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徐光辉辉献血老家是哪里的

江苏临床用血量全国第三,近千无偿献血者昨受表彰——7年66次“献血英雄”获金奖,全国无偿献血表彰名单,2015无偿献血表彰,无偿献血金奖名单,无偿献血后的血液检查,无偿献血的年龄规定,无偿献血的好处,无偿献血表彰奖励办法
江苏临床用血量全国第三,近千无偿献血者昨受表彰——7年66次“献血英雄”获金奖
时间:日08:08 来源:大河网
原标题:江苏临床用血量全国第三,近千无偿献血者昨受表彰——7年66次“献血英雄”获金奖,全国无偿献血表彰名单,2015无偿献血表彰,无偿献血金奖名单,无偿献血后的血液检查,无偿献血的年龄规定,无偿献血的好处,无偿献血表彰奖励办法
  中国江苏网12月21日讯 12月20日,江苏省血液中心在南京召开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表彰大会。此次表彰是对近年来在江苏省血液中心献血获得“无偿献血奉献奖”的954名个人和获得“无偿献血促进奖”的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予以表彰。  江苏省血液中心主任孙俊告诉记者:“临床用血需求在不断增长,目前江苏临床用血量在全国居第3位,全省的血液采集供应量年增长率保持在6%-10%的水平,基本满足临床用血需求。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无偿献血英雄们的努力。”  记者了解到,尽管献血者无偿输入的血液量逐年增加,但是与增长更快的临床用血速度比,依然还存在缺口。孙俊恳请市民在为无偿献血者点赞的同时,也能积极加入其中。请听一听这些无偿献血者的感人故事——“我志愿、我快乐。2008年参加无偿献血至今,我一分一秒都没有后悔过。”本次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金奖获得者徐光辉说。自2008年献血至今,徐光辉已经献血66次,累计捐献全血27000ml,捐献血小板117个治疗量。按照体重50公斤的成年人拥有4000ml血液计算,徐光辉的献血量等于把全身血液更换了6次。  “2008年我第一次献血是想纪念拿到驾照,但是自从我弟弟得了白血病后,我很感谢当时献血给我弟弟的陌生人,也很想做跟他们一样乐于奉献爱心的人。”日,为弟弟捐献过造血干细胞后的徐光辉,成为一名光荣的固定无偿献血者和无偿献血志愿者。  而对同为“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金奖”得主的马府街小学高级教师陈继文来说,因为很小时父母过世,吃百家饭长大的他比一般人更懂得感恩。15年来,陈继文累计献血20次,累计捐献全血5000ml,累计血小板14个治疗量。除了积极参与无偿献血,陈继文还参加过“千校万师支援农村”的活动,带着妻子和儿子去贫困地区支教当老师。2010年起,陈继文加入了中华骨髓库,成为了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陈继文还热心参与无偿献血宣传服务志愿者活动,截至2014年11月,累计志愿服务工时达1453.5小时。  陶光是江苏省血液中心志愿者服务队队长,也是江苏省稀有血型库的成员,他的血型就是传说中的Rh阴性熊猫血。稀有血型区别于普通的ABO血型系统,获得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更是难得。一般血液中心不鼓励稀有血型者每半年定期献血,因为稀有血型用量少,冰冻保存会损失血液活性,而每一次献血间隔期又只能半年以上。因此,只有当稀有血型急需时,血液中心才会紧急组织稀有血型库成员献血。自2001年开始,陶光已经累计献血12次。除了积极参与无偿献血,陶光对无偿献血志愿服务也倾注了很多心力,他说:“做志愿者是为了得到内心的快乐和幸福。”  “每到缺血的时候,血液中心就到处呼吁大家无偿献血,那你们自己的员工会献血吗?”也许很多人都会有这样的疑问。江苏省血液中心用数据回答了这样一个问题:每年,该中心有超四成员工参与无偿献血,获得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金奖的员工也不在少数,办公室网络管理员周春就是其中的一个。从2004年至今,周春累计献血30次,累计捐献12000ml。一本本带着爱心的献血证,一袋袋带着体温的热血,见证了这个憨厚大男孩的拳拳爱心。“每到冬天、夏天临床用血紧缺的时候,很多同事都会撸起袖子来献血。献完血照样工作,十多年下来,身体照样棒棒的!”作为中心工作人员,周春比一般人更了解临床医疗缺血的危机,也更了解无偿献血的重要性。  “我能想到最浪漫的事,就是和你一起慢慢变老……”而对于陈宏其和李小俊夫妇来说,最浪漫的事莫过于牵着对方的手带着两个女儿,一起参与无偿献血,一起做公益事业。在本次表彰大会上,陈宏其、李小俊夫妇荣获“无偿献血奉献奖金奖”。到目前为止,这个家庭已经是江苏省血液中心已知献血最多的家庭,十几年来献血超过70000ml。  本报记者沈峥嵘  通讯员蔡丽娜陶玲玉来源中国江苏网-新华日报)
