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记本电脑的CPU,不是桌面级的。intel酷睿i7笔记本是现在速度最高的CPU吗?

20分钟后,男子终于被围观群众和前来交警叫醒。
这种现象已经存在了两周,引得不少村民前去拍照。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8月5日晚,Intel正式发布了全新Skylake架构第六代酷睿处理器,首发上市的是两个桌面版型号,分别是酷睿i7-6700K以及酷睿i5-6600K,至于其他版本则要等到8月18日的Intel IDF大会上才能揭晓。
  第六代Skylake架构酷睿处理器属于英特尔“Tick-Tock”战略中的Tock一环,也就是工艺不变架构更新,插槽升级为Socket 1151,这也意味着,你必须升级到采用Intel最新的Z170或H170系列芯片组的主板。无锁版本的TDP功耗设计为91W,相比Haswell的95W有所降低。下面,IT之家就带领大家一起,首先对酷睿i7-6700K的性能进行一番对比实测。
   Intel酷睿i7-6700K以及酷睿i5-6600K的详细规格参数如下:
  ? 酷睿i7-6700K:四核八线程,默认频率为4.0GHz,最大睿频可达4.2GHz,8MB三级缓存,DDR3/DDR4双内存控制器,最高可支持DDR3 1600Mhz或DDR4 2133MHz内存,集成Intel HD Graphics 530核芯显卡,LGA 1151接口。
  ? 酷睿i5-6600K:四核四线程,默认频率为3.5GHz,最大睿频可达3.9GHz,6MB三级缓存,DDR3/DDR4双内存控制器,最高可支持DDR3 1600Mhz或DDR4 2133MHz内存,集成Intel HD Graphics 530核芯显卡,LGA 1151接口。
  ? 桌面版的Skylake架构酷睿i3处理器应该仍是两个物理核心,具体信息需要等Intel在8月18日的IDF上才能公布,届时,IT之家也将为大家带来进一步的报道。
   Intel历代处理器工艺制程演变情况一览:
  一、酷睿i7-6700K关键特性详解
  ① Intel睿频2.0:根据性能需求情况,酷睿i7-6700K可动态加速至4.2GHz,相比先前的睿频技术,更加节能。
  ② Intel超线程技术:i7-6700K拥有4个物理核心,但超线程技术可以让每个核心同时处理两项任务,4个物理核心最多则可以同时并行处理8个独立线程,能够更从容应对如今日益增多的多任务应用场景。
  ③ Intel智能缓存技术:8MB三级缓存可允许数据更快更有效率的在每个核心之间动态分配,大容量的CPU缓存可以明显减少数据的潜伏期,从而提升性能表现。i7-6700K配备了32KB一级缓存、256KB二级缓存,8MB三级缓存采用了ringbus物理寻址方式,允许同时被处理器以及核芯显卡调用。
  ④ CPU超频技术(需要配合Z170芯片组支持):允许用户修改处理器倍频、电压、基础频率以及外频/内存频率比等,从而释放更多潜能。
  ⑤ GPU超频技术(需要配合Z170芯片组支持):允许用户定制核芯显卡的时钟频率,初始频率为1150MHz。
  ⑥ 集成双内存控制器:同时集成DDR3和DDR4内存控制器,支持双通道DDR4 2133MHz和DDR3L 1600MHz双通道内存,支持基于Intel XMP规范的内存。
  ⑧ PCI Express 3.0接口:支持最高8 GT/s的数据传输速率,保留了对于PCI-E 2.x和1.x的向下兼容性,根据主板厂商设计的不同,可拥有1x16、2x8、1x8或2x4等多种接口类型。
  ⑨ 芯片组/主板兼容性:能够兼容Intel所有100系列芯片组,要求更新至最新BIOS以及驱动。其中Z170系列主要面向高端性能用户,允许用户进行超频,并提供了USB3.1、SATA Express、PCIe M.2 SSD固态硬盘支持等特性;而H170则面向普通用户,对于HTPC等类型主机有着更好的支持。
