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十岁撞倒了之后,全身发麻是怎么回事什么原因撞到孩子的脸后孩子倒下说是全身发麻发冷经小医院检查没发现异

百度拇指医生
&&&普通咨询
您的网络环境存在异常,
请输入验证码
验证码输入错误,请重新输入200分紧急求助!8周岁以前的小孩治疗时需要全麻的三个问题?在以(全麻,麻醉,手术,静脉,智力发育,治疗,全身麻醉) - 五官科 - 生物秀
标题: 200分紧急求助!8周岁以前的小孩治疗时需要全麻的三个问题?在以(全麻,麻醉,手术,静脉,智力发育,治疗,全身麻醉)
摘要: 在以下网址是100分!这里也是100分!问题一样,总200分! 4岁小孩因为脸上有鲜红斑痣,想在上海通过激光光动力治疗,据医生说:8周岁以前的小孩需要全麻才能够进行。因为照射时有一定的疼痛感,8周岁以前的小孩是不会配合的,问题:1、听说全麻有好几种类型(我是道听途说的,对错不知道),那治疗鲜红斑痣的小孩是采用哪种全麻呢?2、治疗鲜红斑痣的小孩采用全麻前,是否需要家长签署麻醉同意书(或者类似的告知书……
治疗本身并不是很痛苦,但孩子太小,恐惧治疗很难完全配合,这种情况,一般可以作静脉复合麻醉,危险性很小,一般不会出问题,有手术就必然存在风险,所以必须签字,这是必须履行的手续,麻醉师会向你交代很多可能发生的危险,但很少会出现危险的情况。成人和小儿在全麻的状态下,有同样的危险,发生的机率很低,一般不会造成死亡,但有些个例特殊体质的危险性就大多了。
全麻分类和全麻药物 全身麻醉按麻醉药作用方式,可分为吸入麻醉、静脉麻醉、肌肉注射全麻等。临床上全身麻醉多是几种药物的复合应用,取长补短、协同作用,以减少药物用量,减轻副反应,使麻醉更加安全、平稳。按复合方式的不同分为:静脉复合麻醉、静吸复合麻醉。近年又发展了不同麻醉方法的复合,如复合后以全麻为主,也可归于全身麻醉的范畴,如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 吸入麻醉是全身麻醉的主要方法之一。常用的吸入麻醉药有笑气(N2O)、安氟醚、异氟醚、七氟醚、地氟醚。安氟醚应用最广,异氟醚不引起痉挛性脑电图变化,也不增加颅内压,是颅脑手术较好的麻醉药之一。七氟醚、地氟醚价格较高,特别像地氟醚挥发罐价格昂贵,我省尚未广泛应用。N2O由于气源问题,也未能普及。 静脉全麻药常用于吸入麻醉的诱导和全身静脉、静吸复合麻醉。目前常用的静脉麻醉药有:硫喷妥钠、氯胺酮、咪唑安定、异丙酚、依托咪酯、羟丁酸钠等。 二、麻醉方法 原则上应根据所在医院的条件和麻醉医师所熟悉的方法,安全选择药物和方案,但也应注意麻醉质量和发展趋势选择药物和方案。
1、基础麻醉 主要用于不合作的小儿,常用氯胺酮4~
全麻分类和全麻药物 全身麻醉按麻醉药作用方式,可分为吸入麻醉、静脉麻醉、肌肉注射全麻等。临床上全身麻醉多是几种药物的复合应用,取长补短、协同作用,以减少药物用量,减轻副反应,使麻醉更加安全、平稳。按复合方式的不同分为:静脉复合麻醉、静吸复合麻醉。近年又发展了不同麻醉方法的复合,如复合后以全麻为主,也可归于全身麻醉的范畴,如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 吸入麻醉是全身麻醉的主要方法之一。常用的吸入麻醉药有笑气(N2O)、安氟醚、异氟醚、七氟醚、地氟醚。安氟醚应用最广,异氟醚不引起痉挛性脑电图变化,也不增加颅内压,是颅脑手术较好的麻醉药之一。七氟醚、地氟醚价格较高,特别像地氟醚挥发罐价格昂贵,我省尚未广泛应用。N2O由于气源问题,也未能普及。 静脉全麻药常用于吸入麻醉的诱导和全身静脉、静吸复合麻醉。目前常用的静脉麻醉药有:硫喷妥钠、氯胺酮、咪唑安定、异丙酚、依托咪酯、羟丁酸钠等。 二、麻醉方法 原则上应根据所在医院的条件和麻醉医师所熟悉的方法,安全选择药物和方案,但也应注意麻醉质量和发展趋势选择药物和方案。
1、基础麻醉 主要用于不合作的小儿,常用氯胺酮4~6mg/kg肌注,如果在基础麻醉加局麻下完成短小手术,可与小剂量镇静剂如异丙嗪1mg/kg或氟哌啶0.05~0.1mg/kg复合肌注,也可复合安定0.2mg/kg肌注。如已开放静脉者,应以静脉用药为首选。
