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九班运动会口号七2年十月初2的兴运数是几

第一单元 天朝的危机 第1课 鸦片战争与《南京条约》 第2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 第3课 天平天国运动 第4课 洋务运动 单元测试 第二单元 中华民族的觉醒与抗争 第5课 民族资本主义与早期维新思想 第6课 甲午战争与《马关条约》 第7课 戊戌变法 第8课 八国联军侵华与《辛丑条约》 第9课 清末新政 第10课 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第三单元 第一次世界大战 第11课 20世纪初的国际冲突 第12课 大战的爆发与过程 第13课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第四单元 1917年俄国革命与苏联的现代化道路 第14课 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 第15课 从 战时共产主义 到新经济政策 第16课 苏联的工业化与农业集体化 第五单元 殖民地半殖民地民族解放运动 第17课 土耳其凯末尔革命 第18课 印度 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第六单元 中国民主革命的转折 第19课 民国初年的社会与政局 第20课 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第21课 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建立 第22课 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 第七单元 中国的土地革命与抗日救亡运动 第23课 南京国民政府的内政与外交 第24课 红色政权的建立 第25课 九一八事变与全国抗日浪潮的兴起 第26课 红军长征 第八单元 大萧条 中的资本主义世界 第27课 年世界经济危机 第28课 罗斯福新 第29课 德意日走上法西斯道路 第九单元 第二次世界大战 第30课 绥靖政策与 集体安全 的失败 第31课 战争的爆发与扩大 第32课 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 总复习 -学优高考网欢迎回到学优高考网|||||||新课标高考:自主命题区:大纲高考区:教材年级学币:4上传时间:大小:19KB学币:2上传时间:大小:247KB学币:2上传时间:大小:1MB学币:2上传时间:大小:1MB学币:2上传时间:大小:175KB学币:20上传时间:大小:228KB学币:2上传时间:大小:162KB学币:2上传时间:大小:164KB学币:2上传时间:大小:162KB学币:2上传时间:大小:176KB学币:2上传时间:大小:402KB学币:2上传时间:大小:233KB学币:2上传时间:大小:246KB学币:2上传时间:大小:2MB学币:2上传时间:大小:235KB学币:2上传时间:大小:232KB学币:2上传时间:大小:100KB学币:2上传时间:大小:246KB学币:2上传时间:大小:91KB学币:2上传时间:大小:102KB加载中,请稍后...这是个机器人猖狂的时代,请输一下验证码,证明咱是正常人~偿(江),共。久(麦),难。供夜酌(蒋),助。思(刘),忆。滑酥餐(江),饮。入箸蔬凝绿(麦),堆盘荔剥丹。兔沉杯底月(刘),烟袅鼎中峦。频更烛(江),屡继餐。兴狂更觉短(麦),情浃量加宽。醉忘侧(刘),凉欺单。喧壁脚(江),宵马闹帘端。径竹起(蔡),庭槐乾。纸穿窗(刘),瓜沁寒。妨栖燕(江),萧声咽舞鸾。悲(麦),沸。增(刘),凭诗写。树云方仰杜(蒋),更。此日叨(江),何年拟。正堪兼(麦),作。还疑梦(刘),遽忍谩。热(蒋),入杜恨眉攒。棋(江),指一弹。病腰殊似沈(麦),老鬓忽如潘。羞鼓铗(刘),宁甘箪。舞兮思(蔡),步也叹。君先贵(蒋),我。且须随(刘),叹。马奋疾(江),抟。有鞭须早着(刘),岂堪干。鱼莫临渊羡(麦),天胡观。神欢体(江),言强舌当扪。仍思蔺(蒋),每鄙瞒。邻翁嗔夜闹(江),候仆阑。未觉玉(刘),先将马饬繁。成一叹(江),扶醉上(刘)。
宴饮聚会。 南朝
宋 刘义庆 :“ 石崇 每要客燕集,常令美人行酒。” 宋
:“一日,三司燕集,大合乐于公厅。” 清
《祭望溪先生文》:“嘉宾燕集,不废菑畬。”作诗方式之一。由两人或多人各成一句或几句,合而成篇。旧传始于 汉武帝 和诸臣合作的《柏梁诗》。 南朝
刘协 :“回文所兴,则 道原 为始;联句共韵,则《柏梁》馀制。” 唐
:“秋灯夜写联句诗,春雪朝倾煖寒酒。”:“馆宇萧洒,相与联句,予为数联,同游甚称赏。” 明
:“公环奇跌荡,限韵命题,即席联句,动辄数百言。” 欧阳予倩 《桃花扇》第三幕:“外面雪下得真好,到外面看看吧!我们还不妨联句。”诗体之一。为五言律诗的铺排延长。 南朝
宋 时已出现,盛行于 唐 , 元 代始确立此诗体名称。每首至少十句。除首尾两联外,中间各联都要求对仗。亦称“ 五言长律 ”。 明
《文章辨体序说·排律》:“ 杨伯谦 云:‘ 唐 初五言排律虽多,然往往不纯;至 中唐 始盛。’”亦省称“ 五排 ”。 清
:“ 薛道衡 《昔昔盐》:‘垂柳覆金堤……’此又五排滥觞也。”完成教化。:“天常之道,生物而不有,成化而不宰。” 汉
《西都赋》:“佐命则垂统,辅翼则成化。流 大汉 之恺悌,荡亡 秦 之毒螫。”:“尝谓自我作则,感而成化;痛乎迷俗忘返,不威罔惩。” 清
《杭嘉湖三郡观风告示》:“照得星辉云烂,人文乃成化之基;圣域贤关,黉宇实程材之薮。”催促,督促。:“九年春, 亮 军 祁山 , 平 催督运事。”:“ 元起 曰:‘朝廷万里,军不卒至,若寇贼浸淫,方须扑讨,董督之任,非我而谁?何事忽忽,便相催督。’” 清
柴绍炳 《苦妇弃儿叹》诗:“侵晨起催督,前驱散军门。散军在须臾,逼迫恶容辞。”积欠的赋税。:“免民逋租宿赋。”(1).犹即行。指拜官或受命后不必入朝谢恩,直接赴任。:“ 孝景帝 乃使使持节拜 都 为 雁门 太守,而便道之官,得以便宜从事。” 晋
《谢平原内史表》:“拘守常宪,当便道之官,不得束身奔走,稽颡城阙。”:“ 周迪 据 临川 反,诏令 昭达 便道征之。” 宋
:“‘便道’云者,犹曰即行,不得入见也。”(2).顺路。 宋
《耆旧续闻》卷一:“ 苏 言南渡之初, 朱新仲 寓居 严陵 ,时 汪彦章 南迁,便道过 新仲 。” 明
《古今谭概·容悦》:“少顷,村老来报,昨夜大虫连食三人。令诘之, 冯 曰:‘是必便道掠食。’” 郭沫若 《芭蕉花》:“直到母亲满了四岁,大舅赴 黄平 收尸,便道往 云南 ,才把母亲和 刘奶妈 带回了 四川 。”(3).近便之路。 清
李斗 《扬州画舫录·草河录上》:“此河旧为运草入城便道,故又谓之 草河 。”(4).小路,简易的路。 杜鹏程 《夜走灵官峡》:“顺着弯曲的便道走去,随便你什么时候仰面看,只能看见巴掌大的一块天。”(5).人行道。马路两边供行人走的路。如:行人请走便道。(6).正式道路正在修建或修理时临时使用的道路。 杜鹏程 《年青的朋友》四:“河槽里有很多工人在开辟临时便道。”(7).连词。即使。《水浒传》第五七回:“ 呼延灼 说道:‘我有万夫不当之勇,便道那厮们全伙都来,也待怎生!’” 明
《桂枝儿·同心》:“不知几百世修下来,与你恩爱这一场,便道更有个妙人儿,你我也插他不上。”亦作“ 先陇 ”。
祖先的坟墓。 唐
诗:“先垄每怀风木夜,画堂无复綵衣时。” 宋
诗:“兹行迫寒食,归及埽先垄。” 宋
《懒真子》卷一:“ 温公 先陇在 鸣条山 。”卷十三:“ 刘监税 的儿子……取 郑司业
