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高呼和浩特长乐宫宫干嘛的

2016届高三年级语文热身卷;第Ⅰ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罗马是一个世界性的城市,这并非仅仅因为它是一个庞;这并不仅仅完全是罗马文明的特质;敦煌是一座伟大城市的前哨;与罗马一样,长安是东方的奇观;在城市的西北有著名的“长安九市”;5世纪,罗马没落;文明的界限远比想象得更为模糊;(摘编自徐菁菁《从长
2016届高三年级语文热身卷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罗马是一个世界性的城市,这并非仅仅因为它是一个庞大帝国的首邑。埃及与阿非利加省的小麦养育了它。小亚细亚、叙利亚和希腊的石料构筑了它的城市。帝国领土的富饶物产使它蜚声东方。更重要的是,它拥有非凡的罗马人――他们来自远至美索不达米亚和不列颠的广阔疆域。在“四海一家”的时代精神之下,他们将自己的神o带到“万神殿”,共同成就了罗马。
这并不仅仅完全是罗马文明的特质。在“丝绸之路”的东端,有河西走廊上的敦煌。汉代,这块处沙漠边缘的小绿洲向东可到达中原长安和洛阳;向西,则开始了“丝绸之路”的行旅。敦煌东部61公里处有悬泉置遗址,这是一个驿站兼接待站。这里出土的西汉昭帝(公元前87~前74年)以后的简牍表明,敦煌曾是接待过来往于汉王朝和西域之间的安息、大月氏、康居、大宛(今乌兹别克共和国境内)、龟兹、于阗、等29国使节。
敦煌是一座伟大城市的前哨。公元前202年,汉朝利用秦朝在渭河南岸留下的宫殿,开始兴建长安城;汉高祖刘邦始在渭河以南、秦兴乐宫的基础上重修宫殿,命名为长乐宫,后又命萧何建造了未央宫;汉惠帝起修筑城墙并建成;汉武帝继位后,对长安城进行了大规模扩建,兴建北宫、桂宫和明光宫,在城南开太学,在城西扩充了秦朝的上林苑,开凿昆明池,建章宫等。
与罗马一样,长安是东方的奇观。它有宏伟的城墙――全部用黄土夯砌而成,高12米,基宽12~16米,全城周长2.57万米,有城门12座。都对应城内主要街道。其中,与未央宫相对的4座有52米之宽。在城内,8条45米宽主街相互交叉。宫殿集中在城市的中部和南部;贵族宅第分布在未央宫的北阙;居民区分布在城北。城南郊还有宗庙、辟雍和社稷遗址等礼制建筑。最宏伟的未央宫的前殿位于龙首山丘之上,至今殿基遗址仍高于附近地面3~15米。殿基南北400米、东西200米。殿基之上自南向北排列着3座大型宫殿建筑基址。其前殿遗址是目前我国历史上保存最完整、规模最大的高台宫殿建筑遗址群。
在城市的西北有著名的“长安九市”。“九市开场,货别隧分,人不得顾,车不得旋。”西市密布着各种手工业作坊,东市则是商贾云集之地。其间货品云集:南方的象牙、翡翠、黄金;中原的丝绸、漆器、铁器;西域各国的土产、良马、毛织物、乐器、奇兽珍禽。
5世纪,罗马没落。7世纪到8世纪初,长安成为当时世界之都。云集在这座城市的不只是五湖四海的物质珍品。唐初所定十部燕乐中,天竺、康国、安国等乐种都是从葱岭以西地区传入。白居易在《琵琶行》序中提到的三代传承琵琶演奏家曹国(今乌兹别克斯坦境内)人曹保保、曹善才、曹刚,是世居长安的演奏家。刘禹锡在《曹刚》诗中感叹说:“一听曹刚弹《薄媚》,人生不合出京城。”
文明的界限远比想象得更为模糊。曹保保、曹善才、曹刚的演奏风格被唐长安的人们称作“京都(即长安)声”。米兰佩佐利博物馆展示的一块16世纪意大利出产的丝绸织物,红底上面金线织就的云团状花纹取自中国汉代,毛尖状的叶子是16、17世纪土耳其地毯和天鹅绒上的图案。这一设计在当时的意大利十分常见。在另一块织物上,一只鸽子环绕在六瓣花朵中。它生产于15世纪下半叶。在今天意大利的人看来,它完完全全属于西方。但在查阅了许多历史档案后发现,它依然源自中国的传统图样。
(摘编自徐菁菁《从长安到罗马:融合之路》)
1.下面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长安城的城墙全部用黄土夯砌而成,全长达两万五千多米,有些地基宽度甚至超过了城墙的高
度,煞是宏伟壮观。
B.汉朝在秦朝遗留的兴乐宫的基础上修建了两座宫殿,刘邦修建的命名为长乐宫,后来萧何修建的
命名为未央宫。
C.长安城的12座城门分布在城墙的各段,且与城内的主要街道相通,八条主街宽绰且相互交叉,
交通十分便利。
D.长安城的商业非常发达,东西两市各有分工,西市是各种手工业作坊聚集区,东市为商贾云集、
货物交易之地。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长安城布局有序,宫殿集中在中部和南部,贵族宅第在未央宫北阙,居民区在城北,礼制建筑在
城南郊,堪称东方奇观。
B. 河西走廊上的敦煌是沙漠边缘的一个小绿洲,它的位置很重要,向东可到达长安和洛阳,向西
则连接着“丝绸之路”。
C. 出土的西汉昭帝以后的简牍表明,敦煌是丝绸之路上的驿站兼接待站,曾接待过来往于汉王朝
和西域之间的多国使者。
D.唐代长安是一个世界性城市,贸易关涉五湖四海的物质珍品,至少有三个乐队从葱岭以西地区传
入,有演奏家世居长安。
3. 根据原文内容,下面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西方的罗马与东方的长安在历史上都曾是世界性的文明之都,罗马的世界性地位确立较早,长
安是在它没落之后才逐渐发展成为世界中心的。
B. 各地文明间的界限并不很清晰,如曹国演奏家曹善才、曹刚等人的演奏风格被唐代长安人称作“京
都声”,意大利丝绸织物上的图案源自我国传统图样。
C. 有埃及与阿非利加省的小麦养育,有小亚细亚、叙利亚和希腊的石料构筑,有“四海一家”时代
精神的罗马人的努力,罗马成为了世界性的城市。
D.未央宫是由自南向北排列的3座大型宫殿组成的宫殿群,占地面积八万平米,其遗址是目前我国
历史上保存最完整、规模最大的高台宫殿建筑遗址群。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蔡元定,字季通,建州建阳人。生而颖悟,八岁能诗,日记数千言。父发,号牧堂老人,以程.
