蜡炬成灰泪始干什么诗干

古典文学交流QQ群:
您所在的位置: >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全文出处作者注释翻译赏析
作者:fengzren来源:未知时间:阅读:
&&& 作者: 年代:唐
&&&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 赏析:
&&& 这首,以女性的口吻抒写爱情心理,在悲伤、痛苦之中,寓有灼热的渴望和坚忍的执着精神,感情境界深微绵邈,极为丰富。
&&& 开头两句,写爱情的不幸遭遇和抒情主人公的心境:由于受到某种力量的阻隔,一对情人已经难以相会,分离的痛苦使她不堪忍受。首句的&别&字,不是说当下正在话别,而是指既成的被迫分离。两个&难&字,第一个指相会困难,第二个是痛苦难堪的意思。前人诗中曾有&别日何易会日难&(曹丕《燕歌行》)&别易会难得&(宋武帝《丁都护歌》)等句,都是以强调重聚之难而感叹离别之苦。李商隐从这里推进一步,表明因为&相见时难&所以&别亦难&--难以割舍、痛苦得难以禁受。诗人在一句之中两次使用&难&字,第二个&难&字的出现,因重复而给人以轻微的突兀感,造成了的绵联纤曲之势,使相见无期的离别之痛因表达方式的低回婉转而显得分外的深沉和缠绵;这样的缠绵情态,在&别易会难得&等平直叙述中是不易体会的。这位抒情主人公既已伤怀如此,恰又面对着暮春景物,当然更使她悲怀难遣。暮春时节,东风无力,百花纷谢,美好的春光即将逝去,人力对此是无可奈何的,而自己的境遇之不幸,和心灵的创痛,也同眼前这随着春天的流逝而凋残的花朵一样,因为美的事物受到摧残,岂不令人兴起无穷的怅惘与惋惜!&东风无力百花残&一句,既写自然环境,也是抒情者心境的反映,物我交融,心灵与自然取得了精微的契合。这种借景物反映人的境遇和感情的描写,在李商隐的笔底是常见的。例如《夜雨寄北》的前两句:&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次句不仅象征诗人留滞巴蜀,而且反映了客子离人的百无聊赖,同&东风无力百花残&一样,写实与象征融为一体,予感情以可以感触的外在形态,也就是通常说的寓情于景的抒情方式。
&&& 三、四句,接着写因为&相见时难&而&别亦难&的感情,表现得更为曲折入微。&春蚕到死丝方尽&中的&丝&字与&思&谐音,全句是说,自己对于对方的思念,如同春蚕吐丝,到死方休。&蜡炬成灰泪始干&是比喻自己为不能相聚而痛苦,无尽无休,仿佛蜡泪直到蜡烛烧成了灰方始流尽一样。思念不止,表现着眷恋之深,但是终其一生都将处于思念中,却又表明相会无期,前途是无望的,因此,自己的痛苦也将终生以随。可是,虽然前途无望,她却至死靡它,一辈子都要眷恋着;尽管痛苦,也只有忍受。所以,在这两句里,既有失望的悲伤与痛苦,也有缠绵、灼热的执着与追求。追求是无望的,无望中仍要追求,因此这追求也着有悲观色彩。这些感情,好象在无穷地循环,难以求其端绪;又仿佛组成一个多面的立体,光从一个角度是不能见其全貌的。诗人只用两个比喻就圆满地表现了如此复杂的心理状态,表明他的联想是很丰富的。&春蚕&句首先是人的眷恋感情之缠绵同春蚕吐丝绵绵不尽之间的联想,又从蚕吐丝到&死&方止而推移到人的感情之生死不渝,因此写出了&到死丝方尽&,使这一形象具有了多种比喻的意义。南朝乐府西曲歌《作蚕丝》:&春蚕不应老(不应,这里是&不顾&的意思),昼夜常怀丝。何惜微躯尽,缠绵自有时。&造意与《无题》的&春蚕&句相近。不过,这里的春蚕&何惜微躯尽&,是在料定&缠绵自有时&、前途颇有希望的情况下产生的意念。《无题》&春蚕&句则不然,就其表现追求精神而言,它表现的追求是无望的,却又是不计希望之有无的,感情境界有差异,联想也更为曲折。以蜡烛的燃烧比喻痛苦的煎熬,在李商隐以前的南朝乐府中,也不少见。如&思君如明烛,中宵空自煎&(王融《自君之出矣》),&思君如夜烛,煎泪几千行&(陈叔达,同题)等皆是。&蜡炬成灰泪始干&同样是用蜡烛作比喻,却不是单一地以蜡泪比拟痛苦,而是还进一步以&成灰始干&反映痛苦的感情终生以随,联想比前人深微复杂得多,形象的底蕴也因此而丰富得多了。
