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军区总医院可以做HLA_B27吗

西藏军区总医院先进事迹在社会各界引起热烈反响-光明日报-光明网
您想去哪里?
&& 往期回顾 & && &
西藏军区总医院先进事迹在社会各界引起热烈反响
&&&&本报北京9月4日电(记者尚文超&通讯员张立军、陈伟平)西藏军区总医院“勤俭办院、节约惠民”先进事迹经媒体报道后,在社会各界引起热烈反响。&&&&西藏自治区党委、政府将西藏军区总医院先进事迹作为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教材,号召各系统举办“我向西藏军区总医院学什么”座谈会,开展“艰苦奋斗引领我成长”征文活动,掀起学习西藏军区总医院先进事迹热潮。&&&&兰州军区某装甲旅把西藏军区总医院先进事迹作为弘扬优良传统的生动教材。旅政委王升琪说,这个英雄集体之所以能够面对各种艰难险阻,创造一个又一个奇迹,就在于他们一如既往地坚持弘扬传统、艰苦创业、服务人民,以强烈的使命意识投入工作。&&&&正在雪域高原驻训的驻豫某医院副院长李军说:“西藏军区总医院弘扬传统、献身使命的务实作风和冲锋劲头,让我深受教育。”武警新疆总医院院长庄仕华说:“西藏军区总医院始终与人民群众肝胆相照,彰显艰苦奋斗、践行宗旨的大爱情怀,是我们学习的楷模。”山东省军区后勤部部长王楠说:“西藏军区总医院宁苦自己、不亏人民,是因为他们真正把西藏当家来爱、把患者当亲人看待,让人敬佩。”
<INPUT type=checkbox value=0 name=titlecheckbox sourceid="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光明网版权所有西藏军区总医院院长李素芝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会议表彰个人
西藏军区总医院院长李素芝
中广网&&&&04-08-24 15:40
&&[]&[字号&&&]&[]
中广网西藏5月26日消息(记者 旺堆) 李素芝——一名普通的共产党员,被百万高原儿女赞美传送的好门巴(医生)。
先进个人代表西藏军区总医院院长李素芝讲话
&&& 现任西藏军区总医院院长、专业技术少将的李素芝出生在山东临沂一个革命家庭,父亲抗日战争时期入伍,母亲参加过解放战争。从小受革命传统的教育熏陶,使李素芝对党怀有深厚的感情。李素芝入伍后,政治上积极要求进步,5个月入团,10个月入党。“学习毛主席著作积极分子”、“学雷锋先进个人”、“五好战士”、“优秀学员”等各种政治荣誉一直伴随着李素芝成长进步。
部队中开展学习李素芝先进事迹的活动
&&& 1976年毕业于上海第二军医大学,后被留在上海长海医院普外科工作。一次,李素芝主管了一名从西藏边防来医院治病的军人,他那张被高原打下深深烙印的紫红色的脸、一双指甲凹陷的手、一个比正常人大得多的心脏,给留下十分深刻的印象。从他那里,李素芝知道了当时的西藏不仅条件十分艰苦,而且还缺医少药,医疗技术力量和设备十分匮乏。由于高寒缺氧,许多人都不同程度地患有各种疾病。知道这些情况后,夜不能寐,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李素芝想,我是沂蒙老区走出来的青年,部队给了我上大学的机会,是党和人民教育培养了我。西藏作为伟大祖国神圣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需要人去保卫、需要人去建设。西藏最需要医生,我应当去西藏工作,在那里报答党、报答人民。不久,向上级递交了自愿进藏工作的申请。28年前的那个冬天,李素芝终于如愿以偿,从上海来到了西藏。经过再三请求,上级把他分到一个边防团卫生队工作。