明仲 的女儿为妻,后来死了三个月,将去葬于 郑 家先陇之傍。”《剪灯新话·翠翠传》:“今汝已矣,将取汝骨迁于先垄。”指 明 亡后宗室 唐王 、 鲁王 先后在东南一带建立的政权。 柴萼 《梵天庐丛录·画兰露根》:“﹝ 郑思肖 ﹞临殁,嘱其友 唐东屿 曰:‘烦为题一牌位,当曰 大宋 不忠不孝 郑思肖 。’语讫而逝。 越明 之亡,其族裔 旼 ,字 慕倩 ,亦画兰,师其意,自称 井心未了前因 ,盖以 所南翁 《井中心史》寓意焉。”夏季的第一个月,农历四月。:“孟夏之月,日在毕。”:“望孟夏之短夜兮,何晦明之若岁。” 晋
诗之一:“孟夏草木长,绕屋树扶疏。” 唐
《与大颠师书》:“孟夏渐热,惟道体安和。”隋
唐 以前,习惯上称 长江 下游北岸 淮水 以南地区为 江 西;有时又泛称 长江 以北包括中原地区在内为 江 西。:“ 江 西皆反,此亦天亡 秦 之时也。”(1).指农历每月初现的如钩新月。:“祖父 琼 ,初为 魏郡 太守, 建和 元年正月日食,京师不见而 琼 以状闻。太后诏问所食多少, 琼 思其对而未知所况。 琬 年七岁,在傍,曰:‘何不言日食之馀,如月之初?’”《观佛三昧海经·观相品》:“如来眉相,左右二眉,形如月初。”(2).每月的最初几天。“月朝卜日,月夕卜宅” 唐
杨倞 注:“月朝,月初也。”《官场现形记》第一回:“眼前已是九月,大约月底月初, 王老先生 一定要下来上坟的。”(3).特指农历每月初一。“先时者杀无赦” 唐
孔颖达 疏:“以月初为朔,月尽为晦。”上任;前往任职。 宋
《送邵梦得永康军判官》:“且归 洛 中,明年春赴任。” 元 石子章 《竹坞听琴》第三折:“谢圣人除授 郑州 通判,今来赴任。”《三侠五义》第九九回:“就是太守赴任,路上也要仔细。”当时的好友。 唐
诗:“逖听多时友,招邀及浮贱。”妻子的弟弟。 唐
《颜氏家庙碑》:“﹝ 颜昭甫 ﹞工篆籀草隶书,与内弟 殷仲容 齐名,而劲利过之,特为伯父 师古 所赏重。” 曹禺 《王昭君》第二幕:“他是 呼韩邪单于 的妹婿,同时,又是他的内弟。”亦作“ 时邕 ”。亦作“ 时雍 ”。亦作“ 时廱 ”。
(1).犹和熙。:“百姓昭明,协和万邦,黎民于变时雍。” 孔 传:“时,是;雍,和也。”:“出相 河间 ,则黎民时雍。”:“于天时廱。” 三国
《求通亲亲表》:“至于欲使陛下崇光被时雍之美,宣缉熙章明之德者,是臣慺慺之诚,窃所独守。” 清
《古鼎篇》:“忆昔神庙称时雍,斯器原出 蓬莱宫 。”(2).指时世太平。:“六合时雍,巍巍荡荡。”作“时邕”。:“非演迪斯文、缉熙宏猷,将何以光赞时邕、克隆盛化哉。” 元
《拟古》诗:“一鸣垂衣裳,再鸣致时雍。”(1).稍谈,随便谈谈。《醒世恒言·李汧公穷邸遇侠客》:“难得恩相至此,请到敝衙少叙。”(2).少说,不多说。叙,也写作“叙”。第八回:“闲言少叙。却说这位姑娘见 张金凤 问他的姓名来历……先向西间排插后面叫了声‘ 安公子 ’。”(1).从前;往日。:“朕宿昔庶几获承尊位,惧不能宁,惟所与共为治者,君宜知之。” 唐
诗:“宿昔青云志,蹉跎白发年。” 清
《春日过顾赤方先生寓居》诗:“即此相逢犹宿昔,频来常带杖头钱。”(2).经久;经常。《素问·举痛论》:“寒气客于小肠膜原之间,络血之中,血泣不得注于大经,血气稽留不得行,故宿昔而成积矣。” 汉
王充 :“ 师旷 能鼓《清角》,必有所受,非能质性生出之也。其初受学之时,宿昔习弄,非直一再奏也。”(3).犹年老。:“徒使春带赊,坐惜红颜变。平生一顾重,宿昔千金贱。” 李周翰 注:“宿昔谓衰老时也。”(4).夜晚;夜里。:“青青河畔草,绵绵思远道。远道不可思,宿昔梦见之。”:“携手等欢爱,宿昔同衣裳。” 李善 注引:“宿,夜也。” 吕向 注:“昔,夜也。” 宋
何思澄 终日造谒,每宿昔,作名纸一束,晓,便命驾,朝贤无不悉狎。”(5).犹旦夕。比喻短时间之内。:“ 卓齿 之用 齐 也,擢 湣王 之筋,悬之庙梁,宿昔而死。” 三国
诗:“与君结新婚,宿昔当别离。” 宋
诗:“离群才宿昔,跂伫心已痗。” 清
《后饮酒》诗之三:“驱车出 春明 ,办严不宿昔。”(1).留客宴饮;留下宴饮。:“ 贾 素骄贵,以为将己之军而己为监,不甚急;亲戚左右送之,留饮。” 汉
:“ 高祖 使 陆贾 赐 尉佗 印为 南越 王。 陆 生至…… 尉佗 乃大悦 陆生 ,与留饮数月。” 宋
之三:“老弟东来殊寂寞,故人留饮慰酸寒。”(2).中医痰饮病的一种。因饮邪日久不化,留而不去,故名。 汉
张仲景 :“夫心下有留饮,其人背寒冷如掌大。” 金
元好问 《九月初霖雨中感寒痹作》诗:“留饮工作祟,臂股半风淫。”(1).不可以;不可能。《公羊传·文公九年》:“缘民臣之心,不可一日无君;缘终始之义,一年不二君。” 三国
《释私论》:“或谗言似信,不可谓有诚;激盗似忠,不可谓无私。” 前蜀
诗:“乡书不可寄,秋雁又南回。” 沉从文 《从文自传·我的家庭》:“爸爸十岁的时候,家中就为他请了个武术教师同老塾师,学习作将军所不可少的技术与学识。”(2).不答应;不准许。《谷梁传·昭公三十一年》:“ 晋侯 使 荀栎 唁公于 乾侯 。唁公不得入于 鲁 也,曰:‘既为君言之矣,不可者 意如 也。’” 范宁 注:“言己已告 鲁 求纳君,唯 意如 不肯。”:“诚得劫 秦王 ,使悉反诸侯侵地,若 曹沫 之与 齐桓公 ,则大善矣;则不可,因而刺杀之。” 宋
卷四:“﹝大驾﹞幸 明州 时, 吕相 欲并从官听自便, 高宗 不可,乃止。”(3).不轻易赞同或遵奉。 宋
《儒林公议》卷下:“臣窃谓 仲淹 秉朴忠之心,怀直谅之节……观其临事不可,言必忤上,竭忠奉国,夫岂私其身哉?”(4).谓不符合,不称。 元
尚仲贤 《柳毅传书·楔子》:“早是我受不过狠毒的儿夫气,更那堪不可公婆意!”(5).犹不堪。 宋
诗:“去年重阳不可说,南城夜半千讴发。水穿城下作雷鸣,泥满城头飞雨滑。”(6).指缺点、过错。 宋
《别少述》诗:“子今此去来何时,后有不可谁予规?”(7).与“非”连用,“非……不可”,表示必须或一定。 郭小川 《昆仑行》诗三:“我却有个不解的难题,非问问他们不可。”(1).一个季度。:“三时务农而一时讲武。” 韦昭 注:“三时,春夏秋;一时,冬也。”《淮南子·天文训》:“三月而为一时,三十日为一月。”:“ 崔纂 可免郎,都坐尚书,悉夺禄一时。” 宋
《请西北择将东南益兵札子》:“臣闻古者兵出于农,故三时耕稼,一时阅武。”(2).一个时期。:“彼一时也,此一时也。” 晋
《五等诸侯论》:“故强毅之国,不能擅一时之势。” 清
卷一:“同时 王在晋 作《浮梅槛赋》, 汤临川 亦有《浮梅槛》诗,足见其倾倒一时矣。”(3).一代;当代。:“ 祭肜 , 耿秉 启 匈奴 之权, 班超 、 梁慬 奋西域之略,卒能成功立名,享受爵位,荐功祖庙,勒勋于后,亦一时之志士也。” 三国
《与吴质书》:“诸子但为未及古人,自一时之隽也,今之存者,已不逮矣。” 宋
《应制举上两制书》:“伏惟明公才略之宏伟,度量之宽厚,学术之广博,声名之炜烨,冠于一时而振于百世。”(4).一个时辰。 晋
:“或服符精思,若欲行千里,则以一时思之。若昼夜十二时思之,则可以一日一夕行万二千里。”卷一:“天地统是一个大阴阳,一年又有一年之阴阳,一月又有一月之阴阳,一日,一时,皆然。” 宋
:“一时谓之一辰。”按,旧分一日为十二时,一时合今两小时。(5).暂时;一会儿。:“其累百年之欲,易一时之嫌,然且为之,不明其数也。” 晋
:“明明云间月,灼灼叶中花,岂无一时好,不久当如何?” 元
《气英布》第一折:“ 齐王
田广 本 项王 所恶,他虽一时归顺 项王 ,到底终不和好。” 杨朔 《泰山极顶》:“山上的气候一时晴,一时阴,变化大得很。” 沙汀 《航线》:“他们站在艇子的中部,干嚎,一时手指指天,一时又拍拍屁股。”(6).谓难得的时机或时刻。:“今 燕 之罪大而 赵 怒深,故君不如北兵以德 赵 ,践乱 燕 ,以定身封,此百代之一时也。”:“君何不合二郡精锐,附 刘公 击 邯郸 ,此一时之功也。” 李贤 注:“一时,言不可再遇也。” 宋
《田表圣奏议叙》:“自 太平兴国 以来,至于 咸平 ,可谓天下大治,千载一时矣。” 梁启超 《论金银涨落》:“ 中国 而犹欲富强也,此亦千载一时矣。”(7).即时,立刻。 南朝
