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德在南充到朱德故居教过书吗

所在位置:&>&&>&
朱德的故事(4-6)
来源:南充市纪委宣传部、朱德故居管理局&&&&&&&&发布时间: 10:03:54
&&& 朱德,1886年12月1日生,字玉阶。四川仪陇人。1922年赴德国留学,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参加领导八一南昌起义,任起义军第九军副军长。1928年率起义军上井冈山,同毛泽东领导的部队会师,成立了中国工农革命军(后改称红军)第四军。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中国工农革命军第四军军长。在长征途中,对张国焘的分裂红军和叛党活动,进行了坚决的斗争。 抗日战争时期,任中央军委副主席,八路军总指挥(后改称第十八集团军,任总司令)。解放战争时期,任中央军委副主席,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建国后,历任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副主席,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国防委员会副主席。1949年11月至1955年5月兼任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书记。1955年被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军衔。曾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76年7月6日在北京逝世,终年90岁。
4.终身为党服务
<span style="font-family: 楷体_GB年,周恩来介绍朱德(前右一)入党。
&&& 日,还在德国的朱德给在苏联学习的中共党员季子(即李季)、莘农(即陈启修)写了一封信。信是这样写的:
&&& &季子、莘农同志:
&&& 我前一星期两函,谅已收到。转托中国代表(驻莫斯科的)一封介绍信,往德共总部,使我加入他们的军事组织(此事可能否)研究数月,即来莫入东方大学,再入赤军研究军事。归国后即终身为党服务,做军事运动。此种计划,在莘农同志留德时已定,我始终竭力办此事,均未有效。去冬欲偕莘农同志往莫,莫方以额满为拒,德组为申送事,逼得治华出党。今岁法组送五人到莫,接任卓宣同志函,法组送四名,德组送一名,熊锐或朱德前往。那时我已准备来莫,后又未果。似此种困难情形,看来或是我党员资格太差,或是我行动太错,不能来莫研究,或同志中有不了解我的,说我是军阀而官僚而小资产,终不能做一个忠实党员的吗?以上种种疑误,是我的环境使然,不明我的真相的人,决不晓得我是一个忠实的党员。我现在决心两月以后即动身来莫,如东方大学准我入,我即加入听课;如不许我入,我亦当加入莫组受点训练,即在外住几月,亦所不辞。治华倘然与我同来,惟住房子的问题是不容易的。如不许我入校,那就要请你们帮我觅得住处,我一定要来。如以后不能住了,我即回中国去,专为党服务。以上所问,请你俩不客气地、爽爽快快地答应我。或可能入校,或可能租房自住,二者必求得一,我心即定了。莘农同志何时归国,亦祈示知。此间数月来,为民党工作及改组学生会运动,颇生趣味,亦收点成效,惟荒了我们的主义研究,亦属可惜。我正月移居柏林,专为民党活动,经理报务,也印出一小本《明星报》来。对外发展是很困难的。专此作为革命的敬礼。
&&& 旅莫诸同志统此问好。
朱德 顿首&&&
&&& 朱德在信中要求&来莫入东方大学&,&研究军事&,并明确表示&归国后即终生为党服务,做军事运动&,他愿为党的事业奋斗终身的信念昭然纸上。信中提到的东方大学,即&东方劳动者共产主义大学&,它1921年创办于莫斯科,专为苏联、东方各共和国及为帝国主义殖民地、附属国培养干部。
