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庄子逍遥游读后感的消极影响,并付理论依据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庄子,逍遥游》指出“_____,……答案(2015年高考语文新课标II卷))_语文_百年教学网
百年教学网欢迎您!
| | | | | | | |
您现在的位置:&&>>&&>>&&>>&&>>&正文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庄子,逍遥游》指出“_____,……答案(2015年高考语文新课标II卷))
&&&&&&&&&&★★★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庄子,逍遥游》指出“_____,……答案(2015年高考语文新课标II卷))
文章来源:
更新时间: 16:31:20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庄子,逍遥游》指出“_____,_____”就像倒在堂舱地的-杯水,无法浮起一个杯子一样。(2)白居易《琵琶行》中“_____,_____”两句,写的是演奏正式开始之前的准备过程。(3)杜牧《赤壁》中“_____,_____”两句,设想了赤壁之战双方胜败易位后将导致的结局。参考答案:(1)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2)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3)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文章录入:admin&&&&责任编辑:admin&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字体: 】【】【】【】【】【】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转载:陈怡先生关于庄子《逍遥游》的讨论--张正春摄影的个人空间--凤凰网博客
凤凰博报 由你开始
你确定要删除此博文及其所有评论吗?
转载:陈怡先生关于庄子《逍遥游》的讨论
寂寞千秋谁知道,逍遥万世觅知音!——转载:陈怡先生关于庄子《逍遥游》讨论张正春收到陈怡先生关于《逍遥游》的讨论文章,反复阅读,颇有同感。庄子《逍遥游》的深层次问题,绝非无关痛痒者所能体会。陈怡先生的观点是从“人生苦海”中捞出来的,惟其如此,方有如此深刻见地。兹将陈怡先生的文章转载如下:本篇是庄子思想的纲领之篇,是能否较准确把握庄子思想的关键之篇,非常重要,以致不少学者将“逍遥游”看作庄子哲学思想的灵魂。学经典,贵在有疑。有疑则有思,有思则有得,有得则有进,所以希望读者要进行尽可能深入的思考。为帮助思考,除了要仔细体会在上段解析部分提出的问题外,还提出如下问题:1. 如何理解“逍遥游”三字? 2. 如何理解“小大之辩”?“小大之辩”的核心思想是什么?庄子是不是真地褒大贬小?只有大者才能逍遥吗?小者能逍遥吗?郭象在注此篇时说:“夫小大虽殊,而放于自得之场,则物任其性,事称其能,各当其分,逍遥一也,岂容胜负于岂间哉!”你同意这一观点吗? 3. 大鹏逍遥吗?4. 《逍遥游》的主旨到底是什么?对上述问题,下面我先尝试作出自己的解答,并希望引起进一步的讨论。1. 如何理解“逍遥游”三字?从古至今,读《庄子》者,无不对《逍遥游》产生极大的兴趣。但到底何谓“逍遥游”,却理解不一。其中不少人对“逍遥游”的理解仅限于潇洒轻松、随心所欲、自由自在,我认为,这是对庄子的极大误解。