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周四维双顶径和股骨长标准相差1.8男孩几率大还是女孩几率大

生了男宝的,双顶径股骨长都相差多少?_有人说男宝双顶径和股骨_宝宝树
1共2页 直接到页
生了男宝的,双顶径股骨长都相差多少?
有人说男宝双顶径和股骨长相差2厘米或者2厘米以上,这个准么?
当然,这个两个数据是快到预产期的数据,不是早期b超的数据。
我嫂子38周3天时候,宝宝双顶径94,股骨长73,前几天生了是男孩。
这个不准吧
也是听说大部分这样的都是男孩,所以问问生了的宝妈准不准。
回复 &健康宝贝舒心&
07:51:23发表的
这个不准吧
我 32周数据相差2!不知道男女
我昨天彩超,93,72,但是医生告诉我女孩可能性很大啊!
我的差了3,,不知道性别呢
这个看遗传的,你是不是傻想要男宝宝啊
我朋友的 9
7.2 ,推迟五天先见红生了男宝
宝妈什么时候预产期?
回复 &nnnn-08-31 07:54:14发表的
我昨天彩超,93,72,但是医生告诉我女孩可能性很大啊!
老公希望是女孩,家里老人希望是男孩,我只想生一个,所以还是偏向男孩多点,我老公独生子,不管一胎男女都能生二胎,如果是女孩那么肯定要再生一次,是男孩的话,怕老二还是男孩,我可以决定不生。
说白了,还是怕家里老人不高兴,所以觉得男孩好点。农村就这样,不过是女孩我还是很期待的,昨晚做梦就是个女孩,很可爱的跟我玩,还扎了小辫子。可是宝宝股骨长才6.7,腿短的女孩不萌啊!担心。
回复 &孕期用户14-08-31 07:55:41发表的
这个看遗传的,你是不是傻想要男宝宝啊
看来也不准的,生出来才准
回复 &小小小畅畅c&
07:56:07发表的
我朋友的 9
7.2 ,推迟五天先见红生了男宝
我的差2.7,担心是女宝的话,宝宝腿短不萌
回复 &tuisi&
07:54:24发表的
我的差了3,,不知道性别呢
我前几天做的双顶径94.3,股骨长73.5,女宝
回复 &堂堂姑娘&
07:53:59发表的
也是听说大部分这样的都是男孩,所以问问生了的宝妈准不准。
我差2,女宝。都说我要翻盘的。
我差2.8,女宝,真希望b超不准。
能理解宝妈
回复 &堂堂姑娘&
08:03:15发表的
老公希望是女孩,家里老人希望是男孩,我只想生一个,所以还是偏向男孩多点,我老公独生子,不管一胎男女都能生二胎,如果是女孩那么肯定要再生一次,是男孩的话,怕老二还是男孩,我可以决定不生。
说白了,还是怕家里老人不高兴,所以觉得男孩好点。农村就这样,不过是女孩我还是很期待的,昨晚做梦就是个女孩,很可爱的跟我玩,还扎了小辫子。可是宝宝股骨长才6.7,腿短的女孩不萌啊!担心。
我35+4,双顶径9.2
股骨长6.6天
bc是女宝,好担心,怕宝宝大头腿短(─.─||)
我的差2.7,男孩
我的差2.7,男孩
生下来是男宝还是女宝
回复 &呆小姐沙夜咩&
08:25:40发表的
我差2.8,女宝,真希望b超不准。
这个不准,随着时间的推移数据会变,我的就发生了变化,大于2,小于2,大于2,现在又小于二了。
生了男宝的,双顶径股骨长都相差多少?相关的更多内容:
[帖子] [帖子] [帖子] [帖子] [帖子] [帖子] [帖子] [帖子] [帖子] [帖子] [帖子] [帖子] [知识] [知识] [知识] [知识] [知识] [知识]
需要账号和密码的外链可能是钓鱼网站,为了您的账号和财产安全,请勿提供任何有效信息!
宝宝树孕育四维单子上有男女暗示
四维单子上有男女暗示
发布时间:
类别:野史杂闻
四维单子上有男女暗示
导语:四维单子上有男女暗示,你别神经了,女孩有嘛不好,我就耐闺女.我直接无语了...呵呵..各位宝妈,你们做四维时医生有过那些有趣的暗示啊,说来听...
四维单子上有男女暗示
今天30周了,真心觉的日子过的很快,很快就要见到我家二公主了,很是激动啊。。。今天扒一下四维时我和医生的对话。。
医生:&二胎啊&
我:&恩,大宝女孩&
医生:&这差不多。。过了几秒,其实还是女孩好带,是不?&
我:&。。。&
最后做完起身时
医生:&孩子是坐着的&
呵呵,当时我出来的第一感觉有点小失望,因为大宝女,希望二宝男,然后回到家又研究半天,大夫是不是暗示男宝,我理解错了,要不就是大夫看错了。
。。。呵呵,我老公听了说,人家都暗示那么明显了,你别神经了,女孩有嘛不好,我就耐闺女。我直接无语了。。。呵呵。。各位宝妈,你们做四维时医生有过那些有趣的暗示啊,说来听听啊~
&我做四维的时候医生跟我说长得像我、这是暗示么?&
&我做四维的时候那个女医生说让我起来走走再拍,宝宝拿手挡着脸了,我说是不是不爱动啊,她给了我一句宝宝趴着呢,是不是也算暗示了?&
&四维时医生说宝宝好调皮大腿翘二腿呢,是不是在暗示呢?&
&你们医生还会聊天的?我做的时候,就跟木偶一样躺床上,听见医生说:外面还有好多大肚子,唉,唉。不过,两个医生在对数据的时候,我好像听见说:手,脚,阴道&&也不知道是不是听错了。&
&我们这医生看完直接就说,招商银行&
医生做B超的时候一直说&这孩子真漂亮,看小脸多好看。&漂亮应该是形容女孩吧
记得之前圈子里有人说她做B超的时候医生突然唱起了大头儿子小头爸爸的主题曲
& & & &如果你对这个话题感兴趣那就赶紧点击 阅读原文 参与进来吧~
四维单子上有男女暗示2
胎儿性别向来是许多准爸妈特别关心的问题,如何提前知道宝宝的性别呢?怀孕后,好奇的准爸准妈们,总希望通过各种民间流传的方法,测试自己怀的是男宝还是女宝?
胎儿性别向来是许多准爸妈特别关心的问题,如何提前知道宝宝的性别呢?怀孕后,好奇的准爸准妈们,总希望通过各种民间流传的方法,测试自己怀的是男宝还是女宝,最近,有微博流传,看B超单就可以知道自己肚子里的宝宝是男还是女,究竟有没有科学根据呢?
怀孕时,你会好奇而迫不及待得想知道宝宝的性别吗?还是想保留一份神秘到最后一刻揭晓呢?经验丰富的老一辈们总是&独具慧眼&,看到准妈妈们的大肚子就忍不住热心地帮忙推断肚子里的宝宝是男是女&&最近网络流传看B超单就可以知道胎儿性别,究竟怎么看?又是否可信呢?
