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药指导对老年慢性病用药特点概括患者的积极意义分析

工具类服务
编辑部专用服务
作者专用服务
老年慢性病出院患者护理需求现状调查分析
目的 了解老年慢性病出院患者的护理需求,为制订针对性的出院指导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老年慢性病患者护理需求调查问卷对2家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及1家二级甲等综合医院的250例出院老年慢性病患者进行调查,了解老年慢性病出院患者护理需求状况.结果 出院老年慢性病患者的护理需求得分呈中等偏高水平;单项护理需求以疾病护理与预防方面为主;排在前5位的分别是出现紧急情况时医护人员的救护、护士定期提供体检、健康知识的宣教、安全用药指导及慢性病的长期护理;不同经济收入水平、患者出院后是否需要照顾在护理需求方面比较,均P< 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老年慢性病出院患者的护理需求是多方面的,护士在实施出院护理时,重点应关注患者不同护理需求,特别是经济条件差或出院后需要照顾的患者,并有针对性地做好出院指导,满足老年慢性病患者的护理需求.
Huang Tianwen
Gui Zizhen
Zhang Xiaoyan
Deng Shifeng
Su Yongjing
Zhang Ting
Hao Yuantao
作者单位: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广东广州,510080
年,卷(期):
机标分类号:
在线出版日期:
本文读者也读过
相关检索词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资助项目(编号:2006BAH03B01)(C)北京万方数据股份有限公司
万方数据电子出版社《老年护理》第4章
老年人的健康保健试题及答案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老年护理》第4章
老年人的健康保健试题及答案
上传于||暂无简介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1下载券
想免费下载本文?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1页未读,继续阅读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对社区老年慢性病患者的影响
> 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对社区老年慢性病患者的影响
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对社区老年慢性病患者的影响
来源:毕业论文网
  [摘要]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对社区老年人慢性病患者的影响。 方法 于月对本社区内152名老年人(设为观察组)的健康护理要求进行问卷调查,并结合文献研究、咨询相关知情人士后制订社区老年慢性病中西医结合护理方案。另选择月收治的152例老年慢性病患者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的护理效果。 结果 观察组的生活质量指数和抑郁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对慢性病相关知识的知晓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总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 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对于老年病诱发的抑郁症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对于提升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中西医结合;社区老年人;慢性病;护理干预
  人口老龄化是当前全球性的社会问题,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人口老龄化问题影响着国家发展政策的制订。为老年人提供良好的公共卫生医疗服务,是社会文明进步的体现,也是我国面临的新挑战。近年来,糖尿病以及高血压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已经成为老年群体的高发疾病,给老年人的生活造成了巨大影响。老年慢性病是诱发抑郁症的关键要素,老年人是较为特殊的群体,如果长期被抑郁情绪困扰,不但会影响疾病的康复,还会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因此,及时地采取积极的护理措施对患者进行护理非常重要。为了更好地满足和顺应老年人的健康需求,本研究探讨在护理工作中将中医理论与西医知识相结合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于月选取本社区的152名老年人(年龄&60岁)为研究对象,设为观察组,其中男性73人,女性79人;年龄60~69岁113人,70~79岁21人,&80岁18人;其中高血压患者13例,糖尿病患者15例,冠心病患者22例。另于月选择本社区内的152例老年慢性病患者作为对照组,其中男性71人,女性82人;年龄60~69岁109人,70~79岁22人,&80岁21人;其中高血压患者13例,糖尿病患者15例,冠心病患者22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原发病等一般资料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入选标准
