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尔到五团天山的托木尔峰ppt草原怎么去,天山的托木尔峰ppt生态草原怎幺去,

托木尔峰山下奔小康的少数民族连队_阿拉尔我和你-爱微帮
&& &&& 托木尔峰山下奔小康的少数民族连队
四团党委抓住国家、兵团和师市党委加快发展少数民经济社会发展的政策机遇,以“强化输血、提升造血”为目标,着力推进增收致富工程,加快少数民族连队奔向小康步伐。 四团15连与温宿县吐木秀克乡为邻,总人口1380人,全部是维吾尔族。 近年来,四团党委认识到:没有15连少数民族群众的小康,就没有四团的全面小康。该团将15连少数民族经济社会事业发展列入团场的“五年”规划,专门为15连量身定制了“五年发展规划”,把争取来的“兴边富民工程”项目资金和师市“三个一千”项目资金全部用在15连。四团充分用好国家和兵师党委加大扶持少数民族经济社会发展的好政策,累计在15连投入“兴边富民”及“三个一千”项目资金1000余万元,实施节水滴灌工程和特色肉羊养殖良繁项目,新建6眼抗旱机井和5公里防渗渠,新建良种繁育站,引进种植吊干杏、红枣,启动实施“双语”培训工程和素质提升工程。 四团千方百计筹资为784 名少数民族农牧民免费办理社会医疗、养老保险;为连队206名在校读书的少数民族农牧民中小学生,办理了“两免一补贴”;投资1270.5万元,在连队新建363套抗震安居房;投资200余万元,新建南疆一流的驻村警务室、文化站和卫生室。15连实现了数字电视户户通,少数民族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有了明显改善,日子红红火火。 肉孜·莫尼牙孜在15连生活了一辈子,他怎么也没想到自己能在短短几年中由贫穷走向富裕。2012年春,肉孜·莫尼牙孜在连队的帮助指导下,利用团里的扶持政策,在自家50亩土地上种植了红枣,地里套种洋葱获得好收成。他饲养了12头奶牛、36只细毛羊,走上了致富的小康路。肉孜·莫尼牙孜打心眼里感谢党组织,感谢国家的富民好政策。 如今在15连,其他少数民族农牧民也像肉孜·莫尼牙孜一样,依靠团里的富民好政策,摆脱了贫困走上了致富路。 “一片田、一园果、一群畜”的产业结构圆了连队少数民族群众多年的致富梦,15连已成为当地最具特色的文明生态小康连队。 (编辑:小易 文:鲁沙 罗青玲)
点击展开全文
悄悄告诉你
更多同类文章
还可知道有多少人阅读过此篇文章哦
阅读原文和更多同类文章
可微信扫描右侧二维码关注后
还可知道有多少人阅读过此篇文章哦
欢迎您的关注,我们将为您提供最快捷的本地新闻,免费提供各类实用信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和各类信息!
您的【关注和订阅】是作者不断前行的动力
本站文章来自网友的提交收录,如需删除可进入
删除,或发送邮件到 bang@ 联系我们,
(C)2014&&版权所有&&&|&&&
京ICP备号-2&&&&京公网安备34香港:+852-
海外:+86-21-
&&&最佳旅游城市最佳旅游景区&热门城市&托木尔峰
暂时还没有相关游记,赶紧来
让你的作品出现在这里和社区首页,还加送2000携程积分哦!
