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 ipad pro还买不买三星 三星tab pros lte

当前位置: &
9.7寸iPad Pro评测首发看完再决定买不买
编辑:笨笨
来源:网络
在3月22日的发布会中,似乎人们的目光都聚焦在了仅用时6分钟就演示完毕的上面,但实际上无论革新性还是实用性,我认为9.7寸的小尺寸iPad Pro都更加值得关注。虽然乍看起来它的外观也像一样,使用了和前代几乎一模一样的设计,但配置以及体验上的改变,特别是令这个尺寸的iPad具有了生产力,才是最让人眼前一亮的。如果说半年前发布的12.9寸iPad Pro与SrufacePro4来了个正面冲撞,那么这次小尺寸的产品可说是做出了足够的差异,可以说这次9.7寸iPad Pro带来的改变,是很多老资格iPad用户期盼许久的,它令这个尺寸的产品几乎没有短板了。外观没新意?其实已经达到平衡你可以认为9.7寸iPad Pro从外观上来说新意寥寥,毕竟自从3年前iPadAir问世时,这个造型就已经很久没变过了,特别是对于上代iPadAir2的用户来说,完全是一样的手感,甚至连6.1mm的厚度与437克的重量(WLAN版)都完全一样,简直是熟悉到不能再熟悉了。当然苹果在外观上”偷懒“也是有资本的,毕竟这个尺寸兼顾了携带性与阅读尺寸上的舒适性,超薄设计外加大倾斜度的圆弧导角后盖设计,拿起来非常舒服,我相信绝大多数iPad用户都是满意这个体验的。新的iPad Pro在外观上与iPadAir2的区分很小,最明显的就是后置突出了,要说苹果也是够执拗的,在6.1mm这个尺寸上,1200万就一定要突出机身,当年iPhone6时代被玩坏了的设计现在还在用,也是够无奈的。另外一个外观上的变化,就是加入了四扬声器,也就是四周都有喇叭开孔,与12.9寸的iPad Pro完全一样,说明它的音效相比iPadAir2有显著提升,这方面的体验我们稍后再说。此外一个细节,就是机身侧面加入了SmartConnector接口,可以连接SmartKeyboard键盘以及更多配件了,当然这也是和”兄长“那里学来的。所以外观上你可以认为它是缩小号的iPad Pro,也可以认为是具有微小改动的iPadAir2。不过让我感到小小惊讶的是,加入了这些新元素,居然还能保持分毫不差的437克重量,这是处女座设计的吧?最后咱们得说说这次iPad Pro用上的玫瑰金色,苹果现在在端已经是全面“粉色化”了,这么大号的粉色产品还是头回见到。就像之前第一次看到金色iPadAir2那样不能适应,感觉这个色调还是适合小尺寸的精致型产品,走可爱路线,但是产品尺寸一大了就和可爱二字渐行渐远了,当然这是我的一家之言。从色调上来说,如果你把它和刚刚发布的,还有我们熟悉的iPhone6s放在一起就会发现,三款粉色产品居然不是一个色,iPad Pro略微深沉一些。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那就是我觉得在9.7寸这个大块头上,粉色比金色还是耐看一些。有对比才知道屏幕的变化在iPad Pro诞生之前,9.7寸的iPadAir2一直是这个家族屏幕表现的标杆产品,特别是相较iPadmini来说,而这一次既然叫做Pro,那么首先的就必然是屏幕了。虽然没有坊间传说的4K分辨率,但其色彩以及抗反光能力,相比一年半以前的iPadAir2还是有着非常大的进步的。9.7寸iPad Pro色彩饱和度相比前几代iPad提升25%,色域更宽,色彩画面也显得更有表现力,对于喜爱暖色调的亚洲人来说,更加讨喜。举个简单的例子,你可以用同样一幅照片对比观看,特别是那种暗部细节丰富的照片,会发现iPad Pro的颜色更纯正,更深沉,特别是黑色更纯粹,红绿颜色也更加鲜艳,但是这种反差需要你用前代产品对比来观看才会发觉。不过就我个人来说,在看过了iPad Pro的画面之后,的确有点难以习惯前代产品了,也许眼睛就是这么挑剔的一类器官。不过我个人认为这次iPad Pro在显示方面最大的看点就是新加入的TrueToneDisplay技术,它可以根据环境色调来调节屏幕显示的色温,让你的屏幕看起来更舒服,以往这项技术会用在iPhone6s的闪光输出上,这次算是有了更大的用武之地。我试了一下,它比iOS9.3的夜间模式还好用,在“设置”的“显示与亮度”当中专门有“TrueTone”这么一个选项,打开与关闭的差异十分明显。在通常办公室的光环境下,你会发现屏幕略微偏向暖色调,因此阅读比较舒适柔和,特别是在纯白以及浅色背景的App当中。但是在同样的环境里换用iPadAir2之后,就会觉得冷色屏幕十分刺眼,这个时候你更会感觉到TrueTone这项功能对于大屏阅读来说确实很照顾读者的眼球。整体来说,iPad Pro这块9.7寸的显示屏,应该是目前这个尺寸的平板电脑当中的”颜值担当“,苹果在这块屏幕上花了很多心思。对于用户来说也是有着实实在在的提升,特别是对于色彩敏感的用户来说,如果这块屏幕满足不了你,那么也很难找到其他的替代品了。四扬声器是不是在炫技?平时你可以发现很多用户会把iPad支在桌面看电影,但可能很少有人会注意到它的音效,都觉得”平板电脑能出声就行了”。