淋巴外渗液外渗能否使局部组织液回渗到血管

由于轻微创伤使小腿某处皮下青紫并且局部水肿,对这一现象的合理解释是(  )A.毛细血管破裂、部分血液外流,使局部组织液渗透压增高,组织液增多B.毛细血管破裂,使淋巴液外渗,使局部组织液回渗到血管C.毛细血管收缩,血流量减少,使局部组织液减少D.毛细血管扩张,血流量增加,使局部组织液增多
试题分析:由题意知,轻微创伤使毛细血管破裂、部分血液外流,出现皮下青紫;局部水肿是局部组织液渗透压增高,组织液增多造成的;故选A。考点:本题考查的是内环境的成分。点评:对于此类试题,学生应理解内环境的成分的变化。
试题“由于轻微创伤使小腿某处皮下青紫并且局部水肿,对这一...”;主要考察你对
等知识点的理解。
读下列漫画回答问题:(1)漫画图中说明了我国土地资源利用中存在哪些问题?
。(2)我国把保护土地资源作为一项基本国策,其内容是
。(3)举例说明我国土地资源和水资源匹配情况。
读漫画,回答问题:(1)该图反映什么现象?(2)设想将来会产生什么后果?(3)你认为应该怎么做?
我国各类土地资源,不仅比例构成不合理,而且分布不均。读“我国北方和南方水土资源的比较表”,回答问题。小题1:我国水土资源的分布特点是
A.南方地多水少
B.南方地多水多
C.北方地多水少
D.北方地少水多
小题2:有专家预言,水资源短缺将成为人类21世纪面临的最为严重的资源问题。下列做法能够有效解决我国缺水问题并且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的是①增加地下水开采量
②减少农药、化肥的使用③直接利用工业和生活污水灌溉农田
④改变灌溉方式,推广喷灌、滴管技术⑤污水处理,达标排放
⑥推广节水器具
A.②④⑤⑥
B.③④⑤⑥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⑤
高考全年学习规划
该知识易错题
该知识点相似题
高考英语全年学习规划讲师:李辉
更多高考学习规划:
客服电话:400-676-2300
京ICP证050421号&京ICP备号 &京公安备110-1081940& 网络视听许可证0110531号
旗下成员公司人教版生物必修三第1节《细胞生活的环境》ppt课件4
资料编号 :3-17723
资源类型:
课件上传会员:
操作系统:WinXP及以上
上传时间:
适合地区:全国
资源年段:2015
下载次数:次
等级评定:4星级
文件大小: 0.6MB
资源简介:
人的消化道、呼吸道、肺泡腔与外界相通,属于人体的外环境; 汗液、尿液、泪液、消化液能与外界直接接触,这些液体不属于内环境,也不是体液。 细胞外液的三种主要液体 体液各部分之间既是彼此隔开又是相互联系 一、内环境的组成 三、内环境的渗透压和酸碱度
渗透压:渗透压指溶液中溶质微粒对水的吸引力,溶液的渗透压的大小取决于单位体积溶液中溶质微粒的数目。血液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
酸碱度:人体血浆的PH值为7.35~7.45,血浆酸碱度的稳定与HCO3-、HPO4 2-等离子有关。
温度:人体的温度一般维持在37℃左右。 四、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2.打吊针时,常配以0.9%的生理盐水,其目的主要是 A. 供给全面营养 B. 供能 C. 维持细胞的渗透压 D. 供给水 (2009 上海)下列人体不同种类的体液之间,电解质浓度差别最大的一组是(
) 血浆与组织液的
组织液与细胞内液的蛋白质 C. 血浆与组织液的
D. 组织液与淋巴液的 B
解析:细胞是新陈代谢的主要场所,需要多种酶共同参与,酶大多为蛋白质,因而细胞内液与组织液在蛋白质浓度上相差较大。 (2007 上海)下列过程发生在人体内环境的是(
) A.神经递质与受体结合
B.葡萄糖脱氢分解产生丙酮酸
C.食物中的蛋白质经消化被分解成氨基酸
D.胰岛细胞合成胰岛素
解析:B、D都在细胞内进行;C属于体外环境,不是内环境。 A (2007 全国)人体内的细胞外液构成了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在这个环境中可以发生很多化学反应,其中有(
A.蛋白质消化分解为氨基酸
B.神经递质和激素的合成
C.丙酮酸氧化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D.胰岛细胞合成胰岛素 D
解析:神经递质和激素的合成以及丙酮酸氧化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这两个反应均在细胞内完成,而蛋白质消化分解为氨基酸 这一反应在消化道内完成,消化道属于人体的一个特殊外部环境。 1.一个人出现组织水肿,其原因可能是 A. 血浆中尿素过多
B. 皮下脂肪组织积存过多 C. 血糖含量过少 D. 血浆蛋白含量过少 随堂练习 3.通过内环境人体内的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直接相关的系统有 ①呼吸
⑦运动 A. ① ② ④ ⑤
B. ① ② ③ ④ C. ① ② ④ ⑥
D. ② ④ ⑤ ⑦ 4.由于轻微创伤使小腿某处皮下青紫并且局部水肿,对这一现象的合理解释是
) A.毛细血管破裂,部分血液外流,使局部组织液渗透压增高,组织液增多 B.毛细血管破裂,使淋巴液外渗,使局部组织液回渗到血管 C.毛细血管收缩,血流量减少,使局部组织液减少 D.毛细血管扩张,血流量增加,使局部组织液增多 5.内环境是人体细胞直接生存的液体环境,它对体内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人体毛细淋巴管壁细胞的内环境是 A.细胞内液
B.血浆和组织液 C.淋巴和组织液
D.血浆和淋巴
6.能在人体内环境中发生的生理过程是
A.食物中的淀粉经消化分解成葡萄糖
B.合成血浆蛋白中的纤维蛋白原和凝血酶原
C.丙酮酸的氧化分解
D.抗体与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 * 1.图1和图2中各是什么细胞?请说出细胞的名称。
图1中是人体血液中的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等;图2中是单细胞动物草履虫。 2.它们分别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中?两者的生活环境有何不同? 图1 图2 2.血细胞生活在血浆中。草履虫直接生活在外界水环境中。两者生活环境的相似之处是:都是液体环境;不同之处是:血细胞生活在体内的血浆中,并不直接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而草履虫直接生活在外界环境中;与外界环境相比,血浆的理化性质更为稳定,如温度基本恒定等。 第1节