2、静脉麻醉 本文特指不作气管插管而进行的静脉麻醉或静脉复合麻醉。 氯胺酮麻醉:可分为单纯氯胺酮麻醉和氯胺酮复合麻醉。
(1)单纯氯胺酮麻醉首次量为2mg/kg静注,然后以0.1%氯胺酮溶液静滴维持,依照麻醉深度调节静滴速度(40~60滴/分),滴速应逐渐减慢。也可采用间断追加,用量要减少,为首次量的1/2~2/3。
(2)氯胺酮复合麻醉,可克服其作用时间短暂的缺点,并使氯胺酮用量减少。常用组合方式有:以氯胺酮为基础,辅以安定0.2mg/kg或哌替啶1mg/kg或羟丁酸钠50mg/kg静注。 咪唑安定静脉麻醉:咪唑安定0.1mg/kg辅以芬太尼1~2ug/kg静注。
(1)麻醉诱导 诱导方法的选择取决于病情和预期的气道管理问题(如误吸危险、插管困难或气道不畅)。对气道处理困难者常在表麻下插管最安全,以能尽早控制气道,一般常采用静脉全麻药一麻醉镇痛药一肌松药复合诱导。 ①静脉全麻药:硫喷妥钠3~5mg/kg,异丙酚1.0~2mg/kg,氯胺酮2mg/kg、咪唑安定0.1~0.2mg/kg,依托咪酯0.2~0.3mg/kg,羟丁酸钠50~80mg/kg等。单独应用时剂量稍偏大,两药合用时,均应减量。 ②肌松剂:维库溴铵0.1mg/kg,阿曲库铵0.5mg/kg,哌库溴胺0.1mg/kg,潘库溴铵0.1mg/kg,琥珀胆碱1.5~2mg/kg。 ③麻醉性镇痛药:芬太尼2~4ug/kg,(心血管手术麻醉时8~10ug/kg)
(2)麻醉维持 当病人处于足够的麻醉深度时就进入维持期,重点是维持病人内环境稳定和调控麻醉深度。采取上述三类药物复合应用,如: ①异丙酚2~6mg/(kg?h),芬太尼2ug/(kg*h),维库溴铵(潘库溴铵或哌库溴铵)0.05~0.1mg/(kg*h); ②咪唑安定0.1~0.2mg/(kg*h)。②、③方案中芬太尼和肌松剂用量同方案①; ③氟哌啶0.05~0.1mg/(kg*h); ①配制0.1%氯胺酮+0.1%异丙酚静滴; ②羟丁酸钠50mg/kg,芬太尼0.1mg或氯胺酮1~2mg/kg间断静脉注射; ③1%普鲁卡因+0.1%琥珀胆碱静滴。芬太尼分次静注。
4、静吸复合麻醉 ①麻醉诱导同静脉复合麻醉。 ②麻醉维持: i、静脉-吸入复合麻醉;以静脉复合麻醉为主,补充吸入N2O、安氟醚、异氟醚、七氟醚或地氟醚维持麻醉,是目前国内常用的方法之一。 ii、吸入麻醉:静脉诱导后以N20(60~70%)-O2(30~40%)和一种挥发性吸入麻醉药如异氟醚或安氟醚维持麻醉,并在此基础以上给予肌松药。 iii、吸入-静脉复合麻醉;在吸入麻醉的基础上辅以静脉麻醉药或麻醉镇痛药,此法以吸入麻醉为主。
5、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麻醉 胸内手术,如食道、肺、纵膈;胸壁手术;上腹部如贲门、胃、复杂胆道、肝脏、胰腺,十二指肠、脾脏等手术应用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麻醉。全身麻醉有利于维护呼吸道通畅,保证氧供及控制呼吸,硬膜外麻醉保证确切的镇痛及肌松,还能行术后镇痛(PCEA),两种方法的联合应用可以优势互补,近几年来,临床已广泛应用。 (1)操作常规 ①根据手术切口中点选择硬膜外阻滞穿刺点。 ②局部麻醉药一般可选1%利多卡因和/或0.25%布比卡因混合液,内加1∶20万肾上腺素。试验量3ml,诱导剂量共为5~8ml,确定阻滞平面后即可行全麻诱导插管,术中可根据麻醉深浅追加局麻药。(Guedel在仔细观察了乙醚诱导的病人反应后拟定麻醉的“分期”或“级”,现代麻醉药的诱导非常迅速,以至于所描述的各个阶级(期)通常不可截然分开的。但是对于这些期的划分可以提供一些有用的术语来描述从清醒到麻醉的整个过程,并为临床麻醉提供安全和警觉的信号。) ③静脉全麻诱导,依次给予镇静剂、镇痛剂、肌松剂完成气管插管,接麻醉机控制呼吸,机械通气或手控。术中可间断追加镇静、镇痛、肌松剂或连续给药维持麻醉。 ④术后镇痛。手术结束在硬膜外导管拔除之前注入吗啡2mg(稀释2~4ml)或保留硬膜外导管接镇痛泵。
(2)注意事项 ①麻醉前准备与麻醉前用药参照全身麻醉。有硬膜外麻醉禁忌症者不适合选用。 ②全麻诱导时剂量酌减,否则易导致严重的低血压,甚至休克。 三、特殊病人的全麻用药选择
