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氏杆菌病踝关节创伤性关节炎炎影像表现

脊柱慢性布氏杆菌病影像学表现--《河北医科大学》2014年硕士论文
脊柱慢性布氏杆菌病影像学表现
【摘要】:目的:探讨脊柱慢性布氏杆菌病影像学特点及鉴别诊断价值,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和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本组30例患者经临床或病理证实的脊柱慢性布氏杆菌病患者的X线、CT、MR资料,其中22例均行X线数字化摄影(CR或DR)、螺旋CT及MRI检查,检查次序根据临床需求多有不同,6例只行螺旋CT及MRI检查,2例只行MRI检查。30例患者中,21例来自内蒙及张家口坝上流行区,其余9例来自于张家口坝下非流行地区;18例为蒙古族,12例为汉族;15例为牧民,8例为养殖牲畜的农民,4例为干部,3例为牧民近亲属。本组30例患者中,骨关节损害表现较为突出,29例就诊时诉既往有过或就诊时间断性低热病史,体温不超过38.5℃,所有患者均伴有乏力、盗汗、腰背部痛,部分患者伴有下肢放射痛、肌肉痉挛、脊柱运动受限及四肢多关节疼痛等症状。1例患者以腹部不适行腹部CT扫描时发现腰椎异常改变提示临床,而后行血清凝集试验及追问流行病史证实。本组30例布氏杆菌血清凝集实验均为阳性,滴度均≥1:160;白细胞数正常者23例,淋巴细胞增多者28例,血沉降低3例,伴有肝脾肿大5例,有2例表现出神经系统症状(呆滞、表情淡漠)。其中5例经手术治疗,手术指征为腰大肌脓肿者3例,明显坐骨神经痛者1例,正规保守治疗无效且有手术适应症者1例,术后病理证实为脊柱布氏杆菌病。其余25例经内科治疗,临床症状明显改善。结果:本组30例病程为3个月-2年6月,我们观察到慢性布氏杆菌脊柱炎病变的影像学演变过程分以下三期:①早期:只有椎体骨质侵袭、破坏,可伴有椎旁脓肿形成,无明确椎间隙变窄征象及椎体边缘增生硬化、韧带钙化现象。本组X线数字化摄影仅3例见骨纹理稀疏及边缘骨质破坏,螺旋CT显示8例显示明确骨形态学改变,边缘性、多发、虫蚀样骨质破坏。MRI检查8例所见均有椎体及椎间盘信号改变,为长T1长T2信号,2例见椎旁脓肿合并椎管内硬膜外脓肿。②演进期:有骨质破坏及反应性新骨形成,椎间隙变窄,无明确增生改变及韧带钙化。22例X线数字化摄及螺旋CT显示明确骨形态学改变及椎间隙变窄,均未见椎体压缩及病理骨折征象。MRI扫描17例所见均有椎体及椎间盘信号改变,T1加权椎体内呈均匀或不均匀低信号,T2加权呈高信号或不均一混合高信号,病变椎间盘呈不均匀信号改变。6例见椎小关节炎。③后期:有骨质破坏及增生硬化,随着病程发展,增生硬化性改变逐渐明显,部分破坏灶被增生硬化的新生骨所替代,破坏修复共存,并交替进行,椎间隙变窄,韧带钙化等。所观察到的9例X线数字化摄及螺旋CT均显示明确骨形态学改变,病变椎体边缘骨膜增生肥厚钙化,呈不均匀斑驳样外观,形成“唇状”骨赘,反应性新生骨内也可见到骨质破坏灶,形成“花边椎”。MRI扫描5例所见均有椎体信号改变。脊柱慢性布氏杆菌病病变主要分布于腰椎,其中以L4发病率最高,T12到骶1锥体发病率是否相同,结果P=0.000小于0.05,发病部位有显著性差异。两两比较的α需采用矫正的α, α'=0.=α /k(k-1)/2+1,k=7.共7个椎体,两两比较共有21种组合,结果为各椎体发病率L3T12,L4T12,L5T12,L4L1,L4L2,L4S1。