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一款单反相机。广角,光圈大,价格实木家具物美价廉廉的。

& 推荐一款适合女生用的单反 性价比比较高的
价格不超过三千八
推荐一款适合女生用的单反 性价比比较高的
价格不超过三千八
推荐一款适合女生用的单反 性价比比较高的
价格不超过三千八 颜色红色更好 黑色也行
邀请的蜂蜂答案如被采纳,您也能获得5蜂蜜!
女生不建议使用入门的单反,其实可以选择
中端 微单 Sony/索尼 ILCE-6000L/A6000 (16-50mm)微单套机 数码相机。方便,实用,素质还不错,如果是打算长期玩摄影,还是可以如单反。
奖励10蜂蜜
我把我现在用的自己觉得性价比还很高的摄像装备推荐给你吧
总价在3600左右:
佳能1200D+套机镜头18-55+50 1.8+易享派ez Share 16G WiFi SD卡+2个很便宜的UV镜+备用电池+屏幕贴膜
去年10月在淘宝上卖的,相机和镜头是绿森数码买的,小配件都是看交个比较便宜的入手。
优点:性价比很高,可以凭借50定焦的大光圈和背景虚化,拍出很好看的人像照片,50定拍小景别也很好,价格也不是很贵,最近我把原来的摔坏了,新买的是625,比去年10月的贵了一些。1200D作为佳能最新的入门单反,重量也是佳能单反中最轻的,再配上套机狗头,能满足旅行等日常拍摄需求。
上面两篇游记中的照片几乎都是用.8拍摄的,你可以看看是否能满足你对人物和景物的成像需求。
缺点:1200D屏幕不是触摸屏,屏幕不能翻转,对于一些高角度和低角度的拍摄比较困难看到屏幕画面。他也没有自带的wiff连接功能(我用wiffsd卡弥补了这个缺点),双镜头比较麻烦,通常外出拍摄只带50定,因为镜头不能推拉,人要一直走来走去,对于拍摄很近距离的物品或人效果很差,拍大场景很吃力。
如果追求画质和对之后的更新镜头有计划的话,建议买单反,因为单反的镜头比微单的便宜很多。
如果只是想走走拍拍,画质比手机好,轻便好看的话,还是推荐买微单
我用的索尼微单,最便宜的那款,当时买的时候是3300
想要红色的三千多的,那就只能推荐宾得K50啦~
很多种颜色可以选,红色黑色白色粉红色等等,三千一百多元。
宾得KS1也很好看,有白色加果绿色的、白色加草莓色等多种搭配,3799元。
D3200,表示刚入手,感觉不错
这款还可以,够用了。
入门级建议选尼康。
我的是D5200,可能会超你的预算,就不推荐了
如果不考虑微单的话,女生用的单反(入门级),一定要考虑的因素包括:相机的重量,丰富的拍照预设模式,最好还有WIFI功能可以直接把相机里面的照片导出来发微信,镜头的兼容性,毕竟随着摄影技术的提高,我们要换性能更好的机身,镜头可以通用的话就省了一大笔。相机配件丰富,漂亮。
1. Canon 100D:轻便,模式多,相机包配件多,漂亮。有白色黑色可以选择。但不支持Wifi。
2. 宾得(PENTAX)K-50:漂亮,小众,反而是专业玩家更倾向的玩具;
3. 尼康(Nikon) D3200:老机型了,颜色不错,比较轻。
相机重量无所谓主要是好用性价比比较高的 拍人拍景
佳能 EOS 100D不错,机身小且轻(重约400克,是EOS系列体积最小的单反),价格实惠,拍摄简单,模式多,触摸屏,是入门级单反,很适合女生使用。颜色有黑色和白色两种,机身+18-55镜头的套机在3600元左右。
佳能官网可以参考:.cn/specialsite/photogirls/products/eos100d/index.html
<textarea name="editor" class="_j_content _j_answer_suggest" id="_js_editorText" placeholder="用自己的【真实经历】作答,而不是网上搜来的信息好回答不一定特长,但一定【不是简单的一两句话】永远替提问者【多想一步】,会加分哦~">
京公网安备号
京ICP证110318号
新出网证(京)字242号 全国统一客服电话:后使用快捷导航没有帐号?
说实话, 我想写这篇超过一年了, 当时还没有尾巴社区. 本来这应该是"穷人如何玩摄影?"的最终篇, 但现在我觉得以这样的形式出现, 更好. 希望你们, 亲爱的尾巴们能喜欢, 或者至少能给你们解个闷儿.
其实我一直有点想推荐预算不多的朋友考虑一下胶片系统, 大家都说胶片烧钱, 其实并不是这样, 当然胶片有胶片的烧法, 但并不是说无论怎么样都会烧钱, 而且从入门的角度来看, 也许门槛更低, 获得的更多
我自己有一套胶片系统, 算是很典型的配置, 我先大致写一下, 给大家一个形象的概念:
一台宾得SPOTMATIC, M42螺口, 大约200多块
一颗施耐德35mm/2.8, 1200左右, 型号是C-Courtagon
一颗俄制58mm/2.0, 我买的时候是230块包邮, 型号是Helios 44-2
一颗俄制85mm/2.0, 我买的时候大约800块, 型号是Jupiter-9
一颗东蔡司135mm/3.5, 900左右, 型号是Sonnar
这样加起来大概是3000多, 实际上, 135mm和90mm这两颗只需要其中之一就可以了, 保持一机三镜大约2500左右. 具体选择可以看我继续的分析.