这种误解,首先源于对“逍遥”二字的误解。查《汉典网》(www.zdic.net)“逍”字的《康熙字典》栏记有:“《说文》逍遥犹翱翔也。《诗o郑风》河上乎逍遥。又逍遥,与消摇通。《庄子o逍遥游注》黄几复(宋黄庭坚好友)云:逍者消也,如阳动冰消,虽耗也不竭其本。遥者摇也,如舟行水摇,虽动也不伤其内。”再查《诗经·国风·郑风·清人》中与“河上乎逍遥”相关的文字为:“清人在消,驷介麃(biāo,彪)麃。二矛重乔,河上乎逍遥。”其大意是说:“清邑军人驻守在消地,四马披甲英勇无比。两只长矛上重叠扎着野鸡毛,在河边上无所事事军心消。”可见此处的“逍遥”为无所事事之意。《广雅·释训》注:“逍遥,忀徉(xiāng yáng)也”,即徘徊。王逸注《楚辞·九歌·湘君》中“聊逍遥兮容与”的“逍遥”为“游戏”。隋唐间学者陆德明在《释文》中说:“逍,亦作消。遥,亦作摇。遊,亦作游。逍遥游者,篇名,义取闲放不拘、怡适自得。”唐朝成玄英在《南华真经疏序》中引顾桐柏对“逍遥游”的解释云:“逍者,销也;遥者,远也。销尽有为累,远见无为理。以斯而游,故曰逍遥游。”清朝王夫之的解释是:“逍者,向于消也,过而忘也;遥者,引而远也,不局于心知之灵也。”(《庄子解》卷一《内篇o逍遥游》)当代学者钟泰先生在《庄子发微》一书中的解释是:“消者,消其习心,摇者,动其真机。习心消而真机动,是之谓消摇。”(注:关于“逍遥”的详细考证,可参阅邓联合:《&逍遥游&释论》49页,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我觉得,以上这些解释,都有一定的道理,但还没有抓住实质。从表面看,庄子确实显得自由自在、闲放不拘,但这只是表象,而不是实质。从大鹏看,也显得自由自在、肆意翱翔,但同样只是表象,而不是实质。让我们仔细分析一下大鹏的形象。其第一印象是大:“不知其几千里”,但其实质在于飞得高、飞得远。首先看,它飞得很远:从“北冥”到“南冥”,所以,我认为,应认同“遥者,远也”的解释。但另一方面,鲲鹏飞得更高:“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所以我认为,可以将“逍”训为“高”。这是有合理之处的。比如“直上云霄”的“霄”,就有“高”的含义,而“霄”和“逍”可作“同声为训”。所以,我仿照《说文解字》的方式作如下解释:“逍者,高也。从走从肖。肖者,小也。故逍即走向高处,使所视之物变小。”再结合文章整篇的涵义,则应将“逍遥”理解为“在积厚基础上的不断超越,以追求高和远。所呈现的一种潇洒和自在”。而“游” 虽然在文中是作为动词使用,其涵义为翱翔或游走,不是名词,也不完全等同于现在意义上的“自由”,但在其实质涵义上,是可以理解为“自由”的,所以,“逍遥游”的字面涵义就是“又高又远地翱翔”或“又高又远的自由”。我想,这正是庄子在《逍遥游》中所要表达的一种意象,也是庄子对“逍遥游”一词的内涵所作的创造性转换,用以表达他所追求的一种大志向、大境界,但可惜的是,后世却只片面地理解为轻松自在、随心所欲,而忘却了之前必须付出的艰苦努力。其实,真正的潇洒和自在恰恰是在那种付出艰苦努力并不断超越的过程中,而不仅仅是结果的享有。虽然“逍遥”二字在单独使用时有潇洒自在的涵义,但这种潇洒自在也不是低层次上的随意的潇洒自在,而是含有经过超越的努力后所达到的高远境界的潇洒自在。这一点,请务必注意体会。2. 如何理解“小大之辩”?“小大之辩”的核心思想是什么?庄子是不是真地褒大贬小?只有大者才能逍遥吗?小者能逍遥吗?郭象在注此篇时说:“夫小大虽殊,而放于自得之场,则物任其性,事称其能,各当其分,逍遥一也,岂容胜负于岂间哉!”你同意这一观点吗?“小大之辩”只是一种铺垫、一种陪衬,是为引出“有无之辩”所作的铺垫和陪衬,正如庄子讲“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其中的“小年不及大年”只是铺垫和陪衬一样。