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绝如缕前一句

前赤壁赋原文、翻译及赏析_苏轼文言文_古诗文网
(3192人评分) 8.5
朝代:宋代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 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共适 一作:共食)
  客喜而笑,洗盏更酌。肴核既尽,杯盘狼籍。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译文  壬戌年秋,七月十六日,苏轼与友人在赤壁下泛舟游玩。清风阵阵拂来,水面波澜不起。举起酒杯向同伴敬酒,吟诵着与明月有关的文章,歌颂窈窕这一章。不多时,明月从东山后升起,徘徊在斗宿与牛宿之间。白茫茫的雾气横贯江面,清泠泠的水光连着天际。任凭小船儿在茫无边际的江上飘荡,越过苍茫万顷的江面。(我的情思
一词多义1、望:七月既望(名词,阴历的每月十五日)望美人兮天一方(动词 眺望,向远处看)2、歌:扣舷而歌(唱)歌曰(歌词)倚歌而和之(歌声)3、如:纵一苇之所如(往)浩浩乎如冯虚御风(像)飘飘乎如遗世独立(像)4、然:其声呜呜然(……的样子,像声词词尾)何为其然也(这样)5、长:抱明月而长终(永远)
此赋通过月夜泛舟、饮酒赋诗引出主客对话的描写,既从客之口中说出了吊古伤今之情感,也从苏子所言中听到矢志不移之情怀,全赋情韵深致、理意透辟,实是文赋中之佳作。第一段,写夜游赤壁的情景。作者“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投入大自然怀抱之中,尽情领略其间的清风、白露、高山、流水、月色、天光之美,兴之所至,信口
《赤壁赋》写于苏轼一生最为困难的时期之一——被贬谪黄州期间。宋神宗元丰二年(1079年),因被诬作诗“谤讪朝廷”,遭御史弹劾,被捕入狱,史称“乌台诗案”。苏轼因写下《湖州谢上表》被扣上诽谤朝廷的罪名,被捕入狱。“几经重辟”,惨遭折磨。后经多方营救,于当年十二月释放,贬为黄州团练副使,但“不得签署公事
苏轼(),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猜您喜欢的诗文:> 【答案带解析】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 , ,用心躁也。 2. ,风飘飘而吹衣。问征...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
,用心躁也。2.
,风飘飘而吹衣。问征夫以前路,
,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
。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5.但我不能放歌,
;夏虫也为我沉默,
。6.有志与力,
,亦不能至也。7.移船相近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宴。
。8.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
1.蟹六跪而二螯 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
2.舟遥遥以轻飏 恨晨光之熹微
3.余音袅袅 泣孤舟之嫠妇
4.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5.悄悄是别离的笙箫 沉默是今晚的康桥
6.而又不随以怠 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7.千呼万唤始出来 犹抱琵琶半遮面
8.同是天涯沦落人 相逢何必曾相识
【解析】这是一道根据上下文填空的题目,注意不要写错别字。
考点分析:
“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课处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在诵读实践中增加积累,发展语感,加深体验和感悟。诗文默写:①根据课文填空;②默写诗文名句;③读图默写诗文名句;④根据提示填写诗文名句。
考点2:其他
“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课处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在诵读实践中增加积累,发展语感,加深体验和感悟。
相关试题推荐