...........其实, 不看镜头那部分也可以, 说实话, 那部分我不是为了你们而写的, 我必须承认, 我是为了我自己写来爽, 真的, 可以跳过, 完全可以.
我们先以一套数码套机大约4000的预算来看, 和我推荐的胶片系统相比:
选择胶片系统, 你可以获得:
1. 全金属机身, 几乎永远不会坏.
这是真的, SPOTMATIC生产于距今差不多50年之前, 全金属制. 除非是经历过非常严酷的环境或事故, 当然还有人为的损坏之外, 几乎所有的机器都可以完美工作. 觉得低端套机拿起来像玩具或者"塑料拖鞋"? 在这台机器面前, 很多更贵的机器都会看起来像个玩具, 而它是真正严肃的相机. 用料扎实, 布局洗练. 是的, 当然可以砸核桃, 事实上我就这么干过. ...真的, 我真的干过, 孕妇需要补充坚果, 而一般家里工具箱的锤子往往不是太大就是太小, 不是吗? 铁疙瘩不好找, 你懂的.
当然, 测光元件由于当时使用的蓝硅材料到现在多少有一些变质, 但只会固定程度的存在误差, 比如你会知道如果按照测光结果正确曝光, 结果会是欠曝一档, 这样的测试只需要损耗你一卷胶片, 好吧, 就算你忘了第一次测试时是怎么操作的, 最多损耗两卷.
2. 顶尖的镜头素质, 完美的画质
这也是真的. 虽然镜头的价格看上去非常低廉, 但这些镜头绝对效果不凡. 你也许听说过其中的一两个, 也许一个也没有, 但我推荐它们是有原因的, 总是有的, 不是吗?
施耐德的Courtagon系列镜头曾经被瑞士ALPA选为指定OEM镜头, 现在的你也许不知道ALPA是什么, 但施耐德的名字你一定听过. 施耐德和蔡司同为德国镜头中的宗师一直受到推崇, 他们大展光彩时甚至连徕卡都还不知道在哪里. 对于这样的厂商, 能被ALPA钦点, 也是至高的荣耀. 因为在相机的历史上, 只有一个品牌可以被称为艺术品, 那就是瑞士ALPA.
说回这颗镜头, 这颗镜头非常细小, 是我见过所有镜头中最纤细的, 有五片倒圆形光圈叶片, 这种设计可谓非常奇怪, 一般的光圈设计都是圆形以确保焦外光斑可以虚化为漂亮的圆形, 而这颗镜头只有在最大一档时是圆形, 收小后会成为近似五角星的形状, 这种设计可以使画面中的点状光渲染成十道漂亮的星芒, 也就是牺牲柔美的焦外, 使拍摄者更好地捕捉画面的光影. 同时任何光圈下的分辨率也都非常高, 是这些镜头中分辨率最高的镜头, 色彩渲染非常平和, 层次细腻, 这也符合施耐德"真水无香"的美誉, 而且最近对焦距离长达一米(GRD3的最近对焦距离只有一厘米), 完全牺牲掉了近距离拍摄的可能性, 可以说是特别为风景摄影而存在的一颗小广角镜头. 国内一些镜头论坛上, 这颗镜头被誉为"渺小的神眼", 可见其绝非凡物.
俄制的Helios-44系列镜头, 其实并不是源于俄国的设计, 这系列的镜头结构是沿袭自著名的蔡司Biotar 58mm/2.0镜头, 相传在德国战败后, 俄国人抢占了大量蔡司工厂, 工程师和设计图作为战利品, 从这时起, 俄国的光学工业开始起飞, 迅猛发展. 这颗镜头是系列中的第二代, 它比较特别的地方是使用了8片光圈叶片, 和之前之后的几代都不同, 所以江湖传言这颗镜头的焦外尤其好看, 但从测试数据来看, 第6和第7代的分辨率比较高. 这颗镜头的特点是景深范围内的成像非常优秀, 层次细腻, 但由于结构的问题, 球差和慧差比较严重, 但是这反而形成了这个镜头的一个特点, 那就是焦外会呈现一种"螺旋形旋转"的感觉, 也就是所谓的"旋转散景", 这在某些创作场合会带来很特殊的韵味, 但除去这点不说, 光凭它在合焦处的表现, 这就可以算是一颗优秀的镜头了, 何况在这种低廉的价位.
Jupiter-9也是毛子抄袭蔡司的一颗镜头, 前身是Sonnar 85/2.0, 这颗和施耐德35/2.8相比, 就完完全全是一颗人像镜头了. 首先它的反差十分小, 尤其是光圈全开时, 不仅反差小, 成像也非常柔和, 这在人像摄影中是一个比较讨喜的特点, 神马毛孔粗大啊, 神马小痘痘啊, 一拍之下大大缓解, 不过成像柔和毕竟不是真的优点, 而是表示了其反差和锐度都不够好. 收缩一档之后就大有改观, 锐度至少已经不会输给现在那些所谓"小白", "小竹炮"太多, 而缩到4.0后, 就可以说是一颗非常锐利的镜头了. 所以这颗镜头由于其"全开很柔, 收小很锐"的特点, 成为了一颗多功能的中焦镜头.