其他组合发病率无差异。骨质破坏小而多发,多局限于椎体边缘,病灶周围明显增生硬化,新生骨组织和新破坏灶共存,椎间盘破坏相对轻,相邻椎体骨质密度增高,少或无椎旁脓肿形成。本组中30例腰椎椎体均不同程度出现骨质破坏或合并骨质增生硬化现象,29例出现2个以上椎体骨质改变,5例见椎旁脓肿,其中3例为腰大肌脓肿,2例合并椎管内硬膜外脓肿。9例伴局部骨膜骨化、椎旁韧带和前纵韧带钙化、骨桥形成,未见明确椎旁脓肿形成。结论:CT扫描图像无重叠且具有较高的密度分辨率,对显示骨质破坏及修复情况较直观,并可观察脊柱病变演变过程,尤其是多层螺旋CT应用后,可多方位重建CT图像,可较早发现椎体骨质破坏及骨质增生硬化。MRI对于脊柱布氏杆菌病变的早期显示明显优于X线和CT,在形态学发生改变之前就可以发现椎体、骨髓或椎间盘的信号异常,尤其STIR序列更为敏感,另外MRI高的软组织分辨率,可任意角度成像,较CT、X线能更清晰地显示椎旁脓肿、硬膜外脓肿及周围软组织的受累情况,更早、更清晰地发现脊髓是否受累及受累范围、程度等情况。MRI结合螺旋CT检查对脊柱布氏杆菌病影像诊断及鉴别诊断具有很重要价值,再辅以流行病学、临床表现及相关实验室检查,即可作出正确诊断。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河北医科大学【学位级别】:硕士【学位授予年份】:2014【分类号】:R516.7;R816.8;R445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谷瓅;于清太;臧文远;许德慧;;[J];中国骨伤;2012年05期
李惠明;张云凤;钟秀;;[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9年0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罗晓东;孙珍平;刘向东;;[J];临床荟萃;2014年08期
王晓辉;于联芳;刘丹;杜忆兵;;[J];实用医药杂志;2014年07期
张治;杨新明;石蔚;贾永利;章鹏;王耀一;胡长波;胡振顺;;[J];中华实验和临床感染病杂志(电子版);2014年04期
杨利斌;杨素敏;;[J];中国医药导报;2015年12期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李勇;刘兴炎;甄平;黄光海;田乃宜;曾凡本;;[J];中国骨伤;2007年03期
杨新明;石蔚;杜雅坤;孟宪勇;邹宇纬;杨峰;刘肃;李化光;;[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07年19期
秦北宁,宋永辉,白莉华;[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5年10期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大众知识服务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010--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5号(布鲁氏杆菌性关节炎)
布氏杆菌性关节炎有哪些症状?
向您详细介绍布氏杆菌性关节炎症状,尤其是布氏杆菌性关节炎的早期症状,布氏杆菌性关节炎有什么表现?得了布氏杆菌性关节炎会怎样?