&&& 怀着对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向往,1925年7月,朱德如愿来到了莫斯科,开始了新的学习,各方面都有了很大的发展。在这一年时间里,除了参加宣传会、劳动以外,基本都在学习、研究、练习器械、打野营。他还参观考察了博物馆、学校、工厂等,做过毒气爆炸之类的军事学实验。他对列宁、斯大林领导下的苏联人民在恢复经济、医治战争创伤、巩固苏维埃政权、开展社会主义劳动竞赛中表现出来的蓬勃精神感到无比兴奋。
莫斯科东方大学
&&& 朱德在军事训练班的学习如鱼得水。由于他有丰富的实战经验和研究造诣,对教官讲授的内容领会最快、最深,而且能联系实际灵活运用,融会贯通。有一次,教官在课堂上问他&你将来回国以后怎么打仗?&朱德回答说:&部队大有大的打法,小有小的打法,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走,必要时拖队伍上山。&为了帮助其他学员学好军事课,朱德还利用课余时间给大家辅导,结合实际战例深入浅出地给大家讲解,使学员们提高很快,大家后来都称朱德为&实际教官&。曾经和朱德在一起学习的阚尊民后来回忆说:&教官在讲授军事课时,我们不懂的地方,朱德就帮助解释,因为他是有亲身体会的,对于游击战术的问题,他懂得多,理解的也透彻。&
&&& 1926年,中国的政治局势发生了重大的变化。2月下旬,中共中央在北京举行特别会议,认为:&党在现实政治上主要的职任,是从各方面准备广东政府的北伐。&为了支持北伐战争,中共中央决定从苏联抽调一批军事、政治工作人员回国。根据党的派遣,5月28日朱德从莫斯科启程,乘坐火车穿越西伯利亚的海参崴,再坐轮船,重返苦难深重而又正在奋起的祖国。三年半的国外生活,使朱德对于过去的中国革命为什么失败,现在的革命应该如何进行等问题有了新的认识。他后来回忆说:&认识了历史发展的规律,结合其他的研究和经验,我就找到了中国历史&&过去和现在&&的一把钥匙。&
5.草地晚餐
草地晚餐油画
&&& 中国工农红军从1934年10月开始的二万五千里长征,被外国作家和记者称作&是当今时代无与伦比的一次史诗般的远征&,&是20世纪人类坚定无畏的丰碑&&是锻造一代中国领导人的熔炉&,&成就了惊天动地的功勋&。在长征途中,朱德总司令与广大指战员一道,&以不可思议的英勇精神进行战斗&,不仅要与人斗,战胜敌人的围追堵截,而且要与天斗,与地斗,战胜天险、雄关、雪山、草地和饥寒交迫。
&&& 曾跟随朱德总司令参加过长征的女战士刘坚所写的故事《草地晚餐》,讲述的就是朱德总司令同战士同甘共苦、战胜困难的动人事迹。
&&& 1936年7月,红四方面军过草地,经过半个月的长途跋涉,来到了水旱相接的边缘地带。
&&& 在一个晴朗的下午,总部和党校的同志刚做完宿营准备工作,朱总司令来到了。
&&& 总司令身穿打了不少补丁的灰色粗布军服,脚穿一双草鞋,背着一个斗笠和一个公文皮包,拄着一根棍子,棍子的两头已近磨得溜光圆滑。为了党的事业日夜操劳,加上长征途中的艰苦生活,总司令比过去显得黑瘦,额上的皱纹也比过去深了、密了。
&&& 总司令站在一个草坡上,边喊边招手:&同志们快来呀,告诉你们几个好消息。&
&&& 一霎时,这喊声就把大家吸引到草坡的四周来了,总司令看了看前面的人群,兴奋地说:第一个好消息,毛主席领导的北上红军和陕西的红军打了大胜仗啦!总司令把&大胜仗&三个字拉得长长的,加重了语气。人群沸腾起来,掌声和欢呼声经久不息。总司令也激动得和大家一道使劲地鼓掌。接着,总司令又说了两个好消息:我们已经渡过了最艰难的水草地,而且有了一条牦牛。
&&& &牦牛!&很多人惊喜得叫起来。在这个渺无人烟的草地上,哪来的牦牛呢?经过总司令的解释,才知道是先头部队送给我们的。最近一个星期,我们每天两餐,每餐只有二两左右的炒面泡水充饥,再过几天,二两炒面也会发生困难。现在居然有了一条牦牛,怎么不叫人高兴呢?&把牦牛杀了,美美地吃一顿。&我们都这样想。但是仅仅一条牦牛,怎么够好几百口人吃呢?
&&& 总司令一下就把我们的心思猜中了,他笑着说:不能一顿吃了呀,最困难的时刻还没有到来哩。同志们,过日子要有个长远打算,不能光看到鼻子尖上。宁愿顿顿缺,不愿一顿无呀!我们四川有句话,&有了一顿充,没有了敲米桶&,我们可不能那样啊!
