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a2sata3接口固态硬盘 接固态 对比hdd 速度能有多大提升?

后使用快捷导航没有帐号?
查看: 11852|回复: 14
各位大大,请问Msata接口的固态和SATA3接口的固态,速度上能差多少呢?
该用户从未签到
各位大大,请问Msata接口的固态和SATA3接口的固态,速度上能差多少呢?
该用户从未签到
理论上不差多少,实际操作也没区别
该用户从未签到
路过。学习下。。涨姿势更健康的说
该用户从未签到
celftjpg 发表于
理论上不差多少,实际操作也没区别
OK,谢拉,那以后就换个Msata口的固态
该用户从未签到
你感觉不出来的.放心...跑分有差异而已
该用户从未签到
<font color="#610513 发表于
你感觉不出来的.放心...跑分有差异而已
跑分能差出来多少?多吗?
该用户从未签到
msata如果也是s3速度,跑分那就差不多了。一般是600多700多。但实际性能ssd要好。
该用户从未签到
一分钱一分货呗。但没接口的话就买msata
该用户从未签到
该用户从未签到
MSATA跑分...楼主参考一下
(87.48 KB, 下载次数: 21)
12:12 上传
该用户从未签到
风寒漠 发表于
MSATA跑分...楼主参考一下
谢谢,灰常感谢~~
该用户从未签到
外星人赫敏 发表于
msata如果也是s3速度,跑分那就差不多了。一般是600多700多。但实际性能ssd要好。
女神,我的是M14,是不是不拆原机的机械硬盘,只能上Msata接口的固态了?还有多余接口的硬盘位吗?
该用户从未签到
mdk144208 发表于
女神,我的是M14,是不是不拆原机的机械硬盘,只能上Msata接口的固态了?还有多余接口的硬盘位吗?
HDD 是硬盘位置 。MSATA是另外一个接口 。要是之前出厂没买MSATA就还有多余的
该用户从未签到
外星人赫敏 发表于
HDD 是硬盘位置 。MSATA是另外一个接口 。要是之前出厂没买MSATA就还有多余的
女神,M14的Msata接口是sata3.0的还是sata2.0的呀?
该用户从未签到
mdk144208 发表于
女神,M14的Msata接口是sata3.0的还是sata2.0的呀?
新款的14 嘛 你可以看看 .新款M14XR3国行开箱(附上MSATA装系统教程)&&
17年6月精华宗师
17年6月精华大师
关注本友会
本友会微信公众号
VR微信公众号
benyouhui2012
戴尔活动专区
Powered by固态硬盘(Solid State Disk,简称SSD)现在主要是指基于 NAND FLASH(与非闪存)的半导体存储驱动器,由于被认为可以替代传统机械硬盘,我们又将其翻译为固态硬盘。其主要由控制单元和存储单元(Flash芯片)组成,简单的说就是用固态电子存储芯片阵列而制成的硬盘,固态硬盘的接口规范和定义、功能及使用方法上与普通硬盘几近相同,外形和尺寸也基本与普通的2.5英寸硬盘一致。 固态硬盘具有传统机械硬盘不具备的快速读写、质量轻、能耗低以及体积小等特点,同时其劣势也较为明显,目前来说,尽管IDC认为SSD已经进入存储市场的主流行列,但其价格仍较为昂贵,容量较低,一旦硬件损坏,数据较难恢复等;并且亦有人认为固态硬盘的耐用性(寿命)相对较短。影响固态硬盘性能的几个因素主要是:主控芯片、NADN闪存介质和固件。在上述条件相同的情况下,采用何种接口也可能会影响SSD的性能。目前主流的接口是SATA(包括3Gb/s和6Gb/s两种)接口,亦有PCIe 3.0接口的SSD问世。 固态硬盘的好处:重量更轻 从测试视频中可以看到,固态硬盘(SSD)的重量仅为73.63克,与同样的2.5英寸的普通机械硬盘相比,在重量方面占据明显优势。目前,固态硬盘大多采用2.5英寸尺寸,并且影响SSD容量的因素为制程工艺和颗粒数两个方面。本次测试使用的为25nm工艺制程,颗粒相同的情况下,其容量越大。不管是制程还是颗粒数对固态硬盘的重量都没有太大的影响,可以说,100G容量的SSD与480G容量的SSD在重量上并没有太大的差距。【推荐阅读】