日更新浏览数:871收藏数:94
布氏杆菌性关节炎症状
早期症状:
头痛、乏力、出汗
晚期症状:
肿胀、疼痛发热及红斑,关节内有渗出
相关症状:
一、症状布氏杆菌病可以是急性、自限性疾病,关节痛延续数天,关节炎持续数周后消退,无后遗症。也可是慢性、感染性疾病。需要用抗生素治疗。慢性或复发性的布氏杆菌病常由马尔他布鲁菌引起。感染常见于单关节或不对称的少数周围关节。膝、髋、肩为好发部位,其次为骶髂、腕、踝、肘关节,还可侵犯脊柱。骶髂关节常见于单侧。某些患者既有周围关节炎又有脊柱关节病。患者感到背部及肢体疼痛,有热病症状。关节炎发病前数周患者有头痛、乏力、出汗等全身症状。累及的关节表现为肿胀、疼痛、发热及红斑,关节内有渗出。热型为波浪热,有时为弛张热或间歇热。二、诊断主要根据以下几个方面综合分析诊断:1.病原接触史 在疫区,与病畜有接触史。或饮用过未经巴帮德消毒方法消毒的乳品。2.病史 有急性、亚急性和慢性布氏杆菌感染病史。3.培养 急性布氏杆菌病血培养阳性率很高。慢性感染的患者血培养的阳性率只有10%。骨髓培养阳性率高。关节液培养阳性率50%~65%。4.实验室检查 关节液的白细胞总数常在10×109~50×109/L之间,分类以单核细胞多见。补体结合试验及2-巯基乙醇试验常用于诊断慢性布氏杆菌病。血清学试验最常用的是凝集试验。5.X线检查 ①肩关节:肱骨大结节、肩峰、喙突等肌腱韧带附着处,骨骼呈局限性表浅的小囊性骨质破坏和囊壁硬化。肌腱、滑囊处出现钙化。关节间隙正常。②骶髂关节:关节间隙狭窄或模糊不清,关节面不规则硬化,邻近骨质疏松,小范围骨破坏,彼此融合,破坏区周围硬化。③腰椎:韧带钙化或骨化或表现为椎间软骨炎,即病变局限于1~2个椎间盘,椎间隙变窄,相邻椎体上下缘骨质破坏,明显骨质增生。或出现小关节炎性改变,表现为关节间隙不规则和关节腔狭窄。
温馨提示:以上资料仅提供参考,具体情况请向医生详细咨询。
相关疾病症状【图文】布氏杆菌性关节炎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布氏杆菌性关节炎
|0|0|暂无简介
kkme医学网是一家以医学搜索,医学智能为主...|
总评分0.0|
大小:320.50KB
登录百度文库,专享文档复制特权,财富值每天免费拿!
你可能喜欢流行病学/布氏杆菌性关节炎
布氏杆菌病()是布氏杆菌引起的急性感染性传染病。布氏杆菌性关节炎(brucellar&arthritis)是布氏杆菌病的一部分。&为小的革兰阳性菌,通过传染给人。国内以牛羊为主要传染源。病菌存在于病畜的组织、尿、乳液、胎儿等。主要通过口进入体内,亦可由损伤的皮肤或呼吸道侵入机体。多见于牧区农民肉类包装者或其他接触肉类的工人、兽医等,也可见于实验工作者。在许多落后地区是患者食用了未用巴斯德的牛奶和奶酪所致。男性多于女性男女发病率的比例为2∶1。多见于20~40岁。急性布氏杆菌病患者中10%~20%并发关节炎。亚急性或慢性感染病例中特别是感染超过6个月者,50%~65%的患者有。
病因/布氏杆菌性关节炎
布氏杆菌病性关节炎是布氏杆菌感染所引起布氏杆菌经消化道入体内后多数被消化,少数在淋巴、骨髓及脾内繁殖。布氏杆菌为微小的多形球状杆菌革兰染色阴性。分为羊牛、猪、、绵羊、犬6个生物种,我国以羊为主通过羊、牛、猪、犬传染源传染给人。病原菌主要存在于病畜的组织、尿、、胎儿等处。多数通过口进入人体内,亦可由损伤的皮肤、呼吸道黏膜等侵入机体。食用未经方法消毒的和奶酪,很容易感染布氏杆菌接触畜、畜肉的工人、兽医等,为易感人群。
发病机制/布氏杆菌性关节炎
