映泰Z97能上迪兰r9 270怎么样吗

迪兰 R9 270 2G TurboDuo怎么在官网上找不到?_显卡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1,927,620贴子:
迪兰 R9 270 2G TurboDuo怎么在官网上找不到?收藏
这卡到底是不是真货啊?官网产品列表里找不到这张卡,我都有点怀疑这是不是迪兰的东西了。
显卡风扇叶,天猫电器城,汇聚国内生活电器大品牌,100%正品,安心购买!天猫电器城,品牌旗舰,闪电到家,超值包邮,智新生活!
这玩意该不会是7850吧?
我也是 R9 270X
但我是微星的
谁能帮我解惑啊!!!
难道这次算是被坑了?
270叫酷能,不是这个样子的。我刚买
谁说没有。。。。但是貌似停产了,应该是换壳了统一叫酷能,具体不清楚,反正官网能查到
和我的270一样
登录百度帐号推荐应用
为兴趣而生,贴吧更懂你。或主板选购经验:从部件、布局深入了解电脑主板_购物攻略_第7页_什么值得买
主板选购经验:从部件、布局深入了解电脑主板
& & 配电脑,可简单可复杂,闭着眼睛买也许能用,使劲钻研了买也是用。关于板卡选件,厂商型号数不胜数,代工关系错综复杂,再加上INTEL ATX规范,主板结构大同小异,无非在尺寸上分ATX-L,M-ATX,ITX和各种奇葩尺寸。楼主认为:入门-基本靠瞅,进阶-入门加查,高阶-瞅查想动。这篇经验以ATX系列设计规范的民用主板为例,讨论“从入门到进阶挑主板”。高阶涉及兼容性、MOD等,范围太广,基本不涉及。目前主板+CPU平台基本INTEL一家独大,因此示例图片就把INETL平台主板吊出来打。& & 那么,就开始吧。先来一张正面照。& & 这是一张华擎Z97主板,型号后缀为EXTREME 6,标准ATX尺寸,楼主已对需要看的部分加上标号,后文一一叙述。---------------------------------主板PCH芯片(8):&& &楼主大概知道,很多人第一眼就冲着1去的&,但是这里先看8。蓝色散热片下面压着主板PCH芯片。前面提到的平台就以PCH芯片命名。-入门:无需过多关注,可根据CPU选主板,如1150插针的INTEL HASWELCPU必然是INTEL 8/9系列主板。如果HASWEL REFRESH CPU,通常主板厂商会推出8系列rev 2.0修订版直接支持,如果不小心买到了不能直接支持的主板,请果断找卖家免费更新BIOS&。-进阶:核心数据通道主要是CPU和PCH芯片提供,比如CPU提供原生16X PCIE总线以及可选分配方案,PCH提供额外PCIE总线以及可选分配方案、N个SATA 6.0Gb/s和3.0Gb/s接口、N个USB3.0/2.0接口等。在ARK INTEL网站上可查到绝大部分需要的信息,后文也会时不时引用此处数据。ARK INTEL 主板芯片链接在此:。-------------------------------------------CPU供电、插槽及周边(1&3):& & 接下来是1和3,一个重要部分,包括CPU供电、插槽及周边。3是+12VCPU供电,根据厂商定位,入门级和主流级一般是4Pin,定位较高的主流级和超频主板一般是4+4Pin,不管日常使用还是风冷、水冷超频都无需在意几Pin。1里的CPU插槽也无需关注,厂商基本上不会自己把插槽和芯片组搞错,至于N年前富士康代工的插槽BUG也是难得一见的情形。1里最重要的是CPU供电。-入门:不超频的用途完全不用在意“供电寒酸”的问题(除非你选不入流的牌子&),风冷小超怡情(CPU和RING供电加压不超过默电+10%)的用途也不用太在乎。目前我还没看到主流品牌的H81/B85主板不支持全系列1150插针CPU的(从低端赛扬奔腾到高端I7-4790K)。保险起见,购买前上品牌官网查阅CPU支持列表。如上面这块主板的。