还有一个特点就是, 这颗镜头的光圈叶片非常"奢华", 竟然达到15片! 每一档的光圈形状都非常之圆, 现代镜头的光圈能有9片叶片就足可自夸了, 这颗镜头竟然使用了匪夷所思的15片, 因此任何光圈下的焦外都非常漂亮, 现代镜头无法匹敌. 非常适合人像拍摄. 不过与其用途相比, 外形非常粗犷, 又黑又粗又胖又重, 就像是颗手榴弹, 而且当时毛子的镀膜工艺不大过关, 容易损伤, 所以这颗镜头在制造时为了避免镀膜在擦拭时被擦花, 第一片镜片的外层干脆就没镀膜, 就是一片白玻璃, 所以有些怕眩光... 也算是一个缺点吧.
Sonnar 135/3.5是颗很有特点的镜头, 虽然是我现在手里唯一一颗蔡司镜头, 也是著名的"东蔡三杰"之一, 但平心而论, 这颗镜头的优缺点都很明显. 首先优点是非常突出的, 那就是锐. 这颗镜头的最大光圈只有区区3.5, 比现在的变焦镜头(当然是顶级变焦镜)还要小一点. 但这颗镜头全开时的锐度就非常高, 像刀切斧刻一般, 和收缩到f/8的锐度几乎没有差别, 而是只有景深的变化而已, 所以这颗镜头可以在几乎任何光圈值下安全使用而不用担心开放光圈引起的画质下降问题. 同时最近对焦距离是一米, 最大放大倍率大约是1:4.5, 用于近摄和小品拍摄很理想. 不过这颗镜头对于肤色的演绎比较浓烈, 如果不注意曝光, 很容易拍出过暗过红的肤色, 也就是所谓的"民工色", 当然这里没有贬低农民工兄弟的意思, 只是为了简单表达, 这颗镜头对于肤色的处理容易"超过".
以上对于庞杂的手动镜群甚至M42镜群来说, 这些只是沧海一粟, 在那个百花齐放的年代, 有众多光学巨人留下的瑰宝, 只需听听蔡司, 施耐德, ENNA, 福伦达, 梅耶, 爱展能, 潘太康这些名字, 就令人神往, 而当时相对落后的日本光学界也在锐意进取, 旭光学(现在的宾得), 富冈, 玛米亚, 雅西卡, 富士, 还有现在挂羊头(蔡司, 福伦达)卖狗肉的COSINA(确善能)也都有优秀的镜头问世. 这些介绍只是开了一道门缝, 绝不能算入门简介, 无非是我自己写来爽而已
这些不算是顶级镜头, 画质其实也并非像之前说的那样尽善尽美, 但... 如果我没记错, 它们的对手是"套头", 不是吗? 哇噢.
3. 真·全幅
是的, 当然, 它是全幅的, 标准的, 完美的, 35毫米相机. 你不用去担心"等效焦距", 标头就是标头, 广角就是广角, 无论从视角还是从透视比例, 一切都是标准而完美的.
是的, 在相同的光圈和物距下, 景深比所有的"套机"能实现的更浅. 也就是"虚化"更强烈.
是的, 全幅, 别提什么像素了, 只要你愿意, 胶片的像素数是无限的, 从快门打开的那一瞬间, 完美的曲线就是完美的曲线, 一直都是, 而不是从一格一格的马赛克运算成的曲线.
是的, 你能买到的最便宜的胶片也是如此.
然后再看看那些镜头: 大部分最大光圈都达到了2.0, 超过所有的变焦镜头, 最小的是东蔡135/3.5, 但是别忘了它是一颗135mm镜头, 最高级的套头可能是5D MarkII的那颗24-105/4.0, 唉, 又赢了, 真没新鲜感....
当然了, 还有取景器, 我们最爱的取景器, 没有你我们可怎么活啊? 明亮而巨大, 清晰而开阔, 就算不拍照, 从里面看看这个世界也是一种享受, 如果你很满意家里60寸等离子的效果, 也很满意你那台入门套机的取景器, 那你一定要来看看这个, 这是IMAX.
4.完全正确的摄影观念
现在相机的菜单复杂吧? 看看就吓死人了, 里三层外三层的, 好像拍照有多困难. 其实很简单, 真的很简单. 你需要的都在机身和镜头上了: 一个胶片感光度指示器(数字要你根据胶卷的感光速度自己调节, 抱歉), 一个快门速度转盘, 一个快门按钮, 边上的是过片扳手. 光圈在镜头上调节, 调节时你能在取景器里看见效果, "所见即所得". 没了. 我们需要的真的只有这些, 把这些学会, 你就会拍照了, 相信我, 这比看任何一本相机说明书都省事. 光圈+快门, 你需要考虑的就是这两个, 确定后按下快门, 然后拍下一张前别忘了过片, 这就是你需要了解的全部. 当然拍完一卷胶卷, 你要把它们摇回胶卷筒. 必须是这样, 显而易见.
更详细的操作步骤是这样:
你发现了一个你想拍下来的玩意--&你在镜头上选定光圈大小--&看看快门速度现在是多少, 你需要的安全快门大概是多少, 记住这些(很简单也很重要)--&你开始往取景器里看, 构图, 取景, 并且推一下测光拨杆, 如果指示针一下子跳到顶, 那你的快门速度太慢了, 如果跳到中间区域, 那恭喜你, 可以按快门了. 如果一动不动, 说明速度太快了, 曝光量不够, 你可以逐级转动快门转盘, 直到它指向中间位置为止(不, 你的眼睛不需要离开取景器, 你知道转盘在哪儿不是吗? 顺便, 如果指针一直保持不动, 去换新电池!) --&对焦并按下快门, 完成. 简单吧?
