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三极管输入曲线特性,为何直流负载伏安特性曲线的斜率率居然是正的,什么意思啊?

21ic官方微信-->
后使用快捷导航没有帐号?
查看: 2108|回复: 8
一大早起来求个三极管的输出特性曲线问题
&&已结帖(5)
主题帖子积分
初级技术员, 积分 81, 距离下一级还需 19 积分
初级技术员, 积分 81, 距离下一级还需 19 积分
主题帖子积分
专家等级:结帖率:71%
主题帖子积分
初级技术员, 积分 81, 距离下一级还需 19 积分
初级技术员, 积分 81, 距离下一级还需 19 积分
本人是纯业余,菜鸟一个,最近迷上了模电,正在看三极管放大电路,但是市场出售三极管的柜台绝不提供资料,网上google到的也很不详细,就是有个别极限参数而已,那图解法找工作点就是空谈和扯淡,不知道哪里有详细靠谱的三极管的特性曲线,要能买得到的型号,要有比较精确的坐标,谢谢各位帮忙.
另外,本人只有一个万用表,连示波器都买不起,手头也只有一个可变电阻,只有5伏特的直流电源,自己测试恐怕难度很高.
, , , , , , , ,
满意回复+5
三极管的参数,分散性相当大,测出一支三极管的输出特性曲线,不能作为另一支三极管的输出特性曲线来使用图解法,即使是同型号同批次的管子。
所以,只能逐个测 ...
主题帖子积分
主题帖子积分
专家等级:结帖率:70%打赏:0.00受赏:8.36
主题帖子积分
三极管的参数,分散性相当大,测出一支三极管的输出特性曲线,不能作为另一支三极管的输出特性曲线来使用图解法,即使是同型号同批次的管子。
所以,只能逐个测量,逐个用图解法定静态工作点。这相当麻烦。
对业余者来说,实用的方法是调整确定基极电流的电阻(用电位器),在分立元件时代称为“调偏流”。
对产品来说,是使用负反馈技术来稳定工作点,因为调整的人工费用太大。
主题帖子积分
技术达人, 积分 8402, 距离下一级还需 1598 积分
技术达人, 积分 8402, 距离下一级还需 1598 积分
主题帖子积分
专家等级:结帖率:100%
主题帖子积分
技术达人, 积分 8402, 距离下一级还需 1598 积分
技术达人, 积分 8402, 距离下一级还需 1598 积分
都这么早的。
主题帖子积分
初级技术员, 积分 81, 距离下一级还需 19 积分
初级技术员, 积分 81, 距离下一级还需 19 积分
主题帖子积分
专家等级:结帖率:71%
主题帖子积分
初级技术员, 积分 81, 距离下一级还需 19 积分
初级技术员, 积分 81, 距离下一级还需 19 积分
谢谢 maychang 老师指点
也就是说要继续学习 :) 不能指望用几个简单的公式做一个像样的放电电路
不知道从实际使用的角度讲,是不是运放更简单一些.
主题帖子积分
主题帖子积分
专家等级:结帖率:70%打赏:0.00受赏:8.36
主题帖子积分
运放,或者更广泛一些,集成电路,本来就是为了让应用工程师方便省事并且成本低,才发明出来的。
主题帖子积分
高级技术员, 积分 765, 距离下一级还需 235 积分
高级技术员, 积分 765, 距离下一级还需 235 积分
主题帖子积分
专家等级:结帖率:0%
主题帖子积分
高级技术员, 积分 765, 距离下一级还需 235 积分
高级技术员, 积分 765, 距离下一级还需 235 积分
知道负载线吗?用你的3用表把三极管的负载线测量出来。
主题帖子积分
初级技术员, 积分 81, 距离下一级还需 19 积分
初级技术员, 积分 81, 距离下一级还需 19 积分
主题帖子积分
专家等级:结帖率:71%
主题帖子积分
初级技术员, 积分 81, 距离下一级还需 19 积分
初级技术员, 积分 81, 距离下一级还需 19 积分
maychang : 谢谢 ,&&用运放做了一个音频放大, 似乎还不错.
沈老: 负载线,&&Rc * Ic + Vce = Vcc, 如果纵轴为 Ic, 斜率为 -1/Rc, 是这个吗? 但是要和输出特性曲线求交点, 就很难得到精确的值.
