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 Apple 要以 photos 和 iphoto应用取代 iPhoto 和 Aperture

为你推送和解读最前沿、最有料的科技创投资讯
36Kr股权投资
汇集行业内最优质创业项目的股权投资平台
聚集15家顶级投资机构的专业互联网融资平台
聚集全球最优秀的创业者,项目融资率接近97%,领跑行业Apple 为什么要以 Photos 应用取代 OS X 的 iPhoto 和 Aperture_百度知道Aperture 将死,你怎么看? - 少数派
Aperture 将死,你怎么看?
Aperture 将死,你怎么看?
就在上周,苹果公司将停止 iPhoto 和 Aperture 这两款软件的开发。苹果即将大力推广我们在今年的 WWDC 上看到的一款全新的名为「 Photos 」的应用程序。苹果公司放弃开发 Aperture 这两软件的公告对 Aperture 的用户们造成了不小的影响,因为他们平时的专业数码工作太依赖于 Aperture 了,现在该何去何从?
▲ 图片来自 iMore
工作、生活还是要继续,我们来看看如果没有了 Aperture,我们该怎么做。
选项一:不用太慌张,暂时没什么大碍
虽然苹果公司宣布停止对 Aperture 的支持,但是并不意味着苹果公司会立刻将 Aperture 从 Mac App Store 下架。换句话说,Aperture 还将会继续存在一段时间,只是得不到苹果公司的进一步开发。苹果公司已经承诺,用户可以在 OS X Yosemite 继续使用 Aperture。瞧,OS X Yosemite 要到今年秋季才正式发布呢。
目前苹果公司每年都会对当前版本的 OS X 进行重大升级,所以你可以算一算,你至少还可以在 2015 年秋季来临之前继续使用 Aperture。到那时 OS X 10.11 已经发布,条件已经很成熟了,估计苹果公司将会完全弃用 Aperture 。
如果你是一名 Aperture 重度用户的话,请大可放心地升级到 OS X Yosemite 吧。但是现在 OS X Yosemite 还处于测试阶段,系统还不完善,所以为了避免即将遇到地一些奇怪的问题,还是等到秋季 OS X Yosemite 正式发布后再着手升级。
选项二:关注 Photos 应用程序,对比 Aperture 看它表现如何
Photos 这一款应用程序既然被苹果公司选择用来「取代」 iPhoto 和 Aperture 两款优秀的应用程序,那么它的表现应该至少可圈可点。要知道,Aperture 可是很多专业摄影师和摄影业余爱好者的必备日常应用程序。
没有人说过 Photos 应用程序就是来直接「取代」 Aperture 应用程序的,至少很多重度的 Aperture 用户这么认为。用「不能一口吃个胖子」来表达上述观点最好不过了,因为 iPhoto 应用程序的定位是普通的消费者;而 Aperture 应用程序的定位确实专业级的摄影师人群,如果贸然使用 Photos 应用程序来「取代」上述这两款深受好评的应用程序的话,怕是真的会造成一些本可以避免的麻烦。
话虽如此,Ars Technica 网站的一篇文章中提到,苹果的 Photos 应用程序将支持包括图片搜索、编辑、特效应用和最出色的第三方扩展在内的诸多特性。
虽然会损失一部分 Aperture 用户,但是很明显的事实是:苹果的 Photos 应用程序的定位也就是目前使用 Aperture 的包括摄影师在内的众多摄影爱好者。
Photos 会在 2015 年初正式上架,到那时我们就可以详细看一看它的诸多特性。看一看它是否是真正用来替代 Aperture 应用程序的。
可以想象,一些 Aperture 用户会比较遗憾。对他们来说,几乎也没什么选择,只能参考我的下一个建议选项。
选项三:使用其他的应用程序
当然,用户还有除 Aperture 之外的其他选项,如 Adobe 公司的 Lightroom 应用程序。Lightroom 中提供类似于 Aperture 优秀特性,而且它和自家产品 Photoshop 能够很好地集成工作,它很可能已经成为了你日常处理数码工作流的一部分。
Lightroom 5 是 Adobe 公司的「Creative Cloud」服务的一个组件。用户可以选择订阅全部的组件(每月费用为 49.99 美元)或者订阅「摄影」系列组件(每月费用为 9.99 美元),其中「摄影」系列组件包含 Photoshop 和 Lightroom (桌面端或者移动端均可使用)。Lightroom 5 单独的零售价为 149 美元,你可以先通过 Adobe 提供的限时体验服务来下载试用 Lightroom 5。
当然 Lightroom 也不是唯一的选择。比如 ACDSee Pro 7,AfterShot 等应用也同样非常出色。
你又会如何选择?
