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口市小麦最适舍那种配比原则适用于的复合服

2012年周口市小麦冬前管理技术--《现代农业科技》2013年01期
2012年周口市小麦冬前管理技术
【摘要】:周口市是一个农业大市,小麦越冬前的管理对于周口市小麦产量的影响显得十分重要。从及时查苗补苗、科学管理旺长麦田、适时进行镇压、科学水肥管理、适时化除及其他管理等方面介绍了2012年周口市小麦冬前管理技术,以供参考。
【作者单位】:
【关键词】:
【分类号】:S512.1【正文快照】:
周口市是一个农业大市,小麦播种面积占河南省总小麦播种面积的1/7。搞好冬前管理、搭好丰产架子为翌年的夏粮丰收奠定基础,对实现农民的增产增收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2012年周口市麦播墒情充足、腾茬及时,大部分麦田都能做到适期播种,但仍存在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如有的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秦杰,曹和光;[J];山东农业科学;1965年04期
;[J];甘肃农业科技;1975年02期
赵洪璋;;[J];陕西农业科学;1976年08期
汪植琼;;[J];河北农业科技;1980年05期
顾朗清;李淑琴;韩行海;;[J];黑龙江农业科学;1982年01期
侯忠祥;狄运武;;[J];河北农业科技;1985年09期
左家骥;仲伟玲;;[J];安徽农业科学;1986年03期
姚建民;;[J];山西农业科学;1986年06期
本刊编辑部;;[J];山西农业科学;1987年05期
V.P.K黎裕;;[J];麦类作物学报;1988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张德汴;赵斐苗;霍继超;张睿;;[A];经济策论(下)[C];2011年
赵巧梅;苏丰敏;方彦召;刘玉巧;;[A];经济策论(下)[C];2011年
李录久;王家嘉;黄厚宽;赵贤友;王黛平;吴萍萍;;[A];土肥水资源高效利用与农业面源污染防控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王家嘉;李录久;吴萍萍;;[A];土肥水资源高效利用与农业面源污染防控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千怀遂;;[A];面向21世纪的科技进步与社会经济发展(上册)[C];1999年
李可懿;王朝辉;赵护兵;赵娜;高亚军;Graham L;[A];中国植物营养与肥料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杨荣光;毕建杰;王升国;吴则金;李振清;;[A];中国气象学会2008年年会干旱与减灾——第六届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学术研讨会分会场论文集[C];2008年
项瑛;陈钰文;宗鹏程;徐文;王可法;;[A];第六届长三角气象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9年
吕冰;温爽;梁建生;;[A];纪念殷宏章先生百年诞辰暨全国光合作用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8年
殷文;阚磊;徐志斌;马亚培;;[A];江苏耕地质量建设论文集[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范光年;[N];河北科技报;2006年
;[N];山东科技报;2007年
孙鲁威;[N];农民日报;2008年
小张;[N];山西科技报;2007年
沈学友;[N];中国国门时报;2006年
王玉堂;[N];陕西科技报;2008年
王燕 朱跃文;[N];云南科技报;2008年
方圆;[N];江苏农业科技报;2006年
刘忠强;[N];河南科技报;2008年
范光年;[N];河北科技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李华伟;[D];南京农业大学;2011年
常旭虹;[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2年
王正贵;[D];扬州大学;2011年
牟会荣;[D];南京农业大学;2009年
郑春芳;[D];南京农业大学;2009年
刘霞;[D];山东农业大学;2005年
赵冬梅;[D];南京农业大学;2006年
徐福利;[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1年
王征宏;[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9年
郭俊祥;[D];山东农业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王晓军;[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1年
高传东;[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1年
杨宁;[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2年
赵敏;[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1年
马少康;[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0年
李可懿;[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1年
吕汶霖;[D];四川农业大学;2011年
董鲁浩;[D];山东农业大学;2010年
曹倩;[D];山东农业大学;2011年
刘蕊;[D];山东农业大学;2010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大众知识服务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010--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5号中高产小麦最适宜的行距--《作物杂志》1994年04期
中高产小麦最适宜的行距
【摘要】:中高产小麦最适宜的行距马威,钱健康,李华,姜秀芳(河南省周口地区农科所466000)自60年代以来,在小麦生产上一直采用20厘米左右的行距,小麦产量已由低产上升到中高产水平。目前高产麦田普遍存在着田间郁蔽,通风透光条件不良的问题,不但影响小麦的个体健...
