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癌症患者临终日记指标沒高,但背后有点痛

常见肿瘤指标的意义_好大夫在线
常见肿瘤指标的意义
全网发布: 14:14:58
发表者:朱陵君
(访问人次:24437)
1.甲胎蛋白(AFP)AFP是早期诊断原发性肝癌最敏感、最特异的指标,适用于大规模普查,如果成人血AFP值升高,则表示有患肝癌的可能。AFP含量显著升高一般提示原发性肝细胞癌,70~95%患者的AFP升高,越是晚期,AFP含量越高,但阴性并不能排除原发性肝癌。AFP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反应肿瘤的大小,其动态变化与病情有一定的关系,是显示治疗效果和预后判断的一项敏感指标。AFP值异常高者一般提示预后不佳,其含量上升则提示病情恶化。通常手术切除肝癌后二个月,AFP值应降至20ng/ml以下,若降的不多或降而复升,提示切除不彻底或有复发、转移的可能。在转移性肝癌中,AFP值一般低于350-400ng/ml。妇产科的生殖腺胚胎癌、卵巢内胚窦癌AFP也会明显升高。AFP中度升高也常见于酒精性肝硬化、急性以及HBsAg携带者。某些消化道癌也会出现AFP升高现象。孕妇血清或羊水AFP升高提示胎儿脊柱裂、无脑症、食管atresia或多胎,AFP降低(结合孕妇年龄)提示未出生的婴儿有Down’s综合征的危险性。正常参考值:0~15 ng/ml2.癌胚抗原(CEA)在正常成人的血液中CEA很难测出。CEA是一种重要的肿瘤相关抗原,70-90%的结肠腺癌患者CEA高度阳性,在其它恶性肿瘤中的阳性率顺序为胃癌(60-90%)、胰腺癌(70-80%)、小肠腺癌(60-83%)、肺癌(56-80%)、肝癌(62-75%)、乳腺癌(40-68%)、泌尿系癌肿(31-46%)。胃液(胃癌)、唾液(口腔癌、鼻咽癌)以及胸腹水(肺癌、肝癌)中CEA的阳性检测率更高,因为这些肿瘤“浸泡液”中的CEA可先于血中存在。CEA含量与肿瘤大小、有无转移存在一定关系,当发生肝转移时,CEA的升高尤为明显。CEA测定主要用于指导各种肿瘤的治疗及随访,对肿瘤患者血液或其他体液中的CEA浓度进行连续观察,能对病情判断、预后及疗效观察提供重要的依据。CEA的检测对肿瘤术后复发的敏感度极高,可达80%以上,往往早于临床、病理检查及X光检查。大量临床实践证实,术前或治疗前CEA浓度能明确预示肿瘤的状态、存活期及有无手术指征等。术前CEA浓度越低,说明病期越早,肿瘤转移、复发的可能越小,其生存时间越长;反之,术前CEA浓度越高说明病期较晚,难于切除,预后差。在对恶性肿瘤进行手术切除时,连续测定CEA将有助于疗效观察。手术完全切除者,一般术后6周CEA回复正常;术后有残留或微转移者,可见下降,但不恢复正常;无法切除而作姑息手术者,一般呈持续上升。CEA浓度的检测也能较好地反映放疗和化疗疗效。其疗效不一定与肿瘤体积成正比,只要CEA浓度能随治疗而下降,则说明有效;若经治疗其浓度不变,甚至上升,则须更换治疗方案。CEA检测还可对经手术或其他方法治疗使CEA恢复正常的病人,进行长期随访,监测其复发和转移。通常采用以下方案:术后第六周一次;术后三年内,每月一次;3-5年每三月一次;5-7年每半年一次;7年后一年一次。若发现升高,两周后再测一次,两次都升高则提示复发和转移。正常参考值:0~5 ng/ml3.癌抗原125(CA125CA125是卵巢癌和子宫内膜癌的首选标志物,如果以65U/ml为阳性界限,Ⅲ-Ⅳ期癌变准确率可达100%。CA125迄今为止是用于卵巢癌的早期诊断、疗效观察、预后判断、监测复发及转移的最重要指标。CA125测定和盆腔检查的结合可提高试验的特异性。对输卵管癌、子宫内膜癌、子宫颈癌、乳腺癌和间皮细胞癌诊断的符合率也很高,良性病变阳性率仅2%。CA125水平的升高是女性生殖系肿瘤复发的信号。动态观察血清CA125浓度有助于卵巢癌的预后评价和治疗控制,经治疗后,CA125含量可明显下降,若不能恢复至正常范围,应考虑有残存肿瘤的可能。95%的残存肿瘤患者的血清CA125浓度大于35U/ml。当卵巢癌复发时,在临床确诊前几个月便可呈现CA125增高,卵巢癌发生转移的患者血清中CA125更明显高于正常参考值。各种恶性肿瘤引起的腹水中也可见CA125升高。CA125升高也可见于多种妇科良性疾病,如卵巢囊肿、子宫内膜病、宫颈炎及、胃肠道癌、肝硬化、等。正常参考值:0.1~35 U/ml。4.15-3(CA15-3)CA15-3是乳腺癌的最重要的特异性标志物。30%-50%的乳腺癌患者的CA15-3明显升高,其含量的变化与治疗效果密切相关,是乳腺癌患者诊断和监测术后复发、观察疗效的最佳指标。CA15-3动态测定有助于II期和III期乳腺癌病人治疗后复发的早期发现;当CA15-3大于100U/ml时,可认为有转移性病变。肺癌、胃肠癌、卵巢癌及宫颈癌患者的血清CA15-3也可升高,应予以鉴别,特别要排除部分妊娠引起的含量升高。正常参考值:0.1~25 U/ml