一、看孕早期B超单测男女
1、看B超数据:如果孕囊长和宽的相差在一倍以上,男宝宝可能性大。孕囊的长和宽相等,女宝宝可能性大。
2、看孕囊形状:像茄子或长条状的是男宝宝可能性大,圆圆的是女宝宝的可能性大。
二、看孕后期B超单测男女
孕后期B超单中,双顶径减去股骨长的值大于2,男宝宝可能性大,值小于2,女宝宝可能性大。
文章来源(小宝育儿)
四维单子上有男女暗示3
如何通过b超数据看胎儿性别:
一、看孕早期B超单测男女
1、看B超数据:如果孕囊长和宽的相差在一倍以上,男宝宝可能性大。孕囊的长和宽相等,女宝宝可能性大。
2、看孕囊形状:像茄子或长条状的是男宝宝可能性大,圆圆的是女宝宝的可能性大。
民间流传,看怀孕40&50天时的B超单,孕囊的大小和形状就能看出胎儿的性别,孕囊形状是椭圆或圆形的是女宝宝,长条形的是男宝宝。
二、看孕后期B超单测男女
民间说法:双顶径即胎儿的头部横直径,而股骨长则是胎儿的大腿骨长度,老一辈们的说法是,头大腿短的是男孩,即双顶径-股骨长&2,头和腿相差小的是女孩。
b超单怎么看胎儿性别:
一、看数据,如果长和宽的相差在一倍以上男宝宝可能性大。长和宽相等女宝宝可能性大。
二、 看形状,像茄子或长条状的是男宝宝可能性大,圆圆的是女宝宝可能性大。
1、7W+1D的BC数据 胎囊2.91.9 生的是男孩
2、9W+4D的BC数据: 宫内见46.630.2mm孕囊 双胞胎都是女孩
3、60天的BC数据: 孕囊大小是3.61.6MM 生下的是帅哥
4、5W+6D。孕囊:25mm11mm 男孩
5、数据:胚囊:23&17&16 生下的是小美女
6、46天BC数据孕囊:201717 女孩
7、7w+1D的BC结果:3220mm妊娠囊 女孩
8、8周时是1.6&1.7 生下的是千金
9、8周的时候是4128MM 生下的也是女宝宝
10、8周多是的BC,胎囊是19MM10MM 后来BC照出来也是男宝宝
胎心率看男女有什么方法
民间有种说法,胎心率低于140次/分,则所怀胎儿是男孩。一般来说女孩心率比男孩高,跟胎儿性别没有任何关系。
胎儿正常的心率在120次/分~160次/分之间,专家指出,听胎心需要借助专门的仪器,大约孕12周左右就可以用多普勒听诊器在非常安静的情况下听到胎心,而如果用产科的听诊器直到孕18周才能听得到,即便是到了孕晚期,用普通的听诊器测听胎心也并不是件容易的事。因此一般到医院去听,或在家使用胎语仪听,胎语仪的手机软件中也有性别测试功能。
胎心率多少是男孩
有种说法是,胎儿心率低于140次/ 分,是男孩;高于140次/ 分则是女孩。
事实真相: 女孩心率比男孩高,这只是在刚出生时是对的,胎儿的心率就男孩和女孩之间是没有任何差别的。
心率的快慢只是随胎龄的不同而变化。在约孕5周时,胎儿的心率与妈妈的心率接近,即80&85 次/ 分。然后到孕9周这段时间内心率逐渐加快至170&200 次/ 分。然后到孕中期这段时间内又逐渐放慢至120&160 次/ 分。
胎心率高的是女孩吗
其实从胎心率看男女是不科学的,胎心率是指胎儿心率受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调节,通过信号描记瞬间的胎心变化所形成的监护图形的曲线,可以了解胎动时、宫缩时胎心的反应,以推测宫内胎儿有无缺氧。正常胎心音120~160次分,如果胎心音160次分以上或持续100次分都表示胎儿宫内缺氧,应及时治疗。而对于&胎心率高的是女孩&的说法也只是概率问题,从胎心率的快慢并不能确定胎儿性别。
酒精测试生男生女是什么原理
人们常说用酒精测试晨尿,可以知道胎儿性别,即把孕妇清晨第一次的小便滴入两滴医用酒精,无变化为女,变红者为男。或取晨尿和95%医用究竟按1:1比例混合,看混合物情况可知胎儿性别。但专家称这种方法并不靠谱。
酒精测试生男生女怎么测
酒精测试生男生女的方法:
1、孕妇晨尿(前面一点点不要,最后一点点也不要,取中间那段的尿液)与95%医用酒精(医院和药房都有卖的)1:1的比例混合起来。各取一半,最好准确点。
2、在透明杯子里看反应,如果混合后有浑浊的水,跟开水瓶底的渣滓一样,有沉淀,没分层,浑浊表示是女孩子。
3、如果有一团一团猫丝状悬浮在杯子中,或上下分层明显,下面有象白云一样成团状摇也摇不散,悬浮在中间的.成一团一团,表示是男孩子。
4、注意:3个小时之后才可以看变化,再放置2、3小时之后看也可以看得很清楚。
四维彩超看性别靠谱吗
四维彩色超声诊断仪是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彩色超声设备,很多准爸妈做了四维彩超之后,都会习惯性的问医生&宝宝是男是女?&虽然四维彩超能够看清胎儿的性别,但在检查过程中,为了避免透露胎儿的性别,医生会主动的回避胎儿的性别特征以及下半身,同时,在后期制作光盘时,也会将可能泄露宝宝性别的部分进行处理。
所以说,四维彩超是可以检测到宝宝的性别,但需要提醒准爸妈的是,透漏胎儿性别按照国家规定非医学目的分辩胎儿男女是犯法的,所以正规的医院是不会通过任何途径告诉、暗示胎儿性别的。其实,无论是男孩或是女孩都是夫妻爱情的结晶,准爸妈们更应该关心胎儿是否健康、发育是否正常等因素,而不是在乎性别与否。
彩超单看胎儿性别
1、孕囊大小看胎儿性别
有传言说,如果孕囊大小的长和宽的相差在一倍以上,那么男宝宝可能性大。长和宽相等,或者相差不大的话,很可能是个女宝宝。有妈妈回顾起当年怀孕时的B超数据,来验证了一下,比如有位妈妈在怀孕8周时,孕囊大小是16mm&17mm,结果生下了一位小公主。
2、孕囊形状看胎儿性别
有人认为,孕囊形状可以看出胎儿是男是女。一般说来,如果孕囊的形状像茄子,或者是呈长条状的,则怀上男宝宝的可能性大;而如果孕囊是椭圆形或圆形的,那么很可能就是个女宝宝了。
老黄历生男生女表
除了生男生女清宫图表外,民间还流传一种老黄历生男生女表。
其实这种民间流传的老黄历生男生女表和清宫图表相似,生男生女的预测方法也相似。这个表横向的1&12是代表女性怀孕月份,以农历计算;纵向的19&41代表孕妇的年龄,以虚龄计算。如怀孕的时候是35岁的虚龄,在农历6月份怀孕,对应此表,预测生女孩。
2013老黄历查生男生女的方法
2013老黄历查生男生女的方法是怎样的呢?