-进阶:特别在意主板供电“相数”,而且想要辨“相数”需要一些额外手段。目前主流媒体(PCPOP、太平洋、ZOL等)、一些自诩高端的论坛(**H)的方法都错的离谱!一般媒体小编通常先数电感数,有多少个就多少相供电;然后数开关管MOSFET数量,进行脑补分配给每个电感(3xN+2xM);再看电容是不是固态、日系;最后下结论——电感、MOSFET、电容只是干活的四肢,真正控制供电的PWM芯片和MOSFET DRIVER等大脑级核心元件被赤裸裸无视!要知道PWM开关电路的设计不是一套公模应万变,有一种东西叫倍相芯片,将一组PWM信号分割成两组,以实现“相数”翻倍的目的;还存在一种情形叫“堆料”,直接一相供电上两枚电感。先来一张纯手绘渣画质:一组(相)PWM供电示意图如下。& & PWM供电模组的作用就是通过层层滤波、电压控制来追求“近似死人心电图一般”CPU供电。再来一张主板供电示意图如下,已一一对应标注。12V接入接口:直接接电源输出的+12V信号。PWM控制芯片:核心,根据CPU设计规范而设计,用于输出多组脉冲信号,同时能读取电压反馈、调节脉冲宽度以控制电压升降(在超频主板里可以精确到0.001V的电压调节),是用来确定供电“相数”的最可靠的元件。输入电容:对接入的+12V/+5V电流进行高压滤波。MOSFET控制器:接收单路PWM信号并放大,控制MOSFET开关管。当前主流PWM芯片内集成MOSFET控制器,因此很难在主板上找到单独的它。MOSFET开关管:顾名思义,一开一关,至少两枚(上桥,下桥),通过MOSFET控制器发出栅极信号开(通过电流)和关(阻隔电流),通过开关时间差调节输给CPU的电压。一些主板会将部分MOSFET开关管焊接在主板供电部位的背面,可别少数了。倍相芯片:供电比较夸张的主板(如10相、12相)可能会有,是一种“单刀双掷”开关,可简单理解为把接收的一相PWM信号翻倍、连接两组MOSFET开关管工作的控制器。辨认是否倍相有捷径:在夸张的两排供电模块的MOSFET附近均匀排布数量刚好为一半的小芯片,很可能就是它,再仔细看型号,上网一查便知。有的主板会把倍相芯片焊在主板供电部位的背面,更好辨认。输出电感/输出电容:分别储存磁能/电能,并进行低压滤波(电容),进一步过滤电流中的杂波,输出适合CPU以及UNCORE部分的1.xx V电流是倒数第二道屏障(最后一道屏障是CPU上的陶瓷电容,用来过滤超高频杂波)。& & 借用一张比较规矩的示意图如下。& & 那么,多相供电的好处是什么?还是看图说话,纯手绘渣画质示意图如下。& & 最上面是单相脉动信号的示意图,中间是4相示意图。可以看到,4相供电的电流更加稳定(不是把实际输入电流乘以4)。多相供电错时工作的目的就是尽量消除最下面示波器显示的12V接入电流的纹波(杂波)。供电“相数”增加的现实好处在于:1、能够联合输出更大电流,有助于加压超频的稳定性。2、每相分担的电流更小,有助于控制供电模块的发热。3、负载较小的时候可“动态”关闭其中几相以节能和进一步降低发热量(如一三相、二四相交替工作)。一言以蔽之,就是“超频更猛或节能更省”,真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好事,不差银子追求多相供电没问题。& & 需要澄清一点:“相数”多的主板更强≠“相数”少的主板不合格(何况通篇未提具体元件的指标参数)。怎么选要综合考虑需求、预算、兼容性等等,归根结底还是看钱包&。-彩蛋:放三张图,一张是倍相的,一张是堆电感料的,一张是老狐狸。& & 本文主角,华擎Z97 EXTREME 6脱掉马甲,发现是ISL6379提供6相信号,再通过ISL6611倍相成等效12相。MOSFET开关管采用德州仪器CSD87350D,一枚集成上下桥,因此看上去12相只有12个MOSFET开关管,而不是通常的至少24个(1上1下)。*注:简化起见,对于CPU 集成的uncore部分供电(即通常的N+M相供电)不予区分。& & 这是MSI B85M-E45主板,SMZDM推荐链接在此&&
