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le imac imac一体机鼠标失灵 内置摄像头改usb后要怎么打开

天气逐渐转冷,娱乐精神依然炙热,接近年关无论游戏/影视/生活百态都会引来一大波的爆...
我们还没能看到苹果的这款面向未来的产品,它很可能就已无声消逝了。
可能 iOS 10 的通知中心是令人最难适应的,因为苹果不止给它设计了一套新的外观样式,...
从人工智能和其他新技术的发展前景来看,未来将会更加不可思议。
如果有一天苹果推出Apple Prime,你会用吗?
不知道在使用iOS设备的你,在升级iOS 10后是否注意到了这项功能的调整呢?
如果真的如此,不知道苹果会不会配合警方的调查?
苹果更新日志描述:“iOS 10.0.3 修复了包括部分用户可能暂时失去蜂窝移动网络连接在...
由于玩法简单、画风多变、对设备要求低等原因,在 App Store 当中存在着相当数量的跑...
信用卡还不上款简直压力山大,不仅会让自己破产还会让自己的信用受到影响,这在注重信...
制作表格是一件相当繁琐的事情,而如果在屏幕尺寸相对较小的手机或者平板电脑上进行此...
“一个不能美颜的照相 App,不是好的 App”,这是被美颜惯坏了的吃瓜群众对当下照相 A...
拼图是一种休闲得不能再休闲的游戏,但在有心人手里,它愣是可以变得极致优雅又有内涵...
曾经开发过《酱噗联盟》、《跑跑小红帽》等趣味手游的独立开发团队 RUNEWAKER 在本周...
新作在保持了像素风格的方块状画面之外,与前作相比画面质量更加优秀,而且在不同的环...
oZoKase 拥有一个可以滑动的前置摄像头,它采用的是 1600 万像素感光元件,同时还配有...
国内无人机产品研发大多都是面对个人用户为主的消费级无人机,而智航则是面向企业和团...
有记者走访了美国当地的一些苹果零售店后发现,两款新的Apple Watch相当抢手。
大部分用户在选择 iPhone 保护壳的时候都会倾向于那些不那么笨重并且不影响手感的产品...
这款 Cordura 保护壳仍然拥有安全的口袋来放置证件、信用卡和现金等物品,同时还为用...
对于 MacBook 用户来说,找到保护性能出色并且造型好看的保护壳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目前无法确定苹果会如何基于增强现实技术来进行布局,但可以肯定的是苹果已经在路上了...
据匿名爆料者透露,苹果已经在伦敦组建了一个新的团队。
mac下运行虚拟机后插入usb设备如何更改
注册时间 最后登录
在线时间6 小时 UID
主题帖子人气
小苹果, 积分 37, 距离下一级还需 13 积分
运行虚拟机的时候,插入一个USB设备,系统会提示连接到mac os还是windows,然后有个复选框——记住我的选择,以后不再询问。
结果为图方便,勾选了这个复选框。。。
现在又想在另一个系统的时候用这个设备,请问怎么清除这个之前够选的项目哦。我查了所有设置都没有找到
注册时间 最后登录
在线时间925 小时 UID
主题帖子人气
人生若只初相见
PD的设置里面删掉默认的。或者在当前的虚拟机选择设备就可以看到了。然后连接就OK
也许异类可以有瞬间的相互吸引,但能够相守的还是同类。
注册时间 最后登录
在线时间160 小时 UID
主题帖子人气
右键点击PD,然后点偏好设置,设备选项,剩下你自己研究
注册时间 最后登录
在线时间6 小时 UID
主题帖子人气
就是没找到,USB里面没有看到
来自※掌※上※威※锋※
威锋旗下产品
Hi~我是威威!
沪公网安备 29号 | 沪ICP备号-1
新三板上市公司威锋科技(836555)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Powered by Discuz!苹果一体机安装win7教程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苹果一体机安装win7教程
上传于||文档简介
&&苹​果​一​体​机​安​装​w​i​n教​程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0下载券
想免费下载更多文档?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4页未读,继续阅读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穷人救星:丐版2015款Apple 苹果 iMac 27英寸 5K 一体机晒单及动手升级 篇二:加装外置USB-SSD经验谈_生活记录_什么值得买
穷人救星:丐版2015款Apple 苹果 iMac 27英寸 5K 一体机晒单及动手升级 篇二:加装外置USB-SSD经验谈
上一篇里给我新买的乞丐版iMac 27加装了内存,但最终一定要解决的问题是SSD。由于iMac内置的那个希捷1TB的机械硬盘实在是太烂,随便点个什么东西都要等半天,忍无可忍,于是把系统装到了64GB的CZ80里面去,发现就算是读180写160的CZ80,使用体验也比机械硬盘好了太多。上一篇的传送门:&
Part.1野草拔不尽,春风吹又生自从大学买了第一个苹果产品:theNewiPad之后,便一直坚信苹果产品基本上都是同类产品里性价比最高的。大学生时代穷,并没有多少消费能力,所...