草地晚餐连环画册
&&& 听着总司令的话,我们顿时觉得脸上有些发烧,内心感到很惭愧,大家纷纷议论要把这条牦牛留到最困难的时候。
&&& 总司令说:我的意见是把牦牛杀了,留下牛皮牛肉做干粮。牛骨头炖野菜,营养好的很,是我们今天最好的晚餐。等一会,大家去扯点野菜吧,他说罢,用征求意见的眼光向四周看了看。
&&& &好!&&同意!&大家喊了起来。
&&& 开始挖野菜了,我们几个女同志走在一块。这时,总司令又出现在我们身旁,他给我们介绍草地上的各种野菜的名称:什么牛耳大黄、灰灰菜、野葱、车前草&&总司令还能说出各种野菜的生长期和味道。我们一面按照他的指点挖野菜,一面想:总司令对野菜这样熟悉,他一定没少吃。为了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他和红军战士一道,历尽千辛万苦&&想到这里,我不由得看了总司令几眼,看到他那显得有些苍老却十分刚毅的面容,看着他那露出一道道青筋、正在拉扯野菜的手,我的心无法平静下来。
&&& 总司令一面细心地寻野菜,一面给周围同志分析当前的国内形势,教导我们每一个共产党员应该怎样对待困难,经受生活的严峻考验。他说:只要我们同心同德,团结一致,就一定能走过草地,到达陕北,见到毛主席;就一定能壮大自己的力量,打败日本鬼子和国民党反动派,取得革命的胜利。听着总司令的话,我浑身增添了力量,连肚子也不象刚才那么饿了,拔起野菜来也格外轻快了。
草地晚餐连环画册
&&& 草地上的野菜并不多,寻了个把钟头,每个人才弄到一小把。我们把野菜洗干净,送到炊事班去。
&&& 临时伙房设在草地上,几口行军锅成&一&字形排列着,蓝色的火苗舔着锅底,锅内热气腾腾,一块块巴掌大的牛骨头,被沸腾的水卷起来又按下去。一阵微风吹来,香喷喷的牛肉气味直钻鼻孔。大家谈笑着,赞美着,都说今天的晚餐是一顿丰盛的&牙祭&。
&&& 开饭了,就餐的人们,蹲着的、坐着的、站着的都有。草地真是一个又大又好的露天餐厅。我盛了一碗野菜坐下来,一眼就看到总司令也端着一碗野菜,正津津有味地吃着哩。他边吃边向旁边的战士们称赞野菜的味道。战士们见首长和自己在一块吃野菜,又是那么平易近人,一点也不感到拘束,都争着与总司令拉话。
&&& 一个年轻的警卫员端着个大碗递给总司令,这是一碗米粥。粥可真稀,人影子都照得出来。总司令瞧了瞧,皱着眉头问:&这是哪里来的?&警卫员回答说:&先头部队送牦牛来时,顺便捎来一点点大米给您熬粥喝。&总司令温和地说:&给病号送去吧。我吃牛骨头煮野菜,营养好的很。&说罢,夹把野菜往嘴里送。他吃地那么香甜,看不出有丝毫难咽的样子。说实在的牛骨头炖野菜,闻起来香喷喷的,可一吃起来就不是滋味。就说那个野葱吧,香气和家葱一样,味道却像刚结出的李子,苦涩得使人难受。
&&& 警卫员知道总司令是说一不二的,尽管心里有些舍不得,也只好端着稀粥向病号那边走去。
&&& 病号中有个是党校二连连长,发高烧已经两天了,一点食物也没沾牙。可他宁愿自己多忍受点艰苦,也不愿吃掉自己敬爱的首长的稀粥。其他几个病号也和他一样。警卫员没法,只得仍旧端回去,可是总司令又叫他送过来。这样来回几趟,弄得警卫员不知听谁的好。怎么办呢?稀粥都要凉了。大家知道我和总司令比较熟悉,便推我去劝说。
&&& 我走近总司令,说:&总司令,我看着稀粥还是应该您吃。论职务,您是首长;论年纪,您比我们大;论身体,您不比我们青年人。&我边说边扳指头,一口气把想好的这些理由都说出来。总司令听了,呵呵地笑起来,他踱到人群中间,用平稳清晰的语调说:&同志们,稀粥还是应该病号吃,他们有病啊!&总司令说着,慈祥地望着大家。大家激动得不知说什么好。
红军过草地油画
&&& 这在这时,康克清同志来了。她明白面前所发生的事情后,就从警卫员手中接过粥碗,对总司令说:&老总,你就尝尝吧。你不吃,他们是不会吃的。&说罢,用勺子盛了两三口粥倒在总司令冷碗中,余下的分给四个病号。总司令喝完粥,举起碗来向着病号说:我已经吃了,同志们快吃吧!
