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全国物理考试2017会计从业大纲变化化了吗

2017年高考考试大纲调整 物理变化大_网易体育
2017年高考考试大纲调整 物理变化大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原标题:2017年高考考试大纲调整 物理变化大)
本报讯&(沈阳日报、沈阳网记者封葑)10月9日,记者获悉,教育部考试中心下发《关于2017年普通高考考试大纲修订内容的通知》,公布了《高考各学科考试大纲修订内容》,就2017年高考的考核内容、考核目标、考试内容及范围做了重大调整。尤其物理学科,对于所有考生来说,均须多学一册书的内容。这是高考大纲修订推出最早的一年。往年高考大纲都是在12月或者当年2、3月份才下发,而这份修订提前到10月就推出,而且还是教育部考试中心直接下发文件。沈阳市教育研究院高中教研中心副主任金秀梅告诉记者,市教研院已经召开座谈会,详细分析此次高考变化,如何进行更有针对性的高考复习。此时推出高考大纲修订,说明三方面。首先,高调改革。此次高考大纲调整是从教育部考试中心直接下发文件,然后通过网络迅速传播到各省市、学校。其次,强力推进。辽宁省2006年进行新课改,2009年第一次进行新课改之后的高考,到现在已经七八年之久。最早进行新课改的省份,已进行十年时间,大家都已有了适应性。这次教育部考试中心在10月份对考试内容进行调整,是此前从未有过的。最后,渗透高考改革方向。逐步渗透课程标准的思想、新教材的使用。与未来课程标准、新教材的逻辑安排一致,方向性非常明确。从整体分析,此次主要调整的内容包括三大方面,分别是:1.增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考核内容,积极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充分发挥高考命题的育人功能和积极导向作用。比如,在语文中增加古代文化常识的内容,在汉语中增加文言文、传统节目、民俗等内容,在数学中增加数学文化的内容。2.完善考核目标。结合学科特点和核心素养的要求,在考试大纲中对考核目标的内涵进行修订,在考试说明中,对各个考核目标进行具体解析,并补充试题样例,进一步说明考核目标要求,便于考生理解和复习备考。3.调整考试内容。在强调共同基础的前提下,合理设置选考模块,满足高校人才选拔要求,契合课程标准的修订方向,比如,语文将文学类文本阅读,实用类文本阅读均设为必考内容,适应高校对新生基本能力和素质的要求,呼应中学教学的意见;数学减少选考模块“几何证明选讲”,物理将模块3—5列为必考,顺应课程标准修订的趋势。语文&适度增加阅读量从教育部考试中心对2017年高考语文科目的修订内容来看,最关键的变化体现为加大了对阅读能力的考察力度,考试中阅读题的难度将会提高。因此,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将成为语文学习的重中之重。学生的阅读量要大幅增加。考试内容修订以后,现有的文学类文本和实用类文本二选一的局面将会结束,二者将都被列为必选范畴。而在二选一的时代,大家会将文学类文本默认为小说,实用类文本默认为传记。因此,学生只要对小说和传记其中的一种文体进行熟练掌握便可轻松应对高考。这样做的弊端显而易见,学生的阅读范围偏窄,文学素养也会大打折扣。而修订之后的语文考试则打破了这一壁垒,学生必须能够熟谙小说,戏剧,散文,科普文,学术论文,传记,访谈等多种文体,这就要求学生必须做到大量阅读。同时,今后的高考对学生的阅读深度也提出了要求。现在是一个浅阅读的时代,微信,微博等碎片化阅读破坏了学生对文本的审美体验。修订内容中明确提出了“注重考查更高级的思维能力,如鉴赏评价能力”。这就需要学生在阅读中能够独立思考,对问题有更深刻的见解和认识。物理&考生须多学一册书的内容1.进一步细化对“理解能力”“推理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应用数学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和“实验能力”的考查要求,增加例题进行阐释,明确能力考查的具体要求。这一变化进一步强调高考在考查学生核心素养方面五种能力的重要性;增加例题阐释,帮助学生理解这五种能力分别是什么,在高考试题中如何考查。2.优化考试内容。现行考试大纲规定的4个选考模块分别为选修2-2、3-3、3-4和3-5。修订后的考试大纲删去选修2-2的内容,将选修3-5的内容列为必考,其余2个选考模块的内容和范围都不变,考生从中任选1个模块作答。辽宁省理科生原本就没有选修2-2,所以删去选修2-2的内容对考生没有任何影响;另外,将选修3-5的内容列为必考内容,使高中物理知识体系更加完整,守恒思想得以完善,在必考内容中可以考查动量和机械能的综合运用,有利于命题思路的完整性,更有利于学生进入高校课程学习的衔接。对于考生,要注意以下几点:1.在五种能力中,“分析综合能力”和“实验能力”对学生要求很高,但只是在压轴题中加以体现。