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D解析中碳酸钠的物料守恒恒没有钠离子

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比较归类解析7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比较归类解析7
阅读已结束,下载文档到电脑
想免费下载本文?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还剩9页未读,继续阅读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当前位置:
>>>下列有关0.1moloL-1NaHCO3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关系式,正确的是A.c..
下列有关0.1 moloL-1NaHCO3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关系式,正确的是A.c (Na+) & c(HCO3-) & c(CO32-) & c(H+) & c(OH-)B.c(Na+) & c(CO32-) & c(HCO3-) & c(OH-) & c(H+)C.c(Na+) + c(H+) =c(HCO3-) + 2c(CO32-) + c(OH-)D.c(Na+) =c(HCO3-) + 2c(CO32-) + c(H2CO3)
题型:单选题难度:中档来源:不详
C试题分析:碳酸氢钠的水解程度大于电离程度,溶液显碱性,A和B不正确,应该是c (Na+) & c(HCO3-) &c(OH-) & c(H+)。所以选项C正确,符合电荷守恒;D不符合物料守恒,应该是c(Na+) =c(HCO3-) + c(CO32-) + c(H2CO3),答案选C。点评:在判断离子浓度大小时,应该利用好电荷守、物料守恒和质子守恒等基本定律。
马上分享给同学
据魔方格专家权威分析,试题“下列有关0.1moloL-1NaHCO3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关系式,正确的是A.c..”主要考查你对&&盐水解的影响因素,水解方程式,盐类水解判断溶液酸碱性或比较溶液pH值的大小,盐类水解的定义&&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现在没空?点击收藏,以后再看。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盐水解的影响因素水解方程式盐类水解判断溶液酸碱性或比较溶液pH值的大小盐类水解的定义
影响盐类水解平衡的因素:主要因素是盐本身的性质,组成的盐的酸根对应的酸越弱(或阳离子对应的碱越弱),水解程度就越大,另外还受温度、浓度及外加酸碱等因素的影响。 (1)温度:盐的水解是吸热反应,因此升高温度水解程度增大; (2)浓度:盐的浓度越小,水解程度越大,但溶液的酸碱性一般越弱; (3)外加酸碱:外加酸碱能促进或抑制盐的水解,使盐的水解程度降低,但由于酸(或碱)的加入,使溶液的酸(碱性)增强。例如: 外界条件对水解平衡的影响(4)能水解的阳离子与能水解的阴离子混合,会相互促进水解。常见的含下列离子的两种盐混合时,会发生较彻底的双水解反应:阳离子:Fe3+、Al3+;阴离子:CO32-、HCO3-、S2-、HS-、AlO2-、SO32-、HSO3-等。 (5)Fe3+与S2-、HS-、SO32-、HSO3-等还原性离子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不是发生双水解反应。 (6)HCO3-与AlO2-在溶液中也不能共存,可发生反应产生白色沉淀,但不是由于双水解反应,而是:盐类水解程度大小比较规律:
1.盐水解生成的弱酸(或弱碱)越弱,水解程度越大。常据此判断弱酸(或弱碱)的相对强弱:如等浓度的三种盐溶液,pH依次增大,则弱酸根离子的水解程度依次增大,所以酸性HX&HY&HZ。 2.相同条件下:正盐&相应酸式盐。如水解程度 3.相互促进水解的盐&单水解的盐&相互抑制水解的盐。如水解程度水解方程式:1、定义:表示盐水解的式子。 2、书写水解方程式的注意事项: (1)找出盐类组成中会发生水解的离子(弱酸阴离子或弱碱阳离子),直接写出盐类水解的离子方程式。 (2)盐类的水解反应是中和反应的逆反应,中和反应的程度很大,水解反应的程度很小,故写盐类的水解反应方程式或离子方程式时,一般不写“=”而写“”。 (3)一般盐类水解的程度很小,水解产物也少,通常不生成沉淀或气体,也不发生分解。在书写盐类水解的离子方程式时一般不标“↑”或“↓”,也不把生成物(如NH3·H2O、H2CO3)写成其分解产物的形式。 (4)多元弱酸的盐中弱酸根离子分步水解,第一步比较容易发生,第二步比第一步难。水解时以第一步为主。多元弱酸的水解反应式应分步书写,而多元弱碱的水解反应不分步书写。 (5)某些盐溶液在混合时,由于一种盐的阳离子和另一种盐的阴离子都能发生水解,水解后溶液的性质相反,它们在一起时就能相互促进对方的水解,使两种离子的水解趋于完全。称为双水解。如:铝盐和碳酸盐混合:,双水解反应中如果有复分解反应的条件(沉淀、气体、水等生成),则反应比较完全。书写时一般用“=”,标“↑”或“↓”。盐类水解方程式的书写:
一般来说,盐类水解的程度不大,应该用可逆号“”表示,盐类水解一般不会产生沉淀和气体,所以不用“↑”“↓”符号表示。 1.一元弱酸的强碱盐和一元弱碱的强酸盐的水解。 2.多元弱酸的强碱盐的水解是分步进行的,不能合并,以第一步为主。 3.多元弱碱的强酸盐的水解。 4.弱酸的铵盐的水解。 5.完全双水解的离子间的反应用“==”表示,标明“↑”“↓”符号。如盐类水解原理的应用:(1)盐水解的规律: ①谁弱谁水解,谁强显谁性,越弱越水解,都弱都水解,无弱不水解 ②多元弱酸根、正酸根离子比酸式酸根离子水解程度大得多,故可只考虑第一步水解 (2)具体分析一下几种情况: ①强碱弱酸的正盐:弱酸的阴离子发生水解,水解显碱性;如:Na2CO3、NaAc等 ②强酸弱碱的正盐:弱碱的阳离子发生水解,水解显酸性;如:NH4Cl、FeCl3、CuCl2等; ③强酸强碱的正盐,不发生水解;如:Na2SO4、NaCl、KNO3等; ④弱酸弱碱的正盐:弱酸的阴离子和弱碱的阳离子都发生水解,溶液的酸碱性取决于弱酸和弱碱的相对强弱,谁强显谁性; ⑤强酸的酸式盐只电离不水解,溶液显酸性,如:NaHSO4;而弱酸的酸式盐,既电离又水解,此时必须考虑其电离和水解程度的相对大小:若电离程度大于水解程度,则溶液显酸性,如:NaHSO3、NaH2PO4;若水解程度大于电离程度,则溶液显碱性,如:NaHCO3、NaHS、Na2HPO4等。 (3)几种盐溶液pH大小的比较强酸强碱盐pH=7、强碱弱酸盐pH&7、强酸弱碱盐pH&7根据其相应的酸的酸性大小来比较,盐溶液对应的酸的酸性越强,其盐溶液的pH越小如:HClO酸性小于H2CO3,溶液pH NaClO&Na2CO3 酸式盐溶液酸碱性的判断:
酸式盐的水溶液显什么性,要看该盐的组成微粒。 1.强酸的酸式盐只电离,不水解,溶液一定显酸性。如溶液: 2.弱酸的酸式盐溶液的酸碱性,取决于酸式酸根离子的电离程度和水解程度的相对大小。 (1)若电离程度小于水解程度,溶液显碱性。例如溶液中:溶液显碱性。NaHS溶液、Na2HPO4溶液亦显碱性 (2)若电离程度大于水解程度,溶液显酸性。例如溶液中:溶液显酸性溶液亦显酸性。盐溶液蒸干后所得物质的判断:&1.考虑盐是否分解。如加热蒸干溶液,因分解,所得固体应是2.考虑氧化还原反应。如加热蒸干溶液,因易被氧化,所得固体应是3.盐水解生成挥发性酸时,蒸干后一般得到弱碱,如蒸干溶液,得盐水解生成不挥发性酸时,蒸干后一般仍为原物质,如蒸干溶液,得4.盐水解生成强碱时,蒸干后一般得到原物质,如蒸干溶液,得到等。 5.有时要多方面考虑,如加热蒸干溶液时,既要考虑水解,又要考虑的分解,所得固体为盐类水解:
1.定义:在水溶液中盐电离出来的离子跟水电离出来的H+或OH-结合生成弱电解质的反应,叫做盐类水解。 2.实质:生成弱电解质,使水的电离平衡被破坏而建立新的平衡。 3.条件:盐中必须有弱酸根离子或弱碱阳离子,盐溶于水。 4.特点:可逆性,写水解离子方程式时要用“” 水解是吸热过程,是中和反应的逆过程。一般,水解的程度较小,写离子方程式时,不能用“↑”或“↓”符号。多元弱酸根分步水解,以第一步为主。多元弱碱阳离子一步水解。 5.规律:有弱才水解,无弱不水解。谁弱谁水解,谁强显谁性。越弱越水解,都弱都水解。例如:25℃时四种重要的动态平衡的比较:
发现相似题
与“下列有关0.1moloL-1NaHCO3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关系式,正确的是A.c..”考查相似的试题有:
389114363285377085348567382992297408> 【答案带解析】下列溶液中各微粒的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 A.0.1 moloL-1Na2S溶液...