  按照世界卫生组织(WHO)的定义:发达国家年龄&65岁、发展中国家年龄&60岁即为老年人。本研究以本社区为范围,除年龄要求外,研究对象还应满足以下条件:①自愿参与本调查研究并签订知情同意书;②具备较清晰的理解及表达能力,能与调查研究人员无障碍沟通;③未罹患严重的心脏、肝脏等脏器疾病;④未有精神疾病及相关家族史。
  1.3 调查方法
  采用自拟问卷调查表,对社区老年人的健康状况及护理需求状况进行调查。本调查内容具有极强主观性,因此,问卷填写采用个人闭卷自主填写的方式,若老年人存在填写困难,可由调查人员或其家属向其口述问题,根据回答再代写的方式进行。经统计,分析护理需求的具体内容、社区老年人所患疾病的分布趋势,并以护理需求量最大、患病最多的疾病为例,设计、制订初步的社区老年人慢性病中西医结合护理方案。
  1.4 护理干预方法
  1.4.1 对照组 对照组患者采用一般的护理方式对患者进行干预,具体情况如下。①健康教育:相关护理人员为患者提供相关疾病的基础知识,告知患者病情的详细情况,鼓励患者学习相关的康复技能,提升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在社区配置&定时定点血压测量&等免费监测站点,加大慢性病老年人护理的设备和人员投入。②调节不良情绪:护理过程中,允许患者宣泄不良情绪,例如哭泣以及发脾气等,患者宣泄不良情绪后,相关护理人员适当安抚患者,使患者学会冷静思考问题,调整自己的情绪。③家属护理指导:家庭干预实际上就是指家庭成员给予患者情感以及行为的支持,患者拥有了家庭的理解与支持,能够提升患者的治愈率,相关护理人员在对老年人进行护理的过程中应当与其家属进行沟通,告知家属患者的具体情况,使家属能够配合护理人员对患者进行帮助,提升护理质量。④用药护理:将各种治疗药物的适用证、作用时间和强度、机制、禁忌证等告知患者,对于服用药物进行治疗的患者,一定要遵照医生指导,对口服用药定时服用,不可随意减药或者增药,按规定、按时、按量的服用药物,用药过程中注意有无出现不良反应,一旦发生则要及时就诊。
  1.4.2 观察组 观察组患者在西医护理基础上结合中医护理进行干预,具体措施如下。①中医健康教育:开展相关的健康医疗服务活动,如义诊、老中医的健康讲座等,提高老年人对自我健康的认知水平,促进其自我管理并避免上当受骗;拔罐、针灸、推拿等中医技术手段应适当推广。②运动干预:老年慢性病患者则久病体虚、气血受损,卫气也会因之不足,容易感受外邪,使宿疾复发或加重,护理人员应协助患者加强室外活动,适当地进行阳光沐浴,借以滋助卫气,充实肌表,并根据患者生活习惯、体形、年龄、性别等建立个性化的运动方案,比如跳舞、慢跑、打太极等肢体伸展运动。③饮食干预:老年慢性病患者因正气亏虚、抗病能力低下,在治疗护理中强调保护和促进脾的功能,护理人员应根据患者的饮食习惯,教会和帮助患者按照饮食习惯对饮食计划进行合理制订,医护人员需对患者良好饮食习惯的养成进行指导,多进食清淡易消化、富含维生素、蛋白质类的食物,加强营养供给,尽量少进食腌制、辛辣刺激的食物,戒酒戒烟,养成良好的个人生活习惯。④心理干预:老年慢性病患者因长期患病,情绪低沉,对治病乃至生活失去信心,常常引起肝失疏泄而并发其他疾病,相关护理人员可借助心理治疗方式帮助患者处理较为困难的问题,安抚患者,做到&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积极做好&疏导&工作,保证患者情绪稳定,畅达乐观才能达到精神内守、病安的目的,帮助患者顺利度过危机。
  1.5 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指数(主要包括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支持利用度和睡眠质量四个维度,采用满分100分制,分值越高代表结果越积极)、抑郁程度、对慢性病相关知识的知晓率、护理满意度等情况进行对比分析。其中,满意度调查根据我院自行设定的满意度调查表进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则通过改良Barthel指数进行评定,内容包括进食、洗澡、修饰、穿衣、大小便控制、如厕、床与轮椅转移、平地行走、上下楼梯等10项内容,根据需要帮助程度分为15、10、5、0,共4各等级,满分100分;同时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评价患者的抑郁程度,其大部分项目采用0~4分的5级评分法(0:无;1:轻度;2:中度;3:重度:4:极重度),少数项目采用0~2分的3级评分法(0:无;1:轻~中度;2:重度),且可归纳为5类因子结构。①焦虑躯体化:由精神性焦虑、躯体性焦虑、胃肠道症状、疑病和自知力等5项组成(即10、11、12、15、17项);②体重:即体重减轻一项(第16项);③认知障碍:由自罪感、自杀、激越等组成(2、3、9项);④阻滞:由抑郁情绪、工作和兴趣、阻滞和性症状等4项组成(1、7、8、14项);⑤睡眠障碍:由入睡困难、睡眠不深和早醒等3项组成(4~6项)。结果判定总分&24分为严重抑郁,&17分为轻或中度抑郁,&7分为无抑郁症状。
下页更精彩:1
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对社区老年慢性病患者的影响相关推荐护理干预对老年慢性病患者居家服药依从性的影响--《中国医药指南》2012年08期
护理干预对老年慢性病患者居家服药依从性的影响