&&& 以上四句着重揭示内心的感情活动,使难以言说的复杂感情具体化,写得很精彩。五六句转入写外向的意念活动。上句写自己,次句想象对方。&云鬓改&,是说自己因为痛苦的折磨,夜晚辗转不能成眠,以至于鬓发脱落,容颜憔悴,亦即六朝诗人吴均所说&绿鬓愁中改,红颜啼里灭&(《和萧洗马子显古意六首》)的意思。但是,《无题》&晓镜&句说的是清晨照镜时为&云鬓改&而愁苦,并且是&但愁&--只为此而愁。这就生动地描写了纡折婉曲的精神活动,而不再是单纯地叙述青春被痛苦所消磨这件事了。自己于夜间因痛苦而憔悴,清晨又为憔悴而痛苦。夜间的痛苦,是因为爱情的追求不得实现;次日为憔悴而愁,是为了爱情而希望长葆青春,总之,为爱情而憔悴,而痛苦,而郁悒。这种昼夜廻环、缠绵往复的感情,仍然表现着痛苦而执着的心曲。&夜吟&句是推己及人,想象对方和自己一样痛苦。他揣想对方大概也将夜不成寐,常常吟诗遣怀,但是愁怀深重,无从排遣,所以愈发感到环境凄清,月光寒冷,心情也随之更趋暗淡。月下的色调是冷色调,&应觉月光寒&是借生理上冷的感觉反映心理上的凄凉之感。&应&字是揣度、料想的口气,表明这一切都是自己对于对方的想象。想象如此生动,体现了她对于情人的思念之切和了解之深。
&&& 想象愈具体,思念愈深切,便愈会燃起会面的渴望。既然会面无望,于是只好请使者为自己殷勤致意,替自己去看望他。这就是结尾两句的内容。中常以仙侣比喻情侣,青鸟是一位女性仙人西王母的使者,蓬山是神话、传说中的一座仙山,所以这里即以蓬山用为对方居处的象征,而以青鸟作为抒情主人公的使者出现。这个寄希望于使者的结尾,并没有改变&相见时难&的痛苦境遇,不过是无望中的希望,前途依旧渺茫。诗已经结束了,抒情主人公的痛苦与追求还将继续下去。
&&& 这首诗,从头至尾都融铸着痛苦、失望而又缠绵、执着的感情,诗中每一联都是这种感情状态的反映,但是各联的具体意境又彼此有别。它们从不同的方面反复表现着融贯全诗的复杂感情,同时又以彼此之间的密切衔接而纵向地反映以这种复杂感情为内容的心理过程。这样的抒情,联绵往复,细微精深,成功地再现了心底的绵邈深情。
&&& 诗中一、三、四、五各句,都可以从李商隐以前的创作中发现相似的描写。在前人创作的薰陶和启发下,诗人有所继承和借鉴。但是他并没有简单地模仿前人,而是以很高的创造性,向前跨进了一大步,把原来比较朴素的表现手段改造得更曲折、生动,用以反映更为丰富、深刻的思想感情,实际上已经脱去旧的形迹,成为新的创造了。从这里可以看出,诗人丰富的文学修养与他对于意境和表现手段的探索,是这首诗取得成就的重要条件。
本文来源于(),转载请保留原文链接及注明出处。
下一篇: 上一篇:
关于元宵节的古诗词 有关描写元宵节的古诗词大全 《青玉案元夕》 (宋)辛弃疾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凤萧声动,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 蛾儿...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欧阳修《生查子元夕》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欧阳修《生查子元夕》 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出自唐朝诗人李贺的《雁门太守行》。全诗如下: 雁门太守行 作者: 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
36.《登幽州台歌》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 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 独怆然而涕下! 陈子昂(公元659~公元700年),唐代文学家,初唐诗文革新人物之一。字伯玉,梓州射洪(...