刘义庆 :“始入门,诸客望其神姿,一时退匿。”《水浒传》第七回:“既蒙到我寒家,本当草酌三杯,争奈一时不能周备,且和师兄一同上街閒玩一遭。”第四回:“却十分面善得紧,只是一时想不起来。”(8).突然;偶然。《水浒传》第七回:“你丈夫教头和 陆谦 吃酒,一时重气,闷倒在楼上,叫娘子快去看哩!” 老舍 《正红旗下》六:“他若是一时心血来潮呢,也许来看看我们。”(9).同时,一齐。:“ 矩 曰:‘俱是国家臣妾,焉有彼此!’乃一时遣之。” 元
《倩女离魂》第三折:“待授官之后, 文举 与小姐一时回家。” 杨朔 《铁骑兵》:“这一下子不要紧,竟惹起城里的骚乱,步枪、机关枪、掷弹筒、过山炮,一时从城里响起来,乱放一顿。”(10).犹一旦。:“ 吴 与 胶西 ,知名诸侯也,一时见察,不得安肆矣。”犹言优劣。《吕氏春秋·知度》:“若此则工拙愚智勇惧可得以故易官。” 唐
《唐昭宗实录》:“明试殿庭,题目尽取于《典》《坟》,赋咏用观其工拙。” 茅盾 《〈子夜〉后记》:“我不遑再计工拙,就腼然出版了。”今晚;当晚。 晋
《蜀都赋》:“乐饮今夕,一醉累月。” 唐
诗:“况当今夕圆,又以嘉客随。” 郭沫若 《落叶》:“风雨潇潇着的今夕。”我辈。:“吾侪小人,所谓取诸其怀而与之也。” 唐
诗:“今夜文星动,吾侪醉不归。” 宋
《龙川别志》卷上:“仓猝遣将,吾侪之罪也。” 陈毅 《寄友》诗:“叛徒国贼皆可杀,吾侪南线寄安危。”亦作“ 合欢 ”。亦作“ 合驩 ”。 (1).联欢;和合欢乐。:“故酒食者,所以合欢也;乐者,所以象德也;礼者,所以缀淫也。”:“虽使鬼神诚亡,此犹可以合驩聚众,取亲于乡里。” 汉 焦赣 《易林·升之无妄》:“二国合欢, 燕 齐 以安。” 明
《浣纱记·采莲》:“自从 西施 入宫,妙舞清歌,朝欢暮乐,不多日,算不得尽了千遭云雨之情,记不起吃了上万钟合欢之酒。” 清
《柬周颖侯相约同往钱塘》诗之二:“ 兰陵 趣驾者,判醉合欢时。”(2).指男女交欢。:“ 沉洪 平日原与 小叚名 有情,那时扯在铺上,草草合欢,也当春风一度。” 清
:“夫妇亦甚相悦……视其衾已合欢矣。”(3).植物名。一名马缨花。落叶乔木,羽状复叶,小叶对生,夜间成对相合,故俗称“夜合花”。夏季开花,头状花序,合瓣花冠,雄蕊多条,淡红色。古人以之赠人,谓能去嫌合好。 三国 魏
《养生论》:“合欢蠲忿,萱草忘忧。” 晋 崔豹 《古今注·草木》:“合欢,树似梧桐,枝叶繁互相交结,每风来,辄身相解,了不相牵缀,树之阶庭,使人不忿, 嵇康 种之舍前。” 晋 崔豹 《古今注·问答释义》:“欲蠲人之忿,则赠之青堂,青堂一名合欢,合欢则忘忿。” 南朝 梁简文帝 诗:“合欢蠲忿叶,萱草忘忧条。”(4). 汉 宫殿名。参见“ 合欢殿 ”。(5).扇名。 唐
诗:“犹赖早时君不弃,每怜初作合欢名。”参见“ 合欢扇 ”。汉
未央宫 殿名。“ 合欢 、 增城 ,安处常宁” 唐
李善 注:“ 长安 有 合欢殿 、 披香殿 、 鸳鸾殿 、 飞翔殿 。”参阅《三辅黄图》卷三。团扇,上有对称图案花纹,象征男女欢会之意。 汉 班婕妤 :“裁为合欢扇,团团似明月。” 南朝
诗:“故穿双眼针,时缝合欢扇。” 元
《寨儿令·春愁》曲:“想合欢绣扇亲描,记同心罗帕轻揪。”犹畅谈。:“口吃不能剧谈,默而好深湛之思。” 晋
《蜀都赋》:“剧谈戏论,扼腕抵掌。” 南朝
宋 刘义庆 :“今日与 谢孝 剧谈一出来。” 金 元好问 《空山何巨川虚白庵》诗之二:“剧谈不尽江湖景,重与青灯约对床。”(1).勤苦,劳苦。:“死生契阔,与子成说。” 毛 传:“契阔,勤苦也。” 唐
诗:“萧条绵岁时,契阔继庸懦。” 王闿运 《罗季子诔》:“风尘契阔,未扰子形。”(2).久别。:“ 奂 曰:‘行路仓卒,非陈契阔之所,可共到前亭宿息,以叙分隔。’” 宋
诗:“契阔十五年,尚谓卧岩庵。” 郭沫若 《归去来·在轰炸中来去》:“ 叶 是北伐时伐的老友,我和他的契阔也整整地十年了。”(3).怀念。卷六引 南朝
宗炳 《画山水序》:“余眷恋 庐
衡 ,契阔 荆
巫 ,不知老之将至。”(4).相交;相约。:“上答曰:‘虽云早契阔,乃自非同志;勿谈兴运初,且道狂奴异。’” 清
《黄叔威以古诗八首见赠拟古妾薄命以答之》:“君子听非偏,契阔信无徵。”坐席互相靠近。:“合樽促席,引满相罚。乐饮今夕,一醉累月。” 李善 注:“ 东方朔 六言诗曰:‘合樽促席相娱。’” 唐
《送浮屠令纵西游序》:“乘閒致密,促席接膝,讥评文章,商较人士。” 明
诗:“促席坐鸣琴,写我平生心。”(1).徘徊;逗留。:“承灵训其虚徐兮,伫盘桓而且俟。” 李善 注:“盘桓,不进也。” 晋
《陈情事表》:“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 唐
:“揽红袖兮愁徙倚,盼青砧兮怅盘桓。” 清 沉复 《浮生六记·坎坷记愁》:“ 揖山 有田在 东海 永泰沙 ,又偕余往收其息,盘桓两月。” 秦牧 《艺海拾贝·北京花房》:“在里面盘桓,时常可以感受到一种特殊的情趣。”(2).周旋;交往。《秦并六国平话》卷上:“二将骤征鞍,盘桓两阵前。” 明 张景 《飞丸记·月下伤怀》:“幸得此地有个 张妈妈 ,朝夕宽慰盘桓。”《老残游记续集遗稿》第一回:“我曾经与 黄龙子 盘桓多日,故能得其梗概。”(3).玩弄;逗弄。《醒世恒言·汪大尹火焚宝莲寺》:“﹝ 汪大尹 ﹞即教令史去唤两个妓女,谁知都被那和尚们盘桓了一夜,这时正好熟睡。” 柔石 《别》:“狗要跟着他走,他又和狗盘桓了一息,抚抚狗底耳,叫狗蹲在门底旁边。”(4).盘旋;曲折回绕。 北魏 郦道元 :“ 雍 戎 二野之间,人有事于京师者,道当由此州而来。 桓 是陇坂名,其道盘桓旋曲而上,故名曰 桓 ,是今其下民谓是坂曲为盘也。” 元
《丽春堂》第二折:“端的个路盘桓,山掩映。” 清
《清平乐》词:“青溪一曲盘桓,粥鱼茶饭荒寒。”(5).广大貌。:“名都一何绮,城阙郁盘桓。” 吕延济 注:“盘桓,广大貌。”(6).引申为傲慢自大貌。 晋
《为石仲容与孙皓书》:“拥带 燕 胡 ,冯凌险远,讲武盘桓,不供职贡。”槃桓:1.徘徊,滞留。:“﹝ 岱 ﹞禀命不永,奄然殂殒。若不槃桓难进,等辈皆已公卿矣。” 三国 魏
《述志诗》之一:“庆云未垂降,槃桓朝阳陂。”(2).游乐。 宋
卷四:“予参 成都 议幕……时 凌云山 、 安乐园 皆盛处,纠曹 何预 元立 、法曹 蔡迨 肩吾 皆佳士,日相与同槃桓。”(3).广大貌。 南朝 梁 刘协 :“观 史迁 之《报任安》、 东方朔 之《难公孙》……志气槃桓,各含殊采。”(1).南与北;南方与北方。:“ 亢 为疏庙,主疾。其南北两大星,曰 南门 。”“ 魏文帝 出 广陵 ,望 大江 ” 裴松之 注引 张勃 《吴录》:“是冬, 魏文帝 至 广陵 ,临 江 观兵……帝见波涛汹涌,叹曰:‘固天所以隔南北也。’”《梼杌闲评》第四四回:“千般奇货穷南北,万种珠玑尽海山。”(2).从南到北;南北之间。:“南北之揆七同也。” 韦昭 注:“自午至子,其度七同也。”古人以“午”为“南”,以“子”为“北”。 晋
《博物志》卷四:“ 秦 为 阿房殿 ,在 长安 西南二十里,殿东西千步,南北三百步。”(3).或南或北。比喻不专一,不固定。 唐
:“象床可寝鱼可食,不知郎意何南北?” 宋
诗:“鸿雁无定栖,随阳以南北。” 宋
《孔毅甫龙尾砚铭》:“厚而坚,足以阅人于古今;朴而重,不能随人以南北。”(4).指“南学”与“北学”。:“大抵南北所为章句,好尚互有不同……南人约简,得其英华;北学深芜,穷其枝叶。”详“ 南北学 ”。(5).计谋。指本领。《西游记》第四一回:“ 行者 上前喝 八戒 道:‘你这呆子,全无人气!你就惧怕妖火,败走逃生,却把 老孙 丢下。早是我有些南北哩!’”(6). 明 代俗称男子汉。 明
《逌旃璅言》:“时人于好男子无钱使者,辄咤曰‘好南北,无东西’云。意盖乡语相传有自来矣。”由此观之,积而能散者财之主,积而不散者财之奴,则有东西而无南北,真守财奴矣。 明
:“称男子曰南北,犹称物为东西也。”南北朝 时,经学分为南、北两派。除、外, 南朝 为 魏
晋 之学, 北朝 为 东汉 之学。:“南北所治章句,好尚互有不同: 江 左,则 王辅嗣 ,则 孔安国 ,则 杜元凯 。 河
洛 ,则 服子慎 ,、则 郑康成 。则并主于 毛公 ,则同遵于 郑氏 。大抵南人约简,得其英华,北学深芜,穷其枝叶。”后即把 南北朝 的南学与北学两派合称为南北学。 清
