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下160摄像机光圈怎么调拍延时光圈用自动还手动

谁知道松下160摄像机外拍设置成1/64了为啥拍出视频还很白?求大师帮忙_百度知道松下F55相机有没有手动调节光圈的功能_百度知道定时旋转云台+松下160全天候逐格拍摄心得
我的这次拍摄,需要用逐格镜头拍摄一天的时间流逝。我准备了5台机器,分别是松下 af103 ,ac160,sony ex-1,sony
5d2。拍摄不同几个机位,当然在景别上也有区分。这样,我们通过在一个主镜头里插入其他镜头的方式,来延展时间和空间。而这个主镜头,我们选用了松下ac160+定时旋转云台的组合通过摇镜头来拍摄一个范围很广的长时间逐格镜头。
我们设定是从早上太阳还没出来一直拍到晚上日落。之所以选择松下160是因为在我们拍摄之前的测试中,160的自动光圈的过度是最为平滑的,十分的赞!(即便出现强亮度的点光源,画面的亮度也不会闪动)所以把他安排到这个主镜头的机位上。
摄影机方面:
通过间隔拍摄的方式,设置10秒一帧就可以了。在这里值得提醒的是,10秒1帧,是拍摄日出逐格的最低限度。最理想的方式是8:00之前,3秒一帧,甚至1秒一帧在太阳刚露头的那几十分钟内。然后等太阳稳定之后,大约9点开始到下午3点就可以10秒一帧,甚至更长。因为这个时段的光线变化不会有那么细腻了。同理,4点之后的处理与日出相同。
曝光方面160的处理很简单。你只要在适当的时候收灰片或者开灰片就行。在这里和大家说一个技巧。160的最小光圈是f9.6,所以,一早当你用nd1拍摄的时候,看光圈变到8的时候,就可以变换nd2,这时候由于机器内是自动曝光,光圈会变成4,但是画面的亮度和之前nd1时候的f8是一样的,所以只要你不在拍摄的那一帧调灰片的话,全片出来是不会发现你调整过灰片的,同理nd2后,升到nd3,nd4。当你顺利的升到nd4的时候,你就一只脚踏进成功的大门了。因为后面天空再亮nd4也hold的住。你要管理的就是随时监视电池的使用情况了。所以,通过自动光圈拍摄逐格,首先第一步,要了解,你的机器的最小光圈和每档nd影像几级光圈。知道这两个数据,你就能知道更换nd片的时机了。
定时旋转云台方面:
第一次接触定时旋转云台的人一定会很紧张,因为他的运转完全是依靠一个单片机来完成的,所有的设置都很不人性,有点电控机床的感觉。所以需要大量的计算才能完成。于是我在拍摄现场就是常备计算器,笔,纸,和会计的行头一样。我在这里和大家分享一下完整的计算流程。首先,每个定时云台的转速比都是不同的,你要确定你的云台的转速比。简单的说,你先确定你要从哪里摇到哪里,然后用笔在云台上标定云台旋转的度数(这里的度数是又云台内部的齿轮的最小单位来决定的,所以我习惯的把他成为旋转多少个单位),然后我们根据所需要的拍摄时间,间隔时间,确定拍摄的帧数。那么这个拍摄帧数就是定时云台停顿的次数。然后我们根据停顿的次数和总的旋转的角度,计算出每次停顿之间所旋转的度数。然后在控制面板上再设定好间隔时间,我这次是10秒,和摄像机同步。这样便可以开始运行了。这里值得一说的是,基本上延时云台的设计原理都是一样的,但是不同的机器在设定和表述上可能有些不同,所以,我在拍摄前先租出来了半天,进行拍摄测试,旋转角度标定,整理适合他的计算公式,写在一张纸上,当中设定x,y。就是你到现场才能确定的一些数据,然后到了现场,直接套进去,你就管按计算器就行,如果到了现场还在从原理开始算,那太阳可不等你了。
长时间拍摄的制片准备:
由于我们拍摄在外地,所以前一天晚上就出发了,不然没法赶第二天一早的日出。
晚上到了驻地,我先安排另外4位同志学习如何设用摄像机,听起来是不是很雷人。经费紧张,大家见笑了,这四位分别是导演,制片,司机,跟机员。第二天一早4点起床。4:30到达第一个机位,由于事前看过景,所以即便在黑暗中也已经知道了太阳的方向。架一台机器,留一个人。于是人越来越少,机器也越来越少。于是,最后只剩下我一人扛着最后一台机器迅速奔向最后一个机位~~~~~~。紧接着就是各个机位通过对讲机呼叫需要换电池,5台机器之后松下的电池是通用的,所以5台机器4个充电器外加5个对讲机,电池也都不通用,于是一共9个充电器,再加上两套定时云台,两套sony的大电池,一共11个充电器。开拍2小时之后,各种充电就成了一个大问题。所以,如果以后各位要组织多机位的长时间逐格拍摄的话,一定要专门找一个人负责来回充电,送吃送喝,这个人要是出问题,很可能拍摄也要出大问题!和大家多贫了几句,总结来说,延时拍摄一旦开拍,机位景别就都不能动了,人也不能随意离开,一定要在拍摄前做好充足的技术和制片上的准备工作才能保证成功!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松下摄像机_百度知道[转载]松下180B摄像机使用技巧
1白平衡,优先选择的顺序为:预置——手动白平衡——自动白平衡(一般不采用)。
白天室外一般选择5600K的色温,能表现出晨光和夕阳的温暖
