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要种植方面农业知识大全种植技术应该去那个网站比较全面

君,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呢~~
种植基础知识清单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种植基础知识清单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14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习网中小学生安全知识竞赛满分答案010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习网中小学生安全知识竞赛满分答案010
上传于||暂无简介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0下载券
想免费下载更多文档?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10页未读,继续阅读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种植基础知识清单;绪论:;1、种植业的特点:是以土地为重要生产资料,利用绿;2、当前种植业发展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在作物;3、种植业面临的问题:资源约束日益趋紧;农业灾害;4、我国人均耕地面积为0.09公顷,仅为世界平均;第一章:植物生长的外部环境;1、太阳光是生物存在的基本能量来源太阳光是取之不;2、夜间太阳辐射为零;清晨太阳辐射较弱;正午太阳;3、在
种植基础知识清单
1、种植业的特点:是以土地为重要生产资料,利用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把自然界中的二氧化碳、水和矿物质合成有机物质,同时把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贮藏在有机物质中。
2、当前种植业发展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在作物产量稳定提高的同时,不断优化种植业结构;种植业发展方式的转变,正在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种植业的功能日益拓展,已经由单一保障供给逐步向多样性发展。
3、种植业面临的问题:资源约束日益趋紧;农业灾害威胁加剧;
4、我国人均耕地面积为0.09公顷,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3;人均水资源不足200立方米,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农业灌溉水每立方米平均生产粮食1千克,仅为发达国家的一半。
第一章:植物生长的外部环境
1、太阳光是生物存在的基本能量来源太阳光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一种自然能源
2、夜间太阳辐射为零;清晨太阳辐射较弱;正午太阳辐射最强,为最大值;午后逐渐减弱。
3、在一年中,夏季太阳辐射量大,夏至最高;冬季太阳辐射量小,冬至最小。
4、随纬度增高,太阳辐射减小;随纬度降低,太阳辐射增大。
5、海拔高度高,太阳辐射强;海拔低,太阳辐射弱。
6、我国北方地区称为长日照地区,南方地区称为短日照地区。