【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老年慢性病患者居家服药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经门诊就诊的老年慢性病患者60例进行服药依从性问卷调查,采用自身对照法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仅接受门诊医师提供的一般用药指导;干预组在观察组基础上,再由专科或专业护士进行有针对性的全程护理干预,一年后再进行服药依从性问卷调查。评价两组患者遵医行为,并分析服药依从性差的原因。结果两组患者遵医行为经比较,差异有统计性意义(P0.01);两组患者服药依从性差的原因在对疾病及用药相关知识缺乏、缺乏用药监督、病情反复、对治疗信心不足、疗程长等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针对影响老年慢性病患者服药依从性的相关因素,采取相应的护理干预,能有效地提高服药依从性,从而提高药物治疗的效果。
【作者单位】:
【关键词】:
【分类号】:R473.5【正文快照】:
我国老年人占总人口数的11%以上,老年人群有60%~70%患慢性病[1]。本文在门诊对60例老年慢性病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存在着诸多服药依从性差的问题。随着医学模式和药学服务模式的转变,服药依从性差的问题已逐渐引起卫生部门的关注。服药依从性不仅是患者的行为问题,也涉及众多因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王小琳;曹雪梅;;[J];现代医药卫生;2010年08期
屈学勤;[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2年02期
李静,任娜,熊丽华;[J];中国药事;2004年0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金凌;;[J];当代护士(专科版);2010年02期
李凤霞;;[J];当代医学;2009年25期
何俊强;黄旭珊;张小兰;;[J];当代医学;2010年24期
郝晓丽;侯彦琴;姜俊珍;;[J];当代医学;2010年26期
崔琳;;[J];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2010年01期
宋洁;石作荣;王迎春;;[J];护士进修杂志;2009年06期
李卡;陈凤姣;谢娟;黄明君;汪晓东;;[J];护士进修杂志;2011年05期
刘鹏;;[J];公共行政评论;2008年04期
马立嵩;肖春凤;廖柳红;周艳婕;梁春凤;;[J];广西中医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苏玉严,张新平;[J];国外医学(社会医学分册);2004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徐徕;杜蕾;张小平;李伟;陈曦;;[A];2009年中国药学会药事管理专业委员会年会暨“国家药物政策与《药品管理法》修订研究”论坛论文文集[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肖亚洲;[D];中南大学;2010年
曾慧;[D];中南大学;2009年
李永斌;[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许强;[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石磊;[D];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
李静;[D];第二军医大学;2010年
王淑娟;[D];辽宁大学;2010年
熊鹰;[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徐小军;[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陈昊;[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孙敬磊;[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郑双江;[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周余;[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谭亚莉;[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王平;[D];中南大学;2011年
邓添薪;[D];广西民族大学;2011年
赵建刚;[D];第三军医大学;2011年
阳昊;[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朱云峰;[D];湖北民族学院;2010年
梁芳;[D];新疆医科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杨素梅,原建慧,张尚山;[J];长治医学院学报;2001年01期
刘建萍,何晓俐,任晓丹;[J];实用护理杂志;1999年09期
屈学勤;[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2年02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邱小文;;[J];中国实用医药;2010年28期
张桂兰;蔡瑞锦;沈云霞;;[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10年02期
李桂荣;刁淑芝;张付英;;[J];中国实用医药;2010年14期
涂淑华;黄春梅;陈丽娟;;[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0年13期
王小琳;曹雪梅;;[J];现代医药卫生;2010年08期
齐巧玲;安新发;牛彩霞;杨惠娟;陈金萍;;[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0年19期