1、体外循环心脏直视手术的麻醉 静脉全麻药可选择咪唑安定、安定、异丙酚、依托咪酯。麻醉性镇痛药:诱导量芬太尼8~10ug/kg,维持量10ug/(kg?h),可持续或间断静注。肌松剂:选择非去极化类如维库溴铵、哌库溴铵、潘库溴铵等。
2、颅脑麻醉 选择对颅内压影响小的静脉麻醉药如硫喷妥钠、异丙酚等,吸入麻醉药宜选择异氟醚。后颅凹、脑干手术,宜用异丙酚维持麻醉并保留呼吸。
3、肝肾功能受损病人的麻醉 宜选择依赖肝肾代谢少,不影响肝肾功能的短效麻醉药如异丙酚、咪唑安定、阿曲库铵、维库溴铵、异氟醚、地氟醚等。 四、全身麻醉的实施原则
1、除门诊短小手术等实施单纯静脉麻醉外,全身麻醉均需在气管插管,辅助或控制呼吸下实施。气管及支气管内插管术见第八章。
2、复合麻醉时,要注意药物的协同作用,根据药物间相互作用的特点,病情和手术要求,合理选择麻醉药物。
3、准确判断麻醉深度 根据所用药物性质、作用时间、剂量,综合循环系统(血压、脉搏)的变化和病人对手术的反应综合判定麻醉深度(见表8)。
4、在满足全麻的基本要求前提下,优化复合用药,原则上应尽量减少用药种类。
5、保持气道通畅和氧供,维持正常的氧合和通气。
(1)全麻未清醒前,病人处于意识丧失阶段,为防止各种合并症或意外的发生,必须有专人守护,直至清醒为止。
(2)保持呼吸道通畅。全麻未清醒前,下颌关节部位的肌肉松弛,舌根易后坠而阻塞咽喉通道,一般在咽喉部置通气导管,并可通过导管吸出呼吸道分泌物,以保证呼吸道通畅。待病人逐渐清醒,自己用舌将通气导管推出时,可将导管取出。
(3)恶心呕吐。乙醚全麻后常出现恶心呕吐等胃肠道反应,故麻醉未清醒前,病人应平卧头侧向一边,防止唾液和呕吐物误吸入呼吸道。一旦发生误吸,应立即采取头低位,使声门裂高于食道入口,呕吐物流向鼻咽腔然后从口角流出,此时可用吸引器清除口鼻腔的残余呕吐物,保持呼吸道通畅。
(4)认真观察血压、脉搏、呼吸、每15-30分钟一次。发现异常体征,应区别麻醉剂的影响或手术后出血情况,以便采取紧急措施,排除险情。
(5)麻醉清醒前,病人可出现躁动不安,如拔管、坠床等危险,守护者必须注意安全,可按医嘱给镇静止痛剂,必要时采用约束带,保护病人的安全。
全麻是一种手术时经常需要采用的麻醉方式,这种麻醉方式可以
让病人在一定时间内意识和感觉完全消失,在接受手术治疗时毫无痛
苦。对于年幼的孩子,手术需要麻醉的情况更多。那么,全麻会不会
影响孩子的智力发育?这是许多需要接受手术治疗的患儿家长普遍存
在的最大疑虑。
☆智力与智力发育☆
为了讨论这个问题,我们首先来谈谈什么是智力和智力发育。
智力系指人的观察力、记忆力、思维能力、想像力等。有人把智
力看做是人们从许多可能的方案中选出最佳方案的能力,即大脑对外
界信息的接收、储存、加工,并从“记忆库”里提取和利用信息以解
决问题的能力。
智力发育受多种因素影响,其中遗传因素是智力发育的前提条件,
大脑是智力发育的物质基础,环境和教育是智力发育的决定性条件。
儿童必须在这些因素长期、综合而非短期、独立因素的作用下,才能
得到不同程度、或快或慢的智力发育。
☆麻醉药的作用是阻断痛觉传导☆
在手术过程中,麻醉医生要根据手术需要,不断为接受手术者追
加麻醉药。当手术结束时,麻醉药也就
全麻是一种手术时经常需要采用的麻醉方式,这种麻醉方式可以
让病人在一定时间内意识和感觉完全消失,在接受手术治疗时毫无痛
苦。对于年幼的孩子,手术需要麻醉的情况更多。那么,全麻会不会
影响孩子的智力发育?这是许多需要接受手术治疗的患儿家长普遍存
在的最大疑虑。
☆智力与智力发育☆
为了讨论这个问题,我们首先来谈谈什么是智力和智力发育。
智力系指人的观察力、记忆力、思维能力、想像力等。有人把智
力看做是人们从许多可能的方案中选出最佳方案的能力,即大脑对外
界信息的接收、储存、加工,并从“记忆库”里提取和利用信息以解
决问题的能力。
智力发育受多种因素影响,其中遗传因素是智力发育的前提条件,
大脑是智力发育的物质基础,环境和教育是智力发育的决定性条件。
儿童必须在这些因素长期、综合而非短期、独立因素的作用下,才能
得到不同程度、或快或慢的智力发育。
☆麻醉药的作用是阻断痛觉传导☆
在手术过程中,麻醉医生要根据手术需要,不断为接受手术者追
加麻醉药。当手术结束时,麻醉药也就停用了。全身麻醉的作用是阻
断痛觉向大脑的传导,暂时抑制患儿的意识。在手术过程中,麻醉机