7、光照度是太阳辐射强度中的可见光部分。在一定范围内,植物的光合作用随着光照度的增强而增强。
8、二十四节气,是根据地球在公转轨道上所处的位置而确定的,起源于黄河流域一带。主要反映黄河中下游地区的1气候特点和农事活动情况。
9、光中能促进植物组织的分化,充足的光照有利于花芽形成、开花结果,强光的照射可使植物花色艳丽。
10、长日照植物包括小麦、油菜、萝卜、白菜、甘蓝;短日照植物有水稻、玉米、棉花、甘薯、菊花、甘蔗;中间性植物有四季豆、番茄、黄瓜等。木本植物对光周期的反应不如草本植物敏感。
11、长日照植物北种南引需要选择早熟品种,南种北引需要选晚熟品种;短日照植物北种南引需选择晚熟品种,南种北引需选择早熟品种。
12、喜光植物有银杏、梅花、向日葵、玉米、谷子、芝麻、花生、棉花;阴生植物有人参、吊兰;耐阴植物有大豆、豌豆、绿豆、红小豆、桧柏、君迁子。
13、植物幼年阶段比较耐阴;湿热条件下耐阴能力强;肥沃土壤植物耐阴能力较强。
14、光能利用率的原因:光的漏射、反射和投射的损失;受光饱和现象的限制;环境条件及作物本身生理状况的影响。
15提高光能利用率途径:选育光能利用率高的品种;合理密植;间套复种;加强田间管理。
16、影响土壤温度变化的外因有纬度、海拔高度、地形和地表覆盖。
17、在正常条件下,一日内土壤表层最高温度出现在13点左右,最低温度出现在日出之前。不同土壤深度,土壤温度日变化的幅度不同.一般情况下,表层土壤的日变温幅度最大,随土层加深,土壤的日变温幅度逐渐减小,在80―100cm深土层日变温幅度为零。
18、一年中,土壤表层月平均最高值出现在7―8月;最低值出现在1―2月份。
19、一天中,气温(离地面1.5m高测定)的最高温度出现在下午2―3时,最低温度一般出现在日出请的时间段。
20、一年中,月平均气温最高温度一般出现在7―8月;月最低温度一般出现1―2月。
21、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降低。离地面越远,温度就越低。
22、习惯上根据植物完成生育周期所需要的有效积温量把植物分成早熟、中熟、晚熟品种。
23、在一定温度范围内,土壤温度越高,植物生长发育的速度越快。
24、气温日变化对作物干物质的积累有明显的作用。气温日较差大的地区有机物质含量高,含糖量较高。在最适温度下,植物生长发育迅速而良好,在最低和最高温度下,植物停止生长发育,但仍维持生命。最适发育温度20―30度,生长温度范围5―40度,生命温度范围-10―50度。农业界限温度含义:0度土壤解冻或结冻,一般称日平均气温在0度以上的持续期为农耕期;5度温带植物开始或结束生长,日均气温在5度以上的持续期为植物生长期;10度喜温植物开始播种与生长,日均气温在10度以上的持续期为喜温植物生长活跃期;15度喜温植物开始旺盛生长,日均气温在15度以上的持续期为喜温植物的适宜生长期
25、降水对植物生产影响最重要的两个因素是降水时期和降水强度;根据降水强度大小,可将降水划分为若干等级。
26、相对湿度反映当时温度条件下空气湿度的饱和程度;气压一定时,露点温度的高低反映了水汽压的大小。一般植物的生长发育,以日平均相对湿度80%左右为宜。高于90%或低于60%都不利;不同植物或同一植物在不同时期对湿度的要求也是不同的,绝大多数植物在成熟时不要求过高的空气湿度;通常情况下,病虫害的发生发展与空气湿度关系极为密切。在同一水汽压下,气温升高,相对湿度减少,空气干燥;气温降低,相对湿度增加,空气潮湿。相对湿度的日变化,在陆地内部与气温日变化相反中午最低,日出前最高。,在沿海一带与气温日变化一致。相对湿度年变化一般与气温年变化相反。季风盛行地区则与相对湿度年变化一致。
