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到数学直线与平面平行的性质题

您所在位置: &
&nbsp&&nbsp&nbsp&&nbsp
2014高考数学专项提升练习题48:直线、平面平行的判定及性质.doc5页
本文档一共被下载:
次 ,您可全文免费在线阅读后下载本文档。
文档加载中...广告还剩秒
需要金币:100 &&
2014高考数学专项提升练习题48:直线、平面平行的判定及性质.doc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
··········
高效测试48:直线、平面平行的判定及性质
一、选择题
1.在空间,下列命题正确的是 A.平行直线的平行投影重合
B.平行于同一直线的两个平面平行
C.垂直于同一平面的两个平面平行
D.垂直于同一平面的两条直线平行
解析:由于两条平行直线的平行投影可以平行也可以重合,因此A不对.平行于同一直线的两个平面可以平行也可以相交,故B不对.垂直于同一平面的两个平面可以相交也可以平行,故C不对.由于垂直于同一平面的两条直线平行,故D正确.
2.平面α平面β的一个充分条件是 A.存在一条直线a,aα,aβ
B.存在一条直线a,aα,aβ
C.存在两条平行直线a,b,aα,bβ,aβ,bα
D.存在两条异面直线a,b,aα,bβ,aβ,bα
解析:A、B、C三个选项提供的条件都有可能平面α与β相交,故排除A、B、C.
3.若空间四边形ABCD的两条对角线AC、BD的长分别是8、12,过AB的中点E且平行于BD、AC的截面四边形的周长为 A.10 B.20
解析:设截面四边形EFGH,F、G、H分别是BC、CD、DA的中点,EF=GH=4,FG=HE=6,
周长为2× 4+6 =20
4.已知直线m、n及平面α、β,则下列命题正确的是 A.α∥β
解析:A选项α也可能与β相交;B选项n也可能包含于α;C选项m也可能包含于β.故选D.
5.已知m、n是两条不同直线,α、β、γ是三个不同平面.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 A.若αγ,βγ,则αβ
B.若mα,nα,则mn
C.若mα,nα,则mn
D.若mα,mβ,则αβ
解析:对于D选项,mα,mβ时,α、β可以平行,也可以相交,如m平行于α、β的交线时,α、β便相交,D错;对于C选项,mα,nα时,m、n可以平行,也可以相交,也可以异面,C错;对于A选项,αγ, βγ时
正在加载中,请稍后...您当前的位置:&&&&&正文
2012届高考文科数学第一轮平面和平面平行单元练习题(附答案)_试题
本资料为WORD文档,请点击下载地址下载全 第五节 平面和平面平行一、填空题1. 若两条直线分别在两个平行平面内,则这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是________.2. 已知直线a,b,平面α,β,且a∥b,a∥α,α∥β,则直线b与平面β的位置关系为________.3. (;山东)在空间,下列命题正确的是________(只填序号).①平行直线的平行投影重合②平行于同一直线的两个平面平行③垂直于同一平面的两个平面平行④垂直于同一平面的两条直线平行4. 设a、b为两条直线,α、β为两个平面,有下列四个命题: ①若a⊂α,b⊂β,且a∥b,则α∥β;②若a⊂α,b⊂β,且a⊥b,则α⊥β;③若a∥α,b⊂α,则a∥b;④若a⊥α,b⊥α,则a∥b.其中正确命题的个数为________.5. 已知平面α,β和直线m,给出条件:①m∥α;②& m⊂α;③α∥β,当满足________条件时,有m∥β.6. 设a,b为不重合的两条直线,α,β,γ为不重合的三个平面,给出下列命题:①若a∥α且b∥α,则a∥b;②若α∥γ,β∥γ,则α∥β;③若a∥α且α∥β,则a∥β;④若a⊥α,a⊥β,则α∥β.上述命题中,所有真命题的序号是________.7. 设α,β是两个不同的平面,l是一条直线,以下命题正确的是 ________(只填序号).①若l⊥α,α⊥β,则l⊂β;②若l∥α,α∥β,则l⊂β;③若l⊥α,α∥β,则l⊥β;④若l∥α,α⊥β,则l⊥β. 8. 