但是有时, 这个世界就是如此令人感动: 除此之外, 机身上竟然还有一个免费自拍计时器! 把镜头旁边的银色小扳手扳到水平位置, 你会听到令人怀念的发条声, 这时你有15秒跑到正确的位置并说"茄子", 快门会自动释放. 当然你也可以先不过片, 单纯地玩玩这个计时装置, 就像我一样, 我挺爱玩这个.
虽然听起来就像是个笑话, 但这也是真的: 我大概要给我的数码机身电池充100次电, 才需要换一次SP的电池. 当时使用的水银电池因为太不环保, 早就被枪毙了, 但CR123号纽扣电池可以替代它们, 电池大约鼻屎大, 一次需要两节, 花不了几块钱. 就算不用电池(注意, 下面这段很重要), 你还是可以拍照. 没电后的SP少了两个功能: 测光功能和可变快门速度. 学会阳光十六法则, 把快门速度转到1/60秒, 你就可以永远拍下去, 不用电池, 真环保. 地球母亲和电费帐单感谢你.
好了, 我们这段的主题是什么? 续航力? 哈哈, 真是个笑话.
6.胶片效果
矮油最近那些相机厂商真是忙死了, 给机身内置了那么多后期滤镜, 以实现各种胶片的效果. 你不需要这些. 很简单, 这是"自带"的. 如果你喜欢淡雅, 用富士Astia, 如果你喜欢浓烈, 也有Velvia. 就算是很便宜的柯达金100(我就暂时不说国产胶卷了), 你也会惊讶于它的美丽色彩. 记住我这句话: 你会惊讶于它的美丽色彩. 可惜有很多很棒的胶卷现在都停产了, 不过选择余地还是很大. 我们现在说的是入门, 10块左右的负片还是很多的好么亲. 00, 每卷负片的价格是10元, 以冲扫套餐20元算, 你可以玩50卷胶片.
这是个很难说清楚的问题, 说了你也不信. 自动对焦有时还真不如手动: 听说过跑焦没有? 当然那些一万多的原厂名头很少跑焦, 但任何东西要是交给自动化, 就说不太清楚. 手动对焦自然没有跑焦这回事, 而且一旦熟练后对焦速度也不会慢多少, 你看你不信了吧, 说不清楚, 但这是真的, 论坛里有玩手动头的尾巴, 比如老曦. 老曦快来给我作证.
然后就是手感, 哈哈, 我可盼着说这个了, 这些镜头的对焦手感那可真是棒极了, 可惜我不能借给你们都体验体验. 所以我只能类比一下, 你可以随便拿一台套机试试手动对焦的手感, 记住那个感觉. 现在, 把你的手往水泥地上抹一把, 这个就是基点. 女同学们, 你们的任务简单一点, 找身上皮肤最光滑的地方再摸一把(要不要先去个没人的地方?)... 缓缓的摸, 对... 对...对了... 就是这个手感, 差别就是这么大. 男同学去摸另一半, 没有另一半就去摸女同学/女同事, 实在不敢摸就在脑子里想象一下(...对了, 水泥地那个想象一下也行的, 不一定要真摸)
说实话, 还有很多. 但我必须去工作了, 否则老板和老婆都要炒了我...=v=
首先对装B很有利, 至少我自己出门拍照时, 会对背着胶片机器的人们表示敬意. 我会认为他们是严肃的摄影师, 虽然也有可能是像我一样的家伙, 但我相信这种人毕竟少(汗)...
你拍照的速度会慢很多, 这不是坏事, 这表示你思考的多了, 然后你会发现你的出片率提高了, 然后你会发现你的水平提高了(或者你自己没发现, 你身边的人发现了). 你对摄影的理解更深了, 而且奇妙的事, 那些数码机身上里三层外三层的菜单你也都能理解了(真是纸老虎).
其实要我说, 现在的你, 还不确定自己会不会喜欢拍照, 也不知道自己是不是那块料是不? 给我一个机会, 也给你自己一个机会, 没准你真的会爱上它的.
但是..........................
如果, 玩了一阵后, 发现真的是不喜欢拍照, 要怎么办呢?
想想如果你买了入门级数码套机, 你会怎么办? 折价出掉?
好吧, 至少还有一个最后的好消息要告诉你: 如果你运气很不好, 你可以用原价把你这些器材卖出去. 据我所知它们一直在涨价, 我想, 你至少能把你花在胶片上的钱赚回来(如果你念头转得很快), 你白白获得了那些自己认真拍的胶片, 这也挺不错的, 消磨了时间, 陶冶了情操, 断了条岔路, 还能留个念想.
考虑一下, 真的, 我不是在放毒, 我也不是在开玩笑, 谁会写这么长来开玩笑? 这花不了你太多钱, 甚至花不了你一个钱, 不是吗? 仔细考虑一下.
注册或登录数字尾巴帐号即可发表评论
感谢尾巴分享!!不错,可以尝试!!