  ⑩ Intel HD Graphics 530核芯显卡:全新Skylake处理器也变更了先前的四位数核显命名方式,这里的HD Graphics 530支持Win10的DirectX 12(Level 11_1)、OpenGL 4.4、OpenCL2.0,支持4K超清分辨率,核心时钟频率为1150MHz,支持HEVC(H.265)编码和解码。
  值得注意的是Skylake产品线将放弃对于VGA接口的支持,不过却可以支持通过HDMI、DisplayPort或是eDP接口连接最多5台显示器, 除了HD Graphics 530外,Skylake家族还将搭载以下不同类型的核芯显卡,对应情况如下所示。
  GT1:12个执行单元;
  GT1.5:18个执行单元;
  GT2:24个执行单元;
  GT3:48个执行单元;
  GT3e:48个执行单元,64MB eDRAM显存;
  GT4e:72个执行单元,128MB eDRAM显存。
  二、酷睿i7-6700K实物图以及CPU-Z截图
  从图中可以看到酷睿i7-6700K的核心代号为SR2BR,以及全新的LGA 1151接口,换主板是肯定的,不过也有好消息,你之前的处理器散热器仍然能够很好的兼容。下面是酷睿i7-6700K的CPU-Z检测截图。
  三、酷睿i7-6700K功耗情况实测
  我们这里使用的测试平台环境为酷睿i7-6700K、华硕Z170 Deluxe主板、2*4GB DDR4 2133MHz内存条、Nvidia GTX780 Ti显卡、固态硬盘。在空载待机情况下,整机的功耗仅为65W。当移除独立显卡,仅使用集成显卡时,功耗会进一步降低到47W。在不接入独立显卡的情况下,仅使用核芯显卡时,最高功耗大约为116W。
  除此之外,我们还使用核芯显卡进行了多个使用场景下的测试,其中包括CPU视频编码、内容创建,1080P分辨率下进行游戏,1080P MKV视频播放,网页浏览以及系统空载等,上述情况下的具体功耗情况如下图所示。
  发热情况:在使用Corsair H110 LCS水冷散热器的情况下,酷睿i7-6700K处理器最高温度约为59℃。
  三、酷睿i7-6700K CPU性能实测
  测试环境与上面功耗测试部分相同,酷睿i7-6700K、华硕Z170 Deluxe主板、2*4GB DDR4 2133MHz内存条、Nvidia GTX780 Ti显卡、固态硬盘。
  1、CineBench 11.5测试
  CINEBENCH是一套跨平台的PC性能测试套件,它源于MAXON的Cinema 4D动画制作软件,该软件也被众多电影工作室用于3D内容的创建。CINEBENCH测试通过对于3D场景的渲染,结合多种算法对CPU本身进行高强度的压力测试,测试结果如下所示(成绩越高越好)。
  2、FryRender性能测试
  经过数个版本的升级之后,凭借高度优化的极致数学模型,以及对系统缓存的充分利用,FryRender现在几乎能够榨干多线程处理器的每一分性能,我们认为它是体现你的电脑究竟能提供多少计算能力的绝好工具。测试结果如下图所示(成绩越小越好):
  3、MediaShow Espresso视频转码测试
  MediaShow Espresso能够通过设置仅让CPU或GPU协助参与编码过程,前提最好是关闭AVX或GPU的硬件加速功能,下面是单纯的CPU解码表现情况(测试成绩越低越好):
  4、H.264(DTS5.1)到x.264 AC3 5.1视频转码测试
  H.264视频内容编码所带来的密集运算量对于处理器绝对是项不小的考验,多线程处理器将在此环节得到充分的测试,我们使用Handbrake软件将一段1080P级别的H.264 1080P视频(大小约为150MB),转码为Matroska x.264,声音则转为5.1声道AC3,其中的解码器可以使用Haali media Splitter或FFDSHOW编码器。Handbrake能够在转换过程中显示每秒钟所处理的画面帧数,数据越大处理速度越快,以下是具体的测试结果。