【作者单位】:
【关键词】:
【分类号】:S512.104【正文快照】:
中高产小麦最适宜的行距马威,钱健康,李华,姜秀芳(河南省周口地区农科所466000)自60年代以来,在小麦生产上一直采用20厘米左右的行距,小麦产量已由低产上升到中高产水平。目前高产麦田普遍存在着田间郁蔽,通风透光条件不良的问题,不但影响小麦的个体健壮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冯永祥,杨恒山,邢界和,姚静丽;[J];内蒙古气象;2002年02期
吴玉娥,薛香,郜庆炉,段爱旺,杨文平;[J];麦类作物学报;2004年03期
赵秉强;[J];耕作与栽培;1996年06期
冯永祥,杨恒山,李志刚,邢界和,姚静丽;[J];哲里木畜牧学院学报;2000年01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由海霞;[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3年
【同被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徐恒永,赵振东,刘爱峰,刘建军,张存良,毕德锋,杭新杰,张怀友;[J];山东农业科学;2001年02期
王志芬,吴科,宋良增,王守瑰,范仲学,张凤云,朱连先,张福锁;[J];山东农业科学;2001年04期
许振柱,于振文,张永丽;[J];山东农业科学;2002年01期
王旭东,于振文;[J];山东农业科学;2003年06期
徐恒永,王庆成,赵君实,徐庆章,宫秀兰,王忠孝;[J];山东农业科学;1996年01期
胡承霖,姚孝友;[J];安徽农业科学;1991年03期
刘建华,李俊杰,罗家传;[J];安徽农业科学;2001年05期
邓贺明,胡亚敏,冯家春,杨永华,张桂芳;[J];安徽农业科学;2003年03期
吴国梁;崔秀珍;宋小顺;;[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03期
马传喜,姚大年,阮龙,陶永祥,韩峰,柏发梢;[J];安徽农业科学;1997年02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杨文平;[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2年
葛鑫;[D];扬州大学;2003年
于文明;[D];山东农业大学;2006年
赵东旭;[D];东北农业大学;2006年
【二级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马永安,孙全德,陈冬梅,刘保华,曹江,罗河月;[J];河北农业科学;2005年03期
孙向辉,邵运辉,任中信,郑飞;[J];华北农学报;2005年03期
吴玉娥,薛香,郜庆炉,段爱旺,杨文平;[J];麦类作物学报;2004年03期
朱统泉;赵立尚;贺建锋;李栋业;苗任重;;[J];陕西农业科学;2006年04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解备涛;[D];中国农业大学;2003年
李素真;[D];山东农业大学;2005年
刘丽平;[D];河北农业大学;2008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杨永光;[J];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1980年01期
卓名贵;[J];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1980年01期
;[J];江西农业科技;1980年08期
杨学富;[J];江西农业科技;1980年10期
尤满仓;[J];新疆农垦科技;1980年02期
张业荣;[J];新农业;1980年07期
郭绍铮,陈秀瑾,张继林;[J];中国农业科学;1980年01期
钱维朴,黄德明;[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1980年02期
,安子平;[J];世界农业;1980年05期
D.G.达里姆泼尔
,安子平;[J];世界农业;1980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王健博;;[A];第三届全国康复医学青年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9年
李培清;赵贵海;常青;岳红霞;;[A];中国园艺学会成立六十周年纪念暨第六届年会论文集(Ⅱ蔬菜)[C];1989年
王颖;肖韵琴;唐士勇;;[A];中国园艺学会成立六十周年纪念暨第六届年会论文集(Ⅰ果树)[C];1989年
龚振德;黄雪龙;衡辉;张斌;;[A];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第二届青年学术年会园艺学论文集[C];1995年