&&& 那个连长噙着眼泪,向其他病号说:&吃吧,不吃会辜负总司令的心意的。&病号都被感动得哭了。我们望着敬爱的总司令,心里感到无限的温暖和幸福。
&&& 夕阳把草原映得更加光辉灿烂。总司令那稳健的身躯,有如一株青松,在阳光照耀下,显得更加巍然高大。
&&& 这篇文章后来被人民教育出版社收入1987年11月第2版修订的初级中学课本《语文》第一册中。
&&& 《草地晚餐》的故事还被修改成连环画发行,印量达35万余册。著名油画家张文源还就此创作了一画油画《草地晚餐》。
6.朱德拒收豹子皮
朱德(右三)总司令视察南泥湾(资料图片)
&&& 1941年春天,八路军留守兵团骑兵旅教导队到南泥湾开荒种地。那里山深林密,野兽成群,有时会威胁人们的安全。为此,部队专门组织了一个打猎队,结果还真打了不少野猪、狼,还有几只金钱豹。战士们的生活环境随之安全了。
&&& 有一天,朱德总司令到教导队视察,他看到挂在院里的豹子皮,走过去摸了摸,连说:&好皮子!好皮子!&接着关切地向大家询问队里打猎的情况。听完了队里的汇报,朱德很高兴,当场答应给教导队配发2000发子弹。
&&& 当天下午,朱总司令要回延安了,教导队的领导把一张捆好的豹子皮送给总司令。原来,在这之前,教导队的同志们听说总司令铺的、盖的都很单薄,几个队干部一商量,决定送一张豹子皮给总司令。可是朱总司令坚决不收,他对大家说:&你们这是做啥子嘛?给我进啥子&贡&呦?我们党是有规矩的,不兴送礼这一套,我这个当总司令的更得带头遵守啊!&总司令指着穿得破旧的教导队战士们说:&同志们很辛苦,穿得却那样破旧。一张豹子皮可以换七八匹布,能做好多套衣服,让我白拿豹子皮,那我不成了&剥削户&了?总司令剥削大家,这多难听。&说完他大笑起来,大家只好作罢。
&&& 朱德总司令在廉洁上可谓是率先垂范,他一尘不染的作风和真切关心下属的情怀,不正是八路军战无不胜攻无不取的法宝吗?
&|&&|&&|&&|&&|&&|&
ICP备案号:蜀ICP备号您的位置:&>&&>&
朱德与恩师席聘三
&&& 席文波
  由于姓席的缘故, 多年来我一直关注朱德总司令的老师席聘三先生。随着岁月的流逝、阅历的增加, 这份关注逐渐升华为敬仰和崇拜。
  前不久, 我终于踏上了朱老总故乡的土地, 在朱德故居管理局工作人员的陪同下,我前往朱老总当年求学的席家砭私塾。 马鞍镇到席家砭私塾不到10分钟车程, 但朱德却在这段山路上整整跋涉了10年!