细胞生活的环境 一、体内细胞生活在细胞外液中
二、细胞外液的成分
三、细胞外液的渗透压和酸碱度 四、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
物质交换的媒介 一、细胞生活在什么环境中? 1.体液:
(1/3) (2/3) 血浆 组织液 淋巴 (存在于细胞外) 人体内含有大量的液体,这些液体统称为体液. (存在于细胞内) 2.内环境: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 包括:血浆、组织液、淋巴. 血浆 血细胞 红细胞 白细胞 血小板 观察血液的组成 白细胞 红细胞 血小板 血浆— (血浆是血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 是血液的液体部分 组织液—是存在于组 织细胞间隙的液体, 又叫细胞间隙液。
(组织液是体内绝大多数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 淋巴—组织液被毛细淋巴管吸收,成为淋巴液,也叫淋巴。 (淋巴是淋巴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
组织细胞 生活的环境 血细胞 毛细血管壁细胞 毛细淋巴管壁细胞 组织液 淋巴 血浆 细胞名称 各类细胞生存的具体环境 注意 血浆﹑组织液和淋巴之间的关系 体液各部分之间既是彼此隔开又是相互联系 淋巴
血浆 单向渗透 双向渗透 淋巴循环 细胞内液 O2和营养物质 CO2和代谢废物 组织液 淋巴 组织液 血浆 与细胞的关系 含有 细胞种类 存在部位和组织
相同点 不同点 细胞 外液 血管中 血液 红细胞 白细胞 血小板 一般组织 组织细胞 淋巴管 淋巴 淋巴细胞 吞噬细胞 细胞外液是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 都属于细胞外液,共同构成人体内环境,基本的化学成分相同。组织液和淋巴的化学成分最相近
1.为什么说细胞外液是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
细胞外液是指存在于细胞外的体液,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等。血细胞直接生活在血浆中,体内绝大多数细胞直接生活在组织液中,大量淋巴细胞直接生活在淋巴液中。由此可见,细胞外液是体内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 2.组织液、血浆、淋巴液有什么异同?
相同点:它们都属于细胞外液,共同构成人体内环境,基本化学组成相同。
不同点:(1)在人体内存在的部位不同:血浆位于血管内,组织液分布于组织细胞之间,淋巴分布于淋巴管中;(2)生活于其中的细胞种类不同:存在于组织液中的是体内各组织细胞,存在于血浆中的是各种血细胞,存在于淋巴中的是淋巴细胞等;(3)所含的化学成分有差异,如血浆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而组织液和淋巴中蛋白质很少。 3. 组织液、血液和淋巴之间有什么内在关系?能不能说全身的细胞外液是一个整体?
当血浆流经毛细血管时,水和一切能够透过毛细血管壁的物质可以在毛细血管动脉端渗出,进入组织细胞间隙而成为组织液,绝大多数的组织液在毛细血管静脉端又可以重新渗入血浆中。少量的组织液还可以渗入毛细淋巴管,形成淋巴,淋巴经淋巴循环由左右锁骨下静脉汇入血浆中。它们之间的关系如图1-2所示。由此可见,全身的细胞外液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淋巴 淋巴循环 毛细淋巴管壁 血浆 组织液 二、细胞外液的成分 1.水,血浆中含有90%-92%的水。 2.气体,其中以氧和二氧化碳最为重要。 3.各种无机离子,其中以Na+ , Cl-,K@_@,Ca2@_@,HCO3-和HPO42-的量较多。 4.有机化合物,如脂质、氨基酸、葡萄糖、核苷酸、维生素等。 5.调节生命活动的各种激素。 6.细胞代谢的废物,如氨、尿素等。 血浆的化学组成
1.如何将表中的化学物质进行分类?
表中的化学物质可分为无机物和有机物。无机物包括水和无机盐离子(如Na@_@、K@_@、Ca2@_@、Mg2@_@、Fe2@_@、Cl-、HPO42-、SO42-、HCO3-)等,有机物包括糖类(如葡萄糖)、蛋白质(如血清白蛋白、血清球蛋白、纤维蛋白原等)、脂质(如各种脂肪酸、脂肪、卵磷脂、胆固醇)、氨基酸氮、尿素氮、其他非蛋白氮和乳酸等。 2.除表中所列物质外,血液是否还含有其他物质?
还含有气体分子(主要是氧气和二氧化碳)、调节生命活动的各种激素、其他有机物(如维生素)等。 组织液形成淋巴
组织液、淋巴的成分和含量与血浆相近,但又不完全相同,最主要的差别在于血浆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而组织液和淋巴中蛋白质含量较少。概括地说,细胞外液本质上是一种盐溶液,类似于海水。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生命起源于海洋。 CO2和代谢废物 血浆 组织液 淋巴 淋巴循环 双向渗透 细胞 O2和营养物质 单向渗透 三、细胞外液的的渗透压和酸碱度 (1)渗透压的概念:
简单地说,是指溶液中溶质微粒对水的吸引力。 (2)渗透压的大小:
取决于溶液中溶质微粒的数目:溶质微粒越多,即溶液浓度越高,对水的吸引力越大,溶液渗透压越高;反过来,溶质微粒越少,即溶液浓度越低,对水的吸引力越小,溶液渗透压越低。 (3)影响渗透压大小的因素:
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 1. 渗透压 (770KPa)
正常人的血浆接近中性,pH7.35-7.45。血浆的pH之所以能够稳定,与它含有HCO3-、HPO42-等离子有关。
血液中含有许多对对酸碱度起缓冲作用的物质——缓冲物质,每一对缓冲物质都是由一种弱酸和相应的一种强碱盐组成的,如H2CO3/NaHCO3
和NaH2PO4/Na2HPO4。 2. 酸碱度 (7.35-7.45 ) 1.当酸性物质增加时(如乳酸[HL]过多时)
NaHCO3——→NaL
H2CO3——→H2O@_@CO2 2.当碱性物质增多时(如[Na2CO3])
Na2CO3 @_@
HCO3——→2NaHCO3
稳态的维持是在神经系统和体液共同调节
下,各器官系统协调活动的结果。 呼吸运动排出 肾脏排出 3. 温度
