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生活活动目标具体教育活动目标的概念

【图文】幼儿园教育活动目标的设定(1)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幼儿园教育活动目标的设定(1)
大小:575.00KB
登录百度文库,专享文档复制特权,财富值每天免费拿!
你可能喜欢07-0507-0507-0507-0507-0507-0507-0507-0507-0507-05最新范文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 上传我的文档
 下载
 收藏
该文档贡献者很忙,什么也没留下。
 下载此文档
1幼儿园教育活动的含义是什么
下载积分:1000
内容提示:1幼儿园教育活动的含义是什么
文档格式:DOC|
浏览次数:461|
上传日期: 00:28:28|
文档星级: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 1000 积分
下载此文档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1幼儿园教育活动的含义是什么
官方公共微信幼教科研论文:对幼儿园教育目标设计的几点思考
您现在的位置:&&>>&&>>&&>>&&>>&正文
幼教科研论文:对幼儿园教育目标设计的几点思考
作者:佚名 资料来源:网络 点击数:
幼教科研论文:对幼儿园教育目标设计的几点思考
文章来 源莲山课件 w ww.5 Y
幼教:对教育目标设计的几点思考  的教育活动应遵循一定的目标。目标决定着过程,影响着过程。目标既是活动过程设计的依据,又是评价活动成功与否的一项重要指标。  幼儿园的教育目标是幼儿园教育的组织者所期望通过活动得到的结果或要达到的标准,它是开展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它规定教育活动预期获得的某种效果,有了教育目标教育活动的设计与安排,教育活动的组织与开展才有了一个基本的依据。有了教育目标,教育活动的内容选择,方法运用,效果评价也有了原则和范围。因此,幼儿园教育目标的设计便成为幼儿园中的首要环节。  美国教育家布卢姆认为“教师所期望的学生的变化便是教育目标或教学目的。”过去,我们每设计一个教育活动,首先考虑的是教材的选择,其次是根据教材内容确定教学目的,现在,我们每设计一个教育活动,首先考虑的就是目标的设计与确立,其次是教学方法与手段的运用。那么,教育目标与教育目的有何区别与联系?如何设计与确立教育目  标?教育目标的确立为什么要明确、具体,便于操作?教育目标为什么要单纯、明确具有可衡量性?诸如此类的问题有待于我们幼教工作者进一步探讨,现结合实际浅谈自己对幼儿园教育目标设计的几点思考。  一、 &教育目的与教育目标  从概念上来讲,教育目的和教育目标都可用来表达教育所要达到的理想或结果,从这一点上看,两个概念有共同点。过去,我们设计教育活动往往习惯于①幼儿园教育的目的;②幼儿园教育的内容;③幼儿园教学的过程;④幼儿园教学的原则;⑤幼儿园教学的手段和方法;⑥幼儿园教学的评价。而现在,我们设计教育活动,从上到下大家都强调教育目标,强调目标在先,教材在后,那么教育目的和教育目标又有哪些区别和联系呢?  教育目的往往指一个国家(或民族)通过它特定的教育制度,整个的教育体系和全部教育活动所要追求的理想。教育目标指的是一种特定类型的学校或一种特定的教育形式所要达到的理想。教育目的含有方向的意味,表现普遍总体的、终极的价值,一般重视教育活动的方向;而教育目标含有“里程”的意义,表现个别的(特殊的)部分、阶段的价值,它概念上更强调这种结果的标准,倾向于内容的具体化,且便于实施、操作,检查和评价。  教育目的和教育目标尽管概念内涵有区别,但二者之间又有着不可分割的内存联系,我们幼儿园都应遵循“教育目的”所规定的方向去选择和确定自己的教育目标,同时,我们选择确定的教育目标必须包含渗透出“教育目的”的总方向。  二、教育目标的设计要明确、具体,具有可操作性 幼儿园教育的理论和实践都已证明,确定明确具体的教育活动目标,对落实《幼儿园工作规程》的精神,全面实现幼儿园教育的目标,有着重要的作用。我们知道,教育目标有宏观、中观、微观之。宏观目标是指国家以教育方针、教育目的和法令等形式规定的各类目标。如《幼儿园工作规程》 提出的幼儿园保育和教育的主要目标。中观目标是学者、专家根据宏观目标制定的小、中、大年龄段的各类目标。如3-4岁年龄阶段的教育目标总要求。微观目标是指幼儿园教师根据年龄段目标选择的幼儿园教育活动目标。如“学习正确处理家庭、邻里等关系”的内容。  在操作中,我们大家明确到,幼儿园每次教育活动的目标则是最具体的目标,每次教育活动目标的实现,都是向幼儿园教育总目标迈进的一步。