氏《语录》、邵氏《经世》、张氏《正蒙》授元定,曰:“此孔、孟正脉也。”元定深涵其义。既长,辨析益精。登西山绝顶,忍饥啖荠读书。
闻朱熹名,往师之。熹扣其学,大惊曰:“此吾老友也,不当在弟子列。”遂与对榻讲论诸经奥义,每至夜分。四方来学者,熹必俾先从元定质正焉。太常少卿尤袤、秘书少监杨万里联疏荐于朝,召之,坚以疾辞。 官始连疏诋熹并及元定未几,果谪道州。州县捕元定甚急,元定闻命,不辞家即就道。熹与从游者数百人饯别萧寺中,坐客兴叹,有泣下者。熹微视元定,不异平时,因喟然曰:“友朋相爱之情,季通不挫之志,可谓两得矣。”元定赋诗曰:“执手笑相别,无为儿女悲。”众谓宜缓行,杖屦同.
其子沉行三千里,脚为流血,无几微见言面。
至舂陵,远近来学者日众,州士子莫不趋席下以听讲说。有名士挟才简傲,非笑前修者,亦心服谒拜,执弟子礼甚恭。人为之语曰:“初不敬,今纳命。”爱元定者谓宜谢生徒,元定曰:“彼以学来,何忍拒之?若有祸患,亦非闭门塞窦所能避也。”贻书训诸子曰:“独行不愧影,独寝不愧衾,勿以吾得罪故遂懈。”一日,谓沉曰:“可谢客,吾欲安静,以还造化旧物。”阅三日卒。腚屑戎铮瞎桑挖治慕凇
元定于书无所不读,于事无所不究。下至图书、礼乐、制度,无不精妙。古书奇辞奥义,人所..
不能晓者,一过目辄解。熹尝曰:“人读易书难,季通读难书易。”熹疏释《四书》及为《易》、《诗》..传、《通鉴纲目》,皆与元定往复参订。《启蒙》一书,则属元定起稿。尝曰:“造化微妙,惟深于理者能识之,吾与季通言而不厌也。”及葬,以文诔之曰:“精诣之识,卓绝之才,不可屈之志,不可穷之辩,不复可得而见矣。”学者尊之曰西山先生。
(选自《宋史?蔡元定传》,有删改)
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时韩腚猩谜/ 设伪学之禁/ 以空善类/ 台谏承风/ 专肆排击/ 然犹未敢诵言攻朱熹/ 至沈继祖刘
三杰为言官/ 始连疏诋熹/ 并及元定/
B.时韩腚猩谜/ 设伪学之禁/ 以空善类台谏/ 承风专肆排击/ 然犹未敢诵言攻朱熹/ 至沈继祖刘三
杰为言官/ 始连疏诋熹/ 并及元定/
C. 时韩腚猩谜/ 设伪学之/ 禁以空善类/ 台谏承风/ 专肆排击/ 然犹未敢诵言攻朱熹/ 至沈继祖刘
三杰为言官/ 始连疏诋熹/ 并及元定/
D.时韩腚猩谜/ 设伪学之/ 禁以空善类台谏/ 承风专肆排击/ 然犹未敢诵言攻朱熹/ 至沈继祖刘三
杰为言官/ 始连疏诋熹/ 并及元定/
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古人除了名、字,常常还有号。“号”实际上是一种固定别名,它是由使用者本人取的。古人取号
往往是借此标榜自己的某种情操。
B.古代的诗包括了诗、词、曲。就体裁而言可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两大类。古体诗不讲平仄对仗押
韵,形式灵活。近体诗是格律诗,有绝句、律诗之分。
C.礼乐指的是礼仪和音乐。古代帝王常常以礼乐教化作为手段推行治国政策,以求达到尊卑有序远
近和合的统治目的。
D.《四书》指的是《论语》《孟子》《大学》《中庸》,长期以来,这是儒家传道授业的基本教材。“四
书”之名始于宋朝。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蔡元定少年聪慧,才情出众。父亲给他传授的孔孟正统理论,他都能深刻领悟。长大后曾上西山
苦学。他倾心做学问,对朝廷的征召,以病体为由坚决推辞。
B.蔡元定追随朱熹,因韩腚惺┬写蜓怪祆淅硌е俣芮A槐嶷亍2淘ㄌ谷幻娑裕け鹧缟
作诗宽慰众人。而后强拖病体和儿子水路兼行赶往谪居地。
C.蔡元定抵达道州后,四方闻之而来拜师的人很多。蔡元定不忍推辞,他无惧种种压力,坚持收徒
讲学,并劝诫学生不要做亏心事,不要松懈求学。
D.蔡元定深得朱熹的赏识,朱熹曾让来求学的人先得到蔡元定的认可才接收,著书立说也是跟蔡元
定商讨后才动笔。无论是人品抑或才华,朱熹对他的评价都很高。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有名士挟才简傲,非笑前修者,亦心服谒拜,执弟子礼甚恭。
(2)造化微妙,惟深于理者能识之,吾与季通言而不厌也。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列这首宋词,完成8~9题。
五月榴花妖艳烘,绿杨带雨垂垂重。五色新丝缠角粽,金盘送,生绡画扇盘双凤。
正是浴兰时节动,菖蒲酒美清尊共,叶里黄鹂时一弄。犹瞢松,等闲惊破纱窗梦。
8.词的上片选了哪些与端午时节相关的意象,试分析其作用。(5分)
9.与李清照的《醉花阴》相比,两首词所用手法及所抒发的情感有何异同。(6分)
