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芷当归益母草蛋当归枸杞子红枣是温还是寒

地址:.cn//
未更新状态
你现在所处的位置是:&& 治宫寒痛的妙方偏方集锦
阅读(0) ┊ (0) ┊
治痛经妙方&&&年轻人出现痛经后,长辈常会念叨说是由于现在的年轻一代不懂得好好爱护自己的身体,造成了“宫寒”。这是几千年沉积下来的经验,宫寒就会导致女子痛经。造成宫寒痛经的原因很多。一方面与体质有关,如平日就怕冷、手脚容易发凉的女性,由于体内阳气不足,就易出现宫寒痛经。另一方面也与不良的生活习惯关系密切,如有些女性爱吃冷饮、冬天着装单薄等。宫寒痛经的女子脸色偏白,形寒肢冷,白带清稀,脉沉细,舌胖大,色淡白,有齿印,寒气重者,一层白苔。不仅容易痛经,还可能会伴随有月经量少、闭经、月经延后,甚至不孕。古语有云“暖则生物,冷则杀物”。当发现自己出现宫寒痛经后,最明智的方法就是温阳散寒,驱寒止痛,常用世纪本草暖宫贴,同时还应该注意改变不良生活习惯,避免吃生冷食物,少吃白菜、白萝卜等虚寒性的食物。在我们了解了痛经的原因及症状之后让我们来熟悉一下治疗痛经的妙方有哪些?&1、红糖姜汤&主料:姜20克,枣(干)15克&&  辅料:赤砂糖50克&  做法:将红糖、大枣煎煮20分钟后,加入生姜(切片)盖严,再煎5分钟即可。&2、红酒炖苹果&&&&&&主料:苹果,红酒&做法:苹果(400克)去皮,用刀切成月牙状。把苹果放入奶锅里,倒入红酒没过苹果,用中火炖煮15分钟,关火,苹果在红酒中浸泡两个小时后,即可食用。如果喜欢可以加糖和蜂蜜,可以当作甜点来吃。&3、益母草煮鸡蛋&主料:鸡蛋,益母草&做法:取鸡蛋2个,益母草30克,元胡15克,放入砂锅中加入适量清水同煮,鸡蛋熟后去壳再煮片刻,去药渣,吃蛋喝汤。经前1~2天开始服,每日1剂,连服5~7天。4、玫瑰花茶&干的玫瑰花和茉莉花各一些,用热水泡当茶喝,每天坚持。玫瑰花(蕾)性温味甘苦,有理气解毒,和血散阏之功效。而茉莉花泡茶可以起到提神、安定情绪的作用。&5、加蜂蜜的牛奶&&牛奶含钾多,能缓和情绪、抑制疼痛、防止感染及减少经期失血量;蜂蜜含有丰富的镁,镁对大脑中枢神经具有镇静作用,能调节心理,减轻压力。&6、山楂&取新鲜山楂加水用文火熬至烂熟时加红糖,至稀糊状即可。经前3~5天开始服用,早晚各食30毫升,直至经后3天停止服用,连服3个疗程即可见效。&7、艾条&&&痛经时点燃一支艾条,在疼痛部位(下腹部子宫处)以及后背腰骶处的上方平面顺时针回旋熏灸,以10分钟为宜,可以达到减轻疼痛的目的。&&8、当归生姜羊肉汤&&&&&组成:羊肉500克,当归60克,黄芪30克,生姜5片。&&&&用法:羊肉切块,与当归,黄芪,生姜共炖汤。加盐及调味品,吃肉饮汤。&9、山楂红枣汤&&组成:山楂50克,生姜15克,红枣15枚。&&用法:上药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服。&&10、炒山楂&&组成:山楂30克,向日葵子15克,红糖60克。&&用法:将山楂,向日葵子烤焦后研末,加红糖冲服。分2次服,每日早,晚各1次。于经前1-2日开始服或经来即服。每次月经周期服2剂,连用1-2个月。&&11、处方:当归15克,白芍、牛膝、党参、桂枝、甘草各10克,川芎、丹皮各6克,吴茱萸4克。