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尼6000微单拍摄技巧α6000拍摄模式的中文显示怎么调

屏幕上显示的图标列表拍摄时的图标列表播放时的图标列表?显示说明显示说明100可拍... 索尼(sony)α系列ILCE-6000(使用说明书)产品说明书 /manual/
屏幕上显示的图标列表拍摄时的图标列表播放时的图标列表?显示说明显示说明100可拍...:索尼(sony)α系列ILCE-6000(使用说明书)产品说明书 第115页
屏幕上显示的图标列表 拍摄时的图标列表 播放时的图标列表 ? 显示 说明 显示 说明 100 可拍摄影像数 照相模式 (120) P P*A S (56) 静止影像的 M 影像纵横比 (101) 24M/ 静止影像的影像 调出存储 20M/ 尺寸(53) (81) 12M/ 存储卡/上传 10M/ 通 (111) 6.0M/ 过 5.1M 一 场景识别图标 览 (44) 确 认 静止影像的影 功 像质量 能 场景选择 (55) (60) 动态影像的帧 率(85) CS 115
屏幕上显示的图标列表
拍摄时的图标列表
放时的图标列表
场景识别图标
可拍摄影像数
静止影像的
影像纵横比
静止影像的影像
静止影像的影
动态影像的帧
&2016 蟹腿&&&&粤ICP备号-2索尼相机6000设置成了拍3-5张怎么办_百度知道索尼(sony)α系列ILCE-6000(使用说明书)产品说明书
4-532-055-81(1)可更换镜头数码相机从要进行的操作搜索准备工作确认基...
中文(简体字)警告为减少发生火灾或触电的危险,请勿让本装置淋雨或受潮。重要安全说...
?只能用Sony建议的相同或同等类型进行更换。?请按照指示中的说明立即丢弃用过的...
本产品标识的“高清”或“HD”以输出图像格式(或记录图像格式)为基准。为避免造成...
?曝光量误差试验条件:F2.8镜头,感光度自动,程序自动,中心重点测光,A光源,...
有关使用本相机的注意事项关于存储卡的备份有关拍摄/播放的注意事项不要在存取指示灯...
?请勿透过拆下的镜头看太有关画面、取景器和镜头阳或强光。这有可能对眼的注意事项睛...
关于用取景器拍摄关于过热保护在使用取景器期间,可能会根据相机和电池的温度,您出现...
关于将AVCHD动态影像导?以HD(高清晰)影像质量入电脑录制的光盘将AVCHD...
关于版权您用相机拍摄的影像除了用于个人欣赏的目的外,依据版权法的规定,未经版权所...
目录有关使用本相机的注意事项.........................6...
确认基本操作确认操作方法...............................
将光圈和快门速度设定为喜爱的设置..........61调节背景的虚化程度进行拍...
拍摄动态影像拍摄动态影像...............................
通过一览确认功能使用MENU按钮可选功能一览.....................
想要了解详情(帮助指南)“帮助指南”是在线阅览用手册。请与本说明书搭配使用。可以...
从要进行的操作搜索从要进行的操作搜索想要以相机的自动设置美丽地拍摄用(增强自动)...
想要靠近被摄体拍摄用场景选择的(微距)拍摄......................
准备工作检查随机附件请先确认您的相机的型号名称(第15页),然后确认随机附件。(...
产品检视( )内的数字为参考页数。?自拍指示灯(78)/AF辅助照明(102)?...
?Multi/MicroUSB端子1)?该端子可连接兼容MicroUSB标准的设...
?液晶画面?可以将画面调整为容易观看的角度,从任意位置进行拍摄。?目镜传感器?取...
?拍摄时:AEL按钮?(N标记)播放时:播放变焦?将配备有NFC功能的智(88)...
?电池/存储卡盖(25)镜头?存储卡插槽(25)?有关镜头的规格,请参阅第电池仓...
插入电池和存储卡(另售)1打开盖子插入电池。电池退出杆?确认电池的方向正确,然后...
取出电池滑动电池退出杆。电池会被推出,请小心不要让电池掉落。电池退出杆注意?当存...
电池充电和能够记录的影像数/时间初次使用时,请给电池充电。即使是充足电的电池,不...
大致的充电时间(完全充电)充电大约需要310分钟。?即使电池仍然有部分电量,也可...
通过连接到电脑进行充电通过使用MicroUSB连接线,还可以从电脑进行充电。请在...
电池使用时间以及可拍摄和观看的影像数电池使用时间影像数拍摄(静止显示屏约180分...
?拍摄动态影像时的数值是基于CIPA标准、在下列条件下拍摄时的数值:ˋ记录设置:...
安装/取下镜头安装/取下镜头时,请将本相机的电源设为“OFF”后进行操作。1相机...
注意?安装镜头时,请不要按镜头释放按钮。?操作镜头时请不要过分用力。?要使用A卡...
?使用电动变焦镜头时,请将相机的电源开关设为“OFF”并确认镜头已完全缩回后,更...
设定日期和时间1将ON/OFF(电源)开关设为“ON”。相机打开。ON/OFF(...
确认/重新设定日期和时间只在第一次接通电源时自动出现日期和时间设置画面。要重设日...
确认基本操作确认操作方法控制拨轮的使用方法?通过转动控制拨轮或按其上的上下左右可...
控制转盘的使用方法转动控制转盘时的功能Tv:快门速度转动控制拨轮时的功能控制转盘...
用Fn(功能)按钮选择可以将最多12个常用功能预先注册到Fn(功能)按钮,并可以...
用MENU按钮选择可以改变拍摄、播放、操作方法等与相机整体相关的设置,还可以执行...
浏览相机内功能介绍显示与MENU、Fn(功能)的功能或设定有关的说明。1按MEN...
浏览拍摄技巧显示对应所选照相模式的建议。1在拍摄画面上按C2(自定义2)按钮。2...
拍摄静止影像自动以最佳设置拍摄(自动拍摄)1将模式旋钮设定为(智能自动)。2握持...
自动检测拍摄条件拍摄(智能自动/增强自动)如果使用(智能自动)或(增强自动)拍摄...
自动拍摄的特点增强自动能够以高于智能自动的画质进行拍摄,并根据需要进行叠加拍摄。...
变焦使用相机的变焦功能,可以超过镜头的光学变焦倍数进行放大拍摄。1MENU按钮?...
注意?当[影像质量]为[RAW]、[RAW&JPEG]时,只能使用光学变焦。?变...
让闪光灯闪光1按(闪光灯弹出)按钮升起闪光灯的闪光部分。?不使用闪光灯时,请用手...
