划战役战术行动,否则就不需要司令部分工了。主官的作用就是能够将下属的设想与谋略化为自己的决心,或者指导下属将自己的设想化为具体的军事计划,这本身就是一种军事指挥才能。试问如果黄桥打败了,是陈毅担责任还是粟裕担责任?毫无疑问,胜败的最大责任就在主官陈毅那里!  现在有人贬低陈毅,抬高粟裕是对历史的歪曲。实际上以粟裕的才能和资历排在大将首位已经是破格了!  粟裕评大将是完全正确的  粟派总对粟未挂帅而不平,实际上是因为知识不足,1955年2月第一届全国人大第六次会议通过并颁布了《PLA军官服役条例》,以国家法律的名义,庄严,神圣,明确地规定了国家元帅的授予标准,原文为“对创建和领导人民武装力量或领导战役军团作战,立有卓越功勋的高级将领”。对比这个条件,粟裕显然不够元帅资格。首先,看前一个条件,“创建和领导人民武装力量”,粟不是1927年三大起义的领导者,也不是起义军的高级干部,红军初建时期也不是红军的高级干部,不满足第一个条件,第二,后一个条件,“领导战役军团作战,立有卓越功勋”,这个条件粟也不满足,他只是在解放战争后期担任一个战略区的领导,还是代理的,红军时期他只是师长,抗日时期只是N4A的一个师长,都不是独当一面的领导,所以,他评元帅是没有足够法律依据的。  关于他的功劳大,应该评帅也是不全面的,评价一个人的功劳不能只看某一个时期,某一方面,应该综合全面的分析,粟的功劳主要集中在解放战争中,抗日战争中的功劳也不小,刘《少》奇说过,“粟的1师是N4A中功劳最大的”,但放在全国比就不是很突出了。更关键的是他在红军时期缺少大功。10帅在红军时期的功劳都是粟根本不能比的。创业时期的功劳含金量是最高的,这是很明白的道理。另一点,粟缺少在改变全局的过程中的决定性,关键性功劳,即锦上添花多,雪中送炭少。举例说明,徐海东长期休息,也是大将,凭什么,就一个大功,当年和刘志丹会师,巩固并扩大了陕北红军和根据地,要是没有陕北红军和根据地,长征不知要何时结束,可能还是石达开第二,再比如叶帅及时报告张国涛要做掉毛周等人,让毛周等人捡了命,这也是超级功劳,俗话说功高莫过救驾。再比如刘邓进大别山,完全是在蒋的肚脐眼上插了一把刀,蒋怎么拔也拔不出来,虽然最后是粟把蒋砍的四分五裂,但最重要的还是刘邓那一刀。还有一点,三野的虎头蛇尾也让粟很没面子,上海受挫还好说,金门惨败就无法挽回了,粟辞帅也可能有这个原因。  当然,粟不应该评帅,但林更不应该评帅,八年抗日他休息了七年半,就这一条就不能评,更不要说德才均不如粟了,林当帅有一半原因是和毛的私人关系好。10帅中真正得毛信任的只有林罗,罗是唯一参加过秋收起义的帅,而林是第一个在党内斗争中公开向毛效忠的红军高级领导,那还是在井冈山时。要说10帅谁功劳最大,我说是贺帅,很简单,没贺就没南昌起义,没南昌起义就没有PLA,没PLA就没今天的一切,归根结底是贺帅参加南昌起义,谁要是反对我的说法就请假设一下,贺帅在南昌起义前突然投奔“国》军会怎么样,中国历史就完全改变了。
红色贵族”王海容近况
&&& 王海容(Wang Hairong ~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副部长(79.2)。湖南长沙人。1964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学院俄语系,后在北京外国语学院进修英语。1965年11月入外交部。1971年7月至1972年5月任外交部礼宾司副司长,参与基辛格秘密访华和尼克松访华的接待工作。1972年5月至1974年7月任外交部部长助理,主管礼宾事务。1984年4月起任国务院参事室副主任。 & & 说起王海容,如今40岁出头的人也许都不会感到陌生。谁也不会忘记,在那“轰轰烈烈”的年代里,人们几乎每天都可以从报纸的头版上和电视台的黄金节目中见到“全国各族人民心中最红最红的红太阳”毛主席的光辉形象;而每当这位巨人的形象出现时,人们又经常可以在这位巨人的身边看到她。  然而,随着巨星的陨落,她也从人们的视野中销声匿迹了。有心人也许会问,今日的王海容工作、生活状况如何?本文为您揭开了这一谜底。  1976年10月,臭名昭著的“四人帮”倒台了,中央和国家机关中与“四人帮”有牵连的人,被宣布隔离审查。王海容也由于她的特殊关系,被宣布停职,并在外交部接受审查。经过一次又一次的检查交代,她终于说清楚了自己的问题。1978年12月起,她的工作关系从外交部撤销了,移交到中共中央组织部,等待重新分配。  为了适应新的工作,中央又决定,让王海容到中央党校进修学习,按照中央党校的教程安排,每期学员的进修学习时间为半年或一年。但是,王海容却在中央党校整整呆了3年。对此,熟识她的教师和“同学”都爱半开玩笑地跟她说:“嘿,王海容同志,你可是我们党校的‘留学生’啊。”  学习结束后,她又回到中组部等待分配。一挂又是3年。这6年光阴,过得漫长又短暂。过得白发渐渐地爬满了她的双鬓,皱纹也不知不觉地布满了她的面颊。