我还是玩数码转接吧。以前玩宾得,出了;现在用尼康,转接好不方便。哭~~~~M42很多便宜好用的镜头。手动对焦,根本就没有跑焦这回事。
噪点严重,没有锐度,解析力低。
把整套系统说的很好很动听,但是样片极其糟糕。
根据需求和预算购买相机啦!
想问,老胶卷相机的镜头都通用吗?
胶片要考虑冲片的钱啦~不过让我再选择一次我一定会选择从胶片单反进坑~
挨着看完了。。。。。。。
当时被坑了去买SP····
都没怎么看懂,好复杂的
好帖啊& && && && && && && && && && && && && && &
有没有样片让大家瞅瞅啊~
文章写的很不错,真水无香,呵呵,点个赞
写的真不错 ! 收藏
对于胶片来说,135的底片还是太小了。
好棒!我已经误入歧途了
刚买了SP500,配的1.5V电池,曝光+两档,不过镜头我攒了不少,感觉最配的还是太苦马。东蔡,潘太康的对焦环都有点紧啊
宾得的胶片真是一个好机器
又是毒药啊,这里的每篇文章都是毒药...求解毒!!!
同感,想当年我也是跟LZ一个想法。胶卷性价比特别高随表一个套机1000+比现在任何一台数码都要好,完全体现摄影的质感。好文章,必须赞!
文章精彩!妙筆生花!我玩攝影虛晃了數十載,從NIKON FM2的膠片 & Canon 7D的數碼單反再來Sony NEX-5的微單,都像打醬油般的匆匆走過!真心覺得自己的膚淺!
Lz的照片又勾起了我對攝影的衝動~回歸初衷~一切由心開始,讓眼睛去旅行!
借我一生 发表于
我就是看了LZ的 入了一个奥林巴斯OM10 不知道它可不可以使用LZ推荐的这几个镜头? ...
OM10是奥巴自己的OM SYSTEM,不能直接使用M42系统镜头,不过我在网上看到有用转接的,但是资料很少,不清楚效果如何。
OM系统自身的镜头也很优秀,不强求德头的话,其实实用性颇强
我就是看了LZ的 入了一个奥林巴斯OM10 不知道它可不可以使用LZ推荐的这几个镜头?
sophiey20 发表于
阿岩!!这篇文写得太美好了我来来回回看了好几遍!!!
苏菲姐姐你这挖得一手好坟啊...
阿岩!!这篇文写得太美好了我来来回回看了好几遍!!!
现在洗胶片不便宜啊。。。
selhue 发表于
嗯。。菜鸟有个问题,现在还买的到全新的胶片机身吗?
我记得佳能现在还在生产全自动化的胶片单反,上官网看看~
不过话说回来,要是胶片单反和数码单反一样都全自动了,也就不会像玩纯机械那样静下心慢慢思考了
涨价无比严重,东蔡三杰好成色打包5500,神眼2000!
外行只有围观的份,不过可以看出楼主很用心
是的什么都好,但对我来说,缺点1.就是在这个网络时代无法方便的分享照片;2.现在都没有全新的设备了,都是二手的,买二手货全部看人品啊。
很用心的文章,对于初学者,这可能真的会是一个不错的另类的选择。话说现在用胶片的人的确越来越少了,用胶片的人真的是很严肃的摄影人员
很用心的分享,小白路过
胶片机入门的确可以得到很多锻炼啊
对于胶片越来越迷恋了,有机会收一台玩玩。
支持胶卷,我现在用着福伦达旁轴
很毒,但是如果只有胶片,那想上传尾巴就不方便了,分享才是摄影的最大乐趣之一啊
帮顶一下 谢谢楼主分享那么好的东西
感觉这篇文章很励志 谢谢LZ的心得分享
被毒到了,好讨厌!!!
反而觉得“新手”应该从数码玩起。一个完全没有摄影知识的人,参考文章加动手,拍点像样的片子——在自己真的明白这片子为什么像样的情况下,至少也要1K张以上。。。这是多少卷了?而且这还是在实时观看效果,反复推敲的情况下。
非常同意胶片是摄影的一个重要体验,无法取代,但是新手玩胶片,时间成本和似懂非懂的“胶片效果果然不是盖的!”这种收获,也许反而达不到LZ想让新手获得的体验呢
手头有微单先烧个镜头玩玩如果可以的话就顺烧台这个PK好了【学生党只能慢慢来啊】LZ写的真心很好胶卷的缺点就是是拍完后没法及时看片,这是我等心急人士很无奈的地方,不过也正因为要慢慢来才会出大片,所以拍胶片的都必须好评
其实好多摄影就是为了买那个单反出去威风一点,想搂着这样真心玩摄影的还是不多,更难得的是胶卷咯!!
学习了。。。。。。。。。。。。。。。。
FM2被我摔过.掉进湖里过.手动对焦速度可以抓拍小孩子的瞬间笑颜.36张的金科达可以拍出42张片.当然,这都是8年前做摄影师的时候干的事.现在老早不摸相机了.手机拍拍好了........堕落了.............