即使在“小大之辩”中,其重心也不在形体的小大、形而下的小大,而是在眼界的小大、境界的小大、形而上的小大。读完《逍遥游》,得到的印象似乎是,只有“大”如鲲鹏者才能逍遥。这果真是庄子的原意吗?我想,如果真是这样,那在这个世界上,恐怕就没有人能逍遥了。因庄子在《齐物论》中说:“天下莫大于秋豪之末,而大山为小。”也就是说,庄子认为,“大”和“小”是相对而言的,既没有绝对的“大”,也没有绝对的“小”。何况“鲲”的本义就是很小的“鱼子”,其通过“化”而成“不知其几千里”的鲲和鹏。如此说来,上述只有“大”如鲲鹏者才能逍遥的观点是不能成立的。大概是意识到这一点可能引起误解,所以庄子在文章的后面特意指出:“今夫斄牛,其大若垂天之云。此能为大矣,而不能执鼠。”这正是庄子思维方式的一个特点:不执着,不固守,所以旋立旋破,随说随扫。郭象大概也是认识到这一点,所以在给《逍遥游》作注时,开篇就写下了如下批语:“夫小大虽殊,而放于自得之场,则物任其性,事称其能,各当其分,逍遥一也,岂容胜负于其间哉!”“夫大鸟一去半岁,至天池而息;小鸟一飞半朝,抢榆枋而止。此比所能则有间矣,其于适性一也。”“苟足于其性,则虽大鹏无以自贵于小鸟,小鸟无羡于天池,而荣愿有余矣。故小大虽殊,逍遥一也。”谁知此言一出,竟受到从古至今无数学人的批评,认为郭象歪曲了庄子的原意。果真如此吗?我认为并非这样。关键在于,需要讲清的是,“小”者固然不应怀疑甚至讥笑“大”者,但“大”者也不可轻视“小”者。我想,庄子所讥讽的并不是“小”,而是“小”对“大”的不理解甚至讥笑。其中的关键在于是否“高远”和“超越”,在于是否做到了“无己”和“无待”,在于是否合于道。“小”者尽管其小,但只要尽了自己最大的努力,做到了相对于自己的“高远”和“超越”,做到了“无己”和“无待”,符合了道,就同样是逍遥者。用通俗的话语表达就是:大人物有大人物的逍遥,小人物也有小人物的逍遥。虽然一般人所讲的“逍遥”与庄子的“逍遥”有不同的内涵。试想,如果世界上所有的人和物都能做到适其性、尽其性、合于道,做到在自己位置上的逍遥,都能追求人生的高远境界,那这个世界不就是一个真正的和谐世界吗?还需要指出的是,郭象的“适性”说,容易引起误解,也引起了批评。如东晋时代的著名僧人支道林就说过:“夫桀、跖以残害为性,若适性为得者,彼亦逍遥矣。”(《高僧传·支遁传》)所以,他是完全不同意郭象“适性即逍遥”的观点的。其实,只要准确地理解“适性”就可以避免这样的批评和误解。我认为,此处的“适性”应从两个方面理解:既要适自己的个性,也要适人的共性,即人性。而人性的根本就在于其是人之为人的本质,可以归之于真善美。所以,一个人如果既充分发挥了他的个性,又符合真善美的标准,这样的人难道还不能称为“逍遥”吗?3. 大鹏逍遥吗?要回答这一问题,需回到当年的郭象。此处不讨论郭象《庄子注》的版权是否属于向秀的那段公案(见《世说新语》文学篇17章),而只谈由于郭象注庄后所引起的支遁对其观点的反驳,从而使得这一问题复杂化的过程。开始,几乎都一致认为,大鹏是逍遥的,但支道林认为大鹏并不逍遥。据《世说新语·文学》篇云:“《庄子·逍遥》篇,旧是难处,诸名贤所可钻味,而不能拔理于郭、向之外。支道林在白马寺中,将冯太常共语,因及《逍遥》,支卓然标新理于二家之外,皆是诸名贤寻味之所不得。后遂用支理。”其具体的解说见刘孝标注所引,即“夫逍遥者,明至人之心。庄生建言大道,而寄指鹏鴳。鹏以营生之路旷,故失于体外;鴳以在近笑远,用矜伐于内心。至人乘天正而高兴,游无穷于放浪,物物而不物于物,则遥然不我得;玄感不为,不疾而远,则逍然靡不适。此所以为逍遥也。若夫有欲当其所足,足于所足,快然有似天真,犹饥者一饱,渴者一盈,岂忘烝尝于糗粮,绝觞爵于醪醴哉!