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冷系统充注清除系统制冷剂应使用一般采用什么方法

小木虫 --- 500万硕博科研人员喜爱的学术科研平台
&&查看话题
请教下大家,制冷剂充注量是如何计算的呢?
请教下大家,系统制冷剂充注量是如何计算的呢?
有什么资料有好的计算方法可以参考呢。
确实得靠实验,但是如果理论计算这一块,应该如何计算呢?
看了一些文献,都是利用积分形式的,尤其两相这一块精度非常受影响。
要考虑空泡系数等等。
就是你看到的文献方法。
气液两相流,无论是能量(换热系数)、动量(压降因子或者摩擦系数)、质量(空泡系数),理论计算都比较复杂且计算精度会比单相计算低不少。即使是实验,难度也要比单相大很多。事实就是如此
看了些文献。有些问题想请教下~
1.对制冷剂充注量的计算,假设求单相区的制冷剂充注量,是按照划分若干微元,求微元起点状态的密度和终点状态的密度,算术平均,再乘以微元体积,就是微元的制冷剂质量吗?甚至整个单相区只当成一个微元可以吗?
2.关于压缩机和节流装置。压缩机的体积Vcomp怎么求得和理解呢?节流装置是否因为制冷剂通过其中速度较快,这部分质量可以忽略呢?
1. 单相区制冷剂充注量是否可以当成一个微元,取决于与N个微元计算结果相比的误差
2. 压缩机壳体内的空余部分的体积,通常只能问压缩机生产商。
3. 节流元件内的制冷剂质量可以忽略是由于内容积很小,与速度无关。
我在资料上看到如下内容:在计算空泡系数和干度的关系时,需要一个叫滑动比S的量,这个量在计算制冷剂管外流动时给出了具体公式,但是对于制冷剂管内流动,没有给出具体计算方法,请问这种情况,滑动比应该如何求得呢?
通常情况取1是否合适呢。
资料上表示,滑动比为1时为均相流模型。
对滑动比S的定义是:气体速度与液相速度之比。
刚开始学习做这个的时候,按均相流模型吧。
感谢回复,我现在已经基本清楚制冷剂充注量的估算方法了。
我今天在MATLAB编程过程中,发现两相密度可以直接调用REFPROP数据。请问图片上的这种方式是否就是假设为均相流条件下的两相密度呢?
QQ截图53.jpg
QQ截图58.jpg
你的理解是正确的
我按照均相流计算两相流密度后,发现如下问题:
将换热器管路等焓划分为若干微元后,对于某个微元,求得制冷剂进口的密度和出口的密度,算术平均为该微元制冷剂平均密度,再用平均密度乘以微元体积(管长*截面积),得到微元制冷剂充注量。
但是得到的系统(只计算两器和压缩机内的)制冷剂充注量是图片上的数字。是不是有点儿太高了?
达到15KG。
QQ截图39.jpg
请问对于上一层,我的问题可能出在哪里呢?
我想是不是由于我的管外对流换热系数不大,换热器总传热系数偏低,造成管长过长造成的呢。
充注量多少与系统冷量及换热器类型有关,从几克到数百kg都有可能
感谢回复,我再核对下我的计算过程。
请问下,在《制冷空调系统仿真原理与技术》中,顺序法求解时,充注量不与实际充注量相符时,应该如何调整过冷度呢?
比如计算充注量比实际充注量大时,过冷度偏高还是偏低呢。
充注量越大,过冷度越高。该书中有图
我在丁国良老师和张春路老师的《制冷空调装置仿真与优化》中看到图片上这段话。
我发觉我的压缩机制冷剂充注量可能错了,请问压缩机制冷剂充注量=密度*压缩机壳体空腔体积,这个密度我是取吸气密度和排气密度的算术平均,请问这样对吗?
但是书中图片上写的是采用壳中气体平均温度,请问这句话如何理解呢。
QQ截图59.jpg
现在看来,当时的理解是错的。那本书代表2000年的水平,现在不看也罢。
首先,压缩机的壳体空腔只能是低压或者高压。
其次,压缩机内的制冷剂有相当一部分是溶解在润滑油之中。
我在完整的运行完制冷循环的顺序法仿真模拟后,并且把整个程序的代码核对后,想继续细化下,但总感觉过冷度校核制冷剂充注量这一块还有点儿问题,请问下:
1.压缩机充注量这一块,按照您的说法,取低压或者高压,那么温度如何来取值呢,因为要确定空腔内的平均密度;
2.制冷系统四大件之间连接的管路,如吸排气管路、供分液管路等中的制冷剂充注量能否暂时忽略?