在实际操作中,由于管理水平有限,部分教师对教育目标的理解还不够深入,特别是对每周目标的设计 较为粗糙,有的教师目标提得较为含糊笼统,甚至把学期的目标不加分解就直接引为逐日活动目标,也有的教师往往是先把活动过程设计好了,然后才在课程标准中寻找与活动内容部分符合的目标,最后在活动方案的最前面草草添上几条活动目标。因此,教育目标的设计必须明确、具体,具有可操作性,必须发挥教育活动在整个活动过程中的导向作用,如,散文欣赏《放风筝》,确定的活动目标为:①引导幼儿积极主动感受散文的意境美,增进幼儿对大自然的美;②鼓励幼儿大胆装饰风筝的活动,发展幼儿的想象力;③理解词汇“五彩缤纷”、“飘荡”。再如,学习7以内的加法,确定的活动目标为:①体验并理解7块立方体两层重叠时的空间点位关系,发展空间想象力;②学习用重叠的立方体进行7以内的加法。目标就比较明确,在具体活动过程中也便易于操作了。  三、 &教育目标要单纯、明确,具有可衡量性所谓活动目标单纯、明确,是与以往“活动目标”笼统、面面俱到、不具体相对而言。如我们常常见到教师这样来表述幼儿园教育活动的目标:“使幼儿掌握……知识”、“培养幼儿的……能力”、“养成……好习惯”、“培养幼儿……品质”等,这些提问多是指人的基本素质的,因而也是较为笼统的,不便于操作,更不具有可衡量性。如,散文诗《云彩和风儿》的活动目标确定为:①帮助幼儿感受散文诗的语言美和意境美;②培养幼儿对文学作品的爱和对大自然的爱;(爹丰富幼儿的想象力。这三条 目标其中第三条目标较为笼统抽象,几乎放在哪个年龄段哪个活动中都可通用,故显得大而空,缺乏操作性,假如我们把第三条目标改为“引导幼儿对变化多姿的云彩进行丰富的联想”这样就便于操作。我们还可以改为:“引导幼儿对变化多姿的云彩进行丰富的联想,启发幼儿感受文学作品散文诗的语言美和意境美。”这样就具有可衡量性了。  从承担中央教科所史慧中老师指导的《适应我国国情,提高幼儿素质》的实验研究过程中,我们在实践操作中更趋于活动目标单纯、明确具有可衡量性。如小班《听找图片》我们将活动目标确定为:“能听懂的主要内容,并能根据故事情节找出图片”o再如《摸一摸》我们将活动目标确定为“通过触摸,让幼儿感知物体的冷热、软硬、光滑、粗糙。”还有象小班《玩套盒》的活动目标为“通过目测物体大小学会套盒的玩法”等目标就比较单纯、明确,具有可衡量性。否则各项要求不具体、不明确,其完成程度也就难以衡量,因而反到造成教育目标不到位的情况,久而久之,素质教育便不可能落实到每个幼儿身上。  四、要学会合理分解目标教育目标定得大而空,在活动实施中无从下手,在每个环节中也无从体现,这是我们经常遇到的棘手问题。如何学会合理分解目标是我们教育目标设计与确定的难题。在科研实践中,我们将如何分解目标总结了五条:一是理解纲要是变文字课程标准的关键;二是比较分析课程标准每一条内涵是素质到位的关键;三是认真区分学期课程标准中每一条目要求不同程度的提法:“学习、学会、知道、愿意、熟练、认真对待……”;四是分解目标要考虑幼儿年龄特征和本班幼儿实际水平;五是分解目标还需要考虑由易到难的顺序。如1:“学习尊重别人的劳动,学习尊重其他职业的人”,我们可将这个大目标分成  几个小目标:①知道炊事员、公共汽车司机、售票员、清洁工、建筑工等对人们生活所起的作用;②知道生活离不开各种职业的人的劳动;③感受一些职业的人们的工作和辛苦,对他们的精神产生良好的感情;(蓟愿意学习人们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等等,通过多次感情体验,激发幼儿学习尊重别人劳动的情感0 2、知道餐前、便后、外出回室或回家要洗手,会正确洗手,我们将大目标分成几个步骤和层次,经过一段时间的教育,让幼儿循序渐进,促使每个幼儿在原有基础上获得进步和提高。如①认识洗手的重要性;②学习洗手;③学会洗手;④知道洗手的程序;⑤主动自觉地洗手;⑥愿意洗手;⑦懂得养成冼手的好习惯。活动目标制定得越具体,分解目标越合理,就越有利于实施过程中将目标再解剖成几个层次,层层深入,使幼儿顺利地达到活动目标。  综上所述,幼儿园教育目标的设计是幼儿园教育活动中的首要环节。教育目标设计必须明确、具体,具有可操作性,教育目标必须单纯、明确,具有可衡量性,同时作为教育工作者还必须学会合理 分解目标,在一个教育活动中,教师应把目标意识贯穿在整个教育活动的选择、设计和组织、评价的全过程之中,使每个幼儿在不同水平上得到尽可能大的,尽可能有效的发展。文章来 源莲山课件 w ww.5 Y
相关幼儿教育资料:
上一篇幼教: 下一篇幼教:
最新教育资料
推荐教育资料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幼儿园具体教育目标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