大部分试题主要考核“理解能力”“推理能力”和“应用数学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因此考生在复习备考的过程中要狠抓基础,做好基础题、中等题,摈弃偏、难、怪题。2.将选修3-5的内容复习前置,这样考生有更多的时间将动量等知识进行消化和梳理,建议复习完机械能后立刻复习动量。3.高考试题逐步在降低难度,因此不要做太难的题,重点放在动量这一章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的理解和运用上。历史&删去多个选考模块2017年修订后的历史考试大纲的变化主要体现在选考模块部分:往年考试大纲规定的6个选考模块分别为“历史上的重大改革”、“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探索历史的奥秘”和“世界文化遗产荟萃”。2017年修订后的考试大纲删去选考模块“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探索历史的奥秘”和“世界文化遗产荟萃”,其余3个选考模块内容和范围都不变,考生从三个模块中任选一个作答。虽然历年的考试大纲选考部分规定的是六个模块,但是全国课标卷一直考查的是四个模块:“历史上的重大改革”&“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中外历史人物评说”,修订后的考试大纲删去“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即由原来的四选一变为三选一。调整的理由应该有二:一是减少试卷长度,减轻考生的阅读量,有利于考生在规定时间内有效的完成答卷;二是“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相对于其他选修模块内容难度较大,历年的阅卷结果显示该模块的得分率均较低,此次调整能更好地体现高考的公平性。数学&增加对“四性”的要求在能力要求内涵方面,增加了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创新性的要求,增加了数学文化的要求。同时对能力要求进行了加细说明,使能力要求更加明确具体。同时,在现行考试大纲三个选考模块中删去“几何证明选讲”,其余2个选考模块的内容和范围都不变。考生从“坐标系与参数方程”“不等式选讲”两个模块中任选一个作答。本次高考数学大纲的修订,突出强调高考命题的基础、综合、应用和创新等“四性”的要求。2017届考生在复习备考中对“四性”的要求要给予足够重视。基础性:从近三年课标卷来看,试题在选择题、填空题方面的难度明显低于原来辽宁卷,高考试题多源于教材或贴近教材。复习备考中要重视“三基四能”的提升。综合性:从近三年课标卷来看,试题虽难度有所下降,但不失综合性题目出现,相当数量的试题考查知识间的交叉与综合。应用性:概率统计作为每年高考必考的应用性问题,在复习备考中,对概率统计的复习要给予高度重视。此外,线性规划、函数、数列、三角、不等式等方面的应用也应给予重视。创新性:应从命题的材料背景、试题的设问形式和灵活的解法等三个角度去理解高考命题的创新性。从近三年的高考试题来看,重视“数学文化”已有所体现,九章算术中的问题、中国古代算法案例等在高考题中都已出现。在复习备考中,对教材中所涉及的“数学文化”应给予重视。化学&删除2个选考模块现行考试大纲规定的选修模块删去“化学与生活”和“化学与技术”。针对辽宁的考生来说主要是原来的3个选考模块分别为“化学与技术”、“物质结构与性质”和“有机化学基础”,现在从后2个模块中任选1个模块作答。针对考纲的变化,高三的备考也应该做相应的调整,如果“物质结构与性质”和“有机化学基础”都没有做重点讲的学校,在一轮复习中应该及时做调整,要做到细学精炼,同时完成学习和复习的双重任务。针对改变的考试大纲不排除在难度上做调整,都应该给予选修内容更多的重视。必修内容仍要关注常考的知识点,必考主观大题要关注复合型试题,所以在一轮复习中培养化学学习能力,能够从试题提供的新信息中,提取实质性内容,并与已有知识整合,例如化工流程题中可综合的考察元素化合物、氧化还原、离子反应、反应原理和化学实验基本方法和基本操作等,在复习过程中更快的适应高三试题的综合性。地理&删除《自然灾害与防治》2017年考纲对必修教材中学生基础知识、基本能力的考查内容基本没有改变。考纲最大的变化是将选修教材《自然灾害与防治》删除,只保留《旅游地理》《环境保护》二册选修内容,也就是说2017年全国文综合2卷中的地理选做题将是“二选一”。这种变化,与新修订的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要求不谋而合,它更强调地理学科核心价值所在,尤其是对“协调人地观”这一核心素养的考查,更侧重对学生人文地理的考查。环境保护是当今世界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环境意识也是现代公民素养之一,选修课程开设《环境保护》,有利于培养学生树立可持续发展的人地协调观。