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茱萸养生文化暨打赢脱贫攻坚战启动

滋补肝肾山茱萸_新浪健康_新浪网
滋补肝肾山茱萸
  山茱萸为山茱萸科落叶小乔木,我国浙江、陕西、山东、河南、安徽、四川等省均有分布,以天目山、伏牛山和秦岭较为集中,多为野生。中医学上以果肉入药,别名萸肉、药枣等,其性微温,味酸涩,归肝肾二经,功能补益肝肾、涩精止汗、利尿降压,主治腰膝酸软、眩晕、体虚多汗、和男子、小便频数,女子月经过多等。现在常用的六味地黄丸就是以它为主药的,另有金匮贤气丸、知柏地黄丸、杞菊地黄丸、八仙长寿丸等,均是以山茱萸为主药的良方。
  现代研究表明,山萸肉含有维生素A、山萸肉苷、鞣酸等。本品对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功能有增强作用,能促进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及升高白细胞;有明显降血糖作用;能抑制血小板聚集,抗形成;能增强心肌收缩力,扩张外周血管,而能调节血压;明显增强心脏泵血功能,而具抗作用;还具有抗菌、抗病毒、抗炎、抗肿瘤、利尿、抗疲劳、抗衰老、增强记忆力等作用。
  主要功效
  滋补肝肾
  本品酸微温质润,其性温而不燥,补而不峻,补益肝肾,既能益精,又可助阳,为平补阴阳之要药。治肝肾阴虚,目眩、腰酸耳鸣者,常与熟地,山药等配伍,如六味地黄丸(《小儿药证直诀》);治命门火衰,腰膝冷痛,小便不利者,常与肉桂、附子等同用,如肾气丸(《金匮要略》);治肾阳虚阳痿者,多与鹿茸、补骨脂、巴戟天、淫羊藿等配伍,以补肾助阳。
  固崩止血
  本品入于下焦,能补肝肾、固冲任以止血。治妇女肝肾亏损,冲任不固之崩漏及月经过多者,常与熟地黄、白芍药、当归等同用,如加味四物汤(《傅青主女科》);若脾气虚弱,冲任不固而漏下不止者,常与龙骨、黄芪、白术、五味子等同用,如固冲汤(《医学衷中参西录》)。
  收敛固涩
  本品既能补肾益精,又能固精缩尿。于补益之中又具封藏之功,为固精止遗之要药。治肾虚精关不固之遗精、滑精者,常与熟地、山药等同用,如六味地黄丸(《金匮要略》);治肾虚膀胱失约之遗尿、尿频者。常与覆盆子、金樱子、沙苑子、桑螵蛸等药同用。
  补虚固脱
  本品酸涩性温,能收敛止汗,固涩滑脱,为防止元气虚脱之要药。治大汗欲脱或久病虚脱者,常与人参、附子、龙骨等同用,如来复汤(《医学衷中参西录》)。此外,本品亦治消渴证,多与生地、粉等同用。
  验方药膳
  来复汤
  山萸肉60克,生龙骨、生牡蛎各30克,生白芍18克,野台参12克,炙甘草6克,水煎服。是治疗精气欲脱的著名方剂,凡大病愈后,不能自复,虚汗淋漓,或汗出而喘、气短失序等,急服此方,可使气阴恢复。
  山萸肉粥
  山萸肉20克,粳米100克,白糖适量。先将山萸肉洗净,去核,与粳米一同放入锅内,加水煮粥,将成时加入白糖,即可食用。此粥补益肝肾、涩精敛汗,适宜于肝肾虚弱之人,如腰膝酸软、盗汗,妇女带下、小便频数等。
  山萸肉散
  山萸肉、桂心各30克,牛膝120克,共为细末,每服6克,食前温酒调服。此方补肾散寒,主治肾虚,腰脚酸痛,下肢怕冷等。(祝建材 山东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高血压常用药品
&&|&&&&|&&&&|&&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顶部 “”,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请用微博账号,推荐效果更好!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疾病调理:
当前位置: >
焦点内容:[2837人顶][184人顶][218人顶]
大家都在看
您可能会喜欢看:河南省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打赢脱贫攻坚战之改善民生增强“获得感”
您当前的位置 :&&&&正文
改善民生增强“获得感”――打赢脱贫攻坚战系列综述之四
河南省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来源:
  “民为邦本,本固邦宁”。脱贫攻坚是“十三五”期间最大的民生工程,最终成效也体现在贫困群众真真切切的生活改善上。
  作为农业大省和人口大省,我省贫困人口人均年收入、劳动力受教育程度等民生指标,远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到2020年,全省人民一道迈入全面小康社会,民生发展的任务艰巨而繁重。“打赢脱贫攻坚战,要紧紧围绕民生改善这一根本目的。”省委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省委、省政府把民生改善摆在了更加凸显的位置。帮扶贫困劳动力就业创业、全面提高公共服务能力、织就密实的民生保障网,我省正千方百计补齐民生“短板”,带着贫困群众“冲刺”全面小康。
