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通铁路大桥长江大桥受力分析

苏通长江大桥十大关键技术
苏通长江大桥十大关键技术
&&&&&&& 1、主桥结构体系研究
  桥梁对静、动力反应敏感,为改善结构性能,需对桥梁结构体系进行研究设计采用阻尼装置,设计要求高、参数复杂,国内没有类似工程经验
  2、抗风性能研究
  风荷载是桥梁的控制荷载之一,对结构设计影响大桥梁风致振动是桥梁设计必须解决好的关键问题,必须采用风洞试验对风动力参数及结构抗风性能进行研究为保证桥梁安全,需采取必要的减振措施
  3、抗震性能研究
  松、软地层条件设计地震动参数的确定困难而复杂,桥梁结构特性对地震动力反应敏感,设计难度大国内抗震计算方法、软件难以适用必须采取减、隔震或消能措施
  4、防船撞系统研究
  船撞力大,船撞对结构受力影响明显需采用主动、被动防撞相结合的方法主动防撞是利用南通现有的VTS系统对江面航行船舶进行实时跟踪监控被动防撞是充分考虑到船撞力对结构的影响,确保受力安全
  5、超大群桩基础设计与施工
  基础位于软弱土层中,承受的静、动力荷载大,桩基数量多,结构受力传力机理复杂,群桩效应突出,国内外规范难以涵盖大规模水上施工技术指标严,工艺要求高超大规模钢吊箱水上拼装与沉放风险高,难度大大体积混凝土承台施工技术要求高、工艺复杂
我来说两句 ()
结构热门下载
本月推荐论文
Copyright & 2007 - 2012
All Rights Reserved.
E-mail: 手机:工具类服务
编辑部专用服务
作者专用服务
苏通长江大桥的工程地质研究
过去10年来,随着城市化加快发展,促进了长江下游特大型桥梁的建设,其中主跨1 088m的苏州-南通特大斜拉桥就是其中之一.苏通大桥位于巨厚的第四系覆盖层地区,因此,土层结构特征、持力层和基础型式的选择,以及工程参数的确定成为主要工程地质问题,需要研究解决.应用岩土工程优势面理论对苏通大桥的研究思路,着重介绍了在巨厚覆盖层地基中用层组结构划分和优势层的研究观点,用优势指标法量化判定桩和沉井基础的持力层以及用多法求合理设计参数和提出若干工程设计与施工的建议等三方面问题的研究成果,从而推动了该工程的顺利进行.
LUO Guo-yu
YAN Chang-hong
LI Xiao-zhao
JIANG Jian-ping
作者单位:
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江苏,南京,210093
年,卷(期):
机标分类号:
在线出版日期:
本文读者也读过
相关检索词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资助项目(编号:2006BAH03B01)(C)北京万方数据股份有限公司
万方数据电子出版社苏通长江大桥魅力何在?
 您的位置:
苏通长江大桥魅力何在?
&&&&新华社记者邓华宁 王骏勇 王雅楠
&&&&拥有1088米世界第一跨径的苏通大桥于6月30日正式建成通车。这个特大型桥梁工程创造了最大主跨等四项世界纪录。
&&&&苏通大桥与刚刚建成通车的杭州湾跨海大桥连成一线,在上海与南通、宁波之间架起一条最短的陆路通道,长三角城市群因两座大桥的贯通形成一条新的“经济走廊”。
&&&&创四个“世界第一”
&&&&苏通大桥位于江苏苏州与南通之间,整个线路全长32.4公里,其中跨江大桥长8146米,由主跨1088米双塔斜拉桥及辅助和引桥组成。苏通大桥总投资78.9亿元,于2003年6月27日正式开工建设。据交通部专家组介绍,苏通大桥创造了四个世界第一:
&&&&最大主跨。苏通大桥跨径为1088米,是当今世界跨径最大的斜拉桥。交通部专家委员会主任、原总工程师凤懋润介绍,在中国建桥史上,第一个意义重大的斜拉桥工程是1991年建成的上海南浦大桥,跨径423米。此后我国相继建成主跨602米的杨浦大桥、主跨648米的南京三桥,以及现在主跨1088米的苏通大桥。在世界建桥史上,此前跨径最大的斜拉桥是日本多多罗大桥,主跨890米。
&&&&最深基础。苏通大桥主墩基础由131根长约120米、直径2.5米至2.8米的群桩组成,承台长114米、宽48米,面积有一个足球场大,是在40米水深以下厚达300米的软土地基上建起来的,是世界上规模最大、入土最深的群桩基础。
&&&&最高塔桥。目前世界上已建成最高桥塔为多多罗大桥224米的钢塔,苏通大桥采用高300.4米的混凝土塔,为世界最高桥塔。
