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费疫苗孩子不听话该不该打打

  医院打电话催了两次了,前几天又曝出这么个疫苗事件。想问你们现在还打疫苗吗?周围有没有因为打疫苗出事的?
楼主发言:2次 发图:0张
  一类疫苗必须打
  打肯定要打。不过我决定过一段时间打。现在打我也怕。不过都是去三甲医院打的。
  一类疫苗是国家免费打的。  二类疫苗是收费的。  如果你不注射疫苗,大多数的幼儿园和学校不会收你的孩子。这个没办法必须打。  很简单,只打免费疫苗。所谓进口疫苗运输风险更大,而且正规的进口疫苗要么落后外国几代要么还在做白鼠试验。知道为什么不?因为大多数进口疫苗国内都不批准!!!想打只能去外国!  现在只有全打免费疫苗一条路呵呵,因为你即使想买也买不到好的!  简单的比较下,国产免费疫苗注射基数那么大,要是出问题就不是出一两起事故了,国产免费疫苗受到国内大规模人口和常年检验。别告诉我拉个肚子发个烧就叫事件,我指的事件是致死致残。  虽然每年都有那么几起,但是比起注射规模来说安全性杠杠的。收费疫苗注射数量太少,而且换代快根本没经过大规模人口和时间的检验我是尽量不注射。  但是为什么大量人去注射二类疫苗呢??因为部分人觉得免费的不好,还有些人居然把这个当作吹嘘和装逼的素材见人就说 我孩子只打收费疫苗!呃不知该说什么了。
  我估计。这个事件以后,  很多人会去香港打疫苗。。  我无语了  又到让香港人发财的时间了。。。
  我家也到2岁的了,不敢去,想等一段时间看看去!  
  该打,还是要打。 楼主也要想到,如果不打疫苗,万一受到病毒入侵,怎么办?
  哎,看了那个“疫苗之殇”后,实在是纠结。也不知道这次事故一类疫苗到底有没有涉及。今天和一朋友聊天说起来她的亲戚在当地防疫部门工作,她的孩子除了乙肝别的都没打。
  一类没有问题,二类如果需要打的,建议过段时间吧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付费疫苗到底要不要打?_育儿问答_宝宝树
付费疫苗到底要不要打?
&上次遇到一个宝宝,他外婆说他们竟然就是因为打了才发水痘的呢,好可怕到底要不要打啊?
当时年龄:
14049 浏览
&疫苗是保护宝宝健康的重要武器,可提高其免疫力,增强抵抗疾病的能力。但是,诸如肺炎疫苗、流感疫苗等预防春季流行疾病的&计划外疫苗&到底是打还是不打呢?
  据相关保健专家介绍,一般计划内疫苗所预防的传染病,是各地区普遍流行的疾病,不论孩子体质强弱都容易被感染,而且传染性极强,致死率与致残率极高,&计划&实际上就是强制接种,计划内疫苗均免费接种。计划外疫苗则遵循自愿原则,常见的计划外疫苗有甲肝疫苗、麻风腮疫苗(预防麻疹、风疹和腮腺炎的疫苗)、肺炎疫苗、b型流感嗜血杆菌(Hib)疫苗、苗、水痘疫苗、流感疫苗、狂犬病疫苗等。
  那么,这么多的计划外疫苗,如何选择打还是不打呢?专家建议,首先考虑孩子的体质,对7个月以上,患有哮喘、先天性心脏病、慢性肾炎、糖尿病等或抵抗能力较差的宝宝,一旦流感流行,容易患病并诱发旧病发作或加重,应考虑给宝宝接种流感疫苗;经常患上呼吸道感染性疾病的2岁以上的宝宝,可以考虑接种肺炎疫苗;家有宠物的家长应当特别注意,凡被动物咬伤或抓伤后,不论大人还是孩子,都应立即注射狂犬病疫苗。
  其次,还要根据宝宝具体生活环境的需要具体选择,比如水痘疫苗,参加集体活动的宝宝可考虑接种,对于居住分散、不参加集体托幼的宝宝,可不接种。