课外文言文阅读刘义隆将王玄谟寇滑台,诏假慧龙楚兵将军①,与安颉等同讨之。相持五十余日,诸将以贼盛莫敢先,慧龙设奇兵大破之。世祖赐以剑马钱帛,受龙骧将军,赐爵长社侯,拜荥阳太守,仍领长史。在任十年,农战并修,大著声绩。招携边远,归附者万余家,号为善政。其后,刘义隆将到彦之、檀道济等频顿淮颍,大相侵掠,慧龙力战,屡摧其锋。彦之与友人萧斌书曰:“鲁轨顽钝,马楚粗狂,亡人之中唯王慧龙及韩延之可为深惮。不意儒生懦夫,乃令老子讶之。”刘义隆纵反间,云慧龙自以功高而位不至,欲引寇入边,因执安南大将军司马楚之以叛。世祖闻曰:“此必不然,是齐人忌乐毅②耳。”乃赐慧龙玺书曰:“义隆畏将军如虎,欲相中害,朕自知之。风尘之言,想不足介意也。”刘义隆计既不行,复遣刺客吕玄伯购慧龙首,二百户男、绢一千匹。玄伯伪为反间来,求屏人有所论。慧龙疑之,使人探其怀,有尺刀。玄伯叩头请死。慧龙曰:“各为其主也。吾不忍害此人。”左右皆言义隆贼心未已,不杀玄伯,无以制将来。慧龙曰:“死生有命,彼亦安能害我。且吾方以仁义为干卤③,又何忧乎刺客。”遂舍之。时人服其宽恕。【注】①楚兵将军:官名,掌军事。②齐人忌乐毅:乐毅是战国时燕国大将,带兵攻齐不下,被齐人用反间计,终败奔赵国。③干卤:又作干橹。小盾为干,大盾为卤,泛指武器。1.对下列句子词语的解释,不恰当的一项是(
)A.诏假慧龙楚兵将军
假:古代官吏代理职务
B.刘义隆将到彦之、檀道济等频顿淮颍
顿:驻扎C.慧龙力战,屡摧其锋
摧:挫败D.刘义隆纵反间
纵:放纵2.对下列“因”和“相”意义和用法的分析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①因执安南大将军司马楚之以叛
②义隆畏将军如虎,欲相中害
因拔刀斫前奏案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齿相师A.两个“因”字相同,两个“相”字也相同B.两个“因”字不同,两个“相”字也不同C.两个“因”字相同,两个“相”字不同D.两个“因”字不同,两个“相”字相同3.下列对文段的理解和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A.王慧龙领兵与刘义隆对抗,屡立战功,名声大震。B.王慧龙作为一介儒生,他的勇气却足以让敌人丧胆。C.世祖与王慧龙君臣相得,互相信赖,因此敌人用反间计,派刺客,想除掉他,都没有成功。D.王慧龙以德报怨,放了刺客一条生路,他的宽容,得到当时人们的佩服。4.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2)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3)衡不慕当世,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 
下列句中加横线的词语活用现象不相同的一项是(
)A.大将军邓骘奇其才
不耻相师B.必蹶上将军
舞幽壑之潜蛟C.唐浮屠慧褒始舍于其址
常在于险远D.园日涉以成趣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下列句子中横线点词语意义和用法全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A.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验之以事,合契若神B.今其志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权知其意,执肃手曰其为惑也,终不解矣。C.顺流而东也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D.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冰,水为之,而寒于水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 
下列文言句式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②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③胡为乎遑遑欲何之④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
⑤羸兵为人马所蹈藉
⑥人马烧溺死者甚众 ⑦渺渺兮予怀
⑧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⑨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
⑩尝学琵琶于穆、曹二善才A.①②/③⑦⑨/⑤⑧/④⑥⑩B.①⑥/②③⑨/⑤⑧/④⑩/⑦C.①②⑨/③⑦/④⑩/⑤⑧/⑥D.①⑥/②③⑦⑨/⑤⑧/④⑩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横线字的意义相同的是(