但这次iPad Pro加入了之前12.9寸大屏设备才有的四扬声器技术,显然是为了提升用户的娱乐体验,也就是说光出声还不行,还要保证一定的听音效果。和之前的大屏iPad Pro一样,9.7寸iPad Pro的四扬声器也可以通过重力感应来切换环绕效果以及高音和低音的分配,也就是说四个扬声器的输出频率并不一样,上方的两个扬声器负责高音的输出。这样当你在一定距离看电影或玩游戏的时候,就会感觉音效更有层次,更加立体,相比以前双扬声器的配置来说,绝不仅仅是数量上的增加,好像是换用了一副更优质的耳机。我平时喜欢玩RealRacing3这款赛车游戏,在iPadAir2上的时候,音效很平淡,没有什么层次,确实也就是“能出个声”,而且最大的弊端在于喇叭在机身一侧,很容易被横握机身的手遮挡住发声,这是常玩游戏的人都能感受到的。但是在iPad Pro上面,你可以感觉到环绕的效果,可以听到赛车由远而近驶过来的引擎轰鸣声,这个效果非常明显,并且再也不用担心阻挡扬声器发声了。但是这里也有一个细节上的问题,就是小尺寸的iPad Pro肯定比不上大尺寸的音效,毕竟二者的体型决定了扬声器的尺寸,这种物理上的先天差异,是无法通过其他办法来弥补的。但总体来说小尺寸iPad Pro的扬声器表现已经让人很满意了,毕竟在6.1mm的厚度空间里,要想发挥更好的音效是很不容易的。硬件配置向大尺寸iPad Pro看齐这次9.7寸iPad Pro最厚道的一点,就是核心硬件配置向12.9寸那款看齐,只是RAM从4GB降到了2GB,当然相比iPadAir2来说则是迈进了一大步。A9X处理器的效率据说是iPadAir2上使用的A8X的1.8倍,图形处理器也是前代的2倍,这摆明了就是为了支撑视频剪辑这种非常耗资的。而且由于iPad Pro的分辨率为,相比12.9寸那款的分辨率来说,只有它的56%,对核心硬件的资占用更小。因此从原理上来说,使用同样的A9X处理器,可以获得更流畅的效果与更高的性能,这一点从跑分软件的得分上就能看出来。9.7寸iPad Pro单核数字达到3069,多核为5247;而iPadAir2得分分别只有,性能果然是全面碾压A8X处理器的iPadAir2,也无愧Pro的名号。不过我们更感兴趣的,是大小两个尺寸的iPad Pro,究竟谁的性能更强?在GeekBench3当中,12.9寸iPad Pro由于拥有4GBRAM,因此单核得分高达3230,多核得分为5494,捍卫住了自己性能王者的地位。不过可见二者的差距也没有那么大,换句话说9.7寸iPad Pro在应付生产力创造这种场景时也是足够用了。为了测试生产力创造的场景,我们用iMovie导出4K视频的时间,来测试iPad Pro的表现到底如何,以往这个环节都是要依靠电脑来完成,但是在A9X处理器上面,这种视频输出不是难事,拼的就是速度了。9.7寸iPad Pro用时1分12秒,与同门师兄12.9寸iPad Pro用时1分11秒的成绩相比不相上下,说明二者的硬件性能极为接近,而为了让大家有个对比参照的感觉,我们又把iPadAir2拖进来了,其用时1分20秒,更体现出iPad Pro的性能优势。硬件配置上来说,小尺寸的iPad Pro可说是给生产力创造打下基础。虽然这次发布会上苹果没有用“吊打PC”或者“性能干掉绝大部分Windows笔记本”这种刺激的话(去年9月发布iPad Pro就是这么说的),但其实性能相比“兄长”不逞多让。1200万像素这是要和iPhone扳手腕啊其实一向不算是iPad家族的强项,就连大尺寸的iPad Pro也才用了800万像素的镜头,这次9.7寸iPad Pro搭载的1200万像素主,完全是向iPhone6s看齐,我甚至怀疑有没有人会举着这么大的设备在外面?以至于要用这么高规格的镜头?当然采用1200万像素的代价,就是背后的镜头又突出机身了,想想也是,iPad Pro6.1mm的厚度比iPhone6s还薄呢,没理由不突出,苹果在权衡体验与外观槽点之后,估计还是选择了前者。那么这枚镜头的体验怎么样呢?简单来说,和iPhone6s几乎一样,无论成像画质、机内处理风格、速度还是拍摄功能,你都能找到熟悉的感觉。如果你还在使用iPhone6以下的,如果单纯为了效果,还真不如拿iPad Pro出去呢,效果肯定更好。虽然说在发布会上,苹果认为给iPad Pro配备1200万像素镜头可以提高生产力,比如拍摄4K视频或者扫描文件,但是单纯从拍摄便利性这个角度来说,iPad Pro就不是iPhone的对手。所以我还真是有点摸不透iPad Pro为啥要用这么高规格的了,但对于用户来说肯定是好事,毕竟是鸟枪换炮了。生产力提升这是相对iPadAir2的最大不同一个小花絮是,在最初的传言当中,苹果这次要发布的是iPadAir3,想想也是嘛,距离上次更新已经有一年半的时间了。但后来传言却变为了小尺寸iPad Pro,尽管你可能觉得没啥区别,反正都是9.7寸的产品,但其实命名上的不同,就代表了这款产品的定位区分。现在苹果iPad家族的三档划分已经很清晰了,7.9寸的iPadmini主打便携性,9.7寸的iPadAir2照顾轻薄娱乐体验,而iPad Pro则是生产力工具——无论它的尺寸大小,只要被冠以“Pro”的称号,就代表了性能。