设X,Y,Z是空间不同的直线或平面,对下面四种情况,使“X⊥Z且Y⊥Z⇒X∥Y”为真命题的是________.(填所有真命题的序号)①X,Y,Z是直线;②X,Y是直线,Z是平面;③Z是直线,X,Y是平面;④X,Y,Z是平面.9. 设α和β为不重合的两个平面,给出下列命题:①若α内的两条相交直线分别平行于β内的两条直线,则α平行于β;②若α外一条直线l与α内的一条直线平行,则l和α平行;③设α和β相交于直线l,若α内有一条直线垂直于l,则α和β垂直;④直线l与α垂直的充分必要条件是l与α内的两条直线垂直.上面命题中,真命题的序号是________.二、解答题10. 如图,P是△ABC所在平面外的一点,E,F,G分别是△PBC,△PAB,△PAC的重心,求证:平面ABC∥平面EFG.&
11. 如图,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AB1,BC1上分别有两点E,F,且B1EEA=C1FFB=12,求证:EF∥平面ABCD.&
12. (;苏州九校联考)如图,在直三棱柱ABCA1B1C1中,∠ABC=90°,BC=2,CC1=4,EB1=1.D、F、G分别是CC1、B1C1、A1C1的中点,EF与B1D交于H点.(1)求证:B1D⊥平面ABD;(2)求证:平面EGF∥平面ABD.
参考答案1. 平行或异面 解析:两条直线分别在两个平行平面内,则必没有公共点,所以平行或异面.2. b⊂或b∥3. ④4. 1 解析:仅④正确.5. ②③ 解析:由面面平行的定义知,两个平面平行,即两个平面没有公共点,所以一个平面内的任意一条直线都与另一个平面平行,故知应填②③.6. ②④7. ③ 解析:①②中l与的关系有两种:l⊂或l∥;③正确;④l可能与斜交,平行,垂直,或在内.8. ②③ 解析:①是假命题,X,Y有可能平行,相交或异面;②,③是真命题;④是假命题,X,Y有可能相交或平行.9. ①②10. &连结PF并延长交AB于D,连结PE并延长交BC于M,连结PG并延长交AC于N,连结DM,MN,DN.因为G为△PAC的重心,则PGGN=2,因为E为△PBC的重心,则PEEM=2,所以PGGN=PEEM,则GE∥MN,又MN⊂平面ABC,GE ⊄平面ABC,则GE∥平面ABC.同理GF∥平面ABC,又GE∩GF=G,GE,GF⊂平面GEF,所以平面GEF∥平面ABC.11. 方法一:如图,在线段BB1取点G,使得B1GGB=12,连结EG、FG.&则由B1EEA=C1FFB=12得EG∥AB,FG∥B1C1.又AB⊂平面ABCD,EG⊄平面ABCD,所以EG∥平面ABCD.而B1C1∥BC,又FG∥B1C1,则FG∥BC,又BC⊂平面ABCD,GF⊄平面ABCD,所以GF∥平面ABCD,又EG∩FG=G,EG,FG⊂平面EGF,所以平面EGF∥平面ABCD,又EF⊂平面EGF,所以EF∥平面ABCD.方法二:如图,在AB上取点M,使MB∶MA=1∶2,在BC上取点N,使得CN∶NB=1∶2,连结EM、FN、MN,则B1EEA=BMMA=12,所以EM∥BB1且EM=23BB1.又由C1FFB=CNNB=12,所以FN∥CC1且FN=23CC1,又BB1CC1,所以EMFN,所以四边形EMNF为平行四边形,则EF∥MN,又MN⊂平面ABCD,EF⊄平面ABCD,则EF∥平面ABCD.12. (1)在△BDB1中,BD=22,B1D=22,B1B=4,&
下页更精彩:
点击排行榜
微信查看最新信息微信扫一扫或用微信搜索微信号:hbrc-com
安卓手机客户端更省流量手机扫描下载或者直接
猜你还喜欢的文章
热点文章排行榜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1 All rights reserved.您所在的位置: >
直线、平面平行的判定及其性质练习题
作者:实习编辑 点击:次
核心提示:直线、平面平行的判定及其性质练习题 一、选择题 1.下列条件中,能判断两个平面平行的是( ) A.一个平面内的一条直线平行于另一个平面; B.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直线平行于另一个平面 C.一个平面内有无数条直线平行于另一个平面 D.一个平面内任何一条直线都平