查司小姑娘向记者讲述李院长如何细心关照的感人故事
李素芝院长曾手术过的家长向他献哈达
&&& 有一次在为驻地群众义务巡诊中,李素芝见到了一位身患重病、瘫痪在床的藏族老阿妈达珍,她是位孤寡老人,生活过得十分艰难。在仔细为老人检查身体后,他把老人从床头抱起,从随身带的军用水壶里倒出开水,给老人喂了第一次药,然后,他把给老人的药按剂量一包包分好,放在老人的床头,嘱咐她每天按时吃药。临走时,老人紧紧拉住他的手说:“孩子,你是个好人,是个好金珠玛米,是个好门巴,你还会来吗?”。
&&& 卫生员告诉李素芝,阿妈说的“门巴”,汉语就是“医生”的意思。看着阿妈期盼的眼神,他说:“阿妈,您放心,我还来,还会来的!”从那以后,每到周末,李素芝便带卫生员去老阿妈家里,看病送药、洗衣做饭、打扫卫生。每一次,老阿妈都要吃力地从床上爬起来,亲手为我们和一碗糌粑。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和护理,老阿妈的病情有所好转。
&&& 后来,因工作需要,李素芝被调到别的单位工作。临行前,他去向老阿妈辞行。来到阿妈家外,他看见老阿妈爬在门口,就赶紧跑过去扶阿妈到床上躺下,李素芝说,“阿妈,外面那么冷,你怎么爬在门口啊!你的病还没完全好呢!”阿妈没有回答,而是从怀里掏出一条哈达,双手捧给他。他说:“阿妈你这是干什么呀,我只是出去几天,过一阵子还要回来的。”阿妈说:“孩子,我都知道了。走吧,阿妈我已经知足了,还有很多人需要你这样的门巴啊!”原来,阿妈已经听说了李素芝要调走的消息,为了送他,阿妈已经怀揣哈达,爬到门口等他好几天了。李素芝一下子扑到阿妈的怀里,失声痛哭。从那以后,李素芝心里暗暗发誓,一定要好好做个人民军医,做个藏族人民的好“门巴”。
李院长曾救治过的食道换置手术的牧区小姑娘吉吉(吉吉是乐乐的意思)
&&& 那曲地区有一位叫吉吉的牧民小女孩,因误服“电瓶水”(硫酸),食道严重烧伤,由于没有好的治疗方法和足够的医疗费用,仅靠喝一点点糌粑糊糊艰难地维持了3年之久。最后,连一滴水都喝不下去了。当家人把她送到西藏军区总医院时,年满15岁的她只有20多公斤。李素芝看着被病痛折磨得不成人形的孩子,心里特别难过,决心一定要救救这个孩子。于是,他立即组织专家会诊,确定采取用结肠代食道手术治疗方案。经过8小时手术,在院医护人员长达1年的精心护理下,吉吉终于得以康复。考虑到患者家庭经济困难,院党委决定,免去了她21万多元的医疗费。当健康的吉吉回到藏北草原时,她阿爸激动地告诉乡亲们:“是共产党、是解放军救了吉吉的命!”这件事通过电视、报刊报道后,在藏北草原及至整个西藏引起了强烈反响,被传为军民团结、民族团结的佳话。
门巴将军曾救过的病人
娘热乡敬老院的老呵妈强巴次仁向记者讲述李院长的照顾孤瓜老人的事迹
&&& 西藏地区由于高原缺氧,患先天性心脏病的人很多。西藏军区总医院抽样调查2万人,就有60多人患先天性心脏病。1978年,李素芝调到西藏军区总医院工作,主管的第一个病人叫卓玛,是一个18岁的藏族姑娘,患有先天性心脏病。由于没有很好的治疗方法,入院没几天,病情恶化,眼睁睁地看着她闭上了眼睛,却束手无策。李素芝知道,治疗先天性心脏病最有效的办法是手术,但在海拔3500米以上的高原地区做心脏手术,不仅国内没有先例,国外也没有文献报道。一个外国专家曾经断言,在海拔3500米以上地区做心脏手术是万万不可能的。但小卓玛求生的眼神一直刻在的脑海里,李素芝寝食难安。他想,为了千万个小卓玛,为了西藏人民,一定要去闯一闯这个“禁区”,一定要去试一试,把不可能变成可能!