老黄历生男生女表,介绍的是女人30到41岁的老黄历生儿生女预测图。上边的岁数表示的是30到41岁女性的虚岁。而月份则表示女性受孕的农历月份。所以在用老黄历查询生男生女的时候,要先算好女性的虚岁数,然后再计算清楚受孕月份,组成一个三角架,就可以看出自己的是生男孩还是生女孩了。
老黄历生男生女表准确吗
按老黄历算生男生女,虽然这种测算方法来源于古代,但是近期却突然掀起一阵狂热的浪潮。按老黄历算生男生女,到底准不准呢?
专家认为,现在医学上对孕妇胎儿性别鉴定的准确方法是做B超,也可以利用DNA验血验出胎儿的染色体,利用细染色体来鉴定胎儿的性别,有科学依据,准确率较高。而最近流行的按黄历生男生女预测表没有科学的依据,只能当闲暇之余的自娱自乐而已。所以小编建议大家别深迷其中,而换来空欢喜一场。
小编提示:按老黄历算生男生女判断准确吗?从科学角度出发,它是没有实质科学依据的,大家切记勿相信。如果实在想知道是男是女,可以先选择科学的方法进行检测。
铅笔测生男生女
铅笔测生男生女怎么测
具体方法如下:
1、先准备一支带橡皮头的普通铅笔和一根穿有线的缝衣针(就是我们平时钉钮扣的那种针);
2、把针插在铅笔的橡皮头的正中央,注意:一定要是正中心,不能偏左或偏右,针也要保持垂直,不能歪斜;
3、叫同伴帮忙拎起针头上的线把整支铅笔垂直地吊在自己的右手动脉的正上方,不能离动脉太远,大约保持3-5毫米左右的距离;
4、最后仔细观察铅笔尖的动向:刚开始铅笔会象画圆圈一样晃动,这时应平心静气的等待铅笔自动静止下来,晃动了几圈后铅笔会自动静止不动,然后有规律地上下运动或是左右运动。如果铅笔是上下运动就表示你会生儿子,如果是左右运动就表示你会生女儿。如果是先左右后上下就是表示第一胎会生女,第二胎会生儿子,以此类推!
小提醒:据说此方法怀孕3个月以上的才有效,因为BB已经成形,产生了磁场了。
四维单子上有男女暗示4
4月4日下午,我们在单向街举办了一场线下活动,也是十五言在2016年的第一场活动,我们选择了我所有的宇宙,都是有你的宇宙 | 线下活动 作为主题,邀请了科学、两性、剧作方面的嘉宾,一起来聊了聊平行宇宙和爱情这两个话题,下面是活动的简要概述。(嘉宾及活动介绍请点上面的链接)
嘉宾分别发言
为什么要做这部剧?这部剧和平行宇宙有什么关系?
王翀:我看到这个剧本,刚看到前十页就已经兴奋得不行了,就觉得这个是肯定要做的。为什么呢?因为它其实是分了五十场,平均每五场是一个情境,就是一男一女,特别简单,这一男一女相遇了,它给你五种不同的情境,同样的两个人,然后同样的开场白,都是女的跟男的搭讪,一开始的几句话是一模一样的,到后面慢慢的发现两个人所处的这个宇宙都是略微有所差别的。
当这个女的第一次向这个男的搭讪,这个男的是有女朋友了,然后这个对话就终止了;然后这部戏又给你看第二个平行宇宙,还是这个女的向男的搭讪,这个男的是刚刚分手,被伤得太重,没法儿聊天了,对话也就截止了;第三个平行宇宙还是一个派对,女的向男的搭讪,然后这个男的已经有女朋友了,这个对话又截止了;第四次还是这个女的向男的搭讪,两个人聊得还不错,这个女的跟男的说你要喝的吗我给你拿杯喝的去,男的说不了我老婆在那边给我拿过来了,这个对话又结束了;然后第五个平行宇宙,这两个人聊了四五分钟聊得不错,分别介绍了自己,这个女的是北大研究物理学的,这个男的是一个养蜂人,两个人处在完全不同的领域,相互能产生一些兴趣,然后就有了火花,但这个女的特别不相信这个男的还能靠养蜜蜂养活自己,然后这个男的觉得这个女的特别高冷。这个女的还试图开一些女知识分子的玩笑......这个对话是非常和顺的,其实还没完。我们知道他们对未来还能有一个发展,然后这个平行空间就在这里戛然而止了。这是整个戏的前五场,或者说整个戏的前十分钟,讲了这么一个事:两个人相遇的五种完全不同的版本,搭讪完全一样,情景也完全一样,就是一个别人的婚礼派对,这两个人见到了,但是能看到不同的人生的状态和走向。
在下一组平行宇宙里,两个人就开始喝酒聊天。有的聊着聊着聊崩了,有的聊的还不错,然后再往下一个平行宇宙里,又能看到大概是一开始搭讪的时候,两个人都是单身的这种情况,接着是第二个平行宇宙里那个两个人聊的还不错的情况,你才能进入到第三关里那五个平行宇宙。到那里,男的已经把女的带回家了,然后又有五种特别不一样的可能性。
剧情是在不断前进的,但你能看到前进过程中两个人好上的可能性其实是小概率的,基本上是五种里面四种崩了,只有一种是能够进行下去的。于是,我们慢慢的心情跟着他们一起走,更多地了解到他们的世界,了解到这两个单身男女的喜怒哀乐,特别希望他们俩能成,后来又有六七种不同版本的出轨,男的有出轨,女的也在一个平行时空出轨,这两个人出轨的情境都是对称的,对话都是反过来说,特别有意思。再往下说就剧透太多了,我就先说这么多。为什么要做这个戏,就是剧本太好了,太有意思了。然后具体我们是怎么做的,舞台是怎么呈现的,也不是传统戏剧的手法,等会再有时间了跟大家讲讲。(鼓掌)
如果有这样的宇宙,那应该是膜宇宙还是量子力学里的平行宇宙?