这6年中,她一直默默无闻,人们几乎已经将她淡忘了……  1984年,王海容终于结束了“等待分配”,被重新任命为国务院参事室的副主任。参事室是国务院的一个直属局,从职务上看,当然要比她原来的外交部副部长要低些,但级别上仍保留她的副部长级待遇。  自从她来到参事室工作之后,由于单位不大,人不多,她平时跟工作人员经常在一起交谈说笑。这样一来,原来围绕在她身上那神秘的光环消失了,一个有血有肉的女性形象出现在大家面前。  海容到国务院参事室任副主任,也许是有缘分。她的祖父王季范先生50年代就是政务院参事。30年后,她又自愿选择到国务院参事室工作。  她第一次到参事室来,正值参事们学习。她一进屋就双手抱拳,笑容可掬地说:“各位老先生都是我的长辈,今后还请大家多多包涵啊!”本来大家都知道这个曾经红极一时的风云人物要来,都多少有些紧张,但她的这几句话立刻就消除了大伙的“戒备心理”,也使气氛热闹起来。参事们纷纷和她握手寒暄,表示欢迎。  海容已进“知天命”之年,但依然精力充沛,依然透着十年前的精干利落,依然是十年前的装束:永远是三颗扣子的便服,永远是铁灰色、灰色或浅蓝色,永远是黑色松紧口或圆口平底布鞋,朴素而整洁。  海容至今还没有结婚。有人会问:“她为什么不结婚?”“她恐怕过得很凄凉吧?”  对于这个敏感问题,在命运的大起大落中从容独立于世的海容采取的是一种超然的态度。有一次参事室的同志一起聊天,说起常看见寄给她的一些莫名其妙的来信,她笑着说:“这不新鲜,有一次,大门口还来过一个自称是我丈夫的人哩,在传达室外纠缠了半天,非要进来找我不可。你说这些事,真让人哭笑不得!”  原来不久前,有个对王海容仰慕已久的退役飞行员,先后给她寄了好几封热情洋溢的求爱信,无奈都被王海容藏之屉底,不回一言。这位飞行员,按捺不住心中的思慕之情,决意要作一次爱情的“冒险飞行”,他不知道王海容家住何处,但她的工作单位办公的地方还是知道的。于是,他径直找上单位的门来,想直接找海容同志“当面谈谈”。像所有国家机关一样,参事室的大门也设有传达室,外人不经允许是进不了门的。这位勇敢的飞行员在院门口也不例外地被传达室的同志挡住了。  “喂,同志,你找谁?”“我,我找王海容同志。”“公事,还是私事?”  “公事,不,私事。”“你是她的什么人?”“一般的人。”“什么一般的人?那你等下班后到她家去找她吧。”“不不,我是她的丈夫!”  这位飞行员一急,居然把幻想说成了现实。传达室的门卫一听王海容同志的“丈夫”,一时也慌了手脚。他们原来虽然听说过王海容同志迟迟没有成家,但谁能保证她一直不成家呢?说不定他们就在上一个星期结婚了呢!  门卫立即陪上笑脸说:“您等等,我马上给她打电话。”电话通了,门卫说:“海容同志,您丈夫在门口找您来了。”  话还没说完,门卫突然变哑巴了,脸色变得如死灰一般,原来,耳机里传来了王海容的大声斥责:“什么?你说什么?我至今还是光棍女司令一个,哪来什么‘丈夫’?你给我把他轰出去!轰出去!讨厌!”  大家听了以后,禁不住都哈哈大笑起来。其实,就海容的个性和经历来说,可以说,在她的人生词典里,是找不到“凄凉”、“孤独”一类词汇的。她至今没有结婚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当年她风华正茂之时,正处于一般女性难以达到的事业的巅峰,可以说,当时她的地位真是“炙手可热”,那时候,既无暇顾及个人问题,也实在难以寻觅到合适的对象;而后便是数年的“门庭冷落”,待她重新走进社会生活,白发已经悄悄爬上了双鬓。再说海容的性格又是决不愿委屈求全的,何况,她已经习惯了现在这样的生活。  海容一直是和母亲相依为命,母亲是她生命中非常非常重要的人。海容的家是一个热闹的大家庭。她和她的母亲、弟弟、妹妹以及弟弟的两个孩子同住在一起。她的住房,是原某外国使馆的一部分。一条幽深的小巷,隔开了闹市的繁华。  经历了这些年的风风雨雨,大起大落,海容更成熟了。但她身上却还有一点始终没有改变,那就是她的自然率真。  对海容来讲,她自有她的难处。本不愿出名,却偏偏举世皆知;不喜欢抛头露面(就是现在,凡是社会活动,可以不去的,她绝不会参加),却偏偏屡屡出现在众目睽睽之下的各种庄重的、敏感的场合。她得到了一般人得不到的,但却失去了她本该得到的一切……为了自己那极不情愿的出名,她尝过了比普通女性多得多的酸甜苦辣。但是,她的与众不同,就在于她能坦然地、乐观地承受生活赐给她的幸运与不幸。她从不顾影自怜,也不屑怀着感伤情绪回味昨天,她的气量一如她祖父王季范先生当年给她取名时所寄予她的期望:“海纳百川,有容乃大”。这就是海容,一个始终有勇气面对现实的人,一位平凡又具有独特气质的女性。  
发表评论:
馆藏&38747
TA的推荐TA的最新馆藏[转]&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姑娘要出嫁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