贾秀领;马瑞昆;蹇家利;刘淑贞;;[A];第一届全国青年作物栽培作物生理学术会文集[C];1993年
王阿华;;[A];全国建筑给水排水青年学术论文选[C];1996年
M J RF W H;[A];面向21世纪的矿区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北京国际土地复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张含藻;胡周;韦波;刘光齐;;[A];国际传统医药大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0年
林进;刘华亭;王兰芝;;[A];2000年中国香料香精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程永浩;鲁彬;刘守信;;[A];2000年中国香料香精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蒋建科;[N];人民日报;2000年
蒋建科;[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0年
林文;[N];云南科技报;2000年
赵长春;[N];河南日报;2001年
王静;[N];河南科技报;2002年
王静;[N];四川科技报;2002年
魏新元 叶新;[N];兵团日报(汉);2003年
王丽娟;[N];保健时报;2004年
本报记者 陈祖洪;[N];中国环境报;2004年
天津市副市长
陈质枫;[N];经济日报;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陈又清;[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03年
耿金虎;[D];中国农业大学;2005年
陈颖;[D];南京林业大学;2005年
刘广超;[D];北京林业大学;2007年
周贤君;[D];湖南农业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陈书安;[D];南京农业大学;2000年
李正彪;[D];云南师范大学;2000年
侯爱菊;[D];东北农业大学;2001年
李桂荣;[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1年
周迪斌;[D];浙江大学;2002年
李道林;[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需大学;2002年
吴广江;[D];山东师范大学;2002年
何剑枫;[D];北京工业大学;2003年
赵末乔;[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韦文珊;[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3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大众知识服务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010--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5号400-027-2521
24小时统一服务热线
热门搜索:
周口市200万吨小麦转化及综合利用项目
市县招商网
周口市200万吨小麦转化及综合利用项目
项目类型 新项目
合作模式 合资,合作
项目所属行业 农林牧渔
项目地区 河南-周口-项城市
资金与预算
拟引投资总金额 1500万元
项目主要内容
项目主要内容
  河南莲花味精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8年7月,是国务院重点扶持发展的520家企业之一,被农业部等8部委确定为全国第一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公司资产总额45.44亿元,已形成年产30万吨味精、4万吨谷朊粉、30万吨等级面粉、20万吨复合肥的生产能力,并拥有装机容量8.5万千瓦、年产蒸汽220万吨的热电联供的热电厂。公司主导产品&莲花味精&,在中国味精行业率率先获得ISO9001国际质量体系认证、首家通过HACCP体系认证。莲花味精、莲花谷朊粉一直占据国内市场的主导地位,并远销世界20多个国家和地区,出口量占全国年味精出口量的80%以上
项目联系信息
对该信息感兴趣?立即与对方取得联系,不要错过合作的好机会!单条仅需10元!
咨询本网客服:010–7/869、400-027-2521
1、凡本站注明“中国市县招商网”、“市县招商网讯”的作品,使用时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市县招商网”。
2、如作者本人对本站刊载内容、版权持有异议,请于知道该作品刊载之日起20日内联系本站,否则视为自动放弃相关权利。