塔塔:我专业是理论物理,研究生的时候我主要做的是两块:膜宇宙与Finsler几何。有趣的是,跟今天话题相关的是膜宇宙,物理上有平行宇宙或者多重宇宙的概念,在我自己的圈子里,所谓膜宇宙认为整个时空并不是我们目前所理解的只有三个空间维度,它认为我们整个时空是有五个维度,除了长宽高和时间,还有第五个维度,我们不用管它叫什么名字,我们可以称它为&z&,你也可以给它起名字。这种情况下,它认为整个时空中我们所处的四维时空只是一个长条形。基于这个,我们称它为一个膜、膜宇宙。比较好玩的是,原则上说可以有很多张膜,打个比方说我这里有很多长条形,每隔一厘米就有一张膜,它们彼此之间相互平行,理论上说的话我们人与人之间交互的话只能在一张膜上进行,不能说一下子就能穿越到下一张膜,这件事情在目前为止是不可能发生的。理论上可能它这是什么意思呢?比如说我这个人非常胖,我可以产生比我旁边这一位更大的引力效应,所以我的引力效应比他更容易穿透到下一张膜。作为一个死宅男我是很开心的,因为这就意味着我影响到的相邻的宇宙更多一点。
我们在宇宙学、理论物理上有个有趣的问题:什么是暗物质,什么是暗能量?比如像我这样的死胖子的存在,导致的是,虽然你在这个时空看不见我,但是我的重量影响了你,所以说你看不见我,你又能感受到我的引力,所以我就成为了一个名为暗物质的死胖子。差不多是这样,这个是前几年大家研究得最火热的问题。并且站在写小说的角度,它会开创出很多种可能性。
上面说膜宇宙的话,它们首先是相互平行的,但在某些理论版本中的话未必非常平行。举例来说,之前有算过,在某一个宇宙中,所谓宇宙的诞生到最后宇宙的结束起源于两张膜撞了一下。我们可以想一下,比如说我们在跳绳的时候,绳子和地面不停地接触,同样的,两张膜在这里撞了一下、弹开、又撞了一下。第一次撞的时候,整个宇宙诞生了,而过了几百万年或者几亿年,它又撞了一下,于是我们全部死掉了。当然不会这么夸张了,不过从这个角度来说的话它提供了一种解释说我们宇宙为什么有一种这样的可能性的说法,就在于这两张膜在&啪啪&,第三个啪就不要啪了(笑)。所以在理论物理中有一个膜宇宙,它和平行宇宙是相关的。
然后在量子力学中还有一种平行宇宙,比如每次我测量那个电子到底是通过上面一条缝还是下面一条缝,或者更简单一点说,我手上拿了一个骰子,往下一丢,到底是1到6里面哪一个数字。在这个时候,按照传统的一些量子理论解释,他就会说我这个骰子下去有六分之一的概率在1,有六分之一的概率在&&.然后它很随机地到一个确定的点数。但是在平行宇宙解释中,他会认为其实这六种可能性全部存在,也就是说在我扔下去的这一刻,宇宙分裂成了六个,在这六个宇宙中,所有的一切事物都是相同的,唯一的区别是这个骰子一个是1,一个是6。这也就导致我们每个人在做决定的时候,并不是我们精分了,而是这个宇宙精分了。因此对于精分党而言这是很开心的,因为这表示精分才是宇宙的主旋律。但是,它有一个很微妙的缺陷在于,虽然宇宙精分了,但我不能从这个宇宙穿越到另一个宇宙,这是不可能做到的,起码目前的理论认为不可能做到。因此就导致,比如说如果大家喜欢看漫威或者DC,里面很无厘头的是,会有各种英雄从这个宇宙穿越到另一个宇宙去,穿来穿去大乱斗,这种事情实际上是不可能发生的,但是如果说在膜宇宙中的话,理论上是可能发生的。举个例子来说,《星际穿越》的剧本最初所设想的是,我们看到视觉效果很酷炫的那个虫洞其实是从一张膜A穿越到膜B,两张膜被中间一扣,戳穿了,是这么一个情况。因此也就是说,膜宇宙跟我们在量子理论中的平行宇宙相比的话,要好玩的是,理论上说他是允许穿越的,但是这种穿越没有奇幻小说玄幻小说里那么夸张。平行宇宙就是我前面说的整个宇宙全都一样,就是我这个骰子的1和6是不一样的,这和我们这部剧是非常像的&&整个世界大环境是相同的,只有那么一点点很微妙的事件是不一样的。比如约会的时候我不小心说错了句话,但是在膜宇宙中的话,虽然说两张膜离得非常近,但他们是完全不同的。开一个脑洞,我在另外一个世界里是有六块腹肌的,在这个世界里我只能画上六块腹肌,这两个宇宙可以说是完全不一样的。因此,像我们这部剧的话就不大可能发生在膜宇宙,而只能发生在量子理论的平行宇宙中。
如何才能知道我们这个宇宙和另一个宇宙不一样?
高爽:刚才说的非常有意思,让我想起一段往事,记得我刚上本科,大学一年级的时候在天文系,有一次我到隔壁学霸宿舍串门,我们有一个学霸同学正在床上缝被子。他每扎一下被子,就自言自语说:又一个宇宙,又一个宇宙,又一个宇宙......在他看来这个动作又产生了一个新的宇宙。我当时就惊呆了,什么叫学霸!还有很多这样的故事。
我们是做天文学研究的,天文学更像是一个旁观的人、观察者。所以我特别喜欢作为观众看王导这样的剧,作为观众,我不能冲到台上去,台上的人也不能坐在我旁边拍拍我,我跟他之间有一个无形的墙挡着。我是在旁观整个宇宙的剧场在发生什么事。旁观完了之后如果我有闲心,回家我再解释一下,为什么会这么发生;如果没这个闲心,我把我看到的记录下来,就是非常好的天文学的研究工作了。所以天文学特别像一百多年前那个时代的生物学或者博物学,我们就是去登山,去收集各种植物的动物的昆虫的标本,把它们按照颜色等标准排列,天文学家做的也是类似的事。就是一个强迫症去观察,我们想把所有能看到的星星,肉眼能看到的6000颗,当然有一半在地面以上,一半在地面以下。所以一天晚上天气最好的时候视力最好的人能看到3000颗,它们是有颜色的区别的,所以我们一开始从颜色上把它们排排位,看看能不能区分。后来有了望远镜了,我们可以看到更远的东西,可以看到星系,可以看到我们现在发现的2000多个太阳系以外的地球这样的行星,有没有生命不知道。2000多个,我们把它们分分类,所以这都是天文学,天文学就在在做一个观察者的角色。所以往往涉及到物理,涉及到哲学,涉及到很极端的一些思考时,会把天文学作为最终的检验手段。你这个事现实中能不能看到,这个就需要天文学来最后进行盖棺论定。比如说前段时间非常火的新闻,发现引力波。实际上爱因斯坦爱老师早就这么说了,理论界一直这么算的,只是用理论用数学去推导。但最终最终要发诺贝尔奖给这批人,最终最终要相信,整个拼图要完整了,就需要天文学拿望眼镜去看一下,我们就把这个句号画上了,这是天文学要干的事情。