努力加载游记中…
地址:阿克苏地区温宿县,中国与吉尔吉斯斯坦国境线附近。
类&&&&&&&&型:
游玩时间:
开放时间:
门票信息:
无需门票。
阿克苏热门景点排名
距离200.3km
距离185.0km
距离83.8km
距离184.3km
距离231.2km
阿克苏旅游攻略指南? 携程攻略社区! 靠谱的旅游攻略平台,最佳的阿克苏自助游、自由行、自驾游、跟团旅线路,海量阿克苏旅游景点图片、游记、交通、美食、购物、住宿、娱乐、行程、指南等旅游攻略信息,了解更多阿克苏旅游信息就来携程旅游攻略。 新疆旅游攻略导航: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All rights reserved. | 托木尔峰的植物各叫什么名字_百度知道传奇三五九,神秘阿拉尔
传奇三五九,神秘阿拉尔
一师旅游局
第一师阿拉尔市所在地,古称昆岗,是古丝绸之路上纵向道路的重要节点,与新丝绸之路承古启今,一脉相承。沙漠、胡杨、冰川、牧场、河流、戈壁、湿地、棉田等自然景观融合西域文化、昆岗文化、丝路文化、屯垦文化和龟兹文化等人文底蕴绘就了大美新疆下的旅游小窗口,极具市场吸引力。这里几乎拥有了能代表新疆个性特征的所有旅游元素,有西部摄影猎奇的最佳基地(胡杨林和沙漠等),有体现兵团红色文化的三五九旅屯垦纪念馆和三五九旧建筑群;有反映丝绸之路的“龟兹于阗道”、“夏特古道”等,有彰显西域文化的“昆岗遗址群”和“西域文化博览园”,有代表“舌尖上的新疆”的瓜果美食,有展现“大美新疆”无限风光的金色胡杨、广袤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巨大盆地(塔里木盆地)、无缰野马(塔里木河)、棉田果园和异域风情(托喀依乡&维吾尔族&)等。
阿拉尔10个原生态美景
<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 CoLor: #.塔河探源
塔里木河被誉为“生命之河”、“母亲之河”。全长2179公里,是我国最长的内陆河。流域面积19.8万平方公里。塔里木河由发源于天山的阿克苏河、发源于喀喇昆仑山的和田河、叶尔羌河和喀什噶尔河(清末开始干涸断流)汇流而成,四河汇合处的中间为一小岛,清代的《河源纪略》里记载为“会处四水交贯,形若牛栏”。塔里木河古时称乱河,近代称为“无疆野马”,它游移不定,直到18世纪初,才形成今天的格局。
北魏郦道远的《水经注》将塔里木河分为南、北二支,丝绸之路最早开辟的南、北两道,都与塔里木河不离不弃,塔里木河流域也因此成为古代四大文明的交叉、融合之地。美国著名的社会学家摩尔根就在其《古代社会》的巨著中,声称:“塔里木河流域是世界文化的摇篮,找到了这把钥匙,世界文明的大门便打开了。”在塔里木河流域实行屯田,延续至今已逾两千年,历史表明:“屯田兴,西域安,丝路通;屯田衰,西域乱,丝路废。”
2.胡杨晚秋
胡杨,原名胡桐,上个世纪即一百多年以前才改称胡杨。“胡自西来”,顾名思义,是来自西域的树。维吾尔语“托克拉克”,意为“最美丽的树”,它是最古老的树种之一,约一亿年前在地球上开始出现。据统计,世界上的胡杨绝大部分生长在中国,而中国90%以上的胡杨又生长在新疆的塔里木河流域。而塔里木河流域60%的胡杨林集中在它的上游,以阿拉尔境内面积为最大。每年到了秋天,阿拉尔境内的塔河岸、公路上、水库旁,到处都是金黄的胡杨,它金得灿烂,黄得欢天喜地,欢迎远方客人的到来!
