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课文记念刘和珍君ppt中他们为什么要请愿

记念刘和珍君全文 【范文十篇】
范文一:记念刘和珍君教学目标 : 一. 理解课文包含的主要意思,阐释课文中难句的含义。 二.了解课文记叙、议论、抒情三种表达方式综合运用的写法。 三.学习爱国青年的精神,铭记血债,不忘教训,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 四.在理清思路的基础上,深入理解文章的思想感情和含义深刻的句子。 重点: 理清作者思想感情的发展脉络,深入理解文章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难点: 理清文章思路,深入理解文章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课时:三个课时。 教学进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整体感知课文,理解文章的思想感情 教学步骤 : 一. 导入
同学们,发生在1926年的三o一八惨案是日本帝国主义支持下的段祺瑞政府屠杀爱国请愿人民的血的历史,是二百多名请愿群众倒在血泊中的惨烈的一幕,更是中国人残害中国人的一场罪恶、一场悲哀、一场耻辱!路,还没有开始就走到了尽头,梦,还来不及做就永远不再醒来,刘和珍,这位年仅22岁的女大学生就这样倒在了反动派的枪弹之下。在惨案发生后的第六天,鲁迅先生终于按捺不住心中的悲愤,毅然写下了这悲愤沉痛的悼念文章——《记念刘和珍君》,以此来警醒中国人民永远记住这笔血债! 请一位同学读一下文中注释①,大家体会一下作者写这篇文章的感情基调。(提示:悲、愤!) 二. 简介作者并解题 1. 指名学生简介本文的作者?提示: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中国现代最伟大是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我们熟悉的作品有《故乡》、《孔已己》、《从百草原到三味书屋》、《社戏等》) 2. 解题:关于题目中的“记”相当于“纪”, 并非另有其意,不能把“记念”一词理解为“记叙、怀念”,。在白话文刚刚兴起时,人们有时不能严格界定字词,如文中“那里还能有什么言语”中的“那”实为“哪”,鲁迅当时用“记念”实为我们今天所说的“纪念”。 3. 君:对人的尊称。 三. 整体感知全文,理清脉络。
1.听录音朗读课文。 注意体会本文“悲愤”的感情基调,注意生字词。并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⑴、给文章的七个小节分层次,并归纳其大意。 ⑵找出文中有关刘和珍的三件事情,并以此分析她的形象和高尚品质。 提出听读要求:注意作者悲、愤的感情基调,纠正字词读音。 学生讨论后,指名学生回答⑴、⑵两个问题。
(明确:⑴,第一层1、2小节,交代写作原由; 第二层3、4、5小节,记叙刘和珍的生平和遇难经过; 第三层6、7小节,评述惨案的教训和意义。 ⑵.刘和珍的三件事情: 一、预定《莽原》全年,表现了她要求进步,追求真理的品质; 二、反抗校长,表现她勇敢顽强,有正义感、有责任感等品质; 三、参与请愿并遇害,表现了她英勇、进步为国家和民族勇于牺牲的爱国精神等。 刘和珍的外表形象:始终微笑着,态度很温和。) 2.本文题为记“记念刘和珍君”,但明显不全在写刘和珍,那么请同学们找出文中一共写了几类人?三o一八惨案后他们各自的动向如何?作者对他们的态度和感情怎样?由此能否推出作者写作目的?即完成下列表格:(师生齐填,边填边分析) 哪
人 动向 作者态度和感情 写作目的 爱国青年:猛士,苟活者(“我”) 悼念 尊敬激励
悲 悼念、鼓励 反动派:当局者,流言家,有恶意的闲人 污蔑 控诉抨击
愤 揭露 麻木的民众:庸人,无恶意的闲人 淡漠 哀伤唤醒
哀、愤 唤醒
3. 总结:由此可见作者写作本文的目的除了要悼念在惨案中牺牲的爱国者刘和珍等人外,更深远的意义应在于评述惨案,以此来鼓励生者、激励猛士,揭露敌人,唤醒庸人,评述惨案的教训和意义等。而纪念刘和珍正是本文写作目的的切入点。 四. 作业 :熟读全文。尽力背诵2小节。
在理清文章三大层次的基础上,概括各小节的意思。 附:板书设计
记念刘和珍君 哪
人 动向 作者态度和感情 写作目的 爱国青年:猛士,苟活者(“我”) 悼念 尊敬激励
悲 悼念、鼓励 反动派:当局者,流言家,有恶意的闲人 污蔑 控诉抨击
愤 揭露 麻木的民众:庸人,无恶意的闲人 淡漠 哀伤唤醒
哀、愤 唤醒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学习文章第1至4小节,以第四节为例,训练理清局部思路,在沥青思路的基础上理解难句,以加深对文章思想感情的理解。 教学步骤 :
一. 复习上节课学过的内容到入新课。 上堂课我们学习了本文的写作背景,概括出了本文“悲愤”的感情基调,了解了刘和珍的生平,知道本文写作目的。这堂课我们具体学习一下文章的1、2、3、4小节,看作者是如何纪念死者、评述惨案的。 二. 分析文章,理解难句。 (一). 分析一、二小节
1、齐读这一部分,要求带着以下问题: 1)作者在第1、2节都说道“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请问各有什么含义? 2)本段段意既然为交代写作原由,请问其写作原由是什么? (解决:第一节“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这个“必要”说的是要悼念遇害者刘和珍,奉献作者最大的悲哀和尊敬,控诉段政府的暴行和抨击反动文人的阴险论调。 “也”和“早”二字说明作者要作文纪念的愿望由来已久。作文不仅是应程君的要求,更主要的是出自我本身的意愿。第二个“必要”在与唤醒庸人,要人们牢记血债。因此本段交代的写作原由是悼念死者,揭露敌人,唤醒庸人。) 2、重点分析文中难句:
1)文章开头作者如此郑重其事的说明本文的写作时间“中华民国十五年”,其中有何深意?(提示:含有揭露和讽刺意味。中华民国并非人民的民国,而是屠杀人民的机器。)
2)追悼会那一天,我为何独在礼堂外徘徊?(提示;作者无法承受追悼会的悲痛,独自徘徊沉思。) 3)作者反复说“只能如此而已”,又称自己献上的只是“菲薄的祭品”,说明了作者怎样的心情?(提示:表达作者认为未能以更好的方式悼念死者,深感歉意。) 4)“我已经出离愤怒了”是什么意思?(提示:愤怒到了极点的意思)
5)“ 以我的最大哀痛显示于非人间,使它们快意于我的苦痛”一句,他们指什么人?“快意于我的苦痛”怎么理解?(提示:“它们”指反动派 。“快意于我的苦痛”实际是警告反动派别高兴的太早,总有一天血债必将血偿!)
6)“ 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一句,“真的猛士”指什么?“惨淡的人生”什么意思?“哀痛者和幸福者”分别指什么人?(提示:“真的猛士”指真正勇敢的革命者。“惨淡的人生”指反动派统治下的黑暗现实。“哀痛者和幸福者”分别指看到黑暗现实,哀痛于国家和人民而无力改变的人和敢于正视黑暗现实,为国为民敢于斗争敢于牺牲的人。) (二) 分析第三节 1)作者说“刘和珍是我的学生”,“现在却有些踌躇了”为什么?作者称自己是“苟活到现在的我”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由此可以看出作者怎样的品质?(提示:踌躇是因为作者认为刘和珍是为中国而死的青年,我应该对她奉献我的悲哀和尊敬。表达作者自责内疚的心情。反映了鲁迅先生自谦,自我剖析 的品质) 2)提醒同学们再次记忆刘和珍的形象:始终微笑着,态度很温和。 (三)分析第四节 1)齐读该节,该节主要讲什么?分层次,用四个字概括层次大意。(提示:主要是概述惨案。分四层:听到噩耗---颇为怀疑---尸骸为证---听到污蔑---悲愤号召) 2)“卫队居然开枪”的“居然”二字说明了什么?(提示:一是出乎意料,二是反映了敌人的凶残。) 3)“我向来是不惮一最坏的恶意来推测中国人的”一句如何理解?其中的中国人指什么人?(提示:“中国人”指反动派,意思是敌人的凶残远远超出我的意料。) 4)敌人说她们是“暴徒”和“受人利用”,同学们能否在文中找出反驳他们的证据?(提示:“终微笑着,态度很温和。”“欣然前往”,“请愿而已”等) 5)“衰亡民族默”“默无声息的缘由”是什么?(提示:敌人残暴凶杀的暴力统治和反动文人用反动舆论进行的思想统治,屠刀加钳口术的专制性统治,使得我们的民主更加衰亡。) 6)“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没中灭亡。”一句中,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后面一句是什么复句?有何含义?(提示:反复的修辞手法。选择复句。意思为沉默到了极点,就将是爆发的时候。这里既有对反动派的警告,也有对后死者的呼唤,激励和鼓动。) 三. 小结:这一部分,作者以无比悲痛的心情,向牺牲的爱国青年们献上他的悲哀和尊敬;以无比愤慨的心情,抨击着敌人的无耻谰言;以无比激昂的口号激励后死者的爆发。 四. 作业 :背诵2、4小节。 思考几个问题:1.作者在第五节如此详写惨案的经过有何深意? 2.作者对请愿的态度如何? 3.作者对惨案的意义作和评价? 附:板书设计 : 听到噩耗—---
颇为怀疑—---
听到污蔑—---
尸骸为证------
悲愤号召------
第三课时 教学要点:总结全文,进一步探究文章的总体思路,分析文章5、6、7小节,理解文中的难句,加深对文章感情基调的理解和把握。
教学步骤 : 一. 检查作业 完成情况,复习上一节课内容。抽查一两位同学背诵。 二. 根据上节课布置的作业 导入
新课。 1. 作者在第五节如此详写惨案的经过有何深意? (提示:一是揭露了敌人的凶残,证明那简直就是虐杀,二是赞扬了三个女子临难从容、互相救助的精神。) 2.作者在第四节说“: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到第五节又说“我还有要说的话”。各是什么意思? (提示:无话可说是因为敌人暴力和无耻谰言令人震惊、愤怒说不出话;还有要说的话是作者要揭露敌人。)
3.“这是怎样的一个惊心动魄的伟大呵”一句中,“这”字指代什么内容?下面的伟绩和武功如何理解? (提示:“这”指上文的“三个女子从容地转辗于文明人所发明的枪弹的攒射中”。“伟绩”和“武功”用了反语的修辞手法,用了“互文”的写作手法两句所讲的内容一样,这句话讽刺了中外反对者沾沾自喜与自己的暴力的丑恶嘴脸。)
4.作者用煤的形成类比什么?作者对徒手请愿的态度如何? (提示:类比请愿的收效不大,作者不赞同徒手请愿方式!)