皮锡瑞 :“案史于 隋 一代经学盛衰及南北学统一,说皆明晰。” 范文澜 《中国经学史的演变》第一部分八:“ 南北朝 时代, 北朝 儒生保守汉儒烦琐经学, 南朝 儒生采取 老
庄 创造新经学。所谓南学简约,得其英华( 要义 );北学深芜,穷其枝叶(烦琐)。就是南北学的区别。”(1).差错;背违。 唐
《上〈汉书注〉序》:“顾召幽仄,俾竭刍荛。匡正睽违,激扬郁滞。” 唐
诗:“是夕远思君,思君瘦如削。但感事睽违,非言官好恶。”(2).分隔;离别。 南朝
《仰赠从兄兴宁置南》诗:“一朝异言宴,万里就睽违。” 唐 李朝威 《柳毅传》:“洎 钱塘 季父论亲不从,遂至睽违,天各一方,不能相问。” 明 叶盛 :“暮年以来,每一得姻家书,辄兴骨肉睽违之感,友朋相继凋谢之痛。”《文明小史》第一回:“这番因事进京,恰好遇着 柳知府 放了外任,从此南北睽违,不能常见。” 柯灵 《〈阿英散文选〉序》:“一九四九年第一次文代大会期间,我在新生的故都和他重逢以后,又是长期的睽违。”(1).方位名。东方与西方;东边与西边。:“古者 尧 治天下,南抚 交阯 ,北降 幽都 ,东西至日所出入莫不宾服。” 汉
:“水波远以冥冥兮,眇不睹其东西。”《醒世恒言·钱秀才错占凤凰俦》:“ 高赞 看椅上坐。 钱青 自谦幼辈,再三不肯,只得东西昭穆坐下。” 叶圣陶 《黄山三天》:“ 文殊院 前边的 文殊台 比较宽阔些,可是靠南突出的东西两块大石,顶部凿平,留着边缘作自然的栏杆,那地位更窄了。”(2).从东到西。 晋
《博物志》卷四:“ 秦 为 阿房殿 ,在 长安 西南二十里,殿东西千步,南北三百步。”:“先是,自 西河
总秦戍 筑长城东至于海,前后所筑东西凡三千馀里。” 康有为 《大同书》辛部第一章:“举全地经纬分为百度,赤道之北五十度,赤道之南五十度,东西百度,共一万度。”(3).近旁,旁侧。 唐
:“雪耳红毛浅碧蹄,追风曾到日东西。” 宋
诗:“念花意厚何以报?唯有醉倒花东西。” 清
《夏日园居杂咏》之二:“同荷阴阳受埏埴, 金
张 只在岸东西。”(4).犹四方。 汉 焦赣 《易林·讼之未济》:“避患东西,反入祸门。” 唐
诗:“我里百馀家,世乱各东西。” 宋
诗:“生涯身事任东西,药笥书囊偶自赍。” 清
《同宋药洲太史登滕王阁》诗:“人生游迹过如扫,鸿爪一瞥飞东西。”(5).指七、八十岁。:“ 嶷 谓上曰:‘古来言愿陛下寿偕南山,或称万岁,此殆近貌言,如臣所怀,实愿陛下极寿百年亦足矣。’上曰:‘百年复何可得,止得东西一百,于事亦济。’”按, 东晋
南朝 时钱陌不足,以西钱七十、东钱八十为百,故 齐武帝 以为百岁难期,遂借东西钱短陌之数为喻,犹言寿如东钱之八十、西钱之七十于事亦济。参阅 周一良 《魏晋南北朝史论集·读书杂识》。(6).物产于四方,约言称之为东西。古代亦以指产业。 宋
:“ 大中 二年制:‘所在逃户,见在桑田屋宇等,多是暂时东西。’”(7).泛指各种具体或抽象的事物。 明
朱有燉 《豹子和尚自还俗》:“我又无甚希奇物,我又无甚好东西,他偷我个甚的?”第三五回:“ 凤姐 笑道:‘这一宗东西,家常不大做;今儿 宝兄弟 提起来了,单做给他吃。’” 沙汀 《闯关》一:“感情真是一种奇怪的东西。”(8).特指人或动物(含爱、憎感情)。 元
《青衫泪》第三折:“但犯着吃黄齑者,不是好东西。”第一○三回:“ 王夫人 哼道:‘糊涂东西!有紧要的事,你到底说呀!’” 老舍 《二马》第三段一:“看那个老东西的脸,老像叫人给打肿了似的!” 贺敬之 《放声歌唱》诗:“天呵!叫我怎么养活呵--这个可怜的小东西?”如:她养的几只小东西真可爱。(1).聚集;聚合。 三国
诗:“君若清路尘,妾若浊水泥。浮沉各异势,会合何时谐?” 唐 皇甫枚 :“虽羽驾尘襟,难于会合,而丹诚皎日,誓以周旋。” 孔厥 《新儿女英雄续传》第五章:“在月影婆娑的白杨林里, 黑老蔡 一伙人和 杨英 他们会合了。”(2).见面;相逢。 唐
诗:“萧条千万里,会合安可逢?” 宋
《颍川留别王公辅》诗:“解携春波上,会合知何秋?” 冯雪峰 《秋夜怀若迦》:“在这样悲苦中,我们所祝福的,便只有在暗黑的秋夜,旷野里会有一地给你和妹妹一刹那的会合之一事了。”(3).遇合。 宋
诗之二:“何处难忘酒,君臣会合时。” 元 曾瑞 《端正好·自序》套曲:“失时也亡了家国,得意后霸了山河,也是君臣每会合。”(4).匹配;配合。 明 李唐宾 《梧桐叶》第四折:“既然姻缘会合,不是俺做大,一向收留在俺府中为女,也是天数。” 清
《慎鸾交·悲控》:“这等我们两个的姻缘,毕竟在几时会合?”(5).引申为交合。:“教妓女 红莲 假扮寡妇借宿,百般诱引……这般会合,那些个男欢女爱,是偶然一念之差。”(6).指接合的地方。:“带以象牙,掍其会合。” 李善 注:“言以象牙饰其会合之际。”(7).汇合。 丁玲 《太阳照在桑干河上》一:“﹝ 桑干河 ﹞再流下去十五里,到 合庄 ,就和 洋河 会合。”(8).犹综合。 郁达夫 《回忆鲁迅》:“从这些地方,会合起来,大约他们反目的真因,也可以猜度到一二成了。”肉桂及山椒。泛指高级香料。卷下:“ 楚 人卖珠于 郑 者,为木兰之椟,薰以桂椒,缀以玫瑰,辑以翡翠, 郑 人买其椟而还其珠。”:“其北则有阴林巨树,楩楠豫章,桂椒木兰,檗离木杨,楂梨梬栗,橘柚芬芳。” 南朝
颜延之 《陶徵士诔》:“桂椒信芳,而非园林之实。”肉类和果类食品。 晋
《蜀都赋》:“金罍中坐,肴核四陈。” 南朝
梁 王元礼 《昭明太子哀册文》:“含咀肴核,括囊流略。” 宋
《前赤壁赋》:“肴核既尽,杯盘狼藉。” 清
《张道人园居歌》:“道人性复知爱客,每日烹茶供肴核。”古代风俗,立春日以韭黄、果品、饼饵等簇盘为食,或馈赠亲友,称春盘。帝王亦于立春前一天,以春盘并酒赐近臣。 唐 沉佺期 诗:“岁炬常然桂,春盘预折梅。” 金 元好问 诗:“里社春盘巧欲争,裁红晕碧助春情。” 马南村 《燕山夜话·今年的春节》:“什么是‘春盘’呢?它是用芹菜、韭菜、竹笋等组成的,表示勤劳、长久、蓬勃的意思。”即玉糁羹。 宋
诗:“ 东坡 玉糁真穷相,得似先生此味珍。” 明
:“行厨玉糁无兼味,促席金茎更一瓯。” 骆鹏 《寄怀师农》诗:“闲与细君商食政,为留玉糁待 东坡 。”参见“ 玉糁羹 ”。食品名。 宋
诗:“莫作 北海 金齑鲙,轻比 东坡 玉糁羹。”《国老谈苑》引 宋
陈达叟 《本心斋蔬食谱》云:“土酥,芦菔也,一名地酥,作玉糁羹。” 宋
诗:“酿成 西蜀 鹅雏酒,煮就 东坡 玉糁羹。”对 宋
苏轼 的敬称。 宋
:“平生怜 坡老 ,高眼薄 萧统 。” 清
卷五:“ 孙臬使 女 云凤 ,亦有‘ 羲之 虚左推前辈, 坡老 留船泛夕晖’之句。”(1).以羊肉制作的羹。:“ 中山君 飨都士大夫, 司马子期 在焉。羊羹不遍, 司马子期 怒而走于 楚 。”:“ 修之 尝为羊羹荐 魏尚书 ,尚书以为绝味。”(2).用赤小豆粉、琼脂、砂糖等制成的一种糕点。如 天津 栗羊羹。官名。 秦 有太官令、丞,属少府。两 汉 因之。掌皇帝膳食及燕享之事。 北魏 时太官掌百官之馔,属光禄卿。 北齐 、 隋 、 唐 因之。 宋 代以后,皇帝膳食归尚食局,太官只掌祭物。参阅。(1).马奶。“师学百四十二人,其七十二人给大官挏马酒” 颜师古 注引 汉
李奇 曰:“以马乳为酒撞挏乃成也。”(2).葡萄之一种。 唐 封演 《封氏闻见记·蜀无兔鸽》:“ 太宗 朝,远方咸贡珍异草木,今有马乳葡萄一房,长二丈馀, 叶护国 所献也。” 唐
:“鱼鳞含宿润,马乳带残霜。” 清 沉初 《西清笔记·纪庶品》:“﹝绿葡萄﹞取以植于 香山 ,结实甘脆过马乳。”(1).香气。 南朝
刘孝标 《送橘启》:“南中橙甘,青鸟所食。始霜之旦,采之风味照座,劈之香雾噀人。” 明
张月坞 《一封书·次韵送别》曲:“离亭宴未终,玉肌消,金钏松,晴波香雾笼,人自伤心水自东。” 茅盾 《子夜》一:“而在这香雾中, 吴老太爷 看见一团蓬蓬松松的头发乱纷纷地披在白中带青的圆脸上。”(2).指雾气。 唐
诗:“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仇兆鳌 注:“雾本无香,香从鬟中膏沐生耳。” 宋