5.癌抗原19-9(CA19-9)CA19-9是胰腺癌,胃癌,结、直肠癌、胆囊癌的相关标志物,大量研究证明CA19-9浓度与这些肿瘤大小有关,是至今报道的对胰腺癌敏感性最高的标志物。胰腺癌患者85%-95%为阳性,CA19-9测定有助于胰腺癌的鉴别诊断和病情监测。当CA19-9小于1000U/ml时,有一定的手术意义,肿瘤切除后CA19-9浓度会下降,如再上升,则可表示复发。对胰腺癌转移的诊断也有较高的阳性率,当血清CA19-9水平高于10000U/ml时,几乎均存在外周转移。胃癌、结直肠癌、胆囊癌、胆管癌、肝癌的阳性率也会很高,若同时检测CEA和AFP可进一步提高阳性检测率(对于胃癌,建议做CA72-4和CEA联合检测)。胃肠道和肝的多种良性和炎症病变,如胰腺炎、轻微的胆汁郁积和黄疸,CA19-9浓度也可增高,但往往呈“一过性”,而且其浓度多低于120U/ml,必须加以鉴别。正常参考值:0.1~27 U/ml
6.癌抗原72-4(CA72-4)CA72-4是目前诊断胃癌的最佳肿瘤标志物之一,对胃癌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其敏感性可达28-80%,若与CA19-9及CEA联合检测可以监测70%以上的胃癌。CA72-4水平与胃癌的分期有明显的相关性,一般在胃癌的Ⅲ-Ⅳ期增高,对伴有转移的胃癌病人,CA72-4的阳性率更远远高于非转移者。CA72-4水平在术后可迅速下降至正常。在70%的复发病例中,CA72-4浓度首先升高。与其它标志物相比,CA72-4最主要的优势是其对良性病变的鉴别诊断有极高的特异性,在众多的良性胃病患者中,其检出率仅0.7%。CA72-4对其他胃肠道癌、乳腺癌、肺癌、卵巢癌也有不同程度的检出率。CA72-4与CA125联合检测,作为诊断原发性及复发性卵巢肿瘤的标志,特异性可达100%。正常参考值:0.1~7 U/ml
7.癌抗原242(CA242)CA242是一种新的肿瘤相关抗原,当消化道发生肿瘤时,其含量升高。对胰腺癌、结直肠癌有较高的敏感性与特异性,分别有86%和62%的阳性检出率,对肺癌、乳腺癌也有一定的阳性检出率。用于胰腺癌和良性肝胆疾病的鉴别诊断及预后,也用于结直肠癌病人术前预后及复发鉴别。CEA与CA242联合检测可提高敏感性,与单独采用CEA检测相比,对结肠癌可提高40-70%,对直肠癌提高达到47-62%。CEA与CA242无相关性,具有独立的诊断价值,且二者之间具有互补性。正常参考值:0~17 U/m8.癌抗原50(CA50)n CA50是胰腺和结、直肠癌的标志物,是最常用的糖类抗原肿瘤标志物,因其广泛存在胰腺、胆囊、肝、胃、结直肠、膀胱、子宫,它的肿瘤识别谱比CA19-9广,因此它又是一种普遍的肿瘤标志相关抗原,而不是特指某个器官的肿瘤标志物。CA50在多种恶性肿瘤中可检出不同的阳性率,对胰腺癌和胆囊癌的阳性检出率居首位,占94.4%;其它依次为肝癌(88%)、卵巢与子宫癌(88%)和恶性胸水(80%)等。可用于胰腺癌、胆囊癌等肿瘤的早期诊断,对肝癌、胃癌、结直肠癌及卵巢肿瘤诊断亦有较高价值。n 值得指出的是CA50在80%AFP阴性的肝细胞癌中呈阳性结果,作为手术治疗彻底与否的指标也有较大的正确性。另外,CA50对恶性胸水有很高的阳性检出率,而良性胸水尚无阳性报道,故CA50的检测对鉴别良、恶性胸水亦有较大的应用价值。n 另有报导萎缩性胃炎患者胃液CA50的浓度与正常人比较有显著改变。通常认为萎缩性胃炎是癌前高危期,因此CA50可作为癌前诊断指标之一。在胰腺炎、结肠炎和肺炎发病时,CA50也会升高,但随炎症消除而下降。n 正常参考值:0~20 U/ml9.非小细胞肺癌相关抗原(CYFRA 21-1)n CYFRA 21-1是最有价值的血清肿瘤标志物,尤其对鳞状细胞癌患者的早期诊断、疗效观察、预后监测有重要意义。CYFRA 21-1也可用于监测横纹肌浸润性膀胱癌的病程,特别是对预计膀胱癌的复发具有较大价值。如果肿瘤治疗效果好,CYFRA 21-1的水平会很快下降或恢复到正常水平,在疾病的发展过程中,CYFRA 21-1值的变化常常早于临床症状和影像检查。n CYFRA 21-1与良性肺部疾病(肺炎、结核、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气肿)的鉴别特异性比较好。n 正常参考值:0.10~4 ng/ml
10.小细胞肺癌相关抗原(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n NSE被认为是监测小细胞肺癌的首选标志物,60-80%的小细胞肺癌患者NSE升高。在缓解期,80-96%的患者NSE含量正常,如NSE升高,提示复发。小细胞肺癌患者首轮化疗后24-72小时内,由于肿瘤细胞的分解,NSE呈一过性升高。因此,NSE是监测小细胞肺癌疗效与病程的有效标志物,并能提供有价值的预后信息。n NSE也可作为神经母细胞瘤的标志物,对该病的早期诊断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神经母细胞瘤患者的尿中NSE水平也有一定升高,治疗后血清NSE水平降至正常。血清NSE水平的测定对于神经母细胞瘤的监测疗效和预报复发均具有重要参考价值,比测定尿液中儿茶酚胺的代谢物更有意义。n 另外对胺前体摄取脱羧细胞瘤、精原细胞瘤及其它脑肿瘤的诊断也有重要意义。n 正常参考值:0~16 ng/ml