人体细胞外液的温度一般维持在37℃左右。在37℃时,人的血浆渗透压相当于细胞内液的渗透压。 细胞直接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 四、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1.直接参与物质交换的系统 ①消化系统:将食物消化吸收进入内环境。 ②呼吸系统:使O2进入内环境,使CO2由内环境排出体外。 ③循环系统:运输各种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 ④排泄系统:将各种代谢产物排出体外。 2.细胞通过内环境同外界进行物质交换 细胞 代谢废物 内环境 代谢废物 外环境 营养物质 1.直接参与物质交换的系统 ①消化系统:将食物消化吸收进入内环境。 ②呼吸系统:使O2进入内环境,使CO2由内环境排出体外。 ③循环系统:运输各种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 ④排泄系统:将各种代谢产物排出体外。 2.细胞通过内环境同外界进行物质交换 细胞 代谢废物 内环境 代谢废物 外环境 1.直接参与物质交换的系统 ①消化系统:将食物消化吸收进入内环境。 ②呼吸系统:使O2进入内环境,使CO2由内环境排出体外。 ③循环系统:运输各种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 ④排泄系统:将各种代谢产物排出体外。 2.细胞通过内环境同外界进行物质交换 营养物质 营养物质 细胞 代谢废物 内环境 代谢废物 外环境 营养物质 营养物质 细胞 代谢废物 内环境 代谢废物 外环境
外界环境中的物质
物 消化系统 内环境
循 环 系 统 血液循环 淋巴循环
组 织 液 血浆 淋巴 CO2 皮肤、泌尿系统 尿素等 O2 呼吸系统 食
物 消化系统 皮肤、泌尿系统 尿素等 O2 呼吸系统 食
物 消化系统 内环境 血 浆 组织液 淋 巴 (血浆是血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 (组织液是体内绝大部分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 (淋巴中混悬着大量的淋巴细胞和吞噬细胞。) (细胞外液) 注意:血浆不等于血液!!! 课堂小结 二、细胞外液的成分 1. 水,血浆中含有90%~92%的水。 2.气体,其中以氧和二氧化碳最为重要。 3.各种无机离子,其中以Na+,Cl-,K@_@,Ca2@_@,HCO3-和HPO42-的量较多。 4.有机化合物,如脂质、氨基酸、葡萄糖、核苷酸、维生素等。 5.调节生命活动的各种激素。 6.细胞代谢的废物,如氨、尿素等。 外界环境 内环境 (血浆、组织液、淋巴) 细胞 氧气 二氧化碳 养料 代谢废物 养料 二氧化碳 氧气 代谢废物
总结: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循环系统、泌尿系统是人体实现物质交换密切相关的四大系统。
高速下载器地址
备用下载地址:
推荐学习视频:
下载排行榜是经壁滤过生成的,其生成量主要取决于。生成组织液的有效滤过压=(毛细血管压+组织液)-(胶体渗透压+组织液静水压)。由于近端毛细血管内高于近微端毛细血管的血压,因此毛细血管端有组织液滤出,而静脉端则有组织液被。另外,有少量组织液进入,形成。
(2)通透性增加;
(3)和回流增加
可出现的临床。
系指外的组织间隙中有过多的体液,为临床常见之一。与不同,水肿表现为按压少的部位(如前侧)时,有明显的凹陷。祖国医学称之为“水气”,亦称为“水肿”。水肿是一个常见的过程,其积聚的体液来自,其钠与水的比例与血浆大致相同。习惯上,将过多的体液在体腔中积聚称为或,如积水、腹腔积水、积水等。
可出现水肿的临床症状。
针对病因进行治疗。
出自A+医学百科 “组织液渗出”条目
转载请保留此链接
关于“组织液渗出”的留言:
目前暂无留言《成才之路》高二生物必修3(2013春季出版)全册同步练习(打包20套Word有详解答案)-生物题库/生物试题索引
后使用快捷导航没有帐号?
&《成才之路》高二生物必修3(2013春季出版)全册同步练习(打包20套Word有详解答案)
《成才之路》高二生物必修3(2013春季出版)全册同步练习(打包20套Word有详解答案) 试卷题目索引
①血浆   ②淋巴   ③组织液
A.②①③        B.③②①
C.①③
D.③②①③
[答案] D
[解析] 脂质物质经组织液被小肠绒毛毛细淋巴管吸收, ...
A.人体的细胞外液即内环境
B.细胞外液的化学成分中有葡萄糖、无机盐、激素、尿素等物质
C.细胞外液主要成分之间的关系可表示为血浆组织液→淋巴→血浆
D ...
A.使体内增加水分
B.维持内环境渗透压的稳定
C.使体内增加无机盐
D.使体内营养物质保持稳定
[答案] B
[解析] 细胞外液渗透压的90%以上来源于Na+和Cl-, ...
A.血液、淋巴
B.组织液与淋巴
C.血浆与组织液
D.血液与淋巴
[答案] C
[解析] 组织液单向流入淋巴,淋巴经循环单向流入血浆,只有血浆和组织液能相互渗 ...
A.血浆中血浆蛋白的含量越多,血浆渗透压越低
B.人体细胞外液中维持渗透压的阳离子主要是K+
C.血浆中含乳酸过多时,会与HCO、HPO反应
D.毛细血管壁的通透 ...
A.毛细血管破裂,部分血液外流,使局部组织液渗透压增高,组织液增多
B.毛细血管破裂,使淋巴液外渗,使局部组织液回渗到血管
C.毛细血管收缩,血流量减少, ...
A.体液  B.血浆  C.淋巴  D.组织液
[答案] D
[解析] 手和脚有时磨出的水泡是由表皮被擦伤,组织间隙的组织液渗出造成。
二、非选择题
(1)在维持细胞外液渗透压中起决定作用的无机盐离子是_____
_____________。
(2)内环境的pH保持相对稳定是人体稳态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常人血浆的pH通常在_______ ...
A.固定的状态
B.绝对不变的状态
C.相对稳定的状态
D.随外界环境改变而变化的状态
[答案] C
[解析] 稳态并不意味固定、不变动,而是一种在一定范围内可变, ...
A.内环境主要由血液、组织液和淋巴组成
B.内环境中多余的H+主要从肺排出
C.Na+、K+以被动运输方式从内环境进出组织细胞
D.血浆是内环境中最活跃的部分
[ ...
A.体温升高,导致肠胃不能及时排空
B.体温升高,完全抑制了消化酶的分泌
C.体温升高,消化酶的活性受到影响
D.体温升高,破坏了体温调节系统,从而影响了肠 ...
A.体温的相对稳定
B.消化酶的含量保持相对稳定
C.红细胞内血红蛋白含量的相对稳定
D.细胞膜的成分保持相对稳定
[答案] A
[解析] B、C、D中的成分均在细胞 ...