我不会因为苹果公司推出了 Photos 应用程序就立即弃用 Aperture,我已经使用它很多年了,而且用得相当顺手。我平时也会用到 Lightroom,并也会继续使用它,但 Aperture 仍然是我首选的照片管理和图片编辑工具。我打算等到 Photos 应用程序正式上架后,再决定我到底该做出什么样的决定。
读者你呢?你会立即弃用 Aperture 吗?还是转为试用类似 Lightroom 等的其他应用程序?你对苹果停止开发 iPhoto 和 Aperture 应用程序你又有什么看法,欢迎在下方评论栏发表你的见解。
分享到微信
iBooks 指南图书《LET'S TALK iPHONE》、《LET'S TALK ?WATCH》作者;少数派撰稿人;爱啃苹果。
Email 登录
商务&合作:
投稿&报道:
微信订阅二维码主流媒体 山西门户
苹果将停止iPhoto和Aperture应用开发
本报7月3日讯
王茜)北京时间6月30日,苹果公司宣布将停止开发Aperture和iPhoto这两款应用,并将以OS X版Photos应用作为替代。
据了解,苹果现已推出新的Pho-tos应用以及iCloud照片库,后者帮助用户将所有照片安全地存储…
&&&&本报7月3日讯&&&&(记者&&&&王茜)北京时间6月30日,苹果公司宣布将停止开发Aperture和iPhoto这两款应用,并将以OS X版Photos应用作为替代。&&&&据了解,苹果现已推出新的Pho-tos应用以及iCloud照片库,后者帮助用户将所有照片安全地存储至i-Cloud,并从任意地点访问。在这样的情况下,将不再继续开发Aperture。当OS X版Photos明年发布时,用户可以将当前的Aperture照片库迁移至OS X版Photos。&&&&苹果公司称,新Photos应用将提供iPhoto和Aperture的部分功能,同时也将支持与iCloud照片库的同步。苹果于6月30日开放iOS 8和OS X“优胜美地”的下载,这两款系统的用户可以将拍摄的照片直接同步至iCloud照片库。
( 责任编辑:郭丽湘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三晋都市报、良友周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百姓生活资讯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山西新闻网版权咨询电话:。如您在本站发现错误,请发贴至论坛告知。感谢您的关注!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Apple 为什么要以 Photos 应用取代 OS X 的 iPhoto 和 Aperture?