5.作者在此引用陶渊明的诗,用意何在?指名介绍介绍一下陶渊明? (提示:作者认为尽管请愿收效甚微,但对社会还是有一定影响的。勇士们的鲜血不会白流。 陶渊明,名潜,字元亮,浔阳柴桑人,因在彭泽县当过县令,故人称“陶彭泽”,晚年自号“五柳先生”,死后,朋友私谥为“靖节”,故世号“靖节先生”,后人称他为田园诗始祖。作品有《桃花源记》、《归去来兮辞》等)(作者引用此诗有青山埋忠骨之意) 6.请学生讨论分析,抓出“事实是明证”所在句子的这一主干。 7.“苟活者在淡红的血色中,会依稀看到微茫的希望;真的猛士,将更奋然而前行”这句是什么复句?如何理解该句? (提示:并列复句。这句恰当是评价了惨案的意义,尽管非人间的苟活者很多,但即使苟活者,也会看到一点希望,哪怕实际依稀的微茫的,而猛士们绘制烈士精神鼓励下,更加勇猛的前进、斗争!) 8.文后作者又说“呜呼,我说不出话,”作者明明说了这么多,怎么又说说不出话呢? (提示:在此,表达了作者无尽的悲愤和深深地歉意。) 三.总结全文
(以最后一句中的“但以此记念刘和珍君”中的“此”字的内容总结全文。) 1.这句话中是“但”字是什么意思? (提示:仅,并非表转折。) 2. 这个‘此“字意思很明显是指这篇文章,那这篇文章包含了什么内容呢? 提示:包含了以下内容
控诉 反动派
革命烈士(刘和珍等) 悼念、尊敬 爱国者
苟活者(“我”)
继续战斗 “这” 麻木的民众
唤醒 徒手请愿的方式
否定 惨案的意义
奋然前行 四.作业 :1、背诵小节和陶渊明的诗《挽歌》完成配套的《导学与同步训练》
2、课后练习一(1、2) 四 附:板书设计
控诉 反动派
革命烈士(刘和珍等) 悼念、尊敬 爱国者
苟活者(“我”)
继续战斗 “这” 麻木的民众
唤醒 徒手请愿的方式
否定 惨案的意义
范文二:《记念刘和珍君》学案
【学习目标】
1. 学习爱国青年的斗争精神,铭记血债,不忘教训,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
2. 抓住作者思想感情发展的脉络,尝试理清思路的方法,达到训练理清思路的目的。
3. 在理清思路的基础上,深入理解文章的思想感情和含义深刻的句子。
【学法建议】
了解背景,抓住作者思想感情发展的脉络,理清思路,深入理解文本的思想。
【预习方案】
1. 注意下列加点字、词的读音与意义:
①长歌当(dàng)哭——当作。
②桀骜(ào)——不顺从。
③喋(dié)血——血流出来的样子。
④立仆(pū)——倒下。
⑤惩创(chuāng)——惩罚,惩治。
⑥殒(yǔn)身不恤——死亡。
2. 这篇课文题为“记念刘和珍君”,但是不是只纪念了刘和珍一个人呢?作者还纪念了哪些人?他们都是什么人?作者为什么要纪念他们?实际目的是要写什么?(提示:作者不止纪念刘和珍,还纪念了杨德群、张静淑以及“三o一八”惨案中的死伤群众,实际目的是以纪念刘和珍为切入点,记住这次惨案,警醒人们不忘血债。)
【学习过程】
一、预习检测
1.介绍作者作品。
二、当堂检测
字词检查:
通读全文,圈画出重点词句,运用工具书解决生字、生词,并重点给下列加点的汉字注音:
长歌当哭(
殒 身不恤(
重点理解关键文句的旨意,思考回答:
①“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
②“我懂得衰亡民族之所以默无声息的缘由了。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③“苟活者 ,,,,真的猛士 ,,,,前行”
检测延伸:
1. “我目睹中国女子的办事,是始于去年的,虽然是少数,但看那干练坚决,百折不回的气概,曾经屡次为之感叹。至于这一回在弹雨中互相救助,虽殒身不恤的事实,则更足为中国女子的勇毅,虽遭阴谋秘计,压抑至数千年,而终于没有消亡的明证了。倘要寻求这一次死伤者对于将来的意义,意义就在此罢。”
A.这一段话的中心是什么?、
B.句与句之间在内容上有什么联系 、
C.“至于,,,,明证了”一句中的主、谓、宾语依次为
2.请将下列画线长句改写成几个短句,使语意明确易懂(可适当增删字词,不要改变原意)(4分)
“我目睹中国女子的办事,是始于去年的,虽然是少数,但看那干练坚决,百折不回的气概,曾经屡次为之感叹。至于这一回在弹雨中互相救助,虽殒身不恤的事实,则更是为中国女子的勇毅,虽遭阴谋秘计,压抑至数千年,而终于没有消亡的明证了。
三、巩固练习
完成课后练习1、2、3两题;《课课通》必修五第87页“探究交流”第1、2题。
1.《记念刘和珍君》将记叙、议论、抒情很好地结合了起来,为下列语段选择正确的答案填在括号里。
C.直接抒情
D.间接抒情
(1)她的姓名第一次为我所见,是在去年夏初杨荫榆女士做女子师范大学校长,开除校中六个学生自治会职员的时候。其中的一个就是她;但是我不认识。( )
(2)然而即日证明是事实了,作证的便是她自己的尸骸。还有一具,是杨德群君。而且又证明着这不但是杀害,简直是虐杀,因为身体上还有棍棒的伤痕。( )
(3)然而既然有了血痕了,当然不觉要扩大。至少,也当浸渍了亲族,师友,爱人的心,纵使时光流驶,洗成绯红,也会在微漠的悲哀中永存微笑的和蔼的旧影。( )
(4)她不是“苟活到现在的我”的学生,是为了中国而死的中国的青年。( )
阅读课文“时间永是流驶,街市依旧太平”至“倘能如此,这也就够了”,完成2~4题。
2.“有限的几个生命,在中国是不算什么的。”这句话是什么意味?
3.①“煤的形成”比喻什么
“大量的木材”比喻
“一小块”比喻
②“其中”指代的是
4.概括第六节两段文字的内容要点。
见《课课通》必修五第31页“创新拓展”第1~5题。
2.提高题【参考答案】
1.(1)A (2)AD (3)B (4)B 2.中国的反动统治者视民众如草芥,暴虐至极。句中饱含愤激之情。3.①人类的血战前行的历史,残酷的流血斗争,前进一小步。②血战。4.第1段:徒手请愿这种斗争方式并不足取。第2段:刘和珍烈士将永远受到人们的纪念。
范文三:   摘要:《记念刘和珍君》是鲁迅的杂文名篇,也是中学语文教学的传统篇目。本文在思想主题、艺术转化、曲笔抒情与对比阅读等方面提出深解与新解,力求对本文做出合理的还原性解读。   关键词:《记念刘和珍君》;主题;艺术;抒情;对比阅读   《记念刘和珍君》是鲁迅的一篇具有强烈战斗性和高度艺术性的杂文,可能是新中国成立六十多年来中学语文教材中保留时间最长的传统篇目。如今,人教版、苏教版、鲁教版、鲁人版等多种中学语文教材仍将其收录其中。长久以来,《记念刘和珍君》是中学教师与学生普遍反映难教和难学的课文,且关于这篇课文的文本解读与教学参考方面的文章良莠不齐。本文旨在对文本内容进行还原性的解读以供商榷。   一、思想主题   《记念刘和珍君》是鲁迅为纪念在1926年“三?一八惨案”中被执政府枪杀的女师大学生刘和珍而作的,“是悼文,亦是檄文”,“作者以极度悲愤的心情来写这篇文章,严辞声讨施暴的政府”[1]P347这一主题是当今中学课堂教学中的主流观点,但这种观点也体现出了太过于强调政治色彩的倾向,在教学中容易太过于注重历史背景的介绍和分析,而对于文本本身却缺少应有的关注。比如,张西存就认为,《记念刘和珍君》“字里行间弥漫着作者强烈的责任心、道义感和忧愤、深切、痛楚的思想感情。具体体现在:对黑暗社会现状的痛感压抑和切齿诅咒,对反动统治者及其帮凶的深刻揭露和无情批判,对刘和珍等死难青年的由衷钦敬和沉痛悼念。”[2]这一看法就是从现实政治的视角出发的。对于本文思想主题的理解,不能仅仅囿于当时的现实层面,更要超越时空的距离,挖掘其背后的哲学的、人类学层面的更深含义。正如钱理群指出:“人们对鲁迅作品(杂文)意义的接受也有一个过程。一般说来,人们首先注意到的常常是作品的现实层面;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距离鲁迅的时代越远,对鲁迅作品针对的人与事逐渐陌生,而同时,作品中隐藏于具体时空背后的超时空的意义却逐渐显露出来,人们对鲁迅作品的接受也就进入了哲学的、人类学的更深层面。”[3]P54-P55   此外,中学教师引导学生理解文章的思想主题,不能从较空、较大的历史事件分析着手,而应从文中具体的细节入手,通过着眼于文本的细读,让学生在感受本文独特的语言形式的过程中体味其思想魅力。否则,当教学活动结束后,学生只学会了爱国情、责任心等思想情感,而最基本的语文素养却没有收获,那就是顾此失彼了。王尚文曾以《记念刘和珍君》为例提出读者应从作者的语言表达形式中真切感受思想感情这一观点:“只有从课文的语言文字,我们才能真正进入作者的精神世界,感受他的人文内涵;同时,也只有在感悟作者思想情感的基础上,我们才能真正懂得作者如何运用语言文字进行具体独特的表达的奥妙。”[4]而钱理群也就杂文的文体特点提出过:“杂文思想开掘的起点,开发口,必须是具体的,细小的,人们习以为常的生活现象,而不是某个现成的理论原则。杂文思维更重归纳,而非演绎,最平凡的、生气勃勃的日常生活形态,对于杂文具有尤其重要的意义。”[5]P66可见,杂文的文体特征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记念刘和珍君》一文的阅读与教学需要从具体、细微的日常生活现象入手,而不是从较为空泛的历史背景或理论原则入手。   二、艺术转化   鲁迅的杂文体现出独特而又丰富的情感色彩,具有“超越时空的艺术感染力”[6]P153,鲁迅以其巧妙的艺术才能使得笔下的语言文字得到艺术性的转化,从而具有了丰富的“电影性”与“音乐性”。   《记念刘和珍君》一文具有生动的“电影性”。“像鲁迅这样的文学家、艺术家,在他那里,存在着两个转化过程,首先是将历史事件转化成个人心理事件,然后又将个人心理转化为文学艺术(意象、画面、色彩、声音等等)。”[7]P143在鲁迅笔下,客观的历史事件具有了主观感情色彩,同时,他又将这种个人的、抽象的、排他性的情感扩大化、具象化、普遍化,转化为颇具艺术意味的意象、画面、色彩、声音等。所以,钱理群认为“《记念刘和珍君》正是由许多的画面、色彩和声音组合的”[7]P144,“‘电影性’是内于鲁迅作品中的”[7]P146。孙绍振也提出了相似的看法,他认为《记念刘和珍君》是颇具“现场感”的,文中“鲁迅并不赞成游行的方式,连许广平去游行他都并不是很支持的,但血案发生后,他的感情一再抑制,虽没有身临其境,却以描绘的现场感把节制的情感释放出来。”[6]P150这种现场感受的喷发便得益于本文的“电影性”,具体的环境创设使得读者通过文字建立起来的感官体验身临其境地感受作者所要传达的思想感情以及本文丰富的艺术性。   此外,《记念刘和珍君》一文也是极具“音乐性”的,作者心理情感的起伏和跌宕使得笔下的文字也具有了凝练沉郁、抑扬交替、曲折缠绕、翻旋回荡的特点,产生了具有音乐感的节奏和韵律。而鲁迅把语言表达的音乐性把握得如此纯熟,这与他的骈文修养有着很大关系。文中多次运用了反复的修辞手法,如“并非人间”“非人间”“似人非人的世界”这三个短语十分相似,有所重复;“淡红的血色”出现3次;“微漠的悲哀”出现3次;形容刘和珍也用了多个相似的短语:“常常微笑着,态度很温和”、“始终微笑着,态度和温和”、“始终微笑着的和蔼的”以及“微笑的和蔼的”;“我向来是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中国人的”出现2次;“作证的便是她自己的尸骸”出现1次,“有她自己的尸骸为证”出现2次;还有上下句的对偶,如“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流言,尤使我耳不忍闻”,“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等。