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rom的静电电压破坏电压是多少

 上传我的文档
 下载
 收藏
该文档贡献者很忙,什么也没留下。
 下载此文档
正在努力加载中...
下载积分:500
内容提示:SMT Train——均是精品资料,值得下载!,SMT,Train,TRAIN,train,21train
文档格式:PPT|
浏览次数:2|
上传日期: 15:42:49|
文档星级: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官方公共微信君,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呢~~
防静电知识知识,帮助,防静电知识,防静电,知识静电,防静电设备,静电知识,esd,防静电地板,反馈意见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防静电知识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如何看zealer对锤子手机T1的摩尔实验室 跌落 & 静电测试结果?”
&a href=&///?target=http%3A////BkpPS6sMl&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ina Visitor System&i class=&icon-external&&&/i&&/a&&br&&br&&p&【ZEALER & MORLAB】Smartisan T1 跌落 & 静电测试结果。&/p&&img src=&/f4d04a5e6dadc308c42fee_b.jpg& data-rawwidth=&440& data-rawheight=&919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40& data-original=&/f4d04a5e6dadc308c42fee_r.jpg&&&img src=&/cbe9cefb9e91a1698e0a_b.jpg& data-rawwidth=&440& data-rawheight=&970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40& data-original=&/cbe9cefb9e91a1698e0a_r.jpg&&
【ZEALER & MORLAB】Smartisan T1 跌落 & 静电测试结果。…
做为第三方检测实验室的手机性能检测和认证工程师,忍不住说两句:搞检测和横向比对,得首先确认好标准或者说基准线,标准是国标还是行标?国际标准还是企业标准?运营商标准?我测过的手机也覆盖了几乎所有国内外大牌手机了,当测试用例出现Fail时,我得跟客户说,依据了国际/国内的XXX认证的XXX版本的XXX标准的某个章节的要求,这个点你没测过,客户才会接受,并开始整改或者升级样机;从视频来看,是客户自定义的标准,委托第三方检测机构测试。我自己搞个测试要求,结果没通过,然后就说你产品不咋地,凭啥呀?举个极端的例子,我把手机从三楼扔下来,摔碎了,就说你手机不抗摔,你服吗?我把手机放水池子里,手机短路了,我说你三防做的不好,你服吗?所以,你用你自己定义的测试要求,把我的产品测Fail了,我得先去看看你的这个测试要求到底依据哪个标准搞的;如果和强制检测的标准一致,甚至还更低,实验室是合格第三方实验室,那才能断定抽检的那几个手机(批次)不达到基本标准要求。
跌落测试的问题有人回答了,这里放一个静电测试的评论。来自微博:
我有种预感我要被折叠,现在知乎上讲情怀不讲道理的人挺多的。你们仔细看看那份报告:根据企业委托要求对样品依照客户要求进行定向跌落测试测试标准是王提的, 判定标准用的是国标(其实是行标),玩的一手移花接木的好戏。实验室资质没问题,这个不用纠结。先来看看标准:我在网上找了个标准,不知道对不对,如果有业内人士还请指正。“龙旗控股创建于2002年7月,专业从事手机及其他智能设备、无线互联网应用等产品的研发和服务,主要客户包括联想、小米、HTC、海外Local King等。(罗亮)”它的测试流程:5.1.9.2 测试条件:跌落高度:1.2m,对于显示屏可见面积不小于机壳正面表面积40%或者25cm2 的手持式MS 跌落的高度为0.5m;每面1 次;跌落面为混凝土板;5.1.9.3 测试数量:8pcs(试验后RF 测试2pcs);5.1.9.4 测试设备:2 米跌落机,CMU200/CMD55,射频线,稳压电源等;5.1.9.5 测试前检查项目:手机进行全面外观、结构和功能检测及不同信道、不同功率等级下的射频参数测试;5.1.9.6 测试方法:a. 