可以显示各项生命指标,严密监测脑、心、肾等重要脏器的血液供应
情况,发现丝毫差异,麻醉医师都会及时纠正。此外,麻醉是一个可
逆的过程,随着麻醉药物的停用,麻醉药物会逐渐代谢消失,孩子会
慢慢醒来。因此,除非出现麻醉意外,全麻对孩子的智力发育不会产
生不良影响。
☆全麻的副作用是暂时的☆
术后一周内,病人可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失眠和短时间的记忆障
碍。于是,有些家长就将孩子手术后的这些变化归结为麻醉引起的智
力下降。其实,患儿手术是一个经历创伤的过程,康复需要一定的时
间,这并不意味着孩子的智力发育已经受到影响。我国每年有成千上
万的儿童因需要手术治疗而接受全麻,有些还经历多次,但并无资料
显示全麻对患儿智力会产生不良影响。况且智力不像高度和重量那样
能够精确地进行测量,即使最完善的智力测试也存在局限性。所以,
家长不要因为孩子某次智力测试或考试成绩不尽人意,就把原因归结
于手术时所做的全麻。当然,如果麻醉中发生了严重的脑缺氧和脑损
害,的确会造成智力障碍甚至植物人。所幸的是,这样的麻醉意外发
生率极低。
总之,麻醉是现代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绝大多数手术离不开麻
醉。通常情况下,麻醉是很安全的,全麻不会影响患儿的智力发育,
家长应当对此加以正确认识和理解,配合医生顺利为患儿进行手术治
1。目前最常用的麻醉方法为腰麻:较安全,易掌握;2。肯定要让家长签字的,正常的履行手续;3。如遇意外,结果有很多种,当然,最坏的是死亡。但是,这种几率仅次与中体彩的大奖了。你放99个心,留一个来照顾小孩就成了。有一点要注意:千万要到正规有资质的医院进行治疗。
1、鲜红斑痣述常用仅作用于上半身的椎管注射麻醉术。
2、所有手术前,一律要求家长签署麻醉和手术同意书。
3、8周岁前小孩进行这样的全麻,如遇意外,最坏结果是手术时间延长。我行医30年来,从未听说过该类手术引起死亡的病历。
相关热词:
..........
生物秀是目前国内最具影响力的生物医药门户网站之一,致力于IT技术和BT的跨界融合以及生物医药领域前沿技术和成功商业模式的传播。为生物医药领域研究人员和企业提供最具价值的行业资讯、专业技术、学术交流平台、会议会展、电子商务和求职招聘等一站式服务。
官方微信号:shengwuxiu
电话:021-百度拇指医生
&&&普通咨询
您的网络环境存在异常,
请输入验证码
验证码输入错误,请重新输入  我的孩子从昨天开始发烧,喝了点安痛定,有所好转,今天早上又不好了,脸也红了,全身更热了,谁能快快告诉我,吃什么药能让孩子快些退烧??
楼主发言:1次 发图:0张
  看烧到多少度,不超过39度就不要用激素,用物理降温就行或吃安痛定也可,重要的是知道为什么发烧,建议吃抗生素,青霉素开始。
  及早就诊。    小儿体温中枢发育还不算完全  对体温调节能力较大人差,易发热    记得WHO对小儿发热须用药定的标准是39度以上  我以前搞儿科时自己掌握一般是38.7度    发热时一定要注意多饮水  注意体液平衡    至于抗生素使用与否  我的意见是听医生的!    我以前临床上是能不用尽量不用  除非有细菌感染的证据
  发热原因必须查明。因为决定治疗原则。  孩子多大?发热前有无诱因(比如受凉什么的)?发热同时还有什么其他症状?发热的特点?  等我转篇关于小儿发热的贴子来。
  小儿发热的若干问题    http://www./child/1.htm     1、怎样判断小儿发热  2、常人的体温是多少  3、小儿发热的处理原则是什么  4、小儿麻疹发热怎样处理  5、小儿风疹一定会发热吗  6、幼儿急疹的发热有什么特点  7、小儿猩红热的发热特点是什么  8、小儿患水痘时发热怎么办  9、小儿百日咳会发热吗  10、脊髓灰质炎(小儿麻痹症)的发热特点是什么  11、小儿感冒发热怎么办  12、小儿发热时手足出疹是什么病  13、小儿丹毒发热怎样处理    
  1、怎样判断小儿发热?  发热是婴幼儿十分常见的一种症状,许多疾病在一开始时就表现为发热。在日常生活当中,我们会时常看到有些家长用手摸一摸孩子的头,摸一摸孩子的手心,感到皮肤发烫,就认为孩子是发烧了。有些家长认为,只要孩子的体温超过37℃就是生病了。其实,这种认识并不是完全正确的。  