(三) 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劝学》中通过对“见者远、闻者彰、致千里、绝江河”原因的分析,最后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白居易在《琵琶行》中形容琵琶声在沉咽、暂歇之后,忽然又爆发出激越、雄壮的乐音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陋室铭》中暗示虽陋室而不陋,点明文章主旨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请考生在第三、四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注意:作答时必须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大题题号后的方框涂黑,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不得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计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虫嫂是老拐的女人。很难说她的个子了,也就一米三四的样子或是更低。所以,虫嫂自嫁到无梁的那一天,就是作为笑料存在的。拿现在的说法,她几乎就是全村人的“开心果”。
新婚第二天一早,当太阳挂在树梢上的时候,远远望去,人们看见村口滚动着一个巨大的“刺猬”。那“刺猬”背对着朝阳,看上去毛炸炸的,还一歪一歪地滚动着。一直到近了的时候,人们才惊讶地发现,这是老拐家的新媳妇,背着一个大草捆。很能干哪。
老拐的新媳妇已把身上的新嫁衣脱下来了。她本来个小,身上穿着老拐的旧衣裳,背着这捆草,就像是一个滚动着的刺猬。尔后,当她去牲口院交草的时候,大队会计五斗给她看的磅,称出来竟有七十二斤!五斗“呀”了一声,会有这么多?低头一看,这才发现,就这新媳妇,虫嫂,咬着牙,一只脚悄悄地踩着磅秤呢。于是,会计说,哎,脚,你那脚,挪挪。她擦了把汗,笑着,不好意思地把脚挪开了。再称,五十二斤半。那时候一个壮劳力干一天才挣十分。队里规定割六斤草算一分。扣了水汽,她一个人早上就挣了八分半。
她就是个“虫儿”。在无梁,“虫儿”就是小的意思,也是低贱的意思。通常是对一些看不起的人的蔑称。刚嫁过来不久,虫嫂就落下了很不好的名声。从此,人们给她起了个绰号:小虫窝蛋。简称:虫嫂。
在无梁,虫嫂就像是一个童话。
每每她挑着一副水桶走出来,人们不由地就笑。她人小一号,水桶也是小一号的,从娘家带来的。她挑水就像是走划船步,踮着脚尖,磕磕碰碰,试试摸摸的。在井上打水时,她不让人搭手,说:会。我会。就是辘轳把儿太长了。人们又笑。
在村里,虫嫂割草、割麦都是一把好手,工分也是不少挣的。可她不会编席。她是无梁村惟一不会编席的女人。她身量小,指头太短,编不了丈席,也试着编了几次,每次都欠尺寸,不合格。收席点的老魏说:她的尺子小一号。那时候,粮食是队里分的,而油盐钱全靠编席来挣(编一张大席可挣一毛五分钱)。虫嫂不会编席,就从娘家逮了一窝小鸡,靠着“鸡屁股银行”,总算能换个油盐钱。老拐腿瘸着,干不了重活。再加上两人结婚时,老拐塌了一屁股的债,那日子就更加艰难些。
日子虽然难过,可也过了。她会爬树,身量小,却灵活,猴子一样。春天里青黄不接的时候,就捋些槐花、榆钱,掺和着吃。她还会做“鲤鱼穿沙”,就是玉米掺加榆叶儿煮着吃,我吃过一次,也挺香。这年夏天,队里菜地先是少了一垄茄子,尔后又少了一垄辣椒。于是人人都怀疑是虫嫂偷了,却没有证据。治保主任曾建议说:搜,挨家挨户搜。却被老姑父否决了。老姑父说:几个茄子,算了。
虫嫂生下第一个孩子后,头上勒一方巾,三天就下地了。人们说,虫嫂,可不敢哪,迎了风,就出大事了。她说,没事。我皮实。奇怪的是,就虫嫂这样的小小身量,却一拉溜生了三个孩:两男一女。也许是因为她个子低的缘故,她对“大”有无限的向往。她的三个孩子统称为:国。大国,二国,三国(老三是女孩,也叫花,国花)。她生了一群“国”。她说是“国家”的“国”。全是嗷嗷待哺的货色。由于头生儿回了奶,她的三个孩子都是靠她嘴对嘴喂活的,她先把蒸好的红薯嚼一嚼,尔后用嘴,或是手指头抿在孩子的嘴里。当三个孩子牙牙学语、满地滚的时候,她已经是村里有名的小偷了。
此后人们也就习惯了。一天劳动下来,很累,在村口上拿虫嫂逗逗趣儿,人们很快活。于是虫嫂就成了人们日子里的“盐”。日子很苦,人们还是笑嘻嘻的,有盐。
一天夜里,老姑父突然对我说:丢,你见过鬼么?我说:没见过。老姑父说:要不,今晚我领你长长见识去。夜半时分,老姑父领着我潜入玉米田旁边的老坟地里。天很黑,四周寂无人声,萤火虫一闪一闪亮着,我吓得头皮发麻,头发梢儿都有点抖了,忙把眼闭上……只听老姑父说:就快出来了。我大着胆睁眼一看,就见一团黑影,像旋风一样从玉米地里冒出来,时隐时现,一忽儿一忽儿地飘……怪吓人的。 玉米叶沙沙响着,一股黑气像是拨云穿雾一般从玉米田里游出来。在黑森森的玉米田里,在弥漫着夜气的星空下,先是有波浪一样的夜气把玉米棵分开去,接着是风的响声,随风流出来的是一个圆滚滚的东西,就像是滚动着的老鳖盖子……看得我眼皮都要L了。
就在这一刻,我明白了,那不是鬼。是人。
(选自李佩甫《生命册》 有删改)
(1)下列对本文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
A. “她挑水就像是走划船步,踮着脚尖,磕磕碰碰,试试摸摸的”,这句话通过生动的细节,写出了虫嫂因个头矮小,挑水行走的艰难。
B. 因为个儿小,人们就称她虫嫂,但虫嫂的三个孩子都冠以“国”名,是因为她的生活中有着朴素的愿望,对“大”有着无限的向往。
C. 虫嫂变成小偷是有个发展过程的,当生育了三个孩子后,她就越发有名了,这说明虫嫂是一个不懂得自尊、自甘沉沦的农村妇女。
D. 小说语言洋溢着浓郁的乡土气息。“虫嫂就像是一个童话”“鸡屁股银行”“老鳖盖子”等用语,都是不事雕琢而又不乏幽默的百姓用语。
E. 小说通过“我”的所见所闻,描述了北方农村生活画面,勾勒了无梁村虫嫂异化的人生轨迹,在无奈和悲凉中凸显了生命的伟大。