将手机装上带满电电池,插上测试卡,设置为开机状态后,进行背面、正面、左侧面、右侧面、底面、顶面(天线面)6 个面以及4 个角相应跌落高度的自由跌落试验(对于翻盖和滑盖手机还需加跌打开正面、打开反面,共进行8 个面的自由跌落试;对于翻盖和滑盖手机不需要打开翻滑盖进行4 个角的跌落时),每个面的跌落次数为1 次;b. 每个面跌落后都要对手机进行外观、结构、功能检查;c. 跌落地面为20mm 混凝土板;d. 所有检查完成后,使用稳压电源给待测手机供电,用延长射频线与CMU 连接并进行通话,在电压设置为3.8V 的情况下进行RF 参数测试(测试方法:参照第一事业部整机射频指标测试规范);5.1.9.7 检验标准:手机外观,结构,功能无异常;RF 参数符合要求;a. 功能检查:拨打电话,显示,铃声,振动,按键,扬声器,受话器,回音,指示灯,拍照,充电,蓝牙,MINI SD 卡以及其它未描述到的功能正常;RF 性能指标合格;b. 结构检查:装饰件,logo 及cover 等无脱落;壳体无卡钩脱出,断裂;LCD 无破裂;天线无脱出,脱落;转轴无松动、错位、脱出或断裂;滑盖无松动、脱出、断裂;晃动无异响,LENS 无破裂,脱落以及其它与测试前状态不一致的现象;c. 外观检查:壳体、lens 表面无明显掉漆,无裂纹,破损,冲击后以及其它与测试前状态不一致的现象;d. 备注:电池/电池盖脱落、关机及掉卡等,如重启无异常,不记录为问题;当跌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点超过跌落总次数的50%以上时,才判为问题点;对于显示屏可见面积不小于机壳正面表面积40%或者25cm的手持式MS 跌落时,允许液晶屏裂,但通话功能应正常);标准要求混凝土地面,和大理石地面还是有区别的做过质量工程师,说一说。如果采用某一个标准进行试验,最多只能进行条款的剪裁,也就是说哪些试验项目可以不做,但是绝对不能更改试验的条件,该从0.5m跌落就必须从0.5m,该混凝土地面就不能大理石地面,这是基本常识而且标准要求是6面共12次,你就不能想当然的摔4个角,还变成摔了20次,这尼玛什么试验报告,这是王自如自家报告而已。
很多人对标准测试的理解有偏差,以为这和考试一样,可以打分,60分及格,80分良好,100分优秀什么的,其实根本不是这样。标准有多种,在中国,国家级的有国标(一般GB开头)和行业标准,另外又分为强制标准和推荐标准,产品上市,国家规定的相关强制标准一定要检测,而且检测不通过一定不可以上市,对于推荐标准,厂家可以选择做还是不做,当然能通过当然最好。很多人看了检测标准后会感觉测试要求很低,这是因为标准制定后通常会执行相当长的时间,几年前的测试要求相对于现在的技术会相对简单,同时,标准的制定确实也是各方妥协的结果。如果门槛太低,没有办法保证质量,太高没有几家能通过,也没有意义。所以标准的制定实际上有一个博弈的过程,里面牵扯到各方的利益,这个就不多说了。检测标准里通常会包含测试条件件,测试项目和测试方法,如果是进行标准测试,那么就必须严格按照标准的要求进行测试,测试的结论只有通过或不通过,当然得出结论的依据是测试数据与测试要求的比对。因此通常测试报告中会列出测试条件,测试项目,测试方法,实际测试数据,标准要求,并给出结论。检测认证机构可不可以根据客户委托的要求进行测试?当然可以,只要该机构具有相应的测试条件并得到客户的认可。但在最后的报告中绝不能称为标准测试,而应该声明是根据客户的要求进行的委托测试。至于报告中是否可以有CNAS标志,如果检测机构在进行测试的过程中严格执行了CNAS的认证要求,即使是客户委托的测试,应该可以加上CNAS标志。这一点如不对,欢迎指正。但王公布的摩尔实验室的这份报告问题很严重,主要是最后结论的部分,原话是如下:合格判定:按照手机可靠性国标,YD-T,共五台样机,。。。。。。 判定不通过;。。。。。。功能正常,判定为通过。实际上大家已经看到了,实际的测试条件,测试项目,测试方法都比标准的要求要严苛太多,所以这种错误已经不能有疏忽来解释了,而应该是非常严重的违规,说得严重点,别人是可以拿这份报告进行法律诉讼的,而且摩尔必败无疑。但我感觉摩尔也开始了公关,因为罗的回应中,矛头直指王,而没有点摩尔的名。就事论事,以这份报告论,实际上摩尔的责任要远远大于王,因为检测是你做的,报告是你出的,王只是提出测试的要求而已。王的失误是不该讲这份报告公布出来,而不是说他需要对这份报告负责。即使摩尔实验室没有犯这些错误,而是严格出了一份客户委托检测报告,这份报告也没有任何意义。因为这份报告中的测试要求既不是国标,也不是行业标准,既没有法律效率,也没有公信力。不要说什么行业通常是这么测试的,请问这个“通常”是由谁来认定的?如果拿出来的是一份某手机厂商自己的检测标准,先不说用他来检测其他厂商的手机是多么扯淡的事,即使要做,也应该这两家的手机一起进行同样的检测,否则这份报告连一丁点的参考价值都没有。不知道王为什么还要公布出来,这绝对不应该是号称专业评测机构应该做出的事情。