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用静脉输液的不良反应瓶上有病人姓名不良事件分析整改

【图文】护理不良事件分析会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护理不良事件分析会
上传于||暂无简介
大小:150.00KB
登录百度文库,专享文档复制特权,财富值每天免费拿!
你可能喜欢2015年护理不良事件总结及分析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2015年护理不良事件总结及分析
上传于||文档简介
&&不​良​事​件​分​析​有​利​于​护​理​质​量​持​续​提​高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1下载券
想免费下载本文?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2)2015年给药错误护理不良事件分析持续改进_图文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2)2015年给药错误护理不良事件分析持续改进
上传于||文档简介
&&21年​给​药​错​误​事​件​分​析​及​持​续​改​进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1下载券
想免费下载本文?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3页未读,继续阅读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你的位置:
&& 详细内容
双头输液器在基层医院临床应用中的问题及防范效果分析
热度35票&&浏览113次
时间:日 15:23
[摘要]& 目的& 使用存在的安全风险及实施的进行。方法& 选择胜利油田胜南现河卫生院运用双头输液器静脉输液患者120例,对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并制定相应的防范措施。结果& 实施防范措施前,不良事件发生率为23.33%(28/120),实施防范措施后不良事件发生率为9.17%(11/120),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降低(P&0.05)。结论& 规范使用双头输液器,能够消除安全隐患和风险,实施防范措施后可以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关键词]& 双头输液器;安全隐患;防范措施随着医疗用品的不断改革和进步,一次性双头输液器已广泛于临床工作,在当前护理人员严重缺编,护理工作繁忙的状态下,即避免了因为频繁更换液体而容易导致的差错发生[1],也提高了工作效率,特别适用于液体瓶数多,无人陪护的患者,深受广大护理人员的欢迎。但笔者在临床工作中发现使用双头输液器存在着一些安全隐患,本文分析发生问题及风险的并制定相应的防范措施,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选择胜利油田胜南社区现河卫生院2011年12月~2012年6月应用双头输液器静脉输液患者120例,其中男65例,女55例,年龄20~65岁,平均年龄(42.5±0.3)岁;其中上呼吸道感染21例,腹泻13例,冠心病20例,高血压24例,脑中风42例;按输液瓶数量:每次输液2瓶45例,3瓶53例,4瓶22例。所有患者均应用双头输液器静脉输液。2& 结果临床使用双头输液器时,容易出现的最主要问题有输液管茂菲氏滴管以下进入空气、液体输入顺序颠倒、液体配制后放置时间过长问题等。为了减少或避免使用双头输液器过程中不良事件发生,我们采取了防范措施。实施防范措施前,不良事件发生率为23.33%(28/120),实施防范措施后不良事件发生率为9.17%(11/120),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降低(P&0.05),减少了不良事件的发生。3& 防范措施3.1& 严格三查七对,重视液体输入顺序问题& (1)在配制液体时,加入瓶内多少毫升液体,应随即抽出相等容量的气体,使液体瓶内压力保持不变。(2)给患者输液时,穿刺成功妥善固定好针头后,在打开第二瓶液体输液夹时,应仔细一下第2瓶液体瓶口下输液管内液体的流动情况[2]。正常情况下,只要第2瓶液体压力和第1瓶液体压力持平,第2瓶内的液体不会流出,只有在第1瓶液体输完时,第2瓶液体才会自动顺输液管流出。如果第2瓶液体因压力原因流出且抑制了第1瓶液体的输入,应关闭第2瓶液体的输液夹,待第1瓶液体输完时再及时打开第2瓶液体的输液夹。3.2& 输液管内液面调整& 空气进入茂菲氏滴管以下的输液管内,如果发现不及时,输液管内空气进入患者体内,将造成严重的医疗事故,甚至危及患者的生命[3]。针对这种情况,本科室作了严格的规定:(1)对需要输入两瓶以上液体的患者,在第1瓶液体穿刺成功,妥善固定好针头后,一定记住将第2瓶液体的输液夹打开,并观察液体输入顺序。(2)输液的过程就是与患者沟通的过程,给每一位患者解释清楚为什么要打开第2瓶液体的输液夹,并告知患者两瓶液体不会同时输入,打消患者的顾虑。嘱咐患者发现输液问题时一定要按铃叫,不要自行处理,由护士来处理以确保输液的。