下列溶液中各微粒的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A.0.1&moloL-1Na2S溶液中:2c(Na+)=c(S2-)+c(HS-)+c(H2S)B.0.l&moloL-1pH=9的NaNO2溶液中:c(Na+)>c(NO2-)>c(OH-)>c(H+)C.等pH的氨水、NaOH溶液、Ba(OH)2溶液中:c(NH4+)=c(Na+)=c(Ba2+)D.向NH4HCO3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至pH=7:c(NH4+)+c(Na+)=c(HCO3-)+c(CO32-)
A、根据物料守恒判断粒子浓度关系.
B、含有弱根离子的盐能水解,但该盐以电离为主,水解为次,根据溶液的酸碱性判断各种离子浓度大小的比较.
C、根据电荷相等结合溶液的PH值相等判断铵根离子浓度、钠离子浓度和钡离子浓度的关系.
D、根据溶液中电荷守恒及PH=7判断各种离子浓度的关系.
A、0.1 moloL-1Na2S溶液中,根据物料守恒得:钠离子和含有硫元素的微粒个数之比是2:1...
考点分析:
考点1:离子浓度比较
考点2:盐类水解的应用
考点3:酸碱混合时的定性判断及有关ph的计算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实验中操作及现象与结论对应关系正确的一组是( )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A适量二氧化碳通入氯化钡溶液中产生白色沉淀碳酸的酸性比盐酸弱B二氧化硫通入溴水中溶液褪色二氧化硫有漂白性C取少量某无色溶液,先滴加氯水,再加入少量四氯化碳,振荡、静置溶液分层,下层呈紫红色原无色溶液中一定有碘离子D淀粉和稀硫酸混合共热后,再加少量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产生红色沉淀淀粉水解可生成葡萄糖A.AB.BC.CD.D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氯化氢溶于水能电离出H+、Cl-,所以氯化氢是离子化合物B.碘晶体受热转变成碘蒸气,吸收的热量用于克服碘原子间的作用力C.氧气和臭氧间的相互转化属于氧化还原反应D.常温下,可以用铝制容器贮藏浓硫酸和浓硝酸,其原理相同
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常温下,1&L&0.1&moloL-1的NH4NO3溶液中氮原子数为0.2&NAB.盛有SO2的密闭容器中含有NA个氧原子,则SO2的物质的量为0.5molC.在18g18O2中含有NA个氧原子D.含NA个Na+的Na2O溶解于1L水中,Na+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moloL-1
从物质A开始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其中部分产物已略去).已知H能使溴的CCl4溶液褪色;1mol&F(分子式C4H6O2)与足量新制的Cu(OH)2在加热条件下充分反应可生成2molCu2O.分析图表并回答问题:(1)A可能的两种情况的结构简式:&&& ;&&& ;(2)写出反应类型:E→H&&& 、H→I&&& ;(3)写出C→F的化学方程式:&&& .(4)请设计出由丙烯合成CH3-CH(OH)-COOH的反应流程图(有机物用结构简式表示,必须注明反应条件).提示:①合成过程中无机试剂任选;②反应流程图表示方法示例如下:B&C&…G&&& .
已知A为常见金属,X、Y为常见非金属,X、E、F、G常温下为气体,C为液体,B是一种盐,受热极易分解,在工农业生产中用途较广(如被用作某些电池的电解质).现用A与石墨作电极,B的浓溶液作电解质,构成原电池.有关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如下图:(注意:其中有些反应的条件及部分生成物被略去)请填写下列空白:(1)反应④为A在某种气体中燃烧,生成单质Y和A的氧化物,其反应方程式为:______&2MgO+C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中等
Copyright @
满分5 学习网 . All Rights Reserved.9.答案:D 解析:根据电荷守恒.离子浓度最大的和最小的带同种电性.A错误,Na2CO3溶液加水稀释后.虽然稀释促进了碳酸钠的水解.氢氧根离子的绝对数量有所增加.但是由于稀释的对溶液浓度的影响远大——精英家教网——
暑假天气热?在家里学北京名师课程,