以上这些类似词句的重复出现产生了与歌曲副歌部分回环往复、反复吟唱相类似的效果,是情感的重要生发点,起情感强调的作用。此外,本文还善于运用标点,使文章具有节奏感以及轻重缓急的变化感。如,“我没有亲见;听说,她,刘和珍君,那时是欣然前往的”,这句话体现了作者内心悲痛至极的情绪体验,就连说话也不顺畅了,这对应了上文的“艰于呼吸试听”。再如,“但段政府就有令,说她们是‘暴徒’!但接着就有流言,说她们是受人利用的。”这两句话中,前一句以感叹号结尾,后一句却以句号结尾,这与平时以情感上扬为多的情况不同,有着特殊的含义。以句号收束不代表着作者情感的冷却,反而是情感的进一步深化与内化,由爆发转向内部的深沉和悲愤,更加具有深刻性和沉痛性。又如,“但是中外的杀人者却居然昂起头来,不知道个个脸上有着血污……”句末的省略号运用得意味深长,对于“杀人者”的嘲讽与批判仿佛不绝于耳、无穷无尽,省略号的运用就使得这句话的内在涵义丰富与饱满起来。   三、曲笔抒情   杂文从诞生起就不断受到质疑,很多人质疑它的艺术性,认为它不能登入高雅的艺术殿堂。而鲁迅却用曲笔的方式为杂文的艺术性做了有力的证明:这是一种独立的文体,同样具有很强的艺术性。鲁迅在确立杂文的文学地位的同时,也创造了一种新的艺术手法:曲笔。   曲笔可以说是鲁迅杂文创作的重要艺术手法之一,在《记念刘和珍君》中便突出显示了这一特点。比如,作者的情感是处于抑制和生发的矛盾之中的,在文中就具体出现了一系列体现这种心理矛盾的话语:“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却大抵只能如此而已”――“那自然可以得到更大的安慰”――“但是,现在,却只能如此而已”――“可是我实在无话可说”――“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我正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但是,我还有要说的话”――“我说不出话”。从以上语句中可以明显地看出作者的情感生发不是直线式的,而是曲折发展的,在“说”与“不说”、“写”与“不写”中徘徊不定。孙绍振将这种曲折的抒情方式称为“杂文式的抒情”,即“藏匿锋芒,深化思绪于曲折的层次中,思绪在曲折的逻辑中出奇制胜地推演”,“鲁迅反反复复抒写的感情,从性质上来说,是悲痛、悲愤、悲凉和悲哀的郁积。从表现形式来说,力避径情直遂,而是让情思在曲折中展现。这种曲折还是多重的,写得沉郁顿挫、回肠荡气”。[6]P148本文不是一味地情绪激愤,而是时而低沉、时而昂扬,表达文意也不是层层推进的,而是时退时进。这样,就使得本文呈现出丰富性、多变性,而不是片面的、单一的。   此外,本文多次出现“但是”、“然而”、“却”、“又”、“竟”等表示转折意味的词语,使得文义具有鲜明的曲折性,在一定意义上也把作者复杂的心绪变化以及矛盾的情感体验展现了出来。作者还善于运用反语,如“忘却的救主快要来临了吧”,“文明人所发明的枪弹的攒射”,“惊心动魄的伟大”,“屠戮妇婴的伟绩”,“惩创学生的武功”等语句不是直白地表露其真实的情思与体验,而是让读者在讽刺的意味中细细品味作者微妙的用意。蜿蜒迂回的情感路线让读者更能感受作者情感的丰富性、复杂性、矛盾性。正如钱理群所说,“正是这情感的‘喷发’与‘反抑’的内在冲突形成一种张力,造成鲁迅情感表达方式上一波三折的曲折性”。[8]P50这种曲折性的抒情方式让全文具有了吸引读者不断探索与品味的艺术魅力。   四、对比阅读   1、与《关于三月十八日的死者》的对比阅读   《关于三月十八日的死者》是周作人写于日的一篇同为悼念“三?一八惨案”死者的文章,最初发表于日《语丝》第七十二期。周作人的《关于三月十八日的死者》与鲁迅的《记念刘和珍君》在思想与态度方面有着较大的相似性,都是对死者的沉痛哀悼以及对学生请愿行为的保留。然而,两篇文章在情感表达方式上却有着较大差异。周作人既“不及鲁迅的深沉”[6]P149,也“不及鲁迅丰富、矛盾和曲折”[6]P150。鲁迅的《记念刘和珍君》“既是火山的爆发,又是冷气的灌注,情感的热流与冷流交错对流,汇合成了心灵的大颤动,与周作人感情的自然、平稳流泻,形成了鲜明对比,进而显示了兄弟两个人气质上的差异。鲁迅绝不可能有周作人那样的‘上帝’的‘距离’与‘悲悯’,而是将自我生命全部‘投入’。”[8]P50周作人的情感表达较为直白,没有鲁迅的文字值得咀嚼、玩味。《关于三月十八日的死者》全文四部分中,每一部分的第一句话都是表意简洁、清楚理性的,基本概括了每一部分的大致意思。第一部分的首句是“我是极缺少狂热的人,但同时也颇缺少冷静,这大约因为神经衰弱的缘故,一遇见什么刺激,便心思纷乱,不能思索,更不必说要写东西了”。第二部分的首句是:“我们对于死者的感想第一件自然是哀悼”。第三部分的首句是“这回执政府的大残杀,不幸女师大的学生有两个当场被害”。第四部分的首句是:“二十五日女师大开追悼会,我胡乱做了一副挽联送去”。以上几句话以平实、质朴的叙事为主,并且多次出现“我”,说明这是作者在直接表达自己的想法,清楚明了,没有什么让读者揣摩的余地或想象的空间。“相对来说,周作人的《关于三月十八日的死者》更多地采用口语,文风趋于平实,而鲁迅的《记念刘和珍君》则于口语之中多杂以文言成分,并多用对偶、排比,混合着散文的朴实与骈文的华美与气势。”[8]P52比如,《关于三月十八日的死者》中有“当封棺的时候,在女同学出声哭泣之中,我陡然觉得空气非常沉重,使大家呼吸有点困难,我见教职员中有须发斑白的人此时也有老泪要流下来,虽然他的下颌骨乱动地想忍住也不可能了。”《记念刘和珍君》中也有类似场景的表达:“四十多个青年的血,洋溢在我的周围,使我艰于呼吸视听,那里还有能有什么言语?长歌当哭,是必须在痛定之后的。”同样都是悲伤得难以呼吸的情形,鲁迅的表达显得更加生动且富有韵味,让读者有更加宽阔的联想空间。   2、与《为了忘却的记念》的对比阅读   《为了忘却的记念》是鲁迅写于至8日的悼念“左联”五烈士的文章,最初发表于日《现代》第二卷第六期。《为了忘却的记念》与《记念刘和珍君》的相似之处在于,它们都注重抒情。“鲁迅的杂文多为社会文明的批判,以冷峻为主。然而,《记念刘和珍君》和《为了忘却的记念》在鲁迅散文中无疑是抒情的双璧。”[6]P147两篇文章在叙述风格和方法方面存在着差异。《记念刘和珍君》是鲁迅写于刘和珍死后两个星期的悼文,时间间隔短,仍处于“出离愤怒”中,情感较为激越,以抒情偏多;而《为了忘却的记念》是鲁迅写于“左联”五烈士牺牲的两年后,时间间隔长,情感较为沉郁,以平稳的叙事偏多。但两篇文章在内容上相近,都是表达对牺牲青年的悲痛的哀悼。“在《记念刘和珍君》和《为了忘却的记念》里,鲁迅又从年轻一代的‘死亡’里,思考与发现了‘生命’的价值与意义。”[3]P60在《为了忘却的记念》中也有与《记念刘和珍君》中的“艰于呼吸视听”相类似的话语,“不是青年的为年老的写记念,而在这三十年中,却使我目睹许多青年的血,层层淤积起来,将我埋得不能呼吸,我只能用这样的笔墨,写几句文章,算是从泥土中挖一个小孔,自己延口残喘,这是怎样的世界呢。”同样地,两篇文章都提到了“忘却”,《记念刘和珍君》中有:“离三月十八日也已有两星期,忘却的救主快要来临了罢,我正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为了忘却的记念》中有:“我很想借此算是竦身一摇,将悲哀摆脱,给自己轻松一下,找直说,就是我倒要将他们忘却了”,“夜正长,路也正长,我不如忘却,不说的好罢。但我知道,即使不是我,将来总会有记起他们,再说他们的时候的。”两篇文章都淋漓尽致地体现了鲁迅内心对于年轻生命被毁灭的哀痛与悲悯,对于他来说,无法忘却这揪心的痛楚,他全身心地沉浸到对青年的慈爱的悲悯当中去,用极冷又极热的心贴近这些已消逝却又不能被忘却的生命。   参考文献   [1]吴中杰.吴中杰评点鲁迅杂文[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   [2]张西存.时代良知的一面镜子――重读鲁迅先生《记念刘和珍君》[J].社会科学论坛,2007(7).   [3]钱理群.关键词语所揭示的生存困境――鲁迅杂文名篇的一种读法[A].名作重读[C].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   [4]王尚文.语文教学要走在“语文”的路上[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04(10).   [5]钱理群.杂文的思维与表达――读《再论雷峰塔的倒掉》[A].名作重读[C].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   [6]孙绍振.杂文式抒情:在曲折的逻辑中深化[A].解读语文[C].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10.   [7]钱理群.由文字到电影场景的转换[A].解读语文[C].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10.   [8]钱理群.在比较中阅读《记念刘和珍君》[A].名作重读[C].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
范文四:学案(梁河县第一中学高一语文组
主备人:杨竹燕
新课标高中语文.必修一第三单元
记念刘和珍君
一、【学习目标】
1.掌握“寥落、桀骜、屠戮、喋血、洗涤、浸渍、菲薄、租赁、殒身不恤、长歌当哭”等词语的含义。
2. 掌握反复、反语、对比、排比等修辞手法
3. 学习文章记叙、议论、抒情融为一体的表达技巧,重点体味作者的思想情感。
4.品析文章关键语句的深刻含义。
二、【知识贮备】
1、P步步高41页
2、反复是为了强调某个意思,表达某种感情,有意重复某个词语或句子的一种修辞手法。反复分两种:
①连续反复。连续出现同一个词语或句子,中间没有间隔叫连续反复。
②间隔反复。同一个词语或句子不连续出现,有其他词语或句子间隔在中间叫间隔反复。 反复的作用是突出思想,强调感情,有时能够增强节奏感,增强语气和语势。
3、反语又称“倒反”、“反说”、“反辞”等,即通常所说的“说反话”,运用跟本意相反的词语来表达此意,却含有否定、讽刺以及嘲弄的意思,是一种带有强烈感情色彩的修辞方法。
4、关于题目中的“记”字相当于“纪”字,并不是另有其意,不能把“记念”一词理解成“记叙、怀念”。在白话文刚刚兴起时,人们有时不能严格界定字词,如文中“那里还能有什么言语?”中“那”实为“哪”字,鲁迅当时用“记念”一词,实际上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纪念”。
三、【课前作业】
1、P步步高42页夯实基础知识
2、.全文七个部分是有机联系的整体。请理清文章的思路,概括各部分内容。
3、这篇文章语言深沉而富有内涵,作者多用修辞,试归纳本文所用的修辞手法
四、【探究学习】
一、(内容探究)
1、文章第一句为什么不写成“一九二六年三月二十五日”而写成“中华民国十五年三月二十五日”?