(2)老姑父这个人物在小说中有什么作用?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6分)
(3)赏析篇末画线部分使用了哪些艺术手法。(6分)
(4)同样作为普通农村妇女形象,虫嫂和祥林嫂有些相似之处,又远比祥林嫂幸运,请结合文本简要概括其相似点和不同点。(8分)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1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材料一】
据新华社电 国家汉办昨天在京宣布,将组织海内外相关领域学者共同翻译《五经》,并计划在三年半内首先推出英译本。这也是新中国成立60年来,我国政府首次在世界范围内组织开展对中华核心文化典籍的翻译工作。
昨天上午,由国家汉办组织成立的《五经》研究与翻译国际学术委员会第一次工作会议在北京开幕,来自中国、美国、加拿大、英国、法国、德国、荷兰、比利时、意大利和以色列等国家的30多位知名学者,将在3天会议期间具体商讨翻译的进程安排。
据国家汉办主任许琳介绍,在几位知名中外学者的倡议下,2008年夏,国家汉办暨孔子学院总部正式立项《五经》翻译项目。
许琳指出,《五经》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可是迄今为止,一套适应世界各国人民学习、了解中国文化需要的多语种《五经》译本却不存在。“我们必须出版一套全新的现代译本,只有这样,中国文化的重要价值才能被国际社会充分认识,并真正接受。”她说。
【材料二】
施舟人领衔译《五经》
计划3年半推出英译本
因为缺乏现代译本,堪称“中国传统文化原典”的《五经》始终难以在世界范围内传播。中国国家汉办近日宣布,将组织海内外相关领域学者共同翻译《五经》,并计划在3年半内首先推出英译本。这也是新中国成立60年来,中国政府首次在世界范围内组织开展对中华核心文化典籍的翻译工作。著名汉学家施舟人是此次《五经》翻译项目的主持人。记者日前采访了施舟人。
是中国重要文化遗产
记:为什么会选择翻译《五经》?它似乎并不是中国特别通俗的读物。
施:所谓《五经》,是对《诗》、《书》、《礼》、《易》和《春秋》的约定俗成的叫法。《五经》是中国最古老、最神圣的典籍,它们的起源大多早于后来被称作“儒家”的学说。两千多年来,一直被公认为是中国文化最重要的经典,是中国思想体系形成和帝国体制建立的主要理论依据,也是很多世纪以来国家科举取士的考试科目。
很多外国人读过中国文学的译本,但他们却不了解《五经》,甚至根本买不到《五经》的译本。
包含各类专业文献、行业资料、各类资格考试、高等教育、中学教育、文学作品欣赏、江西省上高县第二中学2016届高三考前热身语文试题(含答案)18等内容。 
 江西省上高县第二中学2016届高三考前热身数学(理)试题(含答案)_高三数学_数学_高中教育_教育专区。2016 届高三年级数学热身卷(理科) 一、选择题(本大题 12 小...  江西省上高县第二中学2016届高三语文考前热身试题(新)_数学_高中教育_教育专区。2016 届高三年级语文热身卷第Ⅰ卷 阅读题 甲 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 分,每...  江西省上高县第二中学2016届高三语文考前热身试题_语文_高中教育_教育专区。2016 届高三年级语文热身卷第Ⅰ卷 阅读题 甲 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 分,每小题 ...  江西省上高县第二中学2016届高三考前热身英语试题(含答案)_高三英语_英语_高中教育_教育专区。上高二中 2016 届高三热身卷英语试题
注意事项: 1 本...  江西省上高县第二中学2016届高三考前热身数学(文)试题(含答案)_高三数学_数学_高中教育_教育专区。上高二中 2016 届高三年级热身考试 数学试卷文科 一、选择题:本...  江西省上高县第二中学2016届高三数学考前热身试题 文_数学_初中教育_教育专区。上高二中 2016 届高三年级热身考试数学试卷文科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2 小题,每小...  江西省上高县第二中学2016届高三数学考前热身试题 理_数学_高中教育_教育专区。2016 届高三年级数学热身卷(理科)一、选择题(本大题 12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江西省上高县第二中学届高三语文考前热身试题-精_语文_高中教育_教育专区。2016 届高三年级语文热身卷第Ⅰ卷 阅读题 甲 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 分,每小题 ...2016届高三年级语文热身卷;第Ⅰ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罗马是一个世界性的城市,这并非仅仅因为它是一个庞;这并不仅仅完全是罗马文明的特质;敦煌是一座伟大城市的前哨;与罗马一样,长安是东方的奇观;在城市的西北有著名的“长安九市”;5世纪,罗马没落;文明的界限远比想象得更为模糊;(摘编自徐菁菁《从长