  席家砭私塾坐落在马鞍镇西3公里处的大井坝村,坐西向东, 私塾一头转角有一建筑面积约70平方米的土墙茅屋。茅屋后倚塔子垭,前临大井坝,左眺马鞍场, 右望遗斋庙。 视野阔,环境幽,是读书的好地方。
  据席聘三曾孙女席红兵介绍,她的爷爷、父亲经常给她讲曾祖父席聘三的故事。席聘三,是远近闻名的饱学之士, 但他时运不济, 终是一介怀才不遇的书生。不知何故,席聘三几次科举考试都败走麦城, 最后落魄在席家砭佃种几亩薄地耕种谋生。后来,席聘三将这座破旧的土墙茅屋腾出一间长7.4米、宽3.5米的横屋矮平房,作为学馆课堂,招收乡间孩童,亲自授课,精心教诲。乡人便尊称他为席先生, 称他家为 &席家砭私塾&。
  当年, 朱德的大伯父将已辍学两次的朱德, 送到席家砭私塾就读。 年近五旬的席聘三欣然收下了这位学生, 并将朱德的名字由朱代珍改为朱玉阶(朱德是他从军后改的名字),其寓意就是希望他用功读书,像白玉那样清清白白做人,扎扎实实做事, 立志沿着玉石砌成的阶梯步步登高。
  从此以后, 席聘三与朱德便结下了深厚的师生情缘。
  席聘三在教学中循循善诱,从不鞭挞体罚学生,处处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备受学生尊敬。 席家砭私塾至今还留存着朱德和学友在此读书、 劳动的遗迹。私塾地坝左侧,有朱德帮助老师种植蔬菜的园圃; 菜园旁竹林坡, 有朱德为解决席先生全家饮用水问题与学友们共同开凿的小水井;后墙外,有朱德从家里移栽到此的香椿树&&
  2006年,朱德故居保护与建设指挥部按原样对席家砭私塾进行了维修保护;2007年, 又被省人民政府列入四川省文物保护单位。 可惜因为离主景区有一大段距离,一般游客不会到这里参观,不能不说是一个遗憾。
  席家砭私塾与朱德居住地大湾相隔约4公里,朱德每天清晨起床后必先干些农活,再去上学。不管是严冬,还是酷暑,每天都要来回4次。长年的劳动,使朱德有了一个强壮的身体, 也为他后来行军打仗不怕苦、 不怕累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朱德对席先生非常敬重,每天总是提前赶到塾馆, 帮先生烧水、煮饭、打扫卫生。席先生病了,朱德就跑到药铺垭请来堂叔给先生看病。 先生很喜欢这个朴实聪慧的孩子, 不仅在知识上授业解惑, 而且在生活上也特别关心关照。平时家里有好吃的,总有朱德的一份,如果有人请先生吃酒,先生也要把朱德带上。最后一年,由于家庭贫困, 朱德有了退学的想法。 席先生知道后不仅让朱德住在自己家, 还只让他交一百斤米作为一年的伙食, 其目的就是想把这位得意门生培养成国之栋梁。
  朱德在席家砭私塾学习,获益匪浅,受用终生。知识渊博的席先生, 为学生讲授四书五经、《二十四史》等,还专门教朱德读《左传》。学习期间,朱德还浏览了《东周列国志》、《三国演义》、《隋唐演义》等一些历史小说,为日后研究战略战术, 成为著名的军事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1909年, 在席聘三的大力支持下, 朱德离开故乡,投身革命,一去就是半个多世纪。
  朱德后来著文评价席先生是一个&对外部世界颇有远见卓识的学者&和&周身叛骨、朝气勃勃的评论家&,对他一生有着&深远影响&,不但&给了学识&,而且&无限关怀&,是他的&恩师和长辈&,令他&永远不忘&。可见他与席聘三的师生情谊之深厚。在行军打仗期间,朱德还专门托人捎信带物,向席先生表示慰问和感谢。
  在私塾前, 席红兵给我们一行讲述了朱总司令专程到席家砭私塾看望席家人的故事。
  日, 阳光明媚,春意融融。朱德总司令拄着拐杖, 身着普普通通的灰制服,脚穿已经褪色的棕色皮鞋,来到席家砭。
  朱德慢步走进院前问:&这儿是不是席先生家?&
  席家人听到问声从屋里走出来, 仔细地盯着这位精神矍铄的老人,答:&这是他的家&。
  老人走进院子看房屋, 再看家具,这儿望望,那儿摸摸,很是仔细。他在房内打量一番后,露出欣喜的神情:&哟,没变,没变。这土墙,这木板门都还在咦!我在这里受席老师所教多年, 是他培养了我!&
  席家人听到这川北话, 感到十分亲切和惊奇, 急忙问:&你老是哪儿来的, 怎么对我家这么熟悉?&
  这时候有人悄悄告诉席家人,老人是席聘三的学生,是我们敬爱的朱德总司令。
  听说是朱德总司令, 席家人又惊又喜,急忙去准备饭菜,要留朱老总吃饭。
  朱老总谢绝了席家人的美意,坐在院坝里的长凳上,与席家人亲切交谈,并认真询问了他离开后席先生的一些情况,并与席家人合影留念。 照完相后,朱总司令高兴地说:&我们一块照了相,就等于在你家耍了。也就是说吃了你们家的饭,住你们家了。&