3.睡胡杨谷
位于阿拉尔市靠近沙雅县附近的十四团,有一大片枯胡杨,又被叫做睡胡杨、胡杨谷、刘家胡桐。
距离国道217线8公里,连片达3万亩,是新近发现的,其规模堪称世界吉尼斯纪录。说起这片枯树林,还有一个故事。相传,公元前60年前后,郑吉将军受汉朝派遣在渠犁(今为库尔勒一带)屯田。他凭借个人的智勇双全,先打败勾结匈奴劫杀汉使的车师国,后又成功招降匈奴的日逐王,从而威震西域。汉宣帝看他很有能力,命他领护当时“丝绸之路”的南、北两条道路,号称“西域都护”。一天,郑吉将军率领部属从设在乌垒城的都护府(今轮台东北)出发,巡查“丝绸之路”北道上的龟兹—于阗道。他过沙雁州(今沙雅县)刚进入昆岗(今阿拉尔市)地界时,忽然看到一大片茂盛高大的树,莽莽苍苍、一望无际。
他非常好奇。向导告诉他,当地土著人把这种树叫胡桐树(胡杨),因为这种树活着千年不死,死了千年不倒,倒了千年不烂,所以又被叫做“英雄树”。作为首任“西域都护”,可以说从郑吉开始,历史上才真正实现了中原王朝对西域实际管控的抱负。听到此处,他不禁哈哈大笑,脱口吟诵道:“英雄胡桐树,从此归汉家。”汉家皇帝姓刘,当地人为了纪念郑吉的英雄气概,就把这片树林叫“刘家胡桐”。随着时间流逝和河流改道,这片茂盛高大的胡桐树早已经干枯。到了清代,胡桐树被改名叫胡杨树后,当地人就把这片枯萎的树林叫“刘家胡杨”。
4.羌人故里
羌人故里又名巨人村、羌人谷,位于国道217线。昆岗巨人部落为早期人类遗址,规模远大于小河墓地,年代也更为持续久远。遗址分墓葬区、生活区。英国皇家大学教授通过碳14测定,此墓葬中的“睡美人”有四千年、三千年、一千年不等的时间序列,可以推定为远古羌人一支。羌人也是汉人的先祖,这也再一次证明了西域史前曾是多个人种交汇融合的“博物馆”,新疆更不是某一个民族的世居地。古墓群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初,由本地人在拉柴禾时发现,古墓群方圆数里,说明人类活动群体庞大,而且延续时间漫长。出土的所有棺木皆无底座,尸骸头发全为金黄,颧骨高耸,面型偏长,身形高大。男女双人葬多为上下合葬,屈肢葬成为主要类型。墓葬附近有古河道遗迹,干枯的胡杨林面积庞大,有明显的生活区特征。近年来,自治区文物部门对古墓群进行了多次考古挖掘,经专家初步认定,该古墓群与罗布泊附近的小河遗址、克里雅河尾闾的北方墓地,同属于一个文化类型,但这里人体更为高大,是古代巨人的一个部落,明显呈现欧罗巴人种的多种特征。西方有学者认为,这些巨人有他们先祖的特征,这必将开启白种人“寻根”、黄种人“认祖”之旅。
5.塔河古渡
历史上,阿拉尔塔里木河段有三个古渡口:一个是现在十六团的肖夹克处,一个是阿拉尔市塔里木大学旁边,再一个就是十三团十二连(原十五团五连)处。阿拉尔塔里木河段之所以有这些古渡口,可以从新疆古代地理和交通上找到答案。古丝绸之路的南道和北道,就是绕塔里木河的大环线,而从位于北道上的姑墨(今阿克苏市所在位置)到位于南道上的于阗(今和田地区)有一条支线,经过这条支线比绕道疏勒(今喀什地区)要近三分之一的路程。这条道也是古丝绸之路的重要支线龟兹—于阗道。可以想见,由于大大缩短了行程,千百年来,曾有许多著名的僧侣、商队甚至重要的军事行动经过此捷径。受当时条件限制,车马行人渡过塔里木河的唯一办法就是摆渡。
十三团陆政海建造的“诺亚方舟”,现在古渡口作旅游观光。