11.鳞状细胞癌抗原(SCC)n 鳞状细胞癌抗原(SCC)是一种特异性很好而且是最早用于诊断鳞癌的肿瘤标志物。SCC在正常的鳞状上皮细胞中抑制细胞调亡和参与鳞状上皮层的分化,在肿瘤细胞中参与肿瘤的生长,它有助于所有鳞状上皮细胞起源癌的诊断和监测,例如:子宫颈癌、肺癌(非小细胞肺癌)、头颈部癌、食管癌、鼻咽癌以及外阴部鳞状细胞癌等。这些肿瘤患者血清中SCC升高,其浓度随病期的加重而增加。临床上用于监测这些肿瘤的疗效、复发、和转移以及评价预后。n 对子宫颈癌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对原发性宫颈鳞癌敏感性为44%-69%;复发癌敏感性为67%-100%,特异性90%-96%;其血清学水平与肿瘤发展、侵犯程度及有否转移相关。在宫颈癌根治术后SCC浓度显著下降;可及早提示复发,50%患者的SCC浓度升高先于临床诊断复发2-5个月,它可以作为独立风险因子加以应用。n 辅助诊断肺鳞癌:肺鳞癌阳性率为46.5%,其水平与肿瘤的进展程度相关,它配合CA125、CYFRA21-1和CEA联合检测可提高肺癌患者诊断的灵敏性。n 食管鳞癌、鼻咽癌的预测:阳性率随病情发展而上升,对于晚期患者,其灵敏性可达73%,联合检测CYFRA21-1和SCC可以提高检测的灵敏性。III期头颈部癌阳性率为40%,IV期时阳性率增至60%。n 其它鳞癌的诊断和监测:头颈癌、外阴癌、膀胱癌、肛管癌、皮肤癌等。n 正常参考值:& 1.5 mg/L
12.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TPSA)n PSA是前列腺癌的特异性标志物,也是目前公认的唯一具有器官特异性肿瘤标志物。血清TPSA升高一般提示前列腺存在病变(前列腺炎、良性增生或癌症)。血清PSA是检测和早期发现前列腺癌最重要的指标之一,血清TPSA定量的阳性临界值为大于10μg/L,前列腺癌的诊断特异性达90%-97%。TPSA也可用于高危人群前列腺癌的筛选与早期诊断,是第一个由美国癌症协会推荐用于筛查50岁以上男性前列腺癌的肿瘤标志物。n TPSA测定还可用于监测前列腺癌患者或接受激素治疗患者的病情及疗效,90%前列腺癌术后患者的血清TPSA值可降至不能检出的痕量水平,若术后血清TPSA值升高,提示有残存肿瘤。放疗后疗效显著者,50%以上患者在2个月内血清TPSA降至正常。n 正常参考值:0.01~4.0 ng/ml
13.游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FPSA)单项的血清总PSA(TPSA)测定不能明确鉴别前列腺癌和良性的前列腺增生,主要是因为在浓度2-20ng/ml范围内,二组病人有交叉。而FPSA/TPSA不受此因素及年龄的影响,通过FPSA/TPSA比值达到鉴别前列腺癌或良性的前列腺增生的目的。前列腺癌患者的FPSA/TPSA比值明显偏低,良性的前列腺增生患者的FPSA/TPSA比值显著增高。FPSA/TPSA界限指定为0.15,低于该值高度怀疑前列腺癌,其诊断敏感性为90.9%,特异性为87.5%,准确性为88.6%,明显优于TPSA单独测定。n FPSA检测主要适用于未经治疗、TPSA值为2-20ng/ml病人,当TPSA值低于2ng/ml或高于20ng/ml时,FPSA/TPSA比值并不能用于鉴别前列腺癌和良性的前列腺增生。n 正常参考值:0.01~2.0 ng/ml FPSA/TPSA:& 0.15
14.α-L-岩藻糖苷酶(AFU)AFU是是对原发性肝细胞性肝癌检测的又一敏感、特异的新标志物。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AFU活力显著高于其它各类疾患(包括良、恶性肿瘤)。血清AFU活性动态曲线对判断肝癌治疗效果、估计预后和预报复发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甚至优于AFP。但是,值得提出的是,血清AFU活力测定在某些转移性肝癌、肺癌、乳腺癌、卵巢或子宫癌之间有一些重叠,甚至在某些非肿瘤性疾患如肝硬化、慢性和消化道出血等也有轻度升高,在使用AFU时应与AFP同时测定,可提高原发性肝癌的诊断率,有较好的互补作用。n 正常参考值:234~414 μmol/L