386191128&淋雨-ing&穷人救星铁甲战将说到加SSD,眼前的可选方案有这么几个:1. 淘宝购入拆机的Apple SSD。只能用比较近期的PCI-E的型号,比较贵,价格和SM951差不多(其实本来就是苹果定制接口的SM951)。拆开整台iMac装进去。可以跟原装的机械硬盘组FusionDrive。2. 购入比较靠谱的SATA SSD,例如Intel的730或者SanDisk的ExtremePro,再加一个2.5转3.5的盒子,拆开整台iMac,替换原来的ST。3. 购入SATA SSD再加Thunderbolt硬盘盒,SATA的SSD还好说,TB接口的硬盘盒奇贵。但好处是在系统中会识别成SATA设备。4. 购入SATA SSD再加USB3转SATA的硬盘盒/转接线,价钱最低,但系统识别为USB外置储存设备。如此会无法使用恢复分区。权衡一下,方案1和2都要拆机,我本来对自己动手能力挺有信心的,但在搜索方法的时候看到有人拆机时手滑将屏打碎,修一下5k大洋就没了。再说毕竟拆过了都是没保修的,实在要实施的话,还是等到保修过了之后再考虑吧。剩下方案3和4,这个网上有不少经验了,我起初是比较看好方案3的,毕竟原生SATA,但搜索了一下,妈妈呀,最便宜的ThunderBolt硬盘盒是700块,而且还是第一代TB,也就是传输速度只有300~400MB/s,第二代和多盘位的TB硬盘盒多数在的价格,若不是不想拆机,这个价格肯定去买PCI-E的SSD啦。无奈穷,只能选最便宜的方案4。USB 3.0的速度并不比初代ThunderBolt差,实测读写可以有420MB/s。尤其需要留意,要选择支持UASP(USB Attached SCSI)协议的桥接芯片。经过一番纠结,最终方案定下来了:&
这是天猫里唯一明确写出了桥接芯片是JMS578的产品,这个在网上已经不少人测试过可以开启UASP协议,在Windows下支持Trim、NCQ等多个指令集。比较可惜的是,由于OS X默认关闭外置设备的Trim支持,所以即使UASP启用的情况下仍然是不支持Trim的。但不管怎么说,UASP的速度确实比传统的BOT (Bluk Only Transfer)传输方式要快上不少。 而且之前使用CZ80的经验让我确定,即使是USB桥接的SSD,怎么都要比机械硬盘强多了。再然后就是确定SSD了。我原本有一块影驰的铁甲战将480G,恰好大妈又推了一个:&&
值友爆料原文:480G的硬盘,240G的价格!目前京东微信端/QQ端报价599元,使用500-40优惠券后实付559元,历史新低价,需求大容量的朋友可以看看。...