其实这次9.7寸iPad Pro的发布,最让人兴奋的就是给这个尺寸的平板电脑配上了键盘和笔,从而让它具备了创造力,要知道,从第一代iPad起,无数的用户就想尽办法实现这两样功能。我记得当时自己买了苹果原厂的蓝牙键盘(配iMac的那款)以及支架,这样就能快速打字了,也有像罗技这样的厂商,一代又一代不知疲倦的给iPad配备第三方键盘,说明这种使用需求一直是存在的。而直到今天,苹果终于让9.7寸iPad Pro配上了原厂键盘,真是没白等啊。至于ApplePencil,在去年9月iPad Pro发布的时候,就有很多人想要把它用在iPadAir2上面,无奈连配对的机会都不给,这次算是了却了一桩心愿。对于SmartKeyboard来说,与12.9寸配备的那款完全一样,只是按键尺寸缩小了,但是间距仍然保持不变,所有按键也都原封不动照搬大尺寸那款,甚至Shift键都保留了左右两个,只是有些边缘的按键尺寸被缩小到了不可思议的小小小小尺寸。对于我这样的重度文字工作者来说,9.7寸的键盘是我能接受的最小尺寸,之前使用12.9寸键盘时,打字感觉和笔记本差不多。但这次9.7寸缩小版,你会发现单个按键的尺寸和手指指肚的大小相仿,按下去肯定没有先前大尺寸那么舒服,索性间距够大,因此不会误触,写稿时的流畅性还在,再次证明了间距比尺寸更重要。当然,如果非要用它和笔记本电脑的手感比,肯定是不行的,本来二者的尺寸就不一样嘛,我觉得这款键盘只能是你外出时的便携之选,如果坐在办公室里,肯定还是要用回到电脑的。当然,这款SmartKeyboard的织物手感、防水性、折叠方式以及翻折保护的方式,和12.9寸那款完全一样,你也可以在各个App里面使用组合按键来实现快速操作。不过我还是建议这个组合键能不能让用户自定义啊,默认的组合键位我总得想一下。平心而论,我认为绝大多数购买iPad Pro的用户都会选配这个键盘,一方面它能起到保护壳以及支架的作用,另一方面也极大拓展了iPad Pro的使用领域,毕竟文字输入这件事几乎是人人都会用到的。但这款键盘的售价真是太贵了,1188元的价格是要让人吐血啊,你要是买一款32GB的iPad Pro需要4388元,意味着得再拿出整机价格的1/4来买键盘,这一套买完之后的价格已经可以买到不错的笔记本了。所以我觉得苹果应该推出一个组合套餐,毕竟这样的需求很大。总体来说,在更强悍硬件性能的辅助下,苹果终于给9.7寸这个平板电脑的黄金尺寸配上了键盘以及手写笔,这对iPad来说是很重要的一件事,它可以让更多的人在拥有便携性的同时还能进行生产力创造,同时也进一步拉开了与对手的距离。但是在苹果将iPad Pro下沉到9.7寸这个规格的时候,我也替iPadAir的未来发展感到担心,如果说它的定位仍然是娱乐、阅读以及轻办公的话,那么它与同尺寸iPad Pro的价差,不足以弥补性能上的差距,所以未来苹果如何处理同尺寸iPad Pro与iPadAir的竞争,是一个不小的难题。此外,如果9.7寸iPad Pro已经很好地满足了用户对于生产力的需要,那么除了极少数专业人群以外,大多数人似乎没有必要多花几千元去购买12.9寸iPad Pro了,这又是一个自家竞争的难题。个人的使用选择对于我这样一个经常出差,又是以文字为生,而且特别计较背包重量的人来说,我想谈谈自己的选择问题。以往出差我肯定会带上MacBook,但是9.7寸的iPad Pro出现之后让我有了新的选择。在写稿不多的情况下,也许我会带上iPad Pro,因为它相比MacBook来说在看电影时“占地面积”更小更灵活,拿着也更轻便,更可以拆下键盘变得更易于携带,而在需要敲字时,又可以得到快速输入的感觉,这些都是相比MacBook有优势的地方。我想可能很多人都会面临这样的选择问题,如果文字输入不多的话,就更可以在出差或者旅行的时候依赖小尺寸的iPad Pro了。值得思考的定价策略每一个想要入手9.7寸iPad Pro的人都会算一笔账,但是在算账之前肯定会愣一下,因为它的容量配置十分“怪异”。入门起步32GB,没有64GB这个最实用的档位,直接跳到128GB,还有一个土豪版的256GB,你要说它是沿袭大尺寸iPad Pro的传统也没错,但我觉得这恰恰是为同尺寸iPadAir2留出了生存空间。在做出了人为的区隔之后,16GB和64GB这两个容量将只属于iPadAir2,在购买时让用户咬紧牙关,而这也显露出苹果定价的心机。咱们可以算一笔经济账,通常用户都不会去买最低配的16GB版,因为空间不够用,那么iPadAir2就只剩下64GB可选了,但3588元的价格会让你想入非非,因为再加800元就能买到全新的iPad Pro了,虽然容量缩小到32GB,但性能更强了。对于手头稍微宽裕的人来说,再加1000元购买128GB容量可谓是一步到位,毕竟以前要是加1000元只能得到64GB容量,等于是“加量不加价”。但是这样加来加去,再算上购买键盘的价格,真就相当于买一部笔记本电脑了。6576元(128GB容量5388元+键盘1188元会是一个黄金组合)的价格已经可以购买MacBookAir了,所以iPad Pro的这个定价还是挺让用户为难的。总结iPad家族已经没有短板我很少用“完美”这样的虚词来形容一款产品,矫情一点说,完美的产品并不存在,但这次9.7寸iPad Pro的表现,可以配得上“近乎完美”这样一个词。强悍到看齐大尺寸iPad Pro的性能,搭载最高规格的组件,显著提升的屏幕表现,以及等待了多年的键盘和手写笔,我简直想不出这款iPad Pro还有什么欠缺,“iPad家族史上最强”的称号当之无愧。虽然之前iPad家族遭遇过下滑危机,也显示出增长乏力,但这样一款iPad Pro的出现应该可以起到提振的作用,它在iPad六年的发展史上都应该是一款里程碑式的产品,唯一需要担心的就是较高的售价会不会阻挡消费者的购买热情。