2.作者为什么以纪念刘和珍作为写作的切入点来纪念“三一八”惨案?
3.刘和珍的形象既模糊又清楚,根据具体内容概括刘和珍的形象。
(二)、语言探究
1、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中的“哀痛者”“幸福者”如何理解?
2、“而此后几个所谓学者文人的阴险的论调……奉献于逝者的灵前”
3、“惨象,……就在沉默中灭亡。”
4、“苟活者在淡红的血色中,会依稀看见微茫的希望;真的猛士,将更奋然而前行。”
(三)、情感探究
1、从文章整体看,作者的笔触涉及到哪几类人?对每一类人作者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
2、作者一方面说“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另一方面又说“可是我实在无话可说”,类似的话还有一些,请找出来,结合全文认真体会,可以看出作者怎样的感情发展脉络?
3、结尾“呜呼,我说不出话,但以此记念刘和珍君!”如何理解作者的情感?
五、【课堂检测】
请使用反复或者是反语的修辞手法写一个100字左右的片段
六、【课后作业】
1、背诵课文第2、4节
2、完成40分钟的课时练P步步高87页
范文五:记念刘和珍君
【教学目标】
一、勾画出关键词句,理清作者思想感情脉络,深入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把作者思想和感情。
二、了解课文记叙、议论、抒情三种表达方式综合运用的写法。
三、学习爱国青年的精神,铭记血债,不忘教训,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
【教学重点】
理清作者思想感情的发展脉络,深入理解文章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教学难点】
理清文章思路,深入理解文章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教学课时】三个课时。
【教学进程】
教学要点:整体感知课文,理解文章的思想感情
教学步骤:
一、导入:
发生在1926年的三·一八惨案是日本帝国主义支持下的段祺瑞政府屠杀爱国请愿人民的血的历史,是二百多名请愿群众倒在血泊中的惨烈的一幕,更是中国人残害中国人的一场罪恶、一场悲哀、一场耻辱!路,还没有开始就走到了尽头,梦,还来不及做就永远不再醒来,刘和珍,这位年仅22岁的女大学生就这样倒在了反动派的枪弹之下。在惨案发生后的第六天,鲁迅先生终于按捺不住心中的悲愤,毅然写下了这悲愤沉痛的悼念文章——《记念刘和珍君》,以此来警醒中国人民永远记住这笔血债!今天,在日本右翼势力抬头,公然侵犯我国国土,妄图将我国的钓鱼岛 “国有化”,美国重返亚太,在我国周边到处煽风点火的情况下,学习这篇文章有着重要意义。
请一位同学读一下市《自主学习指导课程》(学案)P57写作背景,体会一下作者写这篇文章的感情基调。(提示:悲、愤!)
二、解题并简介作者
关于题目中的“记”相当于“纪”, 鲁迅当时用“记念”实为我们今天所说的“纪念”。在白话文刚刚兴起时,人们有时不能严格界定字词,文中还“那里还能有什么言语”中的“那”实为“哪”等。君:对人的尊称。
2.指名学生简介本文的作者
提示: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中国现代最伟大是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我们熟悉的作品有《故乡》、《孔已己》、《从百草原到三味书屋》、《社戏等》。
欣赏学案P57中的挽联。
三、整体感知全文,理清脉络
1.范读或听录音
提出听读要求,注意体会本文“悲愤”的感情基调,并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⑴纠正字词读音。
⑵课文哪几部分记叙刘和珍?划出作者对刘和珍的肖像描写的句子,找出文中有关刘和珍的几件事情,并以此分析她的形象和高尚品质。
⑶边听边思考学案P57整体感知之2。
⑴指名学生正音,完成学案P57语言积累1、2题。
学生讨论后,回答⑵⑶两个问题。趁机明确刻画人物的方法。
⑵指名学生划出相关句子,刘和珍的外表形象:始终微笑着,态度很温和,和蔼。
明确人物形象的刻画方法:肖像描写,反映人物形象品质。
刘和珍的三件事情:
其一,预定《莽原》全年,表现了她要求进步,追求真理的品质;
其二,风潮领袖,反抗校长,表现她勇敢顽强,不屈服不顺从的品质; 其三,担心母校,黯然泣下,表现了她有远见,有责任感的品质。
其四,冒死请愿,府门喋血,热爱祖国,英勇坚强,勇于牺牲的品质。 明确人物形象的刻画方法:语言、心理、动作描写,表现人物形象品质。 讨论:这样一个和蔼可亲又可敬的青年女子遭受到了什么?你有什么感受? 被杀害——被虐杀(有棍棒伤痕)——被污蔑(政府令)——被诬陷(流言)。 悲痛、悲伤——愤怒——悲哀。概括为两个字:悲愤。
⑶第一层:1、2小节,交代写作原由;
第二层:3、4、5小节,记叙刘和珍的生平和遇难经过;
第三层:6、7小节,评述惨案的教训和意义。
2.本文题为记“记念刘和珍君”,但明显不全在写刘和珍,那么请同学们找出文中一共写了几类人?三一八惨案后他们各自的动向如何?作者对他们的态度和感情怎样?由此能否推出作者写作目的?
板书表格头栏:(师生齐填,边填边分析)
3.总结:由此可见作者写作本文的目的除了要悼念在惨案中牺牲的爱国者刘和珍等人外,更深远的意义应在于评述惨案,以此来激励猛士,鼓励生者,唤醒庸人,揭露敌人,评述惨案的教训和意义等。而纪念刘和珍正是本文写作目的的切入点。
1.熟读全文。尽力背诵2、6、7小节。
2.完成学案同步训练之语言运用。
3.在理清文章三大层次的基础上,概括各小节的意思。
教学要点:
学习文章第1、2、3、4小节,以第四节为例,训练理清局部思路,在理清思路的基础上理解难句,以加深对文章思想感情的理解。
教学步骤:
一、复习上节课学过的内容到入新课
上堂课我们学习了本文的写作背景,概括出了本文“悲愤”的感情基调,了解了刘和珍的生平,知道本文写作目的。这堂课我们具体学习一下文章的1、2、3、4小节,看作者是如何纪念死者、评述惨案的。
二、分析文章,理解难句。
(一)分析一、二小节
1、带着学案P51品味鉴赏之1.齐读这一部分:
(解决:第一节“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这个“必要”说的是要悼念遇害者刘和珍,奉献作者最大的悲哀和尊敬,控诉段政府的暴行和抨击反动文人的阴险论调。“也”和“早”二字说明作者要作文纪念的愿望由来已久。作文不仅是应程君的要求,更主要的是出自我本身的意愿。第二、三个“必要”在与唤醒庸人,要人们牢记血债。因此本段交代的写作原由是悼念死者,揭露敌人,唤醒庸人。)
2、重点分析文中难句:
1)文章开头作者如此郑重其事而又具体细致地说明本文的写作时间“中华民国十五年三月二十五日”,其中有何深意?(提示:含有揭露和讽刺意味。中华民国并非人民的民国,而是屠杀人民的机器。日期具体说明事件让人震惊悲愤,永远难忘)
2)追悼会那一天,我为何独在礼堂外徘徊?(提示:作者无法承受追悼会的悲痛,独自徘徊沉思。)
3)作者反复说“只能如此而已”,又称自己献上的只是“菲薄的祭品”,说明了作者怎样的心情?(提示:表达作者认为未能以更好的方式悼念死者,深感歉意。)
4)“我已经出离愤怒了”是什么意思?(提示:愤怒到了极点的意思)
5)“以我的最大哀痛显示于非人间,使它们快意于我的苦痛”一句,他们指什么人?“快意于我的苦痛”怎么理解?(提示:“它们”指反动派。“快意于我的苦痛”实际是警告反动派别高兴的太早,总有一天血债必将血偿!)