27、不同植物或同一植物的不同品种,需水量不同,不同时期需水量也存在很大差异;不同植物需水临界期不完全相同。禾谷类(除水稻)最适土壤含水量相当于田间持水量的60--70%;豆类和马铃薯一般为70%--80%。植物蒸腾系数越大,需水量越大,抗旱能力越弱;C4 植物比 C3 植物抗旱。
28、河北省高山、山地、平原分别占全省总面积的9.3%、49.5%、41.2%
29、河北省属于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影响河北省温度的主要因素有纬度、海拔高度和地形。
30、地表水资源分布特点:年内分配比较集中;年际变化大;地区分布相差悬殊。地下水由北向南依次减少。水资源已成为河北省经济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之一。河北省年日照时数h,河北省光能资源在全国属较丰富的地区之一。年平均气温-0.3℃―14.0℃,无霜冻期80―205天。年平均降水量在350―815mm。
31、干旱是河北省主要的气象灾害。尤以春旱在河北省最为严重。防御措施:抗旱播种;采取保墒抗旱措施;调整种植制度;节水灌溉;人工增雨;应用保水剂。
31、干热风是影响河北省小麦产区的主要灾害天气。防御措施:浇麦黄水;药剂浸种;调整播期;选用抗干热风品种;根外追肥;营造防护林带。
32、霜冻一般发生在春、秋两季。有霜的霜冻叫白霜;无霜叫黑霜;黑霜危害比白霜严重。秋季第一次霜冻叫初霜冻。春季最好一次霜冻叫终霜冻。作物苗期忍耐低温的能力比生育后期要强,开花期抗霜冻能力最弱。防御措施:农业技术措施;熏烟法;灌水法;覆盖法。
33、冻害的防御措施:合理布局;适时播种;树体保护;生长期加强栽培管理。
34、冷害防御措施:种植适宜作物;适时播种;加强田间管理;增温保温。
第二章;植物生长的土壤基础
1、土壤是由岩石经过风化作用成为母质,母质经过成土作用形成的。
2、母质是土壤形成的物质基础,是植物矿质营养元素的最初来源,不具有土壤肥力;气候是土壤形成的主要的环境因素;生物是土壤形成的主导因素,在生物的作用下,使母质成为有肥力的土壤;地形是间接的环境因素;时间是土壤形成的强度因素。
3、农业土壤的剖面层次包括耕作层、犁底层、心土层、底土层。
4、耕作层简称耕层,此层土壤颜色深,有机质含量高,有效养分多,土壤疏松,通透性好,是植物根系分布最多的层次。
5、犁底层会影响根系下扎和对水分、养分的吸收,不利于作物的生长发育,故应加深耕层,消除犁底层。但心土层是沙土则应保持犁底层以利于保水保肥,特别是水稻田更应保持犁底层,以防漏水漏肥。
6、心土层受生产活动影响较小,较紧实,对作物生长中后期的水肥供应有重要作用。
7、底土层也叫生土层,几乎不受生产活动的影响,植物根系很少,大多保持了母质的性状。
8、土壤是由固、液、气三相物质组成的,固相物质的体积约占土壤总体积的50%。
9、原生矿物是土壤中各种化学元素的最初来源;次生矿物是土壤中黏粒的主要组成成分。
10、卡庆斯基制以1mm为土粒的上限,以粒径小于0.0001mm为土粒的下限,以0.01mm为界限把土粒分为物理性砂粒和物理性黏粒。
11、土壤矿质土粒中含有作物所需的除氮以外的各种矿质元素,以氧、硅、铝、铁四种元素最多,氧最多。土粒越细,所含养分越多。越粗,养分越少。
12、我国多采用卡庆斯基土壤质地分类标准,根据物理性砂粒和物理性黏粒的含量,将土壤质地分为三类九级。三类是砂土、壤土。黏土。
13、砂土类;热性土,通气透水性好,保水性能差,养分含量少,保肥性差,施肥见效快;土温变幅大;耕作性能和;发小苗不发老苗,有毒物质积累少。
14、黏土类:冷性土,通透性差,保水性能好,养分含量高,保肥性能好,肥效长,土温变幅小;耕作性能差;发老苗不发小苗;易积累有害物质。
15、壤土类:二合土,砂黏适中,是农业生产上最为理想的土壤质地类型。
16、土壤质地的改良措施:增施有机肥;客土法;引洪漫砂法;翻淤压砂、翻砂压淤。