发热是指体温的异常升高。正常小儿腋下体温为36℃~37℃,如超过37.4℃可以认为是发热。但是,小儿的体温在某些因素的影响下,常常可以出现一些波动。比如在傍晚时,小儿的体温往往比清晨高一些。小儿进食、哭闹、运动后,体温也会暂时升高。衣被过厚、室温过高等原因,也会使体温升高一些。这种暂时的、幅度不大的体温波动,只要小儿一般情况良好,精神活泼,没有其它的症状和体征,一般不应该考虑是病态。  
有些孩子经常出现手足心发热。有的家长一拉孩子的手,发现手心很热就认为孩子是发烧了,盲目地给予退热药。其实,小儿的手足心热并不一定就是体温高。如果测一下体温,很可能在正常范围。孩子手足心热,从中医的角度分析,是因为阴虚火旺,也就是人们所说的孩子有“虚火“。这种情况不宜使用西药退热剂,而应该请中医治疗。中药可选用生地、麦冬、沙参、玄参、玉竹、青蒿、丹皮等滋阴清热之品。同时让孩子多饮水,多吃青菜和水果,也可以经常用菊花泡水频饮。  
对确认发热的孩子,要分析发热的原因,判断是感染所致的发热,还是其它因素所引起的发热。并且要注意观察发热的热型和伴随的其它症状,以便及早做出正确诊断。  
2、常人的体温是多少?  
人和高等动物都有一定的体温。体温的产生是机体不断地进行新陈代谢的结果。同时,体温又是机体功能活动正常进行的重要条件。随着动物的进化,体温调节功能越来越完善。低等动物的体温随着环境温度的变化而变化,不能保持其体温的相对恒定,因此称为变温动物。人和高等动物能够在环境温度不同的情况下,通过对体内产热和散热过程的调节来保持体内环境温度的相对稳定,并提高对环境温度变化的适应能力,因此称为恒温动物。  
在健康状态时,如饮食正常,衣着适宜,人体的体温一般是比较恒定的,即保持在37℃上下(大致介于36.2 ℃~37.3℃),而不因外界环境温度的改变而变化。但人体正常体温并不是指某一具体温度,而是一个温度范围。如对大多数正常人来说,口腔体温范围在36.7℃~37.7℃之间 (而37.19℃仅是一个平均值),腋窝温度范围在36.0℃~37.4℃,直肠温度范围在36.9 ℃ ~37.9℃。人体的体温虽然比较恒定,但人类个体之间的体温有一定的差异,少数人的标准体温可低于36.2℃,也可高于37.3℃。即使同一人体温在一日内也不是完全一样的,昼夜间体温的波动可达1℃左右。  
3、小儿发热的处理原则是什么?  
发热是疾病的一种表现,是一个症状,而不是一种独立的疾病。因此,对小儿发热不能单纯地着眼于退热,而应该积极寻找发热的原因,治疗原发病。  
概括地讲,小儿发热的原因可以分为感染性因素和非感染性因素。无论哪种因素导致的发热,原则上都不需要首先给予降温处理。因为体温的升高是人体的自然防御反应,可以使抗体合成增加,吞噬细胞活性增强,有时还有助于诊断和预后的判断。如果退热处理不当,可能会挫伤机体的自然防御能力,还有可能会掩盖症状,延误诊断和治疗。  
虽然如此,对体温过高或高热持续不退的患儿,为避免引起脑细胞损伤和由于体温过度升高而可能造成的不良影响,还是需要适当的降温措施。尤其对既往有高热惊厥史的患儿和高热伴极度烦躁的患儿,及时采取降温措施还是很必要的。  
临床常用的降温措施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物理降温,一种是药物降温。具体应用哪一种降温方法为好,应该根据患儿的年龄、体质和发热程度来决定。  
新生儿期发热不宜采用药物降温,因为新生儿体温调节功能尚未发育完善。婴幼儿一般感染所致的发热最好先采用适当的物理降温措施。但对麻疹等出疹性疾病的患儿不宜采用冷敷和酒精擦浴降温,以免刺激皮肤,影响皮疹透发。药物降温需注意剂量不要太大,以免使患儿出汗过多引起虚脱或电解质紊乱。儿科常用的退热药物种类很多,一般可选择扑热息痛或阿司匹林。扑热息痛现在有很多不同的剂型,很适合小儿服用。其商品名有百服宁、泰诺、安佳热、一滴清等。扑热息痛退热效果迅速可靠,不良反应较少,对胃肠道无明显刺激性,也不会引起凝血障碍。但偶见过敏反应,出现皮疹。大量或长期服用可能会引起溶血性贫血及肾脏损害。阿司匹林退热作用迅速,但长期使用可引起胃肠道反应,并能抑制血小板聚集而致出血,少数患儿可出现过敏反应。  
4、小儿麻疹发热怎样处理?  