6)“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一句,“真的猛士”指什么人?“惨淡的人生”什么意思?“哀痛者和幸福者”分别指什么人?(提示:“真的猛士”指真正勇敢的革命者。“惨淡的人生”指反动派统治下的黑暗现实。“哀痛者和幸福者”分别指看到黑暗现实,哀痛于国家和人民而无力改变的人和敢于正视黑暗现实,为国为民敢于斗争敢于牺牲的人。)
(二)分析第三节
1)作者说“刘和珍是我的学生”,“现在却有些踌躇了”为什么?作者称自己是“苟活到现在的我”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由此可以看出作者怎样的品质?(提示:踌躇是因为作者认为刘和珍是为中国而死的青年,我应该对她奉
献我的悲哀和尊敬。表达作者自责内疚的心情。反映了鲁迅先生自谦,自我剖析的品质)
2)提醒同学们再次记忆刘和珍的形象:始终微笑着,态度很温和。
(三)分析第四节(结合学案P51品味鉴赏之2 及P52阅读鉴赏(一)进行)
1)齐读该节,体会叙事议论抒情浑然一体的表达技巧,并思考:该节主要讲什么?分几个层次?用四个字概括层次大意。
(提示:主要是概述惨案。分四层:怀疑噩耗---尸骸为证---无耻污蔑---悲愤号召)
2)“卫队居然开枪”的“居然”二字说明了什么?(提示:一是出乎意料,二是反映了敌人的凶残。)
3)“我向来是不惮一最坏的恶意来推测中国人的”一句如何理解?其中的中国人指什么人?(提示:此处“中国人”指反动派,意思是敌人的凶残远远超出我的意料。)
4)敌人说她们是“暴徒”和“受人利用”,同学们能否在文中找出反驳他们的证据?(提示:“终微笑着,态度很温和。”“欣然前往”,“请愿而已”等)
5)“衰亡民族默”“默无声息的缘由”是什么?(提示:敌人残暴凶杀的暴力统治和反动文人用反动舆论进行的思想统治,屠刀加钳口术的专制性统治,使得我们的民主更加衰亡。)
6)“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没中灭亡。”一句中,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后面一句是什么复句?有何含义?(提示:反复的修辞手法。选择复句。意思为沉默到了极点,就将是爆发的时候。这里既有对反动派的警告,也有对后死者的呼唤,激励和鼓动。)
三.小结:这一部分,作者夹叙夹议,强烈抒情,以无比惊讶的心情叙述惨案,以无比悲痛的心情,向牺牲的爱国青年们献上他的悲哀和尊敬;以无比愤慨的心情,抨击着敌人的无耻谰言;以无比激昂的口号激励后死者的爆发。
四.作业:背诵2、4小节。
思考几个问题:
1.作者在第五节如此详写惨案的经过有何深意?
2.作者对请愿的态度如何?
3.作者对惨案的意义作和评价?
4.完成学案P52阅读鉴赏(二)。
附:板书设计:
听到噩耗——居然
概述惨案——怀疑
听到污蔑——暴徒
尸骸之证——虐杀
悲愤号召——爆发
教学要点:总结全文,进一步探究文章的总体思路,分析文章5、6、7小节,理解文中的难句,加深对文章感情基调的理解和把握。
教学步骤:
一、检查作业完成情况,复习上一节课内容。抽查一两位同学背诵。
二、根据上节课布置的作业导入新课。
1.作者在第五节如此详写惨案的经过有何深意?
(提示:一是揭露了敌人的凶残,证明那简直就是虐杀,二是赞扬了三个女子临难从容、互相救助的精神。)
2.作者在第四节说“: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到第五节又说“我还有要说的话”。各是什么意思?
(提示:无话可说是因为敌人暴力和无耻谰言令人震惊、愤怒说不出话;还有要说的话是作者要揭露敌人。)
3.“这是怎样的一个惊心动魄的伟大呵”一句中,“这”字指代什么内容?下面的伟绩和武功如何理解?
(提示:“这”指上文的“三个女子从容地转辗于文明人所发明的枪弹的攒射中”。“伟绩”和“武功”用了反语的修辞手法,用了“互文”的写作手法两句所讲的内容一样,这句话讽刺了中外反对者沾沾自喜与自己的暴力的丑恶嘴脸。)
4.作者用煤的形成类比什么?作者对徒手请愿的态度如何?
(提示:类比请愿的收效不大,作者不赞同徒手请愿方式!)
5.作者在此引用陶渊明的诗,用意何在?指名介绍介绍一下陶渊明? (提示:作者认为尽管请愿收效甚微,但对社会还是有一定影响的。勇士们的鲜血不会白流。
陶渊明,名潜,字元亮,浔阳柴桑人,因在彭泽县当过县令,故人称“陶彭泽”,晚年自号“五柳先生”,死后,朋友私谥为“靖节”,故世号“靖节先生”,后人称他为田园诗始祖。作品有《桃花源记》、《归去来兮辞》等)(作者引用此诗有青山埋忠骨之意)
6.请学生讨论分析,抓出“事实是明证”所在句子的这一主干。
7.“苟活者在淡红的血色中,会依稀看到微茫的希望;真的猛士,将更奋然而前行”这句是什么复句?如何理解该句?
(提示:并列复句。这句恰当是评价了惨案的意义,尽管非人间的苟活者很多,但即使苟活者,也会看到一点希望,哪怕实际依稀的微茫的,而猛士们绘制烈士精神鼓励下,更加勇猛的前进、斗争!)
8.文后作者又说“呜呼,我说不出话,”作者明明说了这么多,怎么又说说不出话呢?
(提示:在此,表达了作者无尽的悲愤和深深地歉意。)
三.总结全文
(以最后一句中的“但以此记念刘和珍君”中的“此”字的内容总结全文。)
1.这句话中是“但”字是什么意思?
(提示:仅,并非表转折。)
2.这个“此”字意思很明显是指这篇文章,那这篇文章包含了什么内容呢? 提示:包含了以下内容
反动派、走狗文人
革命烈士(刘和珍等)
悼念、尊敬
爱国者猛士
苟活者(“我”)
麻木的民众、庸人
徒手请愿的方式
惨案的意义
四、作业:
1、背诵小节和陶渊明的诗《挽歌》,完成学案P53表达交流。
2、课后研讨与练习。
3、运用本课所学的描写方法写一个你熟悉的人。要求描写要抓特点,形象生动鲜明,让人一看就知道你所写是谁。运用三种表达方式,表现你的情感和态度。
范文六:教学目标
1.掌握“寥落、桀骜、屠戮、喋血、洗涤、浸渍、菲薄、租赁、殒身不恤、长歌当哭”等词语的含义。
2.学会采用勾画、摘录关键词语的方法,抓住作者思想感情发展的脉络,理清全文思路。在此基础上,深入理解文章的思想感情和含义深刻的句子。
1.提高理解句子含义以及表达作用的能力。
2.训练并培养学生理清文章思路的能力。
认识帝国主义、封建军阀及其御用文人的凶残卑劣,学习爱国青年的革命精神,铭记血债,不忘教训,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
1.整体感知,理清文章思路,把握文章内容。
2.学习文章记叙、议论、抒情融为一体的表达技巧,重点体味作者的思想情感。
3.品析文章关键语句的深刻含义。
训练并培养学生自行理清文章思路的能力。
教学要点:引导学生理清文章思路,整体感知课文,理解文章的思想感情。
教学步骤:
一.导入:
同学们,发生在1926年的三?一八惨案是日本帝国主义支持下的段祺瑞政府屠杀爱国请愿人民的血的历史,是二百多名请愿群众倒在血泊中的惨烈的一幕,更是中国人残害中国人的一场罪恶、一场悲哀、一场耻辱!路,还没有开始就走到了尽头,梦,还来不及做就永远不再醒来,刘和珍,这位年仅22岁的女大学生就这样倒在了反动派的枪弹之下。在惨案发生后的第六天,鲁迅先生终于按捺不住心中的悲愤,毅然写下了这悲愤沉痛的悼念文章——《记念刘和珍君》,以此来警醒中国人民永远记住这笔血债!
请一位同学读一下本文,并体会一下作者写这篇文章的感情基调。(提示:悲、愤!)
二.简介作者并解题
1.指名学生简介本文的作者?(提示: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中国现代最伟大是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我们熟悉的作品有《故乡》、《孔已己》、《从百草原到三味书屋》、《社戏等》)
2.解题:关于题目中的“记”相当于“纪”,并非另有其意,不能把“记念”一词理解为“记叙、怀念”,。在白话文刚刚兴起时,人们有时不能严格界定字词,如文中“那里还能有什么言语”中的“那”实为“哪”,鲁迅当时用“记念”实为我们今天所说的“纪念”。
3.君:对人的尊称。
三.整体感知全文,理清脉络。
1.朗读课文。
提出诵读要求:注意作者悲、愤的感情基调,纠正字词读音。学生讨论后,指名学生回答以下问题:
⑴、给文章的七个小节分层次,并归纳其大意。
师:下面请一位同学来为本文分下层次,概括一下每层的大意。
生:第一层1、2小节,交代写作原由;
第二层3、4、5小节,记叙刘和珍的生平和遇难经过;
第三层6、7小节,评述惨案的教训和意义。
记念刘和珍君
第一、二小节:交代写作缘由
第三、四、五小节:记叙刘和珍的生平和遇难经过
第六、七小节:评述惨案的教训和意义
⑵找出文中有关刘和珍的三件事情,并以此分析她的形象和高尚品质。
刘和珍的三件事情:
1)、预定《莽原》全年,表现了她要求进步,追求真理的品质;
2)、反抗校长,表现她勇敢顽强,有正义感、有责任感等品质;
3)、参与请愿并遇害,表现了她英勇、进步为国家和民族勇于牺牲的爱国精神等。 刘和珍的外表形象:始终微笑着,态度很温和。
(二)总结:由此可见作者写作本文的目的除了要悼念在惨案中牺牲的爱国者刘和珍等人外,更深远的意义应在于评述惨案,以此来鼓励生者、激励猛士,揭露敌人,唤醒庸人,评述惨案的教训和意义等。而纪念刘和珍正是本文写作目的的切入点。
四、课堂小结
1.全文共七节,可以归并为三部分。
2.两次强调“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主要是突出表明写这篇文章的动机。第一个“必要”,说的是要悼念遇害者刘和珍君,奉献作者最大的哀痛和尊敬,控诉段淇瑞政府的暴行,痛斥走狗文人的阴险论调;第二个“必要”在于唤醒庸人,要人们牢记这笔血债。所以这两个“必要”的含义不完全相同。
3.“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则是鲁迅先生面对突如其来的噩耗,凶残的枪杀,目不忍视,耳不忍闻,悲愤得说不出话来。然而,作者还是要说话的,要揭露反动派的罪恶行径!这里表现了作者强烈的愤怒之情。
4.鲁迅先生把对斗争方式的理性反思放在前面,最后一节肯定烈士的勇毅对于将来的意义,全文收束在高昂的斗争精神上,更有鼓舞人心的力量,颠倒过来,就没有这样的效果。
五、布置作业
1、熟读全文。背诵2小节。
2、阅读鲁迅《风筝》一文,试分析其思路。
教学要点:
学习文章第1、2、3、4小节,以第四节为例,训练理清局部思路,在沥青思路的基础上理解难句,以加深对文章思想感情的理解。
教学步骤:
一.复习及导入新课。
上堂课我们学习了本文的写作背景,概括出了本文“悲愤”的感情基调,了解了刘和珍的生平,知道本文写作目的。这堂课我们具体学习一下文章的1、2、3、4小节,看作者是如何纪念死者、评述惨案的。
二.分析文章,理解难句。
(一).分析一、二小节
1、师:作者在第1、2节都说道“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请问各有什么含义?