17、真菌、放线菌及大部分细菌属于好气性微生物;甲烷细菌属于嫌气性微生物;氨化细菌属于兼气性微生物;细菌具有分节有毒化合物的作用。根瘤菌、自生固氮菌能够固定大气中游离氮素;钾细菌、磷细菌能把无效养分转化成有效养分。
18、一般微生物在分解有机质时,有机物的碳氮比为25―30:1最为适宜;土壤微生物活动最适宜的土壤温度范围是25―35℃;多数土壤微生物适宜活动的pH为6.5―7.5。对大多数土壤微生物来说,土壤含水量在田间持水量的60―80%较为适宜。
19、土壤有机质的作用:供给植物养分,提高养分的有效性;促进团粒结构形成,改善土壤的物理性质;增强土壤保水保肥性和缓冲性。能够促进微生物的活动。
20、土壤有机质的调节措施是:坚持给土壤补充新的有机质;调节土壤有机质的积累与分解。
+3+21、河北省绝大部分土壤pH在6.5―8.5;致酸离子――H和AL,土壤潜性酸度比活性酸
度大得多。土壤的酸性主要取决于潜性酸度。碱化度是衡量土壤碱化程度的指标。5―10%弱碱化;>15%碱化土;>20%碱性土。大部分养分在中性附近pH6.5―7.5时有效性最大;氮、钙、钾、镁、硫是pH6―8时有效性最大。磷是pH6.5-7.5有效性最大;微量元素除钼外一般在酸性条件下有效性最高;钼在碱性条件下有效性高。大多数作物(果树、林木)适合在中性或近于中性的土壤中生长。马铃薯、板栗、松树、桦树在弱酸。酸性土壤生长最好。
22、土壤孔隙度一般不直接测定,而是由土粒密度和土壤容重计算求得。一般土壤土粒密度
333 为2.65g/cm;土壤容重一般为1.00-1.80 g/cm,旱地土塘耕层容重为1.10―1.30 g/cm
一般土壤孔度的变幅在30%--60%。作物生长适宜的土壤孔度为50%--60%。
23、一般旱地土壤耕层孔隙度要大于50%,通气孔隙度要在10%以上。适于作物生长发育的土体内部孔隙的垂直分布状况,应为“上虚下实”。
24、农民俗称“坷垃”的结构体是块状结构。在农田的犁底层中常见的结构体类型是犁底层。创造团粒结构的主要措施:增施有机肥;正确的土壤耕作;合理的轮作;合理灌溉;施用土壤结构改良剂。
25、土壤耕性的改良措施:改良土壤质地;增施有机肥料;创造良好的土壤结构;掌握宜耕含水量。
26、土壤水分是最为活跃的一个肥力因素。毛管水是土壤中最宝贵的水分类型;萎蔫系数通常是最大吸湿量的1.5倍。壤质土的有效水最大范围较大,其次是黏质土,砂质土最小;土壤含水量是土壤学中最常用的表示方法;相对含水量是栽培学中常用的表示方法。一般土壤的相对含水量在60%--80%时,适宜作物的生长需要。土壤墒情的种类:含水量由高到低分为汪水(黑墒以上)、黑墒、黄墒、潮干土、干土面。黄墒是播种最好的墒情。
27、土壤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高于大气,氧气含量低于大气;水汽含量经常处于饱和状态,有时还含有还原性气体;一般作物生长发育适宜的通气孔隙度为10―20%。28、土壤热量主要来自太阳的辐射热,其次还有生物热以及地球内热。砂质土昼夜温度变化大,黏质土昼夜温差小。生产上常用调节土壤水分来控制土温。
28、土壤温度调节措施;增施有机肥;中耕松土;地面覆盖;设置风障;灌溉与排水。
29、搞好农田基本建设是调节土壤水肥气热的根本保证;合理施肥是改善土壤养分状况的主要措施。
30、棕壤是河北省主要的山地土壤,是河北省的第三大土类,属于地带性土壤;褐土是河北省分布最广的地带性土壤,是河北省分布面积最大的土类。栗钙土是河北省最主要的草原土壤;潮土属于非地带性土壤,是河北省平原的主要土类,是河北省第二大土类;盐碱土是一种低产土壤。