本文相关推荐
15-08-2115-12-1215-12-1615-12-1815-12-1915-12-21中心2013年上半年成分献血光荣榜
作者:成分室/来源:成分室 时间: 10:10 点击:0
江苏省血液中心 版权所有,并保留所有权利。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江苏省南京市玄武区龙蟠路179号 邮编:210042 献血热线:025-
技术支持:穿越计算机有限公司江苏省血液中心
日,江苏省血液中心隆重召开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表彰大会。此次表彰是对近年来在江苏省血液中心献血获得“无偿献血奉献奖”的954名个人(金奖381人、银奖175人、铜奖398人)和获得“无偿献血促进奖”的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予以表彰。江苏省卫计委医政医管处、江苏省血液中心相关领导出席会议并为获奖代表颁奖。江苏省血液中心主任孙俊首先宣读了《江苏省血液中心关于表彰无偿献血奉献奖获奖者的决定》,江苏省医政医管处副处长朱春燕在大会上发表讲话,她首先对获得表彰的个人和单位表示祝贺,同时希望获奖的单位和个人能够继续努力,充分发挥表率和示范作用,为我省无偿献血全面、可持续发展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她指出,随着我省医改的深入、医保覆盖面的不断扩大,医疗服务的可及性得到大幅增加,临床用血需求在不断增长,2014年全省无偿献血93万人次,累计献血量136.38万单位(273吨),血小板12万治疗量,目前我省临床用血量在全国居第3位。全省的血液采集供应量年增长率保持在6%-10%的水平,基本满足临床用血需求。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无偿献血英雄们的努力。同时她还指出,尽管江苏无偿献血工作成绩显著,但全省目前采血量的增长速度还跟不上临床用血量的需求,血液供应和血液安全依然面临着极大的挑战,无偿献血是社会公益事业,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关心、支持、参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是本次表彰大会唯一获得“无偿献血促进奖”的团体单位。大家可能都听说过无偿献血先进个人、无偿献血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但是鲜有人听说过“全国无偿献血促进奖单位奖”这个大奖。作为全省10个获奖单位中南京唯一的一所高校,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捧回了这一沉甸甸的奖牌。从2008年开始,学校开始系统地组织宣传该校师生参与无偿献血,每年冬夏两季固定献血,每次参与的献血人数近千人,每人献血量几乎都在300、400毫升。据统计,年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先后组织动员学生团体献血4次,累计献血2605人次,其中300、400毫升献血量占到其中的80%,献血人数位列全省高校前列。“以前,相关部门给多少献血名额,我们就把名额按学院进行分配就行。可是从2008年以后,通过广泛、系统、规范的宣传和组织,每次报名无偿献血的师生都比较多。在我校,无偿献血已经演变成一种自发的责任和义务”,南航校医院的相关负责人说。除了“全国无偿献血促进奖单位奖”,本次大会还表彰了954名个人获奖者,其中金奖381人、银奖175人、铜奖398人。英雄们与无偿献血事业的情缘故事感动人心。★“我志愿、我奉献、我献血、我快乐。2008年参加无偿献血至今,我一分一秒都没有后悔过。”本次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金奖获得者代表徐光辉说道。自2008年献血至今,徐光辉已经献血66次,累计捐献全血2700ml,捐献血小板117个治疗量。按照体重50公斤的成年人拥有4000毫升血液计算,徐光辉的献血量等于把全身血液更换了六次。“2008年我第一次献血就是想纪念拿到驾照,但是自从我弟弟得了白血病后,我对无偿献血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很感谢当时献血给我弟弟的陌生人,也很想做跟他们一样乐于奉献爱心的人。”奉献爱源于被关爱。2011年徐光辉的弟弟不幸得了白血病,也正是这次翻天覆地的变化促使他对无偿献血和成分血捐献有了更深入的了解。2011年4月30日,为弟弟捐献过造血干细胞后的徐光辉成为一名光荣的固定无偿献血者和无偿献血志愿者。每当间隔期满,工作繁忙的徐光辉总会抽出那么几个小时来到江苏省血液中心捐献成分血。除此之外,他也经常带着2个女儿参加志愿服务活动,教导她们乐观积极的面对生活。正如他经常挂在嘴边的那句话:我志愿、我奉献、我献血、我快乐。让志愿精神充满“正能量”的传播下去,走的更高更远!