据《新唐书.地理志》记载,“自拨换城南而东,经昆岗,度赤河……九百三十里至于阗城。”拨换城是姑墨的都城,相当于现在五团的位置。赤河是现在的塔里木河。这里描述的路线大致是:从五团出发,经过十团十连到塔里木河,通过摆渡过河,经过十三团十二连,再沿和田河古道,可以直达于阗。《悟空入竺记》的史料表明,《西游记》中孙行者的原形——唐代僧人悟空,从印度求法返回时,沿和田河北上抵达拨换城,也是从这个渡口经过的。新疆解放初期,原三五九旅改编的步兵五师十五团,奉命从阿克苏驻地出发,赶往和田执行紧急任务,是从十六团肖夹克渡过塔里木河,沿和田河古道,步行十五日穿越塔克拉玛干大沙漠腹地直插和田。一师开发塔里木之初,从塔里木大学附近渡口往返塔里木河南北两岸。当年这个渡口摆渡的船是用胡杨木新做的,共有5艘,船名分别叫胜利一号、胜利二号、胜利三号、胜利四号、胜利五号。其中,胜利一、二号是摆渡人的,每艘每次可以摆渡40—50人;胜利三、四号连在一起,是用来摆渡机动车的;胜利五号是用来进行塔河水文监测的。目前,十六团肖夹克渡口和塔里木大学附近渡口已被大桥取代,只留下十三团十二连渡口—塔里木河最后的渡口,现在仍在为十三团、十团和托喀依乡的群众往返提供千年不变的服务。
6.昆岗看海
阿拉尔古称昆岗,是离大海最远、离沙漠最近的城市。
阿拉尔虽然没有蓝色的大海,却有黄色的大海——瀚海。如果说看蓝色的大海在青岛,那么看黄色的瀚海就在阿拉尔。从阿拉尔市出发,上国道217线206公里处,拐进三五九二期生态林工程,沿南二干大渠往东,合计约需30分钟车程,就可以到达阿拉尔的海——塔克拉玛干大沙漠。翻过南二干大渠,往里步行1公里,就可以看见塔克拉玛干沙漠的流动沙丘。沙丘高度一般在100-200米,最高达300米左右。沙丘类型复杂多样,复合型沙山和沙垄,宛若憩息在大地上的条条巨龙,塔型沙丘群,呈各种蜂窝状、羽毛状、鱼鳞状沙丘,变幻莫测。抓一把沙子带回去,别有一番意义,因为这可是来自塔克拉玛干大沙漠腹地的沙子哟,具有消灾驱邪等神奇功能呢!塔克拉玛干在维吾尔语意思为“走得进,出不来”,西方探险家斯坦因在100年前将其称为“死亡之海”。整个沙漠东西长约1000余公里,南北宽约400多公里,总面积337600平方公里,是中国境内最大的沙漠,故被称为“塔克拉玛干大沙漠”,也是全世界第二大的流动沙漠,流沙面积世界第一。
白天,塔克拉玛干赤日炎炎,银沙刺眼,沙面温度有时高达70-80度,旺盛的蒸发,使地表景物飘忽不定,沙漠旅人常常会看到远方出现朦朦胧胧的“海市蜃楼”。
7.塔河夕照
唐代诗人王维的《使至塞上》云:“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今天,如果去阿拉尔看塔里木河夕照,也许更能让你体会到作者写这首诗时的意境所在。
&8.平湖飞燕
从阿拉尔市出发,上胜利水库,沿坝线走到头,进入湖心岛,那里野生动、植物丰富,周边生长有芦苇、毛拉和胡杨等,附近沙丘连绵奇特。平湖飞燕以水为灵魂,以胡杨为精神,以军垦文化为品牌,以飞鸟为神物,充分展示自然、人文风貌,可以为游者提供休闲娱乐的场所,使你感受回归自然的乐趣。平湖飞燕共有10个景点,即:平湖泛舟、胡杨晚秋、高台赏景、芦荡观鸟、深港钓鱼、浅滩试泳、丘陵溜沙、屯垦体验、地窝纳凉、红柳添彩。
9.峡谷草原
阿拉尔五团玉尔滚镇,地处联合国世界自然遗产保护名录——天山托木尔峰脚下。新疆天山申遗是由托木尔、喀拉峻—库尔德宁、巴音布鲁克、博格达等四大提名地联合提起。2012年1月,新疆天山从全国100多个申遗项目中脱颖而出,成为中国2013年世界自然遗产唯一项目报送世界自然遗产中心。314国道和铁路分别横穿五团玉尔滚镇,是前往阿克苏市和阿拉尔市的东大门。五团玉尔滚镇离天山托木尔峰国家自然保护区只有十几公里,进入托木尔峰国家自然保护区,里面有冰川、有峡谷、有草原,气候宜人,风景如画。五团民族连队的维吾尔族老乡热情好客、能歌善舞,他们烹制的美食丰富,有烤羊肉串、抓饭、烤囊等几十种。到天山托木尔峰旅游的朋友可别忘了:游在峡谷草原,吃在芳香五团哟!