[答案] A
[解析] 胃液是强酸性,大量喝水会使pH变大,但只能接近7而不会大于7。
A.内环境的恒定主要依赖于神经系统的调节
B.内环境稳态的维持依赖于神经和体液调节的共同作用
C.内环境稳态的维持主要依赖于体液调节
D.内环境稳态的维持依 ...
(1)人体内环境的各种理化性质及化学物质含量会发生变化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人体维持体温相对稳定的调节方式是________。
(3)病人呼吸受 ...
(1)提出问题:在一定范围内,生物体为什么能维持pH稳定?
(2)确定实验题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提出假设:内环境中含有许多对对酸碱度起 ...
①传入神经 ②传出神经 ③感受器 ④神经中枢 ⑤效应器
A.②④  B.①④  C.①②  D.②⑤
[答案] A
[解析] 腰部受伤造成右侧下肢运动障碍,但有感 ...
A.树突→突触→神经元细胞体
B.轴突→神经元细胞体→树突→突触
C.树突→神经元细胞体→轴突→突触
D.树突→突触→轴突→神经元细胞体
[答案] C
[解析] 神 ...
①膜外由正电位变为负电位 ②膜内由负电位变为正电位 ③膜外由负电位变为正电位 ④膜内由正电位变为负电位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③
[答案] A
①大脑皮层 ②小脑 ③下丘脑 ④脑干 ⑤脊髓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⑤
C.①②④⑤
D.①②③④⑤
[答案] D
[解析] 本题考查神经调节中神经系统的分级 ...
A.细胞膜内的兴奋部位与邻近的未兴奋部位形成电位差
B.细胞膜内的兴奋部位与邻近的未兴奋部位没有电位差
C.细胞膜外的兴奋部位与邻近的未兴奋部位没有电位差 ...
A.突触前、后两个神经元的兴奋是同时发生的
B.兴奋通过突触时由电信号(电位变化)转化为化学信号(神经递质释放),再转化为电信号
C.构成突触的两个神经元之间 ...
A.一个骨骼肌细胞中只有一个细胞核
B.神经肌肉接点的突触间隙中有组织液
C.突触后膜的表面积与突触前膜的相同
D.一个乙酰胆碱分子可使突触后膜产生动作电位 ...
A.小肠黏膜细胞和甲状腺细胞
B.胰腺细胞和甲状腺细胞
C.肝细胞和下丘脑细胞
D.胰岛细胞和垂体细胞
[答案] B
[解析] 促胰液素的靶细胞为胰腺细胞;促甲状腺 ...
A.切除发育正常的小狗的甲状腺
B.用碘制剂连续饲喂发育正常的小狗
C.用甲状腺制剂连续饲喂发育正常的小狗
D.向切除甲状腺的狗体内注射甲状腺激素
[答案] C ...