【上一篇】
【下一篇】
推荐阅读:
看完这篇文章有何感觉?
苹果应用推荐
PP助手准备为您下载应用
未越狱版:鳄鱼小顽皮爱洗澡
如果在10秒后下载任务还没有开始,请下载并安装:
下载步骤如下:三星Galaxy TabPro S和苹果iPad Pro参数对比
近年来平板和笔记本之间的界限变得日益模糊,类似于Surface这种跨界的二合一形式逐渐受到消费者青睐,甚至于苹果和三星都推出了相类似的产品来满足市场需求。在接下来的文章中我们将苹果的iPad Pro和最近在CES大展上发布的三星Galaxy TabPro S做个规格参数对比,看看你更喜欢哪个?
  尺寸:
iPad Pro包括厚度在内在尺寸上都比三星的Galaxy TabPro S要&大&,相比较三星产品要高11%,宽5%,而且在厚度方面要厚0.6mm。
  重量:
在重量方面主要是因为更小的机身尺寸,所以重量上要更轻。iPad Pro要比Galaxy TabPro S重3%至4%。
  材质:
Galaxy TabPro S采用了金属边框和塑料背面的搭配设计,而苹果则是采用了一体式铝制机身。
  颜色:
iPad Pro共有灰色、银色和金色三种颜色,其中太空灰背采用黑色的前脸,而银色和金色版本则是白色浅蓝。而Galaxy TabPro S包括键盘内只有全白和全黑两种选项。
责编:梁爽
环球时报系产品
扫描关注环球网官方微信
扫描关注 这里是美国微信公众号
扫描关注更多环球微信公众号内容字号:
段落设置:
字体设置:
精准搜索请尝试:
紧跟苹果iPad Pro?三星12英寸平板命名Tab S Pro
来源:作者:看海责编:看海
讯&今年一月的时候,有报道指出三星将发布一款12英寸大小的平板设备,名称或为三星Galaxy Tab S Pro。而自此以后,关于该款平板的消息就销声匿迹了。今天,我们再次得到消息称,三星正式在韩国注册了Tab S Pro的商品名称,说明三星该款平板的研发工作进行到了新阶段。预计,Galaxy Tab S Pro将搭载12英寸或更大的Super AMOLED屏幕。大屏幕的平板设备在展示方面有天生优势,应该会受到教育和商业领域用户的青睐。而之前,关于苹果将要发布 Pro的消息也是沸沸扬扬。看来,三星在大屏幕平板这款细分领域,也要决心紧跟苹果的步伐。(via:)
大家都在买
软媒旗下软件:||||||||
IT之家,软媒旗下科技门户网站 - 爱科技,爱这里。
Copyright (C) ,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鲁ICP备号三星TabPro S平板体验 不仅是Surface模仿者
[摘要]它集成了三星近年来在移动市场所有的经验,包括轻薄设计、Super AMOLED屏幕等等。
Engadget中文站 4月3日报道在经历了几年发展之后,Surface Pro终于实现了微软的最初目标,让混合电脑成为一种主流的PC形式。现在,包括联想、戴尔、惠普甚至苹果,都推出了与Surface Pro相似的产品,三星在近期也加入了这个阵营。Galaxy TabPro S是三星的最新平板产品,与此前不同的是,它搭载英特尔酷睿M处理器、运行Windows 10系统,是三星近年来少有的Windows平板。Engadget在测试之后表示,它不仅仅是一款类Surface产品,还有一些三星的独特属性和卖点,下面一起来了解一下。硬件Galaxy TabPro S秉承了三星惯有的设计语言,拥有超薄机身,仅有6.3毫米厚、0.7公斤,即便配备键盘也只会增加4.9毫米的厚度,机身整体控制地非常好,可以说是目前Windows领域颇具代表性的轻薄平板。另外,机身上没有太多接口设计,只有一个3.5mm耳机及USB-C,非常简洁。Galaxy TabPro S搭载12英寸屏幕,分辨率高达像素,并且是三星惯用的Super AMOLED材质,其颜色表现非常好,整体感觉充满活力。键盘盖方面,与微软的产品较为相似,按键是相对扁平的,同时排列较为紧密。当然,这种设计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打字的错误率,但为了保证更轻薄的设计,所以难免有所取舍。总得来说,三星Galaxy TabPro S是一款非常注重便携性的Windows平板,即便安装键盘盖,也不会过分增加体积,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它要比Surface Pro系列更轻薄便携,更适合移动生产力应用。