  再次,如果孩子经常在外就餐,最好接种甲肝疫苗;秋冬季节容易发生轮状病毒感染,引起秋季腹泻,而该疫苗的保护期为一年半,因此可以在每年的3月份到9月底接种轮状病毒疫苗。
&现在的付费疫苗越来越多,是不知道该打什么,要根据宝宝的身体情况来定,不是每一种都要打的,象水痘疫苗最好在的前一个月打,这样比较好,象肺炎之类的疫苗,如果宝宝身体很壮,不怎么生病,就可以不打,这些事针对体质弱的宝宝的,象预防脑膜炎的这个是要个宝宝打,不过要打哪些针,是要根据宝宝的身体情况和家庭的经济情况来决定的,反正不是所有的都打,就对了
&在发达国家,预防针有家庭医生为他们提供建议、作出选择。针对我国现状,专家们建议可以参考这样一些因素:1、当地是否出现某种传染病流行。2、以前是否接种过。除了流感疫苗保护期只有一年,其他大多数疫苗都有比较长的保护期,不必重复接种。3、是否属于重点保护人群。例如流感疫苗和肺炎疫苗的重点保护人群是65岁以上的老年人、7岁以下的幼童和体弱多病的人;甲肝疫苗重点接种人群是没有感染过的儿童及餐饮业工作人员、经常接触甲肝病人的医务人员和经常出差、饮食卫生没有保证的人。4、有无接种禁忌症。每种疫苗的使用说明书上都开列有禁忌症,即什么情况下不能接种。5、是否处于疫区。例如出血热疫苗,一般只有生活在疫区和要前往疫区的易感成人才需要接种。& &&& 在上,一般列有7种疫苗:卡介苗、脊髓灰质炎疫苗、百白破三联疫苗、麻疹疫苗、乙肝疫苗、乙脑疫苗、流脑疫苗。而接种证上没有列出的还有预防水痘、甲肝、肺炎、流感、出血热、腮腺炎、风疹、狂犬病等疾病的疫苗。面对种类繁多的疫苗,家长们很想知道,哪些预防针是必须打的,哪些是自愿选择的。
  国家规定纳入计划免疫、有统一免疫规程的疫苗只有5种,即卡介苗、脊髓灰质炎疫苗、百白破三联疫苗、麻疹疫苗、乙肝疫苗。这5种疫苗儿童必须普遍接种,疫苗接种的经费由政府负担;部分省、自治区、直辖市在此基础上又增加了流脑和乙脑疫苗。其他疫苗由地方卫生防疫机构根据疾病发生和流行的特点、规律,确定针对某一重点保护人群接种,或是向公众推荐,由人们自己选择接种或不接种,费用一般是自己承担。只有当某一地区出现疫情或发生大的自然灾害,为避免某些传染病暴发流行,才会有针对性地要求人群普遍接种某种疫苗。
  预防传染病,最积极的办法还是讲卫生,多锻炼身体。有的疫苗虽然很好,但是如果给不是很需要的人打,即使个人有能力负担,也是卫生资源的浪费。也有专家指出,预防针不宜打得过多过滥。因为疫苗在生产过程中要使用某些人体细胞或动物蛋白,疫苗提纯过程中,难以完全去除这些蛋白,接种疫苗后,人体在产生对某种疾病抗体的同时,也会产生异体蛋白抗体,有可能造成过敏反应。 &&& 疫苗中的防腐剂&&硫柳汞,对婴儿的神经发育具有毒性,因此注射疫苗时,不要&贪多求全&。&   硫柳汞为抗微生物剂,从20世纪30年代以来,硫柳汞一直被用于防止细菌和其他微生物污染疫苗。小剂量的硫柳汞可引起过敏反应,大剂量硫柳汞则可引起神经和肾脏毒性,导致婴儿神经发育迟缓。&