  5、3DMark06 CPU性能测试
  这里我们使用的是3DMark06中的CPU测试部分,而非3DMark06(P)完整测试,跑分成绩如下图所示。
  6、3DMark Vantage CPU测试
  随着如今使用多显卡以及多核处理器越来越普遍,因此3DMark Vantage也提供了GPU和CPU部分的独立性能测试,对于CPU部分的单独测试成绩如下。
  四、酷睿i7-6700K DDR4内存性能实测
  1、标准2133MHz下DDR4内存读取/写入性能实测
  在使用双通道4GB DDR4内存、默认2133MHz频率的情况下,DDR4内存可以提供高达31GB/s的读取速率,写入速度可达32.7GB/s。已经非常恐怖了是吧,不过,还有更加疯狂的。
  2、G.Skill芝奇3200MHz XMP DDR4内存性能实测
  由于酷睿i7-6700K支持Intel的XMP内存加速功能,当我们在主板的BIOS设置中开启XMP功能后,酷睿i7-6700K自动识别并提供了对于该内存的支持,下面来看看在3200MHz下XMP DDR4内存的恐怖读写数据。
  此时我们可以发现,内存的读取速度已经达到有些令人咋舌的44GB/s,而写入速度也达到了48.4GB/s!也就是说,只要你购买了Intel XMP规范认证的内存,并在主板BIOS设置中开启了XMP支持选项,那么内存性能就会得到明显的提升,这也会显著提升整个系统的响应速度。
  五、酷睿i7-6700K核芯显卡性能实测
  在对于核显部分的测试中,我们分别使用了《生化奇兵:无限》、《古墓丽影》以及3DMark的FireStrike场景对i7-6700K进行了测试,分辨率我们选择了720P和1080P两种,测试结果如下图所示。
  从以上的测试数据来看,如今的Intel核芯显卡正在快速逼近AMD的高端APU性能,在3DMark的FireStrike场景测试中,酷睿i7-6700K逼近i7-5775C中的GT3e核芯显卡,1080P中画质下运行《生化奇兵:无限》和《古墓丽影》的帧率分别达到了23帧和29帧,如果稍稍调低部分画质选项的话,已经有了不错的可玩性。
  六、酷睿i7-6700K外搭GTX780 Ti独立显卡对比实测
  对于游戏玩家而言,肯定会外搭一块强力的独立显卡,在这种情况下,酷睿i7-6700K会对游戏性能产生怎样的影响呢?下面我们仍然以《生化奇兵:无限》和《古墓丽影》两款游戏为例,来看一下处理器会对游戏性能产生怎样的影响。
  可以看到,如今的大型游戏的流畅度仍然主要依赖于显卡性能,处理器当然也有一定的影响,但满足一定的级别之后可以发现,更强大的处理器对游戏帧率本身几乎没有影响,拥有前代或上代高端酷睿i7处理器的游戏玩家们完全不用担心现有的处理器性能不济。
  七、酷睿i7-6700K高清以及4K超清视频播放能力测试
  如今4K超高清视频内容日益丰富,对于这类超高清视频内容解码能力也成为了衡量一款现代处理器的标准之一,另外,很多用户都会在播放高清视频的同时,开启画面锐化等的着色器从而进一步提升画质和观感,这也要求处理器具备足够强大的性能以应对这部分额外运算。
  ▲在播放1080P视频时,我们可以看到CPU的负载仅有2%,而整机的功耗大约为65W。
  ▲在播放MP4 H.264格式4K超清视频内容时,酷睿i7-6700K的负载压力上升至35%,画面依然流畅,并没有卡顿等的现象发生,这要好过不少AMD的APU。通常情况下造成4K视频播放不流畅的原因,或许都是因为视频本身没有采用DXVA编码,当然也可能是DXVA 4K尚未工作,此时画面是否流畅,就要看处理器核心本身的性能是否够强大了。
  八、酷睿i7-6700K超频测试
  经过一番测试之后,我们发现酷睿i7-6700K在使用Corsair H110 LCS水冷散热器的情况下,最高主频可以稳定在4.8GHz,此时最高温度为82℃,但此时的电压有些偏高,达到了1.45V,可能是其体质不是太好,下面我们就来看下超频后的i7-6700K有着怎样的性能表现。