白海棠(红楼梦) 半卷湘帘半掩门,碾冰为土玉为盆。 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 月窟仙人缝缟袂,秋闺怨女试啼痕。 娇羞默默同谁诉,倦倚西风夜已昏。 画堂春(纳...蜡炬成灰泪始干她没有睡,凌晨两点的夜,寂静,伴随着身边均匀呼吸声的丈夫。&&&&&&&&&&&&&&&&&&&&&&&&&&&&&&&&&&&&&&&&&&&&&&&她转了一下身,侧着,便看见柜头那边插头上发着微微黄光的LED小熊猫夜灯。她极其反感这样的灯,但是似乎丈夫很喜欢。她丈夫是一名外科手术医生,表面冷淡,工作严谨。她从来没认真想过丈夫为什么会喜欢这样的玩意,可是当她从被窝里伸出手来,看到她自己白皙的皮肤时,她突然一下子明白了,这灯的作用:他丈夫在做爱的时候可以看清她。以前每次做爱的时候她不愿意看到丈夫的扭曲的表情,便要求丈夫关灯,和丈夫一起的这些年,她一直闭着眼睛完成这样的有规律的模式。这些天她并没有在意这灯,可能她已经习惯闭眼,可能这灯不亮,甚至暗暗沉沉的,也可能她最近精神恍惚,她竟然丝毫没有察觉。于是她起了身,站了起来,微光下,全身光溜溜的,像一条刚从海里捞起的鱼。她拎起身旁椅背挂着的睡袍,穿上,蹑手蹑脚地走到插座前,把灯关了。一下子完全全暗了。她索性走出了这昏暗的房间。她想去厨房喝杯水。最近她精神恍惚可能是她不想要孩子这事。但是近来她丈夫似乎很有把握说服她的意思,让她很烦恼。她并不愿意被说服,但是这事也并不能让她轻松,因为她的父母也希望她有一个孩子,让她有压力。她不想要孩子的想法在结婚前和她丈夫有商量过的,也是因为这样她才同意她丈夫的求婚。也许当时她丈夫觉得孩子是个麻烦,因为她丈夫当时还是个名不经传的外科医生,工作忙,事情琐碎,工作时间长,加班多,觉得陪伴孩子的时间少,因此不需要孩子也可以。可是一两年之后他成功做了几个艰难而且难度很大的手术,便在那个医学圈知名起来,收入多了,头衔也多了,虽说她丈夫级别高了,但便也有了些闲暇时间陪伴她。这或许让她有些难以适应,因为她并不爱她丈夫。只是她演的很好。她本身就是学表演的,现在是表演馆的拉丁舞老师。在丈夫面前自然可以一手一眼,一举一眉中,与丈夫独处不多的时候可以自然而然,但是长期以往,丈夫这样的关怀,她定是无法招架。当她把手中的杯子放好时,瞥见隔壁栋同一层的房子闪烁着蜡烛,应该不仅仅是一根,是很多根,因为蛮亮的,照亮着整个房子。她一下子想起了前些天撞见的某个人,某个爱她的女人,她也爱她的女人。这或许是她恍惚的原因。没有遇到她丈夫前,她身边其实是有个隐藏着的女人,那个女人爱着她的一切,身体,精神,灵魂。而她也爱她的一切。蜡烛夜是她女人和她的仪式夜。某个晚上,某个小住宅区的某个单元房,她的女人在她回来的时候,把房子的四周插遍的红色蜡烛都给点亮了,闪闪的烛光,照亮着,流淌着暧昧和清澈。肉体喊叫的欲望以及精神愉悦的歌唱,便是仪式的伴奏曲。如世上任何的仪式的一开始是深邃的夜,那必定有流泪点燃的蜡烛,便也照亮着两个哭泣着,寂寞着且不被任何一个所理解的灵魂,……她忍不住伤神了,缓了缓,理智还是占据着她的大脑,她勉勉强强,最后决定吃一片安眠药,回到了熟睡的丈夫的身边。因为她丈夫说明天要她陪他一起去他母亲家。