1.布氏杆菌经由黏膜和皮肤损伤处进入机体,由淋巴管到达,条件允许时布氏杆菌开始增殖并突破淋巴结防护进入血液,出现菌血症毒血症,细菌及内。从感染病灶进入血流后即出现急性症状。因多次进入血流引起症状反复发作和过敏反应,并可在脏器内广泛形成病理改变。病人体温升高。杆菌由血循环,进入网状内皮系统,如肝、脾、骨髓、淋巴结等,并在这些脏器内形成病灶致病菌同样也进入关节腔内并在关节腔内形成病灶。病灶处发生充血水肿炎性细胞浸润及形成肉芽肿病灶处的巨噬细胞吞噬布氏杆菌杆菌可在细胞内增殖,一定时间后再次释放入血液,又形成菌血症和毒血症,病人就会再次发热。细菌反复释放入血液产生临床上的波状热。晚期病灶萎缩硬化 2.病理 基本病理变化在网状内皮系统,如肝、、淋巴结等处。急性期充血、、细胞浸润。亚急性及慢性期弥漫性增生、肉芽肿形成。晚期病灶萎缩、硬化。在关节中也出现同样病理过程。
临床表现/布氏杆菌性关节炎
布氏杆菌病可以是急性、自限性疾病,关节痛延续数天,关节炎持续数周后消退无后遗症也可是慢性、感染性疾病。需要用抗生素治疗。慢性或复发性的布氏杆菌病常由马尔他布鲁菌引起。感染常见于单关节或不对称的少数周围关节。膝髋肩为好发部位,其次为、腕、踝、肘关节还可侵犯脊柱。骶髂关节常见于单侧某些患者既有周围又有脊柱关节病。患者感到背部及肢体疼痛,有热病症状。关节炎发病前数周患者有头痛、乏力、出汗等全身症状。累及的关节表现为肿胀、疼痛发热及红斑,关节内有渗出。热型为波浪热,有时为弛张热或间歇热。
并发症: 可并发或形成菌血症和。
诊断/布氏杆菌性关节炎
主要根据以下几个方面综合分析诊断: 1.病原接触史 在疫区,与病畜有接触史。或饮用过未经巴帮德消毒方法消毒的乳品。 2.病史 有急性亚急性和慢性布氏杆菌感染病史。 3.培养 急性布氏杆菌病血培养阳性率很高慢性感染的患者血培养的阳性率只有10%。骨髓培养阳性率高。关节液培养阳性率50%~65%。 4.实验室检查 关节液的白细胞总数常在10×109~50×109/L之间分类以单核细胞多见。补体结合试验及2-巯基乙醇试验常用于诊断慢性布氏杆菌病。血清学试验最常用的是凝集试验。 5.X线检查 ①肩关节:肱骨大结节、肩峰、喙突等肌腱韧带附着处骨骼呈局限性表浅的小囊性破坏和囊壁硬化。肌腱、滑囊处出现钙化。关节间隙正常。②骶髂关节:关节间隙狭窄或模糊不清,关节面不规则硬化,邻近骨质疏松,小范围骨破坏,彼此融合,破坏区周围硬化③:韧带钙化或骨化或表现为椎间软骨炎,即病变局限于1~2个椎间盘椎间隙变窄相邻椎体上下缘骨质破坏,明显骨质增生或出现小性改变表现为关节间隙不规则和关节腔狭窄。
鉴别诊断: 布氏杆菌病性关节炎与沙门菌及耶尔森菌等引起的关节炎很相似。要注意鉴别。
检查/布氏杆菌性关节炎
实验室检查: 布氏杆菌需要复杂的生长条件,因此滑膜液培养的阳性率仅50%~65%。滑膜液中白细胞总数为10×109/L~50×109/L,单核细胞更多见。血清学试验中最常用的是凝集试验。较新技术的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可能更精确。补体结合试验及2巯基试验常用来诊断慢性布氏杆菌病。急性布氏杆菌病患者的血培养一般是阳性。慢性病例的血培养阳性率却小于10%,而骨髓培养的阳性率较高。
其它辅助检查: X线检查常见肩骶髂关节和脊柱有所改变。肩峰、喙突等肌腱韧带附着处的骨骼呈局限性表浅的小囊性骨质破坏和边缘硬化。肌腱、滑囊处出现钙化关节腔正常无死骨及窦道。骶髂关节的骨质结构紊乱,关节间隙狭窄或模糊不清,关节面呈不规则硬化,邻近的骨质疏松,小范围破坏,彼此融合,破坏区周围硬化。腰椎受侵犯时,可见韧带钙化或骨化、椎间软骨炎。病变局限于1~2个。椎间隙变窄,相邻椎体上下缘骨质破坏明显骨质增生小关节炎,关节间隙不规则,关节腔狭窄等。