&&& 为了攻克在高原上手术治疗先天性心脏病这道难关,李素芝在医院“太平间”旁打扫了一间旧仓库,从动物实验开始干起。没有实验设备,他自己掏钱买;没有临床经验,他用休假时间向老师学习。有一次,他给一条大黑狗做心脏手术,由于在狗房里守护了三天三夜,又困又累又饿,他躺在地上睡着了。等他醒来的时候,狗也醒了,李素芝刚一起身,狗就向他猛扑过来,狠狠地咬了他好几口。为了实验,他多次被狗咬伤,也多次为了讨狗食而忘了填饱自己的肚子。经过长达20年时间、200多次动物实验、上百次失败考验后,他们在手术治疗先天性心脏病方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和第一手资料,对开展人体心脏手术也有了很大把握。但正式开展人体心脏手术,最难的事情,是选择第一位手术病人。军人病员中没有现成病例,等待手术的是藏族同胞,由于知道风险很大,都不敢先做。
&&& 那时,李素芝妻子郭淑琴的外孙女莹莹患有先天性心脏病,他就同淑琴商量,先给莹莹开刀。耐心地说服家人后,他们把当时只有6岁的小莹莹从大连接到西藏。日,当天真活泼的莹莹躺在手术台上时,李素芝却迟迟没有拿起那把沉重的手术刀。因为西藏高寒缺氧,正常人到高原都心慌气急,何况又在心脏上开一刀。作为高原医生,他知道这第一刀的份量!但是,为了更多藏族同胞的生命健康,他必须这样做。李素芝想,如果手术失败,我宁负家人,也不负西藏人民。那天,手术整整做了一上午,当他剪断缝合伤口的最后一根线时,在旁边一直为擦汗的医生抱着他失声痛哭。手术成功了,他流下了激动的泪水。不久,他又为藏族小患者拉巴次仁成功地做了先天性心脏病手术。开创了在海拔3700米的高原实施浅低温不停跳心脏手术世界先例,填补了国内空白。
&&& 为使这项医学成果尽快造福西藏人民,医院党委决定,立即在西藏全区进行心脏病普查。当年年底,李素芝带心胸外科专家到拉萨、林芝、山南、日喀则、那曲、阿里等地,为群众义务查体,并把危重心脏病人一一接回医院做了手术。考虑到在高原手术治疗先天性心脏病风险大、难度高,如果按标准收费,绝大部分群众承担不起昂贵的医疗费。经院党委研究,决定免费收治农牧民心脏病患者。
&&& 2000年11月,他成功实施的世界首例海拔3700米条件下高原浅低温心脏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打破了外国医学专家认为海拔3000米以上高原不能进行心脏手术的断言。他与内地专家一起,又成功完成了高原首例活体供肾肾移植手术。正是创造一个又一个奇迹,使李素芝赢得了“高原一把刀”、“雪域神医”的美誉,许多藏族群众把对李素芝精湛的医术,神话到了顶礼膜拜的程度,慕名找他治病的群众络绎不绝。
同李素芝一起奋斗过的同事们
&&& 作为部队的医务工作者,李素芝时刻想着提高部队打赢能力,积极探索高技术战争条件下的卫勤保障问题,孜孜不倦地研究急性高原病的发病机理和治疗办法,每年都要带领医学专家前往成都对进藏新兵进行体检,对筛选出来的高原病易感染者进行重点研究与防护,由他组织研制开发的“高原康胶襄”、“高红冲剂”等药品,官兵服用后效果特别明显,急性高原病发病率由上个世纪80年代的50%-60%下降到目前的2%-3%,治愈率达99%以上,连续10年来,驻藏部队未发生一例因高原病而死亡的官兵。
&&& 李素芝由一名普通医生,成长为博士生导师,是他勤奋好学、不断进取的结果。几十年来,先后发表学术论文186篇,获得科技成果奖20项,开展的15项新技术、新业务创造了高原医学领域的奇迹,31项科研成果属国内首创,72项填补了西藏高原医学空白,主刀的大小手术13,000余例无一失手。
色拉寺的僧人经常可以得到西藏军区总医院的免费医疗