[答案] B
[解析] 本题的实质是考查激素的分级调节和反馈调节。
①在兔饱足状态下 ②在兔空腹状态下 ③测定血糖含量 ④测定尿液是否含糖 ⑤测定血液胰岛素含量
A.①③④          B.①③⑤
C.②③⑤
D.②③ ...
A.生长激素减少,甲状腺激素也减少
B.生长激素增加,甲状腺激素也增加
C.生长激素减少,甲状腺激素增加
D.生长激素增加,甲状腺激素减少
[答案] A
[解析]  ...
①可参与血糖平衡的调节 ②有调节躯体运动的高级中枢 ③可合成和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④垂体通过下丘脑控制性腺的生长发育
A.①③   B.②③    ...
A.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促进甲状腺的活动
B.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刺激性腺的活动
C.垂体,分泌促性腺激素,刺激性腺的活动
D.垂体,分泌生长激素, ...
(1)由甲图可知,人体的各项生命活动同时受______________的调节而正常进行。

(1)实验材料:家兔12只(体重2 kg/只,雌雄各6只)
(2)实验步骤
第一步:分别测定和记录12只家兔血液中促甲状腺激素、甲状腺激素的含量,每天1次,连续3天。
第二 ...
A.寒冷环境中肾上腺素分泌量增加,将引起骨骼肌不自主战栗
B.神经元受刺激产生的兴奋,沿轴突传递给下一个细胞是双向的
C.机体失水时,血浆渗透压升高,抗利 ...
A.该肾上腺素作用的靶器官包括心脏
B.该实例包含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
C.该肾上腺素通过神经纤维运输到心脏
D.该实例中反射弧是实现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
[答案 ...
A.寒冷时,酶活性自然增强,因而代谢加快,产热增加
B.寒冷时,因产热增加,所以经皮肤所散失的热多于高温环境下散失的热
C.寒冷时,经皮肤所散失的热是对生 ...
①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兴奋 ②大脑皮层兴奋产生渴觉 ③下丘脑神经细胞分泌抗利尿激素增加 ④摄水量增加 ⑤减少尿的排出
A.①→②→④或①→③→⑤
B.①→② ...
A.体液调节比神经调节的作用时间长
B.体液调节比神经调节的范围广
C.体液调节的化学物质就是各种激素
D.体液调节的化学物质是通过体液传送的
[答案] C
[解 ...
A.外界温度由40℃降到37℃的过程中发生兴奋的感受器有冷觉和温觉感受器
B.人体热量的来源主要是细胞中有机物的氧化分解
C.冬季汗腺活动比夏天弱得多,说明人 ...
实验名称 兔的水盐代谢调节
(一)材料与方法
(1)家兔12只,2.5kg/只,随机分为3组(甲、乙及丙组),每组4只。
(2)对甲组兔静脉滴注1.5%NaCl溶液,乙组滴注0.9%Na ...
A.皮肤、黏膜
B.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
C.体液免疫
D.细胞免疫
[答案] B
[解析] A项内容为第一道防线;C、D项为第三道防线。
A.免疫系统包括免疫器官、免疫细胞
B.免疫器官是免疫细胞生成、成熟或集中分布的场所
C.免疫细胞包括T细胞和B细胞,分别在胸腺和骨髓中成熟
D.免疫活性物质 ...
A.仍有部分细胞免疫功能
B.仍有部分体液免疫功能
C.体内的B淋巴细胞数目显著减少
D.体内的T淋巴细胞数目增加
[答案] B
[解析] 在胸腺内发育成熟的淋巴细胞 ...
A.自身免疫病,肌无力
B.自身免疫病,痉挛
C.过敏反应,肌无力
D.过敏反应,痉挛
[答案] A
[解析] 人体的抗体在消灭外来物质的同时,对自身造成伤害为自身 ...
(1)某人一吃海鲜就出现严重的腹泻 (2)美国有一免疫功能异常的儿童,不能接触任何病原体,少量病菌感染亦可导致严重发病 (3)流感病毒侵入人体时,有时可作用于 ...
A.胚芽鞘的任何部位接受单侧光照射后即弯向光源生长
B.胚芽鞘的向光性生长与IAA的分布有关
C.向光性生长是由于单侧光引起了IAA在植物体内的重新分配
D.植物 ...
A.极性运输的速率与细胞呼吸强度有关
B.在单侧光的照射下才会出现极性运输
C.生长素只能通过极性运输将生长素从产生部位运到作用部位
D.极性运输的方向是从 ...