&用法:药研细末,经前7天每服3克,日3次,经净后停服。1个月经周期为1疗程。&&12、处方:益母草(包煎)、红糖各30克&用法:加水(300毫升)武火煎10分钟,分2次服,日1剂。&13、治气滞血瘀性痛经&处方:丹参9克,当归7克,生蒲黄、乌药各6克,五灵脂、香附、白芍、桃仁各5克,川芎3.5克,肉桂3克。&用法:药研细末,经前3天每服10克。日1次,红糖下水,经后停服。&&&14、鸡血滕、茄子根治痛经&&[偏方用药]:鸡血滕30克,茄子根15克。&&[制作用法]:水煎服,每日2次。&[功效]:行血通经。&&[主治]:用治痛经。&15、山楂、当归汤治疗痛经&&[偏方用药]:山楂30克,当归片15克,红糖50毫升。&&[制作用法]:水煎2次,每次用水300毫升。两次混合,去渣,下红糖,继续煎至糖溶。分2次服,连服7天。&&&&[主治]:适用于气滞血淤,寒湿凝滞型痛经,月经量少,色暗紫,或有淤块。&&16、玫瑰花茶&&&玫瑰花15克,沸水冲泡代茶。功效:理气解郁,活血散瘀,适用于经期胀痛者。&&17、姜枣茶&&生姜3片,大枣5枚(打碎),以沸水冲泡代茶饮用。功效:散寒止痛,适用于经行冷痛者。18、当归茶&&当归6克,川芎2克,沸水冲泡代茶。功效:补血活血,适用于经痛绵绵、体质虚弱者。&&19、金荞麦根汤&&&金荞麦根50克,于月经来潮前3~5天煎服,每剂煎约500毫升,每日1剂,2次分服,连服2剂。2个月经周期为一个疗程。适用于原发性痛经。&20、白芥子末敷贴&&&白芥子3克,研末,敷于肚脐上以医用胶布固定;用热水袋熨,每日3次,每次30分钟。可以在月经来潮前2天开始使用,连用3次即可。下次月经来潮前如法用药,连用3个月经周期。一般用药2小时可以止痛,提前用药可预防疼痛发生。&21、活血散淤汤治疗痛经如下:&活血散淤汤治疗痛经组成:&当归尾&川芎&赤芍&&苏木&&丹皮&&官桂&延胡索&&乌药&&刘寄奴&&生地&各适量&主治:痛经属血淤者&&用法:每日1剂,2次分服&&功效:破血行气,止痛&22、痛经宁&主治:痛经偏血淤者&组成:当归9克&赤芍15克&川芎6克&柴胡6克&丹皮9克&香附15克&延胡索6克&白芥子6克&郁金9克&蒲黄10克&五灵脂15克&甘草6克&夏枯草15克&皂刺9克&九香虫15克&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天津中医学院王敏之副教授验方&23、世纪本草暖宫贴&&&&主治:宫寒痛经、带下清稀、腰腹冷痛、月经量少、肾阳虚衰、畏寒肢冷、手足冰凉等人群。组成:肉桂10克、小茴香10克、炮附子10克、干姜10克、云茯苓12克、生熟地各10克、仙茅10克、仙灵脾12克、鹿角霜10克、女贞子10克、紫云英12克、巴戟肉10克、麦冬12克。粉碎、提取、浓缩制成膏药用法:外用,将脐部清洗干净后贴敷,也可贴敷于小腹,2-3天更换一次。&北京中医药大学魏春和教授验方24、热性痛经方&主治:&经行腹痛,往往于经行第一天腹痛甚剧,或见血块落下则痛减.舌质红.苔薄黄,脉弦或弦数.&组成:当归10克&川芎10克&赤芍12克&大地生12克&红藤30克&败酱草20克&金铃子10克&&炒五灵脂12克&灸乳香.没药各5克&&用法:&先将上药用清水浸泡30分钟,再煎煮30分钟,没剂煎2次,于经行腹痛开始每日1剂,早晚各服1剂&上海中医学院附属岳阳医院名老中医沈仲理教授验方&&25、香桃止痛汤&主治:各型严重痛经&组成:香附.