胶片的弊端还是很多的,不过用来拍拍小品还是很不错的
毒啊毒。。。。。。
写的真是好
说过来说过去& &胶卷还是冲扫的费用太贵&&
需要沉淀啊。我水平差的有点远
写的很用心,希望楼主能坚持下去
作者其他文章
Share Pretty Digital Life, Starting from Here
DGtleStyle
每日推送精选文章
更多福利活动等你
数字尾巴-分享美好数字生活
Share Pretty Digital Life, Starting from Here广角的作用:广角镜头主要比较适合拍摄较大场景的照;同时,广角镜头可以产生前景大远景小的效果,用广角;广角镜头主要运用于宏伟建筑以及大面积风光的拍摄;长焦的作用:借助长焦甚至是超长焦距的镜头,就能将;单反――就是单镜头、反光镜,这种结构从应用上来说;光圈(Aperture)――光圈是一个用来控制光;表达光圈大小我们是用F值;这里值得一题的是光圈F值愈小,在同一
广角的作用:广角镜头主要比较适合拍摄较大场景的照片,如建筑、风景等题材。用于拍风景时能拍更广阔的画面、拍集体照时能容纳下更多的人等等了。
同时,广角镜头可以产生前景大远景小的效果,用广角镜头产生的画面变形,令到前景的物体得到夸张地放大,更加突出前景物体,给予视觉上强烈的冲击。
广角镜头主要运用于宏伟建筑以及大面积风光的拍摄。利用其特性,就能表现出特有的气势,展现画面的震撼力。广角镜头对于人像的拍摄同样可以有特殊效果,相对于平淡的人像摄影,利用广角拍摄近大远小的特点,淡化背景,使人物主体更加的突出
长焦的作用:借助长焦甚至是超长焦距的镜头,就能将远处的物体拍摄下来(特别是对于那些人的眼睛难于看清楚的景物,或者是人没法接近的景物,长焦镜头就能把这些景物拉近、放大,拍下来,让人看得清清楚楚),这是长焦镜头的最主要作用了。
单反――就是单镜头、反光镜,这种结构从应用上来说从取景窗中看到的就是拍到的(光线从镜头进入由反光镜反射到取景窗),往往这种结构都应用在高级专业相机上(由于各方面原因以钱要过万的,现在入门级块),单反名字是从这一结构得来,它代表着专业一类相机,和普通家用机的主要区别除了以上的结构它还可以更换镜头、数码时代它的传感器(以前为胶卷,数码时代为传感器)要比普通相机大很多,并且镜头和传感器是成像好坏的关键。
光圈(Aperture)――光圈是一个用来控制光线透过镜头,进入机身内感光面的光量的装置,它通常是在镜头内。我们平时所说的光圈值F2.8、F8、F16等是光圈“系数”,是相对光圈,并非光圈的物理孔径,与光圈的物理孔径及镜头到感光器件(胶片或CCD或CMOS)的距离有关。
表达光圈大小我们是用F值。光圈F值 = 镜头的焦距/镜头口径的直径,从以上的公式可知要达到相同的光圈F值,长焦距镜头的口径要比短焦距镜头的口径大。完整的光圈值系列如下: F1, F1.4, F2, F2.8, F4, F5.6, F8, F11, F16, F22, F32, F44, F64。
这里值得一题的是光圈F值愈小,在同一单位时间内的进光量便愈多,而且上一级的进光量刚是下一级的一倍,例如光圈从F8调整到F5.6,进光量便多一倍,我们也说光圈开大了一级。多数非专业数码相机镜头的焦距短、物理口径很小,F8时光圈的物理孔径已经很小了,继续缩小就会发生衍射之类的光学现象,影响成像。所以一般非专业数码相机的最小光圈都在F8至F11,而专业型数码相机感光器件面积大,镜头距感光器件距离远,光圈值可以很小。对于消费型数码相机而言,光圈F值常常介于F2.8 - F16。此外许多数码相机在调整光圈时,可以做1/3级的调整。
光圈越大进入的光线越多,如果曝光时间不变的话,就使得成像越亮,反之成像则越暗
还有就是光圈越大,景深越小,比如那些背景虚化的照片其中许多都是用大光圈拍出来的,而光圈越小,景深越大,比如人头攒动的街头就是用小光圈拍出来的
感光元件――CCD(电荷藕合)、CMOS(互补金属氧化物导体) 提到数码相机,不得不说到就是数码相机的心脏――感光元件。与传统相机相比,传统相机使用“胶卷”作为其记录信息的载体,而数码相机的“胶卷”就是其成像感光元件,而且是与相机一体的,是数码相机的心脏。感光器是数码相机的核心,也是最关键的技术。数码相机的发展道路,可以说就是感光器的发展道路。目前数码相机的核心成像部件有两种:一种是广泛使用的CCD(电荷藕合)元件;另一种是CMOS(互补金属氧化物导体)器件。
感光元件工作原理
电荷藕合器件图像传感器CCD(Charge Coupled Device),它使用一种高感光度的半导体材料制成,能把光线转变成电荷,通过模数转换器芯片转换成数字信号,数字信号经过压缩以后由相机内部的闪速存储器或内置硬盘卡保存,因而可以轻而易举地把数据传输给计算机,并借助于计算机的处理手段,根据需要和想像来修改图像。CCD由许多感光单位组成,通常以百万像素为单位。当CCD表面受到光线照射时,每个感光单位会将电荷反映在组件上,所有的感光单位所产生的信号加在一起,就构成了一幅完整的画面。
CCD和传统底片相比,CCD 更接近于人眼对视觉的工作方式。只不过,人眼的视网膜是由负责光强度感应的杆细胞和色彩感应的锥细胞,分工合作组成视觉感应。 CCD经过长达35年的发展,大致的形状和运作方式都已经定型。CCD 的组成主要是由一个类似马赛克的网格、聚光镜片以及垫于最底下的电子线路矩阵所组成。目前有能力生产 CCD 的公司分别为:SONY、Philps、Kodak、Matsushita、Fuji和Sharp,大半是日本厂商。