[答案] C
(1)方法步骤
取6个小花盆,各栽入一株品种、粗细和大小都相同的玉米幼苗(要求幼苗的真叶未突破胚芽鞘)。
按如图所示方法进行实验处理。接通台灯电源24h后,打开 ...
(1)某同学研究植物向光性的原因时,进行了如图1所示的实验,你从实验中获得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你获得这一结论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 ...
A.去掉顶芽
B.在去掉顶芽的断口处放一块含有生长素的羊毛脂
C.在去掉顶芽的断口处放一块含有细胞分裂素的羊毛脂
D.在去掉顶芽的断口处放上琼脂小块
[答案]  ...
A.2号花未套纸袋
B.2号花未涂生长素
C.缺乏只进行套袋处理的雌花
D.缺乏自然传粉的雌花
[答案] C
[解析] 实验①②都会使丝瓜正常生长。不受粉、不产生生长 ...
①在植物体内含量极少
②在植物体内含量很多
③产生部位也是作用部位
④促进细胞的代谢
⑤化学本质是蛋白质
⑥化学本质是有机物
A.①⑥
B.①③⑤
C.②④⑤ ...
A.应选择带有尽量多嫩叶和幼芽的一年生枝条
B.探究的问题:所选定的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某种植物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是多少
C.对这种植物的不同插条浸泡的时间长 ...
A.植物的向光性
B.顶端优势
C.将植物平放后,根向地生长,茎背地生长
D.除草剂可以除掉田间的双子叶植物
[答案] A
[解析] 植物的向光性,是由于单侧光照射 ...
A.单侧光照射下,生长素由胚芽鞘向光侧向背光侧极性运输
B.植物茎的背重力生长和向光生长均没有体现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
C.探究生长素促进扦插枝条生根的实验 ...
①萘乙酸 ②生长素 ③2,4-D ④细胞分裂素 ⑤乙烯
A.①②⑤
B.②③④
C.②③⑤
D.②④⑤
[答案] D
[解析] 植物果实发育过程中需细胞分裂 ...
①培育无子西瓜 ②生产无子番茄 ③棉花摘心 ④培育多倍体 ⑤枝条扦插 ⑥抑制棉花植株“疯长” ⑦促进果实成熟
A.②③⑤⑥⑦
B.①②③⑦
C.①②③⑤⑥ ...
A.生长素类似物和乙烯类似物
B.细胞分裂素类似物和乙烯类似物
C.生长素类似物和细胞分裂素类似物
D.赤霉素类似物和乙烯类似物
[答案] B
[解析] 乙烯可促进 ...
A.低浓度的2,4-D一定可以除去小麦田间的双子叶杂草
B.用一定浓度的赤霉素处理生长期的芦苇,可增加芦苇的纤维长度以提升芦苇品质
C.水果、蔬菜上残留的植物 ...
①低浓度生长素促进细胞伸长
②当生长素浓度增高到一定值时,促进乙烯和细胞分裂素的合成
③乙烯含量的增高抑制了生长素促进切段伸长的作用
④该实验证明了两种 ...
实验材料:具2片真叶且长势相同的该品种大豆幼苗若干、完全培养液、蒸馏水、适宜浓度的赤霉素溶液、喷壶等。
(1)实验步骤:
①将上述大豆幼苗平均分成A、B两组, ...
A.生长素类物质
B.赤霉素类物质
C.细胞分裂素
D.乙烯生成物
[答案] A
[解析] 烟草“打顶”,破坏顶端优势,侧枝部分生长素浓度降低而促进营养生长,有 ...
实验假设:生长素对脱落酸的功能有抑制作用。
实验方案:取若干长势相同的、处于生殖生长末期的棉花植株,均分成甲、乙、丙三组,做如图所示的处理,观察三组植 ...
A.每平方米草地中杂草的数量
B.某森林每平方千米范围内猞猁的数量
C.某湖泊一年中鲫鱼新增加的个体数
D.一亩水稻的年产量
[答案] B
[解析] 种群密度是指种 ...
A.集群分布
B.随机分布
C.均匀分布
D.定向分布
[答案] C
[解析] 人工栽培的农作物在空间上多呈均匀分布。
A.一个校园里生长着的各种各样高大的树
B.生活在一片森林中的全部雄鸟和雌鸟
C.一块菜地上生长着的大白菜、大蒜和大葱
D.生活在青海湖鸟岛保护区内不同年龄 ...
B.3200尾
C.1600尾
D.800尾
[答案] B
[解析] 根据标志重捕法估计池塘内鲫鱼的数量。设池塘中鲫鱼总数为N,则N200=16010,所以,N=200 ...
A.种群密度
B.性别比例
C.出生率
D.年龄组成
[答案] C
[解析] “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直接调节的是出生率,进而对种群密度进行调节。
A.从样地中选取样方的多少;从样地中选取的样方里蒲公英数目的多少
B.从样地中选取的样方里蒲公英数目的多少;样地中群落的丰富度
C.所选样地是长方形还是正 ...
A.我国的人口将逐渐步入老龄化阶段
B.2003年,广东省人口的出生率为1.329%
C.橡树种子散布能力差,常在母株附近形成集群
D.由于微甘菊入侵,松树种群死亡率 ...
(1)若该地区田鼠种群个体总数为N,则N=________只(计算公式是Na=bc)。
A.30   B.32   C.64   D.96
(2)要使上面所计算的种群个体总数和实际相 ...
A.计划生育是通过降低出生率来降低人口密度的
B.提高人口素质,减少某些遗传病出现
C.我国人口增长为“J”型曲线,K值为15亿
D.建立恰当的数学模型有利于了 ...
A.a×8n-1
B.a×8n+1
C.a×8n
D.a×8n-2
[答案] C
[解析] 亲代老鼠有a只,其中雌鼠(1/2)a只,因此第一代老鼠数量为(1/2)a×16=a×8只,第二代产生 ...

[答案] A
[解析] 食人鱼刚进入自然水域,会在短期内呈指数形式增长,但最终会呈“S”型曲线。
B.100只
C.150只
D.200只
[答案] D
[解析] 第10年时,种群增长率最大,此时种群数量为。

1
5
9
13
17
21
25
29
33
37


6
10
28
71
131
207
270
302
327
341

根据表中数据分析,下列结果正确的是(  )
A.第13~25天,成 ...
(1)实验材料和用具:菌种、无菌培养液、培养皿、缓冲液、血细胞计数板、滴管、显微镜、表等。
(2)实验原理:pH会影响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
(3)实验步骤:
①取 ...
A.研究种群是研究群落的基础
B.不同群落的物种数目是不同的
C.群落水平上研究的问题就是研究群落的丰富度
D.任何一个群落中的物种,都不可能是随机地聚集在 ...
A.一个池塘中鲫鱼的种群密度大于鲤鱼的种群密度,则此池塘中鲫鱼丰富度高于鲤鱼
B.甲池塘中的鲫鱼种群数目多于乙池塘,则甲池塘中鲫鱼丰富度高于乙池塘
C.一 ...
A.蛔虫和人体
B.水稻和稻田杂草
C.狮子和斑马
D.根瘤菌和大豆
[答案] B
[解析] 蛔虫和人体是寄生的关系;狮子是肉食性动物,斑马是草食性动物;根瘤菌 ...
A.生物群落水平方向的分布受光照强度、土壤湿度、温度和种群特征等因素的影响
B.引起森林中植物和动物垂直分层现象的主要因素分别是光照和食物
C.草原生态系 ...
A.取样用的塑料袋上标明地点和时间
B.用避光法或者避热法收集小动物
C.用标志重捕法估算蚯蚓的种群密度
D.不知名的动物标记为“待鉴定”
[答案] C
[解析]  ...
A.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
B.物种组成和数量比例
C.对群落产生重大影响的优势种
D.彼此间有直接或间接的营养关系
[答案] A
[解析] 分别从垂直和水平两个方面进 ...
(1)调查土壤中小动物常用________进行采集、调查的方法,而不适宜用样方法或标志重捕法进行调查,原因是许多土壤小动物具有________,而且________。
(2)丰富度 ...
A.群落一旦形成,是稳定不变的
B.人类活动对群落没有任何影响
C.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可能被另一个群落取代
D.在一个从来没有被植物覆盖的地面上,不可 ...
A.物种进化        B.外来物种入侵
C.群落演替
D.垂直结构
[答案] C
[解析] 物种进化是指一个物种变为另一个物种的过程。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群 ...
A.初生演替
B.先是初生演替,后为次生演替
C.次生演替
D.先是次生演替,后为初生演替
[答案] C
[解析] “退耕还草、还林”体现的是次生演替。
A.群落自然演替是一个群落替代另一个群落的过程
B.群落的初生演替在海洋和陆地均可发生
C.群落的初生演替速度通常非常缓慢
D.动物群落的演替与光照条件无关 ...
A.西北干旱地区的典型草原
B.大兴安岭火灾后的林区
C.沂蒙山区的裸露岩地
D.黄河三角洲的弃耕地
[答案] A
[解析] 西北干旱地区缺乏水,植物生长受到限制, ...
A.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的主要区别是二者的起始条件不同
B.农田被弃耕后,在自然状态下演替的起点是从一年生草本植物开始
C.一般来说,初生演替所需时间较长, ...
(1)西部大开发过程中“退耕还林、还草”的目的是为了处理好________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关系,走____________的道路。
(2)根据群落演替的原理分析 ...
选项
生态特征
发展期
成熟期

