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急性皮肤型急性红斑狼疮疮可以吃山竹吗?

英国警示质子泵抑制剂的亚急性皮肤型红斑狼疮风险
英国药品和医疗产品管理局(MHRA)2015年9月发布新的一期药品安全性更新月报,介绍了质子泵抑制剂(PPI)和亚急性皮肤型红斑狼疮(SCLE)病例发生的相关性。PPI可减少胃酸分泌,是广泛用于治疗胃酸相关疾病的药物,包括:反流性食道炎、胃十二指肠溃疡和Zollinger-Ellison综合征。英国市场上销售的PPI包括:埃索美拉唑、兰索拉唑、奥美拉唑、泮托拉唑和雷贝拉唑。SCLE是一种发生于日光暴露区域的无瘢痕形成的皮肤病。SCLE的特征为多环形红斑鳞片状斑块或融合的银屑病样斑丘疹病变,有时伴有关节痛。可使用皮肤试验(如直接免疫荧光)和血清学试验(包括出现抗Ro抗体或Sj?gren 综合征相关抗原A[SSA])来诊断SCLE。药物诱导的SCLE可发生于药物暴露后数周、数月,甚至数年。相关性证据PPI的应用非常广泛,报告的SCLE病例则相对罕见。尽管如此,临床文献和报告至药品监管部门的病例(包括黄卡计划)的证据仍支持PPI与SCLE之间存在因果关联性。目前正在更新产品信息,以纳入此新的信息。来自瑞典的一个链接患者注册与处方药物注册系统的病例对照研究认为,接受PPI治疗的患者发生SCLE的风险为普通人群的3倍(OR值为2.9[95% CI: 2.0–4.0])1。丹麦一家大学教学医院中的一个皮肤病科室19年间的患者病历审查中发现了19例与PPI相关的SCLE病例。其中,3例病例被明确归类为PPI所致,14例病例归类为很可能为PPI所致2。临床文献中还报道了另外17例PPI使用后的SCLE病例3-8。截至目前,文献审查的病例和PPI上市许可证持有者向药品监管部门提交的病例报告中,共发现了36例去激发阳性和4例再激发阳性的病例报告。参考文献:1. Gr?nhagen CM and others. Subacute cutaneous lupus erythematosus and its association with drugs: a population-based matched case-control study of 234 patients in Sweden. Br J Dermatol. : 296–305.2. Sandholdt LH and others. Proton pump inhibitor-induced subacute cutaneous lupus erythematosus. Br J Dermatol : 342–51.3. Almebayadh M and others. Subacute cutaneous lupus erythematosus induced and exacerbated by proton pump inhibitors. Dermatology : 119–23.4. Reich A, Maj J. Subacute cutaneous lupus erythematosus due to proton pump inhibitor intake: case report and literature review. Arch Med Sci 3–47.5.McCourt C and others. Anti-Ro and anti-La antibody positive subacute cutaneous lupus erythematosus (SCLE) induced by lansoprazole. Eur J Dermatol 0–61.6.Panting KJ et al. Lansoprazole-induced subacute cutaneous lupus erythematosus. Clin Exp Dermatol 3–34.7.Dam C, Bygum A. Subacute cutaneous lupus erythematosus induced or exacerbated by proton pump inhibitors. Acta Derm Venereol –89.8.Bracke A and others. Lansoprazole-induced subacute cutaneous lupus erythematosus: two cases. Acta Derm Venereol 3–54.(英国MHRA网站)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丁香园”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丁香园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丁香园”。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亚急性皮肤型红斑狼疮相关文章
近期热门文章
下载医学时间
每天10分钟成学霸
手机扫一扫
关注丁香园微信号
关于丁香园支持键盘← →键翻阅图片
亚急皮肤型的皮损表现为上覆细小鳞屑的红斑,角化过度和毛囊角栓不明显。
大家都在看:
&a href="#p=1K2" hidefocus="true"&
&div&&ul&&img src="/uploads/allimg/3-120R1161K2_small.jpg" width="100" /&&/ul&&/div&
&p&亚急皮肤型,表皮萎缩,轻微角化过度,真皮层炎细胞浸润,尤以血管周围及皮肤附属器周围重。&/p&
&i title="img"&/uploads/allimg/3-120R1161K2.jpg&/i&
&i title="timg"&/uploads/allimg/3-120R1161K2.jpg&/i&
&a href="#p=2041" hidefocus="true"&
&div&&ul&&img src="/uploads/allimg/3-120R1162041_small.jpg" height="75" /&&/ul&&/div&
&p&亚急性皮肤型红斑狼疮毛囊皮脂腺周围较为致密的淋巴细胞浸润。&/p&
&i title="img"&/uploads/allimg/3-120R1162041.jpg&/i&
&i title="timg"&/uploads/allimg/3-120R1162041.jpg&/i&亚急性皮肤型红斑狼疮应怎样诊断呢?
