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地方专项的少数民族高考加分加分了吗

2015省市高考加分政策相关规定
对于高考加分问题,是很多人关注的问题重点,那么,2015年的高考,对于加分问题有了哪些新的规定呢?应届.毕业生网校园招聘会信息一网打尽,yjbys.com应届'毕业生网校园招聘信息一网打尽,3g.yjbys.com
&  2015年广西高考加分政策:   一、取消鼓励性的全国性加分项目   (一)取消体育特长生加分项目。   (二)取消中学生学科奥林匹克竞赛加分项目。   (三)取消科技类竞赛加分项目。   (四)取消省级优秀学生加分项目。   (五)取消思想政治品德有突出事迹加分项目。   上述5个项目中,第(四)、第(五)两项广西壮族自治区已于2012年取消,日之前在高级中等教育阶段已取得第(一)、第(二)、第(三)项有关奖项、名次、称号的考生,按广西壮族自治区原有规定审核加分资格(体育特长生中的二级运动员,须经自治区体育局进行复核复测确认资质,并经自治区招生考试院组织相关测试合格后才具备加分资格),加分分值为5分。   二、保留和完善扶持性的全国性加分项目   保留&烈士子女&&边疆、山区、牧区、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少数民族考生&&归侨、华侨子女、归侨子女和台湾省籍考生&&自主就业退役士兵&&在服役期间荣立二等功(含)以上或被大军区(含)以上单位授予荣誉称号的退役军人&加分项目。加分资格审核按广西壮族自治区原有规定执行,加分分值不变。其中:   (一)烈士子女考生,总分加20分。   (二)在全区范围内(除南宁市、柳州市、桂林市、梧州市、北海市等5市的城区外),对瑶族、苗族、侗族、毛南族、仫佬族、回族、彝族、京族、水族、仡佬族等10个世居少数民族的考生,总分加20分。   对融水、三江、龙胜、恭城、隆林、富川、罗城、环江、巴马、都安、大化、金秀、资源、凌云、西林、防城港市防城区、东兴市、靖西、那坡、凭祥、大新、宁明、龙州、德保、扶绥、崇左市江州区、天等、上思等28个民族自治县(含享受民族自治县同等待遇县)和边境县(含享受边境县同等待遇县)的少数民族考生,总分加20分。   对融安、灌阳、蒙山、百色市市辖区(右江区)、田阳、田东、平果、乐业、田林、昭平、河池市市辖区(金城江区)、南丹、天峨、凤山、东兰、宜州、忻城、象州、武宣、上林、隆安、马山等22个山区的少数民族考生,总分加10分。   除上述50个县(市、区)、南宁市、柳州市、桂林市、梧州市、北海市城区的少数民族考生以及10个世居少数民族的考生外,区内其他市、县的少数民族考生,总分加7分。   南宁市、柳州市、桂林市、梧州市、北海市城区的少数民族考生,总分加5分。   符合广西壮族自治区普高报名条件,户口未迁入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外来人员,除持有广西壮族自治区有效期内的经广西壮族自治区设区的市(含)以上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审核、公安部门颁发的《广西壮族自治区居住证》(即人才居住证)的之外,属于少数民族的,总分加5分。   (三)归侨、华侨子女、归侨子女和台湾省籍的考生,总分加10分。   (四)自谋职业的退役士兵考生,总分加10分。   (五)在服役期间荣立二等功(含)以上或被大军区(含)以上单位授予荣誉称号的退役军人考生,总分加20分。   三、规范保留2项地方性加分项目   (一)山区、边境县考生加分项目。   对融水、三江、龙胜、恭城、隆林、富川、罗城、环江、巴马、都安、大化、金秀、资源、凌云、西林、防城港市防城区、东兴市、靖西、那坡、凭祥、大新、宁明、龙州、德保、扶绥、崇左市江州区、天等、上思等28个山区和边境县(含享受边境县同等待遇县)的考生,总分加20分。   对融安、灌阳、蒙山、百色市市辖区(右江区)、田阳、田东、平果、乐业、田林、昭平、河池市市辖区(金城江区)、南丹、天峨、凤山、东兰、宜州、忻城、象州、武宣、上林、隆安、马山、防城港市港口区等23个山区和边境县(含享受边境县同等待遇县)的考生,总分加10分。   (二)农村计划生育家庭的独生子女考生和双女结扎户女儿考生加分项目。   对农村计划生育家庭的独生子女考生和双女结扎户女儿考生,总分加10分。   四、取消其他地方性加分项目   日起,取消留学回国人员的随归子女考生加分等加分项目。