A
生物种类
少
多

B
有机物总量
较少
较多

C
抵抗外界的干扰能力
强
弱

D
动物类群丰富度
较低
较高
(1)两树种处于竞争状态的年份段是________。
(2)两树种处于平衡状态的年份段是________。
(3)在a年的优势树种是________,在d年的优势树种是________,造成这一 ...
   调查时间
调查项目  
1953年
1973年
1984年
1996年

叶面积指数
2.48
6.61
11.28
17.76

光能截获率(%)
20.3
42.3
88.9
95.9

总初级 ...
B.生物群落
C.生态系统
D.食物网
[答案] C
[解析] 题中的含义符合生态系统的概念。
A.生产者和消费者
B.生产者和分解者
C.消费者
D.分解者
[答案] B
[解析] 硝化细菌在生态系统中为生产者,蚯蚓为分解者。
A.每种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只能处在一个营养级上
B.动物都是消费者,其中,食草动物处在第二营养级上
C.自养生物都是生产者,是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
D.细菌都属 ...
A.一种生物只能被另一种生物捕食
B.食物链的环节数是无限的
C.一种生物可能属于不同的营养级
D.食物网上的生物之间都是捕食关系
[答案] C
[解析] 食物链和 ...
一天中的平均活动时间

大鼠
休息20%
寻找配偶10%
55%吃种子
追逐小鼠15%

小鼠
休息20%
寻找配偶10%
45%吃种子
被大鼠追逐25%

浣熊
休息75% ...
A.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是从太阳辐射光能开始的
B.生态系统中流动的能量几乎全部来源于太阳能
C.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是逐级递减和单向流动的
D.生态系统离开 ...
①金龟子处于第三营养级
②金龟子属于分解者
③流向金龟子的能量至少为2.5×106 kJ
④金龟子从第二营养级获得能量为零
A.①③
B.②④
C.只有②
D.只有① ...
A.在牧场上,最好使能量多流向牛、羊等牲畜
B.在农业上,最好使能量多储存在农作物、蔬菜中
C.在养鱼中,最好使能量更多地流向鱼中
D.在森林中,最好使能量 ...
A.a=b+c+d
B.a>b+c
C.a<b+d
D.a<c+d
[答案] B
[解析] 根据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原理,能量在沿着食物链流动的过程中是逐级递减的,能量的传递效率 ...
A.1161 kJ
B.2322 kJ
C.2870 kJ
D.5740 kJ
[答案] B
[解析] 因为植物光合作用每产生6 mol氧气的同时会产生1 mol葡萄糖,所以该生态系统中生产者固定 ...
图中A、B、C代表三个营养级,数字均为实际测得的能量数,单位为百万千焦。已知该生态系统受到的太阳辐射为118872百万千焦,但其中118761百万千焦的能量未被利用 ...
①呼吸作用 ②光合作用
③摄食作用
④化能合成作用
⑤硝化作用
⑥反硝化作用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⑤⑥
[答案] C
[解析] 能够将CO2转化为有机物 ...
①光合作用
②呼吸作用
③蒸腾作用
④微生物的分解作用
A.①②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①④
[答案] B
[解析] 无机环境中的碳以CO2形式通过生产者的光 ...
A.碳在生态系统中以二氧化碳的形式在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之间循环
B.无机环境中的C进入生物群落的主要过程为光合作用
C.化学燃料的大量燃烧,使大气中的C ...
A.生产者和无机环境之间可以直接进行碳循环
B.消费者与无机环境之间可以直接进行碳循环
C.物质循环在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之间进行
D.不同的生态系统,都 ...
A.各级消费者所利用的碳都直接或间接来自生产者
B.分解者在碳循环中起重要作用
C.碳在无机环境中均以CO2形式存在
D.碳在无机环境与生物群落间是以CO2形式 ...
A.化学燃料的燃烧是导致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
B.碳元素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以CO2的形式循环
C.碳元素在生物群落中主要以有机物的形式存在
D.植树造林、退 ...
A.物理信息        B.化学信息
C.生物信息
D.行为信息
[答案] A
[解析] 音响设备发出的声音是物理信息。
A.能量流动是生态系统的动力
B.物质循环是生态系统的基础
C.并非任何一个生态系统都有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
D.信息传递的作用与能量流动、物质循环 ...
A.灌木释放出的化学物质属于化学信息
B.灌木释放的化学物质调节的是种内关系
C.灌木与其他被抑制草本植物之间是竞争关系
D.农业生产上可利用信息传递控制有 ...
A.心猿意马
B.飞蛾扑火
C.花香引蝶
D.老马识途
[答案] A
[解析] 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方式包括物理信息、化学信息和行为信息等。飞蛾扑火是通过光,属于 ...
A.任何生命形式,如果没有接受信息、处理信息和利用信息的能力,就不可避免地要被大自然所淘汰
B.信息传递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可提高农产品或畜产品的产量,也 ...
①根据植物的光周期特性和经济利用部分的不同,人工控制光周期使作物达到早熟高产。
②释放过量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使雄虫无法辨认雌虫的方位,从而干扰害虫的 ...
A.蓝蝶幼虫发出的气味是一种化学信息
B.在生态系统中,任何生物如果没有接受信息、处理信息和利用信息的能力就会被淘汰
C.蓝蝶幼虫在发育过程中和蚂蚁之间只 ...