张静华;卜晓颍;周桂萍;;[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0年16期
曾莉;丁明云;陈丽琴;;[J];中华全科医学;2010年03期
邢维梅;董志云;;[J];临床肺科杂志;2010年09期
袁燕萍;叶庆嘉;林丽芳;;[J];中国当代医药;2010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李因茵;张昕;鲍鹤玫;;[A];全国内科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全国心脏内、外科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8年
滕寿英;穆殿萍;唐莉;;[A];全国精神科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阎焰;;[A];河南省精神科康复护理培训班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王小艳;;[A];2008年度全国第六次护理专业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8年
李莉;;[A];中华护理学会第2届护理学术年会暨全国妇产科新技术、新理论进展研讨会暨全国门急诊护理学术交流会议暨社区护理学术交流会议论文集[C];2010年
肖春梅;;[A];第七届全国造口、伤口、失禁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靳方;陈雪梅;;[A];甘肃省中医药学会2010年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0年
宋兴伟;范秀清;闫翠芳;;[A];河南省精神科康复护理培训班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任维花;;[A];第12届全国骨科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肖爱华;姜小梅;;[A];中华护理学会第2届护理学术年会暨全国妇产科新技术、新理论进展研讨会暨全国门急诊护理学术交流会议暨社区护理学术交流会议论文集[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胡兴旺 通讯员
徐丽娟;[N];丽水日报;2009年
高翔 窦光华;[N];湖北日报;2007年
赵丽萍?记者
段涵敏;[N];湖南日报;2008年
施嘉奇;[N];文汇报;2008年
李艳梅 通讯员
罗星;[N];长江日报;2007年
王恒明;[N];健康报;2008年
班雁萍;[N];经济参考报;2003年
本报记者  戴丹;[N];医药经济报;2006年
严运涛?通讯员
晓锋;[N];湖北日报;2007年
方芳;[N];北京日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王红红;[D];中南大学;2007年
钱春荣;[D];第三军医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李杰;[D];吉林大学;2010年
岳亚梅;[D];吉林大学;2011年
杨霞;[D];复旦大学;2010年
孙自红;[D];山西医科大学;2011年
郭园丽;[D];郑州大学;2011年
王芸;[D];新疆医科大学;2006年
周文娟;[D];吉林大学;2007年
孙明艳;[D];天津医科大学;2005年
张凤娃;[D];兰州大学;2009年
隋东明;[D];吉林大学;2007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大众知识服务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010--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5号自我管理干预对农村地区老年慢性病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山东大学》2015年硕士论文
自我管理干预对农村地区老年慢性病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
【摘要】:研究背景:药物疗法是当前治疗老年慢性病的重要方法之一,而良好的服药依从性是患者获得好的疗效和改善预后的前提条件。国内外研究表明,服药不依从行为,例如错服、自主停药、漏服等现象在老年慢病患者中很常见。据调查统计显示,农村老年慢性病患者的服药依从性好者只占18.9%。影响治疗效果的主要因素即药物的依从问题。现有的文献显示,自我管理干预可以改善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的健康行为,改善生活质量,在我国城市社区已逐步开展。我国农村老年人口众多,与城市相比,农村老龄化现象更为严重,加之农村的医疗资源有限,因此研究自我管理干预对农村地区老年慢病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乃当务之急。研究目的:研究自我管理干预对增加患者安全用药知识、提高服药依从性的作用。研究方法:于2013年1月-10月,便利选取在济南市历城区某镇卫生院就诊的、需回家服药治疗的老年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患者82例,将其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各41例。对于干预组,研究者实施以自我效能理论为指导的自我管理干预,采用集体授课、随访、社会支持、咨询服务、服药提醒等干预方式,使患者了解更多关于疾病和自我管理干预的知识,鼓励患者自己制定计划和目标,并努力完成以获得直接经验,通过榜样示范获得间接经验,通过随访和面对面问答的方式,使用语言沟通交流说服患者,改善患者的生理、心理状态;由镇卫生院医护人员给予对照组患者相应疾病的常规护理。