545665&迟到一千年以后&,评论里展开了3相还是6相的讨论。这个主板采用ISL95812 PWM芯片,查阅参数可知此芯片支持1-/2-/3- Phase配备,且找不到倍相芯片(399元普及版B85可能倍相嘛?),因此可以断定这是一个加强版的3相供电主板,每相配备两枚电感和2上2下共4枚MOSFET开关管(&可惜小编直接介绍成“6相供电”,被电感数量迷惑了&&)。& & 老狐狸华硕自从采用CHILL的数字供电方案后,从第一代ROG主板开始干脆把CHILL的标签磨掉,打上自己EPU的标签并作为卖点大肆宣传,直接导致PWM芯片技术文档不可查(楼主可以说无耻么?&)。好在华硕官网基本上会对采用“EPU”的主板标明N相供电(当然倍相是不会说的,“10相12相16相”是肯定要宣传的,呵呵呵)。-----------------------------------内存模块(2):-入门:只考虑清楚需要多大容量,内存插槽支持的单根最大容量和频率,选购正确的大牌子终身质保的内存条即可(别买DDR2内存回来发现插不上)。关于4GB x2还是8GB x1,我的看法是,单条8GB价格略有优势,优先选购单条8G,预留第二根的升级空间,不用刻意追求“双通道”,首要容量是王道,其次频率和时序,再次不用考虑(除非特殊需求)。-进阶:关注点主要在超频、供电和物理兼容三个方面。内存的电压、频率和时序调校是超频里最繁琐的,本文讲主板,不赘述。超频仍然需尽量避免内存插满插槽的情况,问题出在内存颗粒本身和主板电气性能上,假设同一批次、同一级别的同一内存颗粒在统计学上的超频性能指标为99.5%,那么一根双面16颗粒内存条该指标就是99.5%的16次方,即92.3%,看上去仍然不错。如果插满4根内存,整体指标为99.5%的64次方,只有72.6%&——这还是特挑的情况,而实际上只盯着某一品牌的超频系列购买(甚至套条)都无法保证颗粒的一致性优秀。而内存插槽和PCIE(后文重点分析)属于高带宽、大量数据交换的地方,厂商一般会优化此处设计以优化电气性能,但多通道多插槽一起使用的电气性能必然不如单通道少插槽使用。内存供电也是完整的PWM电路(古董主板或有线性供电),通常1-2相供电,一般无需过分在意,定位超频的主板在此处不会搞“极简主义”。物理兼容包括内存条兼容和插槽设计。内存条兼容十有八九都是高梳子内存和非原装CPU散热器的冲突,或散热器直接挡住最近的插口,具体情况具体分析,这里不展开。插槽设计看下面对比图。& & 内存插槽和显卡插槽过近,导致安装长显卡后无法插拔内存,严重的如图,如果显卡带背板,那么显卡根本插不进主板!& & 靠显卡端无卡扣设计,解决兼容性问题(这个主板插槽还是很近,目测无法安装带背板的显卡)-------------------------------主板20+4Pin供电输入接口(4):没太多可说。-入门:关注整体兼容性,部分电源24Pin插头过短,如果主板输入接口位置太奇葩或机箱特殊设计,可能够不着。-进阶:基本和入门一样,加上考虑走线清爽而需要的额外线长。--------------------------------PCI Express接口(5&6):5通常被称为“(第一)显卡接口”,其实是PCI Express(PCIE)接口,是一种串行总线接口,而通常的 16X,8X,4X则是数倍并行通道。PCIE目前已发展到3.0时代。当前主流平台的PCIE数据通道来源于两部分:CPU和PCH芯片。 6是扩展接口,在题图的华擎Z97 EXTREME 6上有PCIE、M.2(少数主板保留旧的PCI接口)。-入门:单显卡无需考虑,插第一根PCIE16X接口,并保证BIOS里设置为“运行在16X模式”。