互补性氧化金属半导体CMOS(Complementary Metal-Oxide Semiconductor)和CCD一样同为在数码相机中可记录光线变化的半导体。CMOS的制造技术和一般计算机芯片没什么差别,主要是利用硅和锗这两种元素所做成的半导体,使其在CMOS上共存着带N(带C电) 和 P(带+电)级的半导体,这两个互补效应所产生的电流即可被处理芯片纪录和解读成影像。然而,CMOS的缺点就是太容易出现杂点, 这主要是因为早期的设计使CMOS在处理快速变化的影像时,由于电流变化过于频繁而会产生过热的现象。
两种感光元件的不同之处
由两种感光元件的工作原理可以看出,CCD的优势在于成像质量好,但是由于制造工艺复杂,只有少数的厂商能够掌握,所以导致制造成本居高不下,特别
是大型CCD,价格非常高昂。同时,这几年来,CCD从30万像素开始,一直发展到现在的600万,像素的提高已经到了一个极限。
在相同分辨率下,CMOS价格比CCD便宜,但是CMOS器件产生的图像质量相比CCD来说要低一些。到目前为止,市面上绝大多数的消费级别以及高端数码相机都使用CCD作为感应器;CMOS感应器则作为低端产品应用于一些摄像头上,若有哪家摄像头厂商生产的摄想头使用CCD感应器,厂商一定会不遗余力地以其作为卖点大肆宣传,甚至冠以“数码相机”之名。一时间,是否具有CCD感应器变成了人们判断数码相机档次的标准之一。
CMOS影像传感器的优点之一是电源消耗量比CCD低,CCD为提供优异的影像品质,付出代价即是较高的电源消耗量,为使电荷传输顺畅,噪声降低,需由高压差改善传输效果。但CMOS影像传感器将每一画素的电荷转换成电压,读取前便将其放大,利用3.3V的电源即可驱动,电源消耗量比CCD低。CMOS影像传感器的另一优点,是与周边电路的整合性高,可将ADC与讯号处理器整合在一起,使体积大幅缩小,例如,CMOS影像传感器只需一组电源,CCD却需三或四组电源,由于ADC与讯号处理器的制程与CCD不同,要缩小CCD套件的体积很困难。但目前CMOS影像传感器首要解决的问题就是降低噪声的产生,未来CMOS影像传感器是否可以改变长久以来被CCD压抑的宿命,往后技术的发展是重要关键。 影响感光元件的因素
对于数码相机来说,影像感光元件成像的因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感光元件的面积;二是感光元件的色彩深度。
感光元件面积越大,成像较大,相同条件下,能记录更多的图像细节,各像素间的干扰也小,成像质量越好。但随着数码相机向时尚小巧化的方向发展,感光元件的面积也只能是越来越小。
除了面积之外,感光元件还有一个重要指标,就是色彩深度,也就是色彩位,就是用多少位的二进制数字来记录三种原色。非专业型数码相机的感光元件一般是24位的,高档点的采样时是30位,而记录时仍然是24位,专业型数码相机的成像器件至少是36位的,据说已经有了48位的CCD。对于24位的器件而言,感光单元能记录的光亮度值最多有2^8=256级,每一种原色用一个8位的二进制数字来表示,最多能记录的色彩是256x256x256约16,77万种。对于36位的器件而言,感光单元能记录的光亮度值最多有2^12=4096级,每一种原色用一个12位的二进制数字来表示,最多能记录的色彩是96约68.7亿种。举例来说,如果某一被摄体,最亮部位的亮度是最暗部位亮度的400倍,用使用24位感光元件的数码相机来拍摄的话,如果按低光部位曝光,则凡是亮度高于256备的部位,均曝光过度,层次损失,形成亮斑,如果按高光部位来曝光,则某一亮度以下的部位全部曝光不足,如果用使用了36位感光元件的专业数码相机,就不会有这样的问题。
感光元件的发展
CCD是1969年由美国的贝尔研究室所开发出来的。进入80年代,CCD影像传感器虽然有缺陷,由于不断的研究终于克服了困难,而于80年代后半期制造出高分辨率且高品质的CCD。到了90年代制造出百万像素之高分辨率CCD,此时CCD的发展更是突飞猛进,算一算CCD 发展至今也有二十多个年头了。进入90年代中期后,CCD技术得到了迅猛发展,同时,CCD的单位面积也越来越小。但为了在CCD面积减小的同时提高图像的成像质量,SONY与1989年开发出了SUPER HAD CCD,这种新的感光元件是在CCD面积减小的情况下,依靠CCD组件内部放大器的放大倍率提升成像质量。以后相继出现了NEW STRUCTURE CCD、EXVIEW HAD CCD、四色滤光技术(专为SONY F828所应用)。而富士数码相机则采用了超级CCD(Super CCD)、Super CCD SR。
对于CMOS来说,具有便于大规模生产,且速度快、成本较低,将是数字相机关键器件的发展方向。目前,在CANON等公司的不断努力下,新的CMOS器件不断推陈出新,高动态范围CMOS器件已经出现,这一技术消除了对快门、光圈、自动增益控制及伽玛校正的需要,使之接近了CCD的成像质量。另外由于CMOS先天的可塑性,可以做出高像素的大型CMOS感光器而成本却不上升多少。相对于CCD的停滞不前相比,CMOS作为新生事物而展示出了蓬勃的活力。作为数码相机的核心部件,CMOS感光器以已经有逐渐取代CCD感光器的趋势,并有希望在不久的将来成为主流的感光器。
数码相机买什么牌子的好?