  九、总结
  通过上面的详细测试,我们对于第六代Skylake架构处理器i7-6700K已经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CPU性能相比前代产品提升幅度有限,至于小幅提升的原因则非常有意思, 在先前的Intel处理器睿频中,往往只是会有一个核心会被加速到4.2GHz,第二个核心则加速到4.1GHz。而在酷睿i7-6700K身上,它的四个核心都可以在短时间内同时睿频加速到4.2GHz,这也是其性能有所提升的重要原因之一。
  Skylake架构第六代酷睿处理器的最大意义,还是在于它对DDR4内存、PCIe M.2接口、SATA Express、USB3.1、更好的NICs或AC WiFi等新接口和新硬件的普及和推广,这些最新硬件产品的结合,或许让新平台相比前代平台整体性能提升20%之多,这将为我们日常的使用体验带来非常明显的提升。
  对于热衷于超频的发烧友而言,酷睿i7-6700K的体质各异,例如今天测试的这块,也只能在1.45V的高电压下稳定在4.8GHz,不过,我们相信会有小伙伴比较走运,能够将手中的酷睿i7-6700K上到5GHz,这就得全看你的运气了。
欢迎举报抄袭、转载、暴力色情及含有欺诈和虚假信息的不良文章。
请先登录再操作
请先登录再操作
微信扫一扫分享至朋友圈
搜狐公众平台官方账号
生活时尚&搭配博主 /生活时尚自媒体 /时尚类书籍作者
搜狐网教育频道官方账号
全球最大华文占星网站-专业研究星座命理及测算服务机构
IT之家是业内领先的即时IT资讯和数码产品类网站。IT之家...
27390文章数
主演:黄晓明/陈乔恩/乔任梁/谢君豪/吕佳容/戚迹
主演:陈晓/陈妍希/张馨予/杨明娜/毛晓彤/孙耀琦
主演:陈键锋/李依晓/张迪/郑亦桐/张明明/何彦霓
主演:尚格?云顿/乔?弗拉尼甘/Bianca Bree
主演:艾斯?库珀/ 查宁?塔图姆/ 乔纳?希尔
baby14岁写真曝光
李冰冰向成龙撒娇争宠
李湘遭闺蜜曝光旧爱
美女模特教老板走秀
曝搬砖男神奇葩择偶观
柳岩被迫成赚钱工具
大屁小P虐心恋
匆匆那年大结局
乔杉遭粉丝骚扰
男闺蜜的尴尬初夜
客服热线:86-10-
客服邮箱:您的位置:
更多频道:
无敌是更寂寞!Intel酷睿i7两年发展回顾
&&&&2008年底Corei7900系列横空出世&&&&2008年11月,Intel发布了新一代处理器Corei7,与Core2不同,Corei7是一款基于全新Nehalem架构的CPU,采用LGA1366接口,集众多先进技术于一身,如集成内存控制器、三通道技术支持、全新QPI总线、超线程技术的回归、TurboMode内核加速技术等。在性能上,Corei7大幅领先上代Core2和对手,尤其是在多线程、多媒体应用方面,因此其高端形象一出现就已深入民心。&&&&&&&&当年及目前最强桌面CPU:IntelCorei7处理器&&&&我们知道,Intel在2006年发布Core2时便宣布了“Tick-Tock”CPU更新计划,其中“Tick”代表CPU制作工艺上的改进,而“Tock”则代表CPU架构上的更新。而Corei7正是属于“Tock”计划,相比Core2是架构上的大革新。&&&&从Core2到Corei7的变化&&&&&&&&从Core2到Corei7&&&&Corei7采用的是全新Nehalem架构,虽然是新架构,但Nehalem还建立在Core微架构(CoreMicroarchitecture)的基础上,通过大幅增强改进而来的,外加增添了超线程(HT)、三级Cache、TLB和分支预测的等级化、集成内存控制器(IMC)、QPI总线和支持DDR3等技术。比起从Pentium4的NetBurst架构到Core微架构的较大变化来说,从Core微架到Nehalem架构的基本核心部分的变化则要小一些,因为Nehalem还是4指令宽度的解码/重命名/撤销。