干预前、干预结束后3个月和6个月时,使用安全用药知识问卷和中文版8条目Morisky服药依从性问卷(MMAS-8)调查患者的用药知识掌握情况和服药依从性。研究结果:干预结束3个月时,82例患者资料全部回收,回收率100%。 (1)安全用药知识方面:干预组在药物基本知识、老年人用药特点、遵医嘱用药三个维度得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自我管理干预可以增加农村老年慢病患者的药物基本知识,让老年慢性病患者更好的了解老年人的用药特点,且提高了遵医嘱用药的依从性。两组患者在不良反应和药品管理两个维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服药依从性:MMAS-8测评两组的服药依从性,得分情况比较显示,变化有可比性(p0.05),提示自我管理干预可以提高农村老年慢性病患者的服药依从性。干预结束6个月时,回收77例患者资料,回收率93.9%。(1)干预组安全用药知识五个维度的得分均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自我管理干预可以增加农村老年慢病患者的用药知识;(2)MMAS-8测评患者的服药依从性,统计结果显示,服药依从性的变化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自我管理干预对提高服药依从性是有效的。研究结论:自我管理干预对丰富农村地区老年慢性病患者的安全用药知识,提高服药依从性是效果是明显的,值得应用于农村地区老年慢性患者。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大学【学位级别】:硕士【学位授予年份】:2015【分类号】:R473【目录】:
中文摘要8-10ABSTRACT10-12符号说明12-13第一章 前言13-15 1.1 研究背景13-14 1.2 研究目的14-15 1.3 重要概念界定15第二章 文献综述15-23 2.1 农村地区老年慢性病患者服药依从性现状15-17 2.2 服药依从性的影响因素17-18 2.3 慢性病自我管理研究现状18-22 2.4 综述小结22-23第三章 研究方法23-31 3.1 研究类型23 3.2 研究对象23-24 3.3 干预内容和方法24-26 3.4 研究工具26-27 3.5 资料收集27-28 3.6 质量控制28-29 3.7 统计分析29 3.8 伦理原则29-31第四章 结果31-38 4.1 研究对象的一般资料31-34
4.1.1 研究对象的一般资料分析31-33
4.1.2 干预组和对照组老年慢性病患者的安全用药知识基线比较33-34
4.1.3 干预组和对照组老年慢性病患者服药依从性基线比较34 4.2 干预组和对照组患者在于预前后各时点的安全用药知识掌握情况比较34-36
4.2.1 干预组和对照组患者不同时点安全用药知识掌握情况比较34-35
4.2.2 干预组和对照组患者不同时点安全用药知识掌握情况的两两比较35-36 4.3 干预组和对照组患者在干预前后各时点的服药依从性比较36-38
4.3.1 干预组和对照组患者不同时点服药依从性比较36-37
4.3.2 干预组和对照组患者3个时点服药依从性自身比较37-38第五章 讨论38-43 5.1 研究对象的一般资料分析38-40
5.1.1 干预组和对照组患者一般资料分析38-39
5.1.2 干预组和对照组老年慢性病患者的安全用药知识基线分析39-40
5.1.3 干预组和对照组老年慢性病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基线分析40 5.2 自我管理干预对农村老年患者安全用药知识的影响40-42
5.2.1 干预结束3个月老年慢性病患者的安全用药知识情况40-41
5.2.2 干预结束6个月老年慢性病患者的安全用药知识情况41-42 5.3 自我管理干预对农村地区老年慢性病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42-43第六章 结论和建议43-44 6.1 结论43 6.2 研究的局限性与建议43-44附录44-47参考文献47-52致谢52-53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53-54附件54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范芳芳;姚莉;胡兰;;[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1年02期
龚燕青;王珍;杨妍妍;潘蓉;田凌云;刘丽娟;;[J];国际老年医学杂志;2010年01期
马琼芳;林梅;;[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9年07期
程红勤;闫素英;张青霞;李丹;姜鸥;王因海;;[J];药物流行病学杂志;2009年06期
叶红霞;;[J];中国现代医生;2010年08期
贾丽娜;袁平;庄海林;王小燕;林欲静;陈越;;[J];中国公共卫生;2011年11期
邓应梅;汤哲;吴晓光;;[J];中国老年学杂志;2009年07期
傅东波,傅华,沈贻谔,杨惠勤,朱莉珍,毛建国,朱世泰,丁永明,杨顺英,吴翠娥,戴俊明;[J];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01年06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易韬;戚莉;吴焕淦;赵天平;郭欣欣;刘慧荣;;[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2年04期
蔡洁;林世红;韦成信;徐向新;黄琦;罗辑;邓甲秀;蒙巧;;[J];护士进修杂志;2011年13期