&&&& 关于水痘疫苗如果宝宝暂时没有送幼儿园的打算,可以等一等,在宝宝决定上幼儿园前一个月左右再打就可以了。这个病传染的太快了,宝宝如果在幼儿园里有一个小朋友得了,没有抵抗力的宝宝有90%的可能会感染上。但有一点要注意就是这个疫苗的保护率在90%左右,也就是打过疫苗的宝宝有10%还会有发病的可能,但是症状会明显的轻。330的是葛兰素史克家的疫苗,效果和160的国产疫苗差不多,但国产的扎过后得病了不给退钱,史克家的苗扎完了得病给退疫苗钱。如果宝宝上幼儿园推荐把水痘和甲肝疫苗都扎了,一方面宝宝离开了家里,好多事情是我们家长左右不了的,只能把最稳妥的防病方法给宝宝。如果暂时不送幼儿园可以等等再扎。& &&& 另甲肝疫苗有多种,国产的减毒活疫苗效果一般,三岁以后才能扎,价格较便宜,一针20元以内,国产和进口的灭活疫苗效果差不多,基本上都能100%保护20年以上,二岁以后扎比较好,国产的188元/两针,进口284元/两针,都是间隔半年扎,我个人认为在宝宝要上幼儿园前,提前半年左右给扎上就行,不用扎得太早 && 专家认为,甲肝疫苗、水痘疫苗、流脑疫苗保护期长,建议接种。而流感疫苗、轮状病毒疫苗保护期不到一年,应根据具体情况,决定是否接种。比如,抵抗力差,容易感冒的小孩或老人,又正巧处在流感病毒高发季节,可以考虑接种;2岁以下的幼儿,在轮状病毒肠炎(即秋季腹泻)高发季节,可考虑接种轮状病毒疫苗。
&& 总之,接种疫苗应根据孩子的身体情况和疾病的流行情况而定,并不是接种疫苗的品种越多越好。每个季度初,省、市疾病预防控制部门都会罗列出该季度可能流行的疾病。孩子身体情况适合接种哪种疫苗,家长可带孩子先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咨询后再做决定。
&该打得一定要打,管它花不。
&在我入户宝宝家庭时,妈妈们时常会问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宝宝在出生后会打那么多的预防针?什么时候应该接种什么疫苗?他们都是些什么预防针?都有什么作用?有些可以不打吗?她们对给宝宝打疫苗有一连串的问题,充满了顾虑。
有的妈妈看到小宝宝打疫苗时,疼痛而大声的痛哭,心里很难过,就问我为什么刚出生时就要给宝宝打两针预防针?
 其实这两针疫苗中一针是卡介苗,是预防肺结核和结核性脑膜炎发生的;另外一针是乙肝疫苗第一针,是预防乙肝病毒的。之所以在出生时就给宝宝打两针疫苗,就是及时给予宝宝保护,防止在出生后由于护理不当,遇到肺结核病人咳嗽、打喷嚏时可通过飞沫排出结核菌;或者乙肝病人携带病菌造成新生儿感染。
 在宝宝出生以后,还需要不断地按时给宝宝打各种疫苗。因为宝宝出生时从妈妈体内获得一定的抵抗传染病的能力,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抵抗力会逐渐的减弱和消失,宝宝就会容易受到一些传染病的传染。为了提高宝宝抵抗传染病的能力,预防传染病的发生,就需要有计划地按时给宝宝进行预防接种,以保护宝宝健康地成长。为此,国家规定强制免疫的疫苗是必须打的,而且也是免费的。
  其实,给宝宝接种疫苗是对宝宝的一种保护,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也是一个需要按部就班有计划的过程,还是需要妈妈们的细心观察的过程,妈妈们千万不要掉以轻心。
 目前,我们国家的计划免疫疫苗主要有5种疫苗,即卡介苗、脊灰疫苗、百白破三联疫苗、麻疹疫苗和乙肝疫苗。虽然只有5种疫苗,但是可以预防7种疾病:主要预防结核病、脊髓灰质炎、百日咳、白喉、破伤风、麻疹和乙型肝炎。而且有些疫苗在几年的时间里要打好几次。
 那么,宝宝在什么时间接种什么样的疫苗才好呢?我们现在就看一下接种疫苗时间全攻略吧!