那天文学去观察呢,就跟我们在帝都或者魔都去观察这个世界是一样的,假如我们现在穿越到魔都去,我们想分辨跟帝都的区别,可能你挤在公交车里去看身边的一个人,你盯着他的衣服看是看不出区别来的,没有办法让你知道你究竟在什么地方。因为具体的人是千差万别的,你在北京能看到各种不同,你在上海也能看到各种不同,所以你盯着一个人是没有意义的。天文学就是这样,我们盯着一颗星看太阳是不是发生了变化,我周围的星座是不是不同了这不能说明任何问题。因为本身这个宇宙中给我们呈现的就是千差万别的。那要观察什么呢?要观察一个特别全局的东西。代表宇宙全局的面貌,才能试图说它是不是和别的宇宙不一样。
知乎上有人问了这么一个问题:我们如果穿越到了另一个宇宙,我们观测一个什么东西,就能说这个宇宙变了,就能说这个宇宙是独一无二的,拿什么当我们这个宇宙的指纹,DNA?其实,天文学上是有解释了。现在一个比较好的科学观测方法,我们叫做微波背景辐射,这个拿过诺贝尔奖,一开始是用无线电的波段去发现了宇宙的背景。不看星系,不看所有的那些天体,宇宙本身的背景有一个很微弱的辐射,这个辐射相当于-270&那个温度释放的辐射,很低很低的温度,所以辐射非常微弱,那他在无线电波段达到了一个峰值,后来在其他波段也看到了,所以现在叫宇宙背景辐射。这个辐射特别地均匀,无论你朝向天空的任何一个方向,都是及其均匀的。这意味着宇宙的早期,宇宙刚刚诞生没多久的时候,宇宙的空间,不同的方向是非常均匀的,很光滑的。但我们随着提高温度的精度,看到这个均匀性不是绝对的,它是有微弱起伏的,很小很小的微弱起伏,可能是十万分之一到百万分之一的这样微弱的起伏。相邻的两个点,是温度不一样的起伏。就是这样微弱的起伏它们形成了今天我们看到的各种星系啊地球啊人类,都是那百万分之一的微弱起伏形成的。就是有些地方,它就稍微随机的比旁边略微高一点点的密度,那么引力的作用,周围的东西都往它那里拥挤,就像一个正反馈一样,马太效应一样,它只多了百万分之一,最终就变成了今天我们看到的这些星球了。所以这种微波背景辐射的不均匀性就是一个非常好的图表、一个指纹、一个DNA,不同的宇宙,这个东西是不一样的,因为它带着宇宙诞生的所有的信息,都在这个里面有体现。所以观测微波背景辐射是天文学上从观测的角度,从旁观的角度,是最顶尖的,皇冠上的,我们不停要发射更好的望远镜,地面上不够放到太空当中,太空上不够放到月亮上去,放到更远地方去,不停地观测。所以天文学能够在平行宇宙这个问题上能够提供的贡献就是,我们只能去不停地看,但是其实眼睛是容易被蒙蔽的,心也容易被蒙蔽,世界上是有人擅长说情话的。所以有的时候呢不要相信你的头脑,也不要相信你的心,要相信你的胃口。我们这个宇宙中有这么多好吃的东西,这是一个特别幸福的事。
真爱是否存在?如何寻找真爱?
思故渊:刚才有两位已经讲了平行宇宙和膜宇宙和物理学的事情,这个活动的主题一个是宇宙,一个是爱情。所以说,他们两个已经讲了平行宇宙的事情,我讲爱情的事情好了,我想讲一下一个很复杂的事情:真爱是否存在?
《XKCD》的作者在他的博客whatif里提了一些很奇怪的问题,其中有一个是:如果说我们现在每个人都有命定的那个人,我们能不能找到他(她)?从统计学角度上说这个统计结果是非常低的,基于一些计算后,从统计学来说的话,你找到真爱的可能性非常微小,你可能要几千年才能找到。那么这个情节有两个解释,一个解释是:在无数个平行宇宙中间,你总能在一个宇宙找到真爱&&这是人则原理的结论。第二个解释是:真爱不存在。第一个解释比较符合今天的活动主题,但是我想主要讲一下第二个主题。
其实我最近对人的大脑非常感兴趣,就是人的认知系统是怎么工作的。我们现在的神经科学和认知神经科学的研究发现人的大脑可以粗略分成两块,一块称为系统1,一块称为系统2,系统1是人的大脑里那些你能够做得非常好非常快的事情,比如辨认一张脸,但是让机器认就可能认不出来。比如说你去认一个东西,他们做过一个实验是让婴儿认什么叫做猫,让他看两张就能认出来,但是你要让一个人工智能去看的话,它要看几十万张照片后它才能够辨认,有时候它还会出错。所以人的神经系统很神奇,在这个系统1里,它负责的是那些非常复杂但非常快的过程,实际上我们可以说,任何的感情系统感情方面,绝大多数都是系统1的工作,系统2主要是进行一些逻辑推理,讲道理啊,你做数学题,或者你做其他事情的一个系统。比方说你一开始去学游泳学自行车,你要花很长时间很大精力去学,学会了你就不用再去想,是一个把你的技能从系统2转换到系统1的过程。有点扯远了,就是说我认为实际上,感情包括爱情是一个系统1的过程,如果你相信真爱存在,你可以列很多标准,比如说她必须身高170以上,或者她必须很漂亮,或者她必须知道Finsler物理,这样的话你是不可能找到你的真爱的。因为这个标准的列出是违反统计学的,凡是你列的越多的标准,你能找到的概率越低。另一方面在于,你的认知系统和你的感情并不是靠这个工作的。所以如果你真的想要找到真爱,其实只需要一句话:你只要相信就可以了。你相信能找到真爱,你就能找到真爱。
为什么爱情适合用平行宇宙去解释?