不管是2.5英寸的机械硬盘还是3.5英寸的机械硬盘,其都是采用的同样的设计原理,内容含有包括磁头与步进电机等金属部件,主要存储介质为盘片。金属部件是影响机械硬盘重量的主要因素。目前机械硬盘在尺寸上主要有两种,即2.5英寸盘和3.5英寸盘,不同尺寸外形的机械硬盘在重量上有明显的差别。如视频中的3.5英寸(第一个)磁盘重量接近700克,之后的都是2.5英寸盘,重量方面并没有明显的规律。【推荐阅读】固态硬盘的好处:开机速度更快 在开机速度测试中,固态硬盘(SSD)以接近29秒的速度完胜普通硬盘的47秒,节省月38%的开机时间。本次测试所用SSD为英特尔320系列SSD,采用与主流普通硬盘相同的3Gb/s接口,并未做任何优化,以尽可能地模拟普通消费者的行为。从测试视频中可以看到,几乎同时闪现笔记本品牌logo的。然后开始从硬盘加载系统,固态硬盘的优势开始体现出来,经过多个过程的优势积累,最终固态硬盘在开机速度方面比普通硬盘快了将近20秒。【推荐阅读】性能比拼之开机速度pk 启动较慢 普通硬盘数据读取硬伤其实普通硬盘上安装win 7操作系统,未采用任何优化措施的情况下,47秒的开机速度并不算慢,。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影响了普通机械硬盘的速度呢?我们可以从机械硬盘的数据读取原理着手。开机,加电,盘片高速旋转,磁头从“启动区”启动,然后步进电机开始工作将磁头移动到盘片的外圈,接受到数据读取命令,寻址、换道,开始读取数据。在响应下一个数据读取命令时,重复寻址、换道。换道是影响机械硬盘速度的关键因素。【推荐阅读】 固态硬盘的好处:数据读取速度更快 SSD数据读取速度秒杀普通硬盘数据读取速度快几乎是固态硬盘的最大优势,从测试视频来看,采用SATA 2.0接口的SSD数据读取速度超过了180 MB/s,这一数值已经很接近SATA 2.0的最佳数值。从最新发布的一系列SSD产品来看,如采用SATA 3.0接口的英特尔520系列SSD,其数据读取速度最大可达到550MB/s,这也接近了SATA 3.0技术的最佳值,从这些看来,目前SSD的数据读取瓶颈应该在于接口方面。【推荐阅读】 普通机械硬盘速度难以撼动固态硬盘采用SATA 2.0的机械硬盘读取速度大概在50MB/s-100MB/s之间,何种数据类型对机械硬盘的读取速度影响较大,一般而言,随机读取速度要远远小于顺序读取速度。并且由于磁盘的工作原理,不同转速和不同尺寸的机械硬盘飞数据读取速度亦有较大差距。如5400转的磁盘与15000转的磁盘数据读取速度有着明显差异。如前面所说,普通硬盘的速度瓶颈在于磁盘本身,即寻址和换道所用的时间。【推荐阅读】固态硬盘的好处:游戏加载速度更快 SSD:极速游戏体验 让你快人一步如视频中所看到的那样,在进入同一款游戏《魔兽世界》时,使用SSD的电脑进入游戏的速度明显要快于使用机械硬盘的电脑,相比于固态硬盘的16秒,机械硬盘的52秒实在是毫无优势可言。并且在今年2月14日发布的英特尔520系列SSD中,我们同样对游戏引导时间进行了对比,相比于320系列SSD,520系列SSD进入游戏的时间相差不大。与机械硬盘相比的话,那确实真的没有可比性,差距太大。【推荐阅读】 数据读取慢是普通硬盘的一大硬伤在进入同一款游戏时,普通硬盘加载游戏的时间是固态硬盘的三倍以上,究其原因,数据读取缓慢导致CPU等待时间较长是其主要因素。因为磁盘在接收到CPU的数据读取命令后,然后开始寻址并换道,将磁头移动到盘片相应的数据区域过程之中,会浪费大量的时间;并且,在导入游戏过程之中可能会涉及到随机读取,那么磁头在完成本次命令后,进行下次命令又要将磁头移动到相应的盘片区域,多次操作,必然导致时间缓慢。