Photos for Mac 应用 2015 年发布
因为之前一直不够重视,Apple 这次是要推倒重来,构建一个真正可用的相片平台,即 Photos for iOS 加 Photos for OS X 再加第三方扩展(如 VSCO Cam 和 VSCO Film)。相片已经是 Apple 顾客生活中的重要一环。但现时却没有一个方案能够很好解决相片在多设备传输、编辑和管理的问题。即便最好 Dropbox Carousel 也仅仅解决了传输部分,而且总的来说门槛较高,对大多数人也不够方便。而 Apple 自己的方案,可谓残缺。Photo Stream 只管临时的传输(还要求 Mac 设备安装 iPhoto 或 Aperture),除此以外居然只有 Images Capture,但其实很多人都不会用。生活中见过太多『设备容量被相片占满了,总不能贸然删除,该怎么办』的苦困。所以可以预见 Photos for Mac 发布之后的境况(也是要解决的问题):不因为设备容量限制定时手动删除 iOS 设备上的过多相片(自动删除但缩略还在);Photos for iOS 和 Photos for Mac 都将支持安装第三方扩展;不需要频繁打开第三方应用,所谓的相片编辑 workflow 可能变成历史;相片在 iOS 设备和 Mac 间自动同步,包括编辑效果;可以在 Mac 上轻松拖拽添加相片到 Photos 同时同步到 iOS 端;总而言之,处理一张图片,就真的是在处理一张图片,同一个文件,不需要创建副本,不需要很多应用跳来跳去,也不需要手动从一个设备发送到另外一个设备。这就是 Mac 上新预装应用 Photos for OS X 的意义,也是 Photos for iOS 8 的意义,构建一个平台,一个 continuity 的大一统时代。(? 当然以上只是基于 WWDC 2014 Keynote 内容的推断。具体实现效果是否让人真的满意还要等明年正式发布再评价)___纠正其它几个回答的部分看法:这不是 Apple 抛弃 pro apps,除宣布 Aperture 仅支持到 OS X Yosemite 外,其它 pro apps 都好好的,所以据此说 Apple 抛弃专业用户群有点过了。具体到 Aperture 这里例子,我认为它败于 Lightroom 是不争的事实,而且大部分功能又有更易用的替代品,新用户上手又太难,一些简单的操作又太繁杂,效能不好,用的人越来越少,被砍掉是正常的。
很多人都在骂OS系统的扁平化,骂Apple对专业用户的背弃,骂Tim Cook 和Ive 完全毁了苹果公司的传统。我想说的是,雁雀焉知鸿鹄之志。为什么这么说,很简单,Apple未来的战略思路非常明显-平台化,All in one。这是一个难得的机遇,苹果可以借势进入所有的消费级平台领域,破坏性的重建一个基于IOS系统的广义消费工业体系,这比做一个硬件或软件公司要牛逼多了,以前只是建一座城,守一座城,现在则是要真正打造一个帝国。为什么要扁平化,为什么简化IWORK,ILIFE功能?很简单,云化!很多图形设计师都骂IVE不懂设计,问题是IVE不是图形设计师,他是最牛逼的工业设计师。在几百几千几万种不同显示分辨率的设备上如何保证统一的视觉标准?如何最大程度简化开发者的工作?如何更快地让一个APP花费最少的时间和成本迅速推广到所有的显示设备上?如何让设计师不把精力都用在为数万款设备重复进行切图和延展的无价值劳动?如何让用户可以以最小的流量最快的速度迅速在所有设备上下载APP并保持信息界面无缝切换,IVE做到了,答案就是扁平化的视觉语言和结构。专业级别的应用虽然有高附加值,但是这已经不是苹果目前需要的。而且随着各种视音频处理技术的进步和快速普及,以前专业级别应用的功能正快速被消费级产品追上,与其花费大量时间维系这些专业级产品,还不如干脆在新的战略下重新打造一个平台App,具备专业级功能,免费给大家用。这正迎合了大众的思路,而且不给Google任何可趁之机。目前整个世界唯一能和苹果对抗的只有Google,这两家的思路越来越趋向一致,也同样吸收了巨额的资金储备。相比之下,Adobe这些做专业级别的软件商资本量级太小,受众也偏窄,无论是现在还是未来,都只能是追随者。等到大战初歇,消费级领域战事停滞,大鳄的目光迟早会重新转移到专业级,那个时候将是各种大收购战的开始,Adobe到时能不能卖个好价钱还能难说,谁知道不会像10多年前一样,杀出一个macromedia呢,反正用户是最不忠诚的。