扯远一点,毕竟王购买了50台锤子并进行了检测,王手里有大量的测试数据,但在辩论中如此惨败,是因为很多时候没有判定的标准,或者判定标准有问题,就由数据得出了手机好或者不好的结论。比如说色温差2000K,这一测试数据甚至罗也是认可的,但王说差这么大,所以你的品控非常差,低于行业的最低标准等等,但又说不出来行业的最低标准是多少, 那这个结论可以说是极没有逻辑的低级错误。如果王说我有证据证明行业标准是1200K,你的是2000K,所以你的有问题,我想罗一定是照单全收的。再不济,至少应该进行横向的对比检测,比如同样测试50台小米,并告诉罗,小米的测试结果是1500K,所以小米这一点做的比你好,我想罗也会接受。辩论中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当然那是现场,还可以理解,但事后再公布这份报告,真的不能理解了。另外,听说王要投巨资建立手机测试的实验室,所以需要钱,这个倒没什么,理解。但从现在的一系列表现看,王真的不懂如何进行手机的专业测试,这和拿个手机对这镜头背几句台词可是两回事,建议还是别浪费钱了。另外,王说要建立手机的什么行业标准,我只能呵呵了,这已经不是野心不野心的问题了,而是智商的问题了。一个成立两年,拉了几百万投资就要开始建标准?谁听你的啊?咱不说国内,就看国外那些行业的顶尖公司,也没有说自己就能建什么行业标准的,基本都是提交给IEEE,IEC等这样的机构来做,王还是了解一下这些都是什么样的机构吧。第一次提交答案,扯得有点远了。声明一下,过去其实是罗黑,因为讨厌他太能说,不过这次印象好转。自如原来都不知道,可能因为自己就是电子测试行业的吧,不看这些评测。不说辩论,只说时候的危机公关,王真的是太差了。
有人在微博上质问摩尔实验室的测评标准,摩尔实验室的法人对此回应:我们测试报告上有清楚的说明,这个是客户委托测试,依据企业的要求和测试条件进行测试,并出具准确的第三方测试数据报告。我翻译一下,意思是说,这个测试的标准是Zealer定的,并非摩尔实验室自身采用的标准。
在这个问题中我回答过一次,现在复制过来-------------------------------------------------------------------------------------------------------说说自己的看法。首先我认为王自如站不住脚。1.关于测评标准以上两条微博中,详细阐述了关于篡改标准的问题。ZEALER报告中宣称的测试标准为:可靠性国标 YD-T
自由跌落的高度是1m,但按照该标准查到的跌落测试高度应该是0.5m : 。此外还将跌落次数进行了更改。跌落的地面进行了更改。摩尔实验室负责人给出了回应:“我们测试报告上有清楚的说明,这个是客户委托测试,依据企业的要求和测试条件进行测试,并出具准确的第三方测试数据报告。”那么也就是说摩尔实验室是按照王自如或者是ZEALER提供的标准测试,但是确宣称是国标,这一点,是摩尔实验室的过错。其次,王自如提供的标准为什么要篡改国家标准,这点有待商榷。最后,即便测试标准没有问题,这是行业的推荐标准而非国家标准。我好奇地想知道有哪部大屏智能手机可以通过同样的测试。关于静电:2.关于测试时间测试时间为辩论前几天,距离测评视频的发布已经超过了二十天。我想知道在没有进行测试的情况下ZEALER是如何得出锤子手机易碎的结论的?作为评测机构,应该有理有据。他的评测标准,我期待公布的时间。3.关于自己的想法老罗在视频中承诺屏幕易碎的本质,不是为了向大家说明锤子易碎。在王自如的测评中说了边框角的问题,这一点,用老罗的话说,find5 find7也是同样的处理方法,单块屏幕的易碎性是几乎一样的。锤子手机比其他手机碎屏几率大一倍是因为双面玻璃的选择而不是质量问题和设计缺陷。质量方面是和其他手机相仿的。此外,视频中王自如承认苹果的设计也是不被他们接受的。而苹果引领了潮流,这反应了两个问题。其一:王自如认为不可接受的东西引领了潮流说明王自如接受不接受根本没什么所谓,他看问题没有想象中那么准。其二:苹果在碎屏的妥协引领了潮流,而锤子也会是。以上是个人的理解。但是我感觉如果仅仅从老罗的承认就咬死了屏幕有质量问题,这就不是质量问题了,而是智商问题。
说个逻辑问题。对于报告不太懂,也不说。但是从报告日期来看,是去做的报告,这是在zealer发布对t1测评之后再去做的,zealer明显是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而拿出的证据,并非因为事实而推导出结论。
我觉得如果老罗的这个手机卖2000块钱,然后不说什么情怀,不说东半球最好用(原来叫世界第二)手机,不贬低其他厂商,不说自己才是中国乔布斯一般的人物——那么,用户就会骂王自如,你对人家要求这么高干什么?人家屏幕容易碎可还提供了保险了,静电哪有那么厉害——虽然目前看没通过国家标准。不过,老罗之前所说的这些,恰恰在打他的脸,这才是关键。老罗可以有1000个理由证明别人错的,但遗憾的是,消费者买不买单呢?