注意?在变焦设定为W侧的情况下使用闪光灯拍摄时,取决于拍摄条件,可能会出现镜头阴...
可以选择的闪光模式取决于所设定的照相模式或功能,可选择的闪光模式会有所不同。在下...
改变画面显示(DISP)1反复按控制拨轮的DISP,选择所需模式。?拍摄时可选择...
取景器:变成适合于从取景器观看的拍摄方式的显示。播放时显示信息:显示拍摄时的信息...
选择影像尺寸影像尺寸是指您拍摄影像时记录的影像文件的尺寸。影像尺寸越大,在大幅纸...
全景:影像尺寸说明标准上下:左右:宽上下:5...
选择影像质量(RAW/JPEG)1MENU按钮?(拍摄设置)1?[影像质量]?选...
改变静止影像的照相模式(模式旋钮)根据要拍摄的被摄体和要操作的功能,用模式旋钮设...
用喜爱的设置拍摄可以用MENU设定多种功能。(程序自动)自动设定曝光(快门速度和...
拍摄全景影像当摇摄相机时,会拍摄多幅影像并通过复合影像创建一张全景影像。1将模式...
有关全景拍摄的提示夹紧双臂并尽可能让相机靠近身体,以身体为轴,像画小圆圈一样沿着...
使用与场景匹配的照相模式(场景选择)1将模式旋钮设定为(场景选择)。2转动控制拨...
将光圈和快门速度设定为喜爱的设置调节背景的虚化程度进行拍摄(光圈优先)可以改变合...
改变移动物体的表现进行拍摄(快门优先)可以手动调节快门速度。1将模式旋钮设定为(...
以所需的曝光拍摄(手动曝光)调节快门速度和光圈(F值),以所需的曝光拍摄。1将模...
对焦选择对焦方式1MENU按钮?(拍摄设置)2?[对焦模式]?选择所需设置。(单...
选择对焦区域(对焦区域)改变对焦位置。请在难以合焦等情况下使用。1MENU按钮?...
关于像面相位差AF所使用的自动对焦区域内有像面相位差AF测距点时,将组合像面相位...
对被摄体持续对焦拍摄(锁定AF)即使被摄体正在移动,相机也会跟踪被摄体并自动调节...
注意?根据状况的不同,可能无法对眼睛合焦。无法对眼睛合焦时,检测人脸并对人脸合焦...
使用DMF对焦使用DMF可以按照如下方式组合使用手动对焦调整与自动对焦。?使用自...
以喜爱的影像处理效果拍摄(创意风格)1将模式旋钮设定为(程序自动)、(光圈优先)...
3想要调整?(对比度)、?(饱和度)、(锐度)时,用控制拨轮上的?/?选择所需项...
使用喜爱的效果,拍摄令人印象深刻的影像(照片效果)1将模式旋钮设定为(程序自动)...
(柔焦):创建仿佛被柔和光照包围的氛围效果。用?/?可以设定效果的强弱。(HDR...
调整亮度(曝光补偿)在通常的拍摄设置下,自动设定曝光(自动曝光)。以自动曝光设定...
选择ISO感光度1将模式旋钮设定为(程序自动)、(光圈优先)、(快门优先)、(手...
连续拍摄(连拍)根据拍摄目的使用单张拍摄、连续拍摄或阶段曝光拍摄等等。1控制拨轮...
注意?当闪光灯闪光时,即使选择[连续阶段曝光],也会变成改变闪光光量进行拍摄的闪...
用自拍拍摄1控制拨轮上的(拍摄模式)?选择所需模式。?当控制拨轮分配了其他功能时...
通过简单的操作设为所需设置进行拍摄(照片创作)照片创作是可以直观地操作相机的模式...
注意?用照片创作拍摄动态影像时,在拍摄期间只能设定背景虚化。?结束照片创作或关闭...
将拍摄功能自定义为自己喜爱的设置调出注册的设置进行拍摄可以在本相机中注册经常使用...
改变Fn(功能)按钮的设置功能1MENU按钮?(自定义设置)6?[功能菜单设置]...
改变自定义键的设置功能还可以为AEL按钮功能/自定义按钮1/自定义按钮2/中央按...
拍摄动态影像拍摄动态影像1按MOVIE(动态影像)按钮开始录制。?如果想要将快门...
选择动态影像的文件格式/影像质量1MENU按钮?(拍摄设置)1?[文件格式]?选...
[文件格式]为[AVCHD]时记录设置比特率说明50i24M(FX)最大以192...
设定光圈和快门速度并拍摄动态影像通过设定光圈和快门速度,可以如您所愿地控制背景的...
观看影像观看静止影像1按(播放)按钮。(播放)按钮2按控制拨轮上的?(下一个)/...
观看动态影像1按(播放)按钮设为播放模式。2用控制拨轮选择想要播放的动态影像,然...
迅速搜索影像(影像索引)1按(播放)按钮设为播放模式,然后按控制拨轮的按钮。2按...
删除影像1按(播放)按钮显示想要删除的影像,然后按(删除)按钮。(删除)按钮2用...
改变相机设置改变电子音效设置设定本相机是否发出电子音。1MENU按钮?(设置)1...
在电脑上观看影像使用PlayMemoriesHome可以将拍摄的静止影像和动态影...
确认电脑环境可以从以下网址确认软件的电脑环境。www.sony.net/pcen...
2用附带的MicroUSB连接线连接本相机和电脑。?可能会为PlayMemori...
使用ImageDataConverter可以校正RAW影像,将其转换为JPEG/...
浏览ImageDataConverter指南有关ImageDataConvert...
RemoteCameraControl的功能连接电脑和本相机并利用RemoteC...
为相机添加功能为相机添加功能通过互联网连接应用程序下载网站(PlayMemori...
用本相机的Wi-Fi功能直接下载时?还可以使用Wi-Fi功能,无需使用电脑即可下...
通过一览确认功能使用MENU按钮可选功能一览(拍摄设置)影像尺寸选择静止影像的尺...
闪光模式设定闪光灯闪光方式。(禁止闪光/自动闪光/强制闪光/低速同步/后帘同步闪...
测光模式选择测量亮度的方法。(多重/中心/点测光)白平衡模式根据周围的照明条件调...
锁定AF设定跟踪被摄体并持续对焦的功能。(关/开/开(半按快门启动))笑脸/人脸...
录音设定在拍摄动态影像时是否录制音频。(开/关)减少风噪声减少拍摄动态影像时的风...
峰值水平手动对焦拍摄时,设定以特定的色彩增强对焦范围的轮廓。(高/中/低/关)峰...