10.丝路古道
“丝绸之路”即将被联合国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目前,国家以古丝绸之路为基础,提出了“新丝绸之路”作为“西出战略”的重大举措。师市有丝绸之路上的龟兹—于阗道、夏特古道经过。龟兹—于阗道又名和田河古道,是沟通塔里木盆地南北交通的绿色走廊。千百年来,商贾行旅、或车马、或驼驮,由龟兹、昆岗位到和田,再转疏勒。它是连接龟兹绿洲与和田绿洲的纽带,成为丝稠古道的重要通衢,起到了中原与西亚文化、经济交融的桥梁作用。和田河是唯一从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穿过的河流,新河道流到阿拉尔境内的十六团,与阿克苏河、叶尔羌河三河交汇,形成塔里木河源头。古代和田河在今天的阿拉尔十二团、十六团段都留有故道。从阿拉尔出了,经拦河闸交叉工程向南,沿和田河古道南行,是一条汽车、摩托、骑驼骑马或徒步行走探险的旅游线路,沿途可观赏流动沙丘、流沙河道、古老胡杨、古道遗址、古驿残迹、红白沙山,甚至海市蜃楼,是典型的大漠景观区。1949年12月,中国人民解放军二军五师十五团曾步行此道赴和田,因此又是一条红色旅游线路。
个人文美景
1.三五九旅屯垦纪念馆及红色旧建筑群(国家4A级景区)
著名书法家欧阳中石题写三五九旅屯垦纪念馆馆名。位于新疆兵团第一师阿拉尔市军垦大道中段,屯垦文化公园中心、市政府大楼北侧50米处。
该馆2006年筹建, 2009年9月26日正式对外开放。总占地面积35000平方米,建筑面积11000平方米,陈展面积7000平方米,共9个展厅,展品1100多件。该馆建筑外观展现四种内涵:一如起伏、巍峨的天山耸立,象征三五九旅精神和天山永存,兵团各项事业根深蒂固;二如种子破土而出之势,象征三五九旅革命种子在亘古荒原上以顽强生命力破土而出,生根发芽,喻示兵团发展具有勃勃生机;三如扬起的巨帆,象征兵团各项事业千帆竞发,一帆风顺,蓬勃发展;四如巨大的犁铧倒放在地下,永远向世人诠释着三五九旅官兵就地转业时铸剑为犁,屯垦戍边的革命精神。景区内有“关山万里展红旗”、“将帅墙”、“翻越祁连山”、“兵团职工住房变迁史”、“现代农业微缩景观”、“屯垦工具展”、“死海大穿越”、“英模谱”等景点。至2012年9月底,馆藏文物3000多件、历史照片9000余张。该馆实行免费开放,年度接待人数30万人次以上。2010年底被命名为“全国第二批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兵团“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及兵团“党风廉政教育基地”等称号,2011年11月被评为国家级4A景区。
加大红色屯垦旧建筑群的修复与保护,启动对水工处老办公楼的修缮加固工程。通过对三五九旅旧筑群的整体打包,力争2015年申报世界吉尼斯纪录。
着力建成以“爱国主义教育、屯垦奋斗体验”为主题的新疆红色教育、文化旅游及影视拍摄基地。
2.祥龙湖(国家3A级景区)
景区位于我国最大的内陆河—塔里木河的上游,距阿拉尔市60公里,阿克苏市60公里,交通便利。
景区以河流、湖泊、野生胡杨、雄伟壮观的水工设施、万倾良田为主基调。旅游区旅游功能包括度假观光、休闲娱乐、疗养保健、探险漂流等。该景区建有:宾馆二层、水上餐厅二座、沙滩浴场一处、四合院五座、五座桥、荷花池、喷泉、游泳池、木屋、蒙古包、钓鱼池、文化娱乐广场等设施,完成投资2000多万元。形成一个以河流、湖泊为主的水上娱乐大世界。景区先后获得“国家水利风景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等荣誉。
3.千鸟湖(国家3A级景区)
千鸟湖国家水利风景区位于古丝绸之路重镇——阿拉尔市金银川镇。距阿克苏市80千米,离314国道12千米。