&&& 在一些边远地区,不少藏族群众、僧尼仍有“信神不信医”、“信迷信不信科学”的现象。为了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1996年他当院长后,逐步建立完善了到农牧区、寺庙义务巡诊制度。每年年初,他都要带机关的同志到自治区卫生部门,共同研究民族医疗工作计划,明确具体任务。他和党委“一班人”坚持带领医疗队到牧区、串村庄、进寺庙,免费为群众送医送药,讲解医学常识,宣传党的民族宗教和富民政策,传播现代文明新风。海拔4700多米的格日寺,是医院驻地附近的一座寺庙,由于山高路险,被人们称为“悬在云端的尼姑庵”。受“信神不信医”观念的影响,尼姑们有病只求神拜佛、听天由命。了解这一情况后,他便带着十几名女军医登上尼姑庵,为她们一一把脉治病,并给尼姑们讲解医疗卫生知识。此后日复一日的巡诊,使格日寺的尼姑们终于明白求神拜佛解不了自己的病痛,尊重科学才能让自己更加健康的道理。几年来,西藏军区总医院医疗队的足迹几乎遍布西藏的所有偏远山乡,行程几十万公里,诊治农牧民群众、僧尼达21万人次。
&&& 近30年高原工作经历,让他深切地感受到:藏族群众往往是通过每个党员的具体行动来认识党的,不仅要看怎么说,更要看怎么做。为藏族群众防病治病,看似普通的工作,但增进了群众对党的信赖,维护了民族团结,促进了西藏稳定。现年78岁的色拉寺住持江白活佛,过去一度对我们党和部队存有偏见,医院医疗队第一次进寺庙时,他躲得远远的。由于他们长期坚持上门送医送药,他逐渐对部队的同志产生了好感,1998年5月他患肝硬化腹水、门脉高压病倒了,他们及时把他接到医院免费做了手术,经过医护人员精心治疗,身体很快恢复了健康。有了这次亲身经历,他对部队医院的态度发生了根本转变,出院时他拉着李素芝院长的手说:“共产党、解放军是真心实意地为藏族群众好,没有共产党、没有解放军,我就活不到今天。从此以后,我要天天为你们念经,为你们祝福!”
同唱一个妈妈的女儿
&&& 这些年来,党和部队以及西藏人民没有忘记这位好门巴李素芝。他先后11次被评为“学雷锋标兵”、“优秀共产党员”,2次荣立二等功、4次荣立三等功,1999年享受政府特殊津贴。去年,他又被评为全军优秀共产党员、西藏自治区拥政爱民模范、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先进个人,去年底,全国各大媒体还对他的事迹作了介绍。同时,医院也3次被国务院评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单位,被团中央、国家民委、全国青联授予第四届全国各族青年团结进步先进集体。
&&& 李素芝是学习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楷模,是新时期领导干部的榜样,是维护民族团结的典范。他的事迹具有很强的示范和导向作用,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很高的社会价值。对于教育广大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自觉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对于增强民族团结,密切军政军民关系,促进社会稳定;对于大力弘扬老西藏精神,激励广大官兵艰苦奋斗、爱岗敬业,都有着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来源:中国广播网&&&&责编:段君&&&&&&简介/西藏军区总医院
西藏军区总医院是三级甲等医院。院址在西藏拉萨市娘热路。院长是兼任西藏军区副司令员的李素芝。 西藏军区总医院前身是川东军区直属医院,1949年11月组建于重庆市长寿县。1952年3月搬迁到重庆市江北县。1953年更名西南区陆医院。1954年1月更名为西南军区洛碛二级陆军医院。同年又更名为西南军区第21医院。1955年1月,更名为陆军第49医院。同年奉命进藏。,被命名为西藏军区总医院,并迁入现址。
硬件设施/西藏军区总医院