小庄:我接着思故渊的往下讲吧。因为他刚在提系统1和系统2的时候给了我一个启发,等于说临时想到了,想要讨论这个议题。在他刚刚的观点里的例子是说真爱(所谓爱情这种东西)是一个更加趋于本能的,或者说我们大脑在一些更原始的系统里已经建立的模块或功能。作为一个科学两性专家,我很难给出具体的解答。因为在真实的爱情发生过程中,它有着无数的参数,而我不可能知道每一个参数,所以我不知道它的走向。如果你是当事人,你可能会知道这个东西,但你也不一定知道它如何转变,因为它受很多其他因素的控制。从我的观点来讲,我不会像思故渊一样认定爱情一定是由系统1决定,我觉得它一定是系统1和系统2的共同作用的结果。我在我很多的文章里会去写明这个观点。
我们首先来讨论爱情这个东西,甚至不要说是真爱,就是说爱情是自古以来就有的吗?是生物的必然吗?如果我们在早期,还是孢子生物的时候,你是无性生殖的,根本不需要别人帮助。性这个东西本身是在漫长演化中慢慢形成,关于性为什么要出现,可能是另外的一些事情,性会给很多生物繁衍后代提供便利,这个咱们不讨论,再往后,等到出现所谓爱这种东西,已经到了比较高级的阶段,一些高级的哺乳动物,它们开始两性之间协作抚养后代,那么它的作用其实是为了形成更好的纽带关系,来维系一个家庭,共同投入资源,来把后代抚养成独立的个体。用演化观点来看,所谓的爱,也是在这个过程中形成的,是有一定的功能存在的。就是说本能使我们做出选择,这样很好进入这个系统,但是之后是不是就只是保持为一种本能呢?现在的观点其实是这样的,即使说我们有很多随着演化而来的因素,但你不用想你的基因、你的天性决定你要做这个选择,你仍然可以根据社会的改变,你作为一个自由的个体,你要去重新赋予一些定义,一些你自己的东西。
比如我,作为一个现代独立女性,我是会很怀疑现实中给出的一些关于情感的框架或者说关于这种婚姻两性的这种所谓的规范:我是不是一定要结婚,是不是一定要和一个人在一起,我觉得这些问题都是可以探讨的。我们不妨设想,这个社会再演变下去,很多东西继续发生解体,比如我们抚养后代可能不需要两个人的协作,那个时候是不是说固定的两性纽带关系是否还是继续存在,它会变得更加纯粹更纯粹,就是可以说,我们可以不为生小孩而在一起,那时候爱情是否更接近爱情的真谛?我觉得这里都有很多探讨的空间。不是&一定是&或者&一定不是&这样的,它会发生很多变化。这个当中它一定不是说由系统1来决定的。系统2在其中会随着文明,随着你有更强的大脑思考能力,去决定你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个体,这个当中你去做出选择。所以回到《平行宇宙爱情演绎法》之中,我觉得所有文学中,最有意思的是探讨人作为个体的选择性或者说你所无法把握的那些暗流一样的东西,这部剧里非常好的抓住了这些特质。在观剧的过程中,你会觉得,人和人的相遇,或者人跟人在一起或者不在一起,或者要不要走下去,这个当中,的确有无数客观的东西在决定,但是里面还是有非常非常强的人的信念,这种信念促使你要不要坚持。可能就是刚刚思故渊讲的你是不是有那个信念(believe)在里面。讲了这么多我其实想说:爱情是一个复杂系统,非常适合用平行宇宙去解释,因为除了平行宇宙,我不知道它能用什么来把这么一个简直是瞬息万变根本无法把握的东西来呈现到我们的面前。
自由讨论环节
王翀:我来到这儿,见到几位大师,听得有点蒙,我们做《平行宇宙爱情演绎法》之前要做这样研究的,尤其女主角本身是研究宇宙学的,她说的东西男主角这个养蜂人都听不明白。其实这个养蜂的设置也非常有意思,因为蜜蜂是一个极其微小的存在,女宇宙学家研究的是极其宏大的世界,其实宏大和微小之间有一种辩证关系,甚至有一种循环的关系的。我们在舞台中间设置了一只活的仓鼠,在舞台中间的笼子里不停地跑动,带动轮子的转动,你看我们那个舞台也是一个圆盘,每次换场的时候,从一个平行宇宙,切换到另一个平行宇宙的时候,我们都会去拍摄仓鼠的跑动。似乎就有一种感觉,就是整个宇宙是由仓鼠转动,仓鼠似乎是时间或者宇宙之神。这些都是不用嘴说的,剧情里仓鼠是不存在的,但是我们把它处理成女科学家养的一个宠物,也不说话,但是有这种暗示。看起来很有趣,一个小仓鼠撅着小屁股嘚嘚嘚的跑来跑去,过一会儿还不跑了,然后这个关系似乎已经进行不下去了,因为仓鼠本身也有个睡觉周期在里面。
那其实我比较感兴趣的是,小庄是看过这个作品,你们三位我不知道有没有读小庄发给你们的片段?如果读了的话,你们是如何看剧本的呢?就是如何看一个相遇的情境,给你有五个平行宇宙,然后下面一个情境,他又给你五个平行宇宙。然后这里面概率啊选择啊,人的主观追求爱情啊到底能不能实现?因为如果说其他的可能性都在其他平行宇宙里,我们这个平行宇宙里就只有一种可能性。就你跟他(她)之间只有一种可能性,然后我们之间也只有一种可能性。下面你们三位说话的顺序,其实也有一种可能性,你们要说的话似乎都已经定了,因为其他的话、其他的顺序都在别的平行宇宙,你们如何看这些东西?
高爽:我刚才听导演讲大概的脉络的时候,我的第一个感觉就是,我如果在现场看这个话剧的话我是需要做笔记的,我是需要拿一个笔记本去画流程图的,一二三四五,第一个死掉,第二个死掉,第三个分支出三个,第三个里面的第二个分支出四个,需要做笔记,不然我就晕了,这是我的思维方式。但是我相信如果我真的投入到剧情中,如果代入到我自己的情感里面去的话,到最后我会忘记把这个笔记做完的。
塔塔:这部剧我没看过,但是之前在网上有一部短剧,跟它的形式比较类似,叫《一分钟时间机器》,它的剧情是这样,校园里一张长凳上有个美女坐在那边,然后有个男的想跟这个美女搭个讪,第一次搭讪的时候第一次就说错了,他就掏出时间机器回到了一分钟前,这个机器可以使他回到按下按钮的一分钟前,然后这个男的通过不停地试错,终于知道了这个女性的喜好和可能做出的谈话,在他最后终于达到搭讪成功的目的的时候,那个女的突然说:诶,你这个该不会是时间机器吧,男生突然间懵了,心里想:我们难道不应该是进入下一个环节了吗?你为什么要问我这个问题呢?然后那个女的说出了一个很残酷的事说:你有没有看那本量子力学书的第xxx页,男生问有关系吗?然后那个女的说:每当你按下这个按钮,回到一分钟前的时候,其实当下的你就死掉了,然后那个男的就处于一种很郁闷的状态,他想他已经成功地把自己杀死了100多回。
跟我们这部剧做一个对比的话,可以看到,在《一分钟时间机器》中,他使用的实际上是我们在玩RPG时候的的SL(Save & Load)大法,就是说我不停地存档读档,然后把你给彻底了解,但是彻底了解后,事情的发展并不如我所希望的那样。反过来说,我们在这部剧中男女主角并没有说是我一定要通过读档存档的方式来把你彻底了解清楚,完全是一个很随机的选择,最后达到了一个比较美好的结果。这给我一个感觉,就是缘分这种东西就和撞大运一样,所以大家要尊重手边的彩票。
顺便一提,这个故事和另外一部剧也很像,叫做《土拨鼠日》,在那里面男主角被不停地封印在同一天,早上醒来他又回到了前一天,然后同样的,刚开始的时候他通过不停地读档存档了解了女主角可能喜欢什么样的,然后发现他再也走不下去了,每当走到最后的环节,每次当他想亲女主角的时候,总会被女主角下意识的巴掌打回来。反而到最后他不再去想这件事的时候,他终于走出了这一天,同时也终于把女主角迎回家了。因此,从这个角度来说,我们结合《一分钟时间机器》跟我们这部剧,再来看《土拨鼠日》的话,大家会发现,如果你真的使用了一种不停地把时间倒回,不停读档存档这种能力的话,对你来说相当于这个游戏早就结束了,一点意思都没有了,反而那种不停地抛硬币,看正面反面会让人发现一些奇妙的东西在里面。
思故渊:其实这个剧话让我想起的是AlphaGo下围棋的时候那个策略树,它有一个策略树,一开始走第一步的时候,它有几步或者十几步,其中大部分步骤都是错的,只有一个步骤是对的,然后根据下一步,又是十几步只有一步是对的。我想他说的平行宇宙策略也是这样,问题是下围棋是完全信息的一个游戏,但是谈恋爱不是,而且人比围棋复杂得多,我不能说人是无限复杂,但是我希望人是比围棋要复杂得多的,所以如果像他刚才说的那样通过SL大法去搭讪另一个人,或者比如那些冷读术或者把妹大法,就把人当成游戏去玩,我觉得那样没意义,因为每个人都是不一样的。所以到最后你能做到的事情,在没有SL大法之后,你能做到的事情是什么呢?