3、本网所有项目信息“来源”真实、可靠,发布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对其时效性等负责,如有异议可通过信息来源处核实。
欢迎各类型媒体与本站签订转载、频道、栏目等合作协议。电话:&&&&Email:
项目排行榜
本网为招商引资信息综合发布平台,请广大用户在使用信息时与本网客服联系,再度甄别。
主办单位:经济日报社集团《中国县域经济报》社&|&运营单位:市县招商网
客服热线:010-7/869&& 客服邮箱: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莲花池东路106号汇融大厦B座
Copyright (C)
中济网络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证110801号 | 京ICP备号 | 京公网安备02号&&中国小麦网
当前位置:&求河南周口高产小麦品种
求河南周口高产小麦品种
点击数:317 &&发布时间:
提问:河南周口地区小麦最高产的小麦品种是什么?只要求高产就行了。谢啦。回答:1据说周麦系列还可以回答:2给那法网站自己查一下吧回答:3济麦22很好啊回答:4小麦新品种--周麦20品种名称:周麦20
审定编号:豫审麦2006009选育单位:周口市农科院
品种来源:周麦13/新麦9号//温麦6号特征特性:属半冬性大穗型中早熟品种,全生育期215天,比对照品种早熟两天。幼苗半匍匐,苗势壮,抗寒性较好,春季起身快,拔节早;株型紧凑,叶细长、下披,成熟落黄较好。株高80 cm左右,茎秆粗壮,较抗倒伏;穗纺锤型,大穗,穗粒数较多,籽粒角质,大粒。成产三要素为:亩成穗数35D38万,穗粒数36-38粒,千粒重45-48克。产量表现:年度参加省冬水?组区试平均亩产507.7公斤,比对照品种豫麦49号增产8.93%,居14个参试品种第2位;年度参加省冬水?组区试,平均亩产511.4公斤,比对照豫麦49号增产3.96%,居12个参试品种第2位。年度参加省高肥冬水?组生产试验,9点汇总,9点增产,平均亩产483.9公斤,比对照豫麦49增产6.2%。栽培技术要点:(1)播期:10月5-25日均可播种,最佳播期10月12日左右。(2)播量: 8-12kg/亩。(3)起身拔节期防治纹枯病;灌浆期喷施磷酸二氢钾和防治叶枯病。审定意见:河南省中高肥力地块早中茬种植(南部稻茬麦区除外)。国审小麦--周麦21号周麦21号,国家审定种植农作物品种,经第二届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审定通过。审定编号:国审麦2007013品种名称:周麦21号选育单位:河南省周口市农业科学院品种来源:周93s优/郑麦9023特征特性:弱春性,早熟,成熟期与豫麦18-64同期,比对照偃展4110早1天。幼苗直立,叶宽直立,分蘖力中等。株高78厘米左右,株型较紧凑,旗叶短小、上冲,长相清秀,结实性一般。穗纺锤型,长芒,白壳,白粒,籽粒角质,饱满度较好,黑胚率中等。成穗率高,平均亩穗数43.1万穗,穗粒数30.3粒,千粒重41.3克。苗期长势壮,抗寒性偏弱。春季起身拔节快,两极分化利索,抽穗早,抗倒春寒能力弱。后期叶功能好,灌浆快,熟相好。抗倒伏能力中等。抗病性鉴定:中抗条锈病,慢叶锈病,中感秆锈病、赤霉病,高感白粉病、纹枯病。区试田间表现:中抗至高抗叶枯病。2005年、2006年分别测定混合样:容重808克/升、815克/升,蛋白质(干基)含量14.64%、14.69%,湿面筋含量32.7%、32.4%,沉降值52.1毫升、49.6毫升,吸水率61.6%、60.6%,稳定时间7.4分钟、8.8分钟,最大抗延阻力378e.u、463e.u,延伸性18.0厘米(2006年),拉伸面积88平方厘米、109平方厘米,面包体积750平方厘米、748平方厘米,面包评分88分、83分。
产量表现:年度参加黄淮冬麦区南片春水组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亩产494.9公斤,比对照豫麦18-64增产3.5%;年度续试,平均亩产519.0公斤,比对照1偃展4110减产3.21%,比对照2豫麦18-64增产3.76%。年度生产试验,平均亩产489.3公斤,比对照偃展4110增产1.6%。 栽培技术要点:适宜播期10月下旬,每亩适宜基本苗15万~20万苗,高水肥地注意防倒伏。注意防治白粉病、纹枯病和赤霉病。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小麦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黄淮冬麦区南片的河南中北部、安徽北部、江苏淮北地区、陕西关中灌区中高肥力地块种植。国审小麦--周麦22号周麦22号,国家审定种植农作物品种,经第二届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审定通过。