而固态硬盘之所以快的原因在于,其可将所有的读取操作看作是顺序读取。固态硬盘的劣势:价格相对较贵 固态硬盘成本价格仍稍显昂贵尽管SSD价格正不断降低,但与普通硬盘相比,仍稍显昂贵。目前SSD的应用范围日趋广泛。在企业级市场,单块SSD就能提供之前需要多个机械硬盘所能提供的IOPS(每秒读写操作次数而大受欢迎,如惠普最新发布的P4900全闪存阵列,2节点存储服务器就能提供20节点磁盘阵列所能提供的IOPS。而在大众消费级市场,由于其更轻、更薄、速度更快,但价格较贵,所以还是主要应用于高端商务产品,如平板电脑、超级本等。【推荐阅读】固态硬盘与普通硬盘价格比拼
机械磁盘:仍是成本与容量的最佳选择与SSD相比,传统的机械磁盘确实不具备太多优势,但从容量和成本方面考量的话,普通的机械磁盘仍将是存储大容量数据的最佳选择。尽管由于去年“泰国洪水”的原因,机械磁盘的整体价格有一定上扬(这使得SSD进入更多人的视野),但与SSD相比,其仍具备相当大的价格优势。从容量方面看,目前机械磁盘的单碟最大容量已经达到了1TB,。并且希捷最新的HAMR(热辅助磁记录)技术,未来的磁盘容量极有可能达到30-60TB。【推荐阅读】 固态硬盘的劣势:数据恢复较难 SSD数据恢复遭遇新的挑战在人们的使用过程中,硬盘遭遇损坏的几率是相对较高的,数据恢复已经不再是什么新鲜的话题。然而因为追求高速度体验而使用SSD的用户可能要注意了,SSD在数据恢复方面的缺失可能会让你的数据再也回不来,这一点在引入了TRIM指令的Win 7系统中表现得尤为突出。一旦有删除文件、格式化或者忽略文件之类的磁盘读写,系统就会向SSD硬盘发出命令清空区块中数据。一旦清空,那就意味着你的数据就真的消失了,无论你用什么方法都找不回来了,除非你有备份。损坏后数据恢复:SSD vs HDD
机械硬盘:数据恢复并不是问题相对于SSD,机械硬盘在数据恢复方面可谓有这丰富的经验。传统的机械硬盘在进行同样的删除操作时,其只是将索引删除,这就如撕掉了一本书的目录页,但其内容仍存在,尽管目录删除了,但仍可以通过一些应用程序将其找回。并且即使在遭遇诸如火烧、撞击等破坏性操作时,存储在盘片上的数据仍可以通过一定的技术手段进行恢复,只是信息可能不完整而已,这种镜头在科幻、动作电影中屡见不鲜,并非没有可能。固态硬盘的劣势:寿命问题无法彻底解决 固态硬盘寿命存在不确定因素由于固态硬盘的设计原理使得其寿命与写入的次数息息相关。当对同一个数据存储单元的写入次数超过一定数量之后,这个存储单元可能就很难再写入数据,如果SSD中的大部分存储单元都处于这种状态,那就意味着你必须要更换新的SSD了。尽管现在有很多技术来延长SSD的寿命,如英特尔公司的写入放大技术、SSD优化等,来尽可能地减少SSD的写入次数,使SSD中每个存储单元的写入次数尽可能地平均分布,但这无法彻底解决SSD的耐用性问题。【推荐阅读】固态硬盘与普通硬盘寿命比拼
寿命!机械硬盘的有一大优势尽管现在SSD的应用范围已经非常广泛,IDC也认为SSD已经步入存储市场主流的行列,但其仍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如寿命问题。尽管现在市面上的SSD厂商都保证能够满足普通大众的耐用性(寿命)需求,但其仍然无法彻底解决这一问题。而反观普通的机械硬盘,经过多年的技术积淀,几乎没有人会去质疑机械硬盘的耐用性。而且作为廉价的大容量存储介质,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机械硬盘仍将成为诸多企业、个人最佳的大容量存储选择。【推荐阅读】固态硬盘与普通硬盘有什么区别――SSD内部拆卸分析由于SSD与普通磁盘的设计及数据读写原理的不同,使得其内部的构造亦有很大的不同。一般而言,固态硬盘(SSD)的构造较为简单,并且也可拆开;所以我们通常看到的有关SSD性能评测的文章之中大多附有SSD的内部拆卸图。