小庄:我觉得是这样的,你们现在讨论的让我想起前一天的一个组群里在说今天要讨论什么,其实我们到最后是关于一个问题的,就是你有没有自由意志,你做的选择是你做的选择吗?这几位其实他们各自发表了不同的看法。
思故渊:对,没错,我相信人有自由意志。
小庄:那我们当中有自由意志的不拥护派吗?
塔塔:我是反对派,因为站在这么个角度来说,我们还是从这部剧的角度来看。打个比方说我们的导演已经把这个片子拍完了,然后我们假定他把这个片子放在一个胶卷里面,我们都可以把这个胶卷从头到尾看一遍。然后问你这个问题,这部片子打个比方,它长一个半小时,你问第五分钟一个男主角有没有自我意识?站在第五分钟的这个男主角的角度,他拍了部电影是一个半小时,他在第五分钟的时候肯定认为:没错,我是有自由意志的。但是我们作为知道片子已经拍完的人,回过头来看胶卷的时候,他不可能有自由意志,他只是胶卷上一个个确定的帧,他之后要做的所有事情全都是确定下来的。
这边的话,我们在物理上有个跟决定论相关的内容。在古典时代,包括牛顿和莱布尼茨等人相信整个宇宙是决定下来的。我如果说可以知道宇宙中每一个基本粒子的位置,精确的位置和精确的速度的话,那它以后任意一个时刻,这个粒子或者说所有粒子的状态都是可以确定下来的。而现在,古典时代的决定论已经彻底被量子力学打碎掉了,在量子力学中说,粒子的状态我是不可能确定的,但是量子力学告诉我,波函数是完全能确定下来的,所以说,虽然我不确定今天到底吃鸡蛋灌饼还是包子,但是我知道概率是三分之二对三分之一,这个概率是确定下来的。然后本来的话一些人会认为波函数确定下来的话,会不会有别的公式把这套决定论给打破?去年年底还是今年年初的时候,霍金写了一篇文章说:我们曾经认为可以打破的一些物理机制现在看来是不能打破的。因此,从我的角度来说,不管怎么样,我吃包子还是鸡蛋灌饼这件事被一个很确定的概率确定下来了,从这个角度来说,我已经不存在第三重选择了,我不可能去选择我去吃馄饨还是去吃面。因为对于我而言,选择很明确,那我到底会做出哪种选择呢?回到前面,从胶卷的角度,事实上我们还是已经确定下来了。换言之,假如我的人生是一部电影的话,站在观众的角度,我下面要说什么话他是完全知道的,只是说我不知道。这就回到很哲学的问题了:一个已经确定的未来和没有一个确定的未来,从实践角度说是等价的。你不可能用任何方式来做出区别,下面就成了一个信仰问题了。我相信我是活人还是死人?从物理上说,我相信自己是一个死胖子。
高爽:我说说我对这个问题的想法,这件事上我同意前面说的,一个信仰。不知道大家玩没玩过《模拟人生》这个游戏,或者老一点的《帝国时代》。就是很有可能上面塔塔说的是对的,但是我有点不甘心,这是出于生物本能的不甘心,情感在作怪的不甘心。所以怎么去证明我没有像《楚门世界》一样关在一个笼子里面,我没有活在一个模拟世界,上面的玩家在怎么样我呢?有两个办法可以去验证,1、探索宇宙的边界,任何事先模拟出来的东西它的资源是有限的,他给你那个笼子可能非常非常大,但还是一个有限的信息,有限的物质,有限的能量,所以人类去探索宇宙的边界,我们是想去看一看有没有可能找到那个边界,这是第一个方式,也是天文学努力的意义所在。所以每当有同学问我:老师,学天文学有什么用呢?我不会告诉他能发射火箭,能找到资源,能促进工程技术的发展;2、是内心的探索。就是我们去做一些挑战内心约定俗成的事情,浓缩成最简单的解释就是:作。这是我的理解,我觉得我有这样的信仰去试图探索这样的事情。所以每当遇到不如意的事,特别多的障碍的时候,我都会想这么一个问题:那个高高在上的玩家,或者是一个没有意志的规矩,在他看来,我怎么样生活,他觉得有意思,他不会一个拇指把我碾死,他希望再多观察我一会儿,希望多给我一些机会去发展。我怎么样他能觉得有意思呢?我觉得如果我按照程序去做,我像所有人一样,去取那个平均值去生活,那是很无聊的;他很有可能哪天气不顺把我摁死。怎么样让他觉得有意思,延长我的未来的发展呢?就是不停地创造悬念,让他觉得我下一步要去干的事是玩家都没有意识到的,这就是作。
王翀:我接着刚才塔塔说的那个说一下,你说是决定论,我们世俗上称为宿命论,就是有时候知道自己一辈子的人生轨迹,自己跟他(她)的轨迹,知道自己下面要说的话,自己明天要做的事,全都是被宿命论定好的,这个确实是非常可悲的事。人的生存的意义和程序本身就没区别了,这也是剧中的男女主人公在深夜喝酒的平行宇宙中聊崩的那一次所讨论的话题。因为塔塔的职业和那个女的宇宙学家是一样的,所以那个女的就告诉那个男的说你的选择你的存在没有意义,因为所有的事情都已经定了,然后这男的就急了,也听不太明白,然后喝酒也喝大了,两个人就分道扬镳了。有一阵本来气氛已经特别好了,要能成的一件事,就是因为这个女的说:人生只不过就是掷六千次骰子,然后这男的就接受不了了,确实是如几位所说,要是换谁谁也接受不了,但是理论上有可能就是这么残忍。这部戏其实是在深层次上在哲学上思考这个问题,但表现的方式非常浅显易懂,普通的看乐的观众,丝毫不会想到我们今天讨论的这些深刻的问题,他就是看个乐,看不同的可能性在一层又一层地翻花儿,对他们来说就够了。刚才提到了几部电影,其实可以给大家再补充几部,就是我以前看过的,如果有兴趣大家可以看看,和这个剧有关的,感觉有共同之处的,比如说《罗拉快跑》,讲了三个平行宇宙,比较简单;比如《时间旅行者的妻子》,还有《时空夜旅人》,甚至是《回到未来》
塔塔:《彗星来的那一夜》,它就是说理论上不可能穿越的,但是他穿越了,然后发生了各种各样乱七八糟的事情。
王翀:当然在《平行宇宙爱情演绎法》里绝对不是这几部片子里这样的东西,因为这部戏有一个特点,就是这对男女主人公他们对时间和宇宙没有能力和选择权的,只是说他们对世界有不同的看法,而且这些看法都属于复现,都属于很不重要的细节。
思故渊:我现在发表一些看法,刚才这边聊的是自由意志论,然后说量子力学或者物理学上的自由意志论。我现在想要讲一下我刚才想要讲的那个东西,一些延续,就是认知科学神经的角度来讲自由意志论,很简单举个例子,一开始他说今天想要吃包子还是鸡蛋灌饼,那为什么你不想吃水饺呢?