&  2015年湖北高考加分政策:   一、加分投档项目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考生可以在其高考文化成绩总分基础上加分投档,同一考生如符合多项加分投档条件,只取其中的一项。   1.少数民族聚居地的少数民族考生。少数民族聚居地指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下辖的恩施市、利川市、建始县、巴东县、宣恩县、咸丰县、来凤县、鹤峰县,以及宜昌市的长阳土家族自治县和五峰土家族自治县等10个县(市)。   2.归侨、华侨子女、归侨子女和台湾省籍考生。   3.自主就业的退役士兵考生。   4.在服役期间荣立二等功以上或被大军区以上单位授予荣誉称号的退役军人考生。   5.烈士子女考生。   6.农村独生女考生。指父、母和本人均为农村户口、领取了《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或《独生子女证》的农村独生女考生。   二、优先录取项目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考生,在与其他考生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   1.散居在汉族地区的少数民族考生,在与汉族考生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   2.退出部队现役的考生、残疾人民警察、因公牺牲人民警察的子女、一级至四级残疾人民警察的子女,在与其他考生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   3.平时荣获二等功或者战时荣获三等功以上奖励的军人的子女,一至四级残疾军人的子女,因公牺牲军人的子女,驻国家确定的三类以上艰苦边远地区和西藏自治区,解放军总部划定的二类以上岛屿工作累计满20年的军人的子女,在国家确定的四类以上艰苦边远地区或者解放军总部划定的特类岛屿工作累计满10年的军人的子女,在飞或停飞不满1年或达到飞行最高年限的空勤军人的子女,从事舰艇工作满20年的军人的子女,在航天和涉核岗位工作累计满15年的军人的子女,参加高考并达到有关高等学校投档线的,由院校决定予以优先录取。关于下达2016年省少数民族发展专项资金的通
  云民宗〔2016〕3号
  关于下达2016年省少数民族发展专项资金的通& 知
  各有关乡镇(街道),县财政局:
  根据省财政厅、省民宗委《关于印发浙江省少数民族发展专项资金使用管理办法的通知》(浙财行〔2015〕14号),省财政厅《关于提前下达2016年少数民族发展专项资金的通知》(浙财行〔2015〕83号)、省民宗委《关于提前下达2016年少数民族发展资金安排使用有关事项的通知》(浙民宗发〔2015〕74号),经研究评审公示,并报县财政同意,将2016年省少数民族发展专项资金安排如下(见附件)。
  请你们按照《浙江省少数民族发展专项资金使用管理办法》(浙财行〔2015〕14号)、《云和县少数民族发展专项补助资金使用和管理办法》(云财综〔2015〕4号)有关要求,严格执行报账制和公告公示制,确保专款专用,将资金落实到具体项目,确保资金使用效益。
  附件:云和县2016年省少数民族发展专项资金安排表
  云和县民族宗教事务局   
  日    
  (此件公开发布)
索&&引&&号
附件下载阅读
主办:云和县人民政府主办 云和县信息中心 浙ICP备号
Copyright@2011 www. All Rights Reserved2015年河北省少数民族高考加分政策
2015年河北省少数民族高考加分政策
&&&&来源:社会热点材料
  河北省少数民族加分政策根据聚居区区别对待:河北省少数民族自治县的少数民族考生增加10分,散居的少数民族考生增加5分。2015年高考加分项目进一步减少,详情如下:  一、总体要求  减少和规范高考加分工作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促进素质教育实施,科学合理地体现考生的相关特长、突出事迹、优秀表现等,引导每一个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纠正少数人片面追求高考加分的倾向。要突出问题导向,着力解决当前群众反映最强烈、矛盾最集中的体育、艺术等特长加分和地方性加分问题。