以下是空间直角坐标系练习题包括基础知识、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及练习题答案。同学们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要多做练习题练习所学的知识,数学知识点多但是相近,大家可以通过练习题加深印象。 一、空间直角坐标系基础知识 1、将空间直角坐标系画在纸上时,x……
《直线的方程》是人教版高中一年级数学第三章第二节的内容,在学习完本节内容之后同学们可以找一些直线的方程练习题来练习,不仅可以看看自己有哪些知识点没有掌握,也可以多练习练习已经掌握的内容。 一、直线的方程选择题 1.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分别是()……
《直线的倾斜角与斜率》是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二第三章第一节内容,同学们在学习完知识点之后别忘了多做练习题,下面就是大瀚教育整理的直线的倾斜角与斜率练习题,同学们可以下载完整版进行练习,完整版包括参考答案。 一、 直线的倾斜角与斜率 选择题 1.已……
范文范本:您好,欢迎来到新东方
&&&&&&正文
直线、平面平行的判定及其性质练习题知识点分析讲解(摘编)
直线、平面平行的判定及其性质,在利用判定定理证明线面平行时,一定要说明一条直线在平面内,一条直线在平面外在证明线线、线面以及面面平行时,常常进行如下转化:线线平行――→线面平行的判定线面平行――→面面平行的判定面面平行。下面是直线、平面平行的判定及2.2直线、平面平行的判定及其性质练习题按知识点作梳理:
知识点一、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
1.利用定义:说明直线和平面无公共点(往往用反证法)。
2.利用判定定理:a∥ba?αb?α=>a∥α,三个条件缺一不可。
知识点二、平面与平面平行的判定
1.利用定义:说明平面与平面无公共点(往往用反证法)。
2.利用判定定理:
a?αb?αa∩b=Aa∥βb∥β=>α∥β,五个条件缺一不可。
应用时的关键是在α内找到与β平行的相交直线a,b。
3.化归为线线平行:平面α内的两条相交直线与平面β内的两条相交直线分别平行,则α∥β。
4.利用平行平面的传递性:两个平面同时和第三个平面平行,则这两个平面平行。
知识点三、线面平行、面面平行判定定理的综合应用
探索型问题是具有开放性和发散性的问题,此类题目的条件或结论不完备,需要自己去探索,结合已有条件,进行观察、分析、比较和概括得出结论。常见的有以下两类:条件探索型和结论探索型。条件探索型问题是针对一个结论,条件未知需探索,或条件增删需确定,或条件正误需判断。结论探索型是先探索结论然后再去证明,在探索过程中,经常先从特殊情况入手,通过观察、分析、归纳,进行猜测,得出结论,再就一般情况去论证结论。
新东方培训机构提供、英语、、、 、、、,等等课程的学习。课程多,分类细,方便大家的选择。满足不同阶段的学习需求。
温馨小贴士:
1. 咨询电话:(每天 9:00-18:00)
2. 上海新东方官网:
(责任编辑:Ada)
上海中高考交流群 (QQ群号:)
更详更全的上海中高考一手资料,更有新东方优能中学名师在线答疑!
版权及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含本网和新东方网)
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仅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转载稿的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新东方",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见稿后在两周内速来电与新东方网联系,电话:010-。
高考热门搜索
2016高考最新动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平面与平面平行的性质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