诗:“凄风瑟缩经弦柱,香雾凄迷著髻鬟。” 清
词:“香雾漫空湿,珠帘窣地横。”(1). 宋 代贡茶名。饼状,上有龙纹,故称。 宋
《画墁录》卷一:“先 丁晋公 为 福建 转运使,始制为凤团,后又为龙团,贡不过四十饼,专拟上供,虽近臣之家,徒闻之而未尝见也。” 元 陈德和 《落梅风·雪中十事·陶谷烹茶》曲:“龙团细,蟹眼肥,竹炉红小窗清致。” 清
《新翻子夜歌》之四:“龙团与羊酪,相逢土风异。”(2).盘龙纹饰。 清
昭梿 :“定制:惟皇上御服朝衣于腰阑下前后绣龙团各四,诸王以下皆用素缎数则,以为辨别。”亦作“稚子”。亦作“稚子”。
(1).幼子;小孩。:“ 怀王 稚子 子兰 劝王行:‘奈何绝 秦 欢!’ 怀王 卒行。” 唐
之二四八:“余劝诸稚子,急离火宅中。三车在门外,载你免飘蓬。”
《朱坡》“小莲娃欲语,幽笋稚相携” 冯集梧 注引 宋
《西溪丛语》:“ 杜牧之 诗云‘小莲娃欲语,幽笋稚相携’,言笋如稚子,与 杜甫 ‘竹根稚子无人见’同意。”按, 杜 诗“竹根稚子”指笋。 元
《春晚喜晴》诗:“歌呼从稚子,谈笑或嘉宾。”(2).指胄子;贵族后代。:“ 舜 曰:‘然,以 夔 为典乐,教稚子。’” 裴骃 集解引 郑玄 曰:“国子也。”按,作“胄子”,稚、胄声相近。(3).笋的别名。 唐
之七:“笋根稚子无人见,沙土凫雏傍母眠。” 宋
《冷斋夜话·稚子》:“ 唐 人《食笋》诗曰:‘稚子脱锦绷,骈头玉香滑。’则稚子为笋明矣……予问 韩子苍 , 子苍 曰:‘笋名稚子,老 杜 之意也。’”一说,“稚子”乃“雉子”之讹。有《雉子斑》诗。参阅 赵彦材 注。(1).官名。职掌供膳。:“庖人掌共六畜、六兽、六禽,辨其名物。” 贾公彦 疏:“庖人得此六畜、六兽、六禽共与膳夫,内外饔。”:“其后廪人供粟,庖人继肉,不以君命将之。”(2).厨师。:“ 伊挚 , 有莘氏 女之私臣,亲为庖人, 汤 得之,举以为己相。”:“恐足下羞庖人之独割,引尸祝以自助。” 吕向 注:“庖人,割牲体之人也。” 章炳麟 《印度独立方法》:“始罢工者人人相约,不为 英吉利 用,虽庖人走使皆去不顾。”(1).指古代官员所戴的乌纱帽。 唐
诗:“祗隈蒲褥岸乌纱,味道澄怀景便斜。” 宋
《〈李太白真赞〉序》:“龙竹自携,乌纱不整;异貌无匹,华姿若生。”《平山冷燕》第一回:“喝声未绝,只见班部中闪出一官,乌纱象简,趋跪丹墀。”(2).泛指官帽。 清
洪楝园 《后南柯·辞职》:“想当年司宪护高牙,误军事褫乌纱,如炉王法便追拿。”参见“ 乌纱帽 ”。(3).借指官位。 明
孙仁孺 :“觑了这人情笑杀,可道当今底是识乌纱。”参见“ 乌纱帽 ”。(4).黑纱织物。参见“ 乌纱髻 ”。(1).帽名。 东晋
成帝 时宫官著乌纱帢。 南朝
宋 始有乌纱帽,直至 隋 代均为官服。 唐 初曾贵贱均用,以后各代仍多为官服。:“ 明帝 初,司徒 建安
王休仁 ……制乌纱帽,反抽帽裙,民间谓之‘司徒状’,京邑翕然相尚。” 五代 马缟 《中华古今注·乌纱帽》:“ 武德 九年十一月, 太宗 诏曰:‘自今已后,天子服乌纱帽,百官士庶皆同服之。’” 宋
诗:“但判插破乌纱帽,莫记吹落黄金船。”《西游记》第八回附录:“小姐一见 光蕊 人材出众,知是新科状元,心内十分欢喜,就将绣毬抛下,恰打着 光蕊 的乌纱帽。”参阅 唐
刘肃 《大唐新语·厘革》。(2).指官位;领导地位。 明
《清江引·八不用》曲:“乌纱帽,满京城日日抢,全不在贤愚上……谁是谁非不用讲。” 浩然 《艳阳天》第一一四章:“﹝ 马之悦 ﹞唯恐掉了乌纱帽,他肯自己把自己往大狱里头推?没那事儿!” 毕方 钟涛 《千重浪》第十二章:“ 洪长岭 点头道:‘来,当然来!摘了我的乌纱帽,还能摘走我干革命的这颗心?!’”(1).帽名。 东晋
成帝 时宫官著乌纱帢。 南朝
宋 始有乌纱帽,直至 隋 代均为官服。 唐 初曾贵贱均用,以后各代仍多为官服。:“ 明帝 初,司徒 建安
王休仁 ……制乌纱帽,反抽帽裙,民间谓之‘司徒状’,京邑翕然相尚。” 五代 马缟 《中华古今注·乌纱帽》:“ 武德 九年十一月, 太宗 诏曰:‘自今已后,天子服乌纱帽,百官士庶皆同服之。’” 宋
诗:“但判插破乌纱帽,莫记吹落黄金船。”《西游记》第八回附录:“小姐一见 光蕊 人材出众,知是新科状元,心内十分欢喜,就将绣毬抛下,恰打着 光蕊 的乌纱帽。”参阅 唐
刘肃 《大唐新语·厘革》。(2).指官位;领导地位。 明
《清江引·八不用》曲:“乌纱帽,满京城日日抢,全不在贤愚上……谁是谁非不用讲。” 浩然 《艳阳天》第一一四章:“﹝ 马之悦 ﹞唯恐掉了乌纱帽,他肯自己把自己往大狱里头推?没那事儿!” 毕方 钟涛 《千重浪》第十二章:“ 洪长岭 点头道:‘来,当然来!摘了我的乌纱帽,还能摘走我干革命的这颗心?!’”罩着黑纱的发髻。 清
卷六:“见 忆娘 戴乌纱髻,著天青罗裙,眉目秀媚。”(1).白夏布。 唐
诗:“ 交趾 丹砂重, 韶州 白葛轻。” 唐
诗:“谁如 南浦 傲烟霞,白葛衣轻称帽纱。” 宋
诗:“紫李黄瓜村路香,乌纱白葛道衣凉。”(2).蔓草。白兔藿的别名。 唐
诗之六三:“不知谁唱归春曲,落尽溪头白葛花。” 宋
诗之十:“篮舆梦想行山处,白葛花开细雨中。”参阅 明
李时珍 。随季节而生或发鸣声的昆虫。如夏天的蝉、秋天的蟋蟀等。按月记载当月的虫类,包括毛虫、羽虫、鳞虫、昆虫等。后多指昆虫。 南朝
宋 鲍照 :“弦悲管清月将入,寒光萧条候虫急。” 唐
诗:“新桥倚云阪,候虫嘶露朴。” 金 元好问 诗:“吟似候虫秋更苦,梦和寒鹊夜频惊。”亦作“ 凉飙 ”。亦作“凉飙”。秋风。 汉 班婕妤 :“常恐秋节至,凉飙夺炎热。” 唐
诗:“复此凉飙至,空山飞夜萤。” 宋
诗:“柴荆散策静凉飙,隐几扁舟 白下 潮。”(1).儒家谓晚上静思所产生的良知善念。:“牿之反覆,则其夜气不足以存;夜气不足以存,则其违禽兽不远矣。” 元
诗:“神清存夜气,天阔数秋毫。”第三九回:“老爷是位仁厚不过的,便觉这人尚有三分夜气,早动了一片不忍人之心。”(2).夜间的清凉之气。 南朝
诗:“夜气清箫管,晓阵烁郊原。” 唐
诗之一:“东风来吹不解颜,苍茫夜气生相遮。” 元
诗:“石井剑花飞夜气,玉田芝草艳春晖。” 鲁迅 《故事新编·铸剑》:“杉树林的每一片叶尖,都挂着露珠,其中隐藏着夜气。”(3).黑暗、阴森的气氛。 宋
诗:“村落萧条夜气生,侧身东望一伤情。” 清
《刘忠义传》:“因微服行村落中,时久雨,夜气惨悽。”
:“如磐夜气压重楼,剪柳春风导九秋。”(1).月为白色。:“祭日以牛,祭月以羊彘特。太一祝宰则衣紫及绣。五帝各如其色,日赤,月白。”(2).带蓝色的白色。因近似月色,故称。 清
李斗 《扬州画舫录·草河录上》:“白有漂白、月白;黄有嫩黄,如桑初生。”第三九回:“只见他光着个脑袋,靸拉着双山底儿青缎子 山东 皂鞋,穿一件旧月白短袷袄儿。” 鲁迅 《彷徨·祝福》:“她不是 鲁镇 人……头上扎着白头绳,乌裙,蓝夹袄,月白背心,年纪大约二十六七。”(3).月色皎洁。 唐
诗:“月白烟青水暗流,孤猿衔恨叫中秋。” 宋
诗:“酒渴起夜汲,月白天正青。” 元
诗:“露凉催蟋蟀,月白澹芙蓉。”(4).比喻清新。 南朝
《十二月启·姑洗三月》:“持 郭璞 之毫鸾,词场月白;吞 罗含 之彩凤,辨囿日新。”见“ 井花水 ”。亦作“ 井华水 ”。
清晨初汲的水。 北魏 贾思协 :“粳米法酒:糯米大佳。三月三日,取井花水三斗三升,绢筛曲末三斗三升,粳米三斗三升。” 石声汉 注:“清早从井里第一次汲出来的水。” 宋
《赠常州报恩长老》诗之一:“碧玉盌盛红马瑙,井花水养石菖蒲。” 明 李时珍 ﹝集解﹞引 汪颖 曰:“井水新汲,疗病利人。平旦第一汲,为井华水,其功极广,又与诸水不同。” 鲁迅 《故事新编·铸剑》:“你父亲用井华水慢慢地滴下去,那剑嘶嘶地吼着,慢慢转成青色了。”亦省作“ 井华 ”、“ 井花 ”。 唐
《大云寺赞公房》之四:“童儿汲井华,惯捷瓶上手。” 清
《两臂风痹复发》诗:“辟寒须用煖汤浴,复汲井华煮满斛。” 宋
之一:“旋汲井花浇睡眼,洒将荷叶看跳珠。”(1).灯光。 唐 沉佺期 诗:“月华连昼色,灯影杂星光。” 明