1. 按吸气温度或者排气温度
2. 如果管路不长,可以忽略
张春路老师的《制冷空调系统仿真原理与技术》中的一个案例,压缩机制冷剂充注量在整体的16%左右,所以我认为这一块的准确性还是相当重要的。
只有考虑制冷剂在润滑油中的溶解量,才可能计算到这个量级。你现在的简单计算,肯定比这个少。
研究生必备与500万研究生在线互动!
扫描下载送金币
浏览器进程
打开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聊科研当前位置: >>
大、中型制冷系统制冷剂充注操作与禁忌
摘要:本文为大家讲述机房制冷的一些基本知识,具体为您讲述大、中型制冷系统制冷剂充注操作与禁忌。
  (1)充氨的操作方法
  1)准备好充氨的专用工具,如压力表、过滤器、制冷剂钢瓶及管路接口、阀门等。
  2)准备好防毒面具、口罩、橡胶手套等防护用品,打开工作间的门窗,起动工作间的排风扇。
  3)准备检漏用的酚酞试纸。
  4)如图1所示,连接好充注管系,并保持气密性,将钢瓶放在准备好的磅秤上,并将钢瓶底部抬高,与水平面成30。记录钢瓶的初始重量。
  图1制冷系统充氨示意图
  5)用真空泵对充注制冷剂的外部管系抽真空,并同时对制冷系统再次抽真空。
  6)充氨试漏。开启氨瓶的阀门1,氨迅速进入制冷系统,随着氨充入量的增加,制冷系统内的压力逐渐上升,当压力上升至0.19M历时(注意不允许超过0.196MPa),关闭氨瓶阀门,停止充氨,然后用酚酞试纸全面检查整个系统是否漏氨。若发现有泄漏的部位,需要补焊时,应放出氨,补焊后,再进行气密性试验和抽真空的操作,然后再进行充氨操作。
  7)充氨试漏检查合格后,可继续向充氨。随着制冷系统压力上升,外部充注管系的挂霜情况将慢慢消失,氨瓶压力下降,当氨瓶内的压力与制冷系统压力相平衡时,就不能充氨了。这时需借助压缩机来实现充氨,此时要关闭制冷系统高低压之间的连通阀,同时关闭储液器的出液阀4或节流前的供液总阀3。
  8)按正确的操作方法起动制冷压缩机,使氨通过制冷系统进入储液器,当发现氨瓶的头部结霜,充氨管系开始结霜或压力表指示接近0Pa时,说明瓶内的氨所剩无几,于是应关闭氨瓶阀门1及制冷系统充氨阀门2,更换另一氨瓶。然后重复以上的充氨操作方法,直至充注量为计算重量的90%时,停止充注,进行试运行。在试运行过程中,要仔细检查制冷剂的充注是否充足,不足要补充足。
  注意事项:
  在充氨过程中,由于氨瓶口径小,氨瓶供液一般会出现供不应求的情况,这时会造成压缩机吸气压力低,排气压力高的现象,因此在充氨时要随时注意温度的变化,不能太高。另一方面,由于蒸发器内液体过多,当储液器液位达到视镜2/3位置时,'就关闭充液阀,停止充注,进行试运行。
  (2)充氟的操作方法根据充氟点的位置的不同,充氟的方法可分为3种。第一种是在储液器到膨胀阀间的管路上外接一个专用充注阀,这种方法与氨的充注方法基本相同,一般用于大型制冷系统的制冷剂充注。第二种是从压缩机的吸气阀多用孔道处充注,这种方法的充注速度较慢,主要适用于中小型制冷系统的充注。第三种是从压缩机的排气阀多用孔道处充注,也称为液体充注法,这种方法的充注速度快,但安全性较差,维修操作中不建议采用。下面为第二种充注方法的操作步骤。
  1)准备好充氟的专用工具,如压力表、过滤器、制冷剂钢瓶及管路接口、阀门等。
  2)准备好护目镜等防护用品,打开工作间的门窗,起动工作间的换气扇。
  3)准备检漏用的肥皂水、卤素检漏灯或电子检漏仪。
  4)将钢瓶放在准备好的磅秤上,用专用连接管路将钢瓶与压缩机的吸气阀多用孔道相连,如图2所示。接多用孔道的螺母暂不拧紧,先把钢瓶阀开启一点,让制冷剂将连接管中的空气冲走,随即关闭阀门,并把螺母拧紧。然后记录钢瓶的初始重量。
  图2从低压侧充注氟利昂气体
  5)充氟试漏。旋开压缩机吸气阀的多用孔道,同时缓慢打开钢瓶阀,开始充注制冷剂。当整个制冷系统的压力上升到0.3-0.4MPa时,关闭钢瓶阀,停止充氟,用肥皂水、卤素检漏灯或电子检漏仪对整个制冷系统的所有管路接头、焊点、阀门等处进行检漏。