第二天晚上,从她丈夫母亲家的回来,回到她的单元楼下,她看到隔壁单元楼的垃圾箱旁倒着些蜡烛,她站立停了一下,猜想应该是是昨晚那家点的蜡烛,她似乎又看到那些蜡烛留下的眼泪撕裂着哭喊着,燃烧着……“在看什么呢?”丈夫问。“哦,没什么”她回答道,便和丈夫一同走进高耸的单元楼。&又是一样的夜,漆黑暗淡,小夜灯也被她强制关掉了。隔壁也没有蜡烛灯。坠坠的深夜,她依然睡不着。《无题》系列欢迎关注,尽管台主很懒理你 众wrighting(gh_2dceee1d189f)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微头条立场
的最新文章
“我说过我爱你吗?”“没有。”“我爱你。”“仍然爱吗?”“永远爱。”。恋爱就和婚姻不同,那应该谈恋爱久一点,才结婚吗?我看不懂的一篇小说.你如果看得懂,后台告诉我你的想法。晚安!《两对夫妇》[英国]哈里特·思勒        哈,要讲故事了,天晚,请关灯。哈,要讲故事了,天冷,请盖好被子。这个故事熟悉,高考题做过,我每次回头看都觉得很有感觉。我想,有时候我们看故事,你不是看这篇故事讲了什么意义,而是你觉得在看这个故事中好像挺有趣的,我想这就是我在整理这些东西的意义吧。下雨天,看小说最配。在“来湖”这件事上,我的态度是支持的。身份,身体,生命,认同。
我们活在每一个“我”中,但往往在有限的生命里,我们首先得不到身体的认同,其次是我们身份的认同,亏空这词讲用入不敷出,以致负债。生命的亏空是因为自我的不认同下的入不敷出。“抱歉。”
她只想这麼说。
然而……却不是对王子说。gh_2dceee1d189f跟你一起分享热门文章最新文章gh_2dceee1d189f跟你一起分享蜡炬成灰泪始干的意思是什么
灰哥哥汃矋程薈
春蚕死之前也把自己得最后丝给吐完蜡烛直到成灰了 蜡烛上得油才干“春蚕到死丝方尽”中的“丝”字与“思”谐音,全句是说,自己对于对方的思念,如同春蚕吐丝,到死方休.“蜡炬成灰泪始干”是比喻自己为不能相聚而痛苦,无尽无休,仿佛蜡泪直到蜡烛烧成了灰方始流尽一样.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扫描下载二维码热词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小故事网 时间: 作文字数: 600字
,四年的时光已悄然过去。也许我曾让你头疼,也许我曾让你担忧,也许我曾让你舒心,也许我曾让你&&无论怎样,你始终是我敬爱的老师。又到了一年一度的,在这里我有很多话想对你说。
老师,您为了祖国的强盛,选择了着底下最圣神而又最艰苦的职业,你忠诚与党的教育事业,积极进行教育改革,用毕生的精力,苦心培养祖国的幼苗,为社会主义建设现代化,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栋梁之才。你们的美德赢得了大家的称颂,你们的行为受到了人们的,你们的成就得到了社会的公认。光荣是属于你们的,骄傲是属于你们的。