苟非至足,岂所以逍遥乎。”(见郭庆藩《庄子集释》卷一第一页,中华书局1982)可见,在支道林看来,鹏因要飞那么远,一定不舒适。而且所谓“足性”的逍遥,只是一种像“饥者一饱,渴者一盈”的形而下的欲望的满足,根本不是真正的逍遥。由此,便有了“大鹏不逍遥”的观点,而且这种观点似乎逐渐占了上风,大多数学者都认为“大鹏不逍遥”,理由是因为它有待。如黄庭坚的观点就是“彼鲲鹏之大,鸠鴳之细,均为有累于物而不能逍遥”(转引自方勇《庄子学史》第二册307页,人民出版社2008)。又如现代著名学者章太炎先生说:“有所待而逍遥,非真逍遥也。大鹏自北冥徙于南冥,经时六月,方得高飞;又须天空之广大,扶摇、羊角之势,方能鼓翼,如无六月之时间、九万里之空间,斯不能逍遥矣。列子御风,似可以逍遥矣,然非风则不得行,犹有所待,非真逍遥也。”(《国学讲演录》208页,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因此,问题就归结为要对“有待”的概念进行辨析。前已指出,“犹有所待”的评价是针对列子而提出的:“夫列子御风而行,泠然善也,旬有五日而后反”,“此虽免乎行,犹有所待者也”。一般认为,其所待的是风,所以他不逍遥。由此推论,大鹏也必须待风而飞,所以大鹏也不逍遥。问题在于,所待者就是风吗?果真如此的话,为什么庄子在接下来的论述是:“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可见,所待者(即所依待者)是“天地之正(道)”、“六气之变”,即列子未把握“道”,未能驾驭各种客观条件的变化,未真正达到“神人”的高度,而只能“御风而行,旬有五日而后返”。如果从这样的视角出发,则需要对大鹏的飞翔是否合于道、是否驾驭了客观条件的变化进行辨析。从庄子在文章开头对大鹏飞翔的充满感情的描述中可以看出,庄子对大鹏是抱有一种肯定的、而不是否定的态度的。而且按照庄子文章手法“始卒若环”(《寓言》)的特点,可以想见,《逍遥游》篇首对大鹏的描写和篇末对“彷徨乎无为其侧,逍遥乎寝卧其下”的描写应该是首尾呼应的,所以,大鹏在庄子心目中一定是逍遥的,是值得肯定的正面形象。同时,从大鹏飞翔的描述看也是合于天地之道的,也是驾驭了客观条件的变化的:“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而后乃今培风,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而后乃今将图南”。大鹏需要“海运”就是一种“法自然而为”的行为,也是一种“乘天地之正,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的行为,所以我认为:大鹏是符合“无待”的定义的,因而是逍遥的。如果认为只有什么都不依待才叫“无待”,那世界上就根本不可能有任何无待的人和物了,因为万事万物无一不处在与其他事物的联系之中。或许庄子已经预料到人们会误解这一点,所以在《齐物论》的倒数第二个寓言“罔两问影”中对什么是“无待”进行了探讨。其涵义是:只需任其自然、法道而为而无需老想着自己、刻意追求“无待”,即超越了自己,顺应了自然,合于了大道,就可达到“无己无待”,也就可以达到逍遥的境界。也正因为如此,千百年来,中国人一直将大鹏作为“逍遥游”的代表,虽然只是形而下的表象的代表,还难以代表其实质,但其形象已被广为接受。由于同样的原因,“鲲鹏之志”已成为中国文学中形容一个人志向远大的代名词。值得指出的是,中国历史上的伟大诗人李白,一生都是以大鹏自许的,他的第一首诗就是《大鹏赋》,最后的一首诗《临终歌》也是关于大鹏的:“大鹏飞兮振八裔,中天摧兮力不济。余风激兮万世,游扶桑兮挂左袂。后人得之传此,仲尼亡兮谁为出涕。”