  6)充氟试漏检查合格后,关闭冷凝器的出液阀或储液器的出液阀。起动制冷压缩机,此时制冷系统中的制冷剂就会被压缩机压成液态储存起来。当发现氟瓶的头部结霜,吸入压力接近0Pa时,就应更换另一氟瓶继续充注。当充注量达总充注量的90%左右时,停止充注。
  7)将吸气阀全开,起动压缩机,打开冷凝器的出液阀或储液器的出液阀,使制冷系统进入试运行。在试运行过程中,要仔细检查制冷剂的充注是否充足,不足要补充足。正常后就可以卸下充氟管系,对制冷系统进行调节了。
  (3)充注制冷剂的禁忌
  1)切忌不做好安全防范措施就开始操作。
  2切忌在空气不流通甚至密闭的场所进行操作。
  3)切忌不区分制冷剂的种类而混用制冷剂充注专用工具。
  4)切忌充注前不对制冷剂钢瓶进行查验。
  5)切忌启闭制冷剂钢瓶阀门的速度过快。
  6)充注过程中,对制冷剂钢瓶进行加热。
  7)充注过程中,操作人员离开现场。
  8)充注过程中,在操作现场同时进行其他操作,尤其是焊接等有明火的操作。
  责任编辑:Honey
本文地址: 网友评论:
条 阅读次数:
版权声明:凡本站原创文章,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
《哈佛商业评论》前执行主编Nick
美国联邦储备局理事会在新的战略
Netflix最近开设了一项金额为10
宝马集团已引进印度最大外包和咨
9成的中小型企业更愿意把他们的
将近60%的企业放缓了其虚拟化计138.泥水场地施工照明所采用的电压应为(6V);139.制冷系统用的隔热保温材料应选用(导热系数;141.蒸发温度是通过调整(调节节流机构)来实现;142.蒸发温度与箱中温度的差值,在空气为载冷剂;143.采用高压侧充注氟利昂制冷剂时,应(严格控;144.制冷剂充灌过多,在吸气管道表面会出现(结;146.(真空泵)可以抽取制冷系统里的气体并获得;150.《
138.泥水场地施工照明所采用的电压应为(6 V)
139.制冷系统用的隔热保温材料应选用(导热系数小、密度小)材料
140.蒸发温度-15℃,冷凝温度+30℃,吸气温度+15℃,过冷温度+25℃是(标准工况)
141.蒸发温度是通过调整(调节节流机构)来实现的
142.蒸发温度与箱中温度的差值,在空气为载冷剂自然对流时,一般取(10-15℃)
143.采用高压侧充注氟利昂制冷剂时,应(严格控制制冷剂的供液量)。
144.制冷剂充灌过多,在吸气管道表面会出现(结霜)现象。
145.真空试验采用的方法是(双向二次抽空)。
146.(真空泵)可以抽取制冷系统里的气体并获得足够的真空度。
147.制冷系统中,干燥过滤器应安装在(冷凝器出液管道)上。
148.修理制冷压缩机时易损坏螺栓的工具是(活络扳手和管钳子)
149.扩管器夹紧紫铜管前,露出夹具表面的高度应(大于)涨头的深度。
150.《北京市安全生产条例》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对安全设备进行经常性维护、保养,并定期(检测), 保证正常运转。
151.用压力表测得的压力值是(表压力)。
152.人体向周围空气散发的热量是(显热和潜热)。
153.在制冷系统的蒸发器中,制冷剂的蒸发温度由(蒸发压力)决定。
154.制冷压缩机启动前,为了(将制冷剂从油中分离出来),应先曲
轴箱中的油加热器。
155.制冷设备(交接班日记)记载的每班操作管理的基本情况时进行经济考核和技术分析的依据。
156.制冷压缩机润滑油充灌方法之一是用真空泵将压缩及内部抽真空,利用(大气压力)将油压入。
157.小型氟利昂活塞式压缩机制冷系统夏季长时间运行后,除汽缸盖局部发烫外,其余运转摩擦部件处的 温度不应超过(周围环境25-30℃)。
158.制冷系统中进入空气,压缩机排气表压力会(指针摇摆不定)。
159.制冷压缩机的正确使用操作,直接关系到制冷设备运转的(经济安全性和使用年限)。
160.氨活塞式制冷压缩机曲轴箱油位若只有一个视油孔,油位不得(低于视孔的2/3).