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麻疹病毒经过飞沫直接传播,侵袭呼吸道粘膜及其附近淋巴组织,再进入血液,发生病毒血症。因此,在麻疹的发疹前期即出现发热等症状。小儿麻疹发热的热型不定。轻症仅为中等度发热,重症患儿体温可超过40℃。多数患儿体温逐渐升高,但也有骤然高热起病者。  
小儿麻疹多以发热为最初症状,同时伴有咳嗽、流涕、眼结膜充血及麻疹粘膜斑等。大约于发热3~4天出疹,出疹时伴发热增高,直到皮疹消退时体温开始逐渐下降,直至正常。  
对麻疹的发热,一般不需要急于退热。应该给予足够水分,易于消化和营养丰富的饮食。同时,最好采用适当的中药治疗。中药治疗主要以清热解毒透疹为原则。常用药有桑叶、银花、连翘、蝉蜕、浮萍、葛根、升麻、紫草、牛蒡子等。亦可用西河柳、浮萍、芫荽等中药煮沸,用毛巾浸药液温敷患儿额面、四肢等部位,既可退热又可透疹。且在煮沸药液过程中,使水蒸气在室内布散,以保持室内的湿度。对体温过高的患儿可酌用小量退热剂,避免急骤退热而致虚脱。西药退热剂可选用阿司匹林、扑热息痛等,亦可用安乃近滴鼻。使用药物降温应使体温维持在38℃左右,不可降至过低。对麻疹患儿不宜采用冷敷和酒精擦浴降温,以免刺激皮肤,影响皮疹透发。  
小儿麻疹发热时,家长还应该注意做好皮肤护理,出汗要及时擦干,衣被不要过厚过暖。另外还要注意做好口腔护理,多饮水。  
5、小儿风疹一定会发热吗?  
风疹多见于年幼的小儿,传染性很强,在幼儿园或小学校往往可成批患病。风疹由风疹病毒引起,经呼吸道传染,临床以低热、皮疹及颈部淋巴结肿大为特征。  
风疹的前驱期很短,多数患儿症状较轻,多表现为低热或中度发热,可伴有咽痛、咳嗽、流涕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在出疹期患儿可仍有发热,一般在出疹后2~3天体温可下降至正常。如果体温持久不退或退而又升,应考虑是否出现并发症,或考虑继发感染。  
风疹的发热等全身症状一般轻微,高热者很少见,体温正常者也较多。多数患儿表现为低热或中度发热,发热持续时间也比较短。因此,风疹的并发症也很少,预后良好。  
因为小儿风疹的发热较轻,所以一般不需要特殊处理,嘱其多饮水,或用中药双花、板蓝根、大青叶、芦根、薄荷、野菊花等煎水频服,清热效果亦较好。  
6、幼儿急疹的发热有什么特点?  
幼儿急疹是婴幼儿时期一种常见的病毒性出疹性疾病,主要见于2岁以内婴幼儿,尤其以一周岁以内婴儿患病多。  
本病的临床特点是以突然高热起病,体温在数小时内可上升到40℃或更高,持续高热3~4天后体温骤然下降,在体温下降的同时或稍后皮肤迅速出现淡红色斑丘疹,皮疹大多为分散性,全身各处均可见到,但面部及四肢远端皮疹较少。皮疹发出后1~2天便迅速消退,不留色素沉着,亦不脱屑。  
幼儿急疹时发热虽然较高,但患儿精神状态好,全身症状轻,仅有轻度咽红,有时伴轻微咳嗽,无其它明显体征。但在突然高热时可能会发生惊厥,应该予以注意。在高热时可适当应用退热剂,并且要多饮水。一般不需要特殊治疗,无并发症者不必用抗菌素。
  另外退热时我不推荐物理降温  因违背人体体温调节生理规律  我推荐须降温时首选药物降温  可选解热镇痛类,不主张氨基比林  (有报道此药对骨髓出现副作用可能性甚至大于氯霉素)  推荐消炎痛栓塞肛    发热本身是机体反应  发热时机体免疫力一般也增高  增强抗病能力      再:以前有过有热惊撅的小儿须及时退热  不要等到三十九度之类  切记!  激素退热实属万般无奈后之举动  不考虑!
  7、小儿猩红热的发热特点是什么   
猩红热是由溶血性链球菌所致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典型的猩红热一般起病很急,临床以发热、咽峡炎、病后24小时内出现弥漫性充血性皮疹为三大特征性表现。  
猩红热发热的特点多为持续性高热,体温往往达39℃~40℃之间。在发热的同时伴有全身不适、头痛、食欲不振等症状。猩红热发热的原因是由于病原菌所产生的红疹毒素及其它产物经咽部丰富的血管侵入血流,从而引起了全身中毒症状。红疹毒素在引起高热等全身中毒症状的同时,又可引起皮肤血管充血并发疹。因此,猩红热病程中发热的高低和发热的持续时间,与猩红热皮疹的多寡及其消长情况是相一致的。也就是说,体温越高,发热时间越长,皮疹出现的越多。   
对猩红热发热症状较重的患儿,可给予小剂量扑热息痛或阿司匹林降温,并注意补充液体。一般不采用酒精擦浴等物理方法降温,以免损伤皮肤。  
8、小儿患水痘时发热怎么办?  