《娇红记·明妖》:“我觑他灯影下庞儿无恙。” 周克芹 《许茂和他的女儿们》第八章:“门首的灯影中站着一个十四五岁的女孩。”(2).物体在灯光下的投影。 南唐
诗:“ 祗园 树老梵声小, 雪岭 花香灯影长。”(3).指 灯影峡 。在 长江
西陵峡 。 郭沫若 《再出夔门》诗:“ 唐僧 师弟立山头, 灯影 联翩猪与猴。”见“ 客途 ”。亦作“ 客涂 ”。
客行途中。 宋
诗:“负琴腰剑成三友,出 蜀 归 吴 历百城。最是客途愁绝处, 巫山 庙下听猿声。”卷十一:“吾与你本是一面不曾相识,怜你客途,过为拯救,岂知你所为不义若此!” 明 万泰 《留别董四来》诗:“客涂相见即相亲,总是凄凉梦里人。” 清 黄鷟来 《戊辰冬与孙四明》诗之二:“客途思所历, 吴
越 山水乡。”(1).折断的苇梗。 唐
之一:“ 梁王 与 武帝 ,弃之如断梗。” 宋
词:“寒吹断梗,风翻暗雪,洒窗填户。”(2).比喻漂泊不定。 元
《再和陈爱山》:“乾坤双断梗,身世一芳樽。” 明 杨珽 《龙膏记·空访》:“一别芳容悲断梗,千年幽恨正难平。” 夏曾佑 《送汪毅白》诗:“江湖断梗藩龙翼,一槎生平负典坟。”参见“ 断梗浮萍 ”、“ 断梗飘蓬 ”。指官场。因仕宦升沉无定,多风波险阻,如处海潮之中,故称。卷三二引《仙传拾遗》:“子有清简之名,已志金台。可以度世,上补仙官,不宜自沉于名宦之海。” 宋
《谢钱参政启》:“名场蹭蹬,几白首以无成;宦海漂流,顾青衫而自笑。” 明 王錂 《春芜记·秋闺》:“他那里宦海沉沦,我这里愁城遥远。”第八回:“宦海风波,实难久恋。” 鲁迅 《书信集·致台静农》:“诗人原宜热中,然神驰宦海,则溺矣。”(1).汹涌的波浪。 唐
《进学解》:“障百川而东之,回狂澜于既倒。” 明
《赏花钓鱼赋诗谢表》:“普滋生于湛露,息吞噬于狂澜。” 陈毅 《初游青岛》诗:“战士正操练,渔民斗狂澜。”(2).喻剧烈的社会变动或大的动乱。 清
《芜湖访宋玉叔计部感旧》诗之三:“一自狂澜翻大陆,遂令郎署属危途。” 梁启超 《近世第一女杰罗兰夫人传》:“时千七百九十三年之秋,革命之狂澜,轰天撼地。” 林伯渠 《赠北赴热察诸同志》诗:“为障狂澜作砥柱,还擎旗帜荡尘埃。”亦指纷繁的思潮。 叶圣陶 《穷愁》:“狱底沉宵,脑海中益兴狂澜,起伏无已。”筑,古代一种弦乐器,似筝,以竹尺击之,声音悲壮。:“至 易水 之上,既祖,取道, 高渐离 击筑, 荆轲 和而歌,为变徵之声,士皆垂泪涕泣。”后以“击筑”喻指慷慨悲歌或悲歌送别。 明
诗:“往事分明堪击筑,浮生那得数衔杯。”
词:“记离时,都门击筑, 汉 皋赌酒。”豪放旷达。:“ 晙 少孤,好学。祖 有方 奇之,曰:‘是子当兴吾宗。’长豪旷,不乐为衔检事。” 清
《记梦》:“先君性豪旷,不可一日无友朋。”(1).比喻内心。:“人之视己如见其肺肝然。” 三国
诗:“黄鸟为悲鸣,哀哉伤肺肝。”:“性宽易,与之接者,皆谓可见肺肝。” 郭沫若 《科大大联合》诗:“大联合,弟兄携手,肺肝相向。”(2).比喻心腹。 唐
《与浙西卢大夫书》:“员外七官以某尝获知于郎中,惠然不疑,推置于肺肝间。”(1). 泰山 、北斗的合称。犹言泰斗。比喻为世人所钦仰的人。语出:“自 愈 没,其言不行,学者仰之如 泰山 、北斗云。” 宋
词:“况有文章山斗,对桐阴、满庭清昼。” 明
《何先生传》:“ 明 兴,诗文足起千载之衰,而 何
李 最为大家,今学士家称曰‘ 何
李 ’,或称曰‘ 李
何 ’,屹然为一代山斗云。” 清
《硕士约过舍久俟不至留书与之》诗:“吾非山斗伦,不诋排 释迦 。”(2).敬称。用来称呼对方。 清
:“叟致敬曰:‘久仰山斗!’乃揖生入。”《西湖佳话·葛岭仙迹》:“尚不曾拜识山斗,晚生小子安敢妄通。”唐
李白 《与韩荆州书》:“ 白 闻天下谈士相聚而言曰:‘生不用封万户侯,但愿一识 韩荆州 。’何令人之景慕一至于此耶!” 唐
韩朝宗 曾作 荆州 长史,喜拔用后进,为时人所重。后因以“瞻韩”为初见面的敬词,意谓久欲相识。 清
和邦额 《夜谭随录·玉公子》:“ 韦 登堂展拜曰:‘久冀瞻 韩 ,无缘御 李 ,兹获披睹,实慰夙心。’” 续范亭 《延安五老》诗:“只有 董老 未瞻 韩 ,参政会上一支柱。谠论一发四座惊,各党各派齐拥护。”执掌法令。 唐
诗:“仆射临戎 谢安石 ,大夫持宪 杜延年 。” 唐
诗:“持宪威声振,司言品秩清。”引《古今诗话》:“一日开筵,朝士臻赴,以 杜 ( 杜牧 )尝持宪,不敢邀饮。”按, 杜牧 曾任监察御史。亦作“挂冠”。
:“﹝ 逢萌 ﹞闻 王莽 居摄, 子宇 谏, 莽 杀之。 萌 会友人曰:‘三纲绝矣,祸将及人。’即解衣冠,挂 东都 城门,将家属客于 辽东 。”亦载此事。又, 南朝
陶弘景 ,于 齐高帝 作相时,曾被引为诸王侍读。他家贫,求作县令不得,乃脱朝服挂 神武门 ,上表辞禄。见。后因以“挂冠”指辞官、弃官。 南朝
梁 沉约 :“挂冠若 东都 ,山林宁复出。” 宋
《祭韩子师尚书文》:“愤发挂冠,龠米自炊。” 清
《玉搔头·分任》:“蒿目为时忧,年未艾,霜雪盈头,挂冠无奈君恩厚,铨衡陪掌,簪缨忝继,君父难酬。” 鲁迅 《故事新编·理水》:“有的咬一口松皮饼,极口叹赏它的清香,说自己明天就要挂冠归隐,去享这样的清福。”(1).谓不以利禄萦心,虽居官而犹如隐者。 唐
诗:“宦游非吏隐,心事好幽偏。” 唐
《江州司马厅记》:“ 江州 左 匡庐 ,右 江
湖 ,土高气清,富有佳境……苟有志于吏隐者,舍此官何求焉?” 宋
诗:“我今方吏隐,心在云水间。” 清
:“鳣舍怡情,看三径香多,省识人如菊淡;鲤庭侍养,怅六年吏隐,遽闻诗咏莪哀。”(2).山名。一名 洼尊山 。在 浙江省
缙云县 。 宋
:“ 吏隐山 ,在 缙云 ,县令 李阳冰 退居于此山,创亭室以宴居,因名。其南有 阳冰 凿石为洼尊。” 清
《读史方舆纪要·浙江六·处州府》:“ 吏隐山 ,县治东北,一名 洼尊山 ,以 唐 县令 李阳冰 名。”何至于;岂有。:“且 匈奴 畔其主而降 汉 , 汉 徐以县次传之,何至令天下骚动,罢毙中国而以事夷狄之人乎!”:“性之所滞,其欲必行,意所不在,从物回改,此最弊事。宜应慨然立志,念自裁抑。何至丈夫方欲赞世成名而无断者哉!” 金
《论语辨惑四》:“ 子贡 虽恶称人之恶者,亦何至湔洗 桀
纣 以为忠厚哉?”犹寒酸。形容读书人贫窘之态。 宋
诗:“老子生来骨性寒,宦情不改旧儒酸。” 宋
诗:“会须一洗儒酸态,猎罢 南山 夜下营。” 明
:“曳履先生太寒乞,煮茶学士真儒酸。” 清 俞正燮 :“ 宋孝宗 于 断桥 酒楼屏风上,见太学生 临川
俞国宝 《风入松》词:‘明日重携残酒,来寻陌上花钿。’以为儒酸,因为改定‘重扶残醉’。”(1).犹握手;拉手。:“遵大路兮,掺执子之手兮。” 郑玄 笺:“言执手者,思望之甚也。” 宋
词:“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清
《别维夏》诗:“正逢漉酒登高会,执手西风叹落晖。”(2).亦称“ 执手礼 ”。古代北方少数民族相见时的一种礼节。:“ 延宗 见士卒,皆亲执手陈辞,自称名,流涕呜噎。”:“ 元 至,﹝ 神武 ﹞引见执手。后拜 并州 刺史。”:“执手礼:将帅有克敌功,上亲执手慰劳;若将在军,则遣人代行执手礼。优遇之意。”(3).犹拱手。第十七回:“说罢,便向姑娘执手鞠躬行了半礼。”(1).研究思想。:“故相形不如论心,论心不如择术。”(2).谈心,倾心交谈。 晋
《演连珠》之二九:“抚臆论心,有时而谬。” 宋
诗:“忆昔论心两绸缪,那知相送不得留。” 清
之三六:“多君媕雅数论心,文字缘同骨肉深。”击缶。:“酒后耳热,仰天拊缶而呼乌乌。” 颜师古 注引 应劭 曰:“缶,瓦器也。 秦 人击之以节歌。”驴的别称。 五代
王定保 :“时 伉 ( 彭伉 )方跨长耳纵游于郊郭。” 金
元好问 :“今商贩家,自 临洮 山外,以长耳负甘草来。”(1).指士农工商各自具备的技艺。:“以世事教能,则民不失职。” 郑玄 注:“世事,谓士农工商之事。” 孙诒让 正义:“事谓道艺曲艺之等,四民皆有之。”(2).指世代相传的专业,如巫、医、卜筮等。:“十有一曰世事。” 孙诒让 正义引 蒋载康 云:“世事,累世专业相传,凡巫、医、卜筮诸艺事。”(3).时事;世上的事。《商君书·更法》:“虑世事之变,讨正法之本,求使民之道。”:“上称 帝喾 ,下道 齐桓 ,中述 汤