&&&&最长拉索。苏通大桥最长拉索长达577米,比日本多多罗大桥斜拉索长100米,为世界上最长的斜拉索。
&&&&江苏省交通厅厅长、苏通大桥现场总指挥游庆仲对苏通大桥的几个“世界第一”有个生动的比喻:“一个人个子高了,那穿的背心也大,衣服也长,连鞋子、袜子都要大。”
&&&&记者从苏通大桥建设指挥部获悉,苏通大桥最近被国际桥梁学术会议IBC授予国际桥梁大会“乔治?理查德森大奖”。法国诺曼底大桥、希腊瑞昂大桥曾获这一殊荣。
&&&&科技创新成果丰硕
&&&&苏通大桥坐落在长江入海口,地质、气候、水文条件复杂,面临抗风、抗震、防船撞、防冲刷等众多考验。大桥设计建设过程中,先后有近70位院士、200多位各界专家参与科研设计工作,开展百余项科研专题攻关,攻克了斜拉桥结构体系等关键技术难题,取得丰硕科技创新成果。
&&&&除最大跨径外,凤懋润说:“300.4米高的桥塔要笔直,设计要求从塔顶到塔底的垂直度误差不能超过10厘米,而苏通大桥误差仅为9毫米,如此高的精度体现了高技术含量。”
&&&&苏通大桥在桥塔和钢箱梁桥面之间安装了名为“粘滞阻尼器”的约束装置,让大桥处于动态的半漂浮状态。国际桥梁协会副主席、中国工程院院士项海帆介绍,这就像给汽车驾驶员系上了安全带,让大桥在突遇地震、狂风等外力破坏时,桥面钢箱梁不会出现过大位移,保护大桥安全,“这是中国桥梁设计的突破。”
&&&&桥梁的耐久性关系重大,世界上许多桥梁达不到设计寿命要求,有的设计寿命100年的桥实际只能使用三四十年,桥梁维护修补费用往往超出建设费用数倍。中国工程院院士孙伟说,通过苏通大桥的环境和加载模拟试验结果显示,大桥使用寿命超过100年。
&&&&桥梁建设要使用巨量的混凝土,混凝土必须密实、经得起环境考验,才能保护好内部钢筋,避免桥梁承载力下降。孙伟的研究课题是要在水泥中掺入不同比例的粉煤灰,提高混凝土寿命。孙伟带领她的团队在苏通大桥做了4年研究,摸索在大桥不同部位的混凝土应该用多少粉煤灰。
&&&&最终,苏通大桥混凝土质量达到国内领先、国际先进。孙伟说,借助苏通大桥这个平台,他们对粉煤灰混凝土的机理作了彻底研究,掌握了其中的奥秘。工程还有多少年寿命?何时需要修补?都可以进行科学预测。另外,使用粉煤灰可以节省大量水泥,对资源、环境的贡献巨大。
&&&&项海帆说,现代桥梁从1945年诞生至今已有60多年,平均每年约有一项创新。一座大桥能有一两个创新点,两三个对技术的改进和拓展,就很不容易。
&&&&长三角出现新“经济走廊”
&&&&苏通大桥建成后,与不久前刚建成通车的杭州湾大桥连成一线,在上海与南通、宁波之间架起一条最短的陆路通道。
&&&&苏通大桥位于苏州与南通之间;杭州湾跨海大桥北起嘉兴,跨越杭州湾海域后止于宁波慈溪,全长36公里。两座大桥通车前,由于受长江和杭州湾“天堑”阻隔,长三角地区不能和上海直接连通的城市依然徘徊在长三角核心经济圈外。&&&&两桥通车后,上海至南通车程由以往3个多小时缩短为1小时,上海至宁波的车程缩短了120公里。南通、宁波将跻身上海经济圈,接受上海经济的辐射和产业转移。
&&&&南通市发改委主任蔡惠忠说,苏通大桥对南通的影响是全方位的。自从2001年大桥开工建设以来,大桥的先期效应已显现:南通发展速度跃居长三角16城之首,GDP增幅连续3年位列江苏省第一,跻身于GDP超2000亿元的城市行列;近三年,上海资本以每年15%以上的增幅投向南通农业,总投资超过50亿元。上海的纺织生产基地大量向苏北腹地转移。江苏省旅游局综合处周晓平处长说:“大桥对旅游的影响在去年开始显现。南通市去年接待游客1070万人次,增幅达24%,其中上海游客增幅最大。苏北淮安、盐城、连云港等市日前在上海共同推出旅游新干线,借大桥贯通之机,吸引上海游客。” 
 苏北淮安市楚州区文化局长梁文龙对记者说,当地很多名胜古迹因为交通难题“推不出去”。有了苏通大桥,必定会带动相关产业共同发展,让旅游团“拐进楚州”。
&&&&宁波交通局人士说,杭州湾大桥通车后,仅一个上午就有二三万辆车争相过桥,“两桥通车后,苏嘉杭高速公路、宁通高速公路、盐通高速公路等浙江与江苏的高速公路网络贯通了。苏北、苏中和浙东南、上海之间的时空距离大大缩短,尤其对苏北、浙东南来说,其融入长三角、实现区域联动的速度将加快。”除了投资和旅游效应,苏通大桥杭州湾大桥还将长三角沿海港口连成一片。
&&&&专家表示,如果以南京港为原点,一个巨大的扇形港口辐射区将在中国的东南沿海出现,长三角港口群的腹地范围将变得更加广阔。(新华网江苏频道南京7月1日电)