161. 8FS10型制冷压缩机曲轴上两曲拐的夹角为(180°)。
162.活塞式制冷压缩机中油环的作用是(刮油和带油)。
163.卧式壳管式冷凝器冷却水温差取(4-6℃)为宜。
164. 二氟一氯乙烷的代号是(R142b).
165.R502与R22在相同的情况下进行比较,前者比后者(单位容积制冷量大,排气温度低)。
166. 氨制冷装置高压部分设计压力为(2MPa),对应的饱和温度为(50℃)。
167.氟利昂制冷剂属于(烷烃的卤代物制冷剂)。
168.冷库夏季运行时的制冷系数较其他季节降低的原因是因为(环境温度的改变使冷凝温度提高)。
169.国际单位中0.1MPa等于(1.02kgf/cm2)。
170.导热的传热量与(导热系数成正比)。
171.在一定压力下,将液体加热到与该压力相对应的沸点温度,液体就会出现(沸腾)。
172.制冷压缩机的实际工作过程的功耗(大于)理想工作过程的好功。
173.盐水浓度较高,密度越大,则(流动阻力增大,比热减小)。
174.(在蒸发器中)吸热介质温度不变放热介质温度变化。
175. R134a在标准大气压下的沸点是(-26.5℃)。
176.同一台制冷压缩机,其转速不变,在不同的工作条件下其理论输气量(不变)。
177.氨制冷装置用(氨液分离器)分离自自蒸发器进入氨压缩机中的氨液,防止氨液进入压缩机产生湿压 缩。
178.螺杆式制冷压缩机借助于(滑阀移动)实现能量调节。
179.氨制冷压缩机正常运转时曲轴箱中的油温不超过(70℃)。
180.单级活塞式制冷压缩机的曲轴箱处于(制冷系统低压)。
181.在低温制冷系统中,强迫风冷式蒸发器必须设置(除霜装置)。
182.小型冷库为了防止压缩机停机后再次启动时作湿压缩,一般在冷凝器和热力膨胀法之间的供液管路上 安装(电磁阀)。
183.在制冷系统中,油分离器安装在(压缩机和冷凝器)之间。
184.制冷系统选用膨胀阀容量过大,将造成供液量(一会多一会少)。
185.机房内温度表和压力表应位于操作时便于观察处,高度一般为(1.2―1.5m)。
186.制冷机器设备间的排风设备应(室内外)设置控制按钮。
187.制冷机组在检查时,通过手摸管路判断设备工作状态的依据是(人的手感温度加经验)。
188.制冷压缩机正常运转时,氟利昂制冷系统的油分离器的回油管表面温度应该(时冷时热)。
189.氨活塞式制冷压缩机的排气温度,单级压缩时一般为(150℃以下)。
190.制冷系统内含有过量污物,会使过滤器产生(脏堵)。
191.小型制冷装置可冲入(干燥氮气)进行检漏。
192.小型制冷装置可冲入(0.6-1.0)MPa压力干燥氮气进行检漏。
193.制冷装置中制冷剂可由(储液器出口)处取出。
194.在制冷装置中,用甲醇清除水分是(错误的)。
195.环氧树脂是用于*(漏孔粘补)的化学制剂。
196.在制冷系统中,从制冷剂里分离空气的较实用的方法是(冷却分离法)。
197.从制冷系统制冷剂中清除水分,较实用的方法是(硅胶)。
198.制冷系统内含有过量空气,会使排气温度过高,促使润滑油的(粘度降低)。
包含各类专业文献、外语学习资料、专业论文、中学教育、高等教育、月制冷复习题等内容。 
 2014年5月护理理论试题_从业资格考试_资格考试/认证_教育专区。护理实践指南第五章试题2014 年 5 月护理理论试题科室 一、填空题(20 分) 1、美国国家压疮咨询委...  复习思考题 2014年5月_院校资料_高等教育_教育专区。毛概复习思考题考试时间:6 月 11 日(周三)18:30-20:30; 题型题量:简答题(每题 10 分,3 题,共 30 ...  2014年5月科室考试题_临床医学_医药卫生_专业资料。ICU科室理论考试题2014 年 5 月 ICU 护士理论考试题姓名 得分 一、多项选择题(每题 7.5 分,共 15 分) ...  2014 年 5 月高级班党课复习测试题(客观题)不定项选择题(D)1、十八大党章对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提出了一系列新要求,强调要建设 ___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  2014 年 5 月国际贸易理论基础复习题 一、商品生产国(出口国)与商品消费国(进口国)之间直接进行的商品买卖行为叫做直接 贸易(direct trade) ,对生产国来讲是...  