原因有三用户群体越来越傻,已经不能适应“入门级”的 iPhoto 了。还记得 Keynote 演示吧,新的 Photos app 只有两个调整选项可以用,一个调整曝光,一个调整颜色(下边还有一共 7 个子选项),这样的选项比现在 iPhoto 还有颜色直方图、提供一堆调整选项的方案友好了很多。[引自 Daring Fireball]对于专业人士(Pro)和爱好者(enthusiast)而言,Photos app 附加一个 IAP 世界会很美好,否则还要考虑究竟用哪个 app。个人觉得,苹果通常不做这种负心汉,买了 Aperture 的人可以免费得到 IAP,就像当年买了 iOS Garageband 的我可以免费获得现在的 IAP 内容一样云服务需求和供给的变化。iCloud 刚发布的时候,照片流的理念很超前,但这几年就没什么变化。从需求方面看,在强调体验无缝的今天,照片流显然已经落后了;从供给方面看,云服务基础架构越发完善,是时候迈开下一步了。找个机会重新布局,把 cloud-first 理念搭进去正好。
在写新闻的时候引用了一些 ApertureExpert 的 Joseph 的观点,顺手贴在这里吧:Aperture 本身当然是一款不错的软件,但它毕竟是10年前写出来的代码。那时候,云、iPhone、高级数码相机等东西不仅不存在,甚至可能连乔布斯都还没重视起来。Aperture是一款为旧时工作流设计的照片编辑和管理工具。外出拍照,回来编辑,完成后发布出去。这可不是我们现在的世界。现在我们需要拍照后立即分享,需要能在 iPad 上编辑照片,能在 4K 电视上观看。我们需要照片能在各种设备之间无缝地实时地存在。这些都是 Aperture 做不到的。这是进化与革新之间的差别。Apple 当然可以继续改善 Aperture,而且说实话我也希望他们这么做——每年都在等。但是现在已经太迟了。现在是时候拥抱未来了。下一代照片程序。革新。就是我们在 WWDC 2014 上看到的。我们看到了 iCLoud 上的 Photos。我们看到了 iOS 设备与桌面设备的无缝结合。我们看到了 Aperture 所无法拥有的功能。我们看到了未来。
因为苹果不是V社,造不出基于量子力学的传送门枪,也开发不出GLaDOS
李楠之前写过「」。在软件方面,这个句式可以解释为「Cook - Ive 问题」。自软件方面失去了双轴心 Jobs 和 Forstall ,Mac OS 乃至整个 Apple 的产品线和产品设计重心就彻底变为「个人消费者服务向」,在生产力工具上……
全是悲剧。举例:1. Finalcut Pro X / Motion 5 发布的时候,无视了一众非编 / 影视从业者严重依赖的功能。比如,不支持 xml 导入工程项目文件。作为业界标杆的 Finalcut 和 Motion,因该功能的缺失,最新版甚至不能团队协作,导致无法投入生产环境。即使作为一个 One Man Army,你也不能立即评估这款软件是否可以用于生产,因为无法导入过去的项目文件,评估的唯一方法就是冒险在生产流程上跑一次…… 开发团队在臭骂声持续了一段时间后才想起上线这个功能。另外,制作团队觉得引入 iMovie 那个票友软件的部分界面和操作方式是「颠覆性的交互创新」。但实际上是个灾难,忽视了非线编和后期的数个重要使用场景。我身边的从业者,除去制作短片广告的,要么死守 Finalcut 7 系,要么彻底更迭为 Adobe 用户。软件的开发团队不是该软件的用户绝对是个灾难。