&&&&&&字号
红斑狼疮为自身免疫性疾病之一,属结缔组织病范围,可分为盘状红斑狼疮和系统性红斑狼疮两大类。亚急性皮肤型红斑狼疮,是一种介于盘状红斑狼疮和系统性红斑狼疮之间的皮肤病变。那亚急性皮肤型红斑狼疮应怎样诊断呢?
亚急性皮肤型红斑狼疮主要根据皮疹的形态和轻至中度的全身症状可以初步诊断。实验室检查有助诊断。丘疹鳞屑型应与银屑病及玫瑰糠疹鉴别,环形红斑应与其它有环形红斑损害的皮肤病鉴别。后者一般无明显的全身症状和缺乏亚急性皮肤红斑狼疮的实验室异常。
亚急性皮肤型红斑狼疮病理基本同盘状红斑狼疮,但真皮表皮连接处免疫球蛋白和C3沉积的阳性率仅占50%左右。亚急性皮肤型红斑狼疮可有白细胞及血小板减少,血沉增快,1gG和丙种球蛋白增高,抗核抗体及抗Ro和抗La抗体阳性,少数抗dsDNA及抗Sm抗体阳性。对于以上情况,那么红斑狼疮患者就要做好日常的预防工作。以下几点是红斑狼疮患者需要特别注意的:
怎样诊断亚急性皮肤型红斑狼疮
一、在日常生活中预防感染
很多疾病都是因为感染所致的,红斑狼疮患者因类固醇或免疫抑制剂的副作用影响或病情的影响,免疫能力普遍下降,在这样的情况下是非常容易受到细菌的侵犯的,从而引起各器官的感染。常见的有泌尿道感染、肠胃道感染、呼吸道感染、及伤口的感染等。
二、积极治疗病毒感染
一旦发现患有了红斑狼疮就应该及早治疗,红斑狼疮的病毒感染可能与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发生有关。要预防红斑狼疮,首先我们应积极治疗各种病毒感染,尤其是对于上呼吸道病毒感染,绝对不能掉以轻心,许多大病都是以伤风感冒为始,发病而危害人群的。
三、红斑狼疮患者应该避免日光曝晒皮肤
预防红斑狼疮常见办法还包括避免日光曝晒皮肤,过多紫外线照射,会加重红斑狼疮肾病的病情,因为紫外线可使DNA转化为胸腺嘧啶二聚体,从而使抗原性增强,促使系统性红斑狼疮产生,因此,红斑狼疮肾病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该避免在强烈的日光下长时间曝晒,以减少紫外线过度照射造成的损害。
以上就是专家的介绍,希望会对您有所帮助。另外专家提醒,患者一定要注意平时的饮食安全和营养的均衡,保证充足的睡眠,不过度劳累。不要熬夜。还可以通过运动来增强自身的抵抗力。(来源:)
(责编:赵敬菡、刘婧婷)
善意回帖,理性发言!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恭喜你,发表成功!
请牢记你的用户名:,密码:,立即进入修改密码。
s后自动返回
5s后自动返回
恭喜你,发表成功!