双显卡或更多路显卡的情形建议参考进阶部分。-进阶:要梳理以PCIE接口为主的5、6部分,得先搞清楚数据通通道(总线)和物理通道(插槽)。根据之前叙述,数据通道由CPU和PCH芯片提供,先上简化版PCIE带宽表格:& & 然后,CPU如高阶I7-4790K(),截取相关信息如下:& &I7-4790K总共提供20条PCIE通道,其中4X固定为集成INTEL 4600 HD显卡占用,额外16X可由主板厂商自行配置,可以1条16X,2条8X,1条8X和2条4X。& & 接下来看Z97芯片组(&):& &目前高阶Z97取消了PCI的支持(厂商可通过安装第三方芯片提供PCI通道),PCIE均为2.0版本,总共提供8X通道,可任意配置成X4,X2,X1。& & 接下来看看示例主板的物理配置和数据配置,再把华擎Z97 EXTREME 6吊起来打(扩展区已编号)。& & 粗略一看物理规格,(2)(4)(5)是PCIE& 16x规格,(1)(3)是PCIE 1x规格,(6)(8)是M.2接口(即NGFF)各2x规格,(7)是Mini-PCIE& 1x规格(物理形态和mSATA一样,注意区分)。简单相加得出16x3+1x3+2x2+1=56x PCIE通道,远超CPU+PCH=24x的理论最大值,显然不可能&。经过查阅主板厂商说明文档(),梳理如下:·(2)(4)(6)瓜分CPU 16X PCIE 3.0通道。单显卡插(2)时16X,插(4)时8X (应该没人一张显卡插(4)吧!)。双显卡插(2)(4)时各8X。无论何种情况,当(6)插入SSD后,(6)占用(2)的2X通道,后者相应减少为14X或6X。·剩余接口瓜分PCH 6X PCIE 2.0通道。(1)独立1X。(3)(7)共享1X,即只能选一个接口插。(5)独立2X。(8)独立2X。& & PCIE通道的配置灵活性高,相对复杂,如果需要接入较多扩展设备,需要仔细研究备选主板的数据通道如何分配,没有捷径&。-延伸阅读1:关于SSD媒体评测里的跑分,想必诸位都盯着跑分软件的seq读写/4k读写数字吧。就这块主板而言,同样的两个M.2 接口,分别走CPU和PCH的PCIE通道,同一块M.2 PCIE接口的SSD接(6)比接(8)测试跑分可实现高达30%的优势!而一旦超频CPU,这种优势会扩大。道理很简单,数据最终是和CPU交换的,PCH的地位相当于中转站,数据延迟导致跑分较低。所以对于一般评测里的软件跑分,千万不要太当真&。-延伸阅读2:对于那种清一色PCIE 16X插槽的主板,辨别每个插槽实际最大带宽的两种方法,不多说,看图(主板相关区域的正反面对照)。& & PCIE接口定义充分体现了“并行”的特征,每一组里只有两根金手指传输数据,其他都是地线,因此主板可通过PCIE供电控制开放几条数据通道,实际操作中可以通过包裹绝缘胶布强制限制(谁会这么蛋疼?&)。& & PCIE接口末端有窍门:有的接口末端是封住的,有的是开放的(通的),楼主喜欢开放式设计。以最短的PCIE 1X接口为例,有的PCIE设备,1X带宽即可满足数据传输需求,但物理设计为4X形态,就能插入兼容性更好的开放式1X接口(保险起见要把裸露的金手指用绝缘胶布包裹——知道谁会这么蛋疼了吧!&)。& & 5、6扩展接口到这里应该结束了,可还有个尾巴,也是楼主的疑问。通过PCIE版本和实际通道数可计算接口最大数据吞吐量,可是由于具体显卡的总数据带宽未知(nVIDIA和AMD找不到资料),无法进行“接口带宽限制显卡性能发挥”的理论计算,目前楼主的办法是找海外评测站的实测数据,找不到捷径。请高手赐教。------------------------------------SATA接口区(7):单独提SATA接口是因为SATA设备太多太主流了,SSD,HDD,光驱等。