&&&&Nehalem的核心部分比Core微架构改进了以下部分:&&&&&&&&全新缓存设计:采用三级缓存设计,L1的设计与Core微架构一样为内核缓存;L2采用超低延迟的设计,每个核心各拥有256KB的L2缓存,同时L2缓存也是内核缓存;L3则是采用共享式设计,被所有核心共享使用。&&&&集成了内存控制器(IMC):内存控制器从北桥芯片组上转移到CPU片上,支持三通道DDR3内存,内存读取延迟大幅减少,内存带宽则大幅提升,最多可达三倍。&&&&快速通道互联(QPI):取代前端总线(FSB)的一种点到点连接技术,20位宽的QPI连接其带宽可达惊人的每秒25.6GB,远超过原来的FSB。QPI最初能够发放异彩的是支持多个处理器的服务器平台,QPI可以用于多处理器之间的互联。&&&&Nehalem的核心部分比Core微架构新增加的功能主要有以下几方面:&&&&NewSSE4.2Instructions(新增加SSE4.2指令)&&&&TurboMode(内核加速模式)&&&&ImprovedLockSupport(改进的锁定支持)&&&&AdditionalCachingHierarchy(新的缓存层次体系)&&&&DeeperBuffers(更深的缓冲)&&&&ImprovedLoopStreaming(改进的循环流)&&&&SimultaneousMulti-Threading(同步多线程)&&&&FasterVirtualization(更快的虚拟化)&&&&BetterBranchPrediction(更好的分支预测)&&&&Corei7的改进:原生四核+全新缓存设计&&&&&&&&Corei7内核图&&&&我们知道,Core2Quad系列四核处理器其实是把两个Core2Duo处理器封装在一起,并非原生的四核设计,通过狭窄的前端总线FSB来通信,这样的缺点是数据延迟问题比较严重,性能并不尽如人意。Corei7则采用了原生四核设计,采用先进的QPI(QuickPathInterconnect,下面将进行介绍)总线进行通讯,传输速度是FSB的5倍。&&&&Corei7采用全新三级缓存设计,L1和L2缓存为内核缓存,具有超低延迟,其中L1缓存由32KB指令缓存+32KB数据缓存组成。Corei7的L2缓存和Core2的L2缓存并不相同,Corei7的L2与L1均为内核缓存,每个内核256KB(256KBx4)。L3采用共享式设计,被片上所有内核共享,容量为8MB。&&&&Corei7的改进:超线程技术回归&&&&&&&&Hyper-Threading,超线程技术&&&&&&&&超线程技术(Hyper-Threading,HT),最早出现在130nm的Pentium4上,超线程技术就是利用特殊的硬件指令,把两个逻辑内核模拟成两个物理芯片,让单个处理器都能使用线程级并行计算,进而兼容多线程操作系统和软件,减少了CPU的闲置时间,提高的CPU的运行效率。超线程技术使得Pentium4单核CPU也拥有较出色的多任务性能,现在通过改进后的超线程技术再次回归到Corei7处理器上。&&&&&&&&Corei7的改进:采用全新QPI总线&&&&&&&&Corei7的Nehalem架构最大的改进在前端总线(FSB)上,传统的并行传输方式被彻底废弃,转而采用类似于PCIExpress串行点对点传输技术的通用系统接口(CSI),Intel称之为QuickPathInterconnect(QPI)总线技术。QuickPath的传输速率为6.4Gbps,这样一条32bit的QuickPath带宽就能达到25.6GB/sec。QuickPath的传输速率是FSB1333MHz的5倍,前者虽然数据位宽较窄,但传输带宽仍然是后者的2.5倍。更高带宽的DDR3内存加上三通道技术的引入,FSB的传输带宽已经完全不能满足要求,成为系统瓶颈,因此全新的QPI总线引入势在必行。通过QPI总线,可以有效地降低了处理器和各个硬件之间数据传输的延迟,能有效地提高系统性能。