性能及电池寿命三星Galaxy TabPro S搭载英特尔酷睿M3-6Y30处理器,具有1.5GHz主频双核心,另外还包括4GB RAM及128GB SSD固态硬盘。在测试中,其PCMark 7性能测试得分为4309分,相比大作酷睿i5的机型还是略有不足。不过Engadget编辑在实际体验后也表示,使用Galaxy TabPro S同时运行两个应用并排工作(通常为Chrome浏览器和Slack),整体速度还是非常流畅的。另外,在膝盖上使用Galaxy TabPro S,一直没有发生太热的情况,也是较为舒适的。电池寿命方面,在连接WIFI、65%亮度屏幕下进行全高清视频播放,三星Galaxy TabPro S可以实现约10小43分钟的续航力,这个成绩还是相当出色的,由于微软Surface Pro 4的7小时15分。当然不能否认的是,Surface Pro 4的硬件性能更强大。竞争力三星对于Galaxy TabPro S的定位其实很清晰,并不希望它与微软Surface Pro直接竞争,而是采用了更轻薄、长续航的酷睿M处理器,旨在突出便携性。不过,这并不意味着它很便宜,起售价为899美元(约合人民币5824元),键盘盖为130美元(约合人民币843元),整体购机成本不次于Surface Pro 4,相比苹果iPad Pro还更昂贵一些。至于三星Galaxy TabPro S的竞争力,自然是差异化。首先,它的设计更轻薄时尚,再加上Galaxy的品牌,对于一些想要混合PC但又不喜欢Surface系列的朋友来说具有一定吸引力;相比iPad Pro,优势则在于Windows系统,比较iOS不支持鼠标和桌面应用,对于移动办公来说Windows更具优势。小结是的,三星Galaxy TabPro S并不是一款单纯的Surface模仿者,它集成了三星近年来在移动市场所有的经验,包括轻薄设计、Super AMOLED屏幕等等,对于喜欢三星品牌和特性的朋友来说,还是具有一定吸引力的。Galaxy TabPro S目前最大的缺点便是打字体验略逊色一些,如果三星能够解决这个问题,产品会更具吸引力。(Lotus)
正在加载...
【美国Engadget作品的中文相关权益归腾讯公司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等。】
探索Engadget中国版
[责任编辑:yannwang]
还能输入140字
Copyright & 1998 - 2016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我入手 iPad Pro 已有月余,来仔细说说它的优缺点 - 推酷
我入手 iPad Pro 已有月余,来仔细说说它的优缺点
iPad Pro 发布时,苹果对它的定位是「生产力工具」和「电脑的替代品」,这也受到了不少的质疑。抛开需要单独购买的 Pencil 和键盘不提,「不能运行 OSX / Photoshop / Excel 算什么生产力工具」也是大家质疑最多的地方。那么的使用体验到底如何?我入手 iPad Pro 已有月余,上面尝试的软件也不少了,写一些东西供大家参考。
iPad Pro Wi-Fi 128GB
Apple Pencil
Logitech K811 蓝牙键盘
Apple Lightning to SD 转换器
iPad Pro 在配置上,是苹果能拿得出手最强的 iOS 设备。因为 iOS 在前台目前还是最显示两个应用,应用退到了后台就看操作系统心情,不像桌面系统打开了就会一直占用内存和 CPU 资源,加上 iOS 上的 App 大多优化过,所以虽然分辨率 () 已经超过了 15“ Macbook Pro () ,运行的流畅度还是不成问题。除了打开 App Store 之外,很少感觉卡。
在尺寸和重量上,iPad Pro 举在手里还是挺沉的,不太适合像 iPad mini 那样单手拿着,所以准备一个架子很有必要。我没有在地铁里面用过,请不要尝试。iPad 的四音箱设计,在自己手持观看的时候立体声效果很明显,声音的层次感也有惊喜,在看电影预告片的时候仿佛戴上耳机了一样。但是如果要放在房间里面听歌还是不行,离远了听低音衰减严重。
Apple Pencil
用「Just Works」来评价毫不夸张。我为了给 iPad 买个笔也是操碎了心,从 WACOM 最早无压感的,到 Pogo Connect 有压感的,到 Pencil by fiftythree,还有各种头尖头圆的,总算不用再为这件事情纠结了。
抛开背后的工作细节,Apple Pencil 确实达到了几个核心的目标:
定位准,没有视差,之前所有 iPad 能用的笔,要么头太粗,要么头细但是有视差,要么头细划直线不走直线,这些问题在 Apple Pencil 上通通不存在。(没用过 Surface 和 Sumsang 系不作对比。)
压感和倾斜丰富,我弄不清楚 WACOM 所说的 2048 级和 512 级压感的区别是什么,但在使用 Apple Pencil 时,绘图软件对于压感的支持和你期待的一样。