1,貌似国家对于跌落测试的标准没有强制要求,用自如的话说,“就是看企业良心”虽然你加了玻璃险,但是不耐摔这个事情视频中分析到了,你说黑,那我送去测试了,就是不耐摔,难道每台机子都要送去测试才能在评测中说不耐摔……逻辑推导的结果也是可以说的2,静电测试国家有标准,这个问题比较大,看看后续吧……从这个结果上看来,工匠的喜悦和骄傲是站不住脚的,恰好看到一加刘作虎的新闻,跌落测试的标准还是很严苛的在一加,不能对t1提太高的要求,但是情怀建立的基础没有打牢,情怀自然就是空中楼阁了,另外就是宣传的如此之美好,实际上的产品却达不到甚至是远达不到美好的宣传,这样的差距,才是最多人关注的,粗俗点说就是:牛皮吹大打脸了……对于老罗一贯对自己的产品不老实,可以理解,毕竟现实是残酷的,但是要记住,透支完了一些东西,再也赚不回来了……
专业数据看不懂,只是有一个疑问,zealer 8月1号放的测评,说手机不耐摔,8月14号老罗自如约好优酷对质,8月20日zealer送去检测,8月25号得出报告结论。那么8月1号测评的结论说手机不耐摔是根据啥数据或者报告得出的呢?
已有帐号?
无法登录?
社交帐号登录您当前的位置:&>&&>&防静电百科
车间防静电工作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SMT车间防静电工作注意事项
首先SMT生产设备必须接地良好,贴装机应采用三相无线制接地法并独立接地。
生产场所的地面、工作台面垫、座椅等均应符合防静电要求。
车间内保持恒温、恒湿的环境。应配备防静电料盒、周转箱、PCB架、物流小车、防静电包装带、防静电腕带、防静电烙铁及工具等设施。
(1)根据防静电要求设置防静电区域,并有明显的防静电警示标志。按作业区所使用器件的静电敏感程度分成1、 2、3级,根据不同级别制订不同的防护措施。
1级静电敏感程度范围:0-1999V
2级静电敏感程度范围:V
3级静电敏感程度范围:V
16000V以上是非静电敏感产品。
(2)静电安全区(点)的室温为 23±3℃,相对湿度为45-70%RH。禁止在低于30%的环境内操作 SSD(静电敏感元器件)。
(3)定期测量地面、桌面、周转箱等表面电阻值。
(4)静电安全区(点)的工作台上禁止放置非生产物品,如餐具、茶具、提包、毛织物、报纸、橡胶手套等。
(5)工作人员进入防静电区域,需放电。操作人员进行操作时,必须穿工作服和防静电鞋、袜。每次上岗操作前必须作静电防护安全性检查,合格后才能生产。
(6)操作时要戴防静电腕带,每天测量腕带是否有效。
(7)测试SSD时应从包装盒、管、盘中取一块,测一块 ,放一块,不要堆在桌子上。经测试不合格器件应退库。
(8)加电测试时必须遵循加电和去电顺序:低电压→高电压→信号电压的顺序进行。去电顺序与此相反。同时注意电源极性不可颠倒,电源电压不得超过额定值。
(9) 检验人员应熟悉SSD的型号、品种、测试知识,了解静电保护的基本知识。
10.静电敏感元器件(SSD)运输、存储、使用要求
(1)SSD运输过程中不得掉落在地,不得任意脱离包装。
(2)存放SSD的库房相对湿度:30-40%RH。
(3)SSD存放过程中保持原包装,若须更换包装时,要使用具有防静电性能的容器。
(4)库房里,在放置SSD器件的位置上应贴有防静电专用标签。
(5)发放SSD器件时应用目测的方法,在 SSD器件的原包装内清点数量。
(6)对EPROM进行写、擦及信息保护操作时,应将写入器/擦除器充分接地,要带防静电手镯。
(7)装配、焊接、修板、调试等操作人员都必须严格按照静电防护要求进行操作。
(8)测试、检验合格的印制电路板在封装前再用离子喷枪喷射一次,以消除可能积聚的静电荷。
11.防静电工作区的管理与维护
(1)制订防静电管理制度,并有专人负责。
(2)备用防静电工作服、鞋、手镯等个人用品以备外来人员使用。
(3)定期维护、检查防静电设施的有效性。
(4)腕带每周(或每天)检查一次。
(5)桌垫、地垫的接地性、静电消除器的性能每月检查一次。
(6)防静电元器件架、印制板架、周转箱;运输车、桌垫、地垫的防静电性能每六个月检查一次。
电子工厂生产车间必须要做的静电防护措施?