旅游活动是小康社会大众经常进行的活动,是贴近生活的事情,考纲保留了《旅游地理》,是印证新课程强调“教学生对生活有用的地理”的理念。考纲的这一变化,一定程度上能减轻师生的复习任务。对于已选学了《自然灾害与防治》这册书的学生,只要再将《旅游地理》或《环境保护》中的主要内容稍加整合,注重实用性的考查方式,就可以按选做题所给有效信息解题。总体来说,对高三地理复习影响并不大。英语&作文内容的充实性放在首位2017年高考英语大纲目前没有接到变化的消息,那也就是和往年“打法”一致。从阅读角度,熟知高考四种命题方式,在理解全文的基础上按不同题型技巧答题,在阅读过程中关注全文主旨在解题中的作用;信息匹配题,要重视行文逻辑和篇章结构,尤其是设题位置的暗示作用;完型题,要注意实词填空应和主旨相靠。在备考“完型”时,要特别关注介词与名词和动词的搭配,考前要熟记熟背;语篇填空题,考查语境中的语法运用,因此在答题时不能孤立看单句,要有篇章意识。短文改错需要了解命题方向和答题的原则,可改可不改的绝不能改。备考过程中要养成积累的习惯,定期整理出平时改错中的“易错清单”。对于写作方面,由于这几年考的都是书信类的应用文,所以文章的交际性最为重要,文章内容的充实性是第一位的。具体准备中要注意两个方面:一是要掌握书信的格式化语言和结构的运用;二是根据考纲的要求,了解看图作文的书写方法。总之,英语高考各个题型是有答题技巧和方法的,备考中考生应在夯实基础知识的同时重视技巧的灵活应用。政治&补充试题样例并加以说明本次教育部考试中心考试大纲的政治学科的修订有:“一不变,一完善,一补充、一突出”四个特点。“一不变”:是指本次政治教学大纲修订的考试范围、考试性质、考试内容、试题的结构和分值都没有变化。“一完善”:是指对政治学科“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究问题”四项能力考核目标的解析内容进行了修订完善。“一补充”:是补充试题样例并加以说明,进一步明确考查要求。“一突出”:是指结合思想政治学科特点和核心素养的要求,突出正确的政治方向和坚定的政治立场,强调德育导向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作用的发挥。对于考纲这一变化,在政治复习中要注重对学生的能力培养,高屋建瓴,授之以渔。一轮复习要夯实基础,构建知识体系;二轮复习突出重点,立足能力培养;三轮复习注重实践性,精雕细刻,仿真模拟。在复习中培养学生研读材料,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学会双向思维。培养学生演绎思维和归纳思维的能力,分析、归纳整理的能力。特别是构建答案时科学运用学科术语的能力。全程复习培养学生运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导复习,弘扬正能量的学科素养。生物&关注生物学热点问题通过研读考纲我们发现,高考生物试卷在考查生物学主干知识点的同时更加侧重对学生理解能力,实验探究能力,获取信息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的考查。
1.考纲中将生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调整成关注生命科学相关的突出成就及热点问题,足以见得学生在备考过程中,除了要求掌握主干知识点以外,还要注重提高科学素养,要花时间去关注生物学热点问题,如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研究的有关问题,近期发生的生物学热点事件,网刊报刊上发表的研究成果等,了解其中蕴藏的生物学知识,做到学以致用。2.选修一中删减的内容和考试说明中增加的内容难度都相对较低,按照以往高三复习的特点,这个模块不易加大难度,学生掌握基本知识点,对于生物技术的应用有准确的理解即可。3.选修三中增加了PCR技术这个考点,意味着学生不再只是需要了解这项技术的基本概念和简单步骤,更需要清楚这项技术中各个步骤之间的关联和操作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本文来源:沈阳晚报
责任编辑:"王晓易_NE0011"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阅读下一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海南南海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电话:(86)6  传真:5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盘路30号新闻大厦9楼
本网法律顾问:海南东方国信律师事务所
   |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2017考研政治大纲变化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