204418&冰原之柱&480G的SSD居然只要559!还要啥自行车.... 啥也没想就下单又买了块。联群主控搭配东芝的15nm TLC闪存颗粒。这么便宜的价格,加上这么不靠谱的主控和不知道是不是白片的TLC颗粒,怎么看都不靠谱。不过不管了,反正便宜。两块放在一起刚好组个RAID 0。估计肯定有人忍不住要吐槽我这个做法,白菜价SSD,白菜价USB易驱线,还要组RAID 0,简直不要命了。没错,这做法确实很作死,但我一点也不担心,继续看下去你就懂了。新旧两块连型号都不一样。我们先在Win10里看看,买的易驱线配合这个SSD之后UASP是否正常工作:&不错,已经显示为USB Attached SCSI设备了。换到笔记本的SATA口上,跟USB口对比,可以看到除了接口那一栏是UASP这个不同之外,其他都是一样的。支持的功能也包括了S.M.A.R.T、APM、NCQ、TRIM,一个不少。再对比传输速度:比较慢的那个是USB转接后的速度,可以看出确实有一些性能损失,毕竟SATA3的速度是6Gbps而USB3.0的速度是5Gbps。但比起传统BOT方式来说,已经有很大的进步了。我有另一个硬盘盒,同样这款SSD读写速度只能到300 MB/s上下。另外由于不知道什么原因,AS SSD Benchmark这个程序一直无法正常完成用USB转接后的SSD的跑分测试,总是会到一半就出错中断,我怀疑是程序的问题,跟USB桥接的易驱线的质量以及SSD盘片的质量没有关系。所以也就没有对比测试的结果了,下图只是新旧两块盘的对比测试而已。&新旧两块盘对比看起来差距甚微,但其实只是因为这个软件测试不出来而已,后面会说到。好了,回到OS X系统,首要还是先测试一下OS X系统上UASP是否还工作,在终端中用ioreg命令,把结果输出到一个文本文件,之后打开那个文本文件,查找USBMassStorage,就可以看到一项:IOUSBMassStorageUASDriver看到系统加载了这个驱动,就意味着这个JMicron的桥接芯片目前工作在UAS的模式下。虽然UASP是工作了,但相比Windows下,还是有遗憾的地方,打开DiskUtility,查看详细信息可以发现,这个USB转接后的硬盘没有被认做是固态硬盘,而且也不支持S.M.A.R.T.,当然就更加不用说支持Trim了。&也就是如果像我这样用外置SSD的话,装Windows可能更合适。但是要问我这个没有Trim支持的USB-SSD在OS X中体验如何,我可以负责任的说,挺快的。实话说有Trim和没Trim我没有用出太大的区别来,毕竟这块盘是有类似SLC cache的技术的,一定量写入时速度不掉,压力测试之后速度会掉,但过一阵子性能又会恢复了。主控在空闲时自动将SLC缓存中的数据写入TLC区块,被写入的区块是否Trim过其实对实际体验的影响很小。只有极端压力测试的时候才能显现出来。OS X下有一个免费软件叫Blackmagic Disk Speed Test,这个软件相比Windows下的AS SSD Benchmark之类的测试软件来说,功能比较少,只能测持续读写速度。但这个测试会不断循环,所以可以看作是压力测试。由于这里已经是iMac的环境,所以下面的成绩都是采用USB连接的。首先是空盘的第一次测试,这时候不管是否有Trim,都是最好的性能,写入的区块应该还是SLC cache,所以这个成绩十分接近之前在Windows下用USB连接时的成绩。读425 MB/s写412 MB/s。新旧两块盘表现的差别并不大,我就不作对比了。但是我之前也说了,这个软件是个磁盘压力测试软件,只要我不点停止,测试会一直持续下去,这样SLC cache将被耗尽,主控会直接将数据写入TLC区块中。这样的结果就是掉速,也就是说,闪存的真实速度会暴露出来。这里我留意到一些有趣的事:上图是旧盘(型号GX480L10A121-A1)的压力测试结果,读取速度没有什么变化,依然是420 MB/s上下,但写入掉速掉到了172.1 MB/s。再看这张图,新买的盘子(型号GXTA1C0480A)读取速度依然400 MB/s以上,但写入速度掉到了344.7 MB/s。Interesting。起初我以为,旧盘因为写过数据,因此性能下降,后来我突然脑内一闪就想到了: &&&&&&&&&&&&&&&&&&&&&&&&172 x 2 = 344测了多次,新盘的写入速度都是旧盘的2倍,而且偏差不大。考虑到主控相同,那么比较合理的解释就是,通道数不一样。也就是在第一批产品里,主控的通道数只用了一半,闪存颗粒只焊了了480G,其余空焊。单颗粒容量比较高,若全部通道用完,应该就能有960G的型号了。但后面批次的产品,单颗粒容量减半,全部通道用完也才480G容量,但是由于通道数多了,写入的时候速度就恰好翻了一倍。然后由于颗粒总体的理论读取速度基本都已经超过了SATA6G的上限,所以在读取速度上没有多大差别,然而写入速度却有了一倍的差别。当然这都是推测,我并没有把盘拆开来看过,所以也不知道里面到底有多少颗粒。虽然两块盘体质不同,但并不影响组RAID 0工作,反正有SLC cache,日常使用里真正需要大量数据写入的时候并不多,两块盘应该可以和睦相处。这里插入说一个事情,Apple在El Capitan版本中,更新了Disk Utility,除了界面风格变化外,还删减了许多功能,其中一项就是RAID。苹果除了较早期的Mac Pro电脑可以选配硬件RAID阵列卡之外,其他时候使用的都是软RAID技术。但相比Windows,苹果的软RAID卷性能要好很多。不知道苹果出于什么考虑,或许是用的人太少?或者它觉得普通用户用不上?总之这个功能就这么被删掉了,没有任何事先通知,也没有解释原因。但毕竟苹果一向很重视系统升级时候的平滑度,要是这个功能真的不支持了,那从Yosemite升级上来的用户岂不是开不了机?苹果当然不会让这种事情发生。所以在El Capitan里,RAID还是支持的,只是图形界面把这个功能隐藏掉了。有两个选择,一是在Yosemite或者更低版本的系统下分区,二是采用命令行工具。由于我另一台黑苹果笔记本电脑目前的系统仍停留在Yosemite,所以我就直接将两块USB-SSD盘接到笔记本上,打开磁盘工具,在图形界面下完成RAID 0卷的创建。具体可以参考AKiTiO的网站:&
艾客優品 (AKiTiO) 專門從事外接儲存設備的設計與研發。我們的硬碟盒功能包含各種傳輸介面與功能,USB3.0,eSATA 和 Gigabit 網路產品與磁碟陣列(Raid)產品。...