15.EB病毒抗体(EBV-VCA)EB病毒阳性、鼻咽癌家族史、鼻咽癌的高发区、身体免疫力低下,都可能是患鼻咽癌的高危因素。从理论上讲,如EB病毒检查阳性者,仅是代表患者以前曾经受过EB病毒感染,但它是否是鼻咽癌发病的直接原因,目前尚无定论。但临床实践,科学研究表明,阳性者患鼻咽癌的机会比阴性者大得多。n 鼻咽癌是最常见的EBV感染的上皮性肿瘤,几乎100%的非角化性鼻咽癌都有EBV感染。因此,在鼻咽癌要与鼻咽部的其他癌进行鉴别时,EB病毒血清学检测可帮助诊断。另外,当发现颈部淋巴结出现转移癌时,如果EB病毒血清学检测呈阳性,提示原发肿瘤很可能是鼻咽癌n 鼻咽癌的筛查应以临床检查和EB病毒血清学检测为主,如临床鼻咽镜下有可疑变化,应送病理科活检,最好在鼻咽纤维镜下作细致观察,看有无微小病灶;若鼻咽镜下无异常发现,但EB病毒血清学检查滴度较高或抗体检测阳性时,则应定期随防观察,建议进--步请专科医生检查,早诊断、早治疗。n EBV在感染过程中形成的病毒特异抗原可以区分为早期抗原(EA)、病毒衣壳抗原(VCA)、核相关肿瘤抗原(EBNA)和膜抗原(MA)。检测这些抗原的相应抗体反应,有助于EBV相关疾病的诊断和治疗。n VCA抗原具有很强的免疫原性,最初感染EBV的患者血清中可检测到VCA-IGM,之后IGM抗体逐渐减少到无法检出的水平(正常情况下,IgM抗体持续不超过10周。滴度下降,有时起伏。任何急性感染的慢性过程是罕见的),几乎同时VCA-IGG逐渐增加,并可在正常人体内终生存在。若此试验阴性,可以排除EBV感染。n EBNA可分为六种,其中EBNA1是唯一一种在所有EBV 相关肿瘤细胞中都表达的病毒蛋白,出现在所有持续受感染细胞的核中,其免疫原性表达相对迟些,仅数周或数月后形成抗EBNA-1抗体。一个明显阳性试验结果(第二滴度阶段)显示曾有过感染。若VCA试验阳性,滴度为1:160或更高,结合阴性或弱阳性的抗EBNA-1试验,就表示一种急性、新的或复发感染。n EA是受感染细胞早期产生的抗原,比VCA的免疫原性要弱,因此它们诱导的抗体在原发性感染出现得较迟,然而在复发感染抗体通常可早期检出。n 鼻咽癌刺激IgA类的EBV抗体合成,特别是抗VCA抗体。但这些抗体水平在正常EBV感染和复发时增加,所以仅高滴度有诊断价值(VCA-IgA&1:80),经治疗好转后抗体滴度可下降。VCA-IgM通常阴性,VCA-IgG滴度增高。多年实践证明IGA/VCA诊断鼻咽癌的特异性低于IGA/EA,但后者敏感性差。除IGA之外,早期EBV复制周期中特殊的非结构抗原─DNA多聚酶、DNA核酸酶、DNA主要结合蛋白质亦被推荐作为血清学诊断指标。n EBV-VCA抗体临床意义:VCA-IgA≥1:10为阳性,说明感染过EB病毒(多在半年前或很久很久前),临床上与鼻咽癌、胸腺淋巴上皮癌、胃癌、直肠癌、类风湿性、非甲非乙型、红斑痕疮、干燥综合症、Burkitt氏淋巴瘤、免疫缺陷宿主的淋巴瘤等疾病有关。;VCA-IgM≥1:5为阳性,说明有近期感染,(感染后多在2-3周该抗体升高,在体持续时间不等)临床上与不明原因的发焼、乏力、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紫癜、抽风、川畸病、口腔脱皮等自身免疫病有关;VCA-IgG≥1:80以上者,说明EBV被激活或激活了其它病毒基因及某些细胞基因,可作为EBV或其它病毒感染的参考招标。n 正常参考值:EBV-VCA抗体 阴性
16.肿瘤相关物质(TSGF)TSGF肿瘤相关物质联合检测(原名恶性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是一种可以简便快速地用于恶性肿瘤早期辅助诊断的新型的肿瘤标志物,对疗效观察、人群查体亦有很高的应用价值。由糖类物质构成的糖脂、糖蛋白、寡聚糖等广泛分布于细胞内外和各种体液中,在细胞发生癌变时其代谢紊乱可引起体液中的含量升高,是国际公认的肿瘤标志物;氨基酸及其代谢产物也由于其瘤种特异性小而适用于普查筛选。几种小分子的肿瘤标志物组合在一起合称为TSGF,由于TSGF含量在肿瘤早期血清中即会明显升高,这一特性使其成为广谱恶性肿瘤早期辅助诊断的理想指标。n TSGF对癌症早期检测具有一定的优势,在人群防癌健康检查中应用TSGF的检测及动态跟踪,可有效排除假阳性的干扰,提高检测的准确性。用以发现无任何症状的早期癌症或早期复发癌症患者,可用于人群健康防癌检查或高危人群筛查,通过定期检测,及早发现癌症,提高治疗效果。建议对自然人群特别是癌症高发区人群每年进行一次TSGF检测。n 通过TSGF检测可筛选出的不同瘤种、不同脏器的常见恶性肿瘤多达几十种,表明TSGF是恶性肿瘤的广谱标志。n 恶性肿瘤患者血清中TSGF含量显著升高,不同种类的恶性肿瘤间差异不明显;而良性肿瘤与健康人群间无显著差异,TSGF是良、恶性肿瘤的鉴别指标,可在辅助诊断恶性肿瘤方面发挥作用。急性炎症、胶原病等良性疾病会出现一过性的TSGF值升高,经治疗或自然康复,TSGF值会随之下降,而癌症患者TSGF复查值呈现持续阳性,通过短期跟踪检测,即可排除假阳性干扰。临床病例统计表明2499例各类炎症疾病的假阳性为18.7%,随疾病的转归,绝大多数可在一个月内转阴。n TSGF也是癌症病人治疗效果及动态随访指标,临床应用资料表明癌症病人治疗前TSGF检测值显著升高,经有效治疗后,患者血清中TSGF值明显下降,甚至降至正常水平;治疗无效或病情恶化、复发或转移的患者,TSGF值反而上升。因此TSGF在疗效观察方面有重要价值,治疗过程中可根据TSGF的检测结果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以期达到最佳治疗效果n 部分急性炎症(、肺炎等)、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等病症可产生交叉反应,引起假阳性。晚期癌症患者TSGF含量可能低于临界值。n 正常参考值:正常人TSGF浓度范围为47±17U/ml; <64U/ml为阴性; ≥64U/ml而&71U/ml为可疑; ≥71U/ml为阳性。