医院占地面积约41万余平方米,建筑面积7万余平方米;编制床位 400张,现展开床位550张;编制干部、战士550人,现有645人;设有4部机关,14个行政科室,29个临床、医技科室,以及全军高山病防治研究中心、全军拉萨血站、成都军区创伤外科中心、西藏军区制剂、自治区医学重点实验室和中西医结合研究所;同时为第三军医大学拉萨临床医学院、西藏大学教学医院,是集医疗、科研、教学和保健为一体的“三甲”医院。目前,医院拥有核磁共振、数字减影、CT、电镜、X光机、大型高压氧舱群、中心监护系统等价值4000余万元的医疗设备;建有全院微机联网管理系统、全军全国远程会诊系统以及青藏高原第一家细胞培养室。
荣誉及成就/西藏军区总医院
1995年,顺利通过“三级甲等”医院的达标验收,成为西藏自治区第一家“三甲”医院。55年来医院坚以医疗、科研为中心,以提高卫勤保障能力为,全面加强业务技术能力建设。特别是近10年来医院在完成日常医疗任务的同,积发挥“全军高山病研究防治中心”和“成都军区创中心”的龙头作用,坚持“以临床促科研,以科研带临床”的思路,坚持科研、临床工作并进,极大地推动了高原医疗技术的发展。医院先后开展了首例射频消融、先天性心脏病封堵治疗术、全髋关节全股关节膝关节置换术、活体肾移植术,畸矫术及双置术、颅脑疾病CT立体定向术、支气管异物开胸摘除术、浅温停跳体外循环心内视术、角膜移植、血液超滤技术、背驮式全肝移植手术等新技术新业务432项,均填补了西藏医学空白,提高了医院的医学技术水平。“八五”以来,共得科技进步奖160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7项,自治区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自治区科技进步二等奖 16项,军队科技进步三等奖71项,军队科技进步四等奖62项。研制开发出胶囊、接骨灵胶囊、花虫胶囊、茵黄胶囊、高红冲剂和红景天虫草露、景天止泻胶囊等高原环境下特需药品12种。围绕军队医院的历史使命,加强对高寒地区“打赢未来信息化局部战争”中的卫勤保障研究,大部队急进高原的卫勤保障方案得到完善,注重医疗卫勤预案的演练,医院“拉得出、展得开、救得下、治得好”的能力明增,圆满完成了军区中的卫勤保障任务。 针对西藏经济相对落后,许多群众无力治病的问题比较突出的情况,医院采取发放《免费医疗证》的形式,对农牧民群众和寺庙僧尼建立了病情档案,实行免费就医。针对先天性心脏病发病率是内地的2至3倍的实际情况,医院十分重视高原医学难关的攻克,经过20年的动物实验,于 2000年11月,成功进行了首例高原浅温脏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打破了外国医学专家认为海拔3000米以不能进行心脏手术的断言,为广大藏族同胞带来了福音。院内医生平均每年深入乡村、寺院、边远农牧区巡诊24次,门诊和住院收治地方伤病人员约13 886人次,免费救治金额约50万元。曾先后组织优秀医务人员前往四所军医大学、全军人才基金班、英国牛津大学等军地院校进修。在科研课题方面,医院以全军高山病研究防治中心和成都军区创伤外科医院为龙头,对高原病、创伤休克、火器伤感染、高原骨延迟愈合机理等研究有突破性成果,其显微外术居西藏领先水平。医院现有博士13名,硕士59名,博士后4名。
&|&相关影像
互动百科的词条(含所附图片)系由网友上传,如果涉嫌侵权,请与客服联系,我们将按照法律之相关规定及时进行处理。未经许可,禁止商业网站等复制、抓取本站内容;合理使用者,请注明来源于。
登录后使用互动百科的服务,将会得到个性化的提示和帮助,还有机会和专业认证智愿者沟通。
此词条还可添加&
编辑次数:9次
参与编辑人数:8位
最近更新时间: 00:59:08
贡献光荣榜西藏军区总医院坚持姓军为兵方向不动摇 - 中国军网
西藏军区总医院坚持姓军为兵方向不动摇
优惠政策向官兵延伸 把军事利益放在首位
西藏军区总医院坚持姓军为兵方向不动摇