邹小芳;王慧馨;刘青;;[J];广东医学;2012年05期
沈新;汪雁;;[J];医院管理论坛;2012年05期
杨虹;苏莉;吕炜;陆松仪;杨小春;;[J];应用预防医学;2007年06期
许成华;俞年塘;;[J];中医药临床杂志;2012年09期
赵淑军;彭江荣;蔡恒;;[J];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2013年01期
潘春清;张艳菊;文景芝;张翀伟;;[J];才智;2013年30期
吕君玲;李德华;李佰承;冷俊艳;赵凌;梁繁荣;;[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4年07期
张晓丽;乔够梅;杏玲芝;白玫;焦鸿梅;;[J];护士进修杂志;2014年15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肖霞;[D];复旦大学;2009年
彭慧;[D];复旦大学;2012年
蒋春红;[D];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范芳芳;姚莉;胡兰;;[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1年02期
伍亚舟;张玲;易东;;[J];重庆医学;2009年03期
任洪艳;刘丽萍;赵庆华;;[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09年14期
周瑾,王仲迪;[J];护士进修杂志;2002年01期
张美芬;张利峰;张俊娥;许红璐;黄婉玲;陈雪霞;陈立中;;[J];中国护理管理;2009年05期
孙宜萍;[J];世界临床药物;2005年09期
王哲红;林红;;[J];中国医药导刊;2012年07期
任佳萍;吴启文;;[J];当代医学;2013年15期
荣梅;;[J];护理管理杂志;2005年11期
周素娟;王建荣;矫向前;马燕兰;任素琴;郭俊艳;;[J];护理管理杂志;2006年07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王银发;周成超;徐凌忠;;[J];医学与哲学(临床决策论坛版);2008年10期
刘雪梅;;[J];齐鲁护理杂志;2010年05期
刘雪梅;;[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0年03期
王洪霞;;[J];中国医疗前沿;2012年02期
张苗;王诗童;凌云;卓玉伟;周雯;杨丽春;;[J];护理研究;2012年28期
张丽玥;;[J];中国医药指南;2012年21期
殷河源;[J];西北药学杂志;2000年01期
安新发;牛彩霞;陈金萍;;[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5年23期
张华娜;王佩丹;吴泽敏;;[J];护理研究(中旬版);2006年14期
宋涛;梁志强;何凯立;邓虹;陈圆媛;罗少霞;;[J];护理学报;2006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李国德;刘涛;;[A];第九次全国神经病学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6年
李冠华;;[A];中国防痨协会80周年纪念暨2013年全国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3年
张月芳;石保青;张平;;[A];河南省精神科康复护理培训班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邱玉华;;[A];河南省精神科护理管理学术会议资料汇编[C];2005年
职晓燕;严芳;黄洪勇;杨利琴;;[A];河南省精神病学学术年会资料汇编[C];2006年
冯亚芬;王慧丽;郑玉红;;[A];河南省精神科护理风险管理培训班及学术交流会资料汇编[C];2011年
邓莉;;[A];全国精神科护理学术交流会议论文汇编[C];2012年
高志虹;;[A];全国第九届老年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李秀民;;[A];2012年安徽省科协年会省护理学会分会场安徽省护理学会护理专业化发展暨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2年
林淑梅;杨立新;赵忠风;;[A];全国第四届重症监护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陆志城;[N];医药经济报;2004年
记者 朱国旺;[N];中国医药报;2006年
张建国;[N];中国医药报;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陈萍;[D];福建医科大学;2015年
傅亮;[D];复旦大学;2014年
孙红敏;[D];安徽医科大学;2015年
张丽君;[D];山西医科大学;2015年
刘丽丽;[D];山东大学;2015年
李丽;[D];山东大学;2012年
高旭东;[D];南华大学;2013年
杨静;[D];南方医科大学;2012年
邹益群;[D];福建医科大学;2012年
陈敬芳;[D];南方医科大学;2014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大众知识服务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010--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5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慢性病用药特点概括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