而反观普通的机械磁盘,其数据读写是靠盘片的高速旋转所产生的气流来托起磁头,使得磁头无限接近盘片,而又不接触,并由步进电机来推动磁头进行换道数据读取。所以其内部构造相对较为复杂,也较为精密,一般情况下不允许拆卸。一旦人为拆卸,极有可能造成损害,磁盘无法正常工作。这也是为何在对磁盘进行评测时,我们基本看不到关于磁盘拆卸图的原因。主控与固态硬盘的作用,相当于心脏对于人的作用,其是影响固态硬盘性能的最主要的因素之一,同时也间接影响硬盘的接口类型。从目前情况来看,虽然市面上SSD品牌林林总总,但拥有自主主控的厂商却很少,拥有主控技术的厂商大致有Jmicron公司、Marvell公司、Indilinx公司、三星公司、SandForce公司等。【】 固态硬盘固件固件,说得简单一些,可以理解为一般的PC硬件“驱动”,就如你在电脑上接入一个新的硬件(如摄像头)需要安装相应的驱动一样。固件质量的优劣将直接影响固态硬盘的质量。如前段时间英特尔公司的“砖头门”,应该就是固件的BUG导致PC对SSD的容量认识出现偏差。 固态硬盘内部拆卸NAND闪存是固态硬盘的主要存储介质。NAND闪存的工艺制程是影响固态硬盘的整体容量的主要因素之一,工艺制程越小,其越能给SSD提供更大的容量。目前主流的工艺制程为25nm和32nm,但已经开始向20nm以下发展。NAND闪存制造技术主要分为MLC和SLC两种,不同的制造技术对SSD的性能和数据安全有一定影响。【】 接口是影响SSD性能的一大因素。目前,SSD主要采用的是SATA 2.0技术和SATA 3.0技术。企业级SSD也大多采用上述两种接口,因此就目前而言,企业级SSD与大众消费级SSD并没有太大的区别。但随着技术的发展,必然导致SSD分水岭出现,如主要用于企业级的PCIe SSD。【】 固态硬盘与普通硬盘有什么区别――普通硬盘内部拆卸分析在看完SSD(固态硬盘)的内部拆卸之后,我们再来看看普通的磁盘内部是怎样的情况?磁头,是机械磁盘对盘片进行数据读写的唯一部件。随着磁盘技术的不断演变,读写磁头的设计也在不断发展,从最早的绕着线圈的铁芯发展到铁氧体磁头、隙含金属磁头(MIG)、 薄膜式磁头 (TF)、磁阻式磁头 (MR)、巨磁阻磁头 (GMR)和现在的垂直磁记录 (PMR)。2005年,基于PMR的硬盘技术被应用于便携式音乐播放器和笔记本电脑中,2006年应用到台式机上。【】 硬盘盘片硬盘内部结构中最引人注目的莫过于磁盘盘片,其是硬盘存储数据的载体。现在的硬盘盘片大多采用金属薄膜材料,这种金属薄膜较软盘的不连续颗粒载体具有更高的存储密度、高剩磁及高矫顽力等优点。一般硬盘的盘片是由多个重叠在一起并由垫圈隔开的盘片组成,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该硬盘是几碟装。 磁盘内部拆卸图
硬盘的寻道是靠移动磁头,而移动磁头则需要靠该机构驱动才能实现。磁头驱动机构有电磁线圈电机、磁头驱动小车、防震动装置构成,高精度的轻型磁头驱动机构能够对磁头进行正确的驱动和定位,并在很短时间内精确定位系统指令指定的磁道。磁头驱动机构驱动磁头进行寻道所占用的时间是磁盘性能发展瓶颈的最大因素。【】 硬盘接口磁盘接口是磁盘与外界进行数据交换的通道。目前广泛用于PC端的接口为SATA 2.0接口;而应用于企业级的接口技术就显得种类繁多,目前主流的有FC(Fibre Channel,光纤通道接口)、SAS接口(目前主流为SAS 2.0)和SATA接口等,根据企业应用对存储性能的不同需求衍生而来。目前这三种接口技术均在企业级市场拥有较为广泛的市场。 固态硬盘与普通硬盘的区别将本页内容分享给你的朋友更多 主流SSD品牌一览(部分)介绍了这么多关于固态硬盘和普通磁盘的知识,下面让我们来看看现在都有哪些SSD品牌。以下为目前市场上部分较为主流的SSD品牌。仅供大家参考!