无镜头时释放快门设定在未安装镜头的状态下是否能够释放快门。(允许/禁止)半按快门...
镜头补偿选择镜头补偿的种类。(阴影补偿/色差补偿/失真补偿)功能菜单设置自定义F...
转盘/拨轮锁定设定按下Fn按钮,在拍摄期间暂时停用控制转盘/控制拨轮的功能。持续...
(应用程序)应用程序列表显示应用程序的列表。可以选择想要使用的应用程序。简介显示...
保护保护影像以防止误删除。(多个影像/该文件夹内的全部影像/该日期的全部影像/取...
删除确认画面设定在删除确认画面上,将[删除]和[取消]中的哪一个设为选中状态。(...
USBLUN设定通过限制USB连接的功能增强兼容性。通常设为[多个],只在无论如...
各照相模式无法设定的功能根据所选照相模式和设置,有些功能无法设定。表示可以选择、...
屏幕上显示的图标列表拍摄时的图标列表播放时的图标列表?显示说明显示说明100可拍...
显示说明显示说明动态影像的记数据库文件已录设置满/数据库文件(85)错误警告NF...
?显示说明显示说明创意风格拍摄模式(70)(76/78)±3±3±3测光模式锁定...
显示说明显示说明控制转盘的功3/7影像编号/观看能(38)模式中的影像?对焦(4...
其他您可以使用的存储卡请参考以下列表选择使用的存储卡。以表示可以在静止影像拍摄或...
静止影像的可记录影像数和动态影像的可记录时间根据拍摄条件和存储卡的不同,可记录影...
动态影像下表显示近似的最长记录时间。这些为所有动态影像文件的总时间。容量用本相机...
注意?由于本相机采用根据拍摄场景自动调节影像质量的VBR(VariableBit...
故障排除如果使用相机时遇到问题,请尝试按下面的方法解决。?检查第123至126页...
电源突然关闭。?根据相机和电池的温度,电源可能会自动关闭以保护相机。这种情况下,...
即使打开电源,显示屏也不点亮。?[FINDER/MONITOR]设定为取景器。请...
播放无法播放影像。?确保将存储卡完全插入相机。?在电脑上变更过文件夹/文件名称。...
使用须知清洁相机表面用蘸少许水的软布清洁相机表面,然后用干布擦拭表请勿在下列地方...
关于湿气凝聚内置备用充电电池的充电方如果将本相机从寒冷的场所法直接带到暖和的场所...
?不要将电池放置在高温的关于电池寿命场所,例如炎热的车中,?电池寿命是有限的。电...
规格ISO感光度(推荐曝光指数):拍摄静止影像时:AUTO、ISO100-相机I...
[取景器][耗电量]形式:电子取景器使用EPZ16-50mm总点数:144000...
文件格式:[无线局域网]静止影像文件格式:兼容标准:符合JPEG(DCFVer....
镜头镜头E16-50mm变焦镜头1)随附型号ILCE-6000L换算为35mm胶...
商标?SDXC标识是SD-3C,LLC的?MemoryStick和是商标。Son...
索引C菜单.................................40...
DPOF..............................116GDR...
阶段曝光量.....................102MP4...........
区域设置.........................113水彩画........
显示连续AF区域.............106语言.................夏昆冈作品 - SONY 索尼 α6000 [ILCE-6000]微型可换镜头数码相机测评报告 [Soomal?数码多]
SONY 索尼 α6000 [ILCE-6000]微型可换镜头数码相机测评报告
索尼发布全幅微型单电后,原有的NEX子品牌被弃用,统一使用α商标,α6000其实就是以前NEX-6的后继型号。相比NEX-6,最大的不同应该来自感光器的变化。
机身与外形
α6000 的外观设计风格源自NEX-7,与NEX-6相近。集成了电子取景器,体积在微型单电中属于中等身材,比追求小体积设计的NEX-5N要大一圈,但比起全幅的α7系列以及奥林巴斯E-M1,还是明显更小。这种体积依然能保持很好的便携性,我们在使用α6000 时并不会专门使用摄影包,随便放于普通挎包中就能带出门。比NEX-5N更大一点的机身,能让镜头机身搭配看上去更为协调,而不是NEX-5系列那样明显的头重脚轻的感觉。
相比NEX-6,α6000的做工似乎还有所退步,至少机身质感看上去就显得廉价了不少,价格则确实也亲民了一些。机身手柄部分突出,贴有皮革纹的胶片,胶片质感舒适,不黏不硬,握持舒适,手感不错。
机身内部集成了充电电路,使用标准的USB电压电流标准,USB口则采用手机上最常见的Micro USB,因此理论上是可以和手机充电器共用充电设备的。在NEX-6测评中,我们发现NEX-6并不是兼容所有充电器,会有充不上电的情况,但在α6000的使用过程中没遇到这种情况。α6000附赠了充电器,但一般用不上,外出用手机的即可,这也减轻了用户的负重负担。
索尼的微型单电体系的卡口标准为法兰距为18毫米,法兰内径46毫米。我们在很早前的文章中就提到过,这个卡口标准是刚好可以容下全幅感光器的,索尼也这么做了,但APS-C规格的机型会继续保留,α6000就是APS-C规格的机型。
APS-C规格的机型的基础参数与之前的NEX完全一样,NEX时代留下的E系列镜头统统可以继续使用,理论上为全幅机型开发的FE系列镜头也能相容,只是没人这么用而已。NEX体系最大问题就是镜头群的匮缺,尤其优质的镜头的匮缺,这个问题困扰索尼的微型单电很多年,α6000依然会遇到这样的困扰。在扩展出全幅机型后,能分给APS-C机型的镜头开发资源会更少,因此要做好持久战的准备,在很长时间内,镜头的问题不会获得根本性的解决。
α6000采用APS-C规格的Exmor APS HD CMOS感光器。这颗感光器是索尼自行开发生产,有效像素2430万,而NEX-6的是1600万。它也应该与NEX-7的那颗2430万的有所不同,NEX-7的感光器在使用广角镜头时具有华丽的红移现象,而α6000上并没有类似问题,说明有过很大的改进。
α6000的感光器集成了179个片上相位检测点,而相位检测范围也几乎覆盖整个画幅,更大的覆盖范围也意味着使用上会更加轻松。关于α6000对焦,官方信心满满,也是很多读者关心的,我们将在对焦段落详细说。