  转移就业群众脱贫有门路
  “每天吃过早饭,骑电动车到8公里外的县产业集聚区上班,下午回家还能赶上做晚饭。”今年42岁的舞阳县保和乡袁集村村民徐瑞红,以前在家照顾70多岁的老人和2个上学的孩子,种着5亩多地,家庭开销主要靠丈夫在建筑队打些零工。
  2012年,徐瑞红与村里10多名村民一起应聘到鞋厂,每月收入2300元,挣钱、照顾家里两不误。
  就业是民生之本、脱贫之要。近年来,全省各地优化生产力布局、统筹城乡发展、推进产业集聚区建设、发展特色优势产业,拓宽了贫困群众就业增收的门路,成千上万类似徐瑞红的脱贫故事正在上演。
  台前县的羽绒和汽配两个基础产业,每年带动全县约1万人实现脱贫;西峡县的香菇、猕猴桃和山茱萸三大“农字号”产业发展壮大,当地农民人均纯收入的80%来自这些产业;栾川县探索的“旅游扶贫”模式,带动全县约10万农民脱贫致富,“绿水青山”正变为“金山银山”……
  “一人就业,全家脱贫。”把贫困劳动力转移到二三产业就业,是脱贫致富最快最有效的办法。但贫困人口大多受教育程度低,缺乏职业技能,常常面临就业难、就业后收入低的现实困境。
  近年来,我省深入实施全民技能振兴工程和职教攻坚二期工程,持续加大人社、教育、农业、民政、扶贫、残联等部门“六路并进”培训工作力度,创新扶贫“雨露计划”培训方式,让贫困群众掌握一技之长,找到“称心”工作,实现脱贫致富。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新时期扩大就业的重要渠道。去年我省启动了扶贫创业致富带头人培训工程,计划3年内为每个建档立卡贫困村培养3至5名扶贫创业致富带头人,全省预计培训2.92万人以上,每人带动3户以上贫困户,将实现约35万贫困人口的增收脱贫。
  办好实事实实在在解民忧
  “要不是新农合,自己哪能拿出恁多钱?”新密市超化镇河西村村民钱国现老伴儿患有偏瘫,这些年住了17次医院,前前后后花了十七八万元,好在新农合给报销了9万多元。
  要想小康,先要健康。从2003年起步到现在,我省新农合走过10多个年头,参合率达到98.77%。筹资水平从人均30块钱,到现在的470元,其中各级财政补助380元。去年10月,在新农合基本医疗保障的基础上,我省全面启动大病保险工作,目前已实现省级统筹、全省覆盖,让“因病致贫”现象在老百姓生活中渐行渐远。
  与解决“看病难”同步,我省瞄准群众需求的“靶心”,创新思路、探索经验,加快化解阻碍群众脱贫致富的“因教致贫”、危房改造、饮水安全等社会“顽疾”,实实在在解民忧,春风化雨暖民心。
  “十二五”期间,全省共投入财政扶贫资金96.81亿元,改建贫困县农村公路2.54万公里,贫困地区行政村通车率达99.91%;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93.2%……
  多方关爱织密民生保障网
  全面奔小康,重点在“全面”,难点亦在“全面”。
  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通过精准帮扶,最终实现脱贫致富。而无劳动能力或丧失劳动能力的贫困群众,靠自身努力无法脱贫,则需要通过低保措施兜底脱贫,“小康路上,不让一个困难群众掉队。”
  “家庭有困难,社保来兜底”,许昌市永兴区韩东村居民张明军对这句话有切身感受。自从前年被确诊患心脏病后,张明军完全丧失劳动能力,这对原本就不富裕的家庭来说无疑雪上加霜。就在全家人一筹莫展时,村干部帮助张明军申请到城镇居民低保,让他有了“救命钱”。
  “每月低保能拿225元,加上新农合报销的费用,吃药不用发愁了。”张明军说。目前全省和张明军一样享受城乡低保补助的群众达505.73万人,累计支出资金超过67亿元。
  “十三五”期间,全省200多万无法依靠产业扶持和就业帮助脱贫的贫困人口,将全部被纳入农村低保。按照相关政策,我省将加大省级统筹,低保标准低的地区要在三年内逐步提高到国家扶贫标准,实现“两线合一”,确保实现全省脱贫“无锅底”。
  近年来,农村留守妇女、儿童、老人问题已经成为全社会共同关注的问题,贫困地区“三留守”人员生活更为艰难。对此,省委扶贫开发工作会议提出,各地要探索建立健全关爱“三留守”人员工作机制,让留守人群安全有保障、困难有帮扶、生活有温暖、精神有抚慰,解除外出务工人员的“后顾之忧”。
  有活干,能挣钱,吃得好,住得宽,有学上,好就医……随着我省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迈进小康社会的进程,越来越多惠及民生的“大礼包”将送到百姓手中,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将会越来越多!(记者 卢松)
 相关链接
主办: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协办:河南日报报业集团
 备案序号:  汉中地处秦巴山区,精准脱贫是“第一民生工程”。我们融合四种思维方式,提升扶贫脱贫工作精准度,确保在既定时间节点打赢脱贫" />