水痘是一种传染性很强的出疹性传染病,多发生于婴幼儿和儿童。水痘的临床特点是皮肤和粘膜相继出现斑丘疹、水疱疹和结痂。  
水痘在出疹前一般先有一些前驱期表现,常见的症状是发热,体温多为低热或中度发热,重症可见高热。发热1~2天皮肤成批出现斑丘疹,以后变成表浅的水疱疹。在出疹期,患儿可仍有发热,也有的患儿无发热表现。   
小儿出水痘时发热怎么处理呢?首先要让孩子多饮水,这样既有利于毒素排泄,又有助于降温。如果体温在38℃以下,不必用退热剂。如果患儿持续高热,可给予小剂量退热剂,最好应用扑热息痛。近年有报道,水痘患儿应用阿司匹林,有增加瑞氏综合征的发病趋势,所以应该慎重使用。另外,对水痘患儿不宜采用酒精浴、冰袋冷敷等物理方法降温,以免造成皮肤损伤,引起皮肤感染。可以给患儿煎服中药,选用公英、连翘、大青叶、板蓝根、紫草、野菊花等清热解毒之品。  
9、小儿百日咳会发热吗?  
百日咳是小儿时期比较常见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本病由百日咳杆菌侵入呼吸道,引起呼吸道上皮细胞纤毛的麻痹和细胞的变性坏死所致。  
百日咳的病程较长。初起症状和上呼吸道感染相似,先可有低热、咳嗽、喷嚏、流涕等其他症状。大约经过2~3天后热退,但咳嗽逐渐加剧,尤以夜间咳嗽加重。典型的百日咳特征是阵发性痉挛性咳嗽,咳嗽虽然剧烈,但患儿一般无发热表现,或仅有轻微发热。临床上,医生常把体温下降后咳嗽反而加重作为百日咳诊断的依据之一。  
百日咳本身虽然没有发热表现,但如果出现支气管肺炎、百日咳脑病等合并症时,即会出现高热症状。因此,在百日咳病程中,如果发现患儿发热,尤其表现为持续高热时,应注意合并症的发生。  
10、脊髓灰质炎(小儿麻痹症)的发热特点是什么  
脊髓灰质炎是由脊髓灰质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本病多发于1~5岁小儿,且临床以肌肉弛缓性麻痹为特点,故俗称“小儿麻痹症“。  
本病初起多以发热为主要表现,一般为低热或中度发热,伴有全身不适、咽痛、咳嗽或呕吐、腹泻等症状。经1~4天后热势渐退,其他症状亦随之消失。热退后1~6天,患儿体温可再次上升,即所谓“双峰热“。同时出现中枢神经系统症状,烦躁或嗜睡,全身肌肉疼痛,感觉过敏。高热持续3~6日或更久,体温开始逐渐下降,在体温开始下降时出现肢体瘫痪,以后逐渐加重。一般体温降至正常后,瘫痪亦停止进展。  
脊髓灰质炎为什么会表现为双峰热型呢? 这是因为病毒侵入人体后,进入血液循环形成病毒血症,首先侵犯呼吸道、消化道等非神经组织,引起发热等前驱症状。此时体内中和抗体产生,病毒被清除,可使疾病停止发展,而不发生神经系统病变。如果感染病毒量大,毒力强或机体免疫力差,则病毒可通过血脑屏障侵入中枢神经系统,引起脊髓前角灰质炎,故再次出现发热,并可引起瘫痪。  
脊髓灰质炎以双峰热为典型的临床特征,但有不少患儿在病程中并没有典型的双峰热表现。也有的患儿在第一次发热时,由于热势不高,其他症状也不明显,很容易被家长忽视,而直到第二次发热,同时出现中枢神经系统症状时,才被家长注意。  
脊髓灰质炎在发热时,可以用物理或药物降温,以缓解症状。  
11、小儿感冒发热怎么办?  