卡介苗疫苗
 卡介苗是一种减毒的活菌疫苗,目的是用来预防结核病的发生。是宝宝出生后马上需要打的。肺结核病人咳嗽、打喷嚏时可通过飞沫排出结核菌,很容易传染给宝宝。宝宝感染后,发病很快,进展也比较迅速,极易出现并发症,若不及时治疗结核病可在短期内蔓延至全身各个器官而导致死亡。接种卡介苗后,可以增强宝宝对结核病的抵抗力,可以预防严重的结核病和结核性脑膜炎的发生。
骨髓灰质炎()
 脊髓灰质炎俗称小儿麻痹症,是一种古老的急性肠道传染病,宝宝应该在第2个月的时候口服一次;然后在第3个月、第4个月在各口服一次。就样会在宝宝体内产生足够的抗小儿麻痹症的抗体,可维持2-3年;然后在宝宝4岁时强化一次。骨髓灰质炎是由一种影响神经和消化系统的病毒而引起的,如果病毒入侵中枢神经系统,会造成上肢或下肢的迟缓性瘫痪,如果入侵消化系统,就会导致吞咽或呼吸肌肉的麻痹而造成死亡。
百白破疫苗
 百白破疫苗是百日咳、白喉、破伤风三联混合制剂的简称,宝宝应该在第3个月、第4个月、第5个月的时候各接种一次;1岁半至2岁时再加强一针。为了达到预防的目的,三针必须都打完才能起到有效的预防作用。注射以后就在宝宝体内产生了抗百日咳、白喉和破伤风这三种传染病的抗体。
 宝宝接种麻疹减毒活疫苗后,可以预防宝宝患麻疹。宝宝应该在第8个月的时候注射一次;然后在7岁的时候复种一次。这是因为在宝宝8个月时,由母亲传递给宝宝的麻疹抗体逐渐消失,而使宝宝对麻疹的抵抗力下降,所以必须采取人工的方法注射麻疹疫苗。
乙型肝炎疫苗
 由于新生儿和婴幼儿期感染后易成为乙型肝炎病毒的慢性携带者,是最危险的时期。所以,乙型肝炎疫苗的预防接种以新生儿和婴幼儿为主要对象。乙型肝炎疫苗可以预防急性肝炎和乙型肝炎病毒的长期携带,机体产生抗体以后,可以有效的在成年时期避免患上肝炎以及肝癌。
 接种的时间是在宝宝出生时开始注射一次,在第1个月注射第二针,第6个月的时候注射第三针(或在第1、2、7个月的时候各注射一次)。因为第三针与第二针相隔时间较长,有的家长往往会忘记。如果第三针不接种,那么抗体的水平低而且持续时间会短。
 特别提示:这三针打完以后,有效防御时间一般在5年左右,在宝宝5岁后可以查查乙肝抗体,如果体内没有了的话,就可以再加强免疫乙型肝炎疫苗。孩子长到5周岁仍按上述办法再打三针,这样会得到持久的保护。因为,无论是接种或者是口服,只能使宝宝在一定时间内产生免疫力,却不能产生终生免疫,所以基础免疫和加强免疫都是必须接种的。
附:日执行0-6岁宝宝强制免疫的疫苗,如下图:
年龄 接种疫苗
出生时 乙肝疫苗(第一次)、卡介苗。
1月龄 乙肝疫苗(第二次)。
2月龄 脊髓灰质炎疫苗(第一次)。
3月龄 脊髓灰质炎疫苗(第二次)、百白破(第一次)。
4月龄 脊髓灰质炎疫苗(第三次)、百白破(第二次)。
5月龄 百白破(第三次)。
6月龄 乙肝疫苗(第三次)、A群流脑疫苗(第一次)。
8月龄 麻疹疫苗(第一次)、乙脑疫苗(非活第一、二次)、(减活第一次)。
9月龄 A群流脑疫苗(第二次)。
1岁半 百白破(第四次)、麻疹疫苗(第二次)。
2岁 乙脑疫苗(非活第三次)、(减活第二次)。
3岁 A群流脑疫苗(第三次)。
4岁 脊髓灰质炎疫苗(第四次)。
5岁 第1、2、7个月的时候各注射一次乙肝疫苗加强;
6岁 乙脑疫苗(非活第四次)、(减活第三次)、A群流脑疫苗(第四次)、精白破(第一次)。
 除了计划内的强制免疫疫苗需要妈妈们关注,一些计划外的疫苗也是要择机注射的。我选择了一下三种详细介绍一下:
肺炎球菌疫苗