为了我们这些幼苗的,无论是数九寒天,还是三伏酷暑,无论是晴朗的白天,还是黑暗的深夜,您总是辛勤操劳,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为我们备课p讲作业,勤勤恳恳p毫无怨言。您像牛,吃的是草,挤的是奶,用奶汁喂养我们,自己却一天天苍老。您整天站在花坛前,不知疲倦地给我们浇水p灌溉,默默无闻地尽你们的职责。你们踏实p忠诚地干你们的工作,像一位的审美者,毫不留情地拂去花枝上的每一滴痕迹,把知识化作千万颗晶莹的露珠,无私的洒向花丛&&
为了祖国的花朵更加鲜艳,您抛弃了荣华富贵,像一位慈祥的园丁,长年累月地护在花坛前又像一位落先生,从不显露自己。您是蜡烛,为了照亮我们,却让自己的默默燃烧。您用自己的行动塑造了一个完美教师的形象,真不愧是教书育人的好园丁,不愧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敬爱的老师们,在你们欢度节日之际,我虽不是诗人,但是要把心中最美的诗献上;我虽不是歌唱家,但要把心中最美的歌献上。我要向你们献上心中滚烫的语言:&老师您辛苦了,我们爱您。&
对作文的表态“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明明是情诗,为什么屡屡被用来歌颂老师?
从小到大几乎每次教师节都能听到这句话,可是李商隐写的明明是情诗,为什么后来这句话用的最多的地方反而是歌颂老师?
未必是情诗啊。当政治诗一样能解读。细思恐极。—————现实中的春蚕到死丝方尽—————蚕也好、蜡也好,对于人类来说都是改善生活品质的工具。蜡烧完就没了,大家都懂,说说这「春蚕到死丝方尽」吧。蚕本身是个什么视角?蚕吐丝是为了结茧,结茧是为了化蛹成蛾,成了蛾谁还吐丝啊?都该忙着找对象啪啪啪安享天年去了吧。对于人类就不一样了。蚕成蛾出来的时候要把茧挖个窟窿,这一挖等于丝就断了好多处,没法还原成一整根了,要缫丝就不能让它活着出来。人看蚕结茧了,就搁热水里一煮,里面的蛹弄死,外面的茧抽丝拿走。明白了么?事实上不是说你主动奉献吐丝吐到死,而是你吐不动了,失去利用价值了,就弄死你。这个过程与其说是什么长相思、或是什么奉献,说是压榨才更贴切。蚕被烫死的时候不痛苦吗?自喻为春蚕、蜡炬,奋斗一生,产生的价值、劳动成果自己什么也没捞着,讲的明明是这样的悲凉感啊。拿出来宣传讴歌成了什么呢?你很有牺牲奉献精神,组织很感动决定表扬你的高尚品格。可能有的傻了吧唧不明就里的,被比喻成蚕、蜡的人,听着还挺自豪呢……—————结合诗作者的生平背景分析—————李商隐这个人都经历过些什么呢?少年丧父,穷困潦倒,一边打工赚钱养家一边读书追梦。后来机缘巧合之下,认识了令狐楚(时任天平军节度使,正三品,换算成今天大概相当于大军区司令+省委书记+省长,妥妥的正部级大官)及其子令狐绹,历经数年,终于在其帮助下考上进士。贵人令狐楚刚病死没几天,李又攀上了泾原节度使王茂元,还娶了人家的闺女——问题在于当时朝廷里闹牛李党争,令狐楚是牛僧孺这边的人,这王茂元却是李德裕那一派的,所以好哥们令狐绹当时什么心情,呵呵。过了一年,李终于在秘书省(*皇家图书馆)混了个校书郎(正九品上,校对员,往高了说算科级)的职位,干了没多久就给下放到外地锻炼了,去弘农担任县尉(从九品,类似县公安局长),期间工作屡屡不顺,愤而辞职。在家混了几年,李重回秘书省,这回的官职是正字(助理校对员),正九品下,比最开始还低了半级,这基本可以算是中央最小的官,再低就不入流了。