色调,还能在日中时(即使是阴天)表现出被拍摄对象正常的色调,就算略有偏差,也在完全能接受的范围内。白天室外拍摄切忌时不时地调白,这样看似很专业,但等做后期的时候,你会发现不同时候拍摄的东西,色调往往不一样,说不定还需要后期校正颜色,预览不流畅不说,输出也很费时,是个费力不讨好的差事。
室内光线很多都比较复杂,但基本上大多数舞台的面光色温都是3200k,这个需要在拍摄前观察一下,可以让灯光把舞台的面光打开,然后把白平衡调到预置3200K,看人的脸色是否正常,如果正常或者略有偏差,便可放心大胆使用预置3200K,如果偏差较大,则使用手动白平衡对白,如果采用追光的话,一般的追光的色温都是5600K,不过也需要事先确认一下,如果没有大的偏差,便也可放心大胆使用5600K的色温,如果偏差较大,也应当手动校白。
&为了取得比较好的舞台效果,舞台上一般还有很多各色的效果光,如果在这时候使用自动白平衡,那么这些效果光存在的意义也就不大了,所以,拍摄室内一定不能使用自动白平衡。
曝光,大景的曝光应以环境曝光正确为准,小景的曝光应以人物曝光正确为准,总之,要保证主要信息的曝光是正确的。最好看的曝光应当是感觉到被拍摄的对象细节最为丰富,这个要多加观察和练习。
&&&&买了机子几天了,这两天白天出去到处拍摄试机,晚上把机子和电脑用1394线连接起来,在电脑上一项一项的试验参数,对此机的使用方法略有体会,高手看了莫笑。
1.<font COLOR="#FFb自动白平衡不太好,使用时最好关闭白平衡自动跟踪,白平衡有两个自定义设置和预设。使用时在现场环境中,拿一张白纸(我用5寸相纸做的),设置到其中一个自定义设置上,把镜头对准白纸,要全部覆盖住,然后设置白平衡,这样就根据现场环境校准了白平衡。两个自定义在一般情况下够了。实在不行就打到预置档,室外用5600,室内用3200。在自动模式下拍摄,也要取消自动白平衡,这样拍出来的画面基本不会出现大的问题。
2.<font COLOR="#FFb拍摄时lcd和取景器对亮度反应不太准确(这是液晶的通病),观看角度不同亮度也不同,所以不能一次来衡量画面亮度。技巧是把斑马图打开,设置为80%或85%,当你对主题取镜头是(比如人脸),调整曝光度到脸部最亮的地方刚好出现斑马图为准,这样拍摄的画面脸部曝光舒服。
3.拍摄时尽量不要开增益,打开增益噪点会增加,环境暗时先把光圈往大调,实在不行了再开增益,当然最好的办法是加灯了。正常拍摄时不要随意调整快门,1/50
的快门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够了。
4.在场景文件中把细节电平调负值、细节降噪调正值可以降低噪点,但画面也会变柔,大家可以根据需要调节。色度电平是调饱和度的,色相和色温我想大家都知道什么意思,伽马曲线有点像ps中的曲线,主要影响对比度。其他的还没搞清楚。
5.正常拍摄时,只要事先调整好机器,拍摄时的调整用机身左侧的几个键就足够了。
6.外置话筒使用,把外置话筒插入input2插孔,打开lcd在面板把CH1 select 和CH3
select全部设置到input2,这样话筒输入的就是双声道了。
以上几点体验,有不对之处,欢迎拍砖,共同提高。
松下180B最佳画质设置:
经过一段时间的使用,通过以下的设置得
出本人认为最满意的效果,通过和190P同
一场景下的对比,个人认为已经超越了它,
180B逆光下的效果是190P没法比的,除了
耗电量大一点,还没发现有什么缺点.喜欢
动手的朋友也请试试看吧,也希望正在使用
180的朋友把您宝贵的使用经验发上来,让
大家借鉴一下.
1.进入主菜单
2进入场景设置
细节电平&&&&&&&&&&
垂直细节电平&&&&
细节降噪&&&&&&&&&&
色度电平&&&&&&&&&&
色度相位&&&&&&&&&&
色温&&&&&&&&&&&&&&&&
主消隐电平&&&&&&
自动光圈电平&&&
伽玛曲线&&&&&&&&&
拐点&&&&&&&&&&&&&&&
彩色矩阵&&&&&&&&&
肤色细节&&&&&&&&&
垂直细节频率&&&
逐行&&&&&&&&&&&&&&&&
最后选& 保存/初始化
点是& 然后选SAVE
&然后选YES& 听见几声嘀嘀响就OK了,然后
1.进入主菜单
2进入场景设置
细节电平&&&&&&&&&&
垂直细节电平&&&&
细节降噪&&&&&&&&&&
色度电平&&&&&&&&&&
色度相位&&&&&&&&&&
色温&&&&&&&&&&&&&&&&
主消隐电平&&&&&&
自动光圈电平&&&
伽玛曲线&&&&&&&&&
拐点&&&&&&&&&&&&&&&
彩色矩阵&&&&&&&&&
肤色细节&&&&&&&&&
垂直细节频率&&&
逐行&&&&&&&&&&&&&&&&
最后选& 保存/初始化
点是& 然后选SAVE&
然后选YES& 听见几声嘀嘀响就OK了,然后退出菜单.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专业摄像机手动调光圈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