桃仁.元胡.干姜.生蒲黄.赤芍.陈皮各9克,当归.白芍各12克,川芎.肉桂.小茴香.灸甘草各6克&用法:水煎服.原发性痛经者,月经来潮前每日服1剂,连服3剂,若月经未至,则加服1~2剂,一般需连用3个月经周期&26、理气温经汤主治:临经腹痛较剧,腰酸,经来量少不畅,夹有紫红血块,脉沉细带弦,舌苔薄白&组成:陈艾6克.制香附9克.当归6克.续断9克.白芍6克.熟地9克.煨木香4.5克.台乌药6克&&川楝子9克.黄芪9克.肉桂2.4克&&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功效:温经理气&&全国著名妇科专家朱小南验方&&&27、内异化淤方&主治:子宫内膜异位症&&组成:当归9克.丹参9克.川芎4.5克.川牛膝9克.制香附9克.赤芍9克.血竭3克,制没药6克.延胡索9克&&苏木9克.失笑散15克&&用法:每于经来前3天即开始服用,水煎,每日1剂,分2次服&&功效:活血化淤&&上海中医学院附属龙华医院教授王大增验方&28、消痛方&主治:痛经&组成:柴胡.郁金.香附.川楝.元胡.蒲黄.五灵脂.当归.白芍各适量&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功效:舒肝理气,活血止痛&全国名老中医陈雨苍教授验方&&29、止痛快&&主治:痛经&&组成:当归.益母草各15克.川芎6克,细辛5克.丹参20克,白芍.泽兰.元胡.川药.白芷各10克&&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经前1周开始服用,服6剂为1个疗程,连服3个月经周期&功效:舒肝理气,活血化淤&韭菜适量,绞取汁液,加热,放入少量红塘,趁热服下,服后仰卧半小时。适于寒性痛经。&&用丝瓜筋一次一两,烧一碗汤服下,一日两次,7天痊愈。&30、丹参、延胡索各30克,牛膝、红花、郁金各15克,白酒半公斤。将生丹参、延胡索、牛膝、红花、郁金倒人瓶中,用白酒浸泡加盖,密封半个月。每隔3天,用力摇动药酒瓶1次,每次约摇3分钟。行经前两天开始饮服,每日3次,每次1-2匙,至经血干净时停饮。连服4个经期为I疗程。本方适用于气滞血瘀之痛经。&&31、阿胶、杜仲各15克,陈艾10克,净子鸡1只(约500克),生姜6克。将杜仲、陈艾与鸡入砂锅中同炖,将熟时加人生姜,&炖20分钟,加盐调味每次用热汤烊化阿胶5克,日3次,饮汤食肉。本方适用于寒混凝滞之痛经。&&32、桂枝5克,山楂肉15克,红糖30克。将前2味加水2碗,文火煎成1碗,加红糖再煎片刻,日2次,趁热饮。本方适用于因寒而致痛经。&&&&&&33、荔枝核、香附各等分,黄酒适量。荔枝、香附共研末,每服6克,黄酒调服,日2次。本方适用于阳虚内寒之痛经。&34、山楂30克,向日葵籽15克,红糖30克。先将山楂、向日葵籽一齐放在锅内炒,以葵花籽炒香熟为度。再加水,熬成浓汁后,将红糖放入熬化即成。每次于经前1-2天,连服&2-3剂,正痛时亦可服用。本方适用于血瘀为主的痛经。&&35、荔枝核、香附、黄酒各30克。将荔枝核、香附研成细末,混合成装入瓷瓶密封保存,每个痛经发生之前一天开始服用,每次服6克,以黄酒适量调服,1日3次。36、母鸡1只,当归30克,醪糟汁60克。