5s后自动返回
最新评论热门评论
24小时排行&|&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by .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by .cn. all rights reserved概述/亚急性皮肤红斑狼疮
亚急性皮肤红斑狼疮(SCLE)又称浅表性播散性狼疮亚急性播散性狼疮、环状红斑、牛皮癣型狼疮、播散性盏状狼疮等本病皮损既与盘状红斑狼疮不同,又与泛发型瘢痕性盘状狼疮不同本病皮损具有对称性、浅表性、泛发性和无瘢痕形成健康搜索的特征。流行病学:最早是由Prystowsky (1975)对80例本病皮肤和皮肤外表现进行观察和病理切片研究,根据临床和实验室特征而确定为此型红斑狼疮的Gilliam(1979)进一步研究发现,这种特殊型皮肤红斑狼疮病人具有轻度系统损害特征、血清异常及肌肉骨骼症状,但无严重的中枢神经系统或进行性肾脏受累。多为女性,男女之比为3∶7,发病年龄在17~67岁。
病因/亚急性皮肤红斑狼疮
亚急性皮肤红斑狼疮本病病因不明,患者家族中本病发生率明显较高,家族成员中高γ球蛋白血症发病亦较高这提示本病发病与遗传因素有关。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由某些外因(日光、紫外线照射)和内因(精神受刺激心理严重障碍)的作用下通过神经免疫内分泌网络,导致自身组织细胞抗原性发生改变,最终发生免疫反应而致病。发病机制:1.亚急性皮肤红斑狼疮的发病机制健康搜索是,多因素所致人体免疫异常,引起皮肤局限或播散性病理损害。2.组织病理 本病皮损的病理改变和盘状红斑狼疮有很多相同之处,但很少有毛囊栓形成和角化过度,细胞浸润的深度也较轻,单核细胞浸润通常仅限于真皮上2/3的血管周围及附属器周围。最特征性的改变位于表皮基底层,表现为基底细胞丧失了正常的结构和正常排列方向在基底细胞间或细胞内形成水肿及空泡,表皮-真皮交界处由于单核细胞浸润而造成部分闭塞。表皮基底细胞层的这种空泡变性十分明显有时可引起皮下空泡形成。黑色素生成增加及色素转化受阻可导致表皮下巨噬细胞内黑色素沉着。90%的盘状红斑狼疮病人皮肤活检免疫荧光检查发现,健康搜索在表皮-真皮交界处有免疫球蛋白的沉着,而亚急性皮肤红斑狼疮病人,其表皮-真皮交界处有免疫球蛋白沉积者仅占40%。
临床表现/亚急性皮肤红斑狼疮
亚急性皮肤红斑狼疮本病皮损为广泛性、对称性分布,常累及肩关节、上肢伸侧面、上背部和颈部。皮损开始为小红斑性轻度脱屑性丘疹两个形状相同的皮损可融合成一个较大的皮损。这种红斑性丘疹可发展为表面脱屑的丘疹鳞屑形皮损,也可向周围扩散形成环状皮疹,然后融合成多发性环状外形偶尔同一个病人可出现上述两型皮损,但多以一种为主常融合形成较大的皮损在环状皮损中心常见有带灰色的色素脱失、毛细血管扩张和浅表性鳞屑,其周围绕以红斑。这些皮损的边缘偶尔出现小水泡,这是由于严重的表皮基底细胞层病变引起表皮分离所致。皮损消退后,仍然可有色素脱失和毛细血管扩张。色素脱失常持续数月而最后消失,毛细血管扩张可长期存在.总之本病和盘状红斑狼疮具有共同的临床特征而又有明显的差别。本病为非瘢痕形成其脱屑和毛囊栓形成较轻持续时间较短,分布较广,皮损有融合的倾向可形成较大的皮损区,其色素改变有时很突出,急性炎症消退后色素消失可持续数月,但不伴有真皮萎缩,为可逆性改变半数以上病例有弥漫性非瘢痕形成性脱发,且对光敏感较盘状红斑狼疮更为常见健康搜索。