要促进公平公正,严格制定加分项目设立程序,加强考生加分资格审核公示,加强监督管理,严厉打击加分资格造假。要体现积极稳妥,从紧从严,有序衔接,平稳推进,确保实现大幅减少、严格控制、规范管理、公平公正的目标任务。  二、减少和规范高考加分项目  1.取消部分全国性加分项目。日起,取消以下高考加分项目,此后获得相关奖项、名次、称号的考生均不再具备高考加分资格。考生的相关特长、突出事迹、优秀表现等情况记入学生综合素质档案或考生档案,供高校录取时参考。  (1)取消体育特长生加分项目。在高级中等教育阶段获得“重大国际体育比赛集体或个人项目前6名、全国性体育比赛个人项目前6名”“国家二级运动员(含)以上称号”的考生,均不再具备高考加分资格。相关考生可选择报考高校高水平运动队招生,或运动训练、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单独考试招生,或其他体育学类专业招生。  (2)取消中学生学科奥林匹克竞赛加分项目。在高级中等教育阶段获得全国中学生(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学、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全国决赛一、二、三等奖的考生,不再具备高考加分资格。考生的相关学科特长可作为自主招生试点高校优先给予初审通过的条件。  (3)取消科技类竞赛加分项目。在高级中等教育阶段获得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含全国青少年生物和环境科学实践活动)、“明天小小科学家”奖励活动、全国中小学电脑制作活动一、二等奖,国际科学与工程大奖赛或国际环境科研项目奥林匹克竞赛奖项的考生,不再具备高考加分资格。考生的相关科研特长和创新潜质可作为自主招生试点高校优先给予初审通过的条件。  (4)取消省级优秀学生加分项目。在高级中等教育阶段获得省级优秀学生称号的考生,不再具备高考加分资格。  (5)取消思想政治品德有突出事迹加分项目。在高级中等教育阶段被认定为思想政治品德方面有突出事迹的考生,不再具备高考加分资格。对有突出事迹的考生,按照有关程序,高校可破格录取或单独考试录取。  日之前在高级中等教育阶段已取得上述项目有关奖项、名次、称号的考生,是否具有加分资格由生源所在地省级高校招生委员会研究决定。确有必要保留的按本省(区、市)原有规定执行,加分分值不超过5分,有关省份要加强资格认定和严格管理,体育部门要重新对二级运动员资质进行复核复测,教育部门要按相关标准进行严格测试。  2.保留和完善部分全国性加分项目。根据相关法律行政法规规定,保留“烈士子女”“边疆、山区、牧区、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少数民族考生”“归侨、华侨子女、归侨子女和台湾省籍考生”“自主就业退役士兵”“在服役期间荣立二等功(含)以上或被大军区(含)以上单位授予荣誉称号的退役军人”加分项目。各省(区、市)要不断改进和完善相关政策,不得擅自扩大全国性加分项目适用范围。  3.大幅减少地方性加分项目。日起,取消地方性体育、艺术、科技、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等加分项目,相关政策按照上述取消部分全国性加分项目的规定执行。各省(区、市)要进一步大幅减少其他地方性高考加分项目。  4.规范和完善确有必要保留的地方性加分项目。根据国发〔2014〕35号文件要求,确有必要保留的地方性加分项目,应合理设置加分分值,由省级人民政府确定并报教育部备案,原则上只适用于本省(区、市)所属高校在本省(区、市)招生。有关地方要探索完善边疆民族特困地区加分政策,具体办法由省级人民政府根据实际确定并报教育部备案。  三、严格管理和监督  1.加强加分考生资格审核。各省(区、市)要按照“谁主管、谁审核、谁负责”的原则,建立健全考生加分资格审核工作责任制,明确各有关部门主体责任、工作流程、审核规则和违规处理办法,确保职责明确、办法清晰,便于考生和社会监督。  2.加强加分考生资格信息公示。各省(区、市)要进一步规范和细化信息公示的内容、办法、程序、时间安排等相关要求。公示信息须包括考生姓名、性别、所在中学、加分项目、相关佐证材料,以及审核单位、审核人员名单(包括评委、裁判)等。各省级招生考试机构、基层教育行政部门及中学要严格按照要求详实、准确、及时公示考生资格。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开展加分考生资格信息公示专项检查。  