2016届高三年级语文热身卷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罗马是一个世界性的城市,这并非仅仅因为它是一个庞大帝国的首邑。埃及与阿非利加省的小麦养育了它。小亚细亚、叙利亚和希腊的石料构筑了它的城市。帝国领土的富饶物产使它蜚声东方。更重要的是,它拥有非凡的罗马人――他们来自远至美索不达米亚和不列颠的广阔疆域。在“四海一家”的时代精神之下,他们将自己的神o带到“万神殿”,共同成就了罗马。
这并不仅仅完全是罗马文明的特质。在“丝绸之路”的东端,有河西走廊上的敦煌。汉代,这块处沙漠边缘的小绿洲向东可到达中原长安和洛阳;向西,则开始了“丝绸之路”的行旅。敦煌东部61公里处有悬泉置遗址,这是一个驿站兼接待站。这里出土的西汉昭帝(公元前87~前74年)以后的简牍表明,敦煌曾是接待过来往于汉王朝和西域之间的安息、大月氏、康居、大宛(今乌兹别克共和国境内)、龟兹、于阗、等29国使节。
敦煌是一座伟大城市的前哨。公元前202年,汉朝利用秦朝在渭河南岸留下的宫殿,开始兴建长安城;汉高祖刘邦始在渭河以南、秦兴乐宫的基础上重修宫殿,命名为长乐宫,后又命萧何建造了未央宫;汉惠帝起修筑城墙并建成;汉武帝继位后,对长安城进行了大规模扩建,兴建北宫、桂宫和明光宫,在城南开太学,在城西扩充了秦朝的上林苑,开凿昆明池,建章宫等。
与罗马一样,长安是东方的奇观。它有宏伟的城墙――全部用黄土夯砌而成,高12米,基宽12~16米,全城周长2.57万米,有城门12座。都对应城内主要街道。其中,与未央宫相对的4座有52米之宽。在城内,8条45米宽主街相互交叉。宫殿集中在城市的中部和南部;贵族宅第分布在未央宫的北阙;居民区分布在城北。城南郊还有宗庙、辟雍和社稷遗址等礼制建筑。最宏伟的未央宫的前殿位于龙首山丘之上,至今殿基遗址仍高于附近地面3~15米。殿基南北400米、东西200米。殿基之上自南向北排列着3座大型宫殿建筑基址。其前殿遗址是目前我国历史上保存最完整、规模最大的高台宫殿建筑遗址群。
在城市的西北有著名的“长安九市”。“九市开场,货别隧分,人不得顾,车不得旋。”西市密布着各种手工业作坊,东市则是商贾云集之地。其间货品云集:南方的象牙、翡翠、黄金;中原的丝绸、漆器、铁器;西域各国的土产、良马、毛织物、乐器、奇兽珍禽。
5世纪,罗马没落。7世纪到8世纪初,长安成为当时世界之都。云集在这座城市的不只是五湖四海的物质珍品。唐初所定十部燕乐中,天竺、康国、安国等乐种都是从葱岭以西地区传入。白居易在《琵琶行》序中提到的三代传承琵琶演奏家曹国(今乌兹别克斯坦境内)人曹保保、曹善才、曹刚,是世居长安的演奏家。刘禹锡在《曹刚》诗中感叹说:“一听曹刚弹《薄媚》,人生不合出京城。”
文明的界限远比想象得更为模糊。曹保保、曹善才、曹刚的演奏风格被唐长安的人们称作“京都(即长安)声”。米兰佩佐利博物馆展示的一块16世纪意大利出产的丝绸织物,红底上面金线织就的云团状花纹取自中国汉代,毛尖状的叶子是16、17世纪土耳其地毯和天鹅绒上的图案。这一设计在当时的意大利十分常见。在另一块织物上,一只鸽子环绕在六瓣花朵中。它生产于15世纪下半叶。在今天意大利的人看来,它完完全全属于西方。但在查阅了许多历史档案后发现,它依然源自中国的传统图样。
(摘编自徐菁菁《从长安到罗马:融合之路》)
1.下面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长安城的城墙全部用黄土夯砌而成,全长达两万五千多米,有些地基宽度甚至超过了
城墙的高度,煞是宏伟壮观。
B.汉朝在秦朝遗留的兴乐宫的基础上修建了两座宫殿,刘邦修建的命名为长乐宫,后来萧
何修建的命名为未央宫。
C.长安城的12座城门分布在城墙的各段,且与城内的主要街道相通,八条主街宽绰且相互
交叉,交通十分便利。
D.长安城的商业非常发达,东西两市各有分工,西市是各种手工业作坊聚集区,东市为商
贾云集、货物交易之地。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长安城布局有序,宫殿集中在中部和南部,贵族宅第在未央宫北阙,居民区在城北,礼制建筑在城南郊,堪称东方奇观。
B. 河西走廊上的敦煌是沙漠边缘的一个小绿洲,它的位置很重要,向东可到达长安和洛阳,向西则连接着“丝绸之路”。
C. 出土的西汉昭帝以后的简牍表明,敦煌是丝绸之路上的驿站兼接待站,曾接待过来往于汉王朝和西域之间的多国使者。
D.唐代长安是一个世界性城市,贸易关涉五湖四海的物质珍品,至少有三个乐队从葱岭以西地区传入,有演奏家世居长安。
3. 根据原文内容,下面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西方的罗马与东方的长安在历史上都曾是世界性的文明之都,罗马的世界性地位确立较早,长安是在它没落之后才逐渐发展成为世界中心的。
B. 各地文明间的界限并不很清晰,如曹国演奏家曹善才、曹刚等人的演奏风格被唐代长安人称作“京都声”,意大利丝绸织物上的图案源自我国传统图样。
C. 有埃及与阿非利加省的小麦养育,有小亚细亚、叙利亚和希腊的石料构筑,有“四海一家”时代精神的罗马人的努力,罗马成为了世界性的城市。
D.未央宫是由自南向北排列的3座大型宫殿组成的宫殿群,占地面积八万平米,其遗址是目前我国历史上保存最完整、规模最大的高台宫殿建筑遗址群。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蔡元定,字季通,建州建阳人。生而颖悟,八岁能诗,日记数千言。父发,号牧堂老人,.