17.铁蛋白(SF)n 铁蛋白升高可见于下列肿瘤:急性白血病、何杰金氏病、肺癌、结肠癌、肝癌和前列腺癌。检测铁蛋白对肝脏转移性肿瘤有诊断价值,76%的肝转移病人铁蛋白含量高于400μg/L,当肝癌时,AFP测定值较低的情况下,可用铁蛋白测定值补充,以提高诊断率。在色素沉着、炎症、时铁蛋白也会升高。升高的原因可能是由于细胞坏死,红细胞生成被阻断或肿瘤组织中合成增多。n 正常参考值:男性:30~400 μg/L 女性:13~150 μg/L
18.β2-微球蛋(β2-MG)n β2-MG是恶性肿瘤的辅助标志物,也是一些肿瘤细胞上的肿瘤相关抗原。在恶性血液病或其它实质性癌瘤中,突变细胞合成和分泌β2-MG,可使病人血清中浓度显著上升,在淋巴系统肿瘤如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淋巴细胞肉瘤、多发性骨髓瘤等中尤为明显,在肺癌、乳腺癌、胃肠道癌及子宫颈癌等中也可见增高。由于在肿瘤早期,血清β2-MG可明显高于正常值,故有助于鉴别良、恶性肿瘤。有报道发现恶性疾病时β2-MG在腹水中与血清中的比例明显相关,若两者比值大于1.3时,即考虑为癌肿的表现。n 血清β2-MG不但可以在肾功能衰竭、多种血液系统疾病及炎症时升高,而且在多种疾病中均可增高,故应排除由于某些炎症性疾病或肾小球滤过功能减低所致的血清β2-MG增高。脑脊液中β2-MG的检测对脑膜白血病的诊断有特别的意义。n 正常参考值:1.58~3.55 μg/ml
19.胰胚胎抗原(POA)胰胚胎抗原是胰腺癌的又一新型、敏感、特异的新标志物,胰腺癌的POA的阳性率为95%,其血清含量大于20U/ml,当肝癌、大肠癌、胃癌等恶性肿瘤时也会使POA升高,但阳性率较低。n 正常参考值:0~7 U/ml
20.胃泌素前体释放肽(PROGRP)胃泌素前体释放肽是一种新的小细胞肺癌标志物。PROGRP是脑肠激素的一种,是小细胞肺癌增殖因子胃泌素释放肽的前体。PROGRP作为小细胞肺癌标志物有以下特点:1. 针对小细胞肺癌的特异性非常高;2. 较早期的病例有较高的阳性率;3. 健康者与患者血中浓度差异很大,因而检测的可靠性很高。
发表于: 14:14:58
朱陵君大夫的信息
大肠癌、肺癌、恶性黑色素瘤、卵巢癌、乳腺癌、胃癌、食管癌、前列腺癌等的个体化精准...
朱陵君,女,博士,博士后,主任医师、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培养对...
朱陵君的咨询范围:癌症患者大多是被吓死的
医科大硕导救母记:癌症患者大多是被吓死的
15:06:29&&来源:&&作者:安和四季
2392&&&评论:
  编者注:现在谈“癌”色变已达到近乎人人自危的地步!如果癌症“降临”到一个省医科大学硕士生导师和教授群林的至亲身上,她又会如何应对呢?真正的高手一定在民间,而不是‘学院派’的医生,这一念转变了群林的寻医思路,进而让她有缘重新认识“癌症”、认识医疗……如果您从未反思的当下的医疗,相信您读过本文后一定会有对癌症、医疗,甚至中西医的新的认识。
  文章目录:&
  1、母亲体检引来晴天霹雳&
  2、四处寻名医&
  3、听天由命,每天一片“恩替卡韦”——权威专家的建议&
  4、掩耳盗铃的“保守治疗”&
  5、天下西医都是一个师傅下山&
  6、转向中医&
  7、找到救星&
  8、你的身体很好,一点事儿也没有&
  9、中医治愈“急性阑尾炎”&
  10、现在的母亲
  潘德孚按:&
  1、体检的陷阱&
  2、愚弄病人的验血单&
  3、医学界被教育的不会思考了&
  4、中医治急性阑尾炎比西医不知要高多少倍&
  5、老师不是圣人,老师不是权威
  一、母亲体检引来晴天霹雳&
  时值2013年7月,天气已经开始炎热得令人心烦,而我的心情更是烦躁不安。因为原本住在农村的母亲,春节后应允弟弟的请求,来到城里照看她一岁多的小孙女,所以我借端午节放假之机时,带母亲去省城最好的医院做了一次体检。母亲早先胆囊内有碎沙性的结石,最近肝胆区时而觉得有些不舒服,也怕油腻食物,但不曾料想,这次的体检结果却出现了“大问题”,不过幸亏母亲识字不多,才没有给她原本平静的生活造成多大的负面影响。&
  医院的体检结果如下:乙肝五项为“大三阳”;B超结果提示肝硬化,肝左叶有37.5px&42.5px的阴影;甲胎蛋白(AFP)8.38,正常值为0-7ng/癌胚抗原(CEA)5.35,正常值为0-5ng/铁蛋白(SF)595.3,正常值为13-150μg/l;糖类抗原19-9(CA19-9)79.12,正常值为0-27U/ml。以上四个所谓肿瘤指标均超标,提示患有肝癌的危险,医生建议母亲立即去做进一步的检查。为了避免母亲生疑,我就假装告诉她这次做磁共振成像(MRI)检查,是想让医生用更高级的仪器看清楚胆结石是否长大长多了。结果MRI报告单为:(1)肝硬化,伴多发性再生结节形成,脾大,门脉高压症,食道胃底静脉曲张,少量腹水;(2)肝左叶异常信号,考虑肝硬化再生结节恶变;(3)胆囊多发结石;(4)双肾小囊肿。这样的一个检查结果出来后,医生建议母亲应该立即住院进行肝脏病变区切除手术,或做相应的化疗或放疗。这对我简直是一个晴天霹雳,因为之前多次听说某个朋友的家人,或家乡的长辈等因患有癌症,病人因手术和手术后的多次化疗或放疗而痛苦万分,家人精神上疲惫不堪,经济上倾家荡产,并且很快就会人财两空,甚是恐怖。当时我的脑子一片空白,心痛如绞,但表面上还要装出一副没事的样子,告诉母亲检查结果都很好。