(3)茂菲氏滴管内的液面不要过低,应保持在2/3满以上,这样即使分叉处以上输液管内的空气进入茂菲氏滴管使液面降至1/2处,也不会出现液面过低的现象。(4)一定要做到半小时巡视病房1次,并且特殊情况特殊对待,对于第1瓶液体量少,输入速度较快的患者要做到心中有数,及时巡视,发现输液问题及时处理,随时保持茂菲氏滴管内液面2/3满[4]。3.3& 针对输液药物调整滴速& 如果第1瓶液体量过多,如250~500ml液体,或第1瓶液体需要控制滴速,如输入单硝酸异山梨酯注射液、氨茶碱等药物时,不宜使用双头输液器[5]。即使应用也不要将第2瓶液体过早加药并挂上,应在第1瓶液体即将输完时再加药,做到现用现配。3.4& 针对定时巡视病房本科室特别规定& (1)将每天的护理工作合理分工,密切配合。各班次负责做好自己份内的工作。护理班护士协助护士做完治疗后,必须做到半小时巡视病房1次,发现输液问题及时处理。将快要输完的液体床位登记,及时通知治疗护士配药,及时更换液体。(2)巡视的过程中要与患者多沟通交流,对患者提出的问题给予耐心解释。(3)每个病房内都设有1本巡视记录,护理班护士巡视完毕要及时记录巡视时间并签全名。(4)护士长定期检查巡视记录本,询问病房患者,监督制度落实情况。4& 讨论4.1& 液体输入顺序颠倒& 临床使用双头输液器时,是将患者需要输入的前两瓶液体按顺序配好,将输液器的两个插头分别插入两瓶液体,将2个插头下的2个输液夹都夹住,将液体端至患者床旁,将两瓶液体同时挂于输液架上,将需要先输入的液体瓶下的输液夹打开,排空空气,然后穿刺进针,妥善固定。为防止第1瓶液体输完后未及时发现而导致茂菲氏滴管内液体流空而至空气进入茂菲氏滴管以下的输液管内,我们通常在穿刺成功并固定好针头后随即将第2瓶液体的输液夹也打开。正常情况下,都是第1瓶液体滴完,第2瓶液体才会自动顺着输液管流下接着第1瓶液体继续输入。但笔者发现,在少数情况下,会发生液体输入顺序颠倒的现象,即第2瓶液比第1瓶液体先输完。仔细分析后我们发现,发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配制液体时往输液瓶内加入药物,却没有随时抽出相等容量的空气,致使输液瓶内压力增高。如果第2瓶液体的压力大于第1瓶液体,打开第2瓶液体的输液夹后液体会因压力大迅速顺着输液管流下,限制了第1瓶液体的输入[6]。4.2& 输液管茂菲氏滴管以下进入空气& 发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有以下几点:(1)某些患者对我们打开第2瓶液体的输液夹不理解,认为如果将第2瓶液体的输液夹也打开,第2瓶液体不就和第1瓶液体一起输入了吗?所以自作主张将第2瓶液体的输液夹关闭。待第1瓶液体输完,茂菲氏滴管内的液体已流空,空气进入下端输液管内,患者才发现液体已滴完。这时患者自作主张将第2瓶液体的输液夹打开,空气顺着流下的液体进入茂菲氏滴管以下的输液管内。(2)在输液人数较多,工作很繁忙时,个别护士会忘记打开第2瓶液体的输液夹[7]。待第1瓶液体滴完时,护士可能还在忙于其他护理工作而未能及时巡视,患者则自行打开第2瓶液体的输液夹,从而发生与第一种情况相同的现象。(3)护士在排气时茂菲氏滴管内液面留的过低,在输入第2瓶液体时,由于茂菲氏滴管分叉以上的输液管内的空气进入茂菲氏滴管,致使茂菲氏滴管内液面更低,甚至造成空气进入茂菲氏滴管以下的输液管内。4.3& 液体配制后放置时间过长问题& 使用双头输液器同时将患者的两瓶液体挂于输液架,如果第1瓶液体量多,输入时间过长,或第1瓶液体需要控制滴速,会使第2瓶配制好的液体较长时间不能输入,不符合现用现配的原则,也增加了污染的机会[8]。4.4& 使用双头输液器易使护理人员产生惰性,不能及时巡视病房,不利于护患沟通& 因为不用频繁的更换液体,并且由于工作繁忙护理人员未能及时巡视病房,不能及时发现患者在输液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使患者产生不满。综上所述,双头输液器的使用,即有其有利的一面,也存在一些弊端。护士应树立高度的责任心,严格按规定巡视病房,发现输液问题及时处理,杜绝发生差错事故和安全隐患,使一次性双头输液器能充分发挥其优点,更好的服务于患者。参考文献[1]&吴静,朱圣明.一次性双插管输液器在临床中的运用体会[J].中国当代医学,):82.[2]&凌云.浅谈对一次性精密过滤输液器的认识[J].当代医学,):134-135.[3]&张莉华,班秀昀,陈志兰.精密过滤输液器与输液安全[J].中国实用医药,):164-165.[4]&陆凤芹,吴瑞芹,张宏.精密过滤输液器减少输液反应的效果观察[J].齐鲁护理杂志,):181-182.[5]&田宁宁,杨丽新,邹玮.介绍一种精密过滤输液器的排气方法[J].医疗装备,):189-190.[6]&孙潇飒,杜钰.精密过滤输液器采用物理学排气成功的方法[J].解放军护理杂志,):190-191.[7]&王和平.精密过滤输液器加热敷降低静滴蟾酥局部的效果观察[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175-176.[8]&闫玉梅.儿童精密过滤输液器减少输液反应的观察[J].护理研究,):171-172.
对本篇资讯内容的质量打分:
当前平均分:-0.69 (35次打分)
慧聪行业联盟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输液的不良反应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