31、土壤胶体是土壤中最微细、最活跃的部分;大部分是有机-无机复合胶体。机械吸收作用只能保留不溶态物质,不能保留可溶性的分子和离子;物理吸收性能吸附保持一些分子态物质;过磷酸钙在土壤中固定是由于化学吸收性;生物吸收作用具有选择性和创造性,并具有积累和集中养分的作用。离子交换吸收是土壤保蓄养分的最主要方式,以阳离子交换吸收作用为主。阳离子交换是可逆反应,同时向两个相反方向进行;是等价交换。阳离子交换量直接反映了土壤的保肥性能供肥性能和缓冲性能。土壤供肥性是评价土壤肥力的重要指标。
32、腐殖质占土壤有机质总量的85%以上,是土壤有机质的主体,通常所说的土壤有机质含量就是指土壤腐殖质的含量,不能用机械的方法将腐殖质从土壤中分离出来。河北省土壤有机质含量在每千克10克左右,一般水田高于旱田,菜园土高于普通大田,表层土壤高于下层土壤。
植物生长的营养条件
1、作物吸收养分的一般规律:生长初期吸收养分的数量和强度都很低,随着生育进程的推移则逐渐增加,到成熟又趋于减少直至停止吸收。粮食作物每形成100kg籽粒,吸收氮、磷、钾的比例大致为3:1:3;作物吸收养分的关键时期:作物营养临界期和最大效率期。磷的营养临界期冬小麦是在三叶期,玉米在五叶期前,棉花在二、三叶期。氮素最大效率期,玉米在大喇叭口期,小麦拔节期,棉花花铃期,水稻分蘖期。
2、根系吸收养分的形态有离子态和分子态两种。以离子态为主。土体中的盐分通过扩散和质流向地表迁移。对养分的吸收有主动吸收和被动吸收两种方式。
3、根外追肥特点:直接供应养分,提高养分的有效性;叶部吸收养分运转快,保证及时供应;节省肥料,经济效益高;受到施肥数量的限制,只能作为土壤施肥的辅助性手段。
4、影响叶面吸收的因素:双子叶植物喷施效果优于单子叶植物;喷施于叶背面较易吸收。溶液湿润叶片的时间一般保持30分钟至1小时为宜。最好在无风的傍晚进行效果好。移动性差或不移动的元素,重点喷在新叶上并适当增加喷施次数;移动性好的元素喷施次数可适当减少。养分进入叶片的速度和数量随溶液的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喷施阳(阴)离子时,溶液pH值调制微碱(酸)性利于吸收。叶片吸收氮肥的速率:尿素>硝酸盐>铵盐;叶片吸收钾盐的速率:氯化钾>硝酸钾>磷酸二氢钾。
5、养分归还学说是德国化学家李比希提出的,是合理施肥的理论依据。报酬递减律是合理施肥的重要依据。
6、基肥的施用方法撒施法、条施法、穴施法、分层施肥法,以有机肥为主。种肥使用方法有拌种、浸种、盖种、条施、穴施、沾秧根等,常用速效性化肥或腐熟的有机肥。追肥方法有撒施结合灌水、条施、穴施、随水灌施法、根外追肥,常用速效性化肥或腐熟的有机肥。
7、植物必需的营养元素共有16种,分为大量元素(碳、氢、氧、氮、磷、钾)、中量元素(钙、镁、硫)和微量元素(铁、硼、锰、铜、锌、钼、氯)。其中氮磷钾称为肥料三要素。有益元素(钠、硅)
8、化学肥料特点:有效养分含量高、肥效快但肥效短、不含有机质不能养地、有酸碱反应、便于运输、储藏和施用。
9、植物吸收氮素的形态主要是无机态氮(铵态氮、硝态氮),在植物体内容易移动,缺乏氮素首先从下部叶片开始均匀黄化。河北省全氮含量在全国属于中等偏下水平,与有机质呈明显正相关。
10、碳酸氢铵又称“气儿肥”,属于化学碱性、生理酸性肥料,含氮量最低。易分解释放氨气,宜深施覆土;适宜各种作物和土壤,可做基肥、追肥。不宜做种肥,不要与碱性物质混合。
11、硫酸铵属于化学酸性、生理酸性肥料,又称标准肥料,是使用最早的化肥品种。在酸性土壤上施用要注意配合施用石灰等碱性物质;石灰性土壤上长期施用要防止土壤板结;可以做基肥、追肥、种肥。
12、氯化铵属于化学酸性、生理酸性肥料;在水田施用优于硫酸铵;对忌氯作物不宜施用,盐碱地不易施用。可做基肥、追肥,不宜做种肥。
13、硝酸铵极易吸湿结块,有易燃易爆性,应避免在水田或雨季施用,尽量使用于旱田,尤其适合在烟草上施用,宜做追肥,不宜做基肥和种肥。