α6000采用双滚轮设计,并不是奥林巴斯E-M系列那种前后轮设计,而是靠后的顶轮和背轮设计,这种设计不及前后轮那样方便,前后轮可以实现同时拨动,而α6000这种则难以做到,操控效率上会低一些。α6000的默认设置也是有问题的,在光圈优先、快门优先模式下,双滚轮默认都是控制光圈,索尼的操控逻辑确实是很奇怪的。菜单中有个定义EV滚轮的设置,开启后,双滚轮才算有意义。在菜单选择中,双滚轮效率比单滚轮也要高一点。
α6000 具有3英寸可翻转的16:9液晶屏,翻转范围为向上90度,向下45度,这足够完成大部分常规机位的拍摄了。屏幕分辨率740X416,而官方的说法是92万像素,其实这是日本企业混乱标准的一种体现,实际上92万是点,而一个像素是三个点组成,日企经常有意无意的混淆像素和点的区别。这个屏品质不太好,显示的灰阶不够,会有溢出或者死黑出现,让人判断错误,屏幕也略有偏红的情况。α6000 并没有提供触控选项,因此选择对焦点方面的效率不高,不如NEX-5系列,其实加上触摸也没多少成本。
NEX-6的按钮自定义功能做得很不好,而α6000大幅改善,可定义的按钮有AEL、C1、C2、中央、左、右、下7个之多,这够用了。
相比NEX-6的XGA[]规格的OLED EVF取景器,α6000的EVF是缩了水的,分辨率降低到800X600,也就是官方说的144万点。取景效果相比NEX-6也是有退步的,不够精细。色彩表现则大大好于背屏。视野率100%,放大率107%,属于“大取景器”范畴了
虽然EVF和屏幕都不够好,但滚轮和按钮的设置变得更为合理,因此α6000操控体验还是改善了不少。
α6000 支持手机连接,手机中安装PlayMemories Mobile后就可以实现手机控制拍摄,但这个功能简直弱到无法吐槽,除了曝光补偿之外,没有任何其他可控功能,也无法触摸设置焦点,就剩下一个拍摄按钮,权当一个无线快门线用了。不过机内内置了一个叫做智能遥控的APP,可以在线升级,升级后,手机可以实现更多一些的控制功能,包括光圈、感光度、快门时间等,触摸对焦也有了。不过即便这样,还是很简陋,稳定性也不算好,会有连不上的时候,相比松下等竞争对手的APP,索尼提供的体验不算好。
机内处理技术
制造商=SONY;型号=ILCE-6000;镜头=E 50mm F1.8 OSS;焦距=50毫米;等效焦距=75毫米;光圈=F7.1;测光模式=模式;感光度=ISO1250;白平衡=自动;对比度=标准;饱和度=标准;锐度=标准;曝光补偿=-0.7EV;曝光时间=1/80秒;曝光程序=光圈优先;场景类型=标准;日期= 16:57:05
制造商=SONY;型号=ILCE-6000;镜头=E 19mm F2.8;焦距=19毫米;等效焦距=28毫米;光圈=F4.0;测光模式=模式;感光度=ISO100;白平衡=自动;对比度=标准;饱和度=标准;锐度=标准;曝光补偿=-0.3EV;曝光时间=1/500秒;曝光程序=程序模式;场景类型=标准;日期= 19:03:57
几乎每次写索尼的机型,我们都夸一次多帧合成。多帧合成技术是索尼的特色之一,其中包括了全景合成、多帧合成降噪、多帧HDR等实用型功能,虽然竞品也在模仿,但索尼始终更好用,表现为合成速度快,用户干预度低,很容易上手,也很容易出片。多帧合成降噪在NEX-6中作为收费功能被取消,而α6000又恢复成内置功能了。与多帧降噪类似的功能还有手持夜景、运动防抖等,其基本原理都是拍摄多张合成,来降低噪点提高画质。这种设计思路不只是影响到相机行业竞争对手,也深刻的影响到了手机行业,现在很多手机都可以拍摄全景、手持夜景,其原型都是来自索尼的相机。单帧后期处理功能依旧,因为单帧处理,索尼做得比较平庸,我们就不一一展现样张。
从NEX-6起,索尼启用了新的相机操作系统,对于用于来说最大改进就是支持安装APP来实现更多功能。NEX-6的国行版本却阉割掉了这个功能,而国行版的α6000则允许用户安装APP。但针对中国大陆地区的提供的APP只有寥寥几个免费APP,而且都不怎么实用,收费软件需要切换到香港区下载,支付货币自然也必须是港币。其中有几个比较有用的APP,例如星轨、延时拍摄、动态镜头等多帧拍摄APP,也有一些拍摄后处理的单帧处理APP,这些APP丰富了α6000的功能。
α6000支持引入了相位对焦,但以前的使用的反差式对焦也保留,构成了一套混合的对焦系统。其对焦原理和NEX-6一样,使用相位粗略对焦,使用反差对焦精确对焦,按照官方的说法,α6000 的是“增强型混合自动对焦”,官方还给出了一个参考的对焦速度――约0.06秒,如果只看数值,这就是当前微型单电圈中最快对焦之一,另外一个标称0.06秒的是松下GM1。但两者实际对比,α6000还是慢得多。
我们打算详细的说一下对焦的使用体验,因为α6000相比过往的索尼微单,进步是明显的。官方有个注释,0.06秒是在使用E PZ 16-50mm F3.5-5.6 OSS镜头并关闭预先AF情况下获得的,这个数据可能是极理想情况下获得,会与实际使用脱节,但实际使用中,即便达不到0.06秒,体验也是相当快速的,这与这枚镜头的驱动结构设计有关,它更容易实现快速的响应,而老的镜头则无能为力,这有个问题,目前能达到这种速度的镜头,仅此一枚,所以要改善索尼微型单电对焦不快的整体现状,需要更新镜头群。使用E PZ 16-50mm也不是全天候的快,当场景光线不好时,或者光圈偏小时,就会遇到明显变慢的问题,推测为通光量不够导致相位对焦系统不启动而依赖纯反差对焦来实现整个对焦过程。
制造商=SONY;型号=ILCE-6000;镜头=E PZ 16-50mm F3.5-5.6 OSS;焦距=50毫米;等效焦距=75毫米;光圈=F5.6;测光模式=模式;感光度=ISO100;白平衡=自动;对比度=标准;饱和度=标准;锐度=标准;曝光补偿=0.0EV;曝光时间=1/1000秒;曝光程序=光圈优先;场景类型=标准;日期= 15:22:24
制造商=SONY;型号=ILCE-6000;镜头=E 50mm F1.8 OSS;焦距=50毫米;等效焦距=75毫米;光圈=F1.8;测光模式=模式;感光度=ISO100;白平衡=自动;对比度=标准;饱和度=标准;锐度=标准;曝光补偿=0.0EV;曝光时间=1/1600秒;曝光程序=光圈优先;场景类型=标准;日期= 12:10:17