武 ,以刺世事。” 宋
诗:“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叶紫 《星》第三章一:“他们在那坟堆上抽烟,谈世事,他们向着太阳扪老虱婆。”(4).世务;尘俗之事。:“超埃尘以遐逝,与世事乎长辞。” 李善 注:“世务纷浊,以喻尘埃。”:“ 籍 本有济世志,属 魏
晋 之际,天下多故,名士少有全者, 籍 由是不与世事,遂酣饮为常。” 清
《樵髯传》:“其言 武夷
九曲 ,幽绝可爱,令人遗弃世事,欲往游焉。”(5).指社交应酬、人情世故。:“ 登之 虽不涉学,善于世事, 王弘 、 谢晦 、 江夷 之徒,皆相知友。”:“那 杨温 道:‘复员外, 温 在家,世事不会,只会使棒。’” 清
独逸窝退士 :“ 李长源 虽高才,然不通世事,傲岸多怒,交游多畏之。” 徐迟 《祁连山下》四:“那些国民党分子把他请来,是别有用心的。我们的画家再不懂世事,也立刻识破了他们的企图。”(6).大势。:“官军频经失利,人情骚动,若复兴兵极武,出顿 江 、 淮 ,恐北狄西寇,乘我之弊,倾国而来,则世事去矣。”《醒世恒言·隋炀帝逸游召谴》:“帝知世事已去,意欲遂幸 永嘉 ,群臣皆不愿从。”(7).局面。 孙厥
袁静 《新儿女英雄传》第十八回:“ 崔骨碌 听了,摇头晃脑的说:‘八路军的世事越闹越旺,比早先我在的工夫可厉害多啦!’” 马烽
西戎 《吕梁英雄传》第十九回:“ 陕北 红军闹革命,起初只有两支破枪三颗子弹,还有一颗塌火的,如今多大世事了!”极言变化之多。 三国
《与山巨源绝交书》:“宾客盈坐,鸣声聒耳,嚣尘臭处,千变百伎,在人目前。” 宋
诗:“ 峡 江饶暗石,水状日千变。” 元
:“倒排山岳穷千变,阖辟云雷竦百灵。”(1).景象。 南朝
:“光阴非或异,山川屡难越。” 宋
诗:“蚕市光阴非故国,马行灯火记当年。”(2).时间;岁月。 北齐
:“光阴可惜,譬诸流水。” 唐
诗:“光阴负我难相偶,情绪牵人不自由。” 明
《复邓石阳》:“年来每深叹憾,光阴去矣,而一官三十馀年,未尝分毫为国出力,徒窃俸馀以自润。” 巴金 《〈春天里的秋天〉序》:“这一个春天,在迷人的南国的古城里,我送走了我的一段光阴。”(3).光亮、光芒。 唐
王度 《古镜记》:“见龙驹持一月来相照,光阴所及,如冰著体,冷彻腑脏。”(1).诸侯之门。 唐
诗之三:“侯门有仁仪,灵台多苦辛。”(2).指显贵人家。 元
《连环记》第二折:“俺只道侯门一入如天远,谁承望 汉
刘晨 误入桃源,枉着你佳人受尽相思怨。” 清
:“侯门都作沉沉梦,翻笑衰翁局外痴。”参见“ 侯门如海 ”。相传 唐
崔郊 之姑有侍婢,与 郊 相恋。姑贫,将婢卖与连帅。 郊 思慕无已。其婢因寒食出,与 郊 相遇, 郊 赠之以诗曰:“公子王孙逐后尘, 绿珠 垂泪滴罗巾。侯门一入深如海。从此 萧郎 是路人。”见 唐
范摅 《云溪友议》卷一。后以“侯门如海”谓显贵之家门禁森严,外人不能随便出入。 清
袁于令 《西楼记·缄误》:“[外]侯门如海怕难达。[旦]疾忙去,快来家,这回休得将人诖。” 清
褚人穫 《坚瓠四集·钱振之无题诗》:“ 钱振之
尚濠 有无题诗云……好梦迷天皆薄倖,侯门如海只悲酸。”亦作“ 侯门似海 ”。第六回:“哎哟!可是说的了:‘侯门似海’,我是个什么东西儿!他家人又不认得我,去了也是白跑。” 郁达夫 《毁家诗纪》之十九:“秋意著人原瑟瑟,侯门似海故沉沉。”(1).简陋的巷子。:“贤哉, 回 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 回 也不改其乐。”一说,狭小简陋的居室。 刘宝楠 正义:“ 颜子 陋巷,即《儒行》所云‘一亩之宫,环堵之室’。解者以为街巷之巷,非也。” 清
唐孙华 《连雨》诗:“贫突断炊烟,陋巷少行迹。” 郁达夫 《雁荡山的秋月》:“此行若果,那么我们的志愿也毕,可以永远老死在蓬窗陋巷之中了。”(2).借指贫寒。 晋
《杨仲武诔》:“虽舅氏隆盛,而孤贫守约,心安陋巷,体服菲薄,余甚奇之。” 宋
《送秘书丞宋君归太学序》:“陋巷之士,甘藜藿而修仁义,毁誉不干其守,饥寒不累其心。”(3).借指贫寒之家。 宋
:“ 王郎 濯纨绮,意与陋巷亲。”参阅 清 王引之 “巷”。古代对傀儡子的俗称。 北齐
:“或问:‘俗名傀儡子为 郭秃 ,有故实乎?’答曰:‘《风俗通》云:“诸 郭 皆讳秃。”当是前代有人姓 郭 而病秃者,滑稽戏调,故后人为其象,呼为 郭秃 。’”参见“ 郭郎 ”。(1).本指戏剧行当中的丑角。 唐
段安节 《乐府杂录·傀儡子》:“后乐家翻为戏,其引歌舞有 郭郎 者,发正秃,善优笑,闾里呼为 郭郎 ,凡戏场必在俳儿之首也。”(2).指木偶。 宋
诗之一:“郭郎线断事都休,卸了衣冠返沐猴。” 明
《翠乡梦》第二出:“避炎途趁太阳早凉,设计较如海洋斗量。再簛舂白粱米糠,莫笑他郭郎袖长。”(1).古地名。今 河北省
邯郸市 。 春秋 时, 卫 地,后属 晋 。公元前386年 赵敬侯 自 晋阳 徙都 邯郸 。 秦王
政 十九年(公元前228年)置 邯郸郡 。 三国 、 魏 、 晋 为 广平郡 , 隋
开皇 中改置县, 唐 、 宋 、 金 、 元 因之。:“夏四月, 齐侯 、 卫侯 救 邯郸 ,围 五鹿 。”:“ 邯郸 北通 燕
涿 ,南自 郑
河 之间一都会也。” 清
《菩萨蛮·赠梁陶侣》词:“ 邯郸 年少春衫绿,鸣筝竞唱《棠村曲》。”(2). 战国
赵 都 邯郸 ,因以为 赵 的代称。《竹书纪年·显王》:“六年,我师伐 邯郸 ,取 列人 。我师伐 邯郸 ,取 肥 。”《竹书纪年·显王》:“十六年…… 邯郸 之师败我于 桂陵 。”(3).指《邯郸曲》。:“虽《邯郸》其敢伦,岂《阳阿》之能拟。” 张铣 注:“ 邯郸 善为歌曲。”参见“ 邯郸曲 ”。(4).稻粱的一种。:“五纑之状,彊力刚坚。其种,大邯郸、细邯郸,茎叶如扶櫄,其粟大。” 郭沫若 等集校引 王绍兰 曰:“此盖稻粱之属也……其种有大小,古人因名为大邯郸、细邯郸矣。”(5).复姓。 汉 有 邯郸义 。见。古代 赵国 都城 邯郸 流行的舞曲。 清
《秦宫辞》:“ 秦皇 爱听《邯郸曲》,不及 丛台 夜宴声。”(1).台与阁的并称。亦泛指亭台楼阁等建筑物。 汉
:“今陛下奢侈失本,淫泆趋末,宫室台阁,连属增累。” 唐
诗:“台阁层层倚半空,绕轩澄碧御沟通。”(2). 汉 时指尚书台。后亦泛指中央政府机构。:“ 光武皇帝 愠数世之失权,忿彊臣之窃命,矫枉过直,政不任下,虽置三公,事归台阁。” 李贤 注:“台阁,谓尚书也。” 宋
诗:“朝廷尚贤俊,磊砢充台阁。”(3). 宋 代酒库于每年迎引新酒时所举行的游艺活动。 宋
:“户部点检所十三酒库,例于四月初开煮,九月初开清,先至提领所呈样品尝,然后迎引至诸所隶官府而散。每库各用匹布书库名高品,以长竿悬之,谓之‘布牌’;以木床铁擎为仙佛鬼神之类,驾空飞动,谓之‘台阁’。”(1).山与林。亦指有山有林的地区。:“辨其山林、川泽、丘陵、坟衍、原隰之名物。” 晋
之一:“京华游侠窟,山林隐遁栖。” 唐
:“山林民可入,魍魉莫逢旃。” 赵树理 《三里湾·国庆前夕》:“咱们社里还有副业、有水利、有山林、有菜园、有牲口……每部门都得有正副负责人。”(2).借指隐居。 南朝
梁 沉约 《与谢朏敕》:“尝谓山林之志,上所宜弘。” 宋
《王安石赠太傅制》:“方需功业之成,遽起山林之兴。”:“ 种放 , 河南
洛阳 人也……每往来 嵩
华 间,慨然有山林意。”(3).指隐居之地。 明
《谭纂》卷上:“ 洪熙 初年, 仁庙 尝幸 文渊阁 ,间公曰:‘今山林亦有人乎?’”(4).园林。:“ 窦太主 曰:‘愿陛下时忘万事,养精游神,从中掖庭回舆,枉路临妾山林,得献觞上寿,娱乐左右。’” 颜师古 注引 应劭 曰:“公主园中有山,谦不敢称第,故托山林也。” 唐
诗之四:“词赋工无益,山林迹未赊。”(5).山林体文章的省称。 明 代与“台阁体”相对。 清