&&&&不难看出,AMD在2003年推出HyperTransport高速串行总线,并逐渐在高性能运算领域建立优势之后,Intel也迎头赶上,全新的QPI总线会把Corei7以及后续处理器的性能提升到新高度&&&&Corei7的改进:内存控制器+三通道技术&&&&&&&&集成内存控制器&&&&内存控制器(MemoryController)相信大家不会感到陌生,竞争对手AMD早在2003年K8时代CPU已经集成了内存控制器,能大幅提升内存性能。而Intel方面则表示由于时机还不适合,即使是2006年推出的Core2处理器也没有集成内存控制器,这也使得优秀Core2在内存性能上一直处于Athlon64X2与Phenom系列的下风。&&&&Intel当然不允许内存性能处于下风的局面一直存在,2008年推出的Corei7终于拥有集成内存控制器IMC(IntegratedMemoryController),而且可以支持三通道的DDR3内存,运行在DDR3-1333(支持XMP技术的内存更可运行在1600MHz的频率),内存位宽从128位提升到192位,这样总共的峰值带宽就可以达到32GB/s,达到了Core2的2-4倍。处理器采用了集成内存控制器后,它就能直接与物理存储器阵列相连接,从而极大程度上减少了内存延迟的现象。&&&&Corei7的改进:TurboBoost睿频加速技术&&&&&&&&TurboBoost,睿频加速技术&&&&TurboBoost,睿频加速技术,它基于Nehalem架构的电源管理技术,通过分析当前CPU的负载情况,智能地关闭一些用不上的核心,把能源留给正在使用的核心,并使它们运行在更高的频率,进一步提升性能;相反,当程序需要多个核心时,将开启相应的核心,重新调整频率。这样,在不影响CPU的TDP(热设计功耗)情况下,能把核心工作频率调得更高。&&&&&&&&单核渲染时,TurboBoost使i7980X频率从3.33G提升到3.65G&&&&(点击这里下载睿频加速检测软件)&&&&软件方面,用Corei7980X以单核心进行3D渲染软件CineBenchR11.5时,由于只用到一个核心,TurboBoost技术就会自动关闭其他核心,把正在进行渲染的那个核心频率从3.33G提高到3.6G,从而获得更好性能。但与一般的超频不同,TurboBoost的自动超频不会改变CPU的最大功耗&&&&Corei7的改进:完整SSE4指令支持&&&&&&&&SSE4.1+SSE4.2组成完整的SSE4多媒体指令&&&&完整的SSE4(StreamingSIMDExtensions4,流式单指令多数据流扩张)指令集共包含54条指令,其中的47条指令已在45nm的Core2上实现,称为SSE4.1。SSE4.1指令的引入,进一步增强了CPU在视频编码/解码、图形处理以及游戏等多媒体应用上的性能。其余的7条指令在Corei7中也得以实现了,称为SSE4.2。SSE4.2是对SSE4.1的补充,主要针对的是对XML文本的字符串操作、存储校验CRC32的处理等。&&&&&&&&2009年Corei7800系列处理器登场&&&&不过,由于Corei7900系列定位在顶级用户,即使是最低端的Corei7920在当时也要2000多元,加上X58主板以及DDR3内存,平台成本也真的只有高端用户才能消费得起。难道一般的消费者不能体验Nehalem新架构的威力吗?当然不是,同样基于Nehalem架构的主流级Corei7800系列CPU就在09年正式发布。&&&&2009年9月,Intel发布了全新的LGA1156平台,基于该平台的新一代高端处理器Corei5系列处理器以其超高的能耗比(性能与功耗的比值)给用户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i5仍不是该平台的最高性能代表,主流级王者Corei78系列处理器诞生了。&&&&&&&&Corei7800与Corei7900&&&&&&&&LGA1156接口与LGA1366接口&&&&新的Corei7800系列与旧的Corei7900系列一样,基于先进的Nehalem架构,拥有三级缓存系统、TurboMode智能加速技术、集成内存控制器等技术。