固态硬盘容量:240GB安装方式:内置传输接口:SATA III闪存架构:多层单元(MLC)
固态硬盘容量:480GB适用类型:台式机/笔记本传输接口:SATA3闪存架构:多层单元(MLC)
固态硬盘容量:200GB安装方式:内置适用类型:企业级传输接口:SATA2闪存架构:单层单元(SLC)最大读取速度:240MB/s
固态硬盘容量:512GB安装方式:内置适用类型:台式机/笔记本传输接口:SATA III持续读取速度:415MB/S持续写入速度:260MB/s固态硬盘容量:256GB安装方式:内置适用类型:笔记本传输接口:SATA II闪存架构:多层单元(MLC)持续读取速度:230MB/s固态硬盘容量:200GB安装方式:内置适用类型:企业级传输接口:SATA II闪存架构:单层单元(SLC)最大读取速度:240MB/s关于固态硬盘更多资料【图片】SATA2接口升级SSD是否有必要?【显卡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2,582,427贴子:
SATA2接口升级SSD是否有必要?收藏
最近吧里很多人在讨论SSD,弄的我也心动了。可是我的板子是SATA2的接口,并不支持SATA3。于是我百度了一下,看到了一篇测评,吧友们看看是否合理。
速度有限,响应比hdd块
买sata3的扩展卡
最近固态硬盘的争相降价,很多跃跃欲试的用户打算狠心出手,来享受拥有极快相应时间的SSD所带来的流畅的系统应用体验,从而彻底根除传统机械硬盘的瓶颈。不过并非购买或者升级固态硬盘的朋友都是使用英特尔6系列甚至7系列主板的新用户,很多老用户还在使用者如X58、P55这样的平台甚至是更老的4系列平台,这些平台并没有提供原生SATA3.0接口。要知道三星830和美光M4都是标称最大传输速度达500MB/s的产品,SATA2.0接口仅3Gbps的带宽是无法喂饱他们的。于是,很多用户就会开始犹豫,SATA3.0的固态硬盘接在SATA2.0主板上是否鸡肋?既然无法发挥全部性能,是否应该退而求其次选择更合适的SATA2.0固态硬盘?虽然三星830在降价后拥有的超高性价比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抵消这些用户的顾虑,但显然他们仍希望知道两种环境下的差异,毕竟即便是SATA2.0固态硬盘也并不便宜多少。
SATA2+M5S的路过
在乎持续读写就没必要了不过sata2对4k没啥影响
话已至此,所以今天笔者就是用三星SSD 830 64GB的固态硬盘来测试SATA3.0和SATA2.0两种接口下的性能差异。笔者选择64GB的容量,显然这也是当前关注最为火爆的型号,400元的价位相信已经不会对用户的心理造成太多门槛,本着试一试的心态,64GB容量也是当前典型的入门级选择。在SATA3.0的6Gbps带宽的接口下,三星SSD 830 64GB固态硬盘标称连续读写速度分别为520MB/s和160MB/s,但是在带宽只有3Gbps的SATA2.0接口下,显然影响最大的是读取性能,它必将会被限制到300MB/s以下,超过40%的性能损失,表面上来看是不可接受的,但其实衡量固态硬盘的最关键元素在于随机读写性能,那么它在不同接口下会有多大差异呢?