将鸡去毛并内脏洗净,当归洗去浮灰;把鸡放人砂锅内,同时加水、醪糟汁、当归、姜、葱、盐、盖严锅口,先在旺火上烧开,再用小火炖3小时,出锅时撒胡椒面,佐餐食。本方适用于气血不足所致之痛经。&&37、猴头菌100克,净母鸡750克,黄芪30克,党参15&克,大枣10克,调料适量。将猴头菌温水发胀后洗净,除苦味,切2厘米厚片待用;净母鸡去头脚,剁方块,放人罐内,加姜片、葱、绍酒、清汤适量,上放猴头&菌片,浸软洗净之黄芪、党参、大枣,以湿棉纸封好罐口,上笼蒸烂,拣去姜、葱,将汤滗出,扣人盘中摆好,将滗出的鸡汤倒人砂锅,烧开后入料酒、味精、盐各&适量,用玉米、淀粉勾汁,浇在鸡上。本方适用于气血双虚所致之痛经。&38、川芎6-9克,丹参12克,鸡蛋2只。将川芎、丹&参、鸡蛋加水同煮,鸡蛋熟后去壳取蛋再煮片刻,吃蛋饮汤。本方适用于肝肾虚损之痛经。&&39、鸡蛋2个,元胡20克,&益母草50克。3物加水同煮,蛋熟后去壳,再煮片刻。食蛋饮汤,于经前开始,日服1次,连服5-7天。本方适用于阳虚内寒之痛经。&40、鲜蔷薇根1克(干者30克),七叶莲9克,鸡蛋2只。将蔷薇根、七叶莲加清水3碗煎至1碗,去渣,再把鸡蛋两只煮熟去壳放人药液中同煮,加少量米酒服食。在月经来潮前1-2天开始服,每日1次,连服2-4天。本方适用于湿热下注所致之痛经。&&&41、用白酒半斤到八两倒入小锅内,放入红糖,盖紧盖子熬煮十几分钟后关火,放到可以喝下的温度时一次喝下,中间切勿打开盖子。因为我实在没有酒力,就用的米酒,才九度而已,熬了一斤的量,所以建议想尝试的去买个米酒就好了,不至于喝完难受伤身,就算是没用也可以补身体。喝完后盖被子睡觉,醒来后你会发现满头大汗,小心别着凉,据说是去除身上的寒气。最后提醒:寒暖是女性身体根基的指标。子宫温暖,体内气血运行通畅,按时盈亏,经期正常。如果子宫受寒邪困扰,血气遇寒就会凝结,身体的形貌不能保持,繁衍后代更无从谈起。
使用Ctrl+Enter快捷发表
宝宝:没有宝宝
帮宝育儿经其他日记
收藏她日记的好友【导读】白芷是一种比较常见的药材,在很多疾病方种可能都会有白芷的参与,因为白芷的负责有小,但是止痛的效果是很好的,白芷还有美容的效果,其实很多中药制成的化妆品种可能都添加有白芷,那白芷有哪些禁忌?白芷的功效与作用有哪些?1、解表散寒的功效白芷辛散温通,其祛风解表散寒之力较为温和,而以止痛效果佳,因此常用来治疗外感风寒,头身疼痛,鼻塞流涕等症状。2、祛风止痛的功效白芷辛散温通并且善于止痛,由于其主人足阳明胃经,故而阳明经头额头痛及牙龈肿痛经常用到白芷,可治疗阳明头痛、眉棱骨头痛、头风痛等症。3、宣通鼻窍的功效白芷可以祛风、散寒、燥湿,可以宣利肺气,升阳明清气,通鼻窍而止疼痛,因此治疗鼻鼽、鼻渊等鼻科疾病中的鼻塞不通,流涕不止,前额疼痛等症状。4、燥湿止带的功效白芷辛温香燥,善于除阳明经湿邪而燥湿止带。通过配伍与温阳散寒、健脾除湿的药物同用可以治疗寒湿带下,白带过多等症状;与清热利湿、燥湿的药物同用,又可以治疗湿热下注,带下黄赤等症状。5、消肿排脓的功效白芷辛散温通,有消肿排脓的作用,可用于治疗疮疡初起,红肿疼痛者,可起到的功效;若脓肿已成,则又可痛益气补血的药物同用,来达到托毒排脓的效果。6、祛风止痒的功效白芷即可祛风又可燥湿,而中医认为皮肤瘙痒主要是风邪、湿邪为患,故而白芷又可用来治疗皮肤风湿瘙痒等症状。7、白芷的药理作用白芷主要含有香豆素类成分:欧前胡素、异欧前胡素,别欧前胡素,别异欧前胡素,氧化前胡素及水合氧化前胡素。