约40%的病人可发生软腭黏膜损害,这种改变在具有明显系统性表现者尤为多见;约1/5病例出现网状青斑和甲周毛细血管改变;约1/5病例可发生盘状红斑狼疮的瘢痕形成性皮损,这些皮损常位于头皮,并且可发生在SCLE出现前许多年几乎所有的病人都有轻度的系统性表现,最常见的有关节痛、原因不明健康搜索的发热和全身不适,很少有严重的中枢神经系统损害。并发症:约40%健康搜索的病人可发生软腭黏膜损害,这种改变在具有明显系统性表现者尤为多见;约1/5病例出现网状青斑和甲周毛细血管改变;最常见的有关节痛、原因不明的发热和全身不适。诊断:根据本病皮损具有非固定性、浅表性、非瘢痕性以及恶化和缓解交替发生的特征,无慢性盘状红斑狼疮所特有的固定性及慢性瘢痕形成特征,也无系统性红斑狼疮严重多系统损害的特征,如中枢神经系统病变,肾脏病变,结合表皮基底细胞层特征性病理改变等,在临床上即可基本确诊。再参考有关实验室检查,如荧光ANA阳性,抗SSA、SSB抗体阳性,以及HLA-DR3或HLA-B8阳性,即可诊断为SCIE
检查/亚急性皮肤红斑狼疮
亚急性皮肤红斑狼疮实验室检查:1.血常规及血沉 一般无贫血现象可出现白细胞减少,血沉增快。2.尿常规 少数病人仅有轻度蛋白尿和血尿。其它辅助检查:1.免疫学检查 多数病例的LE细胞和抗核抗体阳性,抗SSA、SSB抗体阳性。约1/3的病例有低滴度的抗dsDNA抗体阳性。80%的病例荧光ANA阳性其中60%的病例在1∶160以上。2.正常皮肤活检,可于表皮-真皮交界处有免疫复合物沉着。相关检查:血沉。
鉴别诊断/亚急性皮肤红斑狼疮
需要鉴别的疾病基本同盘状红斑狼疮,但需要排除与红斑狼疮相混淆的其他风湿病,如类风湿关节炎、皮肌炎及混合结缔组织病。
治疗/亚急性皮肤红斑狼疮
缓解期的防治措施与盘状狼疮基本相同。一旦病情恶化,必须用激素、免疫抑制剂,其用药方法及疗程同系统性红斑狼疮,只是用药剂量宜小。
预防/亚急性皮肤红斑狼疮
预后:本病无严重生命器官受累,预后较好。预防:1.避免饮酒和过度疲劳。2.如对日光过敏,外出时面部可搽用防光剂(如5%宁软膏)、撑伞或戴宽帽,穿长袖衣服和长裤,避免在烈日下暴晒。3.避免受凉、感冒或其他感染。
求医网亚急性皮肤红斑狼疮专题/亚急性皮肤红斑狼疮
亚急性皮肤红斑狼疮求医网()创立于2000年,是北京时代网创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核心平台,我们力求打造中国最专业的医疗网站。求医网正在努力为患者提供方便、快捷和专业的在线咨询服务,同时建立海量信息库为患者提供最全面的医疗信息资讯……详细 >>本词条全部内容由词条认领机构及智愿者共同编辑,互动百科权威评审。
万方数据期刊论文
岭南皮肤性病科杂志
万方数据期刊论文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万方数据期刊论文
中国全科医学
&|&相关影像
互动百科的词条(含所附图片)系由网友上传,如果涉嫌侵权,请与客服联系,我们将按照法律之相关规定及时进行处理。未经许可,禁止商业网站等复制、抓取本站内容;合理使用者,请注明来源于。
登录后使用互动百科的服务,将会得到个性化的提示和帮助,还有机会和专业认证智愿者沟通。
此词条还可添加&
编辑次数:14次
参与编辑人数:8位
最近更新时间: 14:46:11
贡献光荣榜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亚急性皮肤红斑狼疮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