柑橘上的二叉树是什么蚜是什么样的

病虫害资料
名称:柑橘绣线菊蚜
分布与危害
危害柑橘的生长果实。
绣线菊蚜有无翅型和有翅型2种。无翅胎生雌成蚜卵圆形,长1.4-1.8毫米,宽0.9-1毫米。体黄色、黄绿色或绿色,体表有网状纹。头部淡黑色,复眼、口器黑色。口器伸达中足基节窝,触角短于体长。腹管圆筒形,尾片圆锥形,均为黑色。有翅胎生雌蚜体形稍长。腹管圆筒形,尾片圆锥形,均为黑色。有翅胎生雌蚜体形稍长。头、胸部黑色,复眼暗红色,口器黑色,伸达后足基节窝。触角6节,第三节上有感觉圈6-10个,第四节上有2-4个。腹部绿色或淡绿色,两侧有明显的乳状突起。腹管和尾片均为黑色。卵椭圆形,漆黑色。若蚜体鲜黄色,触角、足、腹管均为黑色。&
绣线菊蚜在台湾每年发生18代左右,以成虫越冬。在福州等地,冬季可在冬梢上繁殖。在冬季温度较低的地区,秋后产生两性蚜,于雪柳等树上产卵,少数也能在柑橘树上产卵越冬。春季孵出无翅干母,并产生胎生有翅雌蚜,在柑橘树春芽伸展时,开始飞到柑橘树上为害。发生初期,柑橘园边的树上虫口密度显著多于园内,但随后这种差异趋于消失。春叶硬化时,虫数暂时减少,夏芽萌发后,又急剧上升,盛夏雨季时又趋下降,秋芽时再度大发生,虫口常达全年的最高峰,直到初冬才趋于下降。已知的捕食性天敌有龟纹瓢虫、异色瓢虫、圆斑变、弯叶毛瓢虫、艳色广肩瓢虫、黑襟毛瓢虫、黑背小瓢虫、台湾小瓢虫、赤星小瓢虫、六条瓢虫、七星瓢虫、波纹瓢虫、小十三星瓢虫、二星小黑瓢虫、四星小黑瓢虫、十斑大瓢虫等70余种瓢虫;亚非草蛉、大草蛉、台湾草蛉、曹氏褐姬蛉等14种草蛉;狭带食蚜蝇、黑带食蚜蝇、大灰食蚜蝇、半黄球尾食蚜蝇、刺腿食蚜蝇、斑刺食蚜蝇和短翅食蚜蝇等20余种食蚜蝇。寄生性天敌有绣线菊蚜茧蜂、日本柄瘤蚜茧蜂、印度双瘤蚜茧蜂、棉蚜刺茧蜂、菜蚜茧蜂、桃蚜茧蜂、烟蚜茧蜂等近30种蚜茧蜂和苹果绵蚜小蜂、蚜虫跳小蜂、黄腰跳小蜂等。
(1)农业措施&冬、夏季结合修剪,剪除被害枝或有虫、卵的枝梢,主干和大枝不能剪除时可将虫卵刮除。生长季节抹除零星抽发的新梢。&&
(2)粘捕&橘园中设置黄色粘虫板可粘捕到大量的有翅蚜。&&
(3)保护利用天敌&蚜虫有多种有效天敌,果园中应避免不必要用药。如园中天敌稀少,也可从麦田、棉田或油菜田中搜集瓢虫、食蚜蝇和草蛉释放到橘园中。&&
(4)药剂防治&&蚜虫繁殖快,世代多,用药易产生抗性。选药时建议用复配药剂或轮换用药,可用50%啶虫咪水分散粒剂(国光崇刻)3000倍液,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如国光毙克)1000倍液,40%啶虫.毒乳油(如国光必治)倍液,或啶虫咪水分散粒剂(国光崇刻)3000倍液+5.7%甲维盐乳油(国光乐克)2000倍混合液喷雾均可针对性防治&,防治时建议在常规用药基础上缩短用药间隔期,连用2-3次。
病虫害防治
病虫害概念和症状
病虫害防治技术
版权所有:中国园林网
客服邮箱:
客户服务热线:6 2【图文】柑橘虫害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上传于||文档简介
&&主​要​介​绍​了​柑​橘​果​园​常​见​虫​害​的​识​别​及​防​治​管​理​技​术
大小:2.01MB
登录百度文库,专享文档复制特权,财富值每天免费拿!
你可能喜欢梨二叉蚜_百度百科
昆虫名,为目:同翅目,蚜科。分布于北京、吉林、辽宁、河北、山东、山西、河南、江苏、四川、台湾等地。寄主有梨、白梨、棠梨、杜梨及狗尾草等多种果树及其他植物。成、若蚜群集于芽、叶、嫩梢和茎上吸食汁液。梨叶受害严重时由两侧向正面纵卷成筒状,早期脱落。
梨二叉蚜形态特征
梨二叉蚜无翅孤雌胎生蚜
体长1.9~2.1mm,宽约1.1mm左右,体绿、暗绿、黄褐色,被有白色蜡粉。体背骨化,无斑纹,有棱形网纹,背毛尖锐、长短不齐。头部额瘤不明显,口器黑色,基半部色略淡,端部伸达中足基节,复眼红褐色,触角丝状6节,端部黑色,第5节末端具感觉孔1个。各足腿节、胫节的端部和跗节黑色。腹管长大黑色,圆柱状,末端收缩。尾片圆锥形,侧毛3对。
梨二叉蚜有翅孤雌胎生蚜
体长1.4~1.6mm,翅展5.0mm左右。头、胸部黑色,腹部淡色,额瘤略突出。口器黑色,端部伸达后足基节。触角丝状6节,淡黑色,第3~5节依次有感觉孔18~27个、7~11个、2~6个。复眼暗红色,前翅中脉分2叉,足、腹管和尾片同无翅孤赃胎生蚜。
梨二叉蚜卵
椭圆形,长径约0.7mm左右,初产暗绿,后变黑色有光泽。
梨二叉蚜若虫
类似无翅孤雌胎生蚜,体小,绿色,翅若蚜胸部发达,有翅芽,腹部正常。[1]
梨二叉蚜发生规律
1年发生20代左右,生活周期为乔迁式。以卵在芽附近和果台、枝杈的缝隙内越冬,于梨芽萌动时开始孵化。若蚜群集于露绿的芽上为害,待梨芽开绽时钻入芽内,展叶期又集中到嫩梢叶面为害,致使叶片向上纵卷成筒状。落花后大量出现卷叶,半月左右开始出现有翅蚜,5-6月份大量迁飞到越夏寄主狗尾草和茅草上。6月中下旬梨树上基本绝迹。秋季9-10月间,在越夏寄主上产生大量有翅蚜迁回梨树上繁殖为害,并产生性蚜。雌蚜交尾后产卵,以卵越冬。[1]
梨二叉蚜防治方法
1、在发生数量不太大时,早期摘除被害叶、集中处理,消灭蚜虫。
2、抓好开花前喷药防治。此期越冬卯全部孵化、而又未造成卷叶时应喷药,药剂种类及浓度10%虫啉(一遍净)倍液,20%倍液等。
3、保护利用天敌。蚜虫天敌种类很多,当虫口密度较些?没必要喷药时,保护利用天敌的作用很明显。 [3]
企业信用信息君,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呢~~
为害柑橘的蚜虫种类及防治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为害柑橘的蚜虫种类及防治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14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图文】柑橘常见病虫害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柑橘常见病虫害
上传于||暂无简介
大小:2.57MB
登录百度文库,专享文档复制特权,财富值每天免费拿!
你可能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麦二叉蚜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