①可以减少农药的用量 ②防止环境污染 ③防治效果肯定好于化学防治 ④容易操作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答案] A
[解析] 本题考查信息传递的 ...
(1)上述现象中,X分别在____________________之间进行传递。
(2)影响甲昆虫活动的信息有两大来源,分别是________和________。影响乙昆虫活动的信息种类是_____ ...
A.由于乱砍滥伐,长江流域森林面积急剧减少,引发了百年不遇的洪涝灾害
B.当天气干旱时,草原生态系统中的动物种类和数量一般不会有太大的变化
C.乡村有一个 ...
①温带草原 ②热带雨林 ③北方针叶林 ④北极冻原
A.②①   B.②④   C.①④   D.③④
[答案] B
[解析] 生态系统的成分越单纯,营养结构越简单, ...
A.为了防止病原体对幼小植物的侵害,用蒸馏水代替池塘水
B.给予生态缸一定的光照
C.向生态缸中添加一些分解者
D.向生态缸中通入一定量的空气
[答案] A
[解 ...
A.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
B.能量流动与物质循环保持动态平衡
C.植被与动物数量相等
D.生物各成分之间相互制约、相互协调
[答案] C
[解析] 生态系统具有一 ...
A.人的作用非常突出
B.需要不断地播种、施肥、灌溉、田间管理等人类的劳动
C.种植的植物种类少,营养结构简单
D.其产品运输到系统以外
[答案] C
[解析] 生 ...
(1)引入牛羊前,澳洲草原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保持________;引入牛羊后,它们对该生态系统的干扰超过了该生态系统的________,也就是破坏了其________状态,出 ...
①污染水体 ②破坏臭氧层 ③危害工人的生命与健康 ④破坏植被
A.①②
B.①②③
C.②④
D.①③④
[答案] D
[解析] 氰化物是剧毒物质,会污染水源, ...
A.1    B.1/2   
C.1/3    D.1/4
[答案] C
[解析] 我国人均耕地严重不足,约占世界人均耕地的1/3。
①植树造林,退耕还林、还草、还湖,防治沙漠化
②在牧区开垦耕地,围湖造田
③监控、治理江河湖泊及海域的污染
④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
⑤推进生态农业
A.①②③ ...
A.达到这些指标是相当困难的
B.控制人口和保护耕地,对中国人民的生存和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C.2050年中国粮食单产将会同步提高
D.2050年中国粮食需 ...
①对土地资源的压力 ②对水资源的压力 ③对能源的压力 ④对森林资源的压力 ⑤使环境污染加剧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④ ...
(1)东北的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是我国最大的天然林区。日至6月2日,大兴安岭发生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大的一次森林火灾,经济损失达数亿元,为灭火采用了 ...
A.实施环境保护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
B.由于我国生产技术总体水平较低,资源的浪费和破坏相当严重
C.我国地大物博,资源丰富,人均资源占有量也比较高
D ...
探究课题:观察不同浓度的洗洁精对草履虫生存的影响。
实验器材:某一品牌的洗洁精、已培养若干天的草履虫、清洁的河水、培养皿、解剖镜、计数器等。
实验步骤: ...
A.就地保护、易地保护、法制管理
B.自然保护、就地保护、法制管理
C.自然保护、易地保护、法制管理
D.就地保护、自然保护、法制管理
[答案] A
A.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即“在不牺牲未来几代人需要的情况下,满足我们当代人的需要”
B.建立人口、环境、科技和资源消费之间的协调平衡
C.禁止捕杀任何野生动 ...
A.森林和草地对水土的保持作用
B.丰富多彩的热带鱼吸引了大批游客观赏
C.结构简单的微生物通常作为实验材料
D.形态各异的动物为艺术的创作提供了材料
[答案 ...
A.地球上所有的植物和动物以及它们所拥有的全部基因共同构成了生物多样性
B.生物多样性包括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C.生物多样性是人类赖以 ...
A.直接价值
B.间接价值
C.潜在价值
D.工业价值
[答案] B
[解析] 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是指生物多样性的生态功能。
B.自己养着当宠物
C.送到动物园
D.做成标本保存
[答案] C
[解析] 充分利用题干信息“罕见的活巨龟”,从保护生物多样性的角度考虑最恰当的做法 ...
A.原有物种的生存受到威胁
B.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趋于复杂
C.物种多样性增加
D.基因多样性增加
[答案] A
[解析] 考查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生物多样性受到威胁 ...
A.禁止对自然资源的开发是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B.野生生物的保护不仅要保护所有的野生动物,还要保护所有的野生植物
C.保护自然环境要立法执法和宣传教育并 ...
(1)一个国家或地区森林覆盖率应达到下列哪一项指标,而且分布均匀,就能发挥它的维护生态平衡,改善生态环境的积极作用__________。(  )
A.11.38%
B.12.9 ...
(1)北京市的绿地总面积和人均绿地面积在逐年上升,与此同时,大量的非本地树种、草种“侵入”了首都,而大量的本地物种却遭受冷落。你认为外来物种的入侵可能会 ...
最新入库试题
| 技术支持:QQ
Copyright & 2014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在组织液回流中 淋巴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