sata2会有一定的影响,但是问题不大
测试平台方面,笔者选择搭载酷睿i7-2600处理器的Sandy Bridge平台,分别利用P67提供的SATA3.0和SATA2.0接口做测试。事实上对于很多老平台来说限于总线的限制,即便搭载了SATA3.0接口也无法发挥出全部效能,所以老用户选购SSD也没有必要抱着要跑出官方标称性能的心态,只要能体验到质的改变就是本质目的。
精盾T9系列采用第七代英特尔酷睿i7处理器/英特尔,让性能更超凡!/首发9999元起/18.6mm金属机身/无亮点72%色域完美IPS屏/RGB背光键盘/16G内存/PCIE固态+海量机械硬盘
CDM和AS SSD基准软件的测试对比理论软件最能体现出在SATA3.0和SATA2.0两种模式下的性能差异,这里笔者使用了CrystalDiskMark和AS SSD Benchmark两款软件进行测试。CrystalDiskMark软件SATA3.0模式:CrystalDiskMark软件SATA2.0模式:AS SSD Benchmark软件SATA3.0模式;AS SSD Benchmark软件SATA2.0模式:
从两个测试软件的结果可以看出影响最大的还是连续读取性能和高队列深度下的4K随机读取性能,分别损失了46%和34%,从数字方面来看的确是非常巨大的。而QD1下的4K随机读取性能和各类环境下的写入性能都没有什么损失。当前,由于连续写入性能仅为165MB/s尚未达到SATA2.0接口带宽限制,因此性能并没有什么变化。
2和3实际使用没有明显的差别,建议上一个
SATA3.0下的PCMark 7得分5177:SATA2.0下的PCMark 7得分4947:相差不到5%的成绩也说明了在两种接口模式下对用户最终的体验影响不大。当然如果你只考察大容量文件的拷贝速度,在SATA3.0的更大的带宽下自然能有显著感受。
实际系统应用测试对比:只差1秒钟软件的测试终究代表不了我们的实际应用感受,因此这里笔者准备了几项实际应用的测试,包含:Windows 7系统启动同时启动常用软件的速度、WinRAR文件解压缩速度、360安全卫士快速木马扫描速度,以及《使命召唤6》游戏加载速度。●Windows 7开机同时启动12个软件首先是在开机的同时启动12个常用软件:Word、Excel、PowerPoint、OneNote、Outlook、Foxmail、迅雷、360安全卫士、腾讯QQ、WinRAR、驱动精灵、暴风影音。如果对比机械硬盘和固态硬盘,该测试所体现出来的差异是非常巨大的。SATA3.0模式下的启动速度约为25秒SATA2.0模式下的启动速度约为26秒●用WinRAR解压缩一个约2GB的零散文件压缩包第二项是对一个放置在桌面上的,大小约为2GB的WinRAR压缩包进行解压操作到本地,该压缩包包含大量零散文件。相比压缩,解压缩操作更多的负载在于硬盘。如果文件过于零散也可以考察硬盘的小文件读写性能。SATA3.0模式下的解压缩速度约为57秒SATA2.0模式下的解压缩速度约为58秒●加载《使命召唤:现代战争2》游戏关卡在内存足够的前提下,当前大部分游戏在固态硬盘中运行对帧数是没有什么影响的,但是机械硬盘很可能在关卡载入的时候拖慢你的速度,增加你的烦躁度,破坏游戏的流畅性。总之,固态硬盘可以极大地缩短游戏关卡的加载时间。SATA3.0模式下的加载速度约为8秒SATA2.0模式下的加载速度约为8秒从这四项基于实际应用环境下的测试我们已经可以清晰地看到,即便是将读取速度达500MB/s的SATA3.0固态硬盘插在SATA2.0接口上,并不会对我们是应用体验造成明显的感官差异,前后1秒的差距可以归为误差。这并不是说固态硬盘标称的数值没用,其实是决定我们应用体验的并不是这500MB/s。