延迟小,尤其是在自带的 Notes 里完全看不到延迟,在大多数的绘图和笔记软件里面能观察到延迟但并不足以让你思考人生。
美中不足:
充电的时候不能用(除非用那个特别容易丢的 female to female lightning 转换器)
不能方便地把它和 iPad Pro 放在一起(比如夹上或者吸上)
在屏幕上写字的时候,触感偏硬,比写在纸上的感觉差。
像素画笔类
iPad 上的绘图软件早已非常成熟,虽然之前的所有触控笔难用到爆,还是无法抵挡创作者和开发者的热情,而 Apple Pencil 一出来,这些软件一下子焕发了新的生机,iPad Pro 最大的亮点也在于此。
Procreate 是在手绘方面最接近 Photoshop 的软件。笔刷的可调节参数非常多,支持导入导出分层 PSD,可以导出绘图视频,性能也很棒。适合习惯 Photoshop 鼠绘或板绘的人,有了 Apple Pencil 之后,不客气地说足够代替 Wacom 了。但对于新手来说,它的默认笔刷并不太讨喜,数字味很浓。
Paper by Fiftythree
和 Procreate 不同,Paper 对新人上手非常友好,默认色板和默认笔刷效果都非常棒。虽然它一直不支持图层,画布缩放也是最近才肯加入,但粉丝们依然能克服这些限制画出特别精彩的作品。 Paper 我自己最爱用它的区域上色工具,线条手残的我只能靠色块来找补一下。Paper 对 Apple Pencil 的支持也不错,尤其是铅笔工具,用来素描打个草稿效果很好。对于朋友手痒想在 iPad 上画点什么,Paper 是最佳选择(虽然最近的几次改版改残了很多)。
Adobe Photoshop Sketch
Adobe 的 App 除了名字值得吐槽,功能也介于 Paper 和 Procreate 之间。不支持图层,默认画笔又没有 Paper 效果自然,而且还要注册 Adobe Create Cloud「试用」,其实挺鸡肋。但毕竟是 Photoshop 亲生的,下下来玩十分钟再删也可以。
Tayasui Sketches Pro
在 Paper 没有推出 iPhone 版的时候,Sketches 是个不错的替代,如果你没有买 Procreate 的话,它也能提供分层功能,我用到的机会不多。
Zen Brush 2
作为一个毛笔模拟软件,效果可以用「惊艳」来形容,尤其是对 Apple Pencil 的支持。除了笔尖太硬之外简直和真笔一模一样。过年期间给老领导们玩一玩,说不定他们就能把自己当年的毛笔字功底露一手出来。虽然这个软件的撤销步数太少,可选的颜色只有黑、灰、红三种,但这些缺陷完全不重要不是吗。
矢量绘图类
与像素绘图应用的完善相比,iPad 上的矢量绘图应用则不尽人意。单从功能上说,它们可能比早期的 Illustrator 1.0 要强,但矢量的节点编辑在 iPad 上效率很低,开发者们也没有找到更直观的交互。矢量绘图在 iPad 上更多的只能用矢量的笔刷画图,曲线和节点的操作非常难受。
Autodesk Graphic (iDraw)
从功能上最接近 AI 的一个 App,工具齐全,图层样式、分图层编辑都有。但即使有了 Apple Pencil,节点编辑也很麻烦。很难想象有人用它从零开始创作矢量画,除非只有 iPad 改别人发来的矢量图应急时可以一用。
Adobe Illustrator Draw
算是 Illustrator 把笔刷功能之外的功能全砍掉的一版,它对图层的支持还不错,默认的笔刷效果也中规中矩。比较适合画类似涂鸦或者纹身的矢量图,尤其是把照片单放一层,用笔刷在上面描,很容易能仿出来那种效果。但它完全没有对节点的操作。导出也不方便,如果不是通过 Adobe CC 导给 Illustrator,就只能导出位图。
和 Adobe Draw 一样,它也没有节点编辑,但它选中路径可以调节粗细和样式,移动和缩放也更方便。画布可设置无限滚动,还可以显示网格参考线等。对我来说,它更适合做一个白板,有什么思路原来需要在纸上写的,现在可以在上面写。
十年前在学校 BBS 上,曾经有各种「ASCII 画」大兴其道,用的就是各种几何符号 + 颜色来拼出来各种图案,有的还非常传神。Assembly 的玩法也类似,它提供一些方块、圆形、半圆等几何形来拼凑,倒也可以用来减个压玩一玩,但如果想用在生产环境,操作还是太过于繁复,目前的版本也为 iPad Pro 优化的不好,很多交互还是手机为中心的,产出的可用的内容比较难。
Adobe Comp
Adobe 对它的官方定位是 Indesign 的临时替代,它可以识别手势方便地画出方形、圆形、文本框,置入图片也很方便。也有很多人期待它能方便地做界面原型设计,但它除了画框比较方便之外,文字的编辑并不太好用,甚至也不支持用笔直接画矢量图案,只能通过 Adobe CC 通过云来导入其它诸如 Adobe Draw 画的东西,我只想说 Adobe 你这棋下得太大了。
ProtoSketch
野心蛮大的一个矢量软件,功能集合非常 Old-fashioned:有节点编辑、几何图形和钢笔路径,甚至在界面上有单独的 Alt 和 Shift 键用来实现在桌面软件中需要完成的快捷操作。目前使用感受只能说:潜力很大(但现实很骨感)。主要的问题是性能太卡,所以优点比如界面清爽、内置了很多图标库和 iOS 界面元素可以做原型之类这些亮点都被掩盖了。