这个网站很详细的说明了如何在OS X 10.7~10.10中使用图形的磁盘工具建立RAID卷,同时也提供了10.11下通过命令行建立RAID卷的教程。由于是台湾网站,翻译和惯用词跟大陆的不太一样,分区存放的RAID磁碟组就是指RAID 0,对应英文的Stripe。这是建立好RAID卷之后的样子,卷标我就叫USSD了:建立好RAID卷之后,当然先进行一下性能测试。刚开始脑子一时间短路了,居然将两个USB线都插到了桌面上的Hub里,测试了一下,性能相比单盘居然不升反降,我都开始怀疑自己的智商了:&测试结果证明我的智商确实值得怀疑,我不应该想着节约USB接口之类的,更不应该把两块盘接到同一个Hub上.......&& 把USB线换到直插机器后面之后,测试就正常了。炸裂的速度,虽然相比原厂PCI-E的SSD来说,读2.2G写1.7G是遥不可及的速度,但那可是SM951啊.... 单是256G的售价就已经接近1700大洋了。而我这个,960G才花了一千出头... 至少,我获得了超越USB 3.0单个Root端口5G和SATA6G上限的速度,通过RAID 0将读写都堆到了接近800 MB/s,可喜可贺,可喜可贺。而且压力测试也没让我失望,即使在SLC cache耗尽的情况下,依然能保持800 MB/s的读取和343 MB/s的写入速度。接下来就是安装系统了。毕竟折腾了一个这么快的RAID卷,不用来做系统盘就没什么意义了。安装OS X系统要比装Windows容易多了,首先是去Mac App Store下载一个El Capitan的安装程序。通过搜索找到El Capitan,并点击下载,系统会告诉你El Capitan已经安装,是否需要下载安装器。当然这里选择继续。如果搜索到的El Capitan显示为绿色的已安装按钮,试试按住?或者?或者?的同时点击,具体是哪个键我不记得了,反正肯定是这三个键的其中一个,试试就知道了。这样就能把El Capitan的安装器下载回来。下载好的安装器会出现在Launchpad中,似乎下完就会自己弹出来,如果见不到就去Application里找。 & &&&&&继续之后是许可协议,同意之后可以看到安装目标,这里是没有选择USSD这个卷的,点下“显示所有磁盘”之后,就能见到了。到这一步之后就没有什么了,一路下一步之后会重启,等它重启几回之后就可以进到第一次的配置界面了。这时候可以设置语言、账户、iCloud等等一堆东西,这个时候可以选择从旧硬盘迁移数据,迁移过程也很傻瓜化。全部完成后就进到桌面了,现在系统已经装到了USSD这个卷上,并从USSD引导了。在关于本机画面里,可以看到启动磁盘已经变成 USSD 了。这样,原来的内置内置硬盘就已经被架空了。现在,我们有了一个960G大小的RAID 0的SSD,而且读写速度都有接近800 MB/s,最终花费不到1200元。这可比原来的1TB机械硬盘快多了!机械硬盘要你何用!要你何用!要你何用(回音)....好了,可怜的被主人抛弃的悲惨的机械硬盘君,真的没用了吗?并不!!! 在前面一直被忽略但是却很重要的一点:安全性。这是RAID 0,而且还是最廉价的SSD和最廉价的USB易驱线啊!四个东西中的任何一个出现故障,都会导致掉盘,数据全毁!如此高风险的方案,为何要这么作死?这里便是到机械硬盘君上场的时候了。Time Machine是一个伟大的发明,也是Mac OS X比Windows高到不知道哪里去的一个最给力的功能。我们只需要将内置硬盘全盘抹掉,将Time Machine功能打开,并指定目标磁盘为内置HDD,一切便可高枕无忧!这1TB的HDD正好拿来做Time Machine的备份盘。