本报拉萨讯 (张立军)“在这样宽敞明亮、环保舒适的病房住院,而且每天都能洗上热水澡、看上自己喜欢的电视节目,我们的病都好了一大半!”近日,笔者在西藏军区总医院军人病区采访时,在此住院治疗的日喀则军分区某边防团上士伍文高兴地介绍起了情况。2015年9月中旬,该院在新投入使用的第二住院部集中为部队官兵新增设18个病区共40张床位,并完善相关配套设施。几个月来,来此住院的官兵好评如潮。
该院院长殷作明介绍,该院始终坚持“姓军为兵”的服务方向,牢固树立“保健康就是保战斗力”的服务理念,在保障官兵身体健康上不讲价钱、不遗余力,最近几次问卷调查均显示:官兵满意率在98%以上。
优惠政策向官兵延伸。简化官兵、家属就诊程序,优先保证他们看病住院。设置军人专用的挂号窗口、划价窗口、内外诊室和免费药房,对军队伤病员及家属实行门诊、住院、治疗、手术、用药“五优先”和不准拒收、不准待床、不准推诿敷衍“三不准”;实行电话预约看病、重大疾病先住院后办手续等措施,保证看病官兵及家属随时到院随时就诊,当天抵达当天住院;军队伤病员及家属一律由专业技术强、服务态度好的中级以上职务医师接诊,确保军人门诊就诊“一站式”服务和疑难病症诊疗质量;筹措资金为军人病房安装淋浴器、电视机,住院官兵每人每天补贴5元伙食费,开放图书信息中心、娱乐室、篮球场,保证了住院官兵的业余文化生活。
始终把军事利益放在首位。为兵服务、治病救人,再贵的药品也要用,再多的经费也要投,每年从家底经费中挤出2200多万元补贴军人医疗费。某边防团战士李峰,患慢性骨髓炎需用“去甲万古霉素”“泰能”两种特效药,且价格昂贵,但医院一直补贴保障,直到小李痊愈出院。医院专家组加大科研攻关力度,研制出高原康胶囊、高红冲剂等15种新药,驻藏部队官兵连续19年没有因急性高原病死亡。他们还充分发挥技术和人才优势,常年派出专家到各体系医院参加会诊、抢救、手术,组织专家全程参加部队综合演练,开展野战康复课题研究和部队官兵心理调查,结合高原部队常见病开展课题研究,带动了高原部队医疗水平与卫勤保障能力的提高。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针对边防军医业务水平较低,官兵医疗保障条件亟待改善的现状,该院与体系部队签署技术帮带协议,为基层培养了近600名全科医生。为确保基层部队进修医生学到真本领,医院制订进修轮转计划,选派得力专家带教,从一般的诊断基础、药理学、内外科疾病学等临床医学到对常见病的应急处理,都一一帮带示教,做到学有所成。他们还定期选派专家到基层部队代职,结合高寒山地驻防训练特点,面对面指导基层卫生干部开展新技术新业务,并与8家兄弟单位建立了网络医疗站。仅近10年来,该院就选派30批次120余名全科医生赴边防代职,挂钩帮带卫生队(所)23个,扶持开展新技术新业务115项。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
Copyright (C)1999- All Rights Reserved如果您在本站未找到您的医院信息您可以点击右侧“提交医院信息”按钮进行提交,我们工作人员会在三个工作日内进行审核。
中国人民解放军西藏军区总医院
医院别名:陆军第49医院
医院性质:公立/综合医院
医院等级:三级甲等  
联系电话:
联系地址:拉萨市北郊
总分:/10.0
中国人民解放军西藏军区总医院医院介绍
中国人民解放军西藏军区总医院前身是川东军区直属医院,1949年11月组建于重庆市长寿县,1955年更名为陆军第49医院,同年奉命进藏。1962年被命名为西藏军区总医院,并迁入现址。
医院占地面积约41万余平方米,建筑面积7万余平方米;编制床位400张,现展开床位550张;编制干部、战士550人...[查看详细]
中国人民解放军西藏军区总医院附近的医院
中国人民解放军西藏军区总医院网友点评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hla b27正常值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