塔塔:从我的角度来说有可能是昨天吃过了,也可能仅仅是这个选项从我的脑海里划走了。因为从我的角度来说,既然这个意识已经确定了,这个选项就不可能出现在我的脑海中,它可以以各种各样的方式从我的脑海里划过,甚至是我不小心把&饺子&两个字忘了。
思故渊:所以说绝对的自由意志论的角度来说的话,你要列出一个你要吃的东西的单子。
塔塔:我们之前有个讨论,我们认为自由意志应该是介于完全的随机和完全的不随机中间的。举例子来说,我列一个表,然后摇骰子,这个在我们看来属于是完全的随机事件,既然是完全的随机事件,那在我们看来他就不属于自由意志的行为范畴。用另外一个流派的说法来说的话,那个流派认为我到底选择这个列表上的哪个选项,完全是因为我脑海中的一些单比特错误,相当于我一不小心脑血管跑偏了,然后做出了某一项选择。这方面因为还没有完善的科学理论,所以流派之争是一时半会解决不了的问题了。
小庄:这个问题其实有个学者认为:你是要有多个选择还是你只是其中的几个选择放在这里,这个其实是一个物理中的边界条件问题,他一定是有一个可供选择的边界在那里,才能做出计算。如果你是在漫无目的的,所有参数都进来的话,那就是我们所谓的完全随机,如果是这样一种状态,其实也并不是拥有了自由,因为我们都会有选择恐惧症。就是有更多选择的时候,其实你只是更没有自由。
塔塔:我再插一句,之前我们一帮人有聊这么一个话题,在我们看来自由意志满足两个条件:1、你有选择,而不是什么选择都没有;2、你的选择并不是完全随机的。这就导致另外一个话题,比如说我每天有三个选择,但是我最后做出的这一个选择到底是完全确定下来的还是不确定,这倒并不是很影响。回到前面一个问题,打个比方说我有的选择是包子鸡蛋灌饼饺子等等,那最后我到底是选择了包子还是没有选择,这件事情可能被胶卷确定下来,也可能没有,但是因为他的选择永远存在,所以这在我们看来还是处于一种我有自由选择的状态。换言之,你有选择的可能性,但至于你选择的结果是不是唯一的,这个问题我们可以不用去管。
思故渊:我想讲就是说你选择吃包子还是别的是一种自由意志,但是你自己选择吃饭还是不吃饭这个问题。我的意思是说,实际上你自己如果选择是不是吃什么东西的话,实际上是由你的系统依赖决定的,那时候你饿了觉得你要吃点东西的时候,这个东西是不受自由意志驱动的,而是受身体来驱动。我的意思是说在你的生活中一半以上的选择实际上是由身体来驱动的,你大脑中不受你的自由意志的模块去驱动的,而只有你很小的一部分,比方说你要选择那些重要的,比如你要学什么专业,你要读什么书,这些东西的话,可能是由你的自由意志控制,但是你并不控制你生活中绝大部分选择。
塔塔:这方面我想岔开一下,我之前在写一篇文章的时候调查过,有个实验室让一个人做出选择,到底按红色按钮还是绿色按钮,然后他们发现在人真正感觉到自己做出意志之前大脑早已经把这个决定确定下来了。所以人并没有决定按哪一个按钮的自由,但是他拥有的是不按这个按钮的自由。在后面的一些衍生实验,他们甚至于说在某些特定情况下我做出一个选择,距离我大脑做出这个选择,就是大脑做出选择,比我觉得自己做出选择可以提前好多秒,这个在我们那个流派认为是一个很强的证据,来证明其实自由意志是一个幻觉,也就是说,你的大脑早就把你这个结果已经控制好了,最后再以一个报幕员的身份跟下面的观众说:OK,我们现在看的是这一幕话剧。但是事实上到底演什么话剧,大脑已经把它确定下来了。还是那个问题,现在这方面的实验还在起步阶段,可能到后来我们会发现这个流派是错误的,这样的事情在物理中有很多。
思故渊:关于这个自由意志的事情,有一个问题是,我们为什么会进化出自由意志?自由意志在进化上有什么用?现在有一个猜测是说,某些重要选择中,自由意志可能会提供一些更好的选择。比如你的神经系统告诉你不要接近火,否则会被烤伤,但是有些时候你必须那么做,这个时候,自由意志就提供了这样一种选择,让你能够避免更大的伤害。所以可能某种情况下我是决定论者,但是如果你有自由选择的机会在面前的话,一定要去做这样一些选择。
小庄:就像高老师说的,你一定要作一作,比如说给你一个机会,比如某某婚恋网的数据库摆在你面前让你自由选择,让你去选择一个女朋友,你可以根据各种参数,你要多长头发多大眼睛,什么职业、收入,全都按照你的条件去选出来,但是很有可能你选出来的你并不喜欢,谁也搞不清楚你为什么会这样,但在我们现实当中就是这样,甚至有些朋友给你相亲,明明是你喜欢的样子,但是带到你面前,你并没有感觉,这个时候就是你的那个『作』系统。
塔塔:有时候目标太明确未必是一件好事情。
高爽:所以没有办法用非常完备的系统、一套科学、一套标准去衡量出我想要一个什么样的对方或者宇宙,但是当我看到他在我面前的时候,我知道就是,我相信是这样的。
王翀:我再插一两句,咱们讨论的很多都是自由选择和爱情之间的关系,其实我们昨天演出结束的《大先生》这部戏,其中讲的是人的政治自由和国家之间的关系,其实是一个更大的范围里讨论的,不管世界多么黑暗,你依然可以在心底燃起火,去做政治上的选择,去做政治上的行动。其实我们越聊越像80年代存在主义的讨论,就是说我们存在,我们人在这,我们能做些什么。作是一种做法;认清宿命论的框架,但依然珍惜自己现在能做出的有限的选择,这些都是我们做人的一个基本状态,也是我们做人的一种意义吧。如果不能选择自己中午吃什么,如果不能选择自己的嗜好,自己的爱,如果不能选择自己希望坚持的政治理想,那好像做人就真的变成程序和机器了。
观众提问环节
待更新......AI充电中
现场录音请关注十五言的网易云音乐电台&&『十五言』,近期发布。
四维单子上有男女暗示5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双顶径和股骨长标准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