3.完善违纪举报和申诉受理机制。各省(区、市)要进一步完善网络、电话、信函等多位一体的举报申诉工作平台,畅通违纪举报和申诉受理渠道,依照工作职责建立健全工作机制,及时受理加分造假举报和考生信访申诉案件,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及时调查处理,回应考生和社会关切。  4.严肃处理资格造假考生。对弄虚作假、骗取相关加分资格的考生,一经查实,将依法依规取消其当年参加高考报名、考试或录取的资格,可同时给予暂停参加各种国家教育考试1至3年的处理,考生的违规事实记入国家教育考试诚信档案。各省级招生考试机构要提前向考生和社会告知相关处理办法。  5.依法健全责任追究制度。各省(区、市)要完善高考加分资格审核工作责任追究制度,实行倒查追责。一经查实,对违规违纪责任人和相关责任人依法依规严肃处理。构成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四、组织实施  各省(区、市)要高度重视减少和规范高考加分工作,按照《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要求和本意见,研究制定本地调整规范高考加分工作实施方案。实施方案须报经省级人民政府审议,于2015年1月底前报教育部备案后向社会公布实施。  各省(区、市)要在本地调整规范高考加分实施方案公布后,认真做好相关舆论宣传工作。要统筹运用好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精准解读政策,特别要明确告知政策调整时间节点及涉及考生的相关政策内容,确保政策调整平稳顺利进行。
读了《2015年河北省少数民族高考加分政策》的人还读了:
与2015年河北省少数民族高考加分政策相关的文章
相关内容推荐:为什么少数民族加分_百度知道  昨天去云南省宣威市教育局帮朋友看教师招聘考试成绩,看到不少人在现场怒骂为什么要给少数民族加那么多分,一女孩边哭边述诉说,一打听才知道她看成绩时见到自己是上线的最后1名,有人提醒她看看后面有没有少数民族,可能会加分,结果一看还真有个回族,再看一下少数民族加分登计表,加10分,本来考上的,结果别人一加分,又得"靠边站"。  看到女孩的情况,我很好奇,就去看了看少数民族加分登计表,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少数民族大多数是加10分,也有少部分人加5分或者6分,这个分是直接加到总分上的,对于数学,语文,英语等专业来说,这个分可以把名次提前好几名,本来十几名的人,因为这个加分可能就进入前五名了。  看到这情况,我认为除了部分少数名族外,没有人会觉得公平,少数民族可以照顾,但不能无底线,可以加分,但怎能赤裸裸的在总分上加10分呢。对那些为了考上起早贪黑,挑灯夜战,几年来辛勤付出的人来说就是一种无情的打击。  我查了一下这个加分的依据,是根据云南省曲靖市人社局发布的&曲靖市2015年事业单位委托公开招聘人员公告&来确定加分的,中间有一段时这样说的,~~“就读高校前生源或户籍在曲靖市8个民族乡、99个民族村委会、552个民族村民小组和市委、市政府确定的475个贫困村范围内的彝、回、壮、布依、苗、水、瑶7种世居少数民族高校毕业生加10分”~~。具体是哪些村,哪些乡,我也没查到,不知道怎么查,但我个人认为这个加分的确太离谱,是无条件的加,为什么说无条件,因为这个加分是考任何乡镇都加,考任何岗位都加,而不是限定要报考上面所说的民族乡,民族村委会才加。到这我只想说一句,凭什么。  再查了查云南的其他地区,还有其他省份,查来查去,好像也只有少部分地区对事业单位考试有加分,并设定特殊岗位,最多也就加5分,而我们曲靖一下子加10分,不管你考什么专业,考什么地区,统统都加,我想说一句,合理吗?上面有什么政策规定吗?还是你们就是政策的制定者,想怎么定就怎么定,这对汉族的同学来说,有什么公平公正可言。  我写这并不是我仇视少数民族,也不是说不该加分照顾,但能否让大家觉得公平公正,能否设定为报考特定地区,特定岗位加分,能否不要赤裸裸在总分上直接加10分。
楼主发言:3次 发图:0张
  没人吗?
  自取其乱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2016少数民族高考加分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