千鸟湖风景区是沙井子垦区的水源地,水源为天山雪水融化而成,水质清澈无污染。景区植被主要为莎草、芦苇、香蒲、红柳、胡杨等;动物资源以野兔、野鸡为主;鸟类有天鹅、大雁,白鹭、野生鸬鹚,野鸭、鱼鸿等,数量20万只(羽)40余种;鱼类有“四大家鱼”:鲫鱼、新疆鱼、鳊鱼等,另外还有牛蛙、螺丝、水獭、贝壳、草虾等水生动物。千鸟湖总面积54平方公里,常年淹没面积2969公顷,容量8600万立方米,便利的交通可围湖绕行一周。湖中水面广阔,清澈见底,不同的地势形成了不同的自然风光,包容了我国南北东西所有水泽的景致和韵味。景区内既有小河迂回,绿草如荫,芦荡连天,泛舟点点的江南秀色;也有红柳丛生,胡杨挺拔,沙丘蜿蜒的大漠风光。数百个不同特色的小岛与片片蒲草将水天一色、浑然一体的千鸟湖分为12大景区,分别为沙滩戏水区、水上运动区、生产养殖区、长堤览胜区、芦湾竟秀区、森林公园区、百岛区、水鸟聚居区、稻香园区、花月观赏区、湿地生态观赏区、渔猎区。景区北部、西部是树木葱茏的田园风光,距湖面8公里左右,是千年古城镇遗址;北部为南天山支脉喀拉铁克山,盛产玛瑙、水晶石、玉石、硅化木等二十余种珍宝,历史都有“宝石山”之美称,每年吸引着大批游客前来探宝。走进深山古老的民族村庄,仿佛走进了世外桃源,这里的人们仍然过着原始的部落生活,更给千鸟湖增添了神秘的色彩。
&2004年,被国家命名为国家水利风景区;2006年被评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
&4.多浪湖(国家3A级景区)
由于实行水库加固工程,近年来景区歇业。原由多浪湖游乐园和银沙湾两个景区组成,位于阿克苏—阿拉尔市(阿塔)公路72公里处,始建于2002年8月。2006年被评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地处“双城”之间,为阿拉尔市北大门,是师市目前最成熟的旅游景区。通过理顺产权,做好景区开发规划、科研,做好项目资金申报准备。同时积极开展招商引资,争取将现有景区改造提升为4A级景区,建设成为“双城”市民亲水乐园、南疆著名的休闲度假和商务会展中心。
5.西西湖(拟建成国家4A级景区)
沙水处通过招商引资,总投资近1亿元,在原西大桥水电厂调节水库建设西西湖景区,目前一期工程基本完工。立足阿克苏市50万人口,努力打造成为市民亲水乐园、城市休闲度假和商务会展中心。预计2015年五一前景区正式开张营业。
6.塔里木大学
原名塔里木农垦大学,位于塔里木河畔的阿拉尔市。是世界上离沙漠最近、离大海最远的一所大学。在原国家副主席王震将军的倡导和关怀下,于1958年创建,他亲笔题写了校名,生前一直任名誉校长。学校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批准的首批具有学士学位授予权的本科院校,2003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2004年5月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塔里木大学。原为农业部直属院校,现为中央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共建。学校经过半个多世纪的风雨历程,发扬南泥湾优良传统和抗大作风,形成了“艰苦创业、民族团结、求真务实、励志图强”的校风和以“艰苦奋斗、自强不息、扎根边疆、甘于奉献”为内涵的胡杨精神,现已发展成为一所以农为主,农、理、工、文、管、法、经协调发展的普通高等学校,面向全国招生,现有各类学生1万多人,其中少数民族学生占30%。校园面积2570亩,校舍建筑面积40万平方米,图书馆藏书112万册,中外文期刊1500多种,基本建成数字化图书馆。师资队伍数量和结构不断优化,现有教师662人(其中教授、副教授221人,具有硕士、博士学位的教师478人)&&