对于SSD,一定要插SATA 6Gb/s才能不至产生接口处性能瓶颈,HDD和光驱随意,当前机械硬盘的接口统统是SATA6Gb/s,可内部速率远达不到SATA 3Gb/s标称值,所以SATA 6Gb/s的接口就是拿来看的&。-入门:保证有足够SATA6Gb/s接口接SSD,足够的剩余SATA接口接其他SATA设备即可。没有SSD及未来也不上SSD无需考虑接口版本,只考虑数量够用。-进阶:优选原生SATA6Gb/s接口,其次考虑数量够用和升级预留。多硬盘环境下请关注两点:一是芯片组支持的RAID模式,二是电源的+5V/+3.3V输出能力以及SATA线材的物理兼容性。------------------------------------集成声卡(9):单独提集成声卡是因为目前各家主板都把HIFI作为高阶主板的宣传点,从设立信号屏蔽区(技嘉第一代G.SNIPER主板),到采用音频专用电解电容、独立运放,再到搞独立子卡(华硕M7I)到灯光效果(各大厂商纷纷躺枪)。楼主的观点是:有米有兴趣可以试试。真正发烧友更多关注PCIE扩展插槽性能,接独立声卡。一般使用还是满足于螃蟹(Realtek)的ALC887/ALC889/ALC892吧(ALC892比ALC889低端)。-入门:无需关注-进阶:查阅声卡芯片、运放、电容。以标题主板华擎Z97 EXTREME 6为例,查阅厂家参数()可知声卡芯片为螃蟹牌Realtek ALC1150 Audio Codec,运放为2枚德州仪器NE5532入门级产品。电容采用你吃糠NichiconMUSE系列较高端的产品。------------------------------------各种板载接口(10):其他各种板载接口如USB3.0/2.0、COM接口、CPU和机箱风扇插针、PCIE辅助供电接口、雷电接口、前置音频接口,基本上接口多全还是稀少取决于主板定位,间接反映在价格上。-入门:关注机箱风扇插针数量、USB3.0接口数量和最大USB3.0支持数量,是否有清空BIOS的按钮/跳线(真有奇葩主板只能抠电池的&),以及主板是否提供其他任何自己关注的接口扩展。-进阶:除了认识所有接口以外,综合电脑配置和机箱电源的型号、安装位置考虑接口的物理位置和数量。例如:CPU供电接口在主板正中,那根电源线一定走的很难看。又如:H81主板只有一个USB3.0接口扩展,支持2个USB3.0接口,而机箱支持4个USB3.0接口,且显示器也能扩展4个USB3.0,那就产生了非物理意义上的“兼容性”问题(虽然USB3.0向下兼容2.0)。具体的“整体兼容性”问题涉及主板的设计布局以及整个主机系统的状态,以后可以专题讨论,这里不展开。-----------------------------------------板载快速设定按钮区(12):12是板载快速设定按钮区,搭配特有软件,体现主板厂商软实力。一般是“超频专区”,一般包括开关机键、重启键、清空BIOS键、一键超频、电压测量点等,方便在不装机箱情况下调校。-入门:无需关注。-进阶:想尝试超频的新手可多查询主流厂商(华硕、技嘉、微星、华擎)的超频功能介绍以及他人超频日志,推荐拥有“一键超频”的型号,万一自己搞不定,可以用预设超频用。老鸟无需多言&。------------------------------------------各种其他板载芯片(13):13是各种其他板载芯片,很杂,包括BIOS芯片、控制PCIE和SATA频率的时钟芯片、提供额外PCI、SATA、USB接口的芯片(如ASMEDIA)、板载网卡芯片等等。-入门:无需关注。-进阶:特别需求可关注是否双千兆LAN网卡、是否双CMOS支持自动互刷。更高阶可关注第三方芯片提供的PCI、SATA、USB数据通道(方法和之前PCIE一样),CMOS是否是插入式、可手动拆下修理和编程,等等。总的来说,此处一般关注点不多,有什么特殊需求就去钻研具体的芯片吧。