生:第一节“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这个“必要”说的是要悼念遇害者刘和珍,奉献作者最大的悲哀和尊敬,控诉段政府的暴行和抨击反动文人的阴险论调。“也”和“早”二字说明作者要作文纪念的愿望由来已久。作文不仅是应程君的要求,更主要的是出自我本身的意愿。第二个“必要”在与唤醒庸人,要人们牢记血债。因此本段交代的写作原由是悼念死者,揭露敌人,唤醒庸人。
2、重点分析文中难句:
1)师:文章开头作者如此郑重其事的说明本文的写作时间“中华民国十五年”,其中有何深意?
生:含有揭露和讽刺意味。中华民国并非人民的民国,而是屠杀人民的机器。
2)师:追悼会那一天,“我”为何独在礼堂外徘徊?
生:作者无法承受追悼会的悲痛,独自徘徊沉思。
3)师:作者反复说“只能如此而已”,又称自己献上的只是“菲薄的祭品”,说明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生:表达作者认为未能以更好的方式悼念死者,深感歉意。
4)师:“我已经出离愤怒了”是什么意思?
生:愤怒到了极点的意思。
5)师:“以我的最大哀痛显示于非人间,使它们快意于我的苦痛”一句,他们指什么人?“快意于我的苦痛”怎么理解?
生:“它们”指反动派。“快意于我的苦痛”实际是警告反动派别高兴的太早,总有一天血债必将血偿!
6)师:“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一句,“真的猛士”指什么?“惨淡的人生”什么意思?“哀痛者和幸福者”分别指什么人?
生:“真的猛士”指真正勇敢的革命者。“惨淡的人生”指反动派统治下的黑暗现实。“哀痛者和幸福者”分别指看到黑暗现实,哀痛于国家和人民而无力改变的人和敢于正视黑暗现实,为国为民敢于斗争敢于牺牲的人。
(二)分析第三节
1)师:作者说“刘和珍是我的学生”,“现在却有些踌躇了”为什么?作者称自己是“苟活到现在的我”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由此可以看出作者怎样的品质?
生:踌躇是因为作者认为刘和珍是为中国而死的青年,我应该对她奉献我的悲哀和尊敬。表达作者自责内疚的心情。反映了鲁迅先生自谦,自我剖析的品质。
2)提醒同学们再次记忆刘和珍的形象:始终微笑着,态度很温和。
(三)分析第四节
1)师:齐读该节,该节主要讲什么?分层次,用四个字概括层次大意。
生:主要是概述惨案。分四层:听到噩耗---颇为怀疑---尸骸为证---听到污蔑---悲愤号召。
2)师:“卫队居然开枪”的“居然”二字说明了什么?
生:一是出乎意料,二是反映了敌人的凶残。
3)师:“我向来是不惮一最坏的恶意来推测中国人的”一句如何理解?其中的中国人指什么人?
生:“中国人”指反动派,意思是敌人的凶残远远超出“我”的意料。
4)师:敌人说她们是“暴徒”和“受人利用”,同学们能否在文中找出反驳他们的证据? 生:“终微笑着,态度很温和。”“欣然前往”,“请愿而已”等。
5)师:“衰亡民族默”“默无声息的缘由”是什么?
生:敌人残暴凶杀的暴力统治和反动文人用反动舆论进行的思想统治,屠刀加钳口术的专制性统治,使得我们的民主更加衰亡。
6)师:“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没中灭亡。”一句中,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后面一句是什么复句?有何含义?
生:反复的修辞手法。选择复句。意思为沉默到了极点,就将是爆发的时候。这里既有对反动派的警告,也有对后死者的呼唤,激励和鼓动。
三.小结:这一部分,作者以无比悲痛的心情,向牺牲的爱国青年们献上他的悲哀和尊敬;以无比愤慨的心情,抨击着敌人的无耻谰言;以无比激昂的口号激励后死者的爆发。
四.作业:背诵2、4小节。
思考:1.作者在第五节如此详写惨案的经过有何深意?
2.作者对请愿的态度如何?
3.作者对惨案的意义作和评价?
附:板书设计:
听到噩耗—---居然震惊
概述惨案颇为怀疑—---怀疑愤慨
听到污蔑—---暴徒愤懑
尸骸为证------虐杀悲痛
悲愤号召------爆发怒吼
教学要点:总结全文,进一步探究文章的总体思路,分析文章5、6、7小节,理解文中的难句,加深对文章感情基调的理解和把握。
教学步骤:
一.检查作业完成情况,复习上一节课内容。抽查一两位同学背诵。
二.根据上节课布置的作业导入新课。
1.师:作者在第五节如此详写惨案的经过有何深意?
生:一是揭露了敌人的凶残,证明那简直就是虐杀,二是赞扬了三个女子临难从容、互相救助的精神。
2.师:作者在第四节说“: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到第五节又说“我还有要说的话”。各是什么意思?
生:无话可说是因为敌人暴力和无耻谰言令人震惊、愤怒说不出话;还有要说的话是作者要揭露敌人。
3.师:“这是怎样的一个惊心动魄的伟大呵”一句中,“这”字指代什么内容?下面的伟绩和武功如何理解?
生:“这”指上文的“三个女子从容地转辗于文明人所发明的枪弹的攒射中”。“伟绩”和“武功”用了反语的修辞手法,用了“互文”的写作手法两句所讲的内容一样,这句话讽刺了中外反对者沾沾自喜与自己的暴力的丑恶嘴脸。
4.师:作者用煤的形成类比什么?作者对徒手请愿的态度如何?
生:类比请愿的收效不大,作者不赞同徒手请愿方式!
5.师:作者在此引用陶渊明的诗,用意何在?
生:作者认为尽管请愿收效甚微,但对社会还是有一定影响的。勇士们的鲜血不会白流。作者引用此诗有青山埋忠骨之意。
6.请学生讨论分析,抓出“事实是明证”所在句子的这一主干。
7.师:“苟活者在淡红的血色中,会依稀看到微茫的希望;真的猛士,将更奋然而前行”这
句是什么复句?如何理解该句?
生:并列复句。这句恰当是评价了惨案的意义,尽管非人间的苟活者很多,但即使苟活者,也会看到一点希望,哪怕实际依稀的微茫的,而猛士们绘制烈士精神鼓励下,更加勇猛的前进、斗争!
8.师:文后作者又说“呜呼,我说不出话,”作者明明说了这么多,怎么又说说不出话呢? 生:在此,表达了作者无尽的悲愤和深深地歉意。)
三.总结全文
(以最后一句中的“但以此记念刘和珍君”中的“此”字的内容总结全文。)
1.师:这句话中是“但”字是什么意思?
生:仅,并非表转折。
2.这个‘此“字意思很明显是指这篇文章,那这篇文章包含了什么内容呢?(见板书)
1、背诵小节和陶渊明的诗《挽歌》
2、完成课后练习。
附:板书设计
反动政府→控诉
反动派、走狗文人→抨击
革命烈士(刘和珍等)→悼念、尊敬
爱国者猛士→激励前进
苟活者(“我”)→继续战斗
麻木的民众→庸人唤醒
徒手请愿的方式→否定
惨案的意义→微茫奋然前行
范文七:第三课时
教学要点:总结全文,进一步探究文章的总体思路,分析文章5、6、7小节,理解文中的难句,加深对文章感情基调的理解和把握。
教学步骤:
一.检查作业完成情况,复习上一节课内容。抽查一两位同学背诵。
二.根据上节课布置的作业导入新课。
1.作者在第五节如此详写惨案的经过有何深意?
(提示:一是揭露了敌人的凶残,证明那简直就是虐杀,二是赞扬了三个女子临难从容、互相救助的精神。)
2.作者在第四节说“: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到第五节又说“我还有要说的话”。各是什么意思?
(提示:无话可说是因为敌人暴力和无耻谰言令人震惊、愤怒说不出话;还有要说的话是作者要揭露敌人。)
3.“这是怎样的一个惊心动魄的伟大呵”一句中,“这”字指代什么内容?下面的伟绩和武功如何理解?
(提示:“这”指上文的“三个女子从容地转辗于文明人所发明的枪弹的攒射中”。“伟绩”和“武功”用了反语的修辞手法,用了“互文”的写作手法两句所讲的内容一样,这句话讽刺了中外反对者沾沾自喜与自己的暴力的丑恶嘴脸。)
4.作者用煤的形成类比什么?作者对徒手请愿的态度如何?
(提示:类比请愿的收效不大,作者不赞同徒手请愿方式!)
5.作者在此引用陶渊明的诗,用意何在?指名介绍介绍一下陶渊明?
(提示:作者认为尽管请愿收效甚微,但对社会还是有一定影响的。勇士们的鲜血不会白流。
陶渊明,名潜,字元亮,浔阳柴桑人,因在彭泽县当过县令,故人称“陶彭泽”,晚年自号“五柳先生”,死后,朋友私谥为“靖节”,故世号“靖节先生”,后人称他为田园诗始祖。作品有《桃花源记》、《归去来兮辞》等)(作者引用此诗有青山埋忠骨之意)
6.请学生讨论分析,抓出“事实是明证”所在句子的这一主干。
7.“苟活者在淡红的血色中,会依稀看到微茫的希望;真的猛士,将更奋然而前行”这句是
什么复句?如何理解该句?
(提示:并列复句。这句恰当是评价了惨案的意义,尽管非人间的苟活者很多,但即使苟活者,也会看到一点希望,哪怕实际依稀的微茫的,而猛士们绘制烈士精神鼓励下,更加勇猛的前进、斗争!)
8.文后作者又说“呜呼,我说不出话,”作者明明说了这么多,怎么又说说不出话呢?
(提示:在此,表达了作者无尽的悲愤和深深地歉意。)
三.总结全文
(以最后一句中的“但以此记念刘和珍君”中的“此”字的内容总结全文。)
1.这句话中是“但”字是什么意思?
(提示:仅,并非表转折。)
2.这个‘此“字意思很明显是指这篇文章,那这篇文章包含了什么内容呢?