同时还含有挥发油等成分。1、解毒:白芷能够对抗蛇毒所导致的中枢神经系统作用。2、抗菌作用:白芷水煎剂对大肠杆菌、痢疾杆菌、伤寒杆菌、绿脓杆菌、变形杆菌有一定的抑制作用;3、有解热、抗炎、镇痛、解痉、抗癌的作用。4、异欧前胡等成分有降压作用。5、呋喃香豆素类化合物为“光活性物质”,可以用来治疗白癜风及银屑病,水煎剂对奥杜小芽孢癣菌等致病真菌有一定的抑制作用。8、白芷副作用小量白芷毒素有兴奋中枢神经、升高血压的作用,并能引起流涎呕吐等;大量能引起强制性痉挛,继而可导致全身麻痹。9、白芷的使用禁忌白芷辛散温通,因此阴虚血热者不宜使用,以免辛散耗伤人体阴液,加重阴虚血热等症状,对身体带来不适。10、白芷的川芎白芷炖鱼头材料:鲢鱼头250克,大枣80克,白芷12克,川芎12克,食盐、姜适量。做法:先将川芎、白芷、红枣和生姜洗净,红枣去核备用。鱼头冲水洗净,洗去血污、斩件。将川芎、白芷、红枣、姜、大鱼头放入炖盅,加适量水,盖上盖,放入锅内隔水炖约4小时,加入细盐调味,即可食用。功效作用:可以行气活血,祛风止痛,适用于头晕、头痛、妇女月经、骨痛不适,以及身体虚弱的妇女产后头痛等人群服食。11、白芷玉竹润肺汤材料:鸡肉500克,薏米20克,白芷5克,玉竹5克,葱姜料酒适量、盐适量。做法:先将白芷、玉竹、薏米分别用清水洗干净备用,鸡斩块倒入锅里,添加清水,煮开后继续煮1分钟后关火,然后用清水洗去浮沫。然后将所有材料一起放入砂锅里,添加足量的清水、葱姜酒,大火煮开后转小火熬2小时至材料软烂,最后加盐调味即可。功效作用:可以美容养颜,养阴润肺,适用于肺胃阴虚,口干口渴的人群服食。12、白芷药方1、白芷治头痛及目睛痛:白芷四钱,生乌头一钱。上为末,每服一字,茶调服。有人患眼睛痛者,先含水,次用此搐入鼻中,其效更速。(《朱氏集验医方》白芷散)2、白芷治刀箭伤疮:香白芷嚼烂涂之。(《濒湖集简方》)3、白芷治感冒头风头痛:用都梁丸,白芷100克研细粉,制成水丸,每服6克,主治感冒头风头痛。4、白芷治诸风眩晕,妇人产前产后乍伤风邪,头目昏重及血风头痛,暴寒乍暖,神思不清,伤寒头目昏晕等证:香白芷(用沸汤泡洗四、五遍)为末,炼蜜和丸如弹子大。每服一丸,多用荆芥点腊茶细嚼下。(《百一选方》都梁丸)5、白芷治鼻渊:辛夷、防风、白芷各八分,一钱二分,川芎五分,北细辛七分,甘草三分。白水煎,连服四剂。忌牛肉。(《疡医大全》)6、白芷治肠风:香白芷为细末,米坎调下。(《百一选方》)7、白芷治半边头痛:白芷、细辛、石膏、乳香、没药(去油)。上各味等分,为细末,吹入鼻中,左痛右吹,右痛左吹。(《种福堂公选良方》白芷细辛吹鼻散)8、白芷治眉框痛,属风热与痰:黄芩(酒浸炒),白芷。上为末,茶清调二钱。(《丹溪心法》)9、白芷治大便风秘:香白芷炒为末,每服二钱,米饮入蜜少许,连进二服。(《十便良方》)10、白芷治肿毒热痛:醋调白芷末敷之。(《卫生易简方》)
小红提养生网:http:///
毒素:新陈代谢中产生的代谢废物,生气时人体会产生..
当男性身体处于肾虚的状态时应该适当吃一些荤食,能够增强肾脏功能,缓解肾..
经期是女性一个月中最难过的那几天,很多女孩子会肚子痛,就算不会肚子痛也..
男人壮阳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只有循循渐进才能真正的巩固,那么男性壮阳怎..