以程氏《语录》、邵氏《经世》、张氏《正蒙》授元定,曰:“此孔、孟正脉也。”元定深涵其义。既长,辨析益精。登西山绝顶,忍饥啖荠读书。
闻朱熹名,往师之。熹扣其学,大惊曰:“此吾老友也,不当在弟子列。”遂与对榻讲论诸经奥义,每至夜分。四方来学者,熹必俾先从元定质正焉。太常少卿尤袤、秘书少监杨万里联疏荐于朝,召之,坚以疾辞。 时韩腚猩谜栉毖е钥丈评嗵ㄚ沙蟹缱ㄋ僚呕魅挥涛锤宜醒怨ブ祆渲辽蚣套媪跞芪怨偈剂柃洳⒓霸ㄎ醇福氐乐荨V菹夭对ㄉ跫保ㄎ琶淮羌壹淳偷馈l溆氪佑握呤偃私け鹣羲轮校托颂荆衅抡摺l湮⑹釉ǎ灰炱绞保蜞叭辉唬骸坝雅笙喟椋就ú淮熘荆晌搅降靡印!痹ǜ呈唬骸爸词中ο啾穑尬
女悲。”众谓宜缓行,杖屦同其子沉行三千里,脚为流血,无几微见言面。
至舂陵,远近来学者日众,州士子莫不趋席下以听讲说。有名士挟才简傲,非笑前修者,亦心服谒拜,执弟子礼甚恭。人为之语曰:“初不敬,今纳命。”爱元定者谓宜谢生徒,元定曰:“彼以学来,何忍拒之?若有祸患,亦非闭门塞窦所能避也。”贻书训诸子曰:“独行不愧影,独寝不愧衾,勿以吾得罪故遂懈。”一日,谓沉曰:“可谢客,吾欲安静,以还造化旧物。”阅三日卒。腚屑戎铮瞎桑挖治慕凇
元定于书无所不读,于事无所不究。下至图书、礼乐、制度,无不精妙。古书奇辞奥义,..
人所不能晓者,一过目辄解。熹尝曰:“人读易书难,季通读难书易。”熹疏释《四书》及..
为《易》、《诗》传、《通鉴纲目》,皆与元定往复参订。《启蒙》一书,则属元定起稿。尝曰:“造化微妙,惟深于理者能识之,吾与季通言而不厌也。”及葬,以文诔之曰:“精诣之识,卓绝之才,不可屈之志,不可穷之辩,不复可得而见矣。”学者尊之曰西山先生。
(选自《宋史?蔡元定传》,有删改)
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时韩腚猩谜/ 设伪学之禁/ 以空善类/ 台谏承风/ 专肆排击/ 然犹未敢诵言攻朱熹/ 至
沈继祖刘三杰为言官/ 始连疏诋熹/ 并及元定/
B.时韩腚猩谜/ 设伪学之禁/ 以空善类台谏/ 承风专肆排击/ 然犹未敢诵言攻朱熹/ 至沈继祖刘三杰为言官/ 始连疏诋熹/ 并及元定/
C. 时韩腚猩谜/ 设伪学之/ 禁以空善类/ 台谏承风/ 专肆排击/ 然犹未敢诵言攻朱熹/ 至
沈继祖刘三杰为言官/ 始连疏诋熹/ 并及元定/
D.时韩腚猩谜/ 设伪学之/ 禁以空善类台谏/ 承风专肆排击/ 然犹未敢诵言攻朱熹/ 至沈继祖刘三杰为言官/ 始连疏诋熹/ 并及元定/
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古人除了名、字,常常还有号。“号”实际上是一种固定别名,它是由使用者本人取的。古人取号往往是借此标榜自己的某种情操。
B.古代的诗包括了诗、词、曲。就体裁而言可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两大类。古体诗不讲平仄对仗押韵,形式灵活。近体诗是格律诗,有绝句、律诗之分。
C.礼乐指的是礼仪和音乐。古代帝王常常以礼乐教化作为手段推行治国政策,以求达到尊卑有序远近和合的统治目的。
D.《四书》指的是《论语》《孟子》《大学》《中庸》,长期以来,这是儒家传道授业的基本教材。“四书”之名始于宋朝。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蔡元定少年聪慧,才情出众。父亲给他传授的孔孟正统理论,他都能深刻领悟。长大后曾上西山苦学。他倾心做学问,对朝廷的征召,以病体为由坚决推辞。
B.蔡元定追随朱熹,因韩腚惺┬写蜓怪祆淅硌е俣芮A槐嶷亍2淘ㄌ谷幻娑裕け鹧缟献魇砦恐谌恕6笄客喜√搴投铀芳嫘懈贤鼐拥亍
C.蔡元定抵达道州后,四方闻之而来拜师的人很多。蔡元定不忍推辞,他无惧种种压力,坚持收徒讲学,并劝诫学生不要做亏心事,不要松懈求学。
D.蔡元定深得朱熹的赏识,朱熹曾让来求学的人先得到蔡元定的认可才接收,著书立说也是跟蔡元定商讨后才动笔。无论是人品抑或才华,朱熹对他的评价都很高。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有名士挟才简傲,非笑前修者,亦心服谒拜,执弟子礼甚恭。
(2)造化微妙,惟深于理者能识之,吾与季通言而不厌也。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列这首宋词,完成8~9题。
五月榴花妖艳烘,绿杨带雨垂垂重。五色新丝缠角粽,金盘送,生绡画扇盘双凤。 正是浴兰时节动,菖蒲酒美清尊共,叶里黄鹂时一弄。犹瞢松,等闲惊破纱窗梦。
8.词的上片选了哪些与端午时节相关的意象,试分析其作用。(5分)
9.与李清照的《醉花阴》相比,两首词所用手法及所抒发的情感有何异同。(6分)