  朱德恋恋不舍地离开席家时, 还不断回望这曾经度过10个春秋的地方。 从他那回望的目光里, 我们不难体会到朱老总对席先生的一片深情。
  就这样,我走进了朱德故里,走进了席家砭私塾, 也走进了一段渐行渐远的历史和一个个感人至深的故事。
匿名发表共有条评论&&
声明:网友评论仅表达其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为有源头活水来
素描真挚而平凡的故事
百姓呼声无小事 政民互动见真情
南充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蜀ICP备号&&川新备07-110010&&南充网安备案编号:63&&&&左起分别为刘铮、朱敏、朱德、康克清(资料图)
&&& 朱德元帅的女婿、朱敏同志的爱人、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欧洲部原副主任刘铮同志,于日5时38分在北京逝世, 享年88岁。 南充市委组织部常务副部长高立新受市委书记李仲彬委托,与仪陇县委书记陈科、 朱德故居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朱德同志故居纪念馆馆长龙腾飞一道赴京, 代表南充人民出席了刘铮同志的遗体告别仪式。
  噩耗传来 应邀赴京别刘铮
  10月26日5时38分, 刘铮同志因病医治无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第306医院逝世。10月30日上午, 刘铮同志遗体告别仪式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第306医院举行,包括南充代表在内的约300人, 前往为刘铮同志送上最后一程。
  “我是10月26日中午,接到刘铮长子刘建少将打来的电话, 受邀参加刘老遗体告别仪式的。刘老这几年身体不好,在306医院住了很长一段时间。” 原计划10月30日在朱德故里景区参加南充晚报党支部与朱德故居管理局共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仪式的龙腾飞对记者说。
  “整个遗体告别仪式现场布置得简朴、庄重、肃穆。”龙腾飞向记者介绍说,习仲勋同志的夫人齐心送来了花圈;曾担任党和国家领导职务的部分同志,总装备部、总后勤部部分负责同志,部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后代等献了花圈。
&&& 深切悼念 南充代表去送别
  “30号11时15分,告别仪式结束后,我们随灵车缓缓地来到八宝山。” 龙腾飞告诉记者,刘铮同志被安葬在八宝山人民公墓。家乡代表高立新、陈科和龙腾飞还专程来到与八宝山人民公墓毗邻的八宝山革命公墓, 拜祭朱德元帅和康克清同志,并敬献了花篮。
  刘铮同志的长子刘建少将还带领亲属和参加送别的人们,到美籍作家史沫特莱女士的墓地,专程向这位国际友人敬献花篮和鞠躬致敬。史沫特莱是德国人,第一部《朱德传》的作者;在延安时期,她与朱德同志用德语交谈完成了《伟大的道路》的初稿,在她去世29年后即1979年,正式出版了中国革命人物传记《伟大的道路 朱德的生平和时代》。
  最后, 刘建少将还带领亲属和送别的人们在八宝山革命公墓, 向刘铮同志的夫人朱敏同志鞠躬致敬。
  情系南充生前多次到仪陇
  据了解, 刘铮同志原名刘长寿,1927年2月出生在河北省石家庄。1952年底, 刘铮与朱德女儿朱敏结婚。刘铮与朱敏育有五个儿子、一个女儿:刘建、刘康、刘进、刘敏、刘武、刘丽, 均把他们培养成为合格的人才,战斗在不同的岗位上,为党为军队为国家奉献自己的才华。
  “刘铮同志恪守元帅家风,从不彰显自己,平等待人,严于律己,坚持以普通人的姿态生活在人民之中。”昨(3)日上午10时,朱德同志故居纪念馆副馆长、副调研员林品强对记者说。
  “刘铮同志曾与夫人朱敏多次来到仪陇。”林品强向记者透露,刘铮第一次到仪陇是1978年,此后也单独回来过。尽管常年生活在外地,但他时常关注仪陇经济社会发展和朱德故里琳琅山景区建设。(记者 吴奉天)
(原标题:朱德女婿“走了” 南充代表“来了”)
登录四川在线通行证
新闻24小时排行朱德祖籍是四川哪儿呀?是南充吗?_百度知道朱德在讲武堂前经历_百度知道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南充优才教育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