免费阅读期刊
论文发表、论文指导
周一至周五
9:00&22:00
融合四种思维 加快脱贫攻坚
2016年8期目录
&&&&&&本期共收录文章20篇
  汉中地处秦巴山区,精准脱贫是“第一民生工程”。我们融合四种思维方式,提升扶贫脱贫工作精准度,确保在既定时间节点打赢脱贫攻坚战。 中国论文网 /1/view-7472164.htm  站位战略思维,科学布局作战图。全市还有建档立卡贫困村1010个、贫困人口50.23万人,我们从区域经济的整体发展和脱贫致富的长效路径出发,跳出扶贫抓扶贫,绘就两张作战图。一张脱贫攻坚战略规划图,围绕创新发展、协调推进、绿色引领、开放互动、共享共建,以11个县区为主战场,大力实施“大扶贫战略”,强力推进产业就业、易地搬迁、教育培训、保障兜底、生态保护五大脱贫工程。一张脱贫攻坚战术实施图,坚持“四化同步”,按照“六个精准”要求,制定“1+19”配套支持计划,实施“两步走”,确保到2020年实现同步小康目标。   激活创新思维,多轮驱动拔穷根。扶贫开发贵在精准、重在创新,必须打破思维定式,打好扶贫组合拳。一是产业化扶贫强支柱。把产业扶贫作为重中之重,大力实施“一产一特、一村一品”工程。推广“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产业基地+贫困群众”的扶贫模式。二是城镇化扶贫拓空间。加快构建以中心城市为核心、县级城市为节点、特色名镇为依托、美丽乡村为点缀的“一心一带三辐射”城镇群,持续增强城镇吸纳人口就业、承载产业发展能力。推进扶贫开发、移民搬迁、土坯房改造与新型城镇化规划衔接配套。三是信息化扶贫添动力。加大农村交通、信息等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实施“互联网+电商+扶贫”工程。   把牢底线思维,绿色脱贫增优势。绿色是汉中最大的优势、最亮的品牌。我们严守生态和发展两条底线,着力打造汉中生态脱贫的“绿色引擎”。一是延伸循环经济产业链。以汉中航空智慧新城、兴元新区、洋县有机产业园等十大重点园区为依托,加快构建现代农业、新型工业、现代服务业和社会循环4个循环产业体系、12条循环经济产业链。二是点亮生态旅游风景线。大力实施全域旅游工程,在高标准建设华阳、紫柏山、黎坪等一批4A、5A级精品景区的同时,加快推动农旅深度融合,规划建设10条美丽乡村风景线。三是织牢政策兜底保障网。建立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医疗救助“三重医疗保障”,推行农村低保标准与扶贫标准“两线合一”,解决因病致贫问题,确保全市15万完全或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应保尽保。深化教育综合改革,从根本上阻断贫困代际传递。   坚持系统思维,凝聚合力齐攻坚。脱贫攻坚是一项综合性工程,必须以系统思维统筹推进,苦干实干抓落实。一是精准帮扶全覆盖。在全省率先启动“双联双包”责任制,对每户贫困户落实一个短期项目和一个长期项目,切实解决技术、资金、销路等难题。二是党建扶贫强堡垒。深入推进“四位一体”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加大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整顿力度,构建“支部+基地” “党员+贫困户”等模式,把支部建在产业链上。三是锤炼作风连民心。一年一个主题转作风、正风气,推行民情直通车、一线工作法、村干部积分制管理,开展“三聚焦三整治一评议”活动和“三讲三当”主题作风建设,促进各级干部把精力投入到基层一线和脱贫攻坚主战场。四是包联扶贫出真力。中央网信办主动联系阿里巴巴、京东、供销e家等电商企业,协调解决佛坪县山茱萸产业深度开发及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等问题。省政协先后协调落实西成高铁佛坪过境站、县城污水处理厂等36个重大项目。省公安厅先后帮助洋县华阳镇岩丰村落实帮扶项目42个。五是创新机制激活力。总结提炼基层精准脱贫有效做法,树立“年度考核看扶贫、干部考评看扶贫、干部任用看扶贫”的导向,将精准扶贫脱贫纳入鼓励激励、容错纠错、能上能下三项机制实施范围。
转载请注明来源。原文地址:
【xzbu】郑重声明:本网站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xzbu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网站立场无关。xzbu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等。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脱贫攻坚工作情况汇报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