(三) 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劝学》中通过对“见者远、闻者彰、致千里、绝江河”原因的分析,最后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白居易在《琵琶行》中形容琵琶声在沉咽、暂歇之后,忽然又爆发出激越、雄壮的乐音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陋室铭》中暗示虽陋室而不陋,点明文章主旨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请考生在第三、四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注意:作答时必须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大题题号后的方框涂黑,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不得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计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虫嫂是老拐的女人。很难说她的个子了,也就一米三四的样子或是更低。所以,虫嫂自嫁到无梁的那一天,就是作为笑料存在的。拿现在的说法,她几乎就是全村人的“开心果”。
新婚第二天一早,当太阳挂在树梢上的时候,远远望去,人们看见村口滚动着一个巨大
的“刺猬”。那“刺猬”背对着朝阳,看上去毛炸炸的,还一歪一歪地滚动着。一直到近了的时候,人们才惊讶地发现,这是老拐家的新媳妇,背着一个大草捆。很能干哪。
老拐的新媳妇已把身上的新嫁衣脱下来了。她本来个小,身上穿着老拐的旧衣裳,背着这捆草,就像是一个滚动着的刺猬。尔后,当她去牲口院交草的时候,大队会计五斗给她看的磅,称出来竟有七十二斤!五斗“呀”了一声,会有这么多?低头一看,这才发现,就这新媳妇,虫嫂,咬着牙,一只脚悄悄地踩着磅秤呢。于是,会计说,哎,脚,你那脚,挪挪。她擦了把汗,笑着,不好意思地把脚挪开了。再称,五十二斤半。那时候一个壮劳力干一天才挣十分。队里规定割六斤草算一分。扣了水汽,她一个人早上就挣了八分半。
她就是个“虫儿”。在无梁,“虫儿”就是小的意思,也是低贱的意思。通常是对一些看不起的人的蔑称。刚嫁过来不久,虫嫂就落下了很不好的名声。从此,人们给她起了个绰号:小虫窝蛋。简称:虫嫂。
在无梁,虫嫂就像是一个童话。
每每她挑着一副水桶走出来,人们不由地就笑。她人小一号,水桶也是小一号的,从娘家带来的。她挑水就像是走划船步,踮着脚尖,磕磕碰碰,试试摸摸的。在井上打水时,她不让人搭手,说:会。我会。就是辘轳把儿太长了。人们又笑。
在村里,虫嫂割草、割麦都是一把好手,工分也是不少挣的。可她不会编席。她是无梁村惟一不会编席的女人。她身量小,指头太短,编不了丈席,也试着编了几次,每次都欠尺寸,不合格。收席点的老魏说:她的尺子小一号。那时候,粮食是队里分的,而油盐钱全靠编席来挣(编一张大席可挣一毛五分钱)。虫嫂不会编席,就从娘家逮了一窝小鸡,靠着“鸡屁股银行”,总算能换个油盐钱。老拐腿瘸着,干不了重活。再加上两人结婚时,老拐塌了一屁股的债,那日子就更加艰难些。
日子虽然难过,可也过了。她会爬树,身量小,却灵活,猴子一样。春天里青黄不接的时候,就捋些槐花、榆钱,掺和着吃。她还会做“鲤鱼穿沙”,就是玉米掺加榆叶儿煮着吃,我吃过一次,也挺香。这年夏天,队里菜地先是少了一垄茄子,尔后又少了一垄辣椒。于是人人都怀疑是虫嫂偷了,却没有证据。治保主任曾建议说:搜,挨家挨户搜。却被老姑父否决了。老姑父说:几个茄子,算了。
虫嫂生下第一个孩子后,头上勒一方巾,三天就下地了。人们说,虫嫂,可不敢哪,迎了风,就出大事了。她说,没事。我皮实。奇怪的是,就虫嫂这样的小小身量,却一拉溜生了三个孩:两男一女。也许是因为她个子低的缘故,她对“大”有无限的向往。她的三个孩子统称为:国。大国,二国,三国(老三是女孩,也叫花,国花)。她生了一群“国”。她说是“国家”的“国”。全是嗷嗷待哺的货色。由于头生儿回了奶,她的三个孩子都是靠她嘴对嘴喂活的,她先把蒸好的红薯嚼一嚼,尔后用嘴,或是手指头抿在孩子的嘴里。当三个孩子牙牙学语、满地滚的时候,她已经是村里有名的小偷了。
此后人们也就习惯了。一天劳动下来,很累,在村口上拿虫嫂逗逗趣儿,人们很快活。于是虫嫂就成了人们日子里的“盐”。日子很苦,人们还是笑嘻嘻的,有盐。
一天夜里,老姑父突然对我说:丢,你见过鬼么?我说:没见过。老姑父说:要不,今晚我领你长长见识去。夜半时分,老姑父领着我潜入玉米田旁边的老坟地里。天很黑,四周寂无人声,萤火虫一闪一闪亮着,我吓得头皮发麻,头发梢儿都有点抖了,忙把眼闭上……只听老姑父说:就快出来了。我大着胆睁眼一看,就见一团黑影,像旋风一样从玉米地里冒出来,时隐时现,一忽儿一忽儿地飘……怪吓人的。
在弥漫着夜气的星空下,先是有波浪一样的夜气把玉米棵分开去,接着是风的响声,随风流
就在这一刻,我明白了,那不是鬼。是人。
(选自李佩甫《生命册》 有删改)
(1)下列对本文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
A. “她挑水就像是走划船步,踮着脚尖,磕磕碰碰,试试摸摸的”,这句话通过生动的细节,写出了虫嫂因个头矮小,挑水行走的艰难。
B. 因为个儿小,人们就称她虫嫂,但虫嫂的三个孩子都冠以“国”名,是因为她的生活中有着朴素的愿望,对“大”有着无限的向往。
C. 虫嫂变成小偷是有个发展过程的,当生育了三个孩子后,她就越发有名了,这说明虫嫂是一个不懂得自尊、自甘沉沦的农村妇女。
D. 小说语言洋溢着浓郁的乡土气息。“虫嫂就像是一个童话”“鸡屁股银行”“老鳖盖子”等用语,都是不事雕琢而又不乏幽默的百姓用语。
E. 小说通过“我”的所见所闻,描述了北方农村生活画面,勾勒了无梁村虫嫂异化的人生轨迹,在无奈和悲凉中凸显了生命的伟大。
(2)老姑父这个人物在小说中有什么作用?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6分)
(3)赏析篇末画线部分使用了哪些艺术手法。(6分)