9.答案:D 解析:根据电荷守恒.离子浓度最大的和最小的带同种电性.A错误,Na2CO3溶液加水稀释后.虽然稀释促进了碳酸钠的水解.氢氧根离子的绝对数量有所增加.但是由于稀释的对溶液浓度的影响远大于平衡移动的影响.碳酸钠溶液中的氢氧根浓度减小符合题意.但是Kw是温度的函数.温度不变.Kw不变.B错误,pH=5的CH3COOH溶液和pH=5的NH4Cl溶液中.溶液中的c(H+)相等.水电离出来的c(H+)不等.pH=5的CH3COOH溶液中水电离出来的氢离子浓度等于水电离出来的氢氧根浓度.溶质电离出来的氢离子浓度c(H+)=10-5mol/L,KW=1×0-14 ,, ,pH=5的NH4Cl溶液中,由于铵根离子结合水电离出来的氢氧根离子.促进了水的电离.水电离出来的氢离子浓度就是NH4Cl溶液中的氢离子浓度.c(H+)=1×10-5 ,C 错误,在Na2S溶液中加入AgCl固体.发生沉淀的转移生成更难溶的硫化银沉淀:2AgCl+Na2S=Ag2S↓+2NaCl , 致使溶液中c(S2-)下降.D正确. 要点:沉淀的转移:在Na2S溶液中加入AgCl固体.溶液中c(S2-)都下降.因为Ag2S的溶解度比AgCl的溶解度更小. 【】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解析】A项电荷守恒等式为:c(H+)+c(Na+)=c(OH-)+c(HSO3-)+c(HCO3-)+2c(CO32-) +2c(SO32-),溶液呈中性,c(H+)=c(OH-),导出c(Na+)=c(HSO3-)+c(HCO3-)+2c(CO32-)+2c(SO32-),A项不正确。 B项中的电荷守恒式为:c(Na+)+c(H+)=c(Cl-)+c(CH3COO-)+c(OH-),溶液呈中性,c(H+)=c(OH-),导出c(Na+)=c(Cl-)+c(CH3COO-);根据物料守恒有c(Na+)=c(CH3COOH)+c(CH3COO-),由此二式导出c(Cl-)=c(CH3COOH),综上所述,有c(Na+)&c(Cl-)=c(CH3COOH),B项不对 C项中,NH4+水解呈酸性,CO32-水解呈碱性,它促进NH4+的水解;Fe2+水解呈酸性,它抑制NH4+的水解,所以三种溶液中c(NH4+):③&②&①,C项正确。 D项中,盐类的水解促进水的电离,强酸和弱酸都会抑制水的电离,当c(H+)相同时,对水的电离产生的抑制作用相同,正确的顺序应为①&②=③,D项不对。 【答案】C
精英家教网新版app上线啦!用app只需扫描书本条形码就能找到作业,家长给孩子检查作业更省心,同学们作业对答案更方便,扫描上方二维码立刻安装!
请输入姓名
请输入手机号知识点梳理
离子浓度:溶液中含某种离子的总量与体积之比。离子浓度计算公式是:c/V,单位一般为mol/L。
在溶液中盐的离子跟水所电离出来的H+或OH-生成弱电解质的过程叫做盐类的水解。
整理教师:&&
举一反三(巩固练习,成绩显著提升,去)
根据问他()知识点分析,
试题“25℃时,下列各项分别由等体积0.1moloL-1的两种溶液...”,相似的试题还有: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常温时,0.1mol/LHA溶液的pH>1,0.1mol/LBOH溶液中c(OH-)/c(H+)=1012,将这两种溶液等体积混合,混合后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大小关系为:c(B+)>c(OH-)>c(H+)>c(A-)
B.用pH=3和pH=2的醋酸溶液中和含等量NaOH的溶液所消耗的醋酸溶液的体积分别为Va和Vb,则Va<10Vb
C.0.1moloL-1的NH4Cl溶液与0.05moloL-1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c(Cl-)>c(Na+)>c(NH4+)>c(OH-)>c(H+)
D.浓度相等的(NH4)2SO4溶液、(NH4)2CO3溶液和NH4Cl溶液中c(NH4+):c(&NH4Cl)<c[(NH4)2CO3]<c[(NH4)2SO4]
25℃时,下列关于分别由等体积0.1mol/L的2种溶液混合而成的溶液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Ba(OH)2溶液与&Na2SO4溶液:pH=13
B.醋酸与CH3COONa溶液:c(Na+)+c(H+)=c(CH3COO-)+c(OH-)
C.Na2CO3溶液与&NaOH溶液:c(Na+)>c(CO32-)>c(OH-)>c(H+)
D.Na2CO3溶液与&NaHCO3溶液:2c(Na+)=3c(CO32-)+3c(HCO3-)+3c(H2CO3)
25℃时,下列有关溶液中微粒的物质的量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A.0.1moloL-1 CH3COONa溶液与0.1moloL-1 HCl溶液等体积混合:c(Na+)=c(Cl-)>c(CH3COO-)>c(OH-)
B.0.1moloL-1 NH4Cl溶液与0.1moloL-1氨水等体积混合(pH>7):c(NH3oH2O)>c(NH4+)>c(Cl-)>c(OH-)
C.0.1moloL-1 Na2CO3溶液与0.1moloL-1 NaHCO3溶液等体积混合:\frac{2}{3}c(Na+)=c(CO32-)+c(HCO3-)+c(H2CO3)
D.0.1moloL-1 Na2C2O4溶液与0.1moloL-1 HCl溶液等体积混合(H2C2O4为二元弱酸):2c(C2O42-)+c(HC2O4-)+c(OH-)=c(Na+)+c(H+)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醋酸和醋酸钠物料守恒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