《辞张郡侯修郡志书》:“盖文章之道,台阁、山林,其体阔绝。”苟且偷安。:“朝议惮兵力之损,情存苟安。” 宋
《乞开杭州西湖状》:“臣以侍从,出膺宠寄,目睹 西湖 有必废之渐,有五不可之忧,岂得苟安岁月,不任其责。” 清
《明良论二》:“作书、赋诗者,稍读书,莫知大义,以为苟安其位一日,则一日荣。” 巴金 《春》二十:“他当初误于苟安的思想,一步走错,就被逼着步步走错。”放诞不羁;逍遥自在。 南朝
诗:“ 夷甫 任散诞, 平叔 坐谈空。” 唐
诗:“散诞由来自不羁,低头授职尔何为?” 元
《寨儿令·春》曲:“爱 庞公 不入城阃,喜 陈抟 高卧烟云, 陆龟蒙 长散诞, 陶元亮 自耕耘。” 清
《金菊对芙蓉·过侯敷文村居留赠》词:“芒鞋野服,散诞优游。”岂可。:“天下讵可知,而闭长者乎?” 唐
诗之四:“音容不接祗隔夜,凶讣讵可相寻来。” 清
《吴江两节妇传》:“新妇所以不死者,将代吾夫以事其母,讵可失节他适!”(1).犹衰老。《敦煌曲子词·十二时·普劝四众依教修行》:“孕者生,寿者夭,壮者衰残小者老。” 宋
《杭州谢执政启》:“湖山如旧,鱼鸟亦怪其衰残;争讼稍稀,吏民习知其迟钝。” 清
《教忠祠祭田条目序》:“自忖不得复见先人之坟墓,安知衰残之躯延至八十,亲见宗祠祭田之粗具哉!” 郭沫若 《蒲剑集·青年哟人类的春天》:“在这儿,精神的力量,的确是可以克服肉体的衰残。”(2).指衰老的人。 唐
诗:“箧里生尘是閒药,外沾犹可救衰残。” 清
《施粥行赠曹二梁父》:“慨然命浮屠,炊粥救衰残。”(3).枯萎残落。 宋
诗:“拂拂烟云初淡荡,萧萧芦苇半衰残。”亦作“ 霜蹄 ”。
即马蹄。语本:“马蹄可以践霜雪。” 唐
:“霜蹄蹴踏长楸间,马官厮养森成列。” 宋
诗:“至今霜蹄踏长楸,圉人困卧沙垄头。” 明
《綵毫记·难中相会》:“跃马横戈,霜蹄疾如梭。长驱士女,四野尽张罗。” 清
《未至杨树湾十里而暮》诗:“马知投店晚,虽惫撒霜蹄。”大鹏飞腾。 唐
《蜀州青城县令达奚君神道碑》:“龙司北溟,鹏翻南海。”矫健的翅膀。借指矫健的飞禽。亦比喻有才能的人。 明
《青衫记·刘白谒元》:“喜交知万里扶摇,行看健翮登枢要。” 南荃居士 《海侨春传奇·慨世》:“你生就个食牛豪气小于菟,要培养著摩天健翮大鹏翥。”
诗:“平楚日和憎健翮,小山香满蔽高岑。”(1).犹不幸。:“忧心茕茕,念我无禄。” 朱熹 集传:“无禄,犹言不幸尔。”:“无禄, 献公 即世。” 杨伯峻 注:“无禄,今言不幸。” 宋 孙奕 《履斋示儿编·总说·字训辨》:“不幸之谓无禄。曰:‘念我无禄。’”(2).犹不禄。古代称士之死。亦泛指死亡。《公羊传·隐公三年》“天子曰崩,诸侯曰薨……士曰不禄” 汉
何休 注:“不禄,无禄也。”:“崩、薨、无禄、卒……死也。” 郝懿行 义疏:“《公羊·隐三年》注;‘不禄,无禄也。’……无禄,犹言无福,亦谓遭死丧也。”(3).没有俸禄。:“有宠于 薳子 者八人,皆无禄而多马。” 唐
诗之四:“事主非无禄,浮生即有涯。” 杨伦 笺注:“非无禄,谓前曾授官。”(4).指没有禄命,没有禄食的运数。 汉
王充 :“无禄之人,商而无盈,农而无播。”见“ 坐井观天 ”。亦作“ 坐井窥天 ”。
坐在井底看天。比喻眼界狭小,所见有限。 唐
《原道》:“ 老子 之小仁义,非毁之也,其见者小也。坐井而观天,曰天小者,非天小也。” 宋
之九:“ 退之 未离乎儒者,坐井观天错议 聃 。” 明
:“以此定 李
杜 优劣,诚坐井窥天也。” 李云德 《沸腾的群山》三三:“咱们在山沟里,坐井观天,见不着大世面。”亦省作“ 坐井 ”。 明
《又与从吾书》:“此中如坐井,舍 无念 无可谈者。” 明
《狂言别集·寄友人》:“书至此,忽念 粤 西之行,饱看万里奇山,于卷石何有?断不免坐井之诮矣。”悠然闲适而自得其乐。:“夫适人之适,而不自适其适,虽 盗蹠 与 伯夷 ,是同为淫僻也。” 唐
诗:“二仙行自适,日月徒迁徙。”:“退寓 永嘉 ,怡然自适。”第三三回:“或据案观书,或箕踞自适,各随其便。”(1).情绪激昂。:“贯历览其中操兮,意慷慨而自卬。” 李善 注引 如淳 曰:“激厉抗扬之意也。” 南朝
宋 刘义庆 :“ 士衡 长七尺馀,声作钟声,言多慷慨。” 清
《梁烈妇传》:“ 材 伏哭叩头,举火,烈妇死,三十馀人从死,其慷慨赴义如此!”(2).性格豪爽。:“性刚毅,慷慨有大节。”《京本通俗小说·冯玉梅团圆》:“我 徐信 也是个慷慨丈夫,有话不妨尽言。”(3).感叹。:“一弹再三叹,慷慨有馀哀。”:“慷慨惟平生,俛仰独悲伤。” 李善 注引:“慷慨,壮士不得志于心。”(4).大方;不吝啬。《水浒传》第五回:“ 鲁智深 见 李忠 、 周通 不是个慷慨之人,作事悭吝,只要下山。” 清
:“ 袁 为人简默,而慷慨好施。”亦作“奸雄”。亦作“奸雄”。
:“听其言则辞辩而无统,用其身则多诈而无功、上不足以顺明王,下不足以和齐百姓;然而口舌之均,噡唯则节,足以为奇伟偃却之属;夫是之谓奸人之雄。”本指淆乱是非的辩士。后多以“奸雄”指弄权欺世、窃取高位的人。:“论大道则先 黄
老 而后‘六经’,序游侠则退处士而进奸雄。”“ 玄 谓 太祖 曰” 裴松之 注引 晋 孙盛 《异同杂语》:“尝问 许子将 :‘我何如人?’ 子将 不答。固问之, 子将 曰:‘子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 太祖 大笑。” 唐
《上军国机要事》:“有亡命不事产业者,有游侠聚盗者,有奸豪强宗者,有交通州县造罪过者,知此等色皆是奸雄。”《前汉书平话》卷上:“ 高皇 知 陈豨 奸雄,足智多谋,恐用兵偷袭 长安 ,遍行随处堤备。” 续范亭 《和谈破裂周恩来将军返延有感》诗:“奸雄满腹欺凌意,早在 周郎 一笑中。”犹报偿,报应。《吕氏春秋·先识》:“ 周 鼎著饕餮,有首无身,食人未咽,害及其身,以言报更也。” 陈奇猷 校释:“此鼎之所以著饕餮有首无身者,盖象徵残害人者,其报偿立见。”(1). 孔子 死前七日,早起,反手曳杖,逍遥于门,歌曰“ 泰山 其颓乎?梁木其坏乎?哲人其萎乎?”见。后因以“山颓”作为逝世的婉词。 清
《母弟温甫哀词》:“ 李 即山颓,弟乃梁坏。”(2).如山崩塌。 晋
《江赋》:“盘涡谷转,凌涛山颓。”(3).形容醉倒。 元 杨仲弘 《雪后次韵郑集之》:“君辞如泉酒,我醉如山颓。” 明
诗:“坐如泥塑还和气,醉若山颓未尽情。”参见“ 玉山倒 ”、“ 玉山颓 ”。(1).外出;走出门外。:“出门同人,又谁咎也。”:“ 信 出门,笑曰:‘生乃与 哙 等为伍。’” 唐
:“陋巷孤寒士,出门苦恓恓。” 明
《与杨凤里书》:“我痢尚未止,其势必至十月初间方敢出门。” 孙犁 《秀露集·戏的梦》:“当天政工组就通知我,下午市里有首长要来,你不要出门。”(2).离开家乡远行。 唐
:“出门不数年,同归亦同遂。”《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二回:“我母亲见我年纪小,不肯放心叫我出门。” 瞿秋白 《饿乡纪程》三:“第一次从 常州 出门求学,亏得你当了当头借给我川资。” 丁玲 《母亲》:“后来二老爷又出门了,音信都没有,说是看破红尘做和尚去了。”(3).出嫁。 唐
《玉泉子》:“吾有女弟未出门,子能婚乎?” 姚时晓 《别的苦女人》:“男大当婚,女大当嫁,女人总要出门的。” 梁斌 《播火记》第一卷四:“如今你要出门去了,也没有什么填箱的。”(4).旧谓男妓出外应酬客人。第四七回:“我那里还有两个绝好的孩子,从没出门的。”(1).刻饰花纹的马鞍;华美的马鞍。 唐
:“宝盖雕鞍金络马,兰窗绣柱玉盘龙。”《西游记》第二十回:“慌得那 三藏 坐不稳雕鞍,翻根头跌下白马。”第五二回:“笼着一匹雕鞍彩辔的白马。”(2).借指宝马。 南唐
词:“玉勒雕鞍游冶处,楼高不见 章台 路。” 宋
词:“小楼连苑横空,下窥绣毂雕鞍骤。”雕刻花纹的马鞍。借指坐骑。 宋
:“清燕固难停烛待,雕鞍须是著鞭催。”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兴趣部落运营平台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