 肺炎球菌疾病每年造成数百万名5岁以下的宝宝丧失生命。肺炎球菌疫苗可以抵抗侵袭性感染,如肺炎、脑膜炎和败血症等。所以宝宝应该在出生第2个月的时候进行肺炎球菌疫苗第一次注射,在第4个月和第6个月的时候应该加强注射的剂量。对在婴儿期没有接种的宝宝来讲,免疫接种应该一次持续到两岁,具体操作是:在第7个月至第17个月的时候需要注射2剂量,在第18个月后只需1剂量。
 水痘是一种由病毒引起的非常普通的儿童疾病,宝宝应该在1岁时注射一次,如果妈妈耽误了宝宝注射时间,在还没有出现水痘的情况下都可以注射。在一般的健康孩子身上,它表现的并不明显,但是有时候他是非常严重的,每年都会有很多的宝宝为此被送入医院进行治疗。
乙型脑炎疫苗
 乙脑病毒主要侵犯大脑,又被称为大脑炎。在宝宝1岁时注射一次,然后在2岁及7岁时在各加强一次。最好是在每年的4-5月份接种,因为乙型脑炎的发病流行季节是在每年的夏秋季节,一般是隐性感染,只有少数宝宝患病,但是如果患病以后,后果也是非常严重的,可以导致宝宝的死亡或者是永久性的大脑损害。
 妈妈们要注意,每种疫苗的接种时间不能任意提前或推迟,接种次数也不能增加或减少,而且间隔时间一定要准确。
当然要打啊
&个人认为应视疫苗种类和宝宝身体情况而定,如甲肝疫苗,HIB疫苗,水痘疫苗,麻腮疫苗等这些产生抗体率和保护率高的接种.
&我一个朋友的宝宝也是自费打后就发水痘了,所以我听一位朋友说自费疫苗可能还是在试验阶段并不适合所有宝宝,建议妈妈们根据宝宝各自情况再作决定
疫苗是保护宝宝健康的重要武器,可提高其免疫力,增强抵抗疾病的能力。但是,诸如肺炎疫苗、流感疫苗等预防春季流行疾病的&计划外疫苗&到底是打还是不打呢? 看看其他的朋友怎么说吧。您好,分享的企鹅
疫苗要不要打 答案很简单
毫无悬念,《疫苗之殇》将是今天最火的一篇文章。它成功的吸引了火力,把民众对于疫苗安全的恐慌放大到了整个疫苗行业,也引起了整个疫苗企业、科普作家、医学专家、医学媒体人的一直口诛笔伐,口水与笔仗齐飞,作为一个围观群众,你是不是已经被朋友圈纷繁复杂的文章淹没?其实,只要你了解以下这7个关键信息,就完全不会被铺天盖地的疫苗说法迷惑——1. “疫苗之殇”与“山东疫苗案”无关!对于有娃的家长来说,是不是很难接受?但这是真的。简单来说,“疫苗之殇”是2013年由财新记者拍摄的一组新闻图片,反应疫苗不良反应问题的。无论何种疫苗,均有一定概率的免疫失败或造成副作用,根据中国疾控中心公布的数据,这个概率是百万分之一到二,属于疫苗注射中无法避免的极小概率事件。此次“山东疫苗案”则是指正规厂家生产的合格疫苗在运输过程中,由于没有流通渠道没有严格执行冷链标准,导致疫苗可能“失活”,存在过期、变质的风险,纯属人为,与“疫苗之殇”中的不良反应有本质区别。2. 已经打过的疫苗有问题吗?答案非常简单:除非能明确自己打的是问题疫苗,否则,没有必要补打!为保障疫苗安全及有效性,世界各国规定,疫苗的运输和储藏温度在2~8℃,也就是需要全程冷链,如果温度过高,可能导致疫苗“失活”,即疫苗失去免疫效果,但失去效果不等于就是“杀人疫苗”!疫苗无效,也就是说孩子接种了相当于没接,遇到病毒感染时就没有相应抵抗力,有可能(并不是一定)导致感染发病死亡。不要被新闻媒体《疫苗未经冷链运输 专家:这是在杀人》之类耸人听闻的标题吓到,问题追责很重要,但也无需不必要的恐慌。如果真的非常担心已经接种的疫苗安全问题,近期恰好又给孩子接种过,可以拨打12320咨询!事实上,疫苗如果会有不良反应,通常24~48小时便会发生,如果超过了这个时限,基本不会再有后续问题。3. 疫苗不能打了?根据现有的报道,被查扣的疫苗为儿童、成人用二类疫苗,包括儿童用脑膜炎、水痘、脊髓灰质炎等疫苗和成人用流感、狂犬病、甲肝等疫苗共计25种。