1、首先,界定静电敏感区域范围;在此区域内必须遵循并执行公司的静电控制程序。这包含不可携带非必要的静电产生物质至此区域如一般塑料制品、聚苯乙烯泡沫塑料。
将静电产生量降低的最佳方法就是尽可能减少在工作区域中非必要的绝缘材质对象。(绝缘材料无法导电。其本身为高静电产生源及带静电者并易产生静电场。
2、为防止静电与静电场的产生,工作区域必须采取适当的防护措施,如导电地板、导电蜡等;人员须穿上具静电消散材质鞋底的静电鞋,穿防静电服装。特别是金属工具上的塑料材质部份在静电防护区内亦是不被允许。烙铁、吸锡器、测试器具等须经由特殊安全的防静电设计;且不可携带未经核可之设备进入防护区内。
3、其次避免宽松、垂悬的衣物饰品碰触到敏感组件–保持静电敏感组件与衣物距离6英吋(15公分)以上。
4、一般常见的误解认为高湿度能够解决静电问题,故不用考虑其它降低静电产生的方法,事实上是不正确的。高湿度虽能够将产生之静电降低到人体无法接触感应到,但是仍足以将敏感组件毁损。正确的观念是高湿度能抑制静电产生量,而低湿度则反之。
5、随时注意所处工作环境内的静电安全防护区域标示。如果你进入这些区域,应遵循公司所制定的静电防护程序,包括将所有可能产生静电的人或物隔绝于防护区外。
并且检查、确认所有经过静电防护区域的敏感组件均附有适当且显而易见的静电防护标示;然而未贴有标示之组件请勿认定其便为静电安全对象。
6、虽然能够判断哪些器件是否为静电敏感,但是将所有的电子组件及组装动作视为静电敏感是一个良好的工作习惯。将你所经手的所有组件维持严谨的静电防护作业并视其为日常的习惯性工作,会较依个别组件性质的不同而作不同之处理来的容易些。
防静电鞋与腕带的使用中要注意哪些问题?
&&&& 使用腕带操作时不允许断开,否则会失去接地作用 。各种腕带使用的主要问题是开路,有时是临时性的,有时是长时间断开,使失去接地作用。有的人因此使用腕带检测器测量其通断状态,有的用监测仪器测量
腕带的开路及电阻变大。腕带扣得不紧造成人体皮肤与腕带的接触电阻变大,有些腕带的电阻就是带子本身的,当带触及地时使其电阻大大减小,有可能因此造成对人体电击的危险。有些自称是无线的腕带,其效果远不如有线的好。防静电鞋在穿用时应有防静电袜/鞋垫,并在防静电地面上工作才能使人体所带的静电导到大地,任何一部分电阻过大或断开都会使人体带上危害的静电。所以在重要的部门应有人体电阻测试仪随时检测人体所穿的鞋/袜/鞋垫及与人体的总电阻是否能起到泄漏静电的要求。腕带应用专门的带插座的接地线与地连结,不能夹在桌面或桌边的金属体上,因为这些金属体对地的电阻可能很大。要经常检查腕带的电阻。
除静电设备流浪:
其它新闻:
本站为C+云优化网站技术支持:国人天下
东莞顺冠防静电设备公司专业厂家,提供、交流高频自动离子风蛇,与连体式可调离子风蛇、离子风枪价格咨询,
联&系&人:杨小姐、曾先生&&电话:86-769-998131&&邮箱:
地&&&&址:东莞市厚街镇厚街村吉祥路瓦窖敦工业区三栋
版权所有:东莞市顺冠防静电设备有限公司&&&&
咨询热线:
扫一扫二维码保存联系信息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静电电压表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