  二、四处寻名医&
  我是一名省城医科大学的博士和教授,虽然本科专业是中药学,平常对中医药也是津津乐道。但面对此情此景,我脑子里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医院里的专家才能救我母亲的性命,专家的职称和知名度越高,治病的疗效就越好,而中医药早被我抛之脑后了。我开始利用自己在医科大学工作之便,在省城的三甲医院四处寻找一流的肝胆外科专家求诊,是否可以手术切除我母亲的肝病灶部位,然后开始用化疗等手段来清除母亲肝内的肿瘤,让身体完全康复。而盼来的答复却又一次让我掉入了无底深渊,说是母亲患有的肝硬化程度,已经不适宜手术切除肿瘤了,只能保守治疗,这在我心目中意味着生存几率又大大缩小了。
  三、听天由命,每天一片“恩替卡韦”——权威专家的建议&
  然而,我并没有放弃希望,我转而重托一位学术界的朋友,把母亲的所有化验和检查结果扫描后,传给了北京知名医院肝胆科的一位主任,他考虑我母亲年纪已66岁,也不建议手术,建议“抗病毒治疗,应用恩替卡韦每天一片,长期或终生用药;注意定期复查肝功能,AFP,B超(必要时CT或MRI),并根据结果随时调整治疗方案”。如果采取这样的措施,不就是“听天由命,任其发展”吗?我对这个建议非常不满意,因为我作为一名医科大学的教授,深知恩替卡韦这种药的“厉害”。它是目前临床最新抗乙肝病毒的一线药物,说明书显示:主要副作用表现为头痛、疲劳、眩晕、恶心,少见不良反应包括呕吐,嗜睡或者睡眠困难等症状,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停药时间要听从专业医生指导,患者切勿在检查指标正常或症状缓解时就擅自停服,治疗上的中途而废或盲目停药不仅会影响治疗效果,甚至可能会导致病情迅速恶化,而且可能会危及生命。如果母亲常年服用这种药,那不是等于在慢性中毒和雪上加霜吗?往后的晚年还有什么生活质量可言?
  四、掩耳盗铃的“保守治疗”&
  于是,我把最后的希望寄托在“保守治疗”上,开始手忙脚乱地在网络和专业书籍上查阅相关知识。介入治疗是目前保守治疗中最常用的一种,就是不开刀暴露病灶的情况下,在血管、皮肤上作直径几毫米的微小通道,或经人体原有的管道,在影像设备(血管造影机、CT、MR、B超等)的引导下对病灶局部进行治疗的创伤最小的治疗方法。对于治疗难度大的恶性肿瘤,介入治疗能够尽量把药物局限在病变的部位,而减少对身体和其他器官的副作用。部分肿瘤在介入治疗后相当于外科切除。这种介入治疗看起来挺好,我便托人找到进行保守治疗的放疗科主任,他看了母亲的检查结果,说是非常符合做介入治疗的适应症,建议母亲立即住院接受介入治疗。这下终于有人肯为我母亲拿出治疗方案了,我欣喜至极!接着询问医生接受介入治疗的肿瘤病人,治愈的比例有多少?他们的含糊回答让我再度陷入极大的疑虑和恐惧之中。我的医学常识告诉我,虽然介入治疗的身体表面创口不大,表面上看起来较为完美,可是身体内部的血管想必被介入器械折腾得血肉模糊,这好比“掩耳盗铃”的效果。并且,化疗药物进入人体后,除杀死肿瘤细胞外,大量的正常细胞也同时遭殃,这就好像在一场混战中,子弹从来无法分辨出敌人和自己人。因为在医科大学工作的缘故,经常能听到或见到一些肿瘤患者化疗后依然很快离开人世,印象中患者一旦住进肿瘤科,很少能看到康复后出院的病人,这也许就是老百姓“谈癌色变”的根本原因。因为一个人如果被医院诊断为肿瘤,结果就差不多等于被宣判了死刑。所以,我再一次陷入了深深的无助和恐惧之中。
  五、天下西医都是一个师傅下山&
  我只要一想到母亲身体内的肿瘤每时每刻都在慢慢长大,就感觉自己的心在一滴一滴地流血,恨不得分秒必争,能马上把她肝区内的肿瘤清除掉,然后亲眼看着母亲的身体一天天很快好起来。每当夜晚降临,这种痛苦便强烈地吞噬着我的心,再三考虑后,我仍然坚持不肯放弃希望。第二天清早我又赶去传染科,托人找到一位资深的肝胆内科专家,他看过母亲的检查结果,语重心长地对我说:既然我们是同事,说句实话,我不建议你母亲去做介入治疗,我了解这种治疗方法的风险和疗效。回去长期或终生服用恩替卡韦每天一片不能间断,然后定期复查肝功能,AFP指标和B超(必要时CT或MRI)等,而且,据我的临床经验,你母亲的生存期可能只有3-6个月了。这席话与我之前询问的北京专家的建议如此不约而同,我忽然之间明白了一件事,原来天下的医院和西医看病都是一个师傅下山的,遇到类似病人只会照本宣科,让人失望之极。回头想想我自己,一个医科大学的教授连自己母亲的命都救不了,学习和钻研了这么多年的医学知识又有什么用?我一度陷入了深深的自责中。我同时又不断地问自己,母亲一向在农村种田身体这么硬朗,无论从气色和饭量等方面来看,怎么可能找不到医治的办法了呢?