也就是说,这批疫苗是二类疫苗,不是孩子必须打的一类疫苗!这点非常关键,这也就意味着,如果你家孩子不打自费的二类疫苗,就肯定不会碰上这批未冷藏的疫苗!所以,爸妈们先不要恐慌,孩子该打的一类疫苗还请照样打,一类强制疫苗相对仍然非常安全。其次,不打疫苗风险更大。5年间,“山东疫苗案”问题疫苗数量近200万支,但同期国内二类疫苗总量在10亿支以上,问题疫苗只占极少数量。更重要的是,疫苗作为预防疾病、保障公共卫生安全的第一道关口,绝对不可放松,仅仅因为一次疫苗案件就抵制疫苗,不仅自身未来可能感染疾病,更有可能成为流行疾病传播源,危害群体健康。4. 为什么孩子必须要打疫苗疫苗,是将病原微生物(如细菌、病毒等)通过人工减毒、灭活或利用基因重组等方法制成的、用于预防相应传染性或感染性疾病的生物制品。虽然疫苗事件给疫苗蒙上了一层阴影,但疫苗的发现,绝对是人类发展史上一件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因为从人类出现在地球上开始,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我们繁衍生息的历史就是不断与疾病和自然灾害的斗争史。而曾经造成人类巨大伤亡的疾病,几乎都是传染性疾病,俗称“瘟疫”——这些疾病发病迅速而凶险、难以治疗、传播飞快、致死致残率极高。直到疫苗的出现,人类才终于拥有了对抗传染性疾病的有力武器。如上所述,疫苗分为两种:一种是国家觉得非打不可(法律规定)的,也就是“一类疫苗”,适龄儿童入托或者入学时都需要提供相关疫苗的接种证明,如果缺失国家一类疫苗的接种记录,相关教育机构可以拒绝该儿童的入托或者入学;还有一种是自己觉得非打不可的,也就是“二类疫苗”,个人根据自身情况自费接种。通常而言,孩子从生下来到上学前,必须接种的疫苗包括以下:为什么国家要强制孩子打疫苗?其实,这种“国家强制注射疫苗”并非中国特有,而是世界各国的共识,欧洲各国、美国、日本等国家,都实行儿童入学托查验接种证制度。美国还专门为此立法。强制注射疫苗的效果好不好?据全国常规疫情报告资料:1994年麻疹、白喉、百日咳、脊髓灰质炎发病数分别比1978年下降了96.4%、99.4%、99.3%、97.5%;死亡数分别下降了97.4%、99.3%、96.5%、97.7%;1994年上述四种传染病发病总数较1978年减少了约351.7万例,死亡减少约1.3万例。只是,接种禁忌要牢记。一定要牢记!一定要牢记!一定要牢记!看了几个因为糖丸而导致宝宝瘫痪的新闻,家长在宝宝瘫痪后,才发现宝宝打疫苗时有肛周脓肿和发烧情况,但因为无知和侥幸心理,而没有及时向医务人员说明情况,从而后悔莫及。卡介苗禁忌:早产的宝宝、低出生体重的宝宝(出生体重小于2500克)、难产的宝宝应该慎种。正在发热、腹泻、严重皮肤病的宝宝应缓种。结核病,急性传染病,心、肾疾患,免疫功能不全的宝宝禁种。脊髓灰质炎三价混合疫苗禁忌:服苗前一周有腹泻的宝宝,或一天腹泻超过4次者,发热、急性病的宝宝,应该暂缓接种。有免疫缺陷症的宝宝,正在使用免疫抑制剂(如激素)的宝宝禁用。对牛奶过敏的宝宝可服液体疫苗。百白破疫苗禁忌:发热、急性病或慢性病急性发作期的宝宝应缓种。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如癫痫),有抽风史的宝宝,严重过敏体质的宝宝禁用。麻疹疫苗禁忌:患过麻疹的宝宝不必接种。正在发热或有活动性结核的宝宝,有过敏史(特别是对鸡蛋过敏)的宝宝禁用。