还有他的诗句:“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可见,李白的一生都是以大鹏自诩的。我想,李白的智商总不至于低到将庄子要贬低和嘲讽的对象作为自己终生自诩的对象吧?几千年来中国人的智商也不至于低到将庄子要贬低的对象作为志向远大的代名词,还总结出“大鹏展翅”、“鹏程万里”之类的美好词句和成语吧?这应该可以作为一个佐证,但其代表的主要涵义仍然不在形而下的“大”,而在形而上的“高远”。前已述及,“逍遥”的真正涵义是“高远”,而大鹏做到了高远,所以我认为,大鹏是逍遥的,庄子对其是持肯定态度的,但同时又进行了超越,即上升到了形而上的高度。需要指出的是,其实,大鹏是否逍遥的问题并不是庄子《逍遥游》所要讨论的重点,正如“小大之辩”并不是其讨论的重点一样,有无之辩才是文章的重点。尽管大鹏的出场给了人以巨大的震撼,但它仍只是引出“高远”的借用物,所以我们在阅读《逍遥游》时,当将重点放在“有无之辩”上,放在“无待”和“高远”上,这才是其重点之所在。同时,如果我们接受了“逍遥”之意为“高远”的解读,那么,大鹏之逍遥当更无疑义,难道大鹏的飞行还不够高远吗?4. 《逍遥游》的主旨到底是什么?读《逍遥游》,似乎给人的最深刻印象就是“大”,就是“游”。历代学者对此均多有论述。清代学者林云铭说:“‘大’字是一篇之纲”,“惟大者方能游也”,并将“大”字作为内篇整个七篇的大旨:“《逍遥游》言人心多狃于小成而贵于大,《齐物论》言人心多泥于己见而贵于虚,《养生主》言人心多役于外应而贵于顺,《人间世》则入世之法,《德充符》则出世之法,《大宗师》则内而可圣,《应帝王》则外而可王。此七篇分著之义也。然人心惟大故能虚,惟虚故能顺,入世而后出世,内圣而后外王。此又内七篇相因之理也。若是而大旨已尽矣。”(《庄子因》)刘凤苞说:“‘大’乃是通篇眼目。”(《南华雪心篇》)宋末学者刘辰翁认为:“庄子宗旨,专在一‘游’字。”(见方勇《庄子学史》第三册5页,人民出版社2008)钟泰先生说:“窃谓《庄子》一书,‘游’字足以尽之。”(《庄子发微》4页,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诚然,“游”在庄子的人生观中确实有着重要的地位。也有一些不同的看法。如宋代学者罗勉道抓住“化”字阐释庄子的逍遥游思想。他在《南华真经循本》的《逍遥游》篇末说:“此篇以《逍遥游》名,而综篇贯串只一‘化’字。第一段,言鲲、鹏、蜩、鸠、斥鴳之化,大小不同,故其飞有高下。第二段,言人之化有大小不同,故其为逍遥游有优劣。第三段,言人能因无用而化有用,则亦可以逍遥游。”(见方勇《庄子学史》第二册169页,人民出版社2008)学者邓联合曾归纳了历史上对《逍遥游》主旨的多种阐释,如“体道”说、“无待”说、“无为”说、“无己”说、“自得”说、“无用”说、“大”说、“乘正御辩”说等。(见邓联合:《&逍遥游&释论》29页,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我认为,“无待”说是比较合于文章涵义的。因为庄子在《逍遥游》中要表达的最主要涵义就是他的人生观,可以归结为:无待逍遥的人生志向。这种无待逍遥的人生志向,就是以“大”、“化”和“逍遥”三者的辩证统一为内涵的“游”。关于人生观,即人生的目的和意义,古往今来,曾有很多人苦苦思索、孜孜探求。这里,我推荐著名现代学者梁漱溟先生的观点。他说:“人生不好说有目的,但未尝不可说人生有意义。人生的意义在哪里?人生的意义在创造。”(《人生的意义》,转引自《人生的三路向:宗教、道德与人生》180页,当代中国出版社2010) “生命是什么?就是活的相续。活就是向上创造。…向上创造就是灵活奋进,细而析之可有两点:㈠向上翻高;㈡往广阔里开展。”