7.西域文化博览园(拟建成国家3A级景区)
隶属于塔里木大学,位于阿拉尔市。
依托塔里木大学西域文化研究院,开发建设西域文化博物馆(已是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丝路屯垦文化馆、环塔里木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塔里木大学校史馆,建设成全面反映历代中央政府治理边疆历史的博物馆群落,拟实现文化研究、展示、传播和旅游有机结合,重点推进仿制西域文化文物的旅游纪念品、数字西域文化产品的开发。通过拓展建设“一园四馆”,实行整体包装,力争在2014年成功申报AAA级景区,建设成为全国西域历史文化传播的著名基地、兵团爱国主义、文化旅游的重要基地之一。
8.西域花开(拟建成国家3A级景区)
著名青年作家张者用西域花开命名十团苗圃基地,象征阿拉尔市是一座花一样美丽和充满朝气的城市。位于阿拉尔北市区,始建于2002年,是国家农业部(农计函[号)批准的南疆特色果树良种苗木繁育场项目。共占地2300余亩,其中种植资源圃200亩、示范园1000亩、采穗圃700亩、繁育圃100亩。先后新建了组织培养室、种植资源保存库、光谱仪器室、化验室、智能温室,维修及重建日光温室16栋,购买各种仪器100余台。本着项目需要引进人才的原则,先后从中国农科院、中国农业大学、河北农业大学、西南农业大学、塔里木大学等高等院校引进硕士研究生10名,本科生6名,并以塔里木大学为依托先后申报并批准了有机蔬菜基地、阿拉尔花卉基地、南疆高档花卉(蝴蝶兰)组培快繁基地等项目。现苗木基地已建成以种植资源保存、特色良种苗木繁育、花卉培育、有机蔬菜生产、农化分析等集科研、生产、示范、观光为一体的综合性单位。
9.阿拉尔塔河姊妹桥
塔里木河在阿拉尔市穿城而过,有两桥飞架南北。两桥的空间距离是7公里。
老桥可以说是“塔河第一桥”。1979年,一师组织自已的土专家开始承建这座永久性大桥,1984年竣工通车。老桥全长1601.6米,80孔。新桥是2008年开始修建的,全长1657m,宽12m,呈南北走向跨越塔河。它南接阿拉尔至和田的新疆第二条沙漠公路起点,北接阿拉尔至阿克苏市的阿塔公路。
建桥之前,老桥处曾是塔里木河的古渡口之一,直到八十年代初期,行人和物资运送还是靠胡杨木制成的大船摆渡,很不方便。
早在1958年,一师就在老桥处采用胡杨木料建桥,有一位叫王树德的老战士因此还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据说在打最后几根桥桩时,一直打不下去,王树德潜入水里发现,原来水底埋着一棵大树。他和另外的同伴又潜入水底,顺着水流,拼尽全身力气终于把大树挪开了。就在这时,刚才还有十几米远的河道主流,忽然改道向这边奔腾而来,汹涌澎湃……王树德同志再也没有浮出水面。遗憾的是,木桥建好后,当年又被洪水冲毁。可是,英雄的一师人并不服输,他们在十几年后,硬是凭自已的力量,修建起了塔里木河上第一座真正意义上的大桥。
10.上海知识青年纪念林
位于阿拉尔市滨河路阿拉尔大桥老桥头。目的是为了纪念上海支青支援边疆建设的伟大历史壮举。
上海知青纪念林首先由部分上海知青自发发起,陈生初同志担任筹建组组长,杨海涵、杨永青为副组长。上海知识青年纪念林的倡议和建设,得到了阿拉尔市人民政府的大力支持,逐步完成了纪念林园艺规划、树木定植、林间水泥硬质小径、文化石采集和安装、纪念林主题石的制作。纪念林已经成为阿拉尔市红色旅游、红色文化和爱国主义教育的又一阵地。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天山的托木尔峰ppt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