图像处理类
因为 iPhone 上各种拍照处理软件的兴起,直接拍照、处理并输出的 iOS 工具链已经非常成熟了。iPad Pro 既能利用 iOS 上多样化的图像软件,又有足够大的屏幕显示像素细节(Sony RX100 的噪点清晰可见,心酸),苹果新的 Lightning to SD 导入照片也很方便,一般场景下处理一下图片完全不成问题。
Pixelmator
在 Mac 上,Pixelmator 是 Photoshop 的强有力竞争者,之前说过 Photoshop 在 iPad 上绘图的竞争者是 Procreate,那么修图的竞争者就是 Pixelmator(居然是 3P,好巧。)对于修复瑕疵、液化等这些常规的操作来说完全够用,曲线之类的工具也比较全,滤镜、选区工具也都有。但 Pixelmator 的问题也和 Procreate 和 Photoshop 差不多,上手不够简单。大多数情况并不需要它出马,但备胎还是要准备一个。
Enlight 和 iPhone 上的版本差不多,性能也不成问题。但操作还是一个手机版的 App 的放大。调整一个滤镜的三个参数,在手机上需要来回点击三次可以理解,在 iPad 上就显得笨拙了。
虽然 VSCO 的界面和手机上一样莫名其妙,但它有一个杀手级功能是九宫格预览所有的滤镜效果,比手机上点来点去看方便直观多了。我感觉 VSCO 的滤镜效果是核心竞争力,在电脑上想用反而没有这么简单。
可能没有一个平台比 iPad 更适合阅读、批注 PDF 了,包括 Mac 也是。iPad Pro 的大屏幕能更宽松地显示对开的书籍,原来在 iPad 上字不够大的大开本杂志也显示得毫无问题,这对于需要大量查阅文献、书籍的人来说无疑是福音。
GoodNotes 不仅可以直接阅读和批注 PDF,也可以当课堂笔记写字用。它可以在看 PDF 的时候,用 Apple Pencil 写标注,用手指选中文字高亮,而不用切换工具,这个细节是我坚持用它的重要原因之一。
LiquidText
这是个让人耳目一新的 PDF 阅读器,界面还有点粗糙却独创了很多神奇的交互,可以大大提高阅读效率。在横屏时,它左边是 PDF 阅读区域,右边是笔记区域。从左边看到有用的信息,可以直接拖到右边随意组织,很像剪报。更棒的是,从剪报点过去可以直接跳转到原来的地方。同时点击多个剪报,左边的阅读区域就会像折起来的纸一样展示上下文。美中不足的是还不支持手写批注,鉴于现在 iPad 上输入文字的状况,可能手写比输入文字更适合记录灵感。
这个应用是我买 iPad 第一代的时候买的,一直在更新,包括 Retina 屏幕的支持,到现在对 iPad Pro 的支持,简直是日本开发者的业界良心。对于上百兆的来路不明的扫描版 PDF,翻页时依然很轻快。其它细节功能,比如裁切白边,双页排版用起来也很方便。
Office 软件
「不能运行 Office 就不是合格的电脑替代」是个常见说法,iPad Pro 对 Office 的支持毫无悬念地远不如 Surface 系列,但 Office 已经不是用电脑的唯一用途,所以它的重要程度也就见仁见智啦。
Google Doc 系列
除非是公司用的是谷歌的企业套件,不然可以 Pass。虽然是个原生 App,但它用起来确实没有在电脑上用浏览器版本好用,聊胜于无吧。
Microsoft Office 系列
编辑功能需要 Office 365 账号交年费,否则只能查看,可以 Pass。
是可以免费使用的,但它的 Ribbon 界面和 iOS 有点格格不入,我大部分的笔记功能可以用 GoodNotes 满足,所以很少用到它。
Apple iWork 系列
难用,唯一的例外是 Keynote,因为它不像文本编辑器和电子表格需要那么多的文字输入和光标移动。但 Keynote 的动画远没有 Mac 上的强大,而且要把 iPad Pro 投影出来,如果不是有 Apple TV,就只能买一条线接视频端口。苹果,以卖线为本。
民族之光 WPS
如果你需要在 iPad 上备一个 Office 类的应用,那就装个 WPS 好了,一个 App 三种功能,而且工具栏什么的也做得很合理。虽然没有大规模的测试,但它对于国内 Office 文档的支持不可能比上面三个更差了。内置包含租房合同之类的模板,虽然软件内有一个广告位,但我相信你把通知之类的权限关了,它也不会把你怎么样。
我不是 Evernote 的典型用户,但它对于分屏、Apple Pencil 的支持也算中规中矩。
现在还坚持用 RSS 阅读器的人可能不多了,但 Reeder 依然是最棒的一个。对 iPad Pro 的适配非常完美,自定义功能非常完善。我最喜欢的用法是左边 75%屏幕打开 Safari ,右边 25%打开 Reeder,Reeder 里面看到的链接可以直接在 Safari 新开 Tab 打开。
Medium 对 iPad Pro 的适配并不好,但它上面时常有一些可读的文章,有时候桌面上一个 icon 还是比在浏览器里面敲网址方便一些的。