注射丙种球蛋白的宝宝,间隔一个月后才可接种。乙型脑炎疫苗禁忌:发热、急性病或慢性病急性发作期的宝宝应缓种。有脑或神经系统疾患,过敏体质的宝宝禁种。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疫苗禁忌:脑及神经系统疾患(癫痫、癔症、脑炎后遗症、抽搐等),过敏体质,严重心、肾疾病,活动性结核病的宝宝禁用。发热、急性疾病的宝宝可缓种。乙肝疫苗禁忌:肝炎,发热,急性感染,慢性严重疾病,过敏体质的宝宝禁用。甲肝疫苗禁忌:发热、急性病或慢性病发作期的宝宝应缓种。免疫缺陷,正在接受免疫抑制剂治疗的宝宝,过敏体质的宝宝禁用。5. 打VS不打,哪种更可怕?有报道称,中国每年疫苗预防接种达10亿剂次,疫苗的不良反应概率徘徊在百万分之一到百万分之二之间。虽然概率极低,但受种的孩子一旦不幸“中招”,给每个家庭带来的伤痛却是难以想象。为什么疫苗可能导致瘫痪等不良后果,引发那些所谓“疫苗之殇”?疫苗对人体产生副作用存在多种可能,包括:疫苗质量不过关及接种过程中医院方面存在疏漏;接种前孩子处于患病的两周潜伏期内,症状还未显现。而在两点均没问题的情况下,具体到每一只疫苗的混匀等生产技术都会存在或多或少的差异,加之孩子体质、天气等外在环境综合作用,也可能会发生不良结果。其实,疫苗作为一个异物进入人体内部,出现不好的结果是完全可能,特别是减毒疫苗本身还带有微弱的毒性,进入人体后可能会产生不适。偶合反应是怎么回事?医学上说的“偶合症”是指,受接种者在接种时正处于某种疾病的潜伏期或者前驱期,接种后巧合发病,发病原因与疫苗无关。据国务院通过的《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显示,预防接种异常反应造成严重后果的补偿,需区分疫苗的种类。属于政府免费向公民提供,公民应当依照政府规定受种疫苗等情况的一类疫苗,补偿费用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财政部门在预防接种工作经费中安排;而公民自费,并且自愿受种的如水痘、流感等二类疫苗,补偿费用由相关的疫苗生产企业承担。也就是说,国家救济范围仅限于第一类疫苗异常反应造成的损害。而今次山东疫苗事件,如果有受害者,那么就不属于国家救济范围。那么,不打疫苗的后果又如何?先来看几个著名的案例。1974年,英国有报道称接种白百破疫苗后发生36起严重神经系统反应。电视新闻持续报道此事,导致公众丧失信心,抵制接种工作,全国接种率从81%大幅下降到31%。当然,民众最终也为自己的任性付出了惨烈代价。随着疫苗接种率的下滑,发病率由接近之前 1/10万上升至100/10万~200/10万,从而爆发了百日咳的疫情。同一时期,日本也因为媒体报道白百破疫苗的不良反应而发生了与英国几乎完全相同的一幕:白百破疫苗接种率从1974年的80%下降至1976年的10%。结局也是一模一样:1979年百日咳疫情流行,出现1.3万余病例,41人死亡。中国民间过去有 “孩子出过疹和痘,才算解了阎王扣”“生了孩子只一半,出了天花才算全”的说法,由此可见天花危害之重。看过几部清朝辫子戏的同学就知道,还想再活五百年的康师傅就是因为得过天花,所以才能在皇位继承人竞争中胜出。而现在,你能找出几个因为得天花而一脸大麻子,甚至病死的案例?6. 既然一定要打,去香港更好?自从兴起到香港打宫颈癌疫苗之后,越来越多的广东百姓将“去香港打疫苗”作为一种时尚,认为“香港疫苗更安全”。实际上,中国的一类疫苗,即国家强制注射的疫苗一直处于政府部门强力监管之下,经过严格临床试验,其安全性、有效性均可放心使用。