唐武宗即位,李德裕得势称相,李商隐本来期望借这个机会发展一番,结果他娘突然死了,必须回家守孝三年。李在家这三年间,帮几个死去的亲戚迁了坟花了不少积蓄,自己本来最靠得住的老丈人也病死了,落个人财两空。熬满三年回去图书馆接着干了没多久,皇上驾崩,新皇上唐宣宗开始搞清算,把李派的人都贬去了海南等地,李商隐本人则跟着同样被贬的郑亚去了桂林,给郑打工。随后郑亚很快再次被贬,李商隐失业,只得重新考试,又玩了个县尉。合着辗转这许久,不是九品芝麻官就是没编制的幕僚打工仔……此后武宁节度使卢弘止也带李商隐混过一阵,没两年卢也病死了(李的老婆也在这一年病死)——我不迷信,但这李商隐实在是太背,简直是克死了一生中所有贵人。跟李商隐基本断了交的令狐绹,那时候已经平平安安当上宰相了。这首诗写作的具体年份不明,但你可以想象成写于李商隐仕途的任何一个低谷。那么,结合他的生平遭遇,我给你翻译一下整首诗:相见时难别亦难——刚入职的时候就没几个钱,到走人的时候还是这么穷东风无力百花残——上边的靠山不行了,下边的人也跟着遭殃春蚕到死丝方尽——任劳任怨卖命工作就是这个下场蜡炬成灰泪始干——即便如此我也还想混一混啊晓镜但愁云鬓改——年轻的时候还担心自己一辈子当不了官夜吟应觉月光寒——现在这个岁数也明白了官场的冷酷蓬山此去无多路——如今这一去,基本没有什么前途了青鸟殷勤为探看——给您(令狐绹)写首诗,求您高抬贵手关照一下吧话虽这么说,我也搞不清是谁拿谁当了春蚕。要是李当时没有投靠王,老老实实跟着令狐兄弟干,或许又是另一番景象。—————以上都是我瞎掰的,请不要轻信—————注:『李商隐诗歌集解』(刘学锴、余恕诚)中并没有考证出『无题(相见时难)』的写作年份,将其列为「不编年诗」。该书中提供了历代读者笺注,汪辟疆认为该诗可能作于大中五年,是写给令狐绹以求提拔的(部分诗句解读与我上面所写有出入)。此前亦有吴乔、冯、张等人将此诗解作政治题材。刘、余二人对此类解读进行了一番有理有据的批驳,坚决认为当以爱情题材论。具体论证请见原书。另注:诗中的「蓬山」在李商隐另一首无题诗(来是空言)中也曾出现,那首也很像情诗,也可成为以情诗解读相见时难一诗观点的佐证。但硬说的话,以政治理解来是空言一诗亦无不可。再注:请千万独立思考,不要把我瞎说着玩的内容当真。刘、余两位教授是专门研究李商隐的专家,他们的观点比我靠谱多了吧……
其实这首诗被误读了,“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表达的是老师对学生的精神压榨,天性的扼杀,性格的磨灭如同春蚕只有到死了才不让它吐丝,等到我蜡烛都烧成灰了,哭的泪都干了才罢休啊!
李商隐的诗写的到底是什么,目前还不能有十分清晰的论断。他的诗大都很神秘,所以不能说“明明是情诗”。世上情诗那么多,不差这一首哈,老师用就用吧~( ̄▽ ̄~)~
别忘了告诉你这个解释的人是谁(-_-#)说白了就是老师们的一厢情愿
已有帐号?
无法登录?
社交帐号登录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蜡炬成灰泪始干歌词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