数码相机的厂家里面,应该是属尼康和佳能比较好。因为两家都是从专业传统胶片相机做起的公司,对于感光芯片,镜头,和光学的应用拥有自己的科技和技术。所以尼康和佳能所有的相机(胶片和数码)用得都是自己的镜头和镜片。不管是单反还是普通的DC卡片机,都是不错的。
尼康的感光系统最好,机芯快门也是最快的,机身比较稳重和传统,颜色多以黑色为主,不过样子较为单调。
佳能相对来说机身较为时尚。机芯也很好,周边设备如镜头和闪光灯要比尼康多很多。佳能的的DC卡片机有比较新颖的外观,也有功能较齐全的系列。基本上在看球赛用的专业单反都是尼康或是佳能的,尤其是那些超大超长的镜头,一个都要好几万的。目前准专业非单反相机中,属佳能的SX1IS最好。
富士和奥林巴斯也和尼康和佳能一样,也是从传统胶片相机做起的。富士的相机最大的特色是超大的感光芯片。同样大小的芯片富士通常用比其他厂家较少的像素,比如1/1.7英寸的大小富士只放了1200万像素而其他厂家会用到1400万。感光点较大感旋旋光性质也较好,所以富士的感光效果是不错的。富士有自己的镜头,不过型号较少,功能也较普通。同样等级的相机,富士的价钱通常要比佳能便宜近20%。富士龙的高级镜头通常用在专业摄像机里,尤其是电视台用的。
奥林巴斯也有自己的镜头,但是成像硬件中最为重要的光圈大小、快门速度和ISO感亮度都没有其他厂家好。虽然连普通卡片机也有7倍的光学变焦是很多厂家没有的,不过大多没有广角的支持。奥林巴斯只有在她的SW系列中以5防胜出,就是防抖、防冻、防水、防震和防尘,是目前唯一的数码相机可以在不安装防水壳就可以下水拍照的。
索尼在数码相机的领域里介入的要比其他非传统胶片的厂家较早。尤其是索尼把自己的电子产品的技术和科技结合德国的卡尔蔡司镜头(卡尔蔡司公司最初问世于1840,是德国做显微镜镜片的专家),也是一个很好的品牌。索尼的相机通常是以时尚、新颖和颜色来取胜于消费者,尤其是女性的消费者。索尼也是目前唯一有一整个系列都是潜望式镜头和触摸液晶屏(佳能没有一个数码相机是潜望式的,尼康只有两款)。索尼的T700是目前世界上唯一在卡片式数码相机上有一个超大3.5英寸92万像素宽屏触摸液晶屏,相片在T700上显示是很多相机的4倍精细。索尼的T500也是目前唯一一款有双声道高清电视双声道录像功能的机子。这体现了索尼在电子领域的领先优势,尤其是把她优越的数码摄像机和电视液晶屏的技术应用到了数码相机上。
松下和索尼一样,引用了别人的镜头,德国的徕卡镜头(徕卡公司最初问世于1913年,是世界上最早的35mm照相机的开发者,现在以显微镜镜片为主),也是在光学技术和镜片非常突出的一个国际性公司。
徕卡自己也作相机,型号和功能和松下类似。以前的专业照相机者通常会以拥有一个徕卡全手动的相机作为一种骄傲。松下在近几年推出的相机通常以拍照和录像都兼备的全功能一体机取胜于消费者。松下在2008年推出的几款机子有着超广角25mm的支持,是索尼、尼康和佳能目前没有的。松下还把单反相机的一些功能用到了LX3上面,比如超广角24mm和超大F2光圈,也是其他厂家目前没有的。松下的很多款机子也具备了848*480的宽屏录像和的高清电视录像功能,是集拍照和录像为一体的多功能机子,尤其是TZ15的卡片机有着最小体积、最高10倍光学变焦,兼备28mm广角和280mm望远和高清电视录像的全功能家用相机。
三星也是一个以电子产业为主的韩国数码相机厂家。因为摄入这个行业较晚,在光学技术和感光科技没有索尼或松下好,所以三星选择了集多媒体为一体的路线发展自己的数码相机。尤其是很多款三星的机子有MP3音频和MP4视频的功能,可以在不拍照的时候作为音乐播放器或是电影播放器。虽然三星的相片成像硬件数据没有上面的几个大厂来的好,但是多媒体的功能却是很多消费者期待的。理光(某些型号和松下的相似,也是用徕卡的镜头)、宾得、美能达、柯达也是好的国际品牌,但是型号较少,功能也较普通,大多数是以DC的卡片式数码相机为多。
建议在上面说的4个厂家中选购你的数码相机:尼康,佳能,索尼,松下。
包含各类专业文献、各类资格考试、外语学习资料、应用写作文书、行业资料、文学作品欣赏、幼儿教育、小学教育、中学教育、数码相机常识:广角、长焦、光圈、单反,数码相机买什么牌子的好?01等内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物美价廉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