制造商=SONY;型号=ILCE-6000;镜头=E 50mm F1.8 OSS;焦距=50毫米;等效焦距=75毫米;光圈=F2.0;测光模式=模式;感光度=ISO100;白平衡=自动;对比度=标准;饱和度=标准;锐度=标准;曝光补偿=0.0EV;曝光时间=1/400秒;曝光程序=光圈优先;场景类型=标准;日期= 12:40:28
制造商=SONY;型号=ILCE-6000;镜头=E 50mm F1.8 OSS;焦距=50毫米;等效焦距=75毫米;光圈=F3.2;测光模式=模式;感光度=ISO100;白平衡=自动;对比度=标准;饱和度=标准;锐度=标准;曝光补偿=0.0EV;曝光时间=1/1600秒;曝光程序=光圈优先;场景类型=标准;日期= 16:39:04
制造商=SONY;型号=ILCE-6000;镜头=E 50mm F1.8 OSS;焦距=50毫米;等效焦距=75毫米;光圈=F5.6;测光模式=模式;感光度=ISO100;白平衡=自动;对比度=标准;饱和度=标准;锐度=标准;曝光补偿=0.0EV;曝光时间=1/800秒;曝光程序=光圈优先;场景类型=标准;日期= 14:43:25
制造商=SONY;型号=ILCE-6000;镜头=E 50mm F1.8 OSS;焦距=50毫米;等效焦距=75毫米;光圈=F2.0;测光模式=模式;感光度=ISO100;白平衡=自动;对比度=标准;饱和度=标准;锐度=标准;曝光补偿=0.0EV;曝光时间=1/1250秒;曝光程序=光圈优先;场景类型=标准;日期= 12:12:32
老镜头虽然不够快,但比起以前,搭配α6000也有明显的提升,加一点耐心,可以扫街拍摄了,而在此之前,抓拍是否成功,主要靠运气。我们拿着α6000在拉萨街头也拍到了很多想要的片子,我们对索尼微单的对焦性能开始有了改观。
制造商=SONY;型号=ILCE-6000;镜头=E 50mm F1.8 OSS;焦距=50毫米;等效焦距=75毫米;光圈=F2.2;测光模式=模式;感光度=ISO640;白平衡=手动;对比度=标准;饱和度=标准;锐度=标准;曝光补偿=-1.0EV;曝光时间=1/80秒;曝光程序=光圈优先;场景类型=标准;日期= 14:36:01
制造商=SONY;型号=ILCE-6000;镜头=E 50mm F1.8 OSS;焦距=50毫米;等效焦距=75毫米;光圈=F2.2;测光模式=模式;感光度=ISO640;白平衡=自动;对比度=标准;饱和度=标准;锐度=标准;曝光补偿=-2.0EV;曝光时间=1/80秒;曝光程序=光圈优先;场景类型=标准;日期= 14:32:23
制造商=SONY;型号=ILCE-6000;镜头=E 50mm F1.8 OSS;焦距=50毫米;等效焦距=75毫米;光圈=F2.2;测光模式=模式;感光度=ISO1250;白平衡=手动;对比度=标准;饱和度=标准;锐度=标准;曝光补偿=-0.7EV;曝光时间=1/80秒;曝光程序=光圈优先;场景类型=标准;日期= 11:44:46
制造商=SONY;型号=ILCE-6000;镜头=E 50mm F1.8 OSS;焦距=50毫米;等效焦距=75毫米;光圈=F1.8;测光模式=模式;感光度=ISO400;白平衡=自动;对比度=标准;饱和度=标准;锐度=标准;曝光补偿=-1.3EV;曝光时间=1/80秒;曝光程序=光圈优先;场景类型=标准;日期= 12:40:46
之前我们带着索尼微单去博物馆拍照,一般都是使用DMF模式,DMF就是AF+MF的混合模式,因为纯AF经常脱焦,而使用α6000,我们发现可以告别DMF了,这意味着α6000的对焦EV范围实际上得到了扩展,这种变化让人也更愿意在弱光环境使用α6000。α6000在弱光下对焦会明显下降,这可能与弱光下相位对焦系统无法启用有关。弱光无法对焦的现象还有一定比例,但比起之前,是少了很多,已经不足以构成一大心病了。
制造商=SONY;型号=ILCE-6000;镜头=E PZ 16-50mm F3.5-5.6 OSS;焦距=16毫米;等效焦距=24毫米;光圈=F5.6;测光模式=模式;感光度=ISO100;白平衡=自动;对比度=标准;饱和度=标准;锐度=标准;曝光补偿=0.0EV;曝光时间=1/250秒;曝光程序=光圈优先;场景类型=标准;日期= 10:14:47
制造商=SONY;型号=ILCE-6000;镜头=E PZ 16-50mm F3.5-5.6 OSS;焦距=16毫米;等效焦距=24毫米;光圈=F5.6;测光模式=模式;感光度=ISO100;白平衡=自动;对比度=标准;饱和度=标准;锐度=标准;曝光补偿=0.0EV;曝光时间=1/1600秒;曝光程序=光圈优先;场景类型=标准;日期= 15:04:35
但α6000的对焦算法还是存在问题。默认的对焦模式是自动多点对焦,合焦会显示对焦框,就是屏幕出现一堆小绿框的那种,对象目标在对焦框能应该就算成功了,但实际结果可能会有偏差。例如我们上面两张,对到后面的墙壁或者远景上了,而我们希望的目标对象是人物。这种现象不只是偶发,出现概率还挺大,所以我们后来也就不用多点对焦而改成单点,成功率就大大提高了。
制造商=SONY;型号=ILCE-6000;镜头=E 19mm F2.8;焦距=19毫米;等效焦距=28毫米;光圈=F4.5;测光模式=模式;感光度=ISO100;白平衡=自动;对比度=标准;饱和度=标准;锐度=标准;曝光补偿=0.0EV;曝光时间=1/1600秒;曝光程序=光圈优先;场景类型=标准;日期= 13:04:31
制造商=SONY;型号=ILCE-6000;镜头=E 19mm F2.8;焦距=19毫米;等效焦距=28毫米;光圈=F3.2;测光模式=模式;感光度=ISO100;白平衡=自动;对比度=标准;饱和度=标准;锐度=标准;曝光补偿=0.0EV;曝光时间=1/1250秒;曝光程序=光圈优先;场景类型=标准;日期= 15:15:03
制造商=SONY;型号=ILCE-6000;镜头=E 50mm F1.8 OSS;焦距=50毫米;等效焦距=75毫米;光圈=F2.5;测光模式=模式;感光度=ISO2000;白平衡=自动;对比度=标准;饱和度=标准;锐度=标准;曝光补偿=-1.0EV;曝光时间=1/80秒;曝光程序=光圈优先;场景类型=标准;日期= 09:08:08