豌豆荚一览
虽然它对 iPad Pro 的适配也不好,但分屏后压缩到 25% 宽度后就顺眼多了。而一览支持的国内那些内容 App 更不指望能快速适配 iPad,通过这种方式获取资讯是另外一种形式的 Reeder 和 RSS。
Duet Display
装上可以把 iPad Pro 外接成显示器,支持 Mac 和 Windows。虽然略有延迟,可见压缩噪点,但并不是所有人都能背双显示器去咖啡馆的。
不开玩笑,把 Mac 上的虚拟 Windows 投射到 Duet 的显示器是个很好的选择。Duet 因为传输速度的原因,不推荐使用 Retina 的分辨率,而 Windows 也是对非 Retina 分辨率支持更好。大多数情况下你打开 Windows 并不希望占用 Mac 桌面,那么这样刚好是个平衡状态。
和 Duet 有点像,像不同的是,AstroPad 不是把 iPad 变成扩展显示器,而是显示 Mac 上的一部分屏幕,让它支持触控笔,说白了就是一个 Wacom 新帝的乞丐版。但用 AstroPad 控制 Photoshop 或者 AI,延迟还是偏大,还不如直接用 iPad 上的替代软件画画来得更舒爽。
PCalc Lite
iPad 没有自带计算器,PCalc 是老牌子值得信赖,而且支持分屏。
如果需要计算复杂一点的公式,可以考虑用 Tydlig。
GoodReader
万年不变的瑞士军刀,它已经早就不是用来阅读 PDF 的了,更多的是用来传文件、下载文件、解压 zip 之类的事情。
iPad Pro 不得不提的屎一样的文字输入体验
其实在 iOS 上,输入文字一直算是硬伤。大家已经逆来顺受地习惯了在手机上打字,虽然没有用键盘快,但还不至于有心理障碍。在 iPad 上,软键盘也不那么好用,但勉强在双手可控制的范围,甚至也可以用 Split Keyboard 来缩短一下手指的移动距离。
但在 iPad Pro 上,那个假冒全键盘的键盘用起来,从来没有感觉这么难受过:
如果你横屏双手握着,是绝对不可能碰到中间的键的。
如果你竖屏双手握着,重心稳的情况下是不可能碰到最下面一排键的。
还不能 Split Keyboard。
或许苹果的如意算盘是让你接受外接键盘,但对于那些没什么见识的美国人来说,那个原装的奇葩键盘先不论键程之类的事情至少是能用的,但对于依赖输入法打中文的中国人来说:
蓝牙键盘不支持第三方输入法
自带输入法不能关闭词语联想
基本上也就在 iPad 上告别打字了。而且原装键盘只能横屏用,对于码字来说显然竖屏更有效率,我还是觉得用第三方的键盘好。
Logitech K811
支持绑定和切换三台设备,虽然可能经常记不住哪个键绑定的是哪台机器,但它的输入感觉还不错,而且带键盘背光,内置锂电池充电可以至少用一个月。
既然 iPad 上打字那么费劲,干脆也别买蓝牙键盘了,如果实在是想输入文字,就借用 Mac 键盘输一点应急就好了。1Keyboard 可以虚拟出一个蓝牙键盘给 iPad 用,按下快捷键连接 iPad,打完字之后随便激活 Mac 其它应用,键盘又会重新恢复给 Mac 。
Apple Pencil 足以完成草稿、绘图相关的工作,比用 Wacom 好。
阅读 PDF / 记笔记比 Mac 好
分屏阅读网页 / RSS 浏览体验很流畅
iOS 上的图像处理 / 滤镜应用举世无双
Duet 用来扩展 Mac 屏幕比较有用
可用的角度和体位比 Mac 多
完全不想用它打字
Office 系列应用只能凑和用
矢量绘图应用领域还不成熟
Apple Pencil 经常断货
App Store 经常抽风
很多情况还是需要用到电脑
如果你对价格没有那么敏感, 如果 Apple Pencil 让你毒发身亡,而且你喜欢更大的屏幕空间;那么 iPad Pro 是目前速度最快的 iOS 设备,Apple Pencil 画图的体验一流,多出来的屏幕空间不仅更有利于阅读资讯,也会让多任务更有用。
如果你虽然对 Apple Pencil 很感兴趣,但并对用 6000 块钱买一台 iPad 觉得不划算,那建议你等待一年后的 iPad Air 3 或者 iPad mini 5,那时我猜测它们都会支持 Apple Pencil,并且价格会平易很多。
如果你日常的工作是码字,或者需要不止是简单阅读和处理 Office 文档,那在 iOS 10 出来对文字输入有更好的支持之前,iPad Pro 还是无法满足你的需求。
如果你平时需要做一些原型、界面设计,目前在 iPad Pro 上还没有足够好用的矢量和原型工具能完成目前 Sketch、Axure 类型的工作,除非是手绘原型。
发自知乎专栏「codesign」
已发表评论数()
请填写推刊名
描述不能大于100个字符!
权限设置: 公开
仅自己可见
正文不准确
标题不准确
排版有问题
主题不准确
没有分页内容
图片无法显示
视频无法显示
与原文不一致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到底买不买ps4pro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