两者主要的区别是在接口和内存控制器上,Corei7800系列将采用全新的LGA1156接口,内存控制器从三通道精简到双通道。&&&&&&&&Corei7800与Corei7900的定位&&&&从Intel最新的产品路线图可以看到,Corei7800和Corei7900定位上确实是存在交集,但我们认为:Intel把Corei7900定位在顶级用户,性能稍强于价格相近的Corei7800,并且未来还可以升级到最顶级的处理器。而Corei7800代表LGA1156的最高性能,更多的是面向该平台的升级用户,例如对于购买了Corei3/i5的用户,以后不换主板就能升级到Corei7800。但对于打算购买Corei7处理器的用户而言,相信大多数会选择LGA1366的Corei7900。&&&&内存控制器、PCI-E控制器不同:&&&&BloomfliedCorei7与LynnfieldCorei5/i7的比较LGA1366的Corei7,搭配X58主板,它的工作方式如上图左所示:CPU集成内存控制器,支持三通道DDR3内存;CPU内部各核心采用全新的QPI总线进行通信;另外CPU必须搭配北桥X58芯片组,它提供PCI-E控制器来支持独立显卡,南桥芯片是ICH10R,提供SATA等IO接口,北桥与南桥之间采用DMI总线进行通信。而LGA1156的Corei5/i7,搭配5系列主板,如上图右所示:它的工作方式比起Corei7+X58来得更精简,最主要原因是Lynnfield不单单把内存控制器集成在CPU里,甚至把PCI-E控制器也集成了,简单来说,以往主板北桥芯片组的大部分功能都集成到CPU里,因此之后的5系列主板也就没有了南北桥了,5系列主板芯片组可以看成是以往南桥芯片组的加强版,CPU与主板芯片采用DMI总线进行通信。另外,LGA1366的Corei7900官方支持DDR3-1066(主板厂商能通过设置支持更高频率的DDR3内存),最大可以提供三通道的支持;而LGA1156的Corei7则官方支持DDR3-1333,但最大只支持双通道。2010年全球首款桌面六核旗舰CPUCorei7980X震撼降世&&&&Intel新旗舰:Corei7980XCorei7980X在日正式发布,直接取代之前的四核Corei7975成为Intel的新旗舰CPU。虽然Corei7980X是全新的六核CPU,但仍采用LGA1366接口设计,兼容X58主板芯片组,当前的X58主板只需刷写最新BIOS便可支持这款CPU。详细规格如下面表格所示:CPUCorei7980XCorei7975Corei7870CPU微架构WestmereNehalemNehalem核心代号GulftownBloomfieldLynnfield核心/线程6/124/84/8制作工艺32nm45nm45nm主频3.33G3.33G2.93G最高睿频加速3.6G3.6G3.6G外频133MHz133MHz133MHzQPI总线6.4GT/s6.4GT/sn/aL1缓存64KBx664KBx464KBx4L2缓存256KBx6256KBx4256KBx4L3缓存12MB8MB8MBTDP热功耗设计130W130W95W接口LGA1366LGA1366LGA1156主板芯片组X58X58P55/H57/H55内存支持三通道DDR3-1066三通道DDR3-1066双通道DDR3-1333零售价7999元7999元3999元可以看到,Corei7980X与Corei7975、Corei7870两代旗舰相比,i7980X采用了更先进的Westmere架构与32nm制作工艺,核心数和线程数从4核8线程增加到6核12线程,三级缓存从8MB增加到12MB,使其性能大幅度提升。&&&&2011年,第二代Corei7处理器即将发布日,Intel第二代智能酷睿家族(成员包括第二代Corei3/i5/i7)就会正式发布,因为第一代的Corei7处理器智能的表现与出色的性能,与AMD的竞争中有明显优势,使得用户对更高性能、更加智能的第二代Corei7处理器非常期待。&&&&SandyBridge!