新华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新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新华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新华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新华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新华网管理协调部 电话:010--【资 讯】: -
【行 业】: -
【商 务】: - 建设市场 -
苏通长江公路大桥:自主创新撑起世界之最
  刚刚通车的苏通长江公路大桥所包含的数个第一,创造了世界桥梁建设史上的工程奇迹,成为中国迈进世界桥梁技术强国的标志性工程。
  在世界最大的斜拉桥苏通大桥边,我国第一个大桥实物展览馆正式向公众开放了。
  记者:我们看到像钻头、钢护筒还有灌注桩等大桥结构部件的试验品都被保留了下来,在这里以一比一的比例向人们展示。
  江苏省交通厅厅长游庆仲:苏通大桥是一项世界级的挑战工程,没有现成的经验,也没有现成的参照,这些个物件就是我们依靠自主创新解决世界级施工技术难题的印证。
  在大桥两座主塔墩下,是世界规模最大、入土最深的131根钻孔桩,它们犹如定海神针支撑着整座大桥。然而最初施工的时候,由于突如其来的天文大潮,好不容易被打入江中连为一体的12根钢管桩竟被活生生全部拦腰折断。大桥建设者独辟蹊径,大胆采用外面钢管里面混凝土的钻孔灌注桩,终于这些独创的实心桩搭设的桥塔底盘稳坐江中。
  代表我国桥梁建设最高水平的苏通大桥以300零4米的高度树起了世界最高桥塔,比巴黎的艾菲尔铁塔还高出20米。然而在支撑桥面拉索主要受力结构的桥塔施工中,受阳光照射的一面与背光的一面随着高度攀升,温差越来越大,可怕的“背日葵”现象导致塔身始终在摆动。
  中交公路规划设计院院长、苏通大桥总设计师张喜刚:这就好比小孩摞硬币,摞5阁、10个很容易,但是要摞100个、200个保持不倒,那就需要很高的技术了。
  建设者独具创新的将主塔分成68个节段一节一节浇注,最终,塔底到塔顶相当于100层楼高的垂直度误差奇迹般的仅仅7毫米。五年间,苏通大桥创造了最深基础、最高桥塔、最长拉索、最大主跨四项斜拉桥世界纪录。61472根高强度钢丝全部实现国产化。大桥建设中,先后有78家国内企业参与创新建设,携手提升我国在国际桥梁市场的竞争力。
  交通运输部专家委员会主任凤懋润:以苏通大桥为代表的一批特大型桥梁的成功建设,标志着我们国家进入了世界桥梁技术强国的行列。
  专题:
敬告:转载本文时请注明出处为“中国公路网”,必须保留网站名称、网址、作者等信息,不得随意删改文章任何内容,中国公路网将保留法律追究权利。
 今日信息概览
上周网友最关注公路新闻
上周网友最关注行业热点
中 路 公 告
[ 服务热线 (010) ] [ 在线服务QQ:6673744(大聪头)、(Dior甜心)、(左岸)、(沁雨) ]
京ICP备号-3 中国公路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转载。 Copyright &(window.slotbydup=window.slotbydup || []).push({
id: '2014386',
container: s,
size: '234,60',
display: 'inlay-fix'
&&|&&0次下载&&|&&总2页&&|
您的计算机尚未安装Flash,点击安装&
阅读已结束,如需下载到电脑,请使用积分()
下载:1积分
2人评价15页
3人评价562页
0人评价1页
0人评价3页
0人评价7页
所需积分:(友情提示:所有文档均可免费全文预览!下载之前请务必先预览阅读,以免误下载造成积分浪费!)
(多个标签用逗号分隔)
文不对题,内容与标题介绍不符
广告内容或内容过于简单
文档乱码或无法正常显示
若此文档涉嫌侵害了您的权利,请参照说明。
评价文档:
下载:1积分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苏通长江大桥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