提示:包含了以下内容
反动政府控诉
走狗文人抨击
革命烈士(刘和珍等)悼念、尊敬
爱国者猛士激励前进
苟活者(“我”)继续战斗
麻木的民众庸人唤醒
徒手请愿的方式否定
惨案的意义微茫奋然前行
四.作业:1、背诵小节和陶渊明的诗《挽歌》完成配套的《导学与同步训练》
2、课后练习一(1、2)四
附:板书设计
反动政府控诉
走狗文人抨击
革命烈士(刘和珍等)悼念、尊敬
爱国者猛士激励前进
苟活者(“我”)继续战斗
麻木的民众庸人唤醒
徒手请愿的方式否定
惨案的意义微茫奋然前行
范文八:记念刘和珍君
【教学目标】
1、联系社会背景体会作者蕴藏在文中的思想感情。
2、把握作者感情发展的脉络,领会本文的写作目的。。
3、理解文中关键句子的含义。
【德育目标】
引导学生接受鲁迅地思想感情的陶冶,接受鲁迅先生嫉恶如仇的性格,澎湃的激情、高度的正义感等精神。还要学习那个年代的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勇敢精神。可以联系时代背景,调动学生已有的中国现代史知识,认识“三一八”惨案的背景、过程、影响等,并了解刘和珍等学生的情况,以丰富和深化对课文的感受、理解。
【教学重点】
1、理清文章思路,深入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
2、理解文中关键句子,从而把握作者贯穿全文的“悲愤”的情感。
【教学难点】
领会文章的写作主旨:哀悼死难者,控诉反动派,唤醒麻木的民众。
【教学时间】
【教学设想】
1、课前布置学生预习课文,弄清楚文章回忆了刘和珍的那些事,刘和珍为什么而死,作者对待她的死情感、态度如何,抓住体现作者情感的句子揣摩体会。
2、抓住关键词语、句子,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诵读、讨论理解其中的深层含义,从而体会作者的情感。
【教学过程】
同学们,今年是鲁迅逝世七十周年纪念。七十年来我们时时刻刻都在记念着这位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我们到他的《故乡》寻找过他,我们《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寻找过他,我们在《社戏》的时候寻找过他,而先生的心里却时时记念着别人。从孔乙己到阿Q,从闰土到祥林嫂,今天我们要认识到一位女子就是80年前鲁迅深情记念过的刘和珍君,鲁迅先生为什么要记念刘和珍,就让我们一起跟随鲁迅先生走进这段历史去看一看。
二、背景介绍
日,北京各界五千多人在天安门前集会抗议帝国主义和反动军阀的暴行,会后高呼着“打倒帝国主义”的口号到段祺瑞执政府门前请愿。这时数百名荷枪实弹的士兵,突然向群众队伍开枪射击。 随后士兵们又手持马刀、刺刀追杀群众。造成了死47人,伤200多人的惨剧。。死难烈士中就有北京女子师范大学学生刘和珍、杨德群。鲁迅称这一天为“民国以来最黑暗的一天”。
阴风在呼号,血衣在飘荡,青年的血迹还没有干透,执政府却发表通电说请愿学生是暴徒,更有甚的是一些执政府的走狗、帮凶文人还在报刊上发表文章说这些青年学生是受人利用,白来送死的。这是任何一个有良知的中国人都不能容忍的!更何况是鲁迅先生,他把这一腔悲愤之情诉诸笔端,既是对反动政府的控诉,也是对牺牲青年的纪念。
三、研习文章
(一)从文章第四部分切入,研习第四节。抓住关键句子、词语体会作者在惨案发生后内心的情感。
1、学生快速阅读课文,找出作者直接叙述这次惨案发生经过的章节。 学生回答。
教师明确:第四、五部分。
2、学生齐读第四节。
问:惨案发生后,鲁迅先生心情如何?从哪些词句看出来?
学生讨论回答。
教师明确:关键词语:“居然、怀疑、不料、不信”等说明鲁迅对惨案发生的惊愕。
“无端”:爱国学生是举着“打倒帝国主义”的大旗去援助外交的,但段祺瑞主持的执政府却命令士兵开枪射击。这是任何一个中国人都想不到的。 但是,事实就摆在面前。
作者情感:惊愕、悲愤(板书:悲愤)这种悲愤之情一直贯穿全文。
(二)揭露反动政府的凶残,流言家的下劣。
1、反动政府的暴行。(抓住“虐杀”一词,分析虐杀的整个过程)
A、教师范读第五节。
B、讨论分析虐杀过程。
问:哪些细节描写突出了这是虐杀?
教师明确:如“从背部入”、“中了四弹,其一是手枪”、“一个兵,,,,” 说明这是一场有组织、有预谋、乱枪射击,以杀人为乐、残无人道的屠杀。 这就是他们的“伟绩”、“武功” ,作者用反语辛辣地讽刺了执政府的暴行。 幻灯显示:“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了”
2、流言家的下劣。
三个沉勇而友爱,在弹雨中互相救助的女子,却段政府及其帮凶文人说成是“暴徒”,“受人利用”的。
幻灯显示:“流言使我耳不忍闻”,
教师总结:当局者的凶残+流言家的下劣使作者悲愤到了极点。“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我只觉得我所住的并非人间,四十七个青年的血洋溢在我的周围,使我艰于呼吸视听,我哪里还能有什么言语?”此时此刻鲁迅先生为什么说不出话来?
悲愤到了极点,有很多要说的话却说不出来。
再次强调板书:悲愤
悲——哀伤
愤——憎恨
(三)赞颂青年
1、“但是,我还有话要说。”青年们的血不能白流,鲁迅先生要让中外的杀人者看清楚,他们杀害的是一群什么样的青年?
学生先试作回答。
2、在四十七个遇害的青年之中,刘和珍是我的学生,她不是“苟活到现在的我的学生”,是为中国而死的中国青年。在文章中,作者对刘和珍奉献了自己最大的悲哀与尊敬。
从文章标题中的“君”就可以看出鲁迅对她革命者深深的敬意。让我们从刘和珍身上来看看这是一群什么样的青年。作者记忆中的刘和珍是什么样子的。 “始终微笑的和蔼的刘和珍君”
一个多么善良温和的女子,每遇到什么事都能够一笑而过。
3、问:文章中鲁迅追忆了刘和珍的哪些事?
个别学生找出
教师归纳明确:
幻灯显示:
毅然定《莽原》——-追求进步
坦然对偏安————坚毅乐观
黯然虑母校————忧思深远
欣然去请愿————勇敢无畏
这样一个善良温和的女子怎么会是“暴徒”呢?
这样一个国立女子师范大学的学生,请愿是欣然前往的,怎么会是“受人利用”呢?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年仅22岁的优秀青年却惨死在自己国人的屠刀之下。
3、鲁迅先生对革命青年的赞颂。
品味:“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幻灯出示)
请一男生读,全班齐读。
问;什么是真的猛士?
真的猛士:真正勇敢无畏的革命者。他们对黑暗的反动统治奋起反抗,他们能把惨淡的人生变得有意义,他们在敌人的血腥屠杀下毫不回避,毫不退缩。 哀痛者——以,,,,为哀痛
幸福者——以,,,,为幸福
问:这些革命者以什么为哀痛?以什么为幸福?
学生讨论回答。
教师明确:哀痛国家民族的悲惨命运,为改变黑暗的社会现实,他们以勇往直前、奋斗献身为最大的幸福。
总结:杀死这样优秀的青年,就是扼杀了中国的未来。“我已经出离愤怒了,我将深味这非人间的浓黑的悲凉。”
当局者的凶残,让鲁迅先生愤慨!青年临难的从容,让鲁迅先生敬佩,而我们的国民呢,他们的反应如何?
(四)唤醒民众
1、请接着这一段看,鲁迅先生用了一个转折性的关联词。
学生朗读“然而,造化又常常为庸人设计,以时间的流驶,来洗涤旧迹,仅使留下淡红的血色和微漠的悲哀。”
问:淡红的血色、微漠的悲哀,说明了什么?
教师明确:除了象鲁迅、朱自清、林语堂等少数觉醒的人起来呐喊外,广大的民众对革命者的牺牲是如此地冷漠,甚至过不了多久就会把他们遗忘的。鲁迅深感痛心。烈士的血不能白流,为了唤醒麻木的民众,鲁迅觉得该写点东西了。
幻灯出示:“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
现在“我正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
2、挖掘国民麻木的根源。
“我懂得衰亡民族之所以默无声息的缘由了。”
问:为什么我们的民族会默无声息?
学生讨论并回答
教师总结:麻木的国民群体庞大,历史悠久,他们之所以默无声息,可以追溯到中国几千年的封建专制统治。从秦始皇的焚书坑儒,满清的文字狱,到今天段祺瑞执政府的武力镇压、流言诽谤,这些有形、无形的刀枪已经构成中国专制统治的残暴,野蛮而严厉的统治已经使我们广大民众感怒而不敢言了,使我们的民族正义感逐渐衰亡。鲁迅对这类人是深有感受的。看看《孔乙己》中鲁镇酒馆中拿孔乙己当笑料的酒客们,看看那些特意跑来听祥林嫂说“我真傻”的女人们。 鲁迅先生曾说过:悲剧是把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撕裂给人看。青年为革命流血了,牺牲了,其中的价值有多少人看得到。只不过给这些“无恶意的闲人”增添了“饭后的谈资”罢了。鲁迅痛感人民的不觉醒,所以唤醒民众的意识一直强烈地表现在他的作品中。我们面前的路有两条:要么就这样一直沉默下去,最后走向灭亡;要么就让这如洪水般的愤怒爆发出来。很显然,我们的民族要生存,要发展我们必须爆发,必须用行动来反抗敌人的暴行。
所以鲁迅忧国忧民发出了激烈的呼告:沉默啊,沉默啊!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五)鼓舞生者
学生齐读:“苟活者在淡红的血色中会依稀看见微茫的希望;真的猛士将更愤然而前行。”
我们要从革命者等流血中吸取经验教训,看到希望的曙光。呼唤所有的有志之士行动起来,投身到革命实践中来,虽然革命的征程很坎坷,但希望还是有的。至少我们应该永远铭记烈士的鲜血,循着烈士的足迹继往开来。
呜呼,我说不出话来,仅以此文作为菲薄的祭品奉献于逝者的灵前。
四、结束语
今天我们和鲁迅先生一起记念刘和珍君,同时也是记念伟大的鲁迅先生,让我们把最诚挚的敬意奉献在逝者的灵前:长歌当哭,控诉卑劣行径;热血为证,鼓舞奋勇之士。希望是有的,真的猛士,将更奋然前行。(出示幻灯)
【板书设计】
记念刘和珍君
悲——哀伤
愤——憎恨
范文九:《记念刘和珍君》学案
主备:张慧婷
复备:高一语文组
课题:记念刘和珍君
作者:鲁迅
【学习目标】
1、 整体感知课文,理清文章的思路,感知课文的内容,领会课文的中心意思。
2、 局部探讨课文,结合语境体会重要语句的深刻含意。
3、 能够运用写人叙事的方法,写出触动心灵的人和事。
【助读资料】
1926年3月,奉系军阀张作霖在日本帝国主义支持下进兵关内,冯玉祥率领的国民军同奉军作战。日本帝国主义公开援助奉军,派军舰驶入大沽口,炮击国民军。国民军开炮还击。日本帝国主义便向当时的北洋军阀段祺瑞执政府提出抗议,又联合英、美、法、意、荷、比、西等国驻北京公使,借口维护《辛丑条约》,提出种种无理条件,并且在天津附近集中各国军队,准备武力进攻。
3月18日,北京的工人、学生、市民五千多人在天安门前举行反对八国最后通牒的示威大会,共产党人李大钊在会上作了演讲。会后,两千多名群众组成请愿团,到段祺瑞执政府前请愿。这时数百名荷枪实弹的士兵,奉段祺瑞之命,突然向群众队伍开枪射击。 随后,士兵们又手持马刀、刺刀追杀群众。群众死47人,伤200多人,死难烈士中就有北京女子师范大学学生刘和珍、杨德群。鲁迅称这一天为“民国以来最黑暗的一天”。
惨案发生后,反动军阀的走狗文人极力为其主子开脱罪责,在报刊上发表文章,诬蔑参加请愿的群众是“暴徒”,是“自蹈死地”等,并把杀人的罪责推到他们所说的“民众领袖”身上,说“民众领袖”“犯了故意引人去死的嫌疑”,“罪孽当然不下于开枪杀人者”。
当噩耗传来的时候,鲁迅正在写《无花的蔷薇之二》。他怀着满腔的悲愤,当天晚上就写下了该文的四至九则,揭露控诉反动派的这一暴行,严正指出:“这不是一件事的结束,是一件事的开头。墨写的谎说,绝掩不住血写的事实。血债必须用同物偿还。拖欠得愈久,就要付更大的利息!”