-------------------------------------------I/O接口(11):I/O接口,一个重要部分。在装机后主板的绝大部分都相对封闭,只有I/O接口裸露在外,供人抽插。I/O接口是板载芯片组(包括第三方芯片)功能的延伸,有多少功能就能设计多少接口。这里仍然以华擎Z97 EXTREME 6为例梳理I/O接口,并指出一点设计上的不足&。& & (1)是PS/2键鼠通用接口,(2)是8个USB 3.0接口,(3-1)是DVI-I接口,(3-2)是Display Port 1.2接口,(3-3)是HDMI接口,(4)是2个RJ45网络接口,(5)是音频接口群,(6)是E-SATA接口,(7)是清空BIOS按钮。-入门:知道(1)(2)(3)(4)(5)、不插错即可。(6)和内置SATA接口无差,可直接接内置硬盘(需要额外供电)。(7)的作用是不开机箱也能清空BIOS,注意如果开机后按它,电脑会关机-清空BIOS-重启,所以没事别乱摸机箱屁股,看准了再插&。-进阶:重点讲2)USB 3.0接口和视频组(3)接口。& & 主板I/O接口的败笔在于“全是USB 3.0”接口。虽然USB 3.0传输协议向下兼容USB 2.0,但是如果较老或者较边缘的系统恰好不带USB 3.0驱动,那么这8个接口都不可用。遇到这种情况,只能使用(1)PS/2接口接入键盘(或接入HUB再转键盘+鼠标)操作。& & (3)视频系列接口对于独显系统无关紧要,对于核显系统至关重要。一般人通常容易忽视数据传输规范(接口版本)、最大支持分辨率和刷新率、物理兼容性。数据传输规范可以写一整篇,这里就不讲了,只说最大支持分辨率和刷新率以及DVI接口的物理兼容性。& & 各个视频接口的最大支持分辨率和刷新率可在厂商网页查询。这里举两个华擎1150主板来说明区别。·华擎Z97 EXTREME 6 ()&&&&HDMI最大支持分辨率@24Hz刷新率&&&&DVI-I最大支持分辨率@60Hz刷新率&&&&DisplayPort 分辨率@60Hz刷新率*注意“大4K”和“小4K”刷新率的区别,即满足60Hz刷新率必须使用DP接口,且只支持2160P分辨率。·华擎B85M PRO4 ( &)&&&&HDMI最大支持分辨率@60Hz刷新率&&&&DVI-D最大支持分辨率@60Hz刷新率&&&&D-SUB最大支持分辨率@60Hz刷新率*看上去差不多的接口,这枚主板最大只支持1080P分辨率,如果你恰好有一个支持2K或4K分辨率的显示器,却总设置不了最佳分辨率,没准就是接口问题。& & 细心的人应该发现了,两个主板的DVI接口不一样,Z97 EXTREME是DVI-I,B85M PRO4是DVI-D接口(对此楼主挺吃惊的,原因后面讲)。一图流如下:& & 各接口的定义不解释,谷歌必应百度一搜一个准,只谈物理兼容性。通常主板显卡端口都会配备DVI-I母头以兼容全形态的DVI公头,华擎B85M PRO4在主板端采用DVI-D母头,不仅少见,兼容性自然也打折扣。更多的兼容性问题则出在显示器这边。还是举例,戴尔P2314H显示器(),连接选项清楚写着“1个支持HDCP的数字视频接口接头(DVI-D)”,意味着如果你的DVI线两端都是DVI-I公头,那么插不进这样的显示器(显示器这种情况满常见)。购买DVI连线(或要求商家赠送)时请务必注意接头形态,不要简单的讲“我要一根DVI线”&。----------------------------------PCB电路板(14):14,一个未被标出来的部分,很难找到设计方案和参数,也是厂商乐此不疲找卖点的地方,如技嘉的2盎司铜,七彩虹的镀银触点,目前各家的“特殊纤维+特殊织法防潮”——你猜到了,PCB电路板。楼主认为,无论入门还是进阶,对PCB板本身都只需要关注一点:PCB断面的处理间接体现厂商的态度(某些通路货PCB边缘毛毛糙糙扎手的工艺你放心吗?)。这里辟两个谣。