  六、转向中医&
  我开始放弃西医疗法转向中医,也记得钟南山院士曾说过,他认识的一个老作家,13年内连续患了肺癌等3种恶性肿瘤,这就是典型的“带瘤生存”病例。经在中医药界多方打听,一位朋友告诉我温州民间有一位知名老中医潘德孚老师,他待人和善,专门治疗疑难杂症,尤其是对癌症很有研究,已有许多治愈的案例。我首先打开了草根网上潘老师的博客,其中一篇“天下无癌论”立即吸引了我的眼球,潘老在文章中说“一、手术不能除根,化疗、放疗都在杀人;二、癌症不是绝症;三、癌症病理研究的方向性错误;四、癌肿块是生命自身的排毒装置;五、以中医治癌,大多数患者就不会死;六、中医如何治癌”,读罢全文我已对他的论点和论据十分信服,并且文中列有一些真人实事,一些身患癌症的病人采用中医药来治疗并痊愈了,十分令人鼓舞。看到网页上潘老师慈祥的面容和矍铄的精神,就想真正的高手一定在民间,而不是“学院派”的医生,当机立断带母亲去温州就医。此时,想到省城医院里的那些资深专家和海归教授,我算是见识过了,他们只会按照书本上说的来,不管是什么肿瘤患者来看病,他们给出的治疗方案都是大同小异,我不禁摇摇头笑了笑。我从朋友处要到了潘老师的手机,打通了他的电话,他首先安慰我们,叫我们不要太紧张,细心指导我们在温州方便住宿的宾馆,告知了诊所的详细地址。
  七、找到救星&
  近十天“吃不下,睡不着”的西医求治经历,让我饱受了精神上的痛苦挣扎和煎熬,终于在日,我和母亲带着对中医药和潘老无尽的信任,登上了去往温州的动车。到达温州时已是下午,安排好住宿,从宾馆出来已是傍晚时分。尽管七月的温州,天气已经有些炎热,但下班的人群表情恬静,三三两两,有说有笑,正好与我当时忐忑不安的心境形成了一个鲜明的反差。我和母亲按照潘老师告知的地点,找到了潘德孚诊所。从落地玻璃窗望过去,我看到一位上身穿一件白色跨栏背心,头发花白的老人正坐在电脑前熟练地打字写东西,顿时心生敬畏之情,如此年纪的老人还能勤于笔耕真是难能可贵!依据网页上潘老师的照片,我可判定这位老人一定就是潘先生了,当时一颗悬着的心就落了地,仿佛看到了救星一样。但当时我并没有打扰老师,而是悄悄地原路返回,选择第二天一大早去潘老那求医。
  八、你的身体很好,一点事儿也没有&
  一夜无话,第二天早饭后,我带母亲熟门熟路地很快到了诊所,当时诊所还没来别的病人。潘先生首先让我母亲坐下,开始询问生活上的一些日常细节,比如吃饭、睡觉和大小便等,接着开始望、闻、问、切。老师看我母亲的气色不错,大老远从安徽来,也没看出多少的车船劳顿之苦,得知她早饭吃了一碗混沌和二个包子,问诊结束后告诉我母亲:“没事的,一点问题也没有,你的身体很好,回去好好调养身体,注意一点生活起居规律,别生气就可以了”。老师的一席话刚结束,我母亲连忙起身紧紧握住先生的手说:“有您这句话,我就放心了!虽然我嘴上不说,但我知道这阵子我女儿为我的身体担心了很长时间,其实我能看得出来”。老师遂起笔拟方,吩咐他的学生抓了十贴药让我母亲带回家服用。临别前,潘老得知我是医科大学的老师,就亲笔签名后送给了我全套《医学理念》和《解悟中医——相信你的自愈力》。从潘老的著作中,我领悟到了“是生命生病,不是身体生病”这个道理。同时,他的医疗行为准则之“医生不能随口乱说多少“存活期”,用以恐吓病人。随口乱说或用各种言语恐吓病人的医生是最坏的医生。”读到这里我热泪盈眶,心想之前有多少肿瘤患者就是这样被告知“存活期”后被吓死的,这些庸医真是太可恨了!
  九、中医治愈“急性阑尾炎”&
  母亲服完潘老开的中药后,这期间的身体状态一直很好,除了肝胆区偶尔感到不适,其他衣食住行方面和健康人没有什么二样,我深感欣慰,庆幸自己找到了一位医术高明的医生!试想如果当初选择化疗,后果真是不堪设想,并且母亲现在的生活状态肯定没有如此这般美好了。但是十月下旬的一天清早,母亲突感腹部和右侧腹股沟处剧烈疼痛,难以忍受,直不起腰杆,触摸时感觉其中有一些硬块状物,就连忙叫醒弟弟去社区诊所,结果诊所未开门营业,只能暂时返回家中。母亲担心是吃了不洁之物坏了肚子,就试图去厕所大便,结果疼痛症状减轻了些许,于是卧床休息。我哥哥知道实情后,便要带母亲去医院确诊,因为他怀疑母亲患的是急性阑尾炎。正常情况下,急性阑尾炎是需要通过手术割除阑尾来治疗。我得知消息后,担心冒然手术会对母亲今后的健康有不利影响,当即给潘先生打电话,告知了母亲的具体病症。潘老在电话中仔细询问了一些细节,比如是否怕风、发热、疼痛具体部位等,后处方三贴让母亲服用。第二贴药服下去,我母亲的疼痛已去了大半,可以下床活动;服完第三贴药,基本已经药到病除。我们全家第一次亲眼目睹了潘先生用中药也能解除急性阑尾炎患者的痛苦,真是大开眼界,同时对先生的医术叹为观止!这件事情的至始至终,我一直在顶着哥哥坚持要带母亲立即去医院切除阑尾手术的压力。但更神奇的事情是,经过这场风波,母亲的肝区不适却因阑尾事件而解。最终母亲的阑尾没有被切除掉,而是康复后保留在她的身体里行使它本该行使的功能,这是一件多么令人庆幸的事啊!