(4)同样作为普通农村妇女形象,虫嫂和祥林嫂有些相似之处,又远比祥林嫂幸运,请结合文本简要概括其相似点和不同点。(8分)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1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材料一】
据新华社电 国家汉办昨天在京宣布,将组织海内外相关领域学者共同翻译《五经》,并计划在三年半内首先推出英译本。这也是新中国成立60年来,我国政府首次在世界范围内组织开展对中华核心文化典籍的翻译工作。
昨天上午,由国家汉办组织成立的《五经》研究与翻译国际学术委员会第一次工作会议在北京开幕,来自中国、美国、加拿大、英国、法国、德国、荷兰、比利时、意大利和以色列等国家的30多位知名学者,将在3天会议期间具体商讨翻译的进程安排。
据国家汉办主任许琳介绍,在几位知名中外学者的倡议下,2008年夏,国家汉办暨孔子学院总部正式立项《五经》翻译项目。
许琳指出,《五经》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可是迄今为止,一套适应世界各国人民学习、了解中国文化需要的多语种《五经》译本却不存在。“我们必须出版一套全新的现代译本,只有这样,中国文化的重要价值才能被国际社会充分认识,并真正接受。”她说。
【材料二】
施舟人领衔译《五经》
计划3年半推出英译本
因为缺乏现代译本,堪称“中国传统文化原典”的《五经》始终难以在世界范围内传播。中国国家汉办近日宣布,将组织海内外相关领域学者共同翻译《五经》,并计划在3年半内首先推出英译本。这也是新中国成立60年来,中国政府首次在世界范围内组织开展对中华核心文化典籍的翻译工作。著名汉学家施舟人是此次《五经》翻译项目的主持人。记者日前采访了施舟人。
是中国重要文化遗产
记:为什么会选择翻译《五经》?它似乎并不是中国特别通俗的读物。
施:所谓《五经》,是对《诗》、《书》、《礼》、《易》和《春秋》的约定俗成的叫法。《五经》是中国最古老、最神圣的典籍,它们的起源大多早于后来被称作“儒家”的学说。两千多年来,一直被公认为是中国文化最重要的经典,是中国思想体系形成和帝国体制建立的主要理论依据,也是很多世纪以来国家科举取士的考试科目。
很多外国人读过中国文学的译本,但他们却不了解《五经》,甚至根本买不到《五经》的译本。
从年代、文化背景来看,《五经》和世界其它重要文明的经典有相似之处,但它最大的特色是与人有关。《圣经》、《古兰经》等都是关于神的作品,而《五经》是中国古代人文主义的代表作,有很多一直流传到现在的思想、观点,是最重要的中国文化遗产之一。
多次呼吁翻译《五经》
记:您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关注《五经》的?
施:上世纪70年代,在国学界与季羡林先生一起被称为“北季南饶”的饶宗颐先生在我执教的法国高等研究院做访问学者。恰逢法国政府出资设立一个规模宏大的世界文化经典翻译项目。当饶宗颐先生看到项目中的中国典籍只有《红楼梦》、《三国演义》时,年过六十的他流泪了:“我们完了,没有人知道我们的文化源头是《五经》。”
包含各类专业文献、外语学习资料、中学教育、应用写作文书、各类资格考试、312016届江西省上高县第二中学高三考前热身语文试题等内容。 
 江西省上高县第二中学2016届高三语文考前热身试题_语文_高中教育_教育专区。2016 届高三年级语文热身卷第Ⅰ卷 阅读题 甲 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 分,每小题 ...  江西省上高县第二中学2016届高三语文考前热身试题(新)_数学_高中教育_教育专区。2016 届高三年级语文热身卷第Ⅰ卷 阅读题 甲 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 分,每...  江西省上高县第二中学2016届高三考前热身英语试题(含答案)_高三英语_英语_高中教育_教育专区。上高二中 2016 届高三热身卷英语试题
注意事项: 1 本...  江西省上高县第二中学2016届高三数学考前热身试题 文_数学_初中教育_教育专区。上高二中 2016 届高三年级热身考试数学试卷文科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2 小题,每小...  江西省上高县第二中学2016届高三考前热身数学(理)试题(含答案)_高三数学_数学_高中教育_教育专区。2016 届高三年级数学热身卷(理科) 一、选择题(本大题 12 小...  江西省上高县第二中学2016届高三考前热身数学(文)试题(含答案)_高三数学_数学_高中教育_教育专区。上高二中 2016 届高三年级热身考试 数学试卷文科 一、选择题:本...  江西省上高县第二中学届高三语文考前热身试题-课件_语文_高中教育_教育专区。2016 届高三年级语文热身卷第Ⅰ卷 阅读题 甲 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 分,每小题...  江西省上高县第二中学2016届高三数学考前热身试题 理_数学_高中教育_教育专区。2016 届高三年级数学热身卷(理科)一、选择题(本大题 12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西安长乐宫老年公寓 的文章

 

随机推荐