夫妻啪啪啪后,其实也是有很多注意事项的,如果不注意,分分钟有可能影响到..
性病属于传染性疾病。性病重在防患于未然,在性接触中就将性病消灭于萌芽状..
免责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_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_请速与我联系
京ICP备号-1副主任医师
本站已经通过实名认证,所有内容由赵东奇大夫本人发表
当前位置:
& 大夫个人网站
& 文章详情
中医外科学资料汇编
特效止痒的十个方子
& & 【歌诀】祛风止痒用牡蛎,珠母益母归生地,防风荆芥夜交藤,甘草蝉衣粉丹皮。& & 【组成】牡蛎30克,珍珠母30克,生地24克,当归24克,益母草24克,夜交藤24克,丹皮15克,防风12克,荆芥9克,蝉衣7克,甘草9克。& & 【用法】先将上药用水浸泡30分钟,牡蛎,珍珠母另煎1小时,再合余药,共煎煮30分钟,每剂煎2次,将2次煎出的药液混合。每日1剂,早、中、晚各温服1次。& & 【功效】平肝熄风,凉血止痒。& & 【方解】瘙痒是皮肤病中最常见的症状。究其病因不外乎风胜、湿胜、热胜、虫淫、血虚等几个方面,临床最常见的是肝肾阴虚、血虚生风,也有血热或夹湿者。该证皮肤剧痒,但多无原发皮损,经反复搔抓后,则可引起抓痕、血痂、湿疹化、苔癣样变等继发皮损。本方系自拟方,经数十年临床验证,疗效良好。方中牡蛎、珍珠母平肝熄风;生地、当归滋补肝肾,畅通血脉;丹皮、益母草凉血化瘀;夜交藤宁心安神;防风、荆芥、蝉衣祛风止痒;甘草缓和,解毒矫味。全方合成,适用于肝肾阴虚、血瘀、血虚生风之“风瘙痒”。其审证要点为:多为老年,病程较久,瘙痒与情绪有关,苔薄舌红,脉细数或弦数。& & 【主治】风瘙痒。& & 【加减】若热重者,加黄柏;夹湿者,加泽泻。& & 【附记】尚需注意,服药期间勿饮酒,忌食辛辣食物,避免各种刺激,以免影响疗效。& & &2、益气凉血汤& & 【来源】张梦侬《临症会要》& & 【歌诀】益气凉血用黄芪,归地桑叶黑豆皮,山栀蝉蜕苍耳子,橘叶杭菊白藓皮。& & 【组成】生黄芪10克,当归6克,生地10克,桑叶10克,苍耳子10克,黑豆皮10克,栀子皮10克,蝉蜕10克,白藓皮10克,杭菊花10克,橘叶10克。& &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可连服数剂。& & 【功效】益气凉血,清热祛风。& & 【方解】方中用黄芪补气,生用重在走表而外达肌肤;橘叶行气,消肿散毒;生地、当归凉血散血以去血分之热;桑叶、苍耳子、黑豆皮、栀子、蝉蜕、白藓皮、菊花等有疏风清热之功。药用皮而不用实,取其轻能上升,偏于宣散,用于皮肤之疾,效果更佳。& & 【主治】瘙痒症,甚至数年不愈者。& & &3、六味止痒汤&& & 【来源】《治验百病良方》& & 【歌诀】六味止痒用苦参,黄柏花椒地肤投,再加甘草蛇床子,一方两用效堪奇。& & 【组成】蛇床子30克,地肤子30克,苦参30克,黄柏15克,花椒5克,甘草10克。& & 【用法】水煎3次。每次加水300毫升,煎取200毫升。头煎、三煎药液,倾入盆内,加温水适量洗澡,第2次煎液,分3次内服。& & 【功效】清热利湿,祛风止痒。& & 【方解】方用苦参、黄柏清热利湿;蛇床子、地肤子、花椒祛风止痒;甘草解毒,并调和诸药。诸药合用,共奏清热利湿,祛风止痒之功。& & 【主治】全身皮肤瘙痒症。& & 【加减】偏湿热者,加生苡仁30克。&& 【附记】用本方治疗全身皮肤瘙痒症近百例,一般用药2剂可愈。