(《谈生命与向上创造》,同上书174页)由此可见,梁漱溟先生认为,人生的意义就在于不断向上的创造,具体言之,就是向高和向远的不断超越。我同意这种观点,而这也正是庄子的人生志向。庄子的这种人生志向,可以具体表达为:用大智慧下大功夫追求大境界。所谓“大智慧”就是“大知”,就是“道”;“大功夫”就是“积厚”,即“厚积怒发”和“化”,即超越,主要是通过从小到大的超越和从有到无的超越而获得真正的自由,包括形而下的从低到高、从近到远、从小年到大年的超越和形而上的从小知到大知、从有名到无名、从有功到无功、从有己到无己、从有待到无待、从有用到无用、从有为到无为的超越;所谓“大境界”就是真正的自由:“逍遥游”——又高又远的自由。而要达到这种真正的自由,只有做到无待,即达道者才能领略,才能享有。也就是说,“无待”和“逍遥”是《逍遥游》的关键词,而且“无待”是“逍遥”之本,只有做到了“无待”,才可能达到“逍遥游”的境界,而这种境界必须理解为“又高又远的自由”。所以可以认为:无待方能高远,无待才能逍遥游,无待就是真正的自由。庄子心中的自由就是无待,就是与道同体;庄子心中的逍遥游就是无待游、高远游、乘道游、超越游。特别应该看到,要达到上述境界的关键在于积厚和超越,只有基于不断的积厚和超越,逍遥游才有可能。正是通过这种分析,所以我认为,《逍遥游》的主旨可以表达为“无待逍遥的人生志向——庄子的人生观”。同时我也用两句诗表达为:志存高远方宁静,人到无待最自由。而且我还认为,庄子人生哲学的核心就是“超越”和“自由”,通过不断的超越获得最大的自由。而这两者:超越和自由,正如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所说,“才是哲学真正的对象”(见维尔纳o叔斯勒《雅斯贝尔斯》4页,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其实,它不仅仅只是哲学的对象,同时也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主线,是人类永恒的追求。顺便指出,前人对中国先秦时代几位文化巨人的思想有过评价,如民国时期的学者陈柱先生认为:“孔子之道在中,…老子之道在反。”(《子二十六论》67页,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明末学者钱澄之认为:“《易》之道尽于时,庄之学尽于游。”(见方勇《庄子学史》第二册765页,人民出版社2008)这些都是一言中的之论,但我认为,孔子的最大贡献是发现了“人”,或者说,发现了“仁”,因为“仁也者,人也。合而言之,道也。”(《孟子·尽心下》)人的本质内涵就是仁,从而创立了中国的人学;老子的最大贡献在于发现了“道”,从而奠定了中国哲学的基础;而庄子的最大贡献在于发现了“游”,即自由,而且是体现了真善美内涵价值的自由。庄子以“逍遥游”,即又高又远的自由观,既树立了自己人生的最大目标:通过超越获得自由,同时又创立了独具特色的庄子哲学,《逍遥游》就是庄子对真正的自由所高唱的一曲赞歌。我认为,应从这样的视角阅读《逍遥游》。需要强调指出的是,历来的学者都认为,庄子追求的自由只是精神上的绝对自由,我则认为,庄子追求的真正自由绝对不只是精神上的自由,而且也是实实在在的自由,可以体现在具体生活的方方面面;同时,庄子追求的真正自由也不是绝对的自由而是相对的、不断超越的自由,因为庄子在本质上是一位相对论者,在他的字典中没有“绝对”二字。关于这两点,在后面文章的解析中还将多次作进一步讨论。  附:张正春读庄子《逍遥游》杂咏其一、读陈怡先生《逍遥游》讨论有感  人生一世患难身,宇宙十方菩提心。寂寞千秋谁知道,逍遥万古觅知音。     其二、读庄子有感 人生在世苦难深,荣辱悲欢悔红尘。颓废精神心未死,残留魂魄也修真。其三、甲午清明有感清明时节上丘坟,荒野无人问死生。