2014年5月心理咨询师(二级)考试真题(理论知识)_...(26~125 题,共 100 道题,满分为 100 分) 一...12 (A)行为矫正 (B)认知复习 (C)语义分析 (D)...  厚德不息6贡献于 0.0分 (0人评价)暂无用户评价 我要评价 ...辉县市职专电器专业三年级 《制冷与空调》第五次月考试题 分数一、选择题 1....  复​习​思​考​题​ 04​年月 暂无评价|0人阅读|0次下载|举报文档复习思考题: 1. 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毛细管长度与制冷剂充注量匹配关系的分析_维修技术
毛细管长度与制冷剂充注量匹配关系的分析作者:未知&&来源:网络转载&&查看:292
上一篇:下一篇:
||||||||||||||||||||||||||||||||||||||||||||||||||当前位置: >
怎样加注和排放制冷剂?
&& 按照下述步骤和要领加注制冷剂
(1)歧管压力表& 歧管压力表(空调制冷回路压力表)主要用于对空调系统抽真空、充入时放出制冷剂以及判定空调系统故障等。
歧管压力表工作过程如下:
&& 1)低压手动阀开启,高压手动阀关闭,此时可以从低压侧向制冷系统充注气态制冷剂。
&& 2)低压手动阀关闭,高压手动阀开启,此时可使系统放空,排出制冷剂,也可以从高压侧向制冷系统充注液态制冷剂。
&& 3)两个手动阀均关闭,可用于检测高压侧和低压侧的压力。
&& 4)两个手动阀均开启,内部通道全部相通。如果接上真空泵,就可以对系统抽真空。
&& 2)从高压端充注制冷剂
&& 1)当系统抽真空后,关闭歧管压力表上的高、低压手动阀。
&& 2)将中间软管的一端与制冷剂罐注人阀的接头连接起来,打开制冷剂罐开启阀,再拧开歧管压力表软管一端的螺母,让气体溢出几分钟,把空气赶走,然后再拧紧螺母。
&& 3)打开高压侧手动阀至全开位置,将制冷剂罐倒立,以便从高压侧充注液态制冷剂。
&& 4)从高压侧注人规定量的液态制冷剂。关闭制冷剂罐注人阀及歧管压力表上的手动高压阀,然后将仪表卸下。特别要注意,从高压侧向系统充注制冷剂时,发动机处于不起动状态(压缩机停转),更不可拧开歧管压力表上的手动低压阀,以防止产生液压冲击。
(3)从低压端充注制冷剂
&& 1)将歧管压力表与压缩机和制冷剂罐连接好。
&& 2)打开制冷剂罐,拧松中间注人软管在歧管压力表上的螺母,可以听到空气流动的声音,然后拧紧螺母,目的是排出软管中的空气。
&& 3)打开手动低压阀,让制冷剂进人制冷系统。当系统的压力值达到0. 4MPa时,关闭手动低压阀。
&& 4)起动发动机,将空调开关接通,并将鼓风机开关和温控开关都调至最大。
&& 5)再打开歧管压力表上的手动阀,让制冷剂继续进人制冷系统,直至充注量达到规定值。
&& 6)在向系统中充注规定量制冷剂之后,确定加注制冷剂正常,无过量。随后将发动机转速调至2000r/min,冷风机风量开到最高档,若气温在30~35℃,系统内低压压力为0.15~0. 20MPa,高压侧大概为1.40~1. 6MPa。
&&& 7)充注完毕后,关闭歧管压力表上的手动低压阀,关闭装在制冷剂罐上的注人阀,使发动机停止运转,将歧管压力表从压缩机上卸下,卸下时动作要迅速,以免过多的制冷剂排出。
&(4)排放制冷剂慢慢地打开高压阀进行降压,大概高压表在0. 35 MPa以下时再打开低压阀,至无压力为止。
?上一文章:
?下一文章:
&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Copyright &
. All Rights Reserved .
页面执行时间:25,734.38000 毫秒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清除系统制冷剂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