·“黑色PCB增加维修时的辨认难度,所以使用黑色PCB体现厂商的实力和信心”。这就是一度被某些通路厂商作为卖点的“颜色论”(一线厂商聪明得多,只是默默的采用黑色,而不宣传)。“颜色论”的逻辑实际上是错的,前半句正确,后半句结论莫名其妙,二者最多只是相关,而非因果。事实上主板的整体配色主要是卖相,如果不想被卖相影响判断,不妨找清晰大图,全部去色,再选&。·“6层PCB比4层PCB好,超频要8层以上”。这句话已经10多年历史了(楼主10多年前还傻逼兮兮的信过),到现在仍然有某些自诩高端的“**H”论坛&官方持这种态度。直接辟谣吧:主板电气性能取决于LAYOUT设计、布线走线,而采用多少层仅仅是设计的自然结果,而非原因。在设计中,某些情况下需要单独增加布线层以获得更好的走线、更少的电磁干扰;但是反过来逻辑不成立!用很多层PCB板有可能因为布线能力差,必须增加层数——这种多层PCB板的电气性能往往很弱。再加上厂商LAYOUT布线的文档不公开,所以作为用户,别纠结这个了。----------------------------------& & 文章到这里应该完了,关于主板选择的入门到进阶,楼主能说的差不多就这些了,再说就是枯燥乏味的内容,打住。楼主想要高亮几点:本文以华擎Z97 EXTREME 6为例,并且多次涉及相关品牌的产品,但是并不是说这个主板好(I/O处提出了批评),更不是说这个牌子好,因此楼主没有推荐本文里任何一个产品。一个优秀的主板,除了硬件部分,软件部分也相当重要,BIOS里的超频调校不可忽视。如华擎,近几年就出过“偷加电压门”,通过在玩家设定电压上偷偷增加0.005V-0.01V来造成“我的主板能以更低电压把同一枚CPU超到更高频”的假象。电脑主机是一个整体系统,选购任何配件都需要考虑到整体兼容性和协调,再加上每个配件(如主板)都能写比本文长N倍的文章,还会觉得配电脑就是电脑城里拿出一张配置单把CPU、内存、主板、硬盘、电源、机箱、键鼠、显示器写上去就了事吗?=============================================& & “从入门到进阶选主板”正文到这里就全部结束了。如果还有兴趣阅读,请继续往下看,一点点涉及主板元件布局的“兼容性”方面的案例,抛砖引玉。楼主如果有精力,可能专门写一篇讲这个,再说吧。先来一张高能图片。上图为华硕玩家国度系列,由于大量采用子电路板和90°竖起的元件,被称为“兼容性杀手”。作为一个Z87高端主板,定位超频,可是对大型风冷(甚至中型风冷)的兼容性岂止是差,简直是差!一般只能选用一体式水冷散热器&。但选Mini-ITX的主板的用户一般同时搭配ITX小机箱以最小化体积,一体式水冷散热器的冷排和机箱又容易产生兼容性问题……&..算了,头疼的事让购买这款主板的人慢慢想吧。&---------------------------------------& & 第二个是华擎B75 PRO3,首先尺寸很奇葩,长度符合ATX标准,但宽度变窄,装机后导致有一整排3枚主板固定螺丝无法安装&。这不是重点,重点是那颗“反人类电容”。该主板把CPU uncore的一相供电设计在主板正中且距离CPU插槽很近,其中一枚电容导致很多体型中庸的散热器无法安装&...--------------------------------------------------------& & 第三个坑爹的不是厂商,是经销商。华擎H81M-VG4 Rev 2.0 (),下图看上去就是一张ITX主板吧?京东也把该主板划为,可是官网描述却是“Micro ATX”。仔细观察发现多一条PCIE 1X接口,所以这块主板不是17cm x 17cm的MINI ITX,而是19cm x 17cm的“加长型不带护翼”,无法装进很多空间紧凑的ITX机箱——这也是楼主本文反复强调和引用厂商数据的原因。