辽阔云天山水旧,苍茫大地草木新。匆匆一晃形骸朽,默默三匝道德尊。不孝儿郎空垂泪,殷勤子弟拜玄门。 其四、清明祭祀有感春风吹绿杨柳枝,又是清明上坟时。祭祀焚香忆往事,青烟一缕有谁知?其五、沉默的愤怒路见不平苦伤怀,沉吟无计久徘徊。高官权贵不能问,怨气冲天必垮台!    自注:最近,本单位开始大搞基本建设。挖路、砍树、毁坏花草无数。眼看“园林式单位”的幽雅环境惨遭破坏,心中不忍,找到若干领导反映情况、提供建议。谁知领导们异口同声:建议很好,不能采纳,因为问题很多、困难很大。除非省委主要领导出面协调,否则任何办法都无济于事。呜呼!省委大院深且远矣!高官权贵不能问矣!美景将毁矣!为了盖楼,破坏环境似乎天经地义,协调各单位整合资源、减少浪费、提高效益,好事情就是办不成?于是,无可奈何干坏事,就不怕得罪天吗?人可以忍耐,天可以忍耐吗?              
有不一样的发现
<div class="num1_b" id="commend_num_
上一篇&&&&
下一篇&&&&
张正春摄影
张正春,男,42岁。现就职于甘肃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本人并非专业摄影师,然而,工作之余,爱好摄影艺术,在“天人合一”的境界中实现真、善、美的统一,宁静和乐,美在其中,乐在其中矣。大千世界,芸芸众生,佛性俱足,一体同仁。自然的秘密,生命的意义,人生的价值,修身养性,明心见性,德在其中,道在其中矣。
博主最近发表的 10 篇博文
凤凰博报微信庄子逍遥游谈道家思想-五星文库
免费文档下载
庄子逍遥游谈道家思想
导读:中国人深受儒家和道家思想的影响,儒家思想主张积极入世,道家思想主张消极避世;儒家,这两种相互矛盾的思想在中国人的内心中交替作用着,道与儒相抗衡、相补充,共同铸就了,庄子作为先秦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他的文章是我国古代典籍中的瑰宝,无论是在思想史上,正确理解《逍遥游》的主旨是把握庄子其人其书的一个关键,庄子在《逍遥游》中告诉我们:人生的最高境界是逍遥游,但对于我们现代人来说,这个“逍遥游”的境界似
中国人深受儒家和道家思想的影响, 儒家思想主张积 极入世, 道家思想主张消极避世;儒家思想讲求的是人的社 会存在价值, 而道家思想讲求的是个体生命的人生理想; 儒 家思想要求人们遵循一定的社会规则,而道家思想更加鼓励 人们追寻心灵的自由。这两种相互矛盾的思想在中国人的 内心中交替作用着, 道与儒相抗衡、相补充, 共同铸就了中华 民族的哲学与艺术。 庄子作为先秦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 他的文章是我国古 代典籍中的瑰宝, 无论是在思想史上, 还是文学史上, 都占有 极重要的地位。 他对后世的影响, 无论是积极方面, 或消极 方面, 意义都十分深远广泛。其作品想像力丰富, 文笔变化 多端, 善于采用寓言故事的形式, 富有幽默、讽刺、哲理的意 味, 具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 对后世文学语言有很大影响。 正确理解《逍遥游》的主旨是把握庄子其人其书的 一个关键。庄子在《逍遥游》中告诉我们:人生的最高境界是 逍遥游。但对于我们现代人来说, 这个“逍遥游”的境界似乎 很难达到, 但庄子在《逍遥游》中更多的是给我们一种生命的 引导, 无论我们从哪个层面解读, 也都可以把 《逍遥游》中的 点点滴滴转化为今天的生活态度。本文将从三个方面阐释 庄子在《逍遥游》中向我们传递的逍遥游精神, 或许会给我们 现代人的生活带来某些启示。