他,既是“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金奖”得主,也是“江苏省支教先进教师”;他,既是“南京市好市民”,也是“江苏省血液中心十佳无偿献血志愿者”。他,努力工作、热心公益;他,就是马府街小学高级教师、固定无偿献血者、江苏省血液中心无偿献血宣传志愿者——陈继文。按照陈继文的话说,从小父母过世的他是吃百家饭长大的孩子,所以比一般人更懂得感恩。1999年一次偶然的机会,他走上了路边的献血车,从此之后,积极参与公益活动的思想开始扎根在他的脑海中。15年来,陈继文累计献血20次,累计捐献全血5000ml,累计血小板14个治疗量。在陈继文的认知里,公益离不开我们所有人的努力。除了积极参与无偿献血,陈继文还参加过“千校万师支援农村”的活动,带着妻子和儿子去贫困地区支教当老师。2010年起,陈继文加入了中华骨髓库,成为了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不仅如此,陈继文也热心参与无偿献血宣传服务志愿者活动,截止2014年11月,陈继文参加无偿献血志愿服务累计服务工时1453.5小时,“全国无偿献血志愿服务奖二级”。他坚信:有志愿者的参与,有志愿者的带动,会有更多的人加入到无偿献血队伍中来!在志愿者的参与和带动下,会有更多的人加入无偿献血志愿者服务队,我们的社会也将变得更加美好!“每到缺血的时候,血液中心就到处呼吁大家无偿献血,那血液中心自己的员工会献血吗?”也许很多人都会有这样一个疑问。江苏省血液中心用数据很轻松地回答了这样一个问题:每年,江苏省血液中心有超四成的员工参与无偿献血,获得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金奖的员工也不在少数,办公室网络管理员周春就是其中的一个。从2004年至今,周春累计献血30次,累计捐献12000毫升。一本本带着爱心的献血证,一袋袋带着体温的热血,见证了这个憨厚大男孩的拳拳爱心。“我觉得我自己献血是件很自然的事情,每到冬天、夏天临床用血紧缺的时候,很多同事都会撸起袖子来献血。献完血再照样工作,十多年下来,身体照样棒棒的!”作为中心工作人员,周春比一般人更了解临床医疗缺血的危机,也更了解无偿献血的重要性。2011年,周春荣获年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银奖,2012年,周春荣获年全国无偿献血奉献金奖。“人人为我、我为人人,我不仅是血液中心的一名职工,更是社会大家庭的一分子,当然有无偿献血的义务。”“我能想到最浪漫的事,就是和你一起慢慢变老...”而对于陈宏其和李小俊夫妇来说,最浪漫的事莫过于牵着对方的手带着两个女儿,一起参与无偿献血,一起做公益事业。在本次表彰大会上,陈宏其、李小俊夫妇荣获“无偿献血奉献奖金奖”。到目前为止,这个家庭已经是江苏省血液中心已知献血最多的家庭,十几年来献血超过70000毫升。2014年年底,他们被江苏省血液中心评为“无偿献血爱心家庭”。李小俊的小女儿还荣获年度全国无偿献血铜奖、年度全国无偿献血金奖。在最近揭晓的年度国家“无偿献血志愿服务奖”的评选中,李小俊本人更是荣获“无偿献血志愿服务终身荣誉奖”。与李小俊一样,另一位荣获年度国家“无偿献血志愿服务终身荣誉奖”和“无偿献血奉献奖金奖”的爱心志愿者叫史谦益。截止到今年,他已经献血152次,累计全血2200ml,血小板234个治疗量。他是个纯粹的奉献者,除经常参与无偿献血外,他还一心一意扑在公益上。