4月1日又写了《记念刘和珍君》。
1、悲剧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喜剧将那无价值的撕破给人看。
2、勇者举刀向强者
3、不是很大的鞭子打在背上,中国自己是不肯动弹的。
4、以无赖的手段对付无赖,以流氓的手段对付流氓。
5、改造自己,总比禁止别人来得难。
6、孩子是要别人教的,毛病是要别人医的,即使自己是教员或医生。但做人处事的法子,却恐怕要自己斟酌,许多人开来的良方,往往不过是废纸。
7、不满足是向上的车轮。
8、敌人是不足惧的,最可怕的是自己营垒里的蛀虫,许多事情都败在他们手里。
9、有缺点的战士终究是战士,宝贵的苍蝇也终究不过是苍蝇。
10、从来如此,便对吗?
范文十:湖北省枣阳市第一中学 刘保清教学目的:1、学习本文以思想感情为线索组织材料,安排结构的写法。2、学习把简洁的记叙、深刻的议论、强烈的抒情完美地结合在一起,理解这种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对深化文章主题所起的作用。3、认识帝国主义、封建军阀进去走狗文人的凶残下劣。4、学习爱国青年英勇斗争、互相救助、临危不惧的革命精神。教学设想:1、本文难度较大,学生对当时的历史背景缺乏了解,对文章中曲折回旋的语言不易理解。教学时宜适当向学生作一补充介绍。注意引导其充分预习,搞清疑难问题。2、重点分析文章的感情发展线索,从而理清作者的思路。3、课前安排预习:①给课文各段概括大意;②理清文章的思路。4、安排三课时。第一课时一、导人:同学们,大家都知道,今天的革命胜利是来之不易的,她是无数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这些革命先烈们在不同的战场上谱写出了一曲曲英勇的壮歌。今天要学习的《记念刘和珍君》就是鲁迅先生为了记念日在北京为抗击军阀黑暗统治而英勇牺牲的刘和珍等爱国青年,声讨反动统治者的一篇战斗檄文。二、补充介绍“三o一八”事件。(略)三、检查预习,进行新课。1、检查给各段概括的大意,然后归纳层次。 第三部分,指出“三o一八”惨案的意义所在。2、文章的思路:程君请求写文 为警醒庸人写文 回忆认识刘和珍的过程 叙述得到噩耗时的惊愕(不相信) 记叙刘和珍等人遇难的经过,控诉暴行 总结烈士牺牲的教训 对烈士死难意义的评价统观全文,作者悲和愤两股感情的烈焰无处不在迸发,无处不在燃烧,升腾交织,无可抑制。追悼会的气氛,程君的发问和请求,引起作者对烈士痛心的忆念,并且激起对杀人者的满腔仇恨,化为愤怒的揭露控诉;同时,作为思想家的作者,始终没有停止深沉的思索,对惨案的经验教训进行了沉痛的总结,对死难的意义给予了高度评价。这就是作者思想感情发展和文章结构的大体脉络。3、讨论问题,理清作者思想感情的变化提问:文章为什么要从追悼会上程君的请求写起?为什么要反复说“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无话可说”?明确:一、“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说明写文章是出自自愿。 “可是我实在无话可说”——“出离”愤怒,艰于呼吸视听。 二、“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提醒庸人别忘烈士,唤醒麻木的国民。 四、“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表达愤怒之情,想说而又无话可说。 五、“但是,我还有要说的话”——“不在”“就在”,揭露暴行。 七、“呜呼,我说不出话”——还有更多的话,或是太悲痛不能说;或是还要思索, 不能说;或环境险恶,不便说。总之,作者对烈士牺牲的悲痛和对反动派凶残的愤恨之情贯串全篇,这是全文的一条感情线索。四、布置作业 :背诵课文二、四段。 第二课时教学步骤 :一、检查背诵;听写词语。二、整体把握课文记叙刘和珍事迹的内容。提问:课文记叙刘和珍的哪些事迹?从这些事迹中,你可知道刘和珍是怎样一位青年?明确:课文对刘和珍的记载很简略,集中在一、三、五部分,写了三件事:猛士从这三件事中,我们可以看出,刘和珍爱国爱民,爱憎分明,是为了中国而死的中国的青年。作者在用语上也是颇有讲究的,如“毅然”“黯然”“欣然”。三、讨论第一段的有关内容。提问:文章写于4月1日,追悼会开于3月25日,相距不到一周,作者为何不写“几天前”“一周前”,而要不惮其繁地写“中华民国十五年三月二十五日”?女师大是尽人皆知的学校,刘和珍遇害之事也震动全国,为何作者还要详细地用“国立……追悼会”作为“那一天”的定语,致使文章开头一句的状语就花去了56字,这是否太罗嗦了?明确:不罗嗦,而是大有深意的。:用“中华民国”“国立”,不仅表明态度庄重,而且包含了强烈的愤慨之情。以先烈的牺牲换来的“民国”已经“十五年”了,然而,人民受宰割的命运并没有改变,反而愈演愈烈,当局不但照旧杀人,而且杀到了堂堂“国立”大学的手无寸铁的女大学生的头上,甚至公然把“执政府”门前当成了屠场。可见,段祺瑞之流凶残下劣到了何等程度。文章刚开头,用一个长状语,准确地交待了悼念的来由和背景,又鲜明地表达了作者强烈的爱憎,为全文作了很好的铺垫。四、讨论第二段的写作意图和难句。意图:主要是唤醒麻木的国民。提问:“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是什么意思?明确:“真的猛士“指真正的革命者,他们在黑现实面前能直接面对,绝不逃避,在敌人的屠杀面前,敢于正视而毫不退缩。这样,他们对敌人的罪行和人民的苦难,有最深切的感受,因此,他们是“哀痛者”——为国家的现状,为民族的前途哀痛。同时,坚定地投身于改革现实斗争中,不象“庸人”那样碌碌无为,,虚度终生,他们的生命是有价值的,因此,他们又是“幸福者”。五、讨论第三段的有关内容。提问:这段写刘和珍,突出了她什么特点?为什么要这么写?明确:提出她“始终微笑着,态度很温和”的特点。这样写既提出了刘和珍的无辜,从而控诉了段政府的残暴,又表现了作者与她只是在女师大事件结识的,往来很晚,(“直到……直到……待到……此后”),永别又很早,无论当初的女师大事件,还是现在的“三o一八”,与她都无直接的接触,有力地驳斥了了“流言家”诬蔑作者是“后台”的谣言。板书:始终微笑,态度温和———控诉敌人残暴 直到……直到……此后——驳斥“流言家”污蔑六、布置作业 :课后练习。第三课时教学步骤一、检查作业二、讨论讨论第四段的内容与练习。1、指名朗读第四段。2、讨论问题提问:作者说“我懂得……缘由了”。这个“缘由”是什么?明确:就是第一句。 衰亡民族沉默缘由提问:“沉默呵……灭亡”有什么深刻含义?明确:一是表达作者对人民的鼓励与希望:别再沉默了,否则就要灭亡; 一是表达对统治者的警告:一味的高压,只会导致人民的反抗。三、讨论第五段1、指名朗读。2、讨论问题。提问:作者为什么对烈士遇害记载那样详细?明确:以铁的事实控诉反动政府杀害学生的暴行,并且是有组织的屠杀(有拿手枪的),是“虐杀”(“猛击两棍”)。提问:“当……伟大呵”有什么含义?明确:“这”指三个女子在枪弹中辗转;“伟大”是“伟大的场面”或“伟大的情景”的省略。这句是高度赞扬烈士的英勇。四、讨论第六、七段。提问:作者对学生请愿持怎样的态度?明确:作者的态度是有保留的,用煤的形成做比喻来说明观点。但也给了高度的评价: 评价对陶潜诗的理解:作者引陶潜诗的主要意思是说,用徒手请愿而流血是不值得的,但既然流了血,就一定会产生影响,尽管影响不一定很大,这血也就不算白流了。五、布置做业略附录:陶渊明《挽歌》诗荒草何茫茫,白杨亦萧萧。严霜九月中,送我出远郊。 四面无人居,高坟正僬侥(jiāoyáo 高耸)。马为仰天鸣,风为自萧萧。幽室一已闭,千年不复朝。千年不复朝,贤达无奈何。向来相送人,各自归其家。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说明:这是一首自挽诗。诗以假想的口吻,写了自己死后出殡、送葬和入葬后的情景和感触。表达了作者憎恶现实,鄙弃世俗的思想感情,体现了他那不为五斗米折腰的可贵气节。 作者邮箱: [1]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记念刘和珍君优秀教案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