14、尿素含氮量最高,化学中性、生理中性适用于各种作物和土壤,可以做基肥、追肥和根外追肥,一般不做种肥。在石灰性土壤施用,要注意深施覆土,以减少氨的挥发损失。作追肥,应比其他氮肥早施3―5天。
15、土壤速效磷含量偏低是河北省农业土壤的一个障碍因素。一般pH6―7.5时,磷的有效性较高。水溶性磷肥能溶于水,成分是磷酸一钙。
16、过磷酸钙属于化学酸性肥料。水溶性磷肥,具有吸湿性和腐蚀性,有退化作用,适用于各种作物,可以做基肥、追肥、种肥和根外追肥。在缺硫的土壤和喜硫作物上用效果较好。
17、钙镁磷肥树弱酸溶性磷肥,成分为磷酸二钙。是缓效肥料,施于做基肥和追肥。
18、磷矿粉属难溶性磷肥,应优先施于缺磷的酸性土壤上,在北方石灰性土壤施用的效果很差。与有机肥料混合堆沤后使用,可提高其肥效。
19、提高磷肥利用率途径:优先使用于缺磷土壤和喜磷作物(绿肥作物优先);早施、深施、集中施;与有机肥料混合施用。与其他肥料混合施用。
20、作为吸收钾素的主要形态是土壤中的离子态钾。一般土壤中全家含量反映了土壤钾素的潜在供应能力;速效钾含量是当季土壤钾素供应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速效钾低于65施用钾肥效果显著,大于125效果不明显。水溶性钾与交换性钾可相互转化。喜钾作物包括薯类、纤维类、,如马铃薯、甘薯、甘蔗、西瓜、果树、棉花、麻类、烟草等。
21、硫酸钾属于生理酸性肥料,适宜各种作物,尤其适宜在烟草、马铃薯、甘薯、葡萄、茶等喜钾而忌氯作物上使用,可做基肥、追肥、种肥和根外追肥。做基肥应深施覆土。
22、氯化钾化学中性生理酸性肥料,宜做基肥和追肥,不做种肥,避免在忌氯作物上和盐碱土上使用。
23、草木灰主要成分是碳酸钾,其次是硫酸钾;是速效性钾肥,呈碱性反应。可以做基肥、
包含各类专业文献、幼儿教育、小学教育、外语学习资料、行业资料、生活休闲娱乐、各类资格考试、文学作品欣赏、应用写作文书、种植基础知识清单87等内容。 
 农业种植基础_高考_高中教育_教育专区。《农业种植基础》中考试卷班级 姓名 一、填空(每空 2 分,共 54 分) 1、叶起源于茎尖生长锥周围的 和 2、一般植物的...  2.1 花卉栽培用土基础知识土壤是花卉生长的基础, 土壤条件的好坏直接影响花卉的品质及园林景观和经济效益, 因 此选择合适的栽培用土,是养花的关键。一般来讲,...  蔬菜栽培基础知识_农学_农林牧渔_专业资料。蔬菜栽培基础知识常言道:民以食为天,食以菜为先。一日三餐家常饭,五味六色可口香,蔬菜使我们的食物丰富多彩,使 我们的...  40 种常见饲料原料基础知识 1 玉米 玉米是能量饲料之王,在能量饲料中,玉米占主导地位,这是任何其他能量饲料所不能比拟 的。目前世界上玉米的主要用途是作饲料,占...  C、如果长期使用同一种农药,可使某些害虫或病原菌产生抗性,导致防 治效果差,用药量加大。 D、防治成本高。 四、农药基本知识: 5 (一)农药的含义: (二)农药...  花卉栽培基本知识_农林牧渔_专业资料。农业花卉栽培基本知识 花卉不仅可以用来欣赏,而且还能起到净化生活空间的作用。花卉在人际交往中已逐步成为传递友情、表 达心愿...  种​植​基​础​知​识​结​构​(​第​四​章​) 暂无评价|0人阅读|0次下载|举报文档第四章 植物生长常见的病害与虫害 (知识点结构...  种养殖业基础知识培训材料_畜牧兽医_农林牧渔_专业资料。种养殖业基础知识培训材料地膜包谷种植技术: 1、精细整地、规格种植:土壤深翻细碎,清除残茬,做到土细墒平...  花卉栽培基本知识。花卉栽培基本知识 花卉不仅可以用来欣赏,而且还能起到净化生活空间的作用。花卉在人际交往中已逐步成为传递友情、表 达心愿的媒介,人们常把它作为...中国果树网
当前位置:&怎么寻找果树种植方面的知识?
怎么寻找果树种植方面的知识?