最重者只服4剂,无1例无效。& & & 4、止痒散& & 【来源】《治验百病良方》& & 【歌诀】止痒散中露蜂房,丹参地肤熟地黄,苦参蝉衣乌梢蛇,研末为用日三服。& & 【组成】熟地黄、露蜂房、丹参、地肤子、苦参各100克,蝉衣、乌梢蛇各50克。& & 【用法】上药共研极细末,过120目筛后装瓶密闭备用。用时,每取药末4克,日服3次。1周为1疗程。直至痊愈止。& & 【功效】滋阴活血,祛风止痒。& & 【方解】方用熟地黄、丹参滋阴活血;苦参清热利湿;地肤子、蝉衣、乌梢蛇、露蜂房祛风止痒,且露蜂房还有解毒之功。合而用之,共奏滋阴活血,祛风止痒之功。& & 【主治】皮肤瘙痒症。& & 【附记】用本方治疗皮肤瘙痒症145例,其中治愈者140例(用药1疗程治愈者89例,2疗程治愈者51例),好转3例,有效2例,总有效率达199%。治疗过程中,未见不良反应。& & &5、石膏浮萍汤& & 【来源】《中医杂志》(12)1965年(丁荣川方)& & 【歌诀】石膏浮萍生地黄,丹皮黄芩与连翘,苍耳山栀生甘草,赤芍蝉衣白藓皮。& & 【组成】生石膏30克,浮萍6克,生地12克,丹皮9克,黄芩6克,白藓皮10克,连翘10克,苍耳子10克,山栀10克,蝉衣5克,赤芍10克,甘草3克。& &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 【功效】清热解毒,散风止痒,凉血除湿。& & 【方解】方用生石膏、连翘、黄芩、山栀清热解毒;生地、赤芍、丹皮凉血清热;浮萍祛风湿;苍耳子、白藓皮、蝉衣散风止痒。诸药合用,共奏清热解毒,凉血除湿,散风止痒之功。& & 【主治】疥疮、皮肤瘙痒症、泛发性神经性皮炎、脓疱疮多因风湿挟热所致。& & 【附记】本方对上述皮肤病,经临床反复验证,投之每能奏效。& & &6、润燥祛风汤& & 【来源】徐福松《许履和外科医案医话集》& & 【歌诀】润燥祛风大胡麻,当归生地制首乌,荆芥防风乌蛇肉,苦参藓皮板蓝根。& & 【组成】大胡麻9克,当归9克,制首乌12克,生地12克,板蓝根15克,白藓皮9克,荆芥4?5克,防风4?5克,苦参9克,乌蛇肉9克。& &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10剂为1疗程。& & 【功效】润燥祛风。& & 【方解】“风瘙痒”,相当于现代医学的“全身瘙痒症”。《诸病源候论》云:“风瘙痒者,是体虚受风,风入腠理,与血气相搏,而俱往来在于皮肤之间,邪气微,不能冲击为痛,故但瘙痒也。”这对于全身皮肤瘙痒症的病因病理,说得比较清楚。瘙痒是一个症状,并不是一个特异的疾病,因为许多皮肤病都可引起瘙痒,所以“瘙痒病”,仅指皮肤有痒感,而无原发病变者而言。治宜润燥祛风。故方用当归、制首乌、生地、大胡麻养血滋阴润燥;板蓝根清热解毒;苦参清热利湿;荆芥、防风、白藓皮,乌梢蛇祛风之痒。合而用之,共奏清热养血,滋阴润燥,祛风止痒之功。& & 【主治】风瘙痒(皮肤瘙痒症)。& & 【附记】临床屡用,多能应手取效。&& & &7、大青叶汤& & 【来源】《治验百病良方》& & 【歌诀】大青叶汤金银花,黄芩党参板蓝根,紫草防己延胡索,白芷甘草白藓皮。& & 【组成】大青叶12克,黄芩12克,金银花12克,党参12克,板蓝根15克,紫草6克,延胡索6克,防己6克,甘草6克,白藓皮9克,白芷9克。& &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 【功效】清热解毒,益气凉血,祛风止痒。& & 【方解】方用大青叶、金银花、板蓝根、黄芩清热解毒;党参益气健脾;紫草凉血清热;防己祛风湿;白芷、白藓皮祛风止痒;甘草解毒,并调和诸药。