小儿感冒常常有发热表现,同时可伴有鼻塞、流涕、咽痛、咳嗽等症状。对小儿感冒发热,一般不必急于退热处理。因为体温升高是人体的自然防御反应,可使抗体合成增加,吞噬细胞的活性增强。如退热不当,可能挫伤机体的自然防御能力。但对体温持续增高,或既往有高热惊厥史的患儿,应该采取适当的降温措施。一般宜先采用物理降温,可用毛巾在患儿头部做冷敷或温湿敷,亦可用30%酒精擦头部、腋下或双侧鼠蹊部。对热势较高的患儿可用头部冰袋枕。物理降温效果不佳者,应选用适当的药物降温。常用药有25%安乃近滴鼻,口服扑热息痛或阿司匹林等。  
小儿感冒发热时一定要注意多饮水,因为发热会消耗体内液体,需要及时补充。同时,应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及适当的温度。室内温度不宜过高,一般以21℃~22℃为宜。衣被也不要过厚,使患儿的皮肤能够与外界空气接触,借空气的传导、对流、辐射散热,以达到降温目的。  
中药治疗小儿发热也有很好的效果。可以用桑叶、野菊花、芦根、大青叶、生石膏、薄荷、板蓝根、知母等清热解毒之品。也可以给患儿服用清热解毒口服液、小儿感冒冲剂、小儿金丹片、小儿清热灵等中成药。  
12、小儿发热时手足出疹是什么病  
有的孩子发热时手足突然出现皮疹,尤其手足心皮疹明显。这是什么病呢?这种病叫做手足口综合征,人们习惯称“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主要发生于儿童,以1~4岁小儿发病率最高。这种病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大约每隔2~3年流行一次,多为集体发生,也有时呈大流行。  
本病多发生于夏季,初起主要症状是发热,体温一般在38℃~39℃之间,伴有咽痛、不欲饮食等症状,很象是夏季感冒。发热2~3天后,患儿开始拒乳、流口水,这时会发现孩子口腔粘膜出现小疱疹和溃疡。与此同时或稍后几天,便可发现患儿手足皮肤出现特异性皮疹。   
手足口病的皮疹有两种基本形态,一种为水疱疹型,手掌和足趾部位疱疹较多,疱疹数量多少不一,伴有痒感,大约3~7天皮疹消退。还有一种疹为丘疹型,常见于手足背和肘膝关节侧面,有时臀部也可见皮疹。  
目前对手足口病尚无特异的治疗方法,临床主要是对症治疗。发热时可以用温水擦浴等物理降温,也可以给予安乃近滴鼻或口服退热剂等。口腔疱疹可用盐水擦拭口腔,外用西瓜霜喷剂或双料喉风散。手足疱疹可以外涂龙胆紫,手足丘疹可以外涂芦甘石洗剂等药。   
中药治疗手足口病有较好的疗效。主要采用清热解毒的治法,常用药有桑叶、野菊花、芦根、薄荷、双花、连翘、板蓝根、大青叶、黄芩等。中药治疗既可以退热,又可使皮疹及口腔疱疹及早消退。  
13、小儿丹毒发热怎样处理?  
丹毒是由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皮肤和皮下组织急性炎症。病菌主要由皮肤或者粘膜的破损处侵入,也可以由血行感染。本病多发生于营养不良和低蛋白血症的患儿。  
小儿丹毒一般发病较急,在发病初起多数患儿有一些前驱症状,表现为突然寒战、高热,体温可达39 ℃~40℃,伴有全身不适、恶心、呕吐,婴儿有时会出现高热惊厥。继之在患部出现红肿,周围境界比较清楚,自觉灼热、疼痛,局部淋巴结肿大。化验检查白细胞增高,同时中性粒细胞也会增高。小儿丹毒一般多发生于面部、腹部和小腿部位。  
小儿发生丹毒在发热时应该怎样处理呢?一般来说,应该既要重视全身治疗也要重视局部治疗,既要注意对症治疗也要注意病因治疗。在体温升高时,应积极进行降温处理。可在头部放置冰袋,也可以用30% 酒精擦浴降温。对发热较高的患儿可以用阿司匹林、阿苯、百服宁、泰诺退热糖浆等药物退热。  
对小儿丹毒的治疗一定要尽早给予抗生素。一般以青霉素治疗效果最好,应该作为首选药物,可以用大剂量青霉素静脉滴注,也可采用肌肉注射。一般用药2~3天后体温常常可以恢复正常,但切不可在体温下降后即停止应用抗生素,否则细菌得不到控制,会使丹毒迁延难愈,甚至会反复发生,形成复发性丹毒。如果青霉素过敏可以选用红霉素、庆大霉素等抗生素。  
局部处理是丹毒治疗的一项重要内容。应将患儿患处抬高,用雷佛奴尔或新霉素溶液湿敷,每次20~30分钟,每日3~5次,以减轻局部炎症。  
中药治疗小儿丹毒亦有很好的效果。在高热等全身症状较重时,应用清热解毒类中药,如金银花、连翘、公英、大青叶、紫花地丁、夏枯草、生石膏等,常常对控制炎症、降低体温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子弹以前是学儿科的吧  见识应在我之上  呵呵学习了:)      楼主:  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  平时应注意小孩的生活起居  清。周积安有云:欲得小儿安,须带三分饥与寒  望三思~-~
  哎,只是照本宣科而已。原来学的是儿科,后来学的和现在干的是介入。儿科的东西还要以专业医生意见为准。
  谢谢各位的主意,这几天因为实在太忙,所以没太注意她,但也没冻着,饿着啊。我忘了说了,我女儿九岁了,又在外地,她只是说全身酸疼,嗓子有点疼,没起什么东西。明天又是周日,我想弄点药让她吃了,周一在去看看?现在她想吃东西了,哎,好久没遇上这种情况了,有点不知所措了/现在吃的是小儿严迪,和泰诺,是不是应该可以顶一阵吧??
  大夫都去哪了?怎么没人回啊??
  为何呆在网上了??一定要去看医生!  小孩子发烧可能很严重,去检查有甚么病, 发烧可能只是其中一种病征  还有抗生素不要乱服!紧遵医生的指示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全身发麻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