)A.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B.师道之不复,可知矣何可胜道也哉! C.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D.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坐须臾,沛公起如厕 
题型:名句名篇
难度:简单
Copyright @
满分5 学习网 . All Rights Reserved.不绝如缕的意思和造句_造句
不绝如缕的意思和造句
学习啦【造句】 编辑:郭佳
  不绝如缕:多形容局面危急或声音、气息等低沉微弱、时断时续。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了这个词的意思和造句,希望大家喜欢。
  不绝如缕的意思:
  【】:不绝如缕
  【汉语拼音】b& ju& r& lǚ
  【近义词】:危如累卵、岌岌可危
  【反义词】:牢不可破、安如泰山
  【语法】:偏正式;作谓语、定语;用于声音、书信、情绪等。
  【英文】:hanging by a thread
  【用法】 多用于声音;也用于书信、情绪等。一般作谓语、定语。
  【结构】偏正式。
  不绝如缕造句:
  1) 清明时节似乎注定要成为一个追思的季节。那不绝如缕的雨丝总能勾起人们缅怀先人尊祖敬宗的绵绵情感。
  2) 这些语句不绝如缕地传出响彻云际。
  3) 笑声像一串银铃丁冬响,半入河风半入云,香雾中余音袅袅,不绝如缕。
  4) 水手们在一排驳船中间像狼嗥似地拚命喊叫,什么地方有人用锤子敲着铁板。拖长凄凉的音调在唱歌,排遣着不绝如缕的忧思,给人们的心上添一点淡淡的哀愁。
  5) 最后,对两汉辞赋&九体&作品较为稀少的原因及&九体&作品在产生后不绝如缕的因由进行了分析。
  6) 这是年轻而正直的精神在不完美的社会条件下挣扎的结果,但她对周围和后世的影响&依然不绝如缕&。
  7) 香港和海外社会者跨越重重障碍,奋力前进,改变世界的种种事迹,鼓舞人心,而且不绝如缕。
  8) 这样,在结尾一句又把诗意推进一层,犹如异峰突起,遥指天处,使通篇余音袅袅,不绝如缕。
  9) 故士族一旦获得公认,就成为社会仰慕的对象,成为相对独立于统治意识形态的标准,不许清流所不容的寒人浊官商人巨贾所玷污,抵御入侵以至于唐朝,维系文化法脉,不绝如缕。
  10) 余音袅袅,不绝如缕。余音绕梁三日犹未尽。
  11) 许多古老的民间艺术,代代有传人,不绝如缕。
  12) 音乐会上,演员们的歌声不绝如缕。
  13) 不绝如缕的音乐从窗外传进来,倾耳细听,原来是月光曲。
  14) 正是由于俗赋自身的不绝如缕,故南北朝以后,俗赋仍继续发展。
  15) 此后的二十多年,强调农业重要性的言论可谓不绝如缕俯拾即是,及至今日强调到了言尽其辞无以复加的程度,似乎与古代的重农言论也已相差不远。
  16) 在其后的文化史上,我们看到,这种佯愚形成了一个不绝如缕的诙谐传统,在人们的日常谈笑中,一个个愚人与佯愚智者的故事代代相传。
  17) 新年好!对你的思念象袅袅的轻烟不绝如缕,对你的祝福是潺潺的小溪伴随一生一世。
  18) 由于在知识分子中还有不绝如缕的乱世&右武&思想与主张及其勇武精神,才使近代中国免于列强瓜分。
  19) 流入不绝如缕,却少了相应的流出。
  20) 这一条线索力抗时潮,真可谓不绝如缕,那知现在却成为大陆与海外共同承认的显学,确实是不可思议。如今第二代的新儒家也已凋谢,应该是一个适当的重新加以检讨的时刻了。
  21) 音乐会上,演员的歌声不绝如缕。
  22) 而今偷渡赴港仍不绝如缕,可是放眼欧盟各国,相互间出入如履平地,我们连个深圳也用铁网团团围住,莫说香港了。
  23) 尽管近代农村人口流动现象十分普遍,而且流人城市者不绝如缕,但究竟会在多大程度上改变传统人口的城乡结构呢?
  24) 箫音似水,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绕梁,不绝如缕,夺人心魂,摄人心魄。
  25) 对你的思念像袅袅的轻烟不绝如缕,对你的祝福如潺潺的流水伴随一生一世,秋高气爽的重阳,何不一起出去登山赏菊?
  26) 明知无力偿还而孜孜于购房者不绝如缕,而银行出借人亦欢欣鼓舞,弃呆账坏账于不顾。
  27) 但是,问责制风暴频起,何以公共安全事故仍然不绝如缕,甚至在一些地方一些行业,有愈演愈烈之势?
  28) 自汉末黄巾起义以来不绝如缕的千年王国运动的火焰再次从葆有农村公社传统的社会基层熊熊燃起,将第二代文明的毫无生命力的表皮焚为灰烬。
本文已影响 人
[不绝如缕的意思和造句]相关的文章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了
1445人看了觉得好
784人看了觉得好
794人看了觉得好
【造句】图文推荐
Copyright & 2006 -
All Rights Reserved
学习啦 版权所有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古文获罪的意思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