总结:决定体验的关键不在于接口基于实际应用的环境下三星SSD 830 64GB固态硬盘在两种接口模式中体现的性能差异远远小于理论软件的结果,其实这里面的关键因素就是我们文章前面提到的,衡量固态硬盘性能最重要的指标就是IOPS,当然连续读写性能代表了该固态硬盘的最大传输能力,但对于大众用户的日常使用来说,IOPS仍是最为重要的。在IOPS指标中,4KB随机读写速度是衡量的标准。 机械硬盘的IOPS性能极弱是因为它在执行随机读写操作时将大部分的时间都浪费在了寻道上,再加上平均潜伏期,对于7200RPM的硬盘15ms的随机存取时间是很正常的,但是当前主流的固态硬盘只有不到0.1ms。说得直观一些,7200RPM机械硬盘的4KB随机读取性能不到1MB/s,而目前主流固态硬盘该性能都能达到20MB/s之上甚至30MB/s,但一些采用台系主控的固态硬盘可能只有不到15MB/s。4KB随机存取性能体现的是SSD主控性能和闪存速度,而这与SATA接口的带宽显然是没有直接关系的。因此,如果产品性价比合适,SATA3.0的固态硬盘插在SATA2.0的接口上并没有什么不合理的地方。家用固态硬盘主要看单QD下的4KB随机存取性能,而该指标受接口带宽的影响微乎其微,因此对日常的使用感受来说并没有太大影响,所以大家绝不要因为接口的问题而选择了错误的产品。刚刚说到SSD的主控性能,实际上好的固态硬盘并不仅仅是速度好看,在各个指标方面相比低档产品可能都占有明显优势,这包括对TRIM的支持程度、NCQ的优化能力、均衡磨损的策略、垃圾回收的策略、对减小写入放大倍数,以及冗余校验等各个方面。就好比知名品牌不仅仅只是产品出色,他们在渠道和服务等方面也同样有优势是一样的道理。如果你还是纠结接口的问题,那么不如直接换块主板和CPU吧!
有必要,垃圾SSD都可以上一个。
有必要 我就是sata2 用的830128g win7开机13秒 win8 8秒
无必要。性能浪费一半
再怎么样 速度提升都是巨大的
有必要换,就算是sata2.0,用了固态也绝对比机械快n倍,虽然不能发挥固态百分百的性能,但是不重要,固态如果是大人的话,机械就是在爬的宝宝,这就是差距
sata2可以上sata3的hdd和ssd互相兼容的好吧,只不过速度要减很多,建议买个PCIex1的扩容sata3的,网上有卖
PCI-E 有STAT3的转接口,但是好像只有RIAD卡可以装系统,普通转接头不支持系统启动。其实STAT2
只要不是大文件差别不是很大。老机子都没STAT3
最近也动心了
sata2仅仅受限制在于持续写入 sata3能跑1k分的ssd在sata2的跑分上限大约是600~700分(intel主板 按摩店芯片组的硬盘控制器就不说了...)然而我们平时用ssd最大收益之处还是4k的读取速度 至于4k速度能有多大质变用asssd分别对硬盘和ssd跑个分就明白了平时exe运行 (像开word 开ps游戏读蓝条考验的都是4k读取速度这些在sata2和3下面肉眼都是感受不到差距的换种极端的说法 哪怕你的ssd是挂在ide口兼容模式下4k读取速度都比sata3口下机械盘快sata2口唯一能让你不爽的大概就是来回倒av的速度不如sata3了...
有钱就加没钱拉倒呗
又不是必须的
只为旧机器可以撑多2年,以后再买新的,没钱,只有这办法
不要换了首先还上以后使用可以感觉性能损失其次跑分太低看着蛋疼我的主板上不是原声sata3
登录百度帐号推荐应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sata1接口 固态硬盘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