2010年7月他加入中心志愿者服务队,成为一名无偿献血志愿者。当江苏省血液中心档案面临找不到献血员领取证书而险些沦为死档的局面时,经常值夜班的史谦益把工作以外的所有时间用来全方位展开联系,通过人人网、QQ、朋友圈、上门拜访、朋友找朋友等一切方式寻找献血员,为几百份档案证书寻找到了主人。虽然中途也被误会,但史谦益从不曾灰心,也不曾报销过一分钱的通讯补贴。史谦益觉得一个人献血是远远不够的,只有带动身边的人一起加入到无偿献血行列,才是更重要的!章英敏参与无偿献血已经10余年,累计捐献全血25次,累计献血量达9600ml。1961年出生的章英敏是个普通的家庭妇女,朴素实诚是她那代人共有的特性。说起无偿献血,章英敏总是不愿意过多的谈论她献了多少血,拿了什么奖。只因为,她曾经受过无偿献血的恩惠。三十多岁时,章英敏曾患病需要血源,是几个互不相识的陌生人给她献了血才让她健康的活下来。出院之后,她每半年一次的献血从来不落,只因为她明白躺在病床上等待血液的恐慌和无助,她希望能变成拯救病人的一丝曙光,虽然微弱却不渺小。“血液不能生产出来,如果大家都不献血,那医院里的病人可怎么办呢?”章英敏说道。“每一次,当我收到血液中心发给我‘您的血液经检验合格,将用于临床’的短信时,是我感到最幸福的时刻,感谢你们给我这个幸福的机会。”这是本次表彰大会无偿献血奉献奖银奖获得者葛孝琴发给血液中心工作人员的一段话。本职工作是教师的葛孝琴,从2001年起开始参与无偿献血,至今捐献全血13次,累计全血量5200ml,捐献血小板8次,累计16个治疗量。为人师表,葛老师不仅教授同学们知识,也用正能量影响身边人。时常有人跟葛老师说,你献这么多血,以后可以免费用血了吧?葛老师总是轻笑道:“我献这么多血从来不是考虑以后,而是想说,可能今天因为我这一点点的奉献而挽救一条生命,那么一个家庭可能就不会被痛苦击倒,这就是我最大的夙愿,我想让我有限的生命得到无限的延续。”江苏省血液中心有一位退休的老员工,大家都亲切的叫他“黄伯伯”,他就是黄翔宁。从年轻时加入工作开始,黄翔宁就一直坚持献血。多年来,黄翔宁累积献血40多次,累计献血量达3.4万毫升,荣获国家无偿献血奖金奖、银奖、铜奖大满贯。从第一次获得全国无偿献血沉甸甸的奖牌到现在拿到红艳艳的国家无偿献血奖状,黄翔宁的献血史见证了无偿献血事业发展变革的历史。每年的七一,当头发斑白的老先生又到血液中心献成分血时,采血护士都心疼地劝他:“《献血法》提倡献血的年龄是18至55周岁,您老都60岁了,可以‘退休’了!”可他却说:“那是提倡年龄,并没说超过这个年纪就不能献。不是另有规定说,如果以前定期参加献血并且身体状况好的,年龄条件可以放宽吗?”因为无偿献血的爱心一直都在,黄伯伯退休后也一如既往的投身公益事业,相信他的爱心事迹也会一直印刻在我们心中。陶光是江苏省血液中心志愿者队长,也是江苏省稀有血型库的成员,他的血型就是传说中的Rh阴性熊猫血。稀有血型区别于普通的ABO血型系统,获得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更是难得。一般血液中心不鼓励稀有血型者每半年定期献血,因为稀有血型用量少,冰冻保存会损失血液活性,而每一次献血间隔期又只能半年以上。因此,只有当稀有血型急需时,血液中心才会紧急组织稀有血型库成员献血。自2001年开始,陶光已经累计献血12次,荣获本次表彰会“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铜奖”,其中的贡献可想而知。除了积极参与无偿献血,陶光对无偿献血志愿服务也倾注了很多心力。时任江苏省血液中心志愿者队长的陶光曾在志愿者成立五周年的座谈会上说:“做志愿者是不为名、不为利,而是为了得到内心的快乐和幸福。”熊猫大侠陶光的志愿者之路将会一直走下去。