当然厂商数据也有出错的时候,比如华擎的某块集成INTEL赛扬J1900处理器的主板,两根内存插槽,华擎称最大支持2 x 8GB=16GB内存,可是J1900处理器最大只支持8GB内存,所以…不过这种情况极少见,售前调研可以选择忽略,出问题找厂商。--------------------------------------------------第四个是正面例子&,技嘉H87N-WIFI()和H97N-WIFI()。看看厂商是如何优化布局来提高兼容性的。先看图。& & H87N-WIFI的mini PCIE插槽(红框)设计在主板右侧、PCH芯片下方,默认连接无线网卡。两根飞线跨越PCH散热片(还要接受散热片发热的洗礼)连接到I/O接口。相应的,CPU插槽靠左,和PCIE 16X接口非常接近(绿H),安装第三方散热器有可能和显卡冲突。主板供电20+4Pin设计在右侧,导致内存插槽左移,左侧卡扣和长显卡必然冲突(橙框)。& & H97N-WIFI将mini PCIE竖直设计在I/O接口背后(红框),大大缩短信号传输距离和飞线长度。CPU插槽和PCH芯片调换位置,和PCIE接口拉开距离,CPU散热器几乎不会和显卡冲突(绿H)。20+4Pin设计在下方,内存插槽右移,卡扣和长显卡无冲突(橙框)。& & 插槽数量和功能接口变化了吗?没有。仅仅是布局的改变就带来了大幅度的兼容性提升(虽然可能有少量新的兼容性问题,不展开叙述),这种设计态度是楼主颇为欣赏的&。比较熟悉的朋友应该已经发现,H97N-WIFI布局和B85N-PHOENIX ()非常相似,而后者是一款公认的兼容性设计很好的mini ITX主板。====================================& & 限于篇幅和主题,“整机布局设计和兼容性考量”这个涉及到MOD、耐DIYer玩味的话题不继续。& & 最后,请允许楼主PO一张美丽的主板,以纪念早已退出民用主板市场的高端DIY品牌——钻石(DFI)和逝去的青葱岁月。
本文著作权归作者本人和什么值得买共同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文章仅代表作者看法,如有更多内容分享或是对文中观点有不同见解,值客原创欢迎您的投稿。
相关热门原创
作者其他原创(12)
【抢先首发】Beats Solo3 Wireless 头戴式耳机(颜色随机)
【抢先首发】傲石 智能骨传导蓝牙运动耳机
【抢先首发】DOD 行车记录仪 LS400W Plus Stars
【轻众测】途虎养车 小保养套餐(限地区)
【抢先首发】联想 YOGA 710 IPS硬屏笔记本电脑14IKB(颜色随机)
【抢先首发】BluePro 博乐宝净水器 RO反渗透纯水机
TEMPUR 泰普尔 馨净枕(一只装)
【抢先首发】ThundeRobot 雷神 蓝血人 机械键盘 87键青轴
Inmotion 乐行天下 P1 天鹅微电动车 标准版
【有奖活动】W.DRESSROOM 欧巴面膜 2盒/套(款式随机)
【轻众测】Dettol 滴露 PROTECT+ 智慧型套装(口罩+微型通风器)
【轻众测】Huntkey 航嘉 智慧云 智能wifi快充魔方
【轻众测】Lasmex 勒姆森 C45 便携头戴耳机
【抢先首发】BroadLink 智能婴儿居家宝套装
【抢先首发】Tapole 新品光学眼镜
赞116评论158
赞69评论123
赞0评论234
赞1269评论1582
赞818评论792
赞1310评论808
赞822评论797
赞399评论393
扫一下,分享更方便,购买更轻松
用户名/邮箱
两周内免登录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迪兰r9 270怎么样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