全新的CPU微架构:&&&&&&&&SandyBridge是全新的CPU微架构&&&&根据Intel的“Tick”-“Tock”钟摆策略,在今年年初推出的32nmWestmere(Corei3、Corei7980X)后,现在进行着“Tock”阶段,即更新CPU的微架构,全新微架构命名为SandyBridge。相比上代的Nehalem微架构(即Corei5/i7),SandyBridge有几大重要革新:1、内置高性能GPU(核芯显卡)。2、第二代睿频加速技术。3、在CPU、GPU、L3缓存和其它IO之间引入全新RING(环形)总线。4、全新的AVX指令集。在介绍这些技术之前,我们不妨先看看SandyBridge的正式命名。&&&&第二代智能酷睿家族,Corei72000系列登场:&&&&&&&&第二代Corei3/i5/i7的命名方式&&&&在命名方式上,第二代i7仍会沿用当前的命名方式,以第二代Corei72600为例子,“Core”是处理器品牌,“i7”是定位标识,“2600”中的“2”表示第二代,“600”是该处理器的型号。至于型号后面的字母,会有四种情况:不带字母、K、S、T。不带字母的是标准版,也是最常见的版本;“K”是不锁倍频版;“S”是节能版,默认频率比标准版稍低,但睿频幅度与标准版一样;“T”是超低功耗版,默认频率与睿频幅度更低,主打节能。&&&&第二代智能Corei7处理器的主要看点核芯显卡&&&&&&&&第二代Corei3/i5/i7原生集成GPU&&&&在第二代Corei3/i5/i7发布后,“CPU是否应该集成GPU的言论”应该画上句号了,因为它们将原生集成GPUCPU和GPU真正封装在同一晶圆上,而当前的Corei3500和Corei5600是由CPU和GPU两个核心封装而成的。简单来说,GPU就像内存控制器、PCI-E控制器一样,已成为第二代Corei3/i5/i7内部的一个处理单元,Intel称之为“核芯显卡”。无论你是否接受,从下一代IntelCPU开始,入门到高端都会集成GPU,CPU整合新时代全面到来!&&&&根据Intel的资料显示,核芯显卡将支持DX10特效,支持OpenCL运算,支持3D技术,性能相比上代产品大幅度提升。&&&&第二代智能Corei7处理器的主要看点第二代睿频加速技术&&&&&&&&第二代睿频加速技术给CPU加速&&&&&&&&第二代睿频加速技术还可以给GPU加速&&&&第二代Coreix家族会带来第二代睿频加速技术(TurboBoost2.0),按照惯例,同样只有Corei7和Corei5支持该技术。相比第一代睿频加速,第二代有两个很大的改进:1、CPU和GPU都可以睿频,而且可以一起睿频。2、更加智能,第二代睿频不再受TDP热设计功耗限制,而是受内部最高温度控制,可以超过TDP提供更大的睿频幅度,不睿频时却更节能。简单来说,第二代睿频加速技术更智能、更高效!&&&&第二代智能Corei7处理器的主要看点环形总线&&&&&&&&第二代Corei7内部引入环形总线&&&&前面提到,第二代Corei7将原生集成GPU,CPU各核心、GPU、L3缓存以及其他I/O如何进行通讯成为CPU工程师首要解决的问题,为保证低延迟、高效率的通讯,工程师引入环形总线(RING)。环形总线能使CPU与GPU共享L3缓存,将大幅度提升GPU性能。&&&&新的处理器时代即将到来&&&&从2008年底到现在,IntelCorei7可以说走过了2年多的时间,这段时间桌面级CPU的性能王座被其一直牢牢占据。但是Intel的脚步依旧没有停下,仍然按照其“Tick-Tock”钟摆模式更新CPU工艺和核心的规律。我们在此也十分感谢Intel和AMD为人类科学技术发展做出的伟大贡献,希望它们能不断的为技术创新和追求,为给门户之间的竞争催生了一代代优秀产品,给予广大用户无限的极速体验。
相关文章: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笔记本酷睿i7多少钱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