阅读原文和更多同类文章
可关注微信公众帐号
还可知道有多少人阅读过此篇文章哦
(微信号和暗号可长摁复制)
猜你感兴趣  江苏省血液中心昨天(1219)通过表彰大会的形式向954位无偿献血志愿者颁发了“无偿献血奉献奖”。省血液中心表示,他们正酝酿推行网上预约献血,减少采血成本,同时,建立无偿献血信息和医院联网,献血者及家属用血时,有望在医院直接报销。
  来听本台记者杨洋的报道:
  徐光辉是南京动车运用所服务站的普通员工,8年来,他累计献血66次,捐献全血2700毫升,捐献血小板117个治疗量,相当于把全身血液更换了六次。如今,他每隔15天就献一次血小板,爱好运动的他,前段时间还参加了马拉松比赛。
  徐光辉告诉记者:自从弟弟得了白血病,需要输血维持生命,他才体会到无偿献血的重要性。他决定把这份“正能量”传递给更多人:
  【录音】“白血病嘛,他是缺血性的,必须要输血维持生命,一周大概要输好几次,我个人认为还是要回馈社会各界的帮助。”
不少志愿者坚持献血的动力都是因为早年接受过帮助,想以献血之举回馈社会。马府街小学高级教师陈继文15年来累计献血20次,捐献全血5000毫升。他12岁时成为孤儿,吃百家饭长大,比一般人更懂得感恩:
  【录音】“帮助别人有各种方式嘛,我觉得献血也是一种方式。”
  去年全年,和他们一样参与献血的,全省共有93万人次,累计献血量273吨,年增长率约6%到10%。随着医改深入,临床用血需求不断增加,目前江苏的临床用血量在全国居于第三位。省血液中心副主任郭东辉:
  【录音】“江苏省2014年的人均用血量是3.39毫升,南京2014年人均用血量是6.21毫升,当然这跟市卫组织推荐的人均用血量8毫升还有一定差距。说明经济越发达的地区人均用血量越高,因为医疗资源丰富嘛,没有能力看病,自然就不可能用血。现在新农合和居民医保搞了以后,好多之前看不起病的人,现在都能看病了,所以我们的用血量这几年始终是处于上升趋势。”
  据统计,江苏献血者中,高校师生占比超过20%,街头献血占比约70%。但近几年,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闹市区的街头采血量明显降低:
  【录音】“新街口大洋百货那儿,早些年我们最好的时候可以一天采100多个人,但现在通常情况下十几个人,双休日可能采三四十个人,少的时候七八个人。”
  为此,省血液中心增加了城郊结合部 布点,虽然总体采血量没有下滑,但采血成本明显提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省血液中心正酝酿推行网上预约献血:
  【录音】“你可以在网上报名,在网上填申请表,这样哪个区域有多少人献血,我们开个车过去就行了,就不用那么盲目的停个车放在那个地方,一天采那么一个人两个人。”
  如何实现无偿献血信息跟医疗机构联网也是血液中心正在思考的问题。
  【录音】“献血者本人或者他的家属,需要用血的时候,在医院这一块就能把用血的费用免掉,不需要再到血液中心来报销,这样献血者就更方便了。”
【责任编辑:齐晟】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泗阳邮政局徐光辉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