实现独立的生命价值 在现实社会中, 人们往往以“消极逃避”、“虚无主义 ”等 词汇来形容道家的人生哲学, 其实这里有一些误解, 只要我 们深入了解道家博大精深的人生哲学就不会这样草率地得 出结论。道家是在以一种特有的方式维护自己心灵的净土: 在动荡不安的时代里蔑视礼法和权贵, 不与统治阶级合作, 以追求内心的调和。而庄子的退隐也不单单是为了逃避无 法改变的黑暗现实, 不单单是为了避免与统治阶级同流合 污, 更重要的是为了寻求一种超越现实的精神自由, 以实现 独立的生命价值。 庄子生活在战国时代, 一个动荡不安而又积极有为的时 代。虽然庄子一生淡泊名利, 主张修身养性、清静无为, 但在 他的内心深处充满着对当时社会黑暗的悲愤与绝望。虽然 “清静无为”、“顺于自然”是庄子人生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 庄子的“无为”是指 “上必无为, 下必有为”, 这种“下必 有为”,即是自我价值的实现。庄子在《逍遥游》中对 “人为 物役”的现实发出强烈抗议,要求回归自然, 向我们提出一种 理性的生活态度, 要超越现实, 任其逍遥遨游。而“逍遥游” 中的“游”就告诉我们要在世界上超乎功利、实现独立的生命 价值, 追求人生的真实自我。 《逍遥游》中讲到的“至人”“神 人”“真人”都是以个体生命为本位的人生理想, 这是庄子心 中的理想世界。 庄子的《逍遥游》开篇就酝酿了一个庞大恢弘的背景: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 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 其名为鹏。鹏之背, 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 其翼若垂天 之云。是鸟也, 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 天池也。” 由鲲 而鹏, 由北冥而南冥,气势磅礴, 意境恢弘。作为庄子“至人” 理想人格化身的象征―――鲲, 自然而然地生长, 无拘无束地 畅游于天地之间, 而鲲不满足于北冥的空间, 有种超越自我 的生命冲动。鲲转化为鹏, 抟扶摇而上九万里,这种不一味 地顺应眼前的生活环境而追求更加宽阔的生活空间、追求更 大的自由所表现出的生命活力 ,恰恰是实现自我、超越自我 的人生境界。 庄子的自我价值取向还体现在他主张的 “无用之用”和 “巧用”上。在《逍遥游》中, 庄子通过与惠施的两段对话阐 述了关于 “无用之用 ”和 “巧用 ”的观点。 惠施对庄子说, : “魏王贻我大瓠之种,我树之成而实五石, 以盛水浆, 其坚不 能自也。剖之以为瓢, 则瓠落无所容, 非不然大也,吾为其无 用而掊之。”庄子说惠施原来不会使用大的东西。庄子随即 讲了一个故事说明事物的用处是多方面的:“宋人有善为不 龟手之药者, 世世以为事;客闻之 ,请买其方百金。聚族而谋 曰:`我世世为, 不过数金,今一朝而鬻技百金, 请与之。&#39; 客得 之以说吴王, 越有难,吴王使之将, 冬与越人水战, 大败越人, 裂地而封之。能不龟手一也, 或以封, 或不免於,则所用之异 也。”庄子指出:“今子有五石之瓠 ,何不虑以为大樽, 而浮於 庄子在《逍遥游》中体现的实现独立的生命价值表 现在:以生命为首要自我价值, 以“无用之用”和“巧用”来体 现自我价值, 去实现自我。
包含总结汇报、IT计算机、资格考试、文档下载、旅游景点、党团工作、计划方案以及庄子逍遥游谈道家思想等内容。
相关内容搜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庄子逍遥游赏析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