制造商=SONY;型号=ILCE-6000;镜头=E PZ 16-50mm F3.5-5.6 OSS;焦距=16毫米;等效焦距=24毫米;光圈=F5.6;测光模式=模式;感光度=ISO100;白平衡=自动;对比度=标准;饱和度=标准;锐度=标准;曝光补偿=0.0EV;曝光时间=1/1600秒;曝光程序=光圈优先;场景类型=标准;日期= 14:51:05
索尼的测光一直靠谱。α6000测光范围0-20EV,全局1200区测光,支持全局、中央和点测模式。大部分场景中的测光结果准确可靠,略偏保守。其实α6000的宽容度很好,测光就算不那么准都不会有太大影响。α6000还提供了±5EV的曝光补偿,提供了很好的创作空间。
α6000的快门设计继承前作,快门范围依然是为1/4000秒 - 30秒,超过30秒,自动切换到B门模式,快门同步时间为1/160秒。依然具有电子前帘,可以提高拍摄效率。
色彩与白平衡
制造商=SONY;型号=ILCE-6000;镜头=E 19mm F2.8;焦距=19毫米;等效焦距=28毫米;光圈=F4.0;测光模式=模式;感光度=ISO100;白平衡=自动;对比度=标准;饱和度=标准;锐度=标准;曝光补偿=-0.7EV;曝光时间=1/4000秒;曝光程序=光圈优先;场景类型=标准;日期= 14:19:30
制造商=SONY;型号=ILCE-6000;镜头=E 19mm F2.8;焦距=19毫米;等效焦距=28毫米;光圈=F3.2;测光模式=模式;感光度=ISO100;白平衡=自动;对比度=标准;饱和度=标准;锐度=标准;曝光补偿=-1.0EV;曝光时间=1/4000秒;曝光程序=光圈优先;场景类型=标准;日期= 15:16:35
制造商=SONY;型号=ILCE-6000;镜头=E 19mm F2.8;焦距=19毫米;等效焦距=28毫米;光圈=F3.2;测光模式=模式;感光度=ISO100;白平衡=自动;对比度=标准;饱和度=标准;锐度=标准;曝光补偿=-0.7EV;曝光时间=1/4000秒;曝光程序=光圈优先;场景类型=标准;日期= 14:58:52
制造商=SONY;型号=ILCE-6000;镜头=E 50mm F1.8 OSS;焦距=50毫米;等效焦距=75毫米;光圈=F2.0;测光模式=模式;感光度=ISO1250;白平衡=手动;对比度=标准;饱和度=标准;锐度=标准;曝光补偿=-0.7EV;曝光时间=1/80秒;曝光程序=光圈优先;场景类型=标准;日期= 12:47:39
制造商=SONY;型号=ILCE-6000;镜头=E 50mm F1.8 OSS;焦距=50毫米;等效焦距=75毫米;光圈=F2.0;测光模式=模式;感光度=ISO640;白平衡=手动;对比度=标准;饱和度=标准;锐度=标准;曝光补偿=-1.0EV;曝光时间=1/80秒;曝光程序=光圈优先;场景类型=标准;日期= 12:49:22
制造商=SONY;型号=ILCE-6000;镜头=E PZ 16-50mm F3.5-5.6 OSS;焦距=16毫米;等效焦距=24毫米;光圈=F5.6;测光模式=模式;感光度=ISO100;白平衡=自动;对比度=标准;饱和度=标准;锐度=标准;曝光补偿=0.0EV;曝光时间=1/1000秒;曝光程序=光圈优先;场景类型=标准;日期= 14:56:23
制造商=SONY;型号=ILCE-6000;镜头=E PZ 16-50mm F3.5-5.6 OSS;焦距=35毫米;等效焦距=52毫米;光圈=F7.1;测光模式=模式;感光度=ISO100;白平衡=手动;对比度=标准;饱和度=标准;锐度=标准;曝光补偿=0.0EV;曝光时间=1/400秒;曝光程序=光圈优先;场景类型=标准;日期= 11:09:26
制造商=SONY;型号=ILCE-6000;镜头=E PZ 16-50mm F3.5-5.6 OSS;焦距=16毫米;等效焦距=24毫米;光圈=F7.1;测光模式=模式;感光度=ISO100;白平衡=自动;对比度=标准;饱和度=标准;锐度=标准;曝光补偿=0.0EV;曝光时间=1/500秒;曝光程序=光圈优先;场景类型=标准;日期= 13:45:39
制造商=SONY;型号=ILCE-6000;镜头=E 50mm F1.8 OSS;焦距=50毫米;等效焦距=75毫米;光圈=F3.2;测光模式=模式;感光度=ISO100;白平衡=自动;对比度=标准;饱和度=标准;锐度=标准;曝光补偿=0.0EV;曝光时间=1/500秒;曝光程序=光圈优先;场景类型=标准;日期= 12:49:54
制造商=SONY;型号=ILCE-6000;镜头=E 50mm F1.8 OSS;焦距=50毫米;等效焦距=75毫米;光圈=F1.8;测光模式=模式;感光度=ISO100;白平衡=自动;对比度=标准;饱和度=标准;锐度=标准;曝光补偿=0.0EV;曝光时间=1/800秒;曝光程序=光圈优先;场景类型=标准;日期= 16:15:03
制造商=SONY;型号=ILCE-6000;镜头=E 19mm F2.8;焦距=19毫米;等效焦距=28毫米;光圈=F6.3;测光模式=模式;感光度=ISO100;白平衡=自动;对比度=标准;饱和度=标准;锐度=标准;曝光补偿=0.0EV;曝光时间=1/100秒;曝光程序=光圈优先;场景类型=标准;日期= 18:21:01
制造商=SONY;型号=ILCE-6000;镜头=E 19mm F2.8;焦距=19毫米;等效焦距=28毫米;光圈=F6.3;测光模式=模式;感光度=ISO100;白平衡=自动;对比度=标准;饱和度=标准;锐度=标准;曝光补偿=0.0EV;曝光时间=1/100秒;曝光程序=光圈优先;场景类型=标准;日期= 18:16:59
制造商=SONY;型号=ILCE-6000;镜头=E 19mm F2.8;焦距=19毫米;等效焦距=28毫米;光圈=F6.3;测光模式=模式;感光度=ISO100;白平衡=自动;对比度=标准;饱和度=标准;锐度=标准;曝光补偿=-0.3EV;曝光时间=1/320秒;曝光程序=光圈优先;场景类型=标准;日期= 18:50:05