主题帖子积分
高级技术员, 积分 765, 距离下一级还需 235 积分
高级技术员, 积分 765, 距离下一级还需 235 积分
主题帖子积分
专家等级:结帖率:0%
主题帖子积分
高级技术员, 积分 765, 距离下一级还需 235 积分
高级技术员, 积分 765, 距离下一级还需 235 积分
&但是要和输出特性曲线求交点.&
有2点是很容易的,即
vc=0,和ic=0。
把三极管接成共射电路(发射极接地,集电极接Rc),在基极用一个电位器调输入电流,测量Vc和IC。
主题帖子积分
初级技术员, 积分 81, 距离下一级还需 19 积分
初级技术员, 积分 81, 距离下一级还需 19 积分
主题帖子积分
专家等级:结帖率:71%
主题帖子积分
初级技术员, 积分 81, 距离下一级还需 19 积分
初级技术员, 积分 81, 距离下一级还需 19 积分
精英会员奖章
等级类勋章
奔腾之江水
发帖类勋章
时间类勋章
技术导师奖章
人才类勋章
时间类勋章
技术奇才奖章
人才类勋章
热门推荐 /2您的位置: >
这一节是本章的重点内容,在这一节中我们要掌握公式法计算Q点和图形法计算Q点
在学习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个概念:&什麽是Q点?它就是直流工作点,又称为静态工作点,简称Q点。我们在进行静态分析时,主要是求基极直流电流IB、集电极直流电流IC、集电极与发射极间的直流电压UCE 一:公式法计算Q点我们可以根据放大电路的直流通路,估算出放大电路的静态工作点。下面把求IB、IC、UCE的公式列出来
三极管导通时,UBE的变化很小,可视为常数,我们一般认为:硅管为 0.7V&&&&&&&&& 锗管为 0.2V
例1:估算图(1)放大电路的静态工作点。其中RB=120千欧,RC=1千欧,UCC=24伏,&=50,三极管为硅管
解:IB=(UCC-UBE)/RB=24-0.7/.194(mA)&&&& IC=&IB=50*0.194=9.7(mA)&&&& UCE=UCC-ICRC=24-9.7*1=14.3V
二:图解法计算Q点
&&三极管的电流、电压关系可用输入特性曲线和输出特性曲线表示,我们可以在特性曲线上,直接用作图的方法来确定静态工作点。用图解法的关键是正确的作出直流负载线,通过直流负载线与iB=IBQ的特性曲线的交点,即为Q点。读出它的坐标即得IC和UCE
图解法求Q点的步骤为:(1):通过直流负载方程画出直流负载线,(直流负载方程为UCE=UCC-iCRC)(2):由基极回路求出IB(3):找出iB=IB这一条输出特性曲线与直流负载线的交点就是Q点。读出Q点的坐标即为所求。
例2:如图(2)所示电路,已知Rb=280千欧,Rc=3千欧,Ucc=12伏,三极管的输出特性曲线如图(3)所示,试用图解法确定静态工作点。
解:(1)画直流负载线:因直流负载方程为UCE=UCC-iCRCiC=0,UCE=UCC=12V;UCE=4mA,iC=UCC/RC=4mA,连接这两点,即得直流负载线:如图(3)中的兰线(2)通过基极输入回路,求得IB=(UCC-UBE)/RC=40uA(3)找出Q点(如图(3)所示),因此IC=2mA;UCE=6V
三:电路参数对静态工作点的影响&&静态工作点的位置在实际应用中很重要,它与电路参数有关。下面我们分析一下电路参数Rb,Rc,Ucc对静态工作点的影响。
Rb变化,只对IB有影响。Rb增大,IB减小,工作点沿直流负载线下移。
Rc变化,只改变负载线的纵坐标Rc增大,负载线的纵坐标上移,工作点沿iB=IB这条特性曲线右移
Ucc变化,IB和直流负载线同时变化Ucc增大,IB增大,直流负载线水平向右移动,工作点向右上方移动
Rb减小,IB增大,工作点沿直流负载线上移
Rc减小,负载线的纵坐标下移,工作点沿iB=IB这条特性曲线左移
Ucc减小,IB减小,直流负载线水平向左移动,工作点向左下方移动
例3:如图(4)所示:要使工作点由Q1变到Q2点应使( )
A.Rc增大C.Ucc增大
B.Rb增大D.Rc减小
答案为:A要使工作点由Q1变到Q3点应使( )
注意:在实际应用中,主要是通过改变电阻Rb来改变静态工作点。
我们对放大电路进行动态分析的任务是求出电压的放大倍数、输入电阻、和输出电阻。
一:图解法分析动态特性
1.交流负载线的画法
交流负载线的特点:必须通过静态工作点交流负载线的斜率由R"L表示(R"L=Rc//RL)交流负载线的画法(有两种):(1)先作出直流负载线,找出Q点;&&&& 作出一条斜率为R"L的辅助线,然后过Q点作它的平行线即得。(此法为点斜式)(2)先求出UCE坐标的截距(通过方程U"CC=UCE+ICR"L)&&&& 连接Q点和U"CC点即为交流负载线。(此法为两点式)
例1:作出图(1)所示电路的交流负载线。已知特性曲线如图(2)所示,Ucc=12V,Rc=3千欧,RL=3千欧,Rb=280千欧。
解:(1)作出直流负载线,求出点Q。&&& (2)求出点U"cc。U"cc=Uce+IcR"L=6+1.5*2=9V&&& (3)连接点Q和点U"cc即得交流负载线(图中黑线即为所求)
非常好我支持^.^
不好我反对
相关阅读:
( 发表人:发烧友 )
评价:好评中评差评
技术交流、我要发言
发表评论,获取积分! 请遵守相关规定!提 交
Powered by: 电子发烧友 (
.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号共射集放大电路的直流负载线和输出特性曲线有什么区别和联系?谢谢!!!_百度知道【图文】第2章习题解答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第2章习题解答
上传于||文档简介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课​件
大小:2.10MB
登录百度文库,专享文档复制特权,财富值每天免费拿!
你可能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伏安特性曲线切线斜率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