同时我还可以将Time Machine备份指向Microserver Gen8上的黑群晖中,这样OS X的系统盘就有了两份备份,虽然不像RAID 1那样,在掉盘的时候可以即时恢复,但有了Time Machine,至少可以保证你的个人文档数据和系统配置不会丢失,包括放在照片库中的相片,以及自己整理好的音乐,等等。相比其风险和廉价的RAID 0卷带来的收益,权衡之后可以发现,这是一个非常聪明的方案。称之为穷人救星一点都不为过~ [删除线]我太他喵机智了![/删除线]&&最后,是将这两块SSD收纳好,这时候3M的双面胶是非常好用的~ 只需要粘上就好了:中间找个厚度合适的东西垫一下就贴好了,也不影响盘片散热。如此贴一下,就可以将两块盘挂到iMac上面了。第一下贴歪了,强迫症发作,掰下来重新贴了一下,这次好了,看着比较舒服了。把线绕一下,从正面根本感觉不到这两块盘的存在,于是,这个丐版的iMac,已经被改造得终于能用了,性能几乎不输给中配版本,而且,我才花了1200块耶!真正的穷人救星!后记:这样第二篇也结束了,用RAID卷的方式还是有一些不便的地方,比如无法使用Bootcamp(对我来说不用也罢),以及无法建立恢复分区。所以以防万一,可以准备一个19.9包邮的16G小U盘,根据网上教程将El Capitan的安装程序放到U盘上面,这样做同时也会让U盘有了等同于恢复分区的功能,同时还能用于安装系统。如果只是为了SSD,不需要RAID的话,一块盘就够了,SanDisk的Ultra II的960G版本也不算贵,这样还可以省事些。至于有没有第三篇,我暂时也无法确定,最近略忙(拖延癌借口),这两篇其实已经拖了一个多月才写出来了。如果有,就说说如何在外置SSD中,通过WinToGo助手来安装Windows10吧,我这恰好有一块160G的Intel G2(Windows不支持装在前面我建立的RAID卷上,所以只能另找一块盘),虽然性能已经比较不中用了,但发挥一下余热还是可以的。事实上我装好了一个Windows10之后,各种操作试用了一下,整体性能还是不差的,虽然我几乎不用电脑来玩游戏,但偶尔偶尔也是有可能需要Windows的,备上一个也无妨。
本文著作权归作者本人和什么值得买共同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文章仅代表作者看法,如有更多内容分享或是对文中观点有不同见解,值客原创欢迎您的投稿。
相关热门原创
作者其他原创(3)
文中提到的商品
【轻众测】MOPS 忻风 随身空气匣
【抢先首发】钛度 黑晶电竞台式主机套装
【抢先首发】Logitech 罗技 G403 Prodigy 游戏鼠标(有线/无线)
【抢先首发】Light Harmonic 拉赫曼尼 G02 Pro便携式解码器
【抢先首发】EraClean 车载空气净化器
【抢先首发】网易严选 60S醇净暖绒 AB 面四件套
【轻众测】飞智 Wee 拉伸手柄(颜色随机)
【轻众测】富勒 G91 青春版游戏鼠标
【抢先首发】A.O.史密斯 燃气热水器(天然气) 16升
【抢先首发】EraClean TOWER 空气净化器 专效滤网
【抢先首发】FIYTA 飞亚达 印系列 轻智能腕表
【轻众测】BLYL 百力英伦 声波震动牙刷(颜色随机)
赞177评论193
赞43评论115
赞49评论43
赞1525评论2072
赞841评论996
赞1040评论1364
赞593评论936
赞566评论1285
扫一下,分享更方便,购买更轻松
用户名/邮箱
两周内免登录苹果IMAC一体机的配置_百度知道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imac一体机风扇声音大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