制造商=SONY;型号=ILCE-6000;镜头=E 50mm F1.8 OSS;焦距=50毫米;等效焦距=75毫米;光圈=F2.2;测光模式=模式;感光度=ISO2000;白平衡=自动;对比度=标准;饱和度=标准;锐度=标准;曝光补偿=-1.0EV;曝光时间=1/80秒;曝光程序=光圈优先;场景类型=标准;日期= 14:22:39
制造商=SONY;型号=ILCE-6000;镜头=E 19mm F2.8;焦距=19毫米;等效焦距=28毫米;光圈=F4.5;测光模式=模式;感光度=ISO100;白平衡=手动;对比度=标准;饱和度=标准;锐度=标准;曝光补偿=0.0EV;曝光时间=25/10秒;曝光程序=光圈优先;场景类型=标准;日期= 21:52:43
制造商=SONY;型号=ILCE-6000;镜头=E 19mm F2.8;焦距=19毫米;等效焦距=28毫米;光圈=F4.5;测光模式=模式;感光度=ISO100;白平衡=自动;对比度=标准;饱和度=标准;锐度=标准;曝光补偿=0.0EV;曝光时间=1/800秒;曝光程序=光圈优先;场景类型=标准;日期= 14:04:51
制造商=SONY;型号=ILCE-6000;镜头=E 19mm F2.8;焦距=19毫米;等效焦距=28毫米;光圈=F6.3;测光模式=模式;感光度=ISO100;白平衡=自动;对比度=标准;饱和度=标准;锐度=标准;曝光补偿=0.0EV;曝光时间=1/500秒;曝光程序=光圈优先;场景类型=标准;日期= 15:15:47
制造商=SONY;型号=ILCE-6000;镜头=E 19mm F2.8;焦距=19毫米;等效焦距=28毫米;光圈=F6.3;测光模式=模式;感光度=ISO100;白平衡=自动;对比度=标准;饱和度=标准;锐度=标准;曝光补偿=0.0EV;曝光时间=1/400秒;曝光程序=光圈优先;场景类型=标准;日期= 16:26:23
制造商=SONY;型号=ILCE-6000;镜头=E 19mm F2.8;焦距=19毫米;等效焦距=28毫米;光圈=F3.2;测光模式=模式;感光度=ISO100;白平衡=手动;对比度=标准;饱和度=标准;锐度=标准;曝光补偿=0.0EV;曝光时间=1/1600秒;曝光程序=光圈优先;场景类型=标准;日期= 19:01:57
制造商=SONY;型号=ILCE-6000;镜头=E 19mm F2.8;焦距=19毫米;等效焦距=28毫米;光圈=F3.2;测光模式=模式;感光度=ISO100;白平衡=自动;对比度=标准;饱和度=标准;锐度=标准;曝光补偿=0.0EV;曝光时间=1/125秒;曝光程序=光圈优先;场景类型=标准;日期= 15:20:23
NEX-6尝试着朝明快活泼,色彩偏暖的方向走,但α6000又回归到索尼一贯的中性偏浓郁的色彩风格,这种风格保守,不一定讨好眼球,但留给后期的空间要大一点。α6000高光部分具有出色的宽容度,即便曝光设置比较激进,高光区域还能保留不少细节,合理情况下很难出现惨白的现象。中间调层次丰富,能展现高光到暗部细腻的变化,在APS-C机型中,已属上等。缺点依然在暗部,容易出现死黑,这个问题从第一台NEX问世起就有了,这与降噪算法有关。根据α6000的这个成像特点,可以试着经常性的加些曝光补偿,如果特别在意暗部细节,还是使用RAW更好。
与之前的机型一样,α6000一样具有丰富的白平衡选项,包括各种预设以及手动设置K值,调节范围K,调节色温值的同时还可以调整色偏,以达到预期效果。α6000 的色彩模式还是叫做“创意风格”,包括标准、生动、中性、清澈、深色、轻淡、肖像、风景、黄昏、夜景、红叶、黑白、棕褐色等,其中最常用的标准、生动、黑白、等都有副组,用于保持不一样的设置,这张设计比较方便。以前我们使用NEX拍摄,标准模式偏清淡,α6000也是如此,因此我们一般使用生动模式,色彩看上去会更加饱满,但在暗部会更多的牺牲一点细节。
制造商=SONY;型号=ILCE-6000;镜头=E 50mm F1.8 OSS;焦距=50毫米;等效焦距=75毫米;光圈=F8.0;测光模式=模式;感光度=ISO100;白平衡=手动;对比度=标准;饱和度=标准;锐度=标准;曝光补偿=0.3EV;曝光时间=1/5秒;曝光程序=光圈优先;场景类型=标准;日期= 17:30:19
制造商=SONY;型号=ILCE-6000;镜头=E 50mm F1.8 OSS;焦距=50毫米;等效焦距=75毫米;光圈=F8.0;测光模式=模式;感光度=ISO100;白平衡=手动;对比度=标准;饱和度=标准;锐度=标准;曝光补偿=0.3EV;曝光时间=1/5秒;曝光程序=光圈优先;场景类型=标准;日期= 17:30:19
制造商=SONY;型号=ILCE-6000;镜头=E 50mm F1.8 OSS;焦距=50毫米;等效焦距=75毫米;光圈=F8.0;测光模式=模式;感光度=ISO200;白平衡=手动;对比度=标准;饱和度=标准;锐度=标准;曝光补偿=0.3EV;曝光时间=1/10秒;曝光程序=光圈优先;场景类型=标准;日期= 17:30:47
制造商=SONY;型号=ILCE-6000;镜头=E 50mm F1.8 OSS;焦距=50毫米;等效焦距=75毫米;光圈=F8.0;测光模式=模式;感光度=ISO400;白平衡=手动;对比度=标准;饱和度=标准;锐度=标准;曝光补偿=0.3EV;曝光时间=1/20秒;曝光程序=光圈优先;场景类型=标准;日期= 17:31:06
制造商=SONY;型号=ILCE-6000;镜头=E 50mm F1.8 OSS;焦距=50毫米;等效焦距=75毫米;光圈=F8.0;测光模式=模式;感光度=ISO800;白平衡=手动;对比度=标准;饱和度=标准;锐度=标准;曝光补偿=0.3EV;曝光时间=1/40秒;曝光程序=光圈优先;场景类型=标准;日期= 17:31:28
制造商=SONY;型号=ILCE-6000;镜头=E 50mm F1.8 OSS;焦距=50毫米;等效焦距=75毫米;光圈=F8.0;测光模式=模式;感光度=ISO1600;白平衡=手动;对比度=标准;饱和度=标准;锐度=标准;曝光补偿=0.3EV;曝光时间=1/80秒;曝光程序=光圈优先;场景类型=标准;日期= 17:31:57