  十、现在的母亲&
  如今已是2014年2月光景,欢度过春节,我母亲已回到农村老家,和父亲一起带着小孙女,享受着天伦之乐,身体依旧硬朗,饭量和睡眠依旧很好,衷心地祝福我的母亲身体健康,万事如意!这就是我们作为子女的最大心愿。我知道这种幸福是潘老带给我们的,我们深深地感谢潘先生,同时赞叹祖国博大精深的中医药文化!另外,也不知我当初询问过的那些医生,看到这个故事,心里会作何感想呢?&  
  潘德孚老师评:&
  一、体检的陷阱&
  美国医学博士、加州医生资格证书委员会主任、后被推举为美国健康联盟主席的罗伯特·门德尔松说过,年度的身体检查是个陷阱。这个陷阱做什么用?答案:让不生病的人生病。然后,医生会恐吓你就医,在身体的某个地方做个手术,叫你永远吃药到吃出病来。&
  群林带母亲去体检,血液中的甲胎蛋白、癌胚抗原都超过原定的指标十多倍,加上磁共振成像显示,“(1)肝硬化,伴多发性再生结节形成,脾大,门脉高压症,食道胃底静脉曲张,少量腹水;(2)肝左叶异常信号,考虑肝硬化再生结节恶变;……”这样高级的“科学”检查,探查出来的结果,还怎么不是铁打的案呢?这才使她觉得是一个“晴天霹雳”“脑子一片空白,心痛如绞,”又加上她听了北京某大医院的肝胆科主任的高见,不能不“陷入了深深的无助和恐惧”。因为,这些高参,都会给她编织一些此病发展的可怖结果。她问我:“这些结果是真的吗?”我答:“真的。假使你请他们治疗的话。”我认为,这些人用它治疗过的病人的经验,来述说这个结果,所以,一定是真的。假设群林真的让这些专家来治疗,必然会得到这个结果。因为,他们照搬原来制定的治疗方法,把人治死后,就成了他们的经验与预测,将来治死人,你就会说他讲得真准。医院里的治疗方法是规定好的,医生只是个执行者,无权擅自修改。
  二、愚弄病人的验血单&
  血液检验指标,能作为用药治疗的依据吗?尤其是作为非死即伤的癌症治疗用药依据,这就像是自杀。我这里三年前,有个姓叶的年轻人,夫妻俩拿着一张验血单找我,手还在抖,医生要他打化疗,他们知道这下子要送命了,单子上是癌胚抗原高。我看了笑笑说:“你们去瓯江舀盆水来。”他们问:“什么用?”“看水中泥沙多不多。如果多,这医生告诉你:温州会被淹没。道理是泥沙太多,沉积江底导致发大水。”夫妻笑了:“水中的泥沙与江底的泥沙不一样;血液中的癌细胞,与生癌肿块没关系,医生怎么不懂?”我就问:“你们悟到了什么?”答:“血液中是动的,不能拿多少做生病的标准。”现在医院里都拿动态的东西做静态的标准,实际是在愚弄病人。我的一个朋友说,他在医院里检查,医生说他的前列腺癌某个抗原指标高出4倍,要他立即做手术预防。后来他咨询了一个在某医院泌尿科做主任的朋友,他那里有抗原指标高出20倍的患者也不要紧,叫他不要乱动手术。那么,为什么把指标定得如此之低?当然是为了生意。所以,医疗与市场结合,就值不得相信了。
  三、医学界被教育的不会思考了&
  群林与普通百姓一样,把治疗这些疾病的希望,寄托在手术上,并没有想到:病灶只是疾病的结果而不是疾病的原因。本来这个道理很鲜浅,不是高深的学问。现在之所以成为高深,是我们医学界,被教育得不会思考了。据悉,孙中山先生患肝癌,很多人认为既然西医认为必死,还不如去看看中医。可是,先生说他死也要死在西医手里;梁启超做肾切除手术,“割错腰子”,还制止知情的朋友说出去,免倒现代医学的霉;鲁迅与孙中山一样,对中医如杀父仇人……,我国如此知名人物都这样一边倒了,中医还能站住吗?像我这样没学来多少本事的中医,全国各地都有人来找了,真正的好中医,比大熊猫还稀少!
  四、中医治急性阑尾炎比西医不知要高多少倍&
  时间过去了一百年,三四代人过去了,中华民族的健康,我们发现,由于现代医学的干预,一代不如一代了。无数钱在购买医疗器械、和化学药品的名义下,被送到美国制药公司的钱包里;医院和医生只不过是他们销售仪器和药品的窗口。不管中医西医,都像张群林一样,完全不知道“中药也能解除急性阑尾炎患者的痛苦”,而且,不仅“也能”,还比它好得“不知要高多少倍”。(韩启德语)海南省中医院的急诊科主任医师,工作20多年后,因为看了我的书,才治好第一例急性阑尾炎病人,此前这20年,都在给西医做义务介绍人。我的继母生病,请了一个保姆,一天发急性阑尾炎。我给她用中药治好了,有一个亲戚来看她,劝她立即去做手术,说做了手术才能除根。我笑着说,砍了头是最好的生病除根术。很多癌症病人给做了手术,医生在病历上都写着,已经实施了手术除根术,又写化放疗多少次。既已“除根”,何必化放疗?这不自相矛盾?说明语文斋之差,实在不可想像。
  五、老师不是圣人,老师不是权威&
  群林是安徽医科大学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她非常虚心地认我这个毫无不知名的,连个主治医生也不是的民间中医当老师。因此,我看了她这篇文章后,也就摆起老师的架子,给她提提自己的意见。任何老师都不是圣人,意见都有是与非,不能当教条,学生都可根据自己的见解,择而用之。&
  现代医学可不一样,老师的话就是权威,只对没错,课本上的话,就是权威讲的话。而这些权威,却不是会看病的。群林作为一个老师,带着一个班的硕士生,把自己的本事传给他们。这些学生中,也许有一些人,今后还会做老师,把老师教给她的知识,加上自己的又传给下一代。人类就是这样一代不仅延续下去,而且,把知识积累起来,使社会得到发展。群林的母亲去检查身体,是因为她明年要到美国镀金去,一年深造,她就可以由硕导变成博导了。&
  本文由潘德孚老师授权百家合符发表,欢迎其他平台转载传播,如有转载请标明出处,谢谢合作!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癌症患者食疗菜谱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