治疗/布氏杆菌性关节炎
1.注意休息关节制动,加强营养,补充液体、维生素B1、B6以及大剂量维生素C 2.抗生素治疗 四环素族疗效好,如多西环素(强力霉素)0.1g,2次/d服用1个月。利福平和头孢三代抗生素疗效也较好。有人提倡与氨基糖甙类抗生素合并使用如庆大霉素阿米卡星(丁胺卡那霉素)、链霉素。脊柱患病者疗程应延长。慢性者和对有抵抗力的布氏杆菌关节炎,需联合应用左旋咪唑(左旋四咪唑),增强免疫功能。
预后预防/布氏杆菌性关节炎
预后: 布氏杆菌病可以是急性自限性疾病关节痛延续数天,关节炎持续数周后消退无后遗症。也可是慢性感染性疾病。需要用抗生素治疗。预后良好。
预防: 1.消除和减少或避免发病因素,改善生活环境空间,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防止感染,注意饮食卫生合理膳食调配。 2.注意锻炼身体增加机体抗病能力,不要过度疲劳、过度消耗,戒烟戒酒。 3.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坚持治疗。 4.食用牛奶和奶酪用巴斯德消毒方法消毒接触畜、畜肉的工人、兽医等为易感人群做好劳动保护。
&|&相关影像
互动百科的词条(含所附图片)系由网友上传,如果涉嫌侵权,请与客服联系,我们将按照法律之相关规定及时进行处理。未经许可,禁止商业网站等复制、抓取本站内容;合理使用者,请注明来源于。
登录后使用互动百科的服务,将会得到个性化的提示和帮助,还有机会和专业认证智愿者沟通。
此词条还可添加&
编辑次数:13次
参与编辑人数:9位
最近更新时间: 15:56:26
申请可获得以下专属权利:
贡献光荣榜工具类服务
编辑部专用服务
作者专用服务
布氏杆菌病性脊椎炎的影像学分型
目的:探讨布氏杆菌病性脊椎炎的影像学表现,并对其进行分型,指导临床治疗。方法对30例布氏杆菌病性脊柱炎患者的影像学资料(X 线、CT 及 MRI)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影像学表现对布氏杆菌病性脊柱炎进行分型。结果布氏杆菌病性脊柱炎可见于脊柱的任何节段,但大多分布于腰椎,其中以 L4发病率最高,主要表现为局限于椎体边缘骨质的多发破坏灶,范围较小,在破坏灶周围可见增生、硬化的新生骨组织,在其中又可见到新的破坏灶,椎间盘破坏轻,关节面增生硬化,相邻骨密度增高。结论根据影像学表现的不同,可将布氏杆菌病性脊柱炎分为椎体炎型、椎间盘炎型、骨膜炎型、椎旁软组织肿块及腰大肌脓肿型、其他型及混合型等6种类型。
作者单位:
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骨科,河北 张家口,075000
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影像中心,河北 张家口,075000
年,卷(期):
机标分类号:
在线出版日期:
基金项目:
河北省医学适用技术跟踪项目(GL201321);河北省医学科学研究重点课题
本文读者也读过
相关检索词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资助项目(编号:2006BAH03B01)(C)北京万方数据股份有限公司
万方数据电子出版社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踝关节炎如何治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