制造商=SONY;型号=ILCE-6000;镜头=E 50mm F1.8 OSS;焦距=50毫米;等效焦距=75毫米;光圈=F8.0;测光模式=模式;感光度=ISO3200;白平衡=手动;对比度=标准;饱和度=标准;锐度=标准;曝光补偿=0.3EV;曝光时间=1/160秒;曝光程序=光圈优先;场景类型=标准;日期= 17:32:21
制造商=SONY;型号=ILCE-6000;镜头=E 50mm F1.8 OSS;焦距=50毫米;等效焦距=75毫米;光圈=F8.0;测光模式=模式;感光度=ISO6400;白平衡=手动;对比度=标准;饱和度=标准;锐度=标准;曝光补偿=0.3EV;曝光时间=1/320秒;曝光程序=光圈优先;场景类型=标准;日期= 17:33:03
制造商=SONY;型号=ILCE-6000;镜头=E 50mm F1.8 OSS;焦距=50毫米;等效焦距=75毫米;光圈=F8.0;测光模式=模式;感光度=ISO12800;白平衡=手动;对比度=标准;饱和度=标准;锐度=标准;曝光补偿=0.3EV;曝光时间=1/640秒;曝光程序=光圈优先;场景类型=标准;日期= 17:34:07
制造商=SONY;型号=ILCE-6000;镜头=E 50mm F1.8 OSS;焦距=50毫米;等效焦距=75毫米;光圈=F8.0;测光模式=模式;感光度=ISO25600;白平衡=手动;对比度=标准;饱和度=标准;锐度=标准;曝光补偿=0.3EV;曝光时间=1/1250秒;曝光程序=光圈优先;场景类型=标准;日期= 17:34:27
制造商=SONY;型号=ILCE-6000;镜头=E 50mm F1.8 OSS;焦距=50毫米;等效焦距=75毫米;光圈=F2.0;测光模式=模式;感光度=ISO2000;白平衡=手动;对比度=标准;饱和度=标准;锐度=标准;曝光补偿=0.0EV;曝光时间=1/80秒;曝光程序=光圈优先;场景类型=标准;日期= 12:48:21
制造商=SONY;型号=ILCE-6000;镜头=E 50mm F1.8 OSS;焦距=50毫米;等效焦距=75毫米;光圈=F2.2;测光模式=模式;感光度=ISO1250;白平衡=手动;对比度=标准;饱和度=标准;锐度=标准;曝光补偿=-0.7EV;曝光时间=1/80秒;曝光程序=光圈优先;场景类型=标准;日期= 11:35:46
制造商=SONY;型号=ILCE-6000;镜头=E 50mm F1.8 OSS;焦距=50毫米;等效焦距=75毫米;光圈=F2.5;测光模式=模式;感光度=ISO2000;白平衡=自动;对比度=标准;饱和度=标准;锐度=标准;曝光补偿=-1.0EV;曝光时间=1/80秒;曝光程序=光圈优先;场景类型=标准;日期= 09:06:53
制造商=SONY;型号=ILCE-6000;镜头=E 50mm F1.8 OSS;焦距=50毫米;等效焦距=75毫米;光圈=F2.2;测光模式=模式;感光度=ISO3200;白平衡=手动;对比度=标准;饱和度=标准;锐度=标准;曝光补偿=-1.7EV;曝光时间=1/80秒;曝光程序=光圈优先;场景类型=标准;日期= 15:24:47
不管是人造光环境测试还是实景测试,α6000可用感光度可达ISO,ISO3200涂抹开始变得明显,但还可以勉强用于创作性拍摄,而ISO6400用户记录性拍摄也没问题,更高就失去实用性了。100%的放大观察,相比NEX-6,α6000的进步看似不大,但不要忘了像素是由1600万提升到了2400万,缩图到一样尺寸时,α6000的画质优势会得以体现。
相比NEX-6,视频性能并没有得到明显的提升,最高规格为P,最高码率28Mbps,但获益于对焦性能的改善,视频的拍摄体验还是有所改善。α6000的视频画质不足以作为高级应用,但家用绰绰有余了。
一流水准的感光器
APS-C画幅,高感表现当前一流水平
中性保守的色彩风格
改善的操控性
PlayMemories Mobile体验不佳
相比NEX-6缩水的电子取景器和背屏
翻转屏适合各种机位拍摄
对焦有显著改善,但缺乏镜头支持,整体性改善需时日
α6000可以安装扩展功能的APP
整体进步明显
α6000在保持画质相当的情况下,提高了像素,实际上是提高了画质,高像素变得有意义。中性保守的色彩风格,给后期留下空间,但直出的片子确实不如奥林巴斯那么招人喜欢。对焦系统的显著提升,让α6000能适用的题材更多,可以拿着去扫街了,也可以去博物馆用自动对焦模式拍展品了,以前都是比较困难的,但目前的镜头和对焦性能还不足以高效率的拍熊孩子。操控性的改善,让α6000也变得易于使用,但索尼更需要改进的是设计师的操控逻辑。操控和对焦的改善,能明显提升机器的使用率,而不是放在一旁吃灰。缩水的地方是取景器和背屏,需要适应适应,但价格上则做出了让步,α6000的国行套机价格也就4000多,价格算是厚道,因此,Soomal给予索尼 α6000以推荐评级。
本文的相关书签:
101048404119
相关的文章
1182012730570
本文一共有 109 条评论
140.207.223.***140.207.223.***
223.104.005.***223.104.005.***
113.246.103.***113.246.103.***
140.207.223.***140.207.223.***
183.069.221.***183.069.221.***
202.103.212.***202.103.212.***
124.074.101.***124.074.101.***
124.235.154.***124.235.154.***
120.219.148.***120.219.148.***
058.049.174.***058.049.174.***
106.036.254.***106.036.254.***
提示本贴不可匿名回复,回复等级为:0 ,您现在正处在潜水状态
3396 为防止广告机贴垃圾,不得已而为之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索尼6000l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