审定编号:国审麦2007007品种名称:周麦22号选育单位:河南省周口市农业科学院品种来源:周麦12/温麦6号//周麦13号特征特性:半冬性,中熟,比对照豫麦49号晚熟1天。幼苗半匍匐,叶长卷、叶色深绿,分蘖力中等,成穗率中等。株高80厘米左右,株型较紧凑,穗层较整齐,旗叶短小上举,植株蜡质厚,株行间透光较好,长相清秀,灌浆较快。穗近长方型,穗较大,均匀,结实性较好,长芒,白壳,白粒,籽粒半角质,饱满度较好,黑胚率中等。平均亩穗数36.5万穗,穗粒数36.0粒,千粒重45.4克。苗期长势壮,冬季抗寒性较好,抗倒春寒能力中等。春季起身拔节迟,两极分化快,抽穗迟。耐后期高温,耐旱性较好,熟相较好。茎秆弹性好,抗倒伏能力强。抗病性鉴定:高抗条锈病,抗叶锈病,中感白粉病、纹枯病,高感赤霉病、秆锈病。区试田间表现:轻感叶枯病,旗叶略干尖。2006年、2007年分别测定混合样:容重777克/升、798克/升,蛋白质(干基)含量15.02%、14.26%,湿面筋含量34.3%、32.3%,沉降值29.6毫升、29.6毫升,吸水率57%、66.0%,稳定时间2.6分钟、3.1分钟,最大抗延阻力149e.u、198e.u,延伸性16.5厘米、16.4厘米,拉伸面积37平方厘米、46平方厘米。
产量表现:年度参加黄淮冬麦区南片冬水组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43.3公斤,比对照1新麦18增产4.4%,比对照2豫麦49号增产4.92%;年度续试,平均亩产549.2公斤,比对照新麦18增产5.7%。年度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46.8公斤,比对照新麦18增产10%
栽培技术要点:适宜播期10月上中旬,每亩适宜基本苗10万~14万苗。注意防治赤霉病。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小麦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黄淮冬麦区南片的河南中北部、安徽北部、江苏北部、陕西关中地区、山东菏泽地区高中水肥地块早中茬种植。超高产抗病小麦新品种--小偃216审定编号:陕审麦2008006
品种权公告号:cna003434e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利用大穗优质品种兰考906对陕西省主栽品种小偃22进行改良,经有性杂交,成功选育出超高产小麦新品种。它保持了小偃22高产稳产、适应性广的突出优点,克服了小偃22高感条锈病和白粉病的缺点,且丰产性和品质得到了进一步提高。在陕西省区试和生产试验中,比对照小偃22增产7%以上,并在陕西省旱地小麦区域试验中排名第一,比对照晋麦47增产5.1%,2008年被推荐参加国家旱地区域试验,表现多花多粒,结实性好,籽粒外观商品性好,粒白、饱满度好,属优质中筋小麦。高抗条锈病,综合抗病性优于对照。抗旱耐寒,抗干热风,中熟,落黄好。在近年陕西和河南等地区大面积示范种植中,普遍表现高产稳产、综合抗病性好,综合性状优良,水旱兼用,适应性广,适宜在陕西关中灌区及同类生态区域种植。优质强筋抗病小麦新品种--小偃166审定编号:陕审麦2006009
品种权公告号:cna004191e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利用两个小麦与长穗偃麦草远缘杂交后代材料8经有性杂交而培育出的优质强筋小麦新品种,具有抗病性突出、综合性状好、丰产性好等突出优点,其籽粒粗蛋白(干基)为16.4%,沉淀值57.0ml,稳定时间37.1min,高抗条锈病。属优质强筋小麦、茎杆粗壮,抗倒性强,耐水肥,熟相好,熟期中等,长方形穗,结实性好,白粒、角质,籽粒商品性好。适宜在陕西关中灌区及强筋小麦订单生产区种植。国审高产小麦新品种--小偃221998年通过陕西省审定,2003年通过国家审定,具有多穗多粒、结实性突出、品质优良、增产潜力大、抗逆性强、适应性广等突出优点,是近年国家科技成果重点推广计划、国家星火计划、农业部跨越计划和国家发改委高技术产业化重点支持推广品种,也是农业部指定的十大主导小麦推广品种之一。从2000年以来,连续8年为陕西省小麦主栽品种,也是陕西省小麦第六次更新换代的骨干品种,年种植500万亩左右,截止2008年,累计种植5000多万亩。小偃22是陕西省近十年来取得的重大科技成果,曾经于2000年获陕西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005年获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二等奖和“十五”期间陕西省十大农业科技成果。
求河南周口高产小麦品种信息转载于互联网,仅供参考。如涉及版权,请联系我们。
苏ICP备号-1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小麦肤色适合颜色衣服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