2. 新版 iWorks 不仅仅是彻底改变了 UI,实际上几乎从零推翻了之前的版本。除了打磨多年的默认模板全部变成了 Bullshit 之外,三个 App 之间的协同甚至都成了难题,更不用提 Numbers 之前可以直接将图表另存为.png 用于 infographic,Keynote 之前的动画精确控制能轻松生成 App 原型或者影视的 Storyboard,对比一下 Pages 新老版本选用字体的界面,你就会知道高效和搞笑之间的区别。过去的 iWorks 优雅而强大,现在?拍平了的一坨屎。3. Xcode 曾经几乎是最优雅的开发工具,Forstall 的精心打造使其带上了「开发者的法拉利」这一桂冠。现在?臃肿的像一辆卡车。4. 就连和生产力稍微沾点儿边的默认应用 Reminder ,iOS 上拍平之后都不能像桌面版一样,在 Apple ID 之间共享列表。显而易见的的是,Fostall 离去所引起的人事变动带来了很多问题,否则很难解释 iWorks 和 Finalcut 系软件会如此大幅度的开倒车。这不仅仅体现在软件交互和功能层面上,Mac OS 的稳定性、iOS 的执行效率等……Wait… 跑题了。苹果的确成为了最伟大的个人消费品公司,但软件层面的「Cook - Ive 问题」如果继续下去,会让苹果丧失掉最有价值的一群用户。 Aperture 已经不重要了?专业/半专业摄影师都在用 LightRoom?只是这个客户群对于 Apple 不重要了而已。
是苹果自己的取舍吧!如果了解,就知道Aperture的价格轨迹是一路下跌的。当个人移动设备泛滥到如今的地步,人们还会如此依赖一个“相机”照片管理工具吗?将有限的人力更好的优化在大众必需品上,提供更有力的解决方案和更低的购买门槛是库克上台后一直在推行的策略。iWork免费了,有了云端支持;OS X免费了,带来了和iOS的逐渐整合;现在轮到Aperture了。也许下一个被操刀的就是Final Cut Pro,整合后叫“Movie”?对于Power User来说,这样的苹果一点都不酷了可Cook会说:不服对比下销量?哎
iPhoto本来就是一个非专业的照片管理软件,类似于Picasa。在智能手机带来的摄像头普及之前,很少有人会大量拍摄照片,以至于专门需要一个软件来进行管理。对于专业摄影师而言,除了管理与简单的修图,还需要类似Lightroom那样的专业软件。因此iPhoto作为一个需要付费的准专业软件,主要定位于那些有相机的普通人;而Aperture主要定位于专业摄影师。后来iPhone发布了,一个内置的图库软件应该是智能手机的标配。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大量拍摄照片,以及内置的Gallery App越来越强大,iPhoto与Gallery App的目标人群也几乎没什么差别了。为什么需要两个无论定位还是功能都越来越相似的软件呢?去年iPhoto的免费,以及今年直接取消该产品线,都能体现这一点。取消Aperture,大概是觉得Lightroom已经成为事实上的业界标准了吧...至于Logic Pro和Final Cut Pro,这两个的命运暂时应该还不用担心。比起摄影,专业的音频与视频制作离普通人实在是太远了,无论是所需知识还是硬件配置,都不是普通人玩的转的。并且这两个领域里苹果的地位肯定要比摄影领域里重很多,不可能轻易放弃。
当天知道消息之后大骂 Apple 了很久,在各种 Apple 论坛上使用了 Burn in hell:Tim Cook 之类的话语,也跟我玩摄影的朋友约了吃饭,一起骂,就是这么愤怒。那种被冷水从头顶浇灌到脚趾的背叛感,以及挫败感,真的是无法言说。我现在终于理解,为什么看似革命化的 FCPX 被专业用户集体出走。这几天稍微冷静了一些,愤怒感不再那么强烈,可以比较客观的写点东西了。对于 Apple 来说,他们能够复兴的重要支撑点,就是 Creative Industry.