点击数:123 &&发布时间:
果树学科为华南热带农业大学重点学科。本学科点致力于发展我国热带南亚热带果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事业,具有鲜明的特色,对我国热带果树生产的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本学科点于2000年获硕士学位授予权,2002年正式开始招生。现有高级职称9名,硕士生导师5名,目前在校硕士生3名。经过多年的努力,本学科造就了一支具有良好思想素质、坚实专业理论造诣的教科队伍,在果树学研究、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在科研方面,本学科点自1995年以来,获国家科技进步地一等奖1项,三等奖2项,部省级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三等和三等奖各1项、省科技成果转化二等奖1项,发表学术论文近100篇,技术专著9部以上。目前在研的科研项目有国家级、科技部、农业部、省级、校级以及企事业委托项目共20多项,科研经费总额300多万元。在教学方面,本学科点为研究生及本专科生开设了一系列课程。其中研究生课程有《果树高产优质栽培理论与实践》、《果树种质资源学》、《果树化学调控理论与技术》等多门学位课程和选修课程,本专科课程有《果树栽培学总论》、《果树栽培学各论》、《果树研究法》、《果树栽培理学》、《果树繁殖技术》、《落叶果树栽培学》等多门课程。编写了《热带果树栽培学》和《园艺作物繁殖技术》等自编教材,出版了《南方优稀果树栽培技术》、《南方果树栽培技术》、《芒果栽培技术》、《芒果栽培实用技术》、《莲雾优质高产栽培》、《澳洲坚果优质高产栽培》、《杨桃优质高产栽培》、《番石榴优质高产栽培》、《火龙果、西番莲、蛋黄果优质高产栽培技术》等技术专著,参编并出版了《热带南亚热带果树》、《热带作物栽培学》等技术专著。目前本学科分三个主要研究方向,即(1)果树高产优质栽培原理与技术;(2)果树种质资源的开发利用;(3)果树营养。果树高产优质栽培原理与技术:本方向主要进行热带南亚热带果树高产优质栽培的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由于热带南亚热带果树具有特殊的生物学习性,果树生长与结实易受低温阴雨、干热风、寒害、花芽分化期的“暖害”、台风等影响,常存在着产量低、品质差、商品率不高等问题,同时果树生产上不少栽培技术措施的应用效果也不够稳定,热带南亚热带果树生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还未能得到充分地发挥。因此本研究方向以热带南亚热带果树为研究对象,主要内容为:(1)研究热带亚热带果树的生长发育规律、高产优质的栽培生理基础理论。(2)研究和解决果树高产优质栽培的关键技术问题,如矮化密植试验,确定最佳栽培形式与密度;整形与修剪试验,确定适宜的树形及相应的修剪制度;控制冬梢促进花芽分化与形成的新技术;花期调节与保花保果技术,以及合理的果实负载量和疏花疏果技术等研究。(3)与新品种推广综合配套的栽培技术。本研究方向所取得的研究成果可直接指导生产或在生产上推广应用。通过有关专家的多年努力研究,已取得不少具有推广价值的研究成果,如黄果西番莲、澳洲坚果、芒果、杂交番荔枝等果树高产优质综合栽培技术,包括低产劣质果园的改造技术如低产劣质芒果园的改造DD高接换冠(该项目被列为省百项新技术和农业部丰收计划科技推广项目),澳洲坚果种苗快速繁殖技术等,其研究水平在国内同行中属领先水平。果树种质资源的开发利用:本研究方向是以热带南亚热带果树种质资源为对象,运用作物遗传育种学、植物生理与分子生物学、农业生态学等理论,进行热带带亚热带果树种质资源的基础与应用研究。我国热带南亚热带果树的栽培历史较为悠久,然而现有多数树种的主栽品种的品质与丰产性能大多不尽人意,表现为单产偏低,品质欠佳,产品竞争性不强。本研究方向的主要内容为:广泛收集和保存国内外名特优新热带亚热带果树的种质资源,特别是国外的优良品种,建立和不断充实品种资源圃;开展果树种质资源性状的鉴定与评价及种质改良;进行引种试种,以筛选适应性强、农艺性状优良的各果树新品种,并不断开发利用与推广。有关的研究成果符合生产需要,有的成果可直接应用于生产,科技成果转化率较高,而且在理论上也很有指导意义。通过多年来的努力研究,该研究方向取得不少突破性的进展,获得了多项国家级、省级成果奖,并大量收集、保存了国内外芒果、油梨、澳洲坚果、西番莲等果树种质资源,并从中筛选出一些适应性强而且农艺性状优良的新品种如芒果红芒6号、粤西一号、白玉芒,油梨88号、87号、89号、84号和st3,澳洲坚果246、558和西番莲黄果种,其中绝大多数已在生产上大面积推广应用,取得了显著的社会和经济效益,本研究在国内同行中处于领先水平。
怎么寻找果树种植方面的知识?信息转载于互联网,仅供参考。如涉及版权,请联系我们。
苏ICP备号-1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蒜苗种植的科学知识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