诸药合用,共奏清热解毒,益气凉血,祛风止痒之功。& & 【主治】带状疱疹。& & 【附记】用本方治疗带状疱疹70例,经2-19天治疗,均获痊愈。服药期间均未发现明显副作用。& & &8、板蓝根汤& & 【来源】《程氏医学笔记》& & 【歌诀】板蓝根汤用虎杖,丹皮蝉蜕草赤芍,清热凉血祛风湿,带状疱疹一扫痊。& & 【组成】虎杖15克,板蓝根20克,丹皮13克,赤芍13克,蝉蜕10克,甘草5克。& &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 【功效】清热凉血,祛风止痒。& & 【方解】方用板蓝根清热解毒;丹皮、赤芍凉血活血;虎杖祛风除湿;蝉蜕祛风止痒;甘草解毒,并调诸药。合而用之,共奏清热凉血,祛风止痒之功。& & 【主治】带状疱疹。& & 【加减】若发热者,加葛根、黄芩;若继发细菌感染者,加金银花、连翘。& & &【附记】用本方治疗带状疱疹13例,经3~9天治疗,均获痊愈。其中12例在5天内治愈。& & &9、石冰散& & 【来源】《程氏医学笔记》& & 【歌诀】石冰散中川黄连,青黛蛤粉红升丹,共为细末油调敷,带状疱疹外用灵。& & 【组成】煅石膏70克,蛤粉40克,川黄连30克,红升丹25克,冰片60克,青黛50克。& & 【用法】上药共研极细末,装入瓶内密封备用。用时,根据皮损面积大小,取适量药粉,用香油适量调成糊状,涂于患处,外用灭菌敷料,再用胶布覆盖固定,隔日更换1次。& & 【功效】清热解毒,助阳敛疮。& & 【方解】方用青黛、黄连、冰片清热解毒;蛤粉助阳补肾;煅石膏、红升丹消炎敛疮生肌。合而用之,共奏清热解毒,助阳敛疮之功。& & 【主治】带状疱疹。& & 【附记】用本方治疗带状疱疹120例,经用药2~5次后,均获痊愈。& & &10、解毒膏& & 【来源】《程氏医学笔记》& & 【歌诀】解毒膏中用黄连,青黛冰片朱砂襄,共为细末油调敷,带状疱疹效果好。& & 【组成】川黄连60克,青黛60克,冰片60克,朱砂15克,香油150毫升。& & 【用法】先将前4味药共研极细末,加入香油内调成糊膏状,贮瓶备用。用时,先以消毒棉签沾双氧水反复搽洗带状疱疹区的皮肤,并将水疱排破,使疱液流尽,再用消毒棉签沾药膏均匀地涂于患部,每日涂药3~4次。不用包扎。& & 【功效】清热解毒安神。& & 【方解】川黄连、青黛、冰片清热解毒;朱砂重镇安神,共奏清热解毒安神之功。& & 【主治】带状疱疹。& & 【附记】用本方治疗带状疱疹46例,经用药2~4天后,均获痊愈。又用雄黄、明矾各等份,共研细末,用冷开水调匀,用毛笔蘸涂患处,可立即止痛。用治带状疱疹,几日内可治愈。内服:山萸肉90克 净麻黄45克 水煎服,一日一剂 。
与医生电话交流
网上免费问医生
看更多新文章>>
1.扫码下载好大夫App
2.在知识中添加您关注的疾病
3.添加成功后,最新的医生文章,每天推送给您。
发表于: 01:37
赵东奇大夫的信息
赵东奇大夫电话咨询
赵东奇大夫已经开通电话咨询服务直接与大夫本人通话,方便!快捷!
网上咨询赵东奇大夫
在此简单描述病情,向赵东奇大夫提问
赵东奇的咨询范围:
颈肩腰腿痛以及相关中医内外妇儿皮科常见病、多发病、疑难病。
赵东奇主治疾病知识介绍
热点问题推荐
推拿科好评科室推荐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益母草当归煲鸡蛋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