FCP 跟 Logic Pro 这两个都不用解释。 甚至到后来 iPod 推出,逐渐转型到大众消费这个市场的时候,他们主要的 Marketing 点依然是 Creation 这个部分。Digital Hub可谓是他们最大的宣传点。 即装载着 iMovie,iPhoto,Garageband 的Mac,连接着随时移动的 iPod. 这个概念最巅峰造级的时期就是 iMac G4 了,连设计语言都高度统一。我是08年投入 Mac 阵营的,相信我,即使是那个2008年,这个决定也不好做,痛苦的适应就是因为相当认同 Digital Hub 这个概念。只不过今日,Hub 被进化成了 iCloud 阵痛却压到自己人身上了即使到了今日,Mac 近年来最大的革命化改进:Retina 显示屏技术侧重点依然是 Creative Industry Keynote上说过Best for photographer以及官网图片为证,左边就是运行的就是Aperture相信大部分买 RMBP 的同胞们都是为了这块屏幕的细节表现能力,而不是浏览网页的精细字体吧。相信大部分买 RMBP 的同胞们都是为了这块屏幕的细节表现能力,而不是浏览网页的精细字体吧。Hell,Apple自身都在制造世界上最受欢迎的相机,and now they don't give a crap about photographers, or should i say, they only care about Instagram? 所以说,为什么这样一个自砸大门,自毁名声的搬起石头砸脚尖的行为会引起愤怒,百思不得其解之后其实答案又是最庸俗而简单的:钱Apple 1Q 财报图解如下:很简单,现在全公司围绕的重点就是 iOS, 一切都已卖出更多的手机去服务。至于 Mac 部门,一切都是为了卖出更多的 Macbook Air。从10.8开始先是砍掉了 PPC 支持,又加入了毫无逻辑的 Full Screen Mode. 再到今年这个扁到无厘头的10.10 我只看到了一个谄媚底下求着 iPhone 用户赏脸看下 Mac 的行为无话可说所以说,谁管你满意不满意,谁有钱谁是大爷。专业用户表示不满?Whatever, fuck off then. 就到这吧,最后想补充一点,Mass Market 的确是看起来很美,潜力无限大,但归根结底还是在追求着一个 Fad.(这是 Marketing 的一个概念 Quote " A fad is any form of behaviour that develops among a large population and is collectively followed enthusiastically for a period of time")这个 Fad 瞬息万变,科技界曾经是 iPod 跟 RAZR V3,后来成了 iPhone 3GS (那是市占率最高的一代)现在成了 Google Glass 跟 iWatch。消费者是愚蠢的,他们永远跟着流行走(我也是)他们极易被动摇跟鼓吹,你无法摸透下一个是什么,也永远无法及时跟上。消费者今天是你的蜜糖,明天就是手刃你的凶手。曾经的 Apple 是 Fad 的创造者,今天,却变成了一个可悲的跟随者了。
我感觉非常不理解,以苹果现在的实力,整出一个完全新的aperture真的不行么?就算不赚钱,那也是对整个生态在各个意义上的大好事。强迫去转Lightroom?我不愿意,那根本是另一个世界。因为我只是个需要pro功能的爱好者。而aperture正好fit.但是对未来还是有一点点乐观的可能的,也就是说也许未来的photo应用非常强大,强大到足够我这种爱好者使用,在不损失pro feature的基础上,全面拥抱iCloud和iOS7的新交互方式,让我能勇敢的抛弃aperture,把整个照片库迁移过来。但愿是后者吧。。P.S.刚听到这个消息我还真以为是假新闻,wo一直以为aperture会像Final Cut pro一样有一次重生,以为只有iPhoto会被替代,以为新Mac Pro的出现意味着pro用户不会轻易被遗忘。。但没想到是真的,说实话很失望,又对未来很忐忑。。说不出来的滋味。。P.S.2这篇写得稍微有点悲观了,可能是因为之前太期待 Aperture 直接出个全新的版本吧。。。其实严格说起来,Aperture 的照片管理虽然强大无比,但很多细节太不合理,让人觉得非常别扭,希望新的 photos for OSX 软件能做好,至少让我这种摄影爱好者层度的用户能够欣然使用而不用再去惦记 Aperture 。
已有帐号?
无法登录?
社交帐号登录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apple aperture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