而香港地区的疫苗并未经过内地临床试验,存在未知风险。不过,如果条件许可,到境外或者港澳台接种疫苗,理论上不存在问题。只要确保这个前提:疫苗注射不存在连续性问题。即,如果在国内已经注射了第一针,那就不能转战国外或者港澳台地区接种第二针。至于当下流行的“海购”、“海淘”,能不能海购疫苗?这属于非法渠道,很可能出现另一个“庞某”,应该避免。最后,回到疫苗是否应该接种的问题上,可以用一个源远流长的成语加以概括——“因噎废食”。为了避免打到有问题的疫苗,而放弃接种,留给孩子未来潜在的风险,要比遭遇不良疫苗大,大很多。目前,对于疫苗的态度其实可以很明确:一类疫苗必须打,二类疫苗有选择地接种——如已经被猫狗抓伤咬伤,狂犬疫苗非打不可,其他预防类的疫苗则可等事态明确后再决定是否接种。与此同时,你也需要关注:1. 涉案疫苗的去向,不应该“合理推测”!疫苗接种对于保障公共卫生安全、预防疾病的重大意义已无需赘言,对于事关广大人民生命健康的疫苗,不应该“合理推测”,更不应该假设市面上的自费疫苗已经“多半不是涉事疫苗”,必须一查到底,严肃追查相关责任人;2. 主管部门需尽快进行危机切割!不少媒体人士、知名专家都在大声疾呼:不要因噎废食,不要放弃疫苗注射,但显而易见,民众的恐慌仍然在扩散。山西疫苗案才过去多久?康泰乙肝疫苗引发的危机才过去多久?有孩子的父母们你们扪心自问:三鹿之后,你们还相信国产奶粉么?每一次疫苗公众事件都是对民众信心的沉重打击。家长们最关心的恐怕不是之前疫苗有没有死过孩子,也不是疫苗的不良反应与“问题疫苗”有何区别,而是我孩子打的疫苗是否安全?是不是需要补打?市场上的疫苗真的都安全吗?疫苗去哪儿打才安全?对于主管部门而言,恐怕最严峻的是,迅速公布问题疫苗种类,散播范围、注射医院、注射时间段,迅速进行危机切割,安抚民众泛滥的恐慌情绪。若放任恐慌传播,每拖延一天,所造成的信任危机都将呈几何倍数扩散。3. 建立疫苗不良反应保障体制。虽然是由“问题疫苗”案引发,但疫苗的不良反应依然值得我们深思。百万分之一或者百万分之二的不良反应概率已经很低,值得骄傲,但即便是百万分之一,对于一个家庭来说,也是无法承受的百分之百。若能更好的解决疫苗不良反应时间的保障机制,相信民众对于疫苗事件的恐慌才会越来越小,对于疫苗注射的信心越来越大。百姓恐慌的不是疫苗,是没有安全保障的疫苗;百姓害怕的不是问题疫苗有多少,而是问题疫苗是不是注射到了自己孩子身上。欢迎收听“西安健康帮”官方微信: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或在微信上搜索“西安健康帮”。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从一个普通农民工到参与挖煤的煤老板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了
大秦网官方微信,更懂城市更懂你
陕西地界最全娱乐消息全知道
打造陕西最有影响力的美食平台
读完这篇文章后,您心情如